第12讲 广西抗战史

合集下载

南宁抗日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南宁抗日烽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经过八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赢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南宁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1929年,中共广西省委、特委机关设在南宁。

在这里,党中央代表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召开了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苏维埃红色政权。

抗日战争前后,中共广西省工委又设在南宁,各族人民在“中共南宁市工委”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87岁。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山西省平定县担任村和小区儿童团长、青年小区委员(半脱产)、小学教师,1943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南下湖南,1950年调入广西工作。

南宁是我的第二故乡,近来搞调研,深思考、反复改,写下这篇文章,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一、中国军队阻击战,邕江河里葬日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凶残、最野蛮、时间最长的战事,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最大。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悍然发动政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炮制伪满洲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我国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致,武装奋战。

1939年11月,侵华日军为切断广西到越南的桂越公路国际补给交通线,调集以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为主,配合海军第五舰队、海军陆战队、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与“加贺”号航空母舰共约4万人,舰艇70余艘、飞机100余架,在日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的指挥下,于当月13日从海南岛三亚港出发,14日佯攻北海,15日到达钦州湾,向企沙、龙门海岸打炮200多发,我守军两团被日军攻破撤退到十万大山。

强攻昆仑关六五三高地之战

强攻昆仑关六五三高地之战

强攻昆仑关六五三高地之战1939年冬,我们部队――陆军第200师在长沙易子河一线肃清残敌打扫战场时,突然接到命令,限期日夜兼程赶到广西南宁附近,迎击由北海湾钦州登陆进犯南宁的日寇。

第600团奉命为先遣队,一赶到桂南昆仑关附近,即与敌人遭遇并展开激战。

当时作战阵势是广西部队第135师和第170师打两侧,第600团打正面。

日寇气势汹汹,攻不下正面的第600团,就转向两侧。

广西部队第135师和第170师在不通知第600团的情况下就仓皇撤退。

第600团受敌包围。

第600团邵团长临危不惧,迅即命令各营抢占有利地形,与敌展开激战。

但因众寡悬殊,致使我军伤亡惨重,团长、团附相继阵亡。

副团长负重伤,队伍由第一营营长继续指挥,坚守原阵地。

我后续部队到达后,很快将敌包围在昆仑关群山之中,直至全歼。

这批敌人就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寇板垣第5师团。

六五三高地屹立于昆仑关前,为关内之屏障,拿不下这个高地,就无法攻破昆仑关。

师长戴安澜(安徽无为县人,黄埔军校3期毕业)把这个重要任务交给抗战期间屡立战功、擢升为少将团长的高吉人。

我们工兵营派了一个排,配合该团作战,抢占该高地。

第一次强攻未成,高团长被记死刑一次,并限令第二天晚上攻占该高地,否则两罪俱罚。

第二天晚上,高团长带领全团官兵在山后凹地开誓师大会。

他说:“昨晚我团没有完成作战任务,我受到处罚,罪有应得。

但今晚我们全团官兵,一定要全力以赴,务求必胜。

我们宁可马革裹尸,死在沙场上,决不死于国家军法制裁之下。

”慷慨激昂,声泪俱下,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我们工兵排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首先摸到敌人铁丝网阵地前沿,开始时没有被敌人发现。

直到铁丝网附近,才遭到敌人密集的子弹射击,当时就牺牲了几个弟兄。

其余的人迅速利用死角或铁丝网或阵地前因爆破未成而被敌人射死的尸首做屏障,方得坚持下来。

我们士兵利用敌弹射击间隙,抱着爆破药包,迅速匍匐到达各指定的冲锋口等候步兵上来,破坏铁丝网,为步兵开辟冲锋道。

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txt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日本人没敢在广西搞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口臭口苦口干怎么办色斑为何爱亲近女人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如何快速清除口臭白领英语30天速成作者: ┗◣阿不◢┛广西地属边陲,自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明朝以前的历朝历代,是许多重犯的流放地,文人(如柳宗元),罪犯都被迫在此地流放,加上环境恶劣,“民气强梁”、民风骠悍,饶勇好斗。

广西人是移民类型,北方基因和本地基因的结合使广西人在环境适应性上相对较强的;加上广西山地丘陵地理结构,兵势如水的战争定律在特殊的域发挥着普遍的作用;临近越南,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和越南的战争不断,广西往往成为主战场,以致民风骠悍;而且广东和越南在历史上对广西军事的发展提供了来自海外的理念和资金支持;再加上广西民族团结,因宗教和宗族形成的乡土意识浓厚,遇到外侵易形成团结一致抵御外辱的思想。

D%PJ$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率广西兵从金田出发,一直杀到南京,纵横大半个中国,攻下清朝的大半江山,杀得湘军溃不成军,曾国蕃几乎要跳河自尽,李鸿章和洋人也拿太平军没办法。

太平天朝的辉煌,主要仰仗其几乎所有的广西将领和当初起义的广西兵。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1885年中法之战中的镇南关大捷,法军大败,连法国内阁都下了台,依赖的是广西兵的英勇无畏!©在北伐的时候,四军被称为铁军,桂系七军被称为钢军,北伐军第一个胜利,是李宗仁(桂系名将)指挥的长沙战役,仅一个星期,就大败吴佩孚的部队,光复长沙,坚定了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决心。

而且桂系在外地作战很守纪律,桂系不允许有劣迹的人参军的,所以桂系在国民党时代比较得人心。

©邓小平等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其主力全部是桂系名将李明瑞、俞作豫等率领的队伍。

广西红色故事

广西红色故事

广西红色故事
广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孕育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也传承了红色基因,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广西的大山深处,有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至今仍然让人
动容。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时,面临着艰难险阻。

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险,坚韧不拔,与敌人进
行了顽强的斗争。

在这段长征路上,广西土地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
的鲜血,也铸就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其中,有一位叫做黄继光的红军战士,他在长征途中英勇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永远的赞歌。

黄继光同志出生在广西一个
贫苦农家,从小立志投身革命事业。

他在红军长征途中,英勇杀敌,坚守阵地,最终壮烈牺牲。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广大人
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除了黄继光之外,还有一位叫做刘胡兰的女红军战士,她的事
迹同样让人感动不已。

刘胡兰同志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农
村家庭,从小就立志要为人民服务。

她在红军长征途中,英勇杀敌,
坚韧不拔,最终壮烈牺牲。

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这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广西红色故事,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史诗,是一部永远的英雄史诗。

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广西学生军

广西学生军

广西学生军在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图片)。

7月31日中国正式向日本宣战。

八年抗战从此拉开序幕。

我们都知道,中国军民经过了八年的艰苦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胜利图片)那么,我们是否了解,广西的学生有过怎样的爱国斗争呢?我们要说的故事----广西学生军历史上的广西学生军共有3期,第一期组建于1936年,约近100人。

目的主要是为了反蒋(介石)抗日,成立不久因局势变化很快解散,在广西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1937年抗战爆发,广西当局决定联蒋抗日,于当年底组织了第二期学生军,共280多人。

这一期学生军主要是远赴省外参加抗战。

第三次是在1938年冬季。

当时日寇相继攻陷武汉、广州,进逼广西。

广西当局白崇禧接受中共周恩来建议,决定发动群众配合军队保卫广西。

招录4269人,决定成立广西第三届青年学生军,学生军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组织群众、和参加作战。

前面说到第一期很快解散,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故下面从第二期说起。

第二期1937年9月开始,在全国抗日情绪日渐高涨的形势下。

由新桂系组建的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第七军、第四十八军、以及新成立的第三十一军先后出征北上抗日。

为了配合广西军队的抗日宣传。

10月12日广西当局决定组建第二届广西学生军。

中共广西省工委认为,组建学生军北上抗日,有利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争取抗战胜利,因而指示广西各地党组织动员党员和爱国青年学生积极参加。

参加这届学生军的有广西各地大中学校学生约300人,其中有中共党员10人。

学生军组建完毕后,先在桂林李家村集中训练两个月。

时至今日,学生军成员罗怡林提起往事还历历在目:"11月初一,全省学生军在桂林李家村集中开展军事和政治训练,军事训练的内容是学习防空、防奸知识,训练射击技能及急行军,强行军,夜行军,野外演习等。

女学生军还加学战地救护常识。

政治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培训群众参加抗日。

桂军抗战纪实 昆仑关外围战斗的钦州泗峡坳战役

桂军抗战纪实 昆仑关外围战斗的钦州泗峡坳战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桂军抗战纪实昆仑关外围战斗的钦州泗峡坳战役导语:随着武汉、广州的相继沦陷,1939年11月5日,日寇在北部湾的企沙、龙门登陆。

驻守钦州、防城沿海一线的国民党46军19师败退至灵山境内的旧州随着武汉、广州的相继沦陷,1939年11月5日,日寇在北部湾的企沙、龙门登陆。

驻守钦州、防城沿海一线的国民党46军19师败退至灵山境内的旧州、陆屋、太平一带。

因而日寇很快控制了邕钦公路现,于11月24日攻占了南宁,进而又于12月4日占据了邕宾公路线的昆仑关和邕武公路线的高峰隘,不但威胁了柳州、桂林,也威胁了西南各省。

日寇占领南宁,其企图是截断我国西南通往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威胁越滇铁路,威慑云、贵、川,给重庆以致命的打击。

当时国民党政府已从南京迁往重庆。

为了夺回这南国通途,确保西南安全,蒋介石不惜血本,调遣其嫡系部队杜聿明的第五军入桂作战,与日寇争夺昆仑关。

作为西南行营主任的白崇禧,为了确保广西的安全,亲赴宾阳指挥作战。

1939年11月17日,昆仑关战役的战幕正式揭开。

为了阻止日军从龙门港对昆仑关的增援,桂系的46军175、新19两个师奉命驻守南路邕钦线东侧,即灵山陆屋、旧州、太平一带,破坏日寇交通。

1940年1月中旬,杜聿明的第五军夺回了昆仑关,攻下八塘、七塘,直逼南宁,与日寇在关下的战斗处于胶着状态。

日寇南支派遣军被迫增派一个师团和一个骑兵联队为增援部队,以一个旅团直接增援昆仑关,另一个旅团配属一个骑兵联队作迂回部队,扫荡邕钦两侧。

在此期间日寇的增援部队加紧登陆,其迂回部队登陆后,即对我邕钦线灵山一侧进行扫荡。

1月15日有日军近卫师团樱田武旅团第二联队及第生活常识分享。

解放广西-历史与辉煌

解放广西-历史与辉煌

解放广西:历史与辉煌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

解放广西的战争,不仅让广西人民从桂系军阀的统治中脱离出来,同时直接为解放云南省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全国解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历史意义。

广西解放所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进与退,追与逃,充满了传奇色彩。

“衡宝战役”结束,解放军备战广西1949年10月,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在衡宝战役中受到重创后,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恢复番号和补充人员,其兵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连同10月下旬由广东逃到粤桂边界地区的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残部,共约2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沿湘桂铁路(衡阳――柳州)及其两侧组织防御,以“确保左右两江,增援黔省,屏障昆明,及支援雷、琼”。

桂系军阀大家耳熟能详,当年,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长江日报》社论这么评价它:桂系军阀本来只是国民党反动军事集团中的二三等角色,但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悉数被歼之后,却成了国内外反动派所幻想的救命菩萨。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桂系反动军队和我解放大军的正面接触较少,暂时幸免于和蒋匪军主力同样的悉数被歼的境地,因此桂系反动派尚握有一注比较完整的军事赌本。

他们利用封建地域观念以及欺骗麻痹和强力控制相结合,在桂系反动部队中造成一种封建雇佣部队所固有的凶顽的气质。

特别是桂系军阀在其广西老巢有20多年的统治经验,又面临着死亡前的最后挣扎,所以我们估计解放广西全部和全歼桂系军阀的进军作战,将是在我国大陆上全歼残敌中的最后一次激烈的战斗。

这个预计,切中了广西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意义。

事实上,白崇禧自从武汉撤退以来,由于连遭解放军的重创,内心方寸大乱,加上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猜忌和争斗,使他不得不分神抽身,穷于应付。

因此,此时的白崇禧已无昔日“小诸葛”的风采,在指挥决策上的一误再误,显得毫无章法。

广西的抗战有趣故事

广西的抗战有趣故事

广西的抗战有趣故事广西,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人民以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行动,书写了许多感人至深、有趣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发生在广西的抗战有趣故事。

一、桂林保卫战中的“辣椒炮弹”1944年,日军占领了桂林,为了保卫桂林,我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战斗中,我军战士们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办法——用辣椒炮弹打击日军。

他们将辣椒粉装入炮弹中,发射到日军阵地上。

炮弹爆炸后,辣椒粉弥漫在空气中,日军被辣得眼泪鼻涕直流,战斗力大受影响。

这场战斗中,我军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桂林。

二、广西学生军的“自行车奇袭”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学生军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一次,一支广西学生军得知日军一个据点守备空虚,他们决定利用自行车实施奇袭。

学生们将自行车伪装成日军的样子,沿着公路向据点进发。

到达据点后,学生们迅速发起攻击,日军措手不及,纷纷投降。

这次奇袭行动,广西学生军共俘虏日军数十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三、广西山歌抗日宣传队在抗日战争时期,广西的一支山歌宣传队深入乡村,用山歌宣传抗日救亡。

他们创作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朗朗上口的抗日山歌,如《送郎参军》、《打倒日本鬼》等。

这些山歌在广西农村广为传唱,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热情。

在宣传队的感召下,许多青年报名参军,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四、广西“飞虎队”的传奇广西“飞虎队”成立于1941年,是一支由中美飞行员组成的抗日空军队伍。

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了传奇。

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是:一次,广西“飞虎队”的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一架日军飞机。

在激战中,飞行员巧妙地利用云层隐藏自己,然后突然出现,将日军飞机击落。

这个故事在广西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佳话。

总结: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抵抗日军侵略,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开篇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 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作者进行了一一驳斥,接 着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 利是中国的,并通过‚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 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 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 ‚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 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 ‚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既 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 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 胜利,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守卫长沙的第四军张德能部,不敌日军优 势兵力的进攻,长沙于 6 月18 日下午失陷。 日军沿湘江东岸突进, 6 月 23 日进抵衡阳近 郊,并继续南进,牵制衡阳外围的中国军队, 以孤立衡阳。担任衡阳保卫战的是第九战区第 二十七集团军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
方先觉,为黄埔军校第三期高 材生,曾编入军校教导团。抗日战 争中,他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 会战时,他参加南浔路作战,英勇 负伤,升任第八旅旅长、副师长。 1939 年南昌战役中战功卓著,是 年冬出击皖南青阳,血战七昼夜, 予敌重创,升任师长。 1940 年第 二次长沙会战中,率部阻击敌军于 金井、福临铺,因功获嘉奖。1942 年初,第三次长沙会战,方师固守 长沙妙高峰,当敌军第三、第六师 团之攻击重点,顽强坚守,被称为 ‚泰山军‛。后升任第十军军长。
正式确立‚持久消耗战略‛
‚七七‛事变爆发后1个月,国民政府在 南京召开有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等参加的 国防会议,经研究、讨论,最后决议‚全面 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至此,持久战 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在8月20日 颁发的《国军作战指导计划》的‚方略‛中 规定‚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 战指导基本主旨‛。
1937年冬的武汉军事会议上,国民政府军委 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建议,抗日的基本战略: ‚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 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 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 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 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 间换时间’之效。‛据白崇禧晚年回忆,该建 议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
在保卫衡阳作战中,7 月27 日、8 月2 日, 中国空军两次向衡阳城内投下蒋介石的手令, 令方先觉军坚守衡阳城待援。但日军拼力堵截 支援衡阳的中国军队。 8月7 日,日军从衡阳城北门突入。是日, 方先觉与各师长联名,向统帅部发出‚最后一 电‛:‚敌人今晨由北门突入以后,再已无兵可 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党国,勉尽军人天职, 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 电。来生再见!‛
在1938年冬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氏提出新 的抗战策略:‚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 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国民政 府军委会随后在《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也将敌后游 击战提高到非常关键的程度,该方针要求全国抗日力量 ‚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 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之控制与袭扰,化敌人后 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 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次年,国民党 军队即变更了战斗系列,1/3用于正面战场,1/3进入敌 后开展游击战, 1/3 在后方整训。敌后游击战正式成为 国民政府抗日整体策略的重心。
横山勇
日军为攻占衡阳调集了 充足的兵力和大量火力 , 日 军第 3 次攻击衡阳时 , 攻守 兵力为 7:1 。侵华日军总头 目烟俊六到汉口成立前进司 令部, 亲自负责后勤和海、 空配合, 第11军司令横山勇 亲到衡阳战地指挥, 日军各 部队长均亲临第一线督战 , 下级官佐一律带头冲锋。
衡阳保卫战中,各级军官身先士卒。第八团五桂岭争 夺战,半日之内连升了 5 个营长,均先后壮烈殉职。 葛先才师长亲冒毒气,率部恢复张家山阵地。周庆祥 师长在草桥北来雁峰附近苦战5昼夜,始撤守草桥以南 核心阵地,被称为‚核心劲旅‛。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第十军伤亡极大,连杂兵 夫役亦抽调投入第一线战斗,状极惨烈。弹药短缺 , 各类炮经日军空袭已所剩无几 , 生活上除大米和盐外, 30 天断油, 没有青菜; 官兵中不少人患各种慢性病。 但士气仍十分旺盛,人人都抱着人在则城在, 誓与日军 血战到底的决心
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上的贡献
早在一九三九年一月二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 发刊词》中,就明确承认了国民党军队在这两个战场上的 贡献。毛泽东说: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 由于指挥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 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 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 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 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 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忱 鼓励的友军将士。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 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 的基础。‛
(三)衡阳保卫战
1944 年春夏起,日本侵华军发起了对中 国平汉铁路南段、粤汉铁路中段和湘桂铁路沿 线的猛烈进攻,代号为‚一号作战‛。其意图 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摧毁中国西南地区的中 美空军基地,以阻止对其本土的空袭,同时摧 毁中国国民政府继续抗战之意志,并‚切望借 此鼓舞士气‛。 5 月下旬日军调集了 8 个师团、 4 个独立旅团共 20余万兵力,开始发起向湖南 的进攻,日本动用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对 一个地区进攻所使用之最多的兵力。
首次提出持久战
1936 年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 秉承蒋介石的意图,在拟制的《民国二十六年 度作战计划》甲案中将作战指导要领写为:抗 日战争‚虽守势作战,而随时应发挥攻击精神, 挫折敌之企图,以达成国军之目的;于不得已, 实行持久战,逐次消耗敌军战斗力,乘机转移 攻势。‛这是第一次将持久战写入国防作战计 划。但很显然,这个计划中的持久战还不是战 略方针,仅是作战指导方针,其基本内涵是依 托多道阵地进行逐次抵抗。
国民政府的游击战策略
国民党军政高层很早就注意到了敌后游击 战对整个抗战胜利的重要性。1937年11月7日,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如此表述他对敌后游击战 和整个抗日持久战之间关系的看法: ‚保存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耗战斗力, 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也。 此时,各战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地区 疲于奔命也。‛
(二)黄埔英魂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 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 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 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 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 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 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 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 革命才能成功。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 国的主要军力。
方先觉第十军官兵守卫衡阳城达 47 昼夜, 在日军猛烈攻击下,顽强拼搏,坚守待援,直 至阵地全毁,伤亡惨重。 8 月 7 日夜,方先觉 派参谋长孙鸣全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衡阳 于8 月8 日陷落。 衡阳保卫战从 1944 年 6 月 23 号开始,到 8 月 8 号结束,历时 47 天,创下了以少战多,歼敌数 倍,击毙日本高级军官 300多人的辉煌战绩。日 本战史承认,此役牺牲之大令人惊骇,不独严 重地妨碍了打通大陆的日程,并且遭受了重大 伤亡,是苦难的战役。
黄埔军校校训
黄埔军校全名为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 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 (第六期有武汉分 校),军校在 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 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 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 1927 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1946年再改制 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 台湾高雄凤山。
(一)国共抗战策略不谋而合
日本全面战争之前日中经济实力比较
日本全面战争之前日中军事实力比较
日本一个常设师同中国一个整编师的装备比较
抗战初期迷茫
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的抗日战略总方针, 或者说一般的方针,是‚持久消耗‛战略。这 一战略是随着中日关系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 化,直至全面抗战开始后才逐渐形成、确立的; 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似乎早在1932年‚一 • 二八‛淞沪抗战后就有了基本的战略构想。 蒋介石明确地说过:‚自从九一八经过一 • 二 八以至于长城战役,中正苦心焦虑,都不能定 出一个妥当的方案来执行抗日之战。关于如何 使国家转败为胜、转危为安,我个人总想不出 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忍辱待时。‛
战后,中华民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 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据估计,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至 1945 年 9 月日 本投降之间,中国有 3500 万人以上死伤,直接 和间接经济损失达 6000亿美元。(1927—1936 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 值在 1935 — 1936 年,增长 8.86% ,增长速度创 历史最高纪录。 1936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 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 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致词。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 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 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三民 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 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 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 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 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 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 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 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 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 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 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 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 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 利的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