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好》读书笔记3500字欣赏

合集下载

樊登《活好》读后感

樊登《活好》读后感

樊登《活好》读后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樊登的《活好》这本书,真的是感触超多!我觉得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就是让我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以前总觉得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没啥特别的。

但读了之后才发现,每一个瞬间都能变得有意义,就看咱自己咋对待。

还有啊,书里提到关于爱和被爱的那些事儿,真的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原来爱不是光靠嘴巴说,而是要实实在在去行动,去关心身边的人。

被爱呢,也不是理所当然,得学会感恩和珍惜。

而且,对于面对挫折和困难,这本书也给了我全新的视角。

别一遇到点事儿就哭天抢地的,把它们当成成长的机会,说不定能收获更多呢!读完《活好》,我就像找到了生活的宝藏地图,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勇气。

真心推荐大家都来读一读,说不定也能像我一样,收获满满的感动和力量!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樊登的《活好》这本书哈。

你们知道吗?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抱太大期望,就觉得可能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

结果,一读起来,根本停不下来!书里好多话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关于如何与家人相处,以前我老是觉得家里人不理解我,读了之后才明白,是我自己没好好去表达和倾听。

而且哦,书里讲的对待生死的态度,也让我特别有感触。

以前一想到死亡就害怕,现在觉得,既然每个人都逃不过,那就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呗。

还有啊,作者提到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好奇心。

这可真是给我提了个醒,不能总是原地踏步,得让自己的脑子一直转起来。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变得通透了不少。

就像是在生活的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说不定也会有惊喜哦!。

《活好》读后感600字

《活好》读后感600字

《活好》读后感600字《活好》读后感600字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法改变人生的无力感越来越强。

对于很多我解决不了的事情,习惯性选择逃避,现在发现这些问题全部堆积起来以后,我已经无力去承受了,最近就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

死亡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把自己的痛苦留给了至亲的人。

其实之前自己也开展过一些自救方法,但是发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的状态只会越来越糟。

刚好组队任务要听《活好》这本书,让我有一些新想法。

百岁老人叶曼先生说:“我现在的状态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是啊,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呢?我现在就是处于一种“时时将死”的状态,又能做些什么能让自己“步步求生”?作者指出——“人生的午后该怎么度过?选择衡量自己的标尺应该以价值观作为首要考量,必须拥有自己的指南针,带着它走下去。

一天当中,午后比上午的时间还要长。

”所以要拥有好心态,这也是我应该要学习并内化的: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我又可以去探索未知的自己,每一天都在探索未知的自己。

古希腊的哲学家叫伊壁鸠鲁讲过一段,关于死亡特别有意思的话:死亡这件事和我无关。

为什么呢?因为我活着的时候,死亡没有来,死亡来了的'时候,我不在,所以我永远不会遇到死亡。

记得从小到大,我从来不敢想死亡这件事情,一想到我就害怕的睡不着觉,感觉心脏要骤停了。

如果按照伊壁鸠鲁的观点来看,对于死亡,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当它来了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有什么好怕呢,还不如把对死亡的恐惧、担忧的时间用在做其他的事情上,就让死亡顺其自然降临吧!我需要改变自己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要始终坚信: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有委屈、怨恨等消极想法。

第二大问题就是不要总是逃避,一定要学着去解决问题。

一天不行就一个月,一个月不行就一年,只有当自己这个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锻炼出来了,自己就很有底气,就不会一直活在惶惶不安之中。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活好》是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女子以及她与世界的关系。

故事的背景是一座偏远的山,这座山静谧而美丽,但也寂寞而孤独。

小说以女子的视角展开,通过她的眼睛看世界,同时也看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读完《活好》,我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深深的思索。

故事从女子走出花园的那一刻开始,以极富诗意的方式展现出女子对世界的热爱和追求。

她对大自然的描述充满了细腻而真实的感受,她仿佛与花朵、飞鸟、高山融为一体,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她喜欢与大自然亲近,喜欢各种嬉笑怒骂,喜欢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着。

对于她来说,活着就是美好的事情。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她所期待的那样美好。

她遭到了许多困扰和困惑,感到生活的一切都不再如她所预期。

她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无奈和失望,对人类的不公、伪善和自私感到痛心疾首。

她感到自己无法融入这个世界,无法理解人们的做法和行为。

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冲击力,因为这个故事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

正如女子所说:“人们走得太快,他们从来不理解,根本没有时间去理解”,人们疯狂地忙碌,但却忘记了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正连接。

女子通过观察和思考寻找着解决办法。

她希望人们能够慢下来,重新发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美好,重新审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她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幸福,她相信理解和同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她试图与别人建立联系,与他们分享她对世界的热爱和追求。

尽管她的尝试并不总是成功的,但她仍然坚持着,寻找着自己的存在价值。

《活好》让我想起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活着到底是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许多人。

故事中的女子以一种非常激烈、非常积极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

她试图通过与世界的相处来寻找答案,通过审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寻找答案。

她的努力给了我启示,让我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理解和共鸣。

《活好》是一篇非常深刻和思想性的故事,通过女子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一个迷茫而真实的世界。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然间读到了一本名为的书,它就像一杯温暖的清茶,缓缓地滋润了我的心灵。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位智慧老者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他对人生的感悟。

然而,就是这样的平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书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对于生命、爱、死亡等诸多重大主题的思考。

他说,“生命是不可思议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这句话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爷爷。

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

他的双手因为常年劳作长满了老茧,脸上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小时候,我总是觉得爷爷很“土”,他不懂我喜欢的动画片,也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对着书本发呆。

但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我才发现爷爷有着他独特的智慧。

每到春天,爷爷总是最早起身,扛着锄头走向那片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土地。

他会仔细地翻整土地,把每一块土疙瘩都敲碎,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播种的时候,爷爷更是一丝不苟。

他用粗糙的大手抓起一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地上,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那时候的我,总是在一旁捣乱,不是把种子踩进土里,就是把爷爷刚刚整理好的地又弄乱。

爷爷从不生气,只是笑着说:“小调皮,等秋天收获的时候,可没你的份儿。

”夏天,阳光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田里的庄稼都被晒得蔫蔫的。

爷爷却不畏惧酷热,每天都去田里查看,给庄稼浇水、除草。

我跟着爷爷去过几次,没一会儿就热得受不了,吵着要回家。

爷爷却总是说:“这点热算什么,庄稼可等着喝水呢。

”看着爷爷汗流浃背的身影,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坚持和责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爷爷最开心的时候。

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着头,仿佛在向爷爷致敬。

爷爷拿着镰刀,熟练地收割着稻谷,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那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爷爷常说的那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冬天,大地一片寂静,爷爷也终于有了休息的时间。

但他也没闲着,总是坐在火炉边,修补农具,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

爷爷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向我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活好 读后感

活好 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

《活好》是一本关于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书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医学知识,向读者传达了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健康的方法。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也有了很多新的启发和思考。

首先,书中提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当身体出现问题时,才会真正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其次,书中介绍了许多保持健康的方法。

比如,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时间等等。

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却很有效。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健康。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心情低落都会对身体
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才能真正健康。

通过阅读《活好》,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也学会
了一些保持健康的方法。

我将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读一读这本书,从
中受益,保持健康,活得更好。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

《活好》读后感《活好》读后感百岁老人日野原重明说:就如语言支撑我的一生一样,我希望我说的话,能进入你内心深处,慰藉你曾困惑受伤的心灵。

一点点的,我读着书本上的一句句简单的话,仿佛听见一个老人在对着我诉说岁月,诉说情怀,诉说美好的一世。

当我一口气把书读完,想转身清点一下我所收获的果实时,却一个也没找到。

我知道,那些果实,已经长在了我的心里!很多时候,看着这位老人的语言,我恍惚间觉得这就是我的,或者我尚未想通的,或者我想要达到的。

我喜欢读书,喜欢听哲人说话。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真的可以跟他们学到些什么,而是我可以在书里找到知己,找到同类!书里的他们知我所想,书里的他们如我一样!不是我比不爱看书的人清高,而是在书本的世界里,我会觉得我同他们其中的很多人一样,没有一丝丝伪装、无需一丁丁伪装!我可以大胆地说,我同很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一样:我一直在莽撞,也一直在成长;同时,我也像一个耄耋老人,经历了很多沧桑,跨过了痛苦的河流,才时不时尝到一些甘甜的露珠、闻到一些淡淡的花香。

今天中午,我在老公的身边午睡醒来,有些不知身在何处。

我似乎想到自己终将辞世的一刻,我的内心有了一瞬间的恍惚。

很快,我就想到,我用一颗善心处世,努力丰盈自己、奉献自己,即使粗糙,也终将无悔。

所以,我很快就平复过来,内心没再有任何波澜。

今夜,我就不经意间拿起了这本百岁老人的书,神奇的是,我在书中看到了同样的话语!书中讲到歌唱家科索托的领悟要赢得全体观众的喜爱,演员必须对到场的每个人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向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传达我爱你的想法。

这对我的写作、讲课、咨询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我曾因缺乏感恩、喜悦之心有过多次失败的教训,也曾因为自己坚持善念与感恩而跳出多个所陷的僵局。

日野原重明说:恕并非宽容或者谅解犯错的人,而是说要有如他人之心,即应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为对方考虑。

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就能实现宽恕。

作者还说,即使如此,他也还有无法宽恕的人,比如对当初劫持他所乘飞机的劫匪!这位可爱的老人,纯净的老人,让我心生敬佩。

《活好》读书笔记3500字欣赏

《活好》读书笔记3500字欣赏

《活好》读书笔记3500字欣赏这本书是作者在105岁的时候写下的。

我们小时候也许会觉得一个人年纪越大,活得越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年老真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什么都非常清晰,什么东西都知道,明白很多的道理,一个百岁的老人愿意坐下来跟你面对面的聊聊天,你会非常重视他说的每一句话。

叶曼先生对死亡状态的回答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就是随时你让我死我都可以死,但是我每天都要努力地活着。

日野原先生说,你问我怕不怕死,你问的时候我就已经怕的要命了,但我依然会努力的活下去。

两位百岁老人的价值观是一样的。

下面来看下日野原先生在被采访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1.怕不怕死-----怕,但还是要努力的活下去。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死亡是什么?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死亡后并不会烟消云散,并不会从我们的生命中彻底消失,相反,通过时时追忆,他们可以以更为深刻的方式印记在我们的生命里。

日野原先生说长寿真是太好了,就是可以不断的探索自己的乐趣。

在105岁的时候,他老人家还在学习画画。

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是一种能量体,看不到,但是一定存在,生命存在于我们每天能够支配的时间里面,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基本上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都用在自己身上了,但是当你的年龄增长,过了50岁60岁80岁,你应该拿更多的时间用在别人的身上,如果你花更多的时间用在别人的身上,你的生命的能量体就赋予了新的意义。

怎样活得更好?作者给了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建议: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他说,珍惜那个为了理想而活下去的自己;珍惜那个为了梦想而努力不懈奋斗的自己;同时也能接受逆境的考验,接收现实的考验,无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的,还是即使努力了也改变不了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怀着这样的信念,在无法改变的现实中,活出真实的自己。

所以作者的建议是不在乎身为之物,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顺其自然,做到了这三点你就能够活得很好。

写读后感日本一聪明先生的活好

写读后感日本一聪明先生的活好

写读后感日本一聪明先生的活好我们活着,每天行色匆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体会着人世的悲欢。

你有没有一瞬间突然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并发出灵魂拷问:我们为什么活着?幸福到底是什么?一位百岁老人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悟给出了答案——《活好》。

这位百岁老人就是日本的日野原重明先生,他是日本的皇室家庭医生,同时也在日本推动了医疗改革。

他写过两百多本著作,做了无数场演讲。

《活好》是日野原重明先生在105岁的时候以采访的形式写下的,读完这本书,我对生活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如何看待疾病呢?我们要珍惜疾病带给我们的东西,它让我们换了另一种方式去和别人相处。

去年妈妈生病住院我在医院照顾了她一周,那是我自婚后陪伴妈妈最长的一段时间,也就是那一周。

让我真正地意识到了健康的可贵以及妈妈对我的重要性,我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跟妈妈说过话,没有好好地陪伴过她了。

当看到刚从麻醉中醒来就问我有没有吃饭的妈妈,当看到痛得睡不着还要操心我晚上睡在哪里的妈妈,当看到虚弱到连床都起不来却还在埋怨自己影响到孩子工作的妈妈,我真的觉得自己做女儿太不合格了。

曾几何时,我总觉得只有每天不停地向前冲、不停地向前跑,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却恰恰忽略了陪伴。

幸福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你要得到多少,而是当下你拥有什么。

什么是家庭呢?家庭,就是在一起围着吃饭。

在上个月的静态管控期间,我们全家要居家隔离十四天。

第一天,我觉得这十四天肯定要在焦虑和痛苦中度过了,可是,在这十四天中,我却找到了那份久违的温暖和快乐。

我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我们相互关注着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关心着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我们一起追忆过去、憧憬未来。

我想,这就是家该有的温度吧,也许就是这份平凡与简单,才是最能温暖岁月的。

关于爱,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的爱,最重要的方法是你要能够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表示感谢。

所谓爱,就是接受最真实的TA,如果不顾及对方只考虑自己,那么即使有人爱着你,你也感受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好》读书笔记3500字欣赏这本书是作者在105岁的时候写下的。

我们小时候也许会觉得一个人年纪越大,活得越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年老真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活到一百岁,什么都非常清晰,什么东西都知道,明白很多的道理,一个百岁的老人愿意坐下来跟你面对面的聊聊天,你会非常重视他说的每一句话。

叶曼先生对死亡状态的回答是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就是随时你让我死我都可以死,但是我每天都要努力地活着。

日野原先生说,你问我怕不怕死,你问的时候我就已经怕的要命了,但我依然会努力的活下去。

两位百岁老人的价值观是一样的。

下面来看下日野原先生在被采访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1.怕不怕死-----怕,但还是要努力的活下去。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每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死亡是什么?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死亡后并不会烟消云散,并不会从我们的生命中彻底消失,相反,通过时时追忆,他们可以以更为深刻的方式印记在我们的生命里。

日野原先生说长寿真是太好了,就是可以不断的探索自己的乐趣。

在105岁的时候,他老人家还在学习画画。

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是一种能量体,看不到,但是一定存在,生命存在于我们每天能够支配的时间里面,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基本上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都用在自己身上了,但是当你的年龄增长,过了50岁60岁80岁,你应该拿更多的时间用在别人的身上,如果你花更多的时间用在别人的身上,你的生命的能量体就赋予了新的意义。

怎样活得更好?作者给了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建议: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他说,珍惜那个为了理想而活下去的自己;珍惜那个为了梦想而努力不懈奋斗的自己;同时也能接受逆境的考验,接收现实的考验,无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的,还是即使努力了也改变不了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怀着这样的信念,在无法改变的现实中,活出真实的自己。

所以作者的建议是不在乎身为之物,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顺其自然,做到了这三点你就能够活得很好。

好的哲学都是相通的,日野原先生说的这三句话在中国是有呼应的,岳麓书院里面有一个很长的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就是说这事是对是错你自己心里有数,你自己心里有杆秤;别人对你的评价那是他们的事,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要紧;你能够得到还是失去这件事自然有命运的安排。

人们应该怎样看待疾病呢?日野原先生说,你要珍惜疾病带给我们的各种东西,因为这是另外一种相处的方式。

就是当这种事情发生以后,你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节奏重新相处。

平常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有跟父母好好说话,但是当她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你们可以非常温柔的讲话,然后有长时间的陪伴,这种话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讲得出来,所以当疾病让你躺下来的时候,是你内省反思的时候。

很多人得了一场大病之后,人生观都得到了改变,有的人放下了过去很多的恩怨,有的人对于金钱财富没有那么多的执著,甚至公司的股份都送人也没有关系,因为想通了这些东西都不重要,而这些都是疾病告诉我们的。

活着并且身体健康时,我们没有好好珍惜,时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牢骚和不满,而人一生病伴随而来的是难以诉诸笔墨的痛苦,不过全然仰赖有如此切肤之痛,才能警醒一直无知妄为的自己,让自己对健康心生敬畏与感激。

如果你最爱的人病了,告诉他要感激疾病带来的内省机会,并且感受你们在一起的喜悦,感谢你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彼此依偎,互相鼓励,祈祷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久。

假象现在处在最后最大的相扑比赛中,我感觉身体面对强大的疾病,已经走投无路,但即使已经抓不回,那个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自己,也要继续这场相扑般的生死搏斗。

请一定记住疾病是上天的恩赐。

2 关于爱——什么叫做爱和被爱?一个人怎么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爱?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多的爱,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你要能够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表示感谢。

寻求被爱的时候,人们常常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爱作为标准去要求对方,这么做绝对不是真正的爱,所谓爱就是接受最真实的他,如果不顾及对方只考虑自己,那么即使有人爱着你,你也根本不会感受到;如果你接受了他本来的样子,接受他身上让你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地方,你一定会惊喜的发现他身上了不起的美好和特质,爱那个最真实的他,这样你的一切也会被对方真挚的热爱着。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的话,哪怕他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在你看来都会觉得是可爱的。

最至亲的人离世怎么办?《小王子》有这样一段话,只有用心灵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妻子的离世教会我这世上存在一种看不见却能感知到的幸福,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感觉什么是爱和被爱, 我们也一样能够感受到这些幸福。

如果一个人口不择言伤害别人怎么办?那就需要自己先要下决心,自己先要有一颗温暖柔软的心,感觉到与对方关系变冷时,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从而加以改善,这样一来,就算有时候我们深爱的人说话带刺发脾气,我们反而能够发自内心的觉得他很搞笑呢。

所以当我们想发脾气时,想一想我们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柔软的心,是不是足够的温暖和柔软,如果你足够温暖和柔软就能够调整自己的状态,然后你再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发现充满了幽默感。

怎样才能跟周围的人相处很好,获得很多人的友谊,作者说幽默感很重要,一个人一定要有幽默感,如果你能够用幽默的心态来看周围的人和事,你的内心就是柔软的。

什么是家庭?家庭就是在一起围着吃饭,能在一起吃饭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你也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那就一起吃顿饭吧。

正是因为每餐都围坐在一起,家人之间产生了一种纽带,每天彼此之间充满感激之情。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祝愿我们一切都好的人。

如果一个人很多年不见,但是在内心当中永远都祝福你更好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在交朋友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你觉得这个朋友可以跟你做一辈子的朋友,那八成就是这样。

医生怎样向患者表达爱?那就是要发自内心地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患者此刻最需要什么。

什么是医学?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

医生可以和患者融为一体,医生给病人带来健康,而医患间的良好互动可以提高医生的医术,所以要向患者传达爱。

生命注定是孤独的吗?你是和妈妈一起奋战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从你出生的时候,你就不孤独。

所以爱是人之所以生存的终极目的,3 宽恕---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真正发自内心的宽恕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认为对方不好相处就回避对方避免接触,那么能认识自我的机会也就错过了。

所以如果有人不喜欢你,整天找你的事,有很多麻烦,可能就是进步的机会。

100岁的人可能未必都了解自己,你还希望别人分分钟都了解你?宽恕的前提是了解,你要宽恕对方,一定要了解对方。

如何与年轻人相处?年轻人和我们谈话会害羞或者词不达意,但他们年老后会一样变得自信和健谈,年龄的增长可以教会年轻人很多东西,我们对年轻人一定要有足够的尊重。

4 不易化解的困难人类天生就要这样一种能力,就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最终会遗忘一切悲痛的能力。

看到美丽的花朵,听到美妙的音乐,想到美好的事物,我们依然会觉得活着真好。

也许此刻的你感觉很悲伤,但再次感觉美好的那个瞬间一定会出现,请你相信并耐心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一片土地,无论历经如何的蹂躏,即使人们认为它再也不可恢复,但终有一天花儿会重新绽放在这片土地上。

现在的你也许不能体会这种感觉,没有关系,耐心等待这一天,你会发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所以当你痛苦和难过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花儿还会再开。

怎样改变运气?人这一生中会面对很多困难,即使那些被认为运气好的人,也难免有各种艰辛和苦恼。

这世上不存在完全无忧无虑的人,运气或者机会肉眼无法看到,但如果我们确信自己被爱被珍惜,生活中所有的困难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我们在度过艰难时刻之后,一定会获得生命丰厚的回报。

奇迹只会发生在一些特定的人身上吗?那些创造奇迹的人,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确信的信念,并且是坚定的确信,这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信仰是认识到生命中总有一些事情是自己的力量无法企及的,是相信存在比自己本身需要更高的精神追求。

因此要舍弃放下内心的执念,从而拥有一颗平常心。

所以奇迹属于那些有精神追求并确信的人。

舍而弃陈念即舍弃过去陈旧的那个自我,实质上是内在的一种重生。

耐心是最好的教育方法要耐心等到孩子长大成熟的那一天,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对孩子总是充满期待,总是希望把他变成这样或者那样,做妈妈的如果常说做这个去,那个不行,去强制孩子,表面上看是在保护孩子,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家长总是强迫自己的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无形中也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其实孩子身上的潜能同宇宙一样深不可测,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上天已经赋予每个孩子特殊的才能,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而这种耐心才是做家长最美好的素质。

大量的父母用自己的眼界去限制孩子的成长,而父母的眼界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5 遇见未知的自己。

首先要让自己好看,让自己看起来年轻。

我们现在不是运动不足,而是感动不足。

如何和大家变得亲近?----那就是谦卑。

什么是伟人?----能为别人花时间的人就是伟人。

LIFE WORK---终身工作,只有在终身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力,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一面又一面。

探索未知的自己才是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KEEP ON GOING!七言绝句:清风拂过满庭芳细言慢语诉衷肠得见此景唯言谢悄然归去又何妨这真是一本让人又哭又笑的书,听完樊登老师认真的讲解,深深的感悟到,读书,不仅仅是上好学,而是真的要多读书,才能做到明智,才能够真正的让自己和他人受益。

感谢樊登老师让大家在现在的这个时刻读到这么好的一本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