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体的营养
初中生物 人体必备的六大营养素的作用

六大营养素人类需要的营养素: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分别是: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供给能量的物质。
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九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类、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
六大营养素的特性:1、糖类糖是保护肝脏、维持体温恒定的必要物质。
组成糖类的三元素是淀粉、蔗糖、葡萄糖。
糖类给人体提供70%的热量,一般每天250~750g的主食,就可以满足人体热量的需求。
机体各个组织中都有一定的糖储备,所以,一般孩子在参加一般性体育活动时,不需要额外补充糖,只有在孩子参加大运动量活动,或长时间的耐力活动时,要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
因为运动中热量消耗较大,如果长期供能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机体抵抗力减弱。
2、脂肪脂肪是人体内含热量最高的物质。
脂肪主要有四大功能:维持正常体重、保护内脏和关节、滋润皮肤和提供能量。
一般人体日需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30%。
一般正常活动的人每天摄入25g左右的油脂就可以满足生理需要,长时间参加活动可以增加到每天30~36g。
但要注意,如果活动量不足,额外摄入的热量就会转变为身体的脂肪,使孩子发胖,而不是长出结实的肌肉。
3、蛋白质蛋白质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
瘦肉中蛋白质含量最多。
一般的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5~2克,但在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时,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一般要求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2~3克。
因为肌肉纤维的加粗和肌肉力量的加大,必须依赖肌肉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且最好是动物蛋白。
但要注意,肌肉大小和力量的增长主要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吃出来的。
4、水水是“生命之源”。
人体每天需水量为2700~3100mL,体内会产生代谢水,其他食物也含有水,所以每天的饮水量应该为1300~1700ml。
初中生物人体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生物人体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系统,由许多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
通过学习生物,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学中的人体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我们的身体由很多细胞组成。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 细胞膜:包裹细胞的外层,具有选择性渗透的功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细胞膜内部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是细胞内物质交换和生命活动的场所。
3.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信息的DNA。
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人体获取营养的机制,主要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组成。
1. 口腔:食物的入口,含有牙齿和舌头等辅助消化的器官。
2. 食道:将食物从口腔传输至胃。
3. 胃:对食物进行机械和化学消化。
4. 小肠:吸收大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5. 大肠:吸收水分,形成并排出粪便。
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1. 鼻腔:气体进入体内的通道,具有过滤、加温、湿化气体的功能。
2. 气管和支气管:将空气从鼻腔引入肺部。
3. 肺: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人体内部物质运输的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1. 心脏:位于胸腔中,是泵血器官,将血液送至全身各个部分。
2.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运输血液。
3. 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液体介质,主要由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组成。
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由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1. 脑:位于颅腔中,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负责人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和控制。
2. 脊髓: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纤维束,传递神经信号。
3.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负责传递和接受信息。
六、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人体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系统,由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苏教版生物7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每天要摄取足量多的蛋白质,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生命活动。
瘦肉、鱼、蛋、豆、奶、含大量的蛋白质。
2.糖类: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含糖植物:小麦、水稻、玉米、高梁,甘薯,马铃薯、藕、甘蔗、甜菜。
3.脂肪: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可贮存。
猪肉、羊肉、蛋、大豆和花生等含有较多的脂肪。
4.维生素:(1)维生素量:很小。
(2)功能:维护人体健康,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
(3)缺乏症 VA:夜盲症 VB1:患脚气病 VC:患坏血病 VD:患佝偻病。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因此,在平常生活中宜多食用水果和蔬菜。
5.水和无机盐。
(1)水:是主要的无机物,主要来自于饮用水、饮料和食物中获得,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量:60%~70%。
①少于20,人体缺水而死亡。
②补充: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方面还起着重要作用。
(2)无机盐。
对人体具有生要作用。
①成分:S、P、K、Ca、Mg、Fe、Mn、Zn、B、Mo、Cl等。
②量:占人体体重的5%左右。
③功能: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其他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公民的膳食中比较容易缺乏含钙、铁、碘的无机盐。
1.鲜奶、蛋和豆类中含有较多钙。
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可预防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症,2.动物肝脏、肉、蛋、豆类含铁较多,可预防贫血症。
3.海产品含碘较丰富,海带、紫菜、带鱼。
4.纤维素、纤维素也是人体营养素之一,人体长期缺乏纤维素,将会提高肠癌、胆结石、高血脂等病的发病率。
三、淀粉等糖类,是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人体所需的能量通常有一半以上来自糖类。
淀粉等多糖和蔗糖、麦芽糖等二糖,在人体内首先要被分解为单糖 ( 如葡萄糖 ) 后才能被利用。
葡萄糖经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以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在体内转变为脂肪贮藏起来,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这也是人们吃含大量糖类的食物后容易发胖的原因。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三、细胞。
1. 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
3.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四、细胞的分裂、分化。
1.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2.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五、绿色植物。
1.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六、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2.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七、人体的呼吸。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
八、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人体的营养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人体的营养人体的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等。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的吸收、利用和排泄过程中构成了营养物质代谢过程。
1.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其在人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而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的八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因此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所需的营养素可通过多种食物摄入,如肉类、鱼类、蛋类和豆类等。
2.脂肪脂肪也是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脂肪可以提供能量,其在体内可先由胰岛素刺激转化为葡萄糖供机体各组织使用。
此外,脂肪还参与了人体的渗透调节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合理的脂肪摄入量可以利于身体健康,但过多的脂肪摄入则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脂肪可从氧化的食物中找到,如肉类、油脂、坚果和奶制品等。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摄入过多或摄入不良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进而被转化成脂肪在体内沉积。
碳水化合物主要分为淀粉和糖类两大类,淀粉可从含有淀粉的食物中获取,如蔬菜、面包、米饭等。
而糖类则来自含大量葡萄糖和果糖的食物,如水果和糖等。
4.维生素维生素共有13种,分别为维生素A、B族、C、D、E和K 等。
它们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活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脂溶性和水溶性。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溶于水,在人体内相对容易排出。
而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无法溶于水,可在体内沉积过度引起多种疾病。
5.无机盐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最常见的无机盐为钙、铁、镁、锌、铜和磷等。
这些物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骨骼生长、肌肉收缩、酶的功能和血液的构成等。
一般来说,吃多种食物可以摄取到需要的无机盐营养素。
总之,在人体营养方面,我们应该按照人体的营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食物,并遵循适量、多样化的原则。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人体的营养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人体的营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1页共2页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人体的营养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灌溉,所以接下来生物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推荐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阅读哦。
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

生物知识点总结初中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能够繁殖后代,如种子的萌发、母鸡下蛋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分类。
-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没有阳光,绿色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 温度: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是因为山上温度低,桃花开花晚。
- 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如狼吃羊。
- 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 合作关系:如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人体的营养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人体的营养一、人们需要营养生命的运动需要能量的供给,而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就是食物。
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必需的重要物质。
因此,食物是人们重要的补给,而营养则是人类获得能量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人体所需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构成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在消化吸收后,可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2.脂肪脂肪是构成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饮食中应占总热量的25%~30%。
人体在消化吸收后,可提供大量能量,并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保护内脏等重要功能。
3.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可分解成氨基酸,供人体合成各种必需的蛋白质。
蛋白质含有的氮元素,还可用于合成其他氨基酸、酶和激素等物质。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身体内的微量元素,人体需要它们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
5.水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据了解,成人中70%以上是水,水对于融解并输送营养素至体内各个器官和细胞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摄取营养想要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摄取健康的食物是关键。
通常来说,人们应该在饮食中摄取一定量的蔬菜、水果、肉类、豆类等多种食物,这些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素。
此外,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也很重要。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等植物性食品,少食用高热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品,多喝水、少喝饮料,这都是保持健康饮食的重要原则。
四、如何预防营养问题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注意多种搭配,在保证摄入足够营养的同时,避免单一营养素过剩或缺乏。
比如在每餐中,应该加入适量的蔬菜和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此外,妥善加工食物更是重要的一环。
不要使用同一个餐具合并不同食物,避免因量过大导致食物的混合,而产生化学反应,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
五、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体需要营养素才能正常生长,活动与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物质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30—31)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2)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道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位于消化道内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三、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3)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