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葡萄酒文化
中法葡萄酒文化差异

目录一、序言 (3)二、法国葡萄酒及其文化 (3)(一)法国葡萄酒的概况 (3)(二)法国红酒的深远影响及其原因剖析 (4)三、中国葡萄酒及其文化 (5)(一)中国葡萄酒的现状 (5)(二)中国葡萄酒文化的介绍 (6)四、中国葡萄酒文化VS法国葡萄酒文化 (6)(一)通用主义VS特定主义 (6)(二)个人导向性VS集体导向性 (7)(三)中立性VS感情性 (7)(四)成就导向VS因袭导向 (7)五、结束语 (8)六、参考文献 (9)中法葡萄酒文化差异学生:XXX(XX学院XXX级XXX班,学号XXXXXXXX)摘要:谈到葡萄酒,就让人联想起世界的浪漫之都——法国。
葡萄酒文化是法国乃至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法国葡萄酒是法国优雅文化的表现,凝聚着法兰西这一国家的历史。
在中国,葡萄酒也具有悠久长远的的文化。
中国也有自己的葡萄酒文化,一种不同于法国甚至其他西方国家所宣扬的葡萄酒文化。
关键词:法国葡萄酒中国文化差异一、序言上帝踢予人类美好而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葡萄酒。
—柏拉图葡萄酒,是最洁净、最保健的饮料。
没有葡萄酒的一餐,如同没有阳光的一日。
—路易·巴斯德从广义上讲,葡萄酒文化包括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法律法规制度、酒俗酒礼、饮酒器皿以及文人墨客所创作的与葡萄酒相关的书画、诗文词句等,狭义上的葡萄酒文化则仅指葡萄酒品饮的礼节、风俗、逸闻等。
简单地说,葡萄酒文化包括与葡萄酒相关的一切事与物。
世界各国由于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围绕与葡萄酒相关的“事与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遵循一定的共性,但同时葡萄酒文化在各个国家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特征。
二、法国葡萄酒及其文化(一)法国葡萄酒的概况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酿造。
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的古斯,那时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
古希腊人喜欢葡萄酒。
红酒文化—法国课件

收藏红酒不仅可以享受品尝美酒的乐 趣,还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收藏 者需要了解红酒的品质、产区、年份 等因素,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保存红酒。
06 红酒的文化意义
红酒在法国文化中的地位
红酒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国的历史、地理、气候、人文等紧密相连。
法国的红酒产区分布广泛,每个产区都有其独特的红酒风格和传统,反映了法国各 地的风土人情。
红酒在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家庭聚会、商务宴请还是节 日庆典,红酒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红酒与艺术、文学、音乐的关系
红酒的美妙口感和深邃内涵吸引 了众多艺术家和文人墨客,许多 经典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都以
红酒为主题或背景。
法国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也经常以 红酒为灵感,创作出许多优美的
开瓶技巧
开瓶时应该先将酒瓶擦干 净,去掉瓶口的灰尘,然 后使用开瓶器将瓶塞缓缓 拔出。
倒酒技巧
倒酒时应该将酒瓶倾斜, 使酒液缓慢流入酒杯,避 免将瓶口对着客人。
敬酒礼仪
敬酒时应该双手托住酒杯, 向对方表示尊敬,同时也 要注意不要将酒洒出。
红酒与食物的搭配
红酒与肉类搭配
01
红酒与牛肉、羊肉等红色肉类搭配最为经典,可以提升肉质的
最早的酿造技术
红酒的酿造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6000年左右,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 用葡萄汁发酵技术制作简单的葡萄酒。
红酒在法国的历史
早期发展
红酒在法国的早期发展可以追溯 到罗马帝国时期,当时法国是罗
马帝国的葡萄酒生产国之一。
法国葡萄酒产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形成了许 多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如波尔多、
通过红酒旅游,人们可以促进 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 谊,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 发展。
最完整详细的法国葡萄酒知识大全

最完整详细的法国葡萄酒知识大全一.法国葡萄酒概况A.葡萄酒概况考古学家考证,人类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葡萄酒酿造。
通常认为,葡萄酒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的古斯,那时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
古希腊人喜欢葡萄酒。
荷马史诗中多次提到葡萄酒。
古希腊的葡萄酒神是迪奥尼索斯(Dionysos)。
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
古罗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古罗马帝国的军队征服欧洲大陆的同时也推广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公元1世纪时,征服高卢(今法国),法国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种植在法国南部罗讷河谷。
2世纪时到达波尔多地区。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
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
”,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
例如,法国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酿造就归功于修道士们的精心栽培及从罗马迁居于阿维农的教皇们的喜好。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播世界。
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纪传入中国也是传教士所为。
1864年,葡萄蚜虫灾害曾席卷法国,法国的大部分葡萄园被毁,幸亏人们发明了把法国葡萄枝嫁接在抗虫害的美国葡萄根上,才使法国葡萄种植绝处逢生。
B.萄酒小常识葡萄酒英文WINE:葡萄酒是用新鲜葡萄的果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它的基本成分有单宁、酒精、糖份、酒酸等。
单宁TANNIN:单宁含量决定葡萄酒是否经久耐藏。
单宁高的耐久存,单宁低要尽快喝掉,通常不超过3-5年。
葡萄酒的酒精度: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介于7度至16,2度之间,因为酒精度一旦超过了16,2度,酵母就停止活动了。
酒精度最高的葡萄酒产自法国南罗纳河谷地区。
葡萄酒的酿造流程:葡萄采摘-葡萄挤压-榨汁-沉降罐过滤-橡木桶发酵-装瓶。
葡萄种植的纬度限制:北纬30-52度,南纬15-42度。
中国的山东省与法国波尔多酒区纬度一样。
浅谈葡萄酒文化

浅谈葡萄酒文化浅谈葡萄酒文化一、葡萄酒文化的题中之义真正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是起源于法国。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法国乃至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凝聚着法兰西历史,是法国优雅文化的表现。
岁月更迭,葡萄酒从酒品到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法国葡萄酒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酿造工艺,被世人奉为经典极品。
中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开始于汉武帝时期,是由张骞从西域引进的欧亚种葡萄。
唐朝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可以看作是中国葡萄酒广告的滥觞。
九十年代中后期,葡萄酒开始成为酒类产品中的消费热点,众多厂商把葡萄酒业视为最后一块获取利润的处女地。
“张裕”的优雅与高贵、“王朝”的时尚与奔放、“长城”的传统与经典……这些中国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葡萄酒文化作为现代人情感表达和寄托的一种载体,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文化、社交文化和时尚文化。
二、葡萄酒文化营销的实质营销的核心对企业来说是为了创造价值,对消费者来说是通过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满足某种需求,而在消费时代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文化营销就是有意识地发现、甄别、培养或者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文化营销的本质是在构建一个新型的文化价值链,用文化的亲合力将相关利益人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力。
也就是在销售过程中充分表达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根据自身目标消费群体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提炼出他们所独有的价值取向,将价值取向的核心文化要素渗透到目标选择、产品开发、定价、销售渠道、促销方式和附加服务等各个环节,把文化沟通作为构建产品品牌和消费者关系的纽带,将品牌与核心价值取向揉合为一体,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与消费者情感满足的“双赢”。
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就要根据葡萄酒时尚、悠久、厚重、优雅、亲和、神秘、尊贵或者绿色的商品特性,以及消费者对心理舒适和情感满足的追求,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具有独特属性的品牌形象,在产品功能、形式日益同质化的时候,用文化营销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占领和开辟新的市场。
法国和中国的酒文化有何不同?

法国和中国的酒文化有何不同?饮酒在法国和中国都是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但两地的饮酒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是法国和中国酒文化的几个不同点。
1. 酿造方法法国葡萄酒的酿造方法非常复杂,酒庄通常会注重葡萄的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方面。
葡萄酒的品质与年份有关,法国红酒的陈年也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中国的酒文化注重手工艺,大多数中国的白酒和黄酒都是通过发酵来制作的。
中国的土豆酒和米酒也很有名。
2. 酒文化礼仪在法国,品尝葡萄酒有严格的礼仪,包括正式的品酒法和排比的品尝步骤。
相比之下,在中国,酒文化注重热情和场合,通常是在酒席上,互相干杯表示诚挚的友谊。
中国的酒席通常需要吃点小菜和聊天,以彼此之间的交流为主。
3. 酒水的选择在法国的饮酒文化中,红酒和白酒非常流行。
法国红酒的种类非常多样化,法国酒商通常会为各种场合准备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如敞开式、停车式和餐桌式等。
而在中国,白酒和黄酒是最受欢迎的酒款,通常用于宴请客人和自己享用。
此外,中国的茶饮也非常流行,如绿茶、红茶和酸梅汤等。
4. 饮酒习俗在法国,饮酒经常论及文化、艺术和文学方面的话题。
在热烈的对话中,法国人通常会醉倒在酒吧和餐馆里,感受到饮酒的愉悦体验。
相比之下,中国的酒文化更注重宗教和道德方面的讨论,人们会在饮酒时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人生哲学。
5. 年龄限制在法国,法律允许18岁的人可以饮酒。
如果在公共场合饮酒时过于嘈杂或过于醉酒,法律可能会采取制止措施。
相比之下,中国的饮酒年龄限制是21岁,而且饮酒时要注意社交礼仪和文化习俗。
总之,尽管法国和中国的酒文化有许多不同,但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酒习俗和历史。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不同饮酒文化的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尊重彼此的文化。
红酒文化—法国

红酒文化—法国引言红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饮品,而法国则被认为是红酒的故乡。
法国红酒以其高质量和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在法国,红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本文将介绍法国红酒文化的背景、特点和重要性。
法国红酒的历史法国红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在古罗马时期,红酒开始在法国流行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红酒的种植技术逐渐发展并且传承下来。
法国葡萄酒产区也开始形成,如波尔多、勃艮第、沙隆-香槟等,这些产区至今仍然是世界著名的红酒产区。
法国红酒的特点法国红酒以其独特的特点而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赏。
首先,法国红酒注重葡萄种植的地点,也即“特定土地”。
每个产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这些因素会对葡萄的口感和风味产生影响。
其次,法国红酒在酿造时注重葡萄品种的选择和混合。
法国红酒以混合葡萄品种为主,以便在葡萄酒中获得更复杂和丰富的味道。
最后,法国红酒采用传统的酿酒工艺,包括手工采摘葡萄、木桶发酵和长时间陈酿等。
这些工艺使得法国红酒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法国红酒的重要性法国红酒在国际葡萄酒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之一,每年生产的葡萄酒数量巨大。
其次,法国红酒以其高品质和丰富的口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法国红酒的声誉远播,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此外,法国红酒对于法国经济和旅游业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往法国参观葡萄酒庄园和品鉴红酒,为法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法国红酒文化的体现法国红酒文化体现在其酿酒工艺、品鉴礼仪和饮用习俗等方面。
首先,法国红酒的酿酒工艺源远流长,每个环节都注重细节和传统。
从葡萄的种植到陈酿,法国人都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视。
其次,法国人有丰富的红酒品鉴礼仪,包括观察酒的颜色、闻酒香、品味和评价等。
他们认为品鉴红酒是一种艺术,需要耐心和专业知识。
最后,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红酒相关的习俗。
比如,在节日和庆祝活动中,法国人喜欢用红酒配搭传统美食,这成为了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酒文化巡礼揭秘世界酒类奢侈品牌的历史传承

红酒文化巡礼揭秘世界酒类奢侈品牌的历史传承红酒文化巡礼:揭秘世界酒类奢侈品牌的历史传承红酒,作为一种古老而典雅的饮品,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厚的历史传承和深远的文化底蕴。
在酒类市场中,一些世界知名的酒类奢侈品牌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历史背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本文将带您进入红酒的文化巡礼之旅,揭秘这些世界酒类奢侈品牌的历史传承。
一、法国红酒:品味千年传统法国,作为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拥有悠久的红酒文化传统。
其最著名的红酒产区包括波尔多、勃艮第和隆河谷等,这些地方培育出了无数享誉全球的顶级酒庄和红酒品牌。
1. 波尔多:法国红酒的代表波尔多红酒以其丰富而均衡的口感闻名,凭借着长久的历史,有着世界一流的声誉。
其中,拉菲酒庄、玛歌酒庄和勒芒酒庄等是波尔多最受推崇的酒庄品牌。
它们不仅代表着波尔多红酒的卓越品质,更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勃艮第:世界最古老的红酒产区勃艮第地区以其传统的采葡萄和酿酒工艺而闻名。
布根地的著名酒庄如罗曼尼·康帝、拉菲特-罗斯柴尔德和龙骑士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细致的品鉴文化。
这些酒庄所酿造的红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成为世界红酒的代表。
3. 隆河谷:古老而神奇的红酒产区隆河谷红酒因其特殊的气候和独特的土壤而备受瞩目。
该地区的经典品牌包括夏多内费尔和埃尔米塔吉等,它们以浓郁的果香和丰富的口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红酒爱好者。
二、意大利红酒:激情与浪漫的结合意大利红酒源远流长,各个产区都有着独特的红酒文化。
其中,托斯卡纳和皮埃蒙特两个产区以其优质红酒和浓郁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1. 托斯卡纳:文艺复兴与红酒的结合托斯卡纳地区被认为是意大利红酒的灵魂所在。
这里的酒庄,如超级托斯卡纳等,以其独特的葡萄品种和传统的酿酒工艺而受到推崇。
在这里,红酒被视为一种艺术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创造出了独特而令人陶醉的美味。
2. 皮埃蒙特:世界顶级的红酒产区皮埃蒙特地区以巴罗洛葡萄酒和巴巴雷斯科葡萄酒等著名红酒为代表,被誉为全球最顶级的红酒产区之一。
法国红酒文化介绍

法国红酒文化介绍引言法国是世界红酒产量和品质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深厚的红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历史。
法国红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酿造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法国红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地区、常见品种以及品尝法等内容,带您一起探索法国红酒的文化。
历史渊源法国红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希腊人将葡萄栽种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酒酿造技术逐渐传播到整个法国地区。
在10世纪和12世纪,法国的修道院成为红酒酿造的中心,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劳动酿造出高质量的红酒。
酿造地区法国是一个红酒酿造地区众多的国家,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可以将法国的红酒产区分为如下几个主要地区:波尔多(Bordeaux)波尔多地区位于法国西南部,以浑厚且酒体丰满的红酒而闻名。
在波尔多地区,品种丰富多样,包括梅洛(Merlot)、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等。
波尔多地区也是法国最重要的红酒产区之一,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酒庄和酒标。
布尔艾(Bourgogne)布尔艾地区位于法国东部,以产出优雅和细腻的红酒而闻名。
此地区酿造的红酒主要以黑皮诺(Pinot Noir)为主,其酒体柔和、果香浓郁。
布尔艾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隆河谷(Châteauneuf-du-Pape)隆河谷地区位于法国东南部,是法国最重要的红酒产区之一。
此地区酿造的红酒以深红色、浓郁的口感和复杂的香气而闻名。
主要品种有格納殊和絲痕納(Syrah and Grenache)。
威瑟尔(Alsace)威瑟尔地区位于法国东北部的阿尔萨斯地区,此地区以白酒闻名,但也产出了一些优质的红酒。
威瑟尔地区酿造的红酒常常带有一种独特的花香味道,值得一试。
博克利(Burgundy)博克利地区位于法国东部布尔艾地区内,以酿造出精品级红酒而闻名。
此地区的红酒以品质独特、口感出色而享誉全球。
常见品种法国红酒以品种丰富而著称,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品种及其特点:•梅洛(Merlot): 梅洛是法国最广泛种植的红葡萄品种之一,其酒体柔和且风味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葡萄酒文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法国葡萄酒文化详解及各区酒庄介绍这是一篇完全解析法国葡萄酒文化及各区酒庄历史的文章,献给所有热爱葡萄酒的朋友法国葡萄酒(附1:葡萄酒字典)(附2:法国各区酒庄详解)1855年,世界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行。
当时的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命令波尔多商会将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进行等级评定,这张波尔多葡萄酒等级表流传至今,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Chateau Lafite-Rothshild、Chateau Margaux、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 Brion、Chateau Monton-Rothshild)也由此闻名世界。
时过境迁,许多法国波尔多红酒庄园的风貌已大有改观,庄园主历经了数次变更,酿造方法也与先前有了不同,但这个分级法的原则至今仍被人们遵循,并推广到法国乃至世界。
古老的葡萄酒行会对波尔多来说,同样值得一提。
这是一个由社会名流和葡萄酒专业人士组成的非盈利性协会,他们身着古色古香的红顶红袍,系着白色披肩,举行庄严盛大的仪式,隆重纪念与葡萄酒相关的节气和活动。
行会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波尔多是法国最大的AOC葡萄酒产区。
同样是波尔多AOC等级的红葡萄酒,在分级上还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标上标称的产区越小,葡萄酒的质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为名贵。
在波尔多纵横十万公顷的葡萄园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个,出产的葡萄酒各具风格,纵是一街之隔,风味亦截然不同,这也是波尔多红酒令人着迷的原因之一。
酒城波尔多有句名言:酒是酿造师的孩子。
意思是说,有了优秀的酿造师,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酒。
波尔多玛格丽红红酒的高贵源于它漫长而细致的酿造方式: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浸皮的时间控制着红酒清澈动人的颜色及酒中丹宁的含量;发酵完成后,需要将沉于发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来,这是一段缓慢而耐心的过程;接下来是选出品质最好的酒,同时将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结合。
这样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质,还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种葡萄的风味,而且能结合出更为独特美妙的口味。
经过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葡萄酒从橡木桶中装瓶封盖。
此时的红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们透过软木塞缓缓地呼吸,继续发生着奇妙的变化,渐渐达到成熟。
因此,波尔多红酒大多适宜长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成熟。
自从古代英勇无畏的水手把葡萄树枝从尼罗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岛带到希腊、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再由此传入法国之后,葡萄的种植和酿酒技术在这块六边形的国土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发扬光大。
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法国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排名不分先后)1.拉图庄园Chateau Latour2.穆桐庄园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3.玛歌庄园Chateau Margaux4.奥比安庄园Chateau Haut Brion5.拉菲庄园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1.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简史情况简介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 PAUILLAC )级别:1855年及1973年评级“一级庄园”表面积:英亩葡萄品种:75%赤霞珠,20%梅洛,4%佛朗,1%小伟度平均树龄:40年种植密度:每公顷10000株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500公升年产量:175,000瓶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7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20-50年。
因为庄园中有一个历史悠的塔,拉图庄园即以“塔”命名,法文中的Latour意指“塔”。
在不少酷爱波尔多葡萄酒的酒客心目中,拉图庄园酒是“葡萄酒中的王者”。
拉图庄园酒的风格雄浑刚劲、余味悠长,有一部分原本喜欢饮用烈酒的酒客,因为健康的原因转而饮用酒精度较低的葡萄酒,拉图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正如一位著名的英国品酒家所言:若说拉菲是男高音,那拉图便是男低音;若拉菲是一首抒情诗,拉图则为一篇史诗。
拉图庄园葡萄酒最大的特点是其质量的致性(consistency),也就是说无论是好年不审劣年,拉图的品质都能维持。
拉图酒庄是以一个位于吉伦(Gironde)河口的堡垒为名的城堡,这个由英国人在15世纪盖的堡垒,当初是为防止海盗而建的。
由于地处战略要冲,中世纪以来即成为征战要地,英法百年战争时,此地就是两军必争之所,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法仍在争夺对于拉图堡的“主权”,但这次所争的是酒园了。
拉图酒庄在14世纪的文献中已被提到,但不是作为酒园。
在16世纪已开垦为葡萄园,1670年法国路易十四的一位私人秘书戴.夏凡尼(De Chavannes)买下了本堡。
1677年因婚姻关系,本园移到戴.克劳塞(De Clausel)家族手中。
到了1695年,玛丽.特丽丝.克劳塞(Marie Therese De Clausel)嫁给购买拉菲堡的西谷家族杰克公爵之子亚历山大公爵,将拉图堡作为嫁妆,于是拉图堡成为西谷家族的产业。
随着西谷家族的中落,“葡萄酒王子”尼古拉逝世后,拉图堡和拉菲堡由大女儿及其儿子亚历山大伯爵继承。
后来伯爵再将本园交给3为妻妹,拉图堡正式和拉菲堡分家。
此后,本园分由3家所有。
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拉图堡仍有1/4属于西谷家族的卡巴纳伯爵(Cabanar de Segur)。
但伯爵流亡海外,革命政(蟹)府便将这1/4的产权拍卖了。
几经转手,这1/4的股份在1841年以150万法郎落入伯梦(Beaumont)家族手中。
伯梦家族也是当年拥有本园股份的三大家族之一,于是至此拥有了多数的股份。
为避免重蹈西谷家族的覆辙,伯梦家族依法成立了一个法人,拉图堡不至于因继承而被瓜分,也使得拉图堡100多年来能在三大家族——郭帝伏龙(Cortivron)、弗乐(Flers)及最大股的伯梦的掌管中维持全貌。
1963年,伯梦及郭帝伏龙为了不愿每年将巨额红利分给68位股东,便将拉图堡79%的股份卖给英国的波森与哈维两个集团(Pearson and Harveys of Bristol),金额为270万美元。
消息传来,举国为之哗然,不少法国人视其为卖国行径。
26年后的1989年3月,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联合集团(Alliance 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英国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
1993年6月,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Printemps)百货公司的老板皮诺(Francois Pinault)又以较低的亿法郎购下拉图堡的主控权。
当1989年里昂联合集团购买拉图酒庄时,每公顷单价为1400万法郎,换算至每株葡萄树即值1800法郎,堪称全球身价最高的酒园。
拉图堡种植的葡萄以赤霞珠为主(80%),掺杂少许的梅乐与品丽珠(各10%)。
每公顷植1万株,可以算是“密集型种植”(柏图斯酒庄每公顷约6500株,拉菲堡为8500株),但园中多为30-40岁的老株,葡萄质佳量少,故每公顷的收成反而较其他酒园少,不会超过5000升。
葡萄在采收时亦经过严格筛选。
葡萄汁在发酵时,一般酒厂是在木桶中进行,唯拉图堡在梅多克地区首开风气之先,引进不锈钢材料酒槽。
1963年,虽然由英国公司购得拉图堡,但英国人完全听从“内行领导”,将酒厂委由酿酒大师加德尔(Jean Paul Gardere)全权处理。
加德尔不负所托,一连串的改革使得拉图堡更焕发出脱胎换骨的生机。
加德尔的更新计划之一是引进这种可控制温度、控制发酵进度且可容纳达万升的不锈钢槽,此举一度引起业界的质疑,但结果证明,加德尔的做法是正确的。
现代化的发酵方式比起传统方式要减少一半的时间(7-10天),也改善了拉图堡酒的高度涩感与必须放置至少10年方可入口的问题,在不锈钢槽内完成发酵程序后,又会泵回全新木桶中醇化20个月至两年不等。
由于拉图堡在年份不好时会更加强筛选葡萄的工作,所以在较差年份的拉图堡仍能保持相当好的品质,这种功夫堪与柏图斯酒庄相比,也是拉菲堡特别是穆桐酒庄所不及之处。
加德尔第二个重要的决定是酿造副牌酒,这支可以算是所有副牌酒中品质最佳的“拉图之堡垒”(Les Forts de Latour),少部分是由未达拉图堡水准的正牌所淘汰的(一般只有60%可以列入一等,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只有25%),大部分是由酒园的另两块小园地(共14公顷)所产的葡萄来酿造的,1966年首次酿造,1972年正式上市。
“堡垒”虽非“正规部队”,但是酿造过程可一点也不马虎,故其口感必须待醇化数年后才能成熟(也就是耐藏的本领,一点也不让老大哥专美于前)。
名品酒家帕克认为“堡垒”是所有副牌酒中最优的,足可列入第四等顶级。
不过,由于穆桐酒庄的副牌酒上市所挟的巨大声势与优秀品质,“堡垒”恐怕更要兢兢业业,更上一层楼不可了。
1990年,本园更推出三等酒,本酒标签只有一个堡垒图像,名称只有一个简单的“波仪亚克”(Pauillac),另在标签下行以小字体表明是在拉图堡装瓶。
味道平平,市价约20美元。
一般而言,拉图堡比穆桐酒庄、拉菲酒庄与玛歌酒庄需要更长的醇化期,至少需要10-15年方可以度过“青涩期”。
成熟后的拉图堡有极丰富的层次感,丰满而细腻。
英国著名的品酒家休.约翰逊曾形容拉菲堡与拉图堡的个性:若说拉菲堡是男高音,那拉图堡便是男低音;若拉菲堡是一首抒情诗,拉图堡则为一篇史诗;若拉菲堡是一曲婉约的轮旋舞,那拉图堡必是人声鼎沸的游行。
这两种著名的酒是否有一阴一阳或一刚一柔的个性,就有待朋友们自己去体会了。
2.穆桐酒庄(Chateau Mouton)简史情况简介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PAUILLAC)级别:1973年评级(第一级庄园)表面积:英亩葡萄品种:77%赤霞珠,11%梅洛,10%佛朗,2%小伟度平均树龄:45年种植密度:每公顷8500株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000-5000公升年产量:300,000瓶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9-22个月。
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15-20年。
穆桐庄园与拉菲庄园同属于罗富齐家族所有,穆桐(Mouton)法文原意是指“羊”,这是因为庄园所在地以前是最适合放羊的山坡,所以称之为“羊庄)。
穆桐庄园直至1973年才破格升为一级庄园,其拥有者极有生意头脑,穆桐正酒每年都会邀请一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为其设计当年的酒标,由于酒标极具艺术性,所以不论酒本身好坏,瓶子已经具有收藏价值。
特别是1973年的酒瓶,当年邀请的是著名画家毕加索,而这一年也是穆桐庄园晋升为一级庄园的年份,因此具有特别的收藏价值。
穆桐酒的几格比较另类,风格介于拉菲和拉图之间,特别是它的酒香十分独特,带有浓烈的莫加咖啡香味,喜欢咖啡有朋友会特别钟爱。
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五大葡萄酒产区内,梅多克是最重要的一区,仅生产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