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艺术设计第二章陈列艺术设计的形式和要素及形式法则
陈列艺术设计第二章陈列艺术设计的形式和要素及形式法则

第二章陈列艺术设计的形式和要素及形式法则第一节陈列设计的形式要素博物馆陈列具有的物象陈置,时空艺术表现,声、光、电等科技应用的形式特色,其形式构成因素不少。
在这些形式构成因素中,空间、造型、色彩、材质是构成陈列形式最基本的四大要素。
这是陈列设计要达到形式上的尽可能的完美、必须放在首位考虑的。
一空间空间是陈列形式设计的首位要素。
这里所说的空间,是专指人为形成的有限的博览建筑空间。
这一空间,是由地面、建筑物、建筑构件,绿化等所限定的。
陈展空间,是指在博物馆建筑内部、外部直接用于进行陈列、展览或相关的区域空间。
一般说来,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陈列厅、展览室及其序厅等空间。
其次是过厅、休息室、通道、楼梯等室内空间。
再是建筑外部宣传气氛的环境空间。
室外环境空间设计,主要侧重于该馆性质特征及围绕基本陈列的特点。
通道、过厅、楼梯、休息室等空间,是与陈列展览有关的次要空间。
根据实际地形并结合与陈列、展览相关的恰当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也会出现别有意境的空间。
序厅是固定性空间,不仅仅有一个明显的陈列标题或序言,精明的设计师,会使这里出现高度概括内容的艺术设计形象陈置,它往往是陈列主题的本质体现,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结晶。
是首先启发人们认识该陈列面貌并留下深刻的标记性空间。
一般规律是:思考方法:让观众一看就具正确联想认识。
处理要求:寻找典型特征,塑造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写实手法、写意手法。
视觉特点:富于神采与意境。
空间要求:注意形体表现要多空一些场地空间。
陈列厅、展览室,是固定性的空间,进行陈列展览后,就变成最主要的可变性空间。
通过展壁、隔断、屏风、展板、展台、场景、布景箱等展具与有关设备的组织排列,对空间进行了再划分,形成了第二次界定空间。
在此空间的陈列设计,重在体现空间的陈列、展览气氛与该主题的统一。
空间结构应紧连序厅开头的精彩。
总体布局,要空间结构合理,展示内容排列有序,层次清楚,重点鲜明,宾主突出,并在空间显示出平衡但又具重点的大、中、小层次的不同。
2-4 展示陈列

C· 陈列角度。在陈列实践中,角度的运用十分普遍, 最常见的莫过于“箭头”的运用。无论是线条的、 平面的还是立体的箭头,引导视线的指向性是人所 共知的。直角在陈列中司空见惯,表达对称关系有 一定作用,但因古板应尽量少用。钝角易把人的注 意力集中在两臂所限定的宽广空间内,而锐角则往 往把注意力引向它所指的地方,因而在陈列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价值。角的一边沿逆时针旋转会形成不 同角度的旋转角,带来运动和节奏感,产生生动的 陈列效果。
E· 三角形和多边形的运用。三角形意味着稳定和牢固, 是陈列中最重要的形状之一。陈列中用得最多的多 边形是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用于包柱或展台 底座设计。
归纳起来,陈列造型要达到美的境界须注意三 点:第一是形式服务于内容;其次是形式美的创造要与 科学的观赏心理结合;第三是在陈列中追求简约化、 整体化。
D· 圆形的发挥。圆形在陈列中极其有用,可为展品陈 列提供有效背景,营造动感,可以是实心或空心;圆 盘和圆环可以是水平的、垂直的或者以任何角度倾 斜;同心圆的扩张性具有利用价值,而不同层面渐变 同心圆的组合更加有趣,展品若以此为背景会十分 突出,引人注目。圆的旋转可引伸为球体和螺旋体; 球体的层面变化、圆的旋转和水平层面的各种组合 不仅为展品的陈列造型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而且 为陈列用的小型道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语汇”。 如果与不同的材料相结合,其变化将更为多姿多彩。
三、展示设计要素 1.展示空间 2.展示色彩 3.展示道具 4.展示陈列 5.理是什么? 展示陈列的形式原理潜存于几何推理之中,也 存在于立体的构成之中。它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A· 垂直线的运用。展品的陈列一般在距地板90厘米到 300厘米的区间里沿水平方向展开,垂直线的运用 最易将公众的眼光引到垂直叠放的展品上去,从而 形成重点展品的展出区位。这是因为人们眼光的自 然移动方式是从一侧向另一侧沿横向漂移,垂直线 的应用隔断不正常视觉习惯,把注意力引到展品上 去。垂直线使眼晴提升得比往常高,使观众更多地 看到展示立面的上半部,会使展示空间显得更加高 大。
展示陈列设计知识点汇总

展示陈列设计知识点汇总陈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注重以视觉美感为主线,通过巧妙地安排、组合、展示商品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促使他们主动购买。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陈列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类实体店铺、展览展示和电子商务平台。
本文将综合总结陈列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并希望对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陈列设计的目标和原则陈列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调动其购买欲望,并促使其主动购买。
因此,在进行陈列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 呼应主题:根据商品的特点和定位,设计出贴合主题的陈列方式,让陈列场景能够与商品相互呼应。
2. 突出重点:突出商品的特点和卖点,让消费者一眼就能够被吸引,并产生购买欲望。
3. 色彩搭配:合理运用色彩搭配,使整个陈列场景具有较强的美感和吸引力。
4.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陈列空间,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地接触到商品,并形成流线感和导购方便感。
二、陈列设计的要素陈列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商品:商品是陈列设计的核心,关键是要选择与主题相符的商品,并根据商品的特征进行合理搭配和展示。
2. 空间:陈列设计需要充分利用空间,通过规划和布置来营造出合适的陈列场景,让消费者有良好的购物体验。
3. 灯光:灯光是陈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合理的灯光能够突出商品的特点,给陈列场景增添更多的吸引力。
4. 装饰:通过合适的装饰物品,如花朵、装饰画、标语等,来丰富陈列场景的层次感和美感, 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三、陈列设计的常用技巧1. 层次感:通过将商品分层次展示,形成层次感,使整个陈列空间更具吸引力。
2. 对比感:通过充分利用商品之间的对比,如大小、颜色、形状等,来产生视觉冲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3.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空间,将商品的摆放位置与消费者的行走路线相结合,使得消费者能够顺畅地浏览和选购商品。
4. 灯光运用:运用不同的灯光照明方式,如聚光、散射、透射等,来突出商品的特点和重点。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是对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1. 引言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通过创造性地组织和展示艺术品,以达到艺术传达和观众交流的目的。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涉及到空间规划、灯光设计、陈列物品的选择和摆放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的场景中,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风格,因此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2.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的意义陈列艺术形式设计在艺术展览、博物馆、商场等场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将艺术品展示给观众,更是通过创造性的布局和设计,将艺术品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一种独特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能够突出艺术品的特点和内涵,提升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为观众提供一个良好的观展环境。
3.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的要素陈列艺术形式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光线、色彩和陈列物品等。
3.1 空间空间是陈列艺术形式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艺术品的展示效果和观众的观赏体验。
在进行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时,需要根据展览场地的大小和形状,合理规划空间的布局。
空间的布局应该考虑观众的流线和观赏角度,使观众能够有序地参观展览,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艺术品。
3.2 光线光线是陈列艺术形式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
不同的光线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影响观众对艺术品的感知和理解。
在进行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时,需要根据艺术品的特点和展览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光线。
光线的亮度、颜色和方向都会对观众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光线设计知识和技能。
3.3 色彩色彩是陈列艺术形式设计中的重要因素,它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感和体验。
在进行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时,需要根据艺术品的特点和展览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
色彩的选择应该符合艺术品的风格和氛围,同时也要考虑观众的感受和喜好。
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以使观众在艺术品中感受到不同的情绪和意境。
3.4 陈列物品陈列物品是陈列艺术形式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它们是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陈列图文课件ppt

在陈列设计中突出重点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合理使用字体大小、粗细、颜色等元素,以及利用空间感和层次感等方式,可以将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观众更加容易关注和理解。
例如,可以使用加粗、斜体、下划线等方式强调关键词或重要信息;使用不同的颜色或背景来突出不同层次的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来突出重点内容,使整个课件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VS
在陈列设计中创新展示方式可以增强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使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和技巧,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展示效果,使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和记住图文课件所传达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来增强课件的互动性和动态感;使用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复杂的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创意的排版、布局和设计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展示效果。
陈列设计对于提升品牌形象、促进销售和提高顾客购物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词
陈列设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陈列设计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品牌认知度。同时,合理的陈列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促进销售。此外,美观、有吸引力的陈列设计还能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详细描述
色彩情感
灯光角度和强度
调整灯光的角度和强度,突出课件的重点和营造出所需的氛围。
灯光类型
根据课件的展示环境和效果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光类型,如聚光灯、泛光灯等。
灯光色彩
选择合适的灯光色彩,与课件内容和展示环境相协调,增强视觉效果。
04
CHAPTER
陈列设计技巧
引导观众的视线是陈列设计的重要技巧之一。通过合理安排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使用箭头、线条等视觉元素,可以引导观众按照一定的顺序观看图文课件,增强课件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展示陈列设计

• 6、三角形构 成
•
我们能够以
正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等腰三
角形和倒三角形
等旳构图形式陈
列展品。三角形
给人稳定、庄重
之感,体现平衡
旳概念。
三、展示陈列旳布置
• 1、柜橱展示 • 是指采用
玻璃柜陈列宝 贵旳展品,它 不但是保护展 品旳必要措施 之一,而且在 陈列方式上也 显得庄重和高 档。
• 2、展台展示
主题旳体现,具有突出、
明快旳效果。
• 2、线型单元陈列法
• 是根据展示内容和展品旳特点,沿参观路线采用旳分 区、分段、分块和分组旳布置措施。
• 3、特写陈列法
是指为突出要点展品,采用放大旳展示模型、扩大特 写照片(或灯箱片)等旳陈列措施。
• 4、开放型陈列 法
•
是指观众
能直接参加演
示、实地操作、
展示陈列设计
• 一、展示陈列旳设计手法 • 二、展示陈列旳构成措施 • 三、展示陈列旳布置
一、展示陈列旳设计手法
• 1、中心陈列法
•
中心陈列法是以整
个陈列空间或展示摊位
旳中心为要点旳陈列品
编组法。一般是把大型
陈列品或者主要旳陈列
品放置在醒目旳中心,
其他展品按类别组合放
置在四面,这种陈列手
法优点在于有利于展示
展台旋转,是观众
站立不动就能够看
到展台上展品旳全
貌。一般要点展品
多采用这种展示措
施。还有一种手法
是利用活人模特,
进行动态展示。
• 1、直线构成
•
是指对展
品采用壁贴、
悬挂旳措施,
进行组合构成。
构图采用水平、
垂直或十字交
展示陈列设计知识点总结

展示陈列设计知识点总结一、陈列设计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陈列设计陈列设计是指在商业场所对商品或产品进行合理排列以及运用艺术技巧进行展示的过程,旨在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有效吸引和引导消费者的视线,增加商品销售量,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价值。
1.2 陈列设计的作用陈列设计对于商业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展示商品,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更能够加强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良好的陈列设计可以说是商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陈列设计的原理陈列设计的原理主要包括:注意平衡、注意对比、注意比例、注意形状、注意颜色等。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陈列设计,使得展示效果更加理想。
1.4 陈列设计的类型按照陈列方式不同,可以将陈列设计分为陈列展示、模拟体验、生动布局、形象连锁、虚实结合等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陈列设计的基本要素2.1 陈列设计的要素有关陈列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陈列的对象、陈列的目的、陈列的场所和陈列的手段等。
这些要素对于陈列设计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2.2 陈列设计的对象陈列设计的对象主要包括商品、产品、物品等等。
而不同的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陈列方式来更好地展示。
2.3 陈列设计的目的陈列设计的目的是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塑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等。
2.4 陈列设计的场所陈列设计的场所通常包括商场、超市、专卖店、展览馆、博物馆等。
不同的场所需要根据其特点和用途来进行不同的设计。
2.5 陈列设计的手段陈列设计的手段包括布置、搭配、灯光、陈列架、标识、道具等。
这些手段是用来调节、处理或突出产品特性的方式,能够增强展示效果。
三、陈列设计的实施步骤3.1 陈列设计的准备阶段在进行陈列设计之前,需要对商品进行分类,确定陈列的目的,搜集相关资讯和素材,考察场地环境等。
3.2 陈列设计的策划阶段策划阶段包括确定陈列的主题,选择陈列的方式,确定陈列的对象和场所等。
陈列设计与构思.

• 展示陈列设计应突出核心或重点展品的特点,文字内容要易于理解和记 忆,讲究艺术手法和巧妙的构思,充分运用照明、背景、道具等造型手 段和工具,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完美的艺术造型及和谐的色彩对比, 从而准确有效地表现和突出陈列的主题,使人一目了然、心情舒畅;并 强调个性,以避免雷同。
• 3)、对象式陈列:通过突出展品的功 能、特点,或利用广告、道具和移动造 景手段,强调展品的目标对象,使展示 和宣传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可以加强 与观众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同观众的亲 和力,达到引起观众兴趣和好感的作用。 特点是: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标志性 强,影响力集中,使观众具有归属感和 亲切感。这种形式多用于商业性陈列。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 人们倡导互动的、开 放的动态陈列形式, 特别是在文化性展览 和商业展览中,设计 人员可以透过主题内 容、运用生动活泼的 形式向观众传达展品 所蕴含的信息。
二、内容编辑与形式设计
• 陈列设计工作的程序大体可分为:内容编辑和形式设计。形式设计取决于内 容编辑,是内容编辑的形式化,它既要忠实于主题更要给其一个活生生的血 肉之躯。过分强调内容对形式的指导则会使陈列流于死板,反之过分突出了 内容对形式的依赖又会出现片面表现的华丽而冲淡了主题。如何协调上述两 个方面的工作使其有效地配合是展示陈列设计者的主要任务,它贯穿着整个 陈列工作的全过程。
• 6)复原式陈列:这种陈列为 观众提供一种现实的生活场景, 使观众有如身临其境的、对展 品特性的直接感受,这样的展 览更具亲和力,更能拉近观众 与展品的距离。
• 7)互动式陈列:是在陈列中 尽量多地增加一些可触摸的、 可用于直接操作的展品,它有 助于观众理解展品,并通过亲 自动手参与展览,加深对展品原则的同时,将陈列的方法按不同的特点分为: 1)、系列化陈列:通过精心地选择、归纳和组织,将展品按照系列化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陈列艺术设计的形式和要素及形式法则第一节陈列设计的形式要素博物馆陈列具有的物象陈置,时空艺术表现,声、光、电等科技应用的形式特色,其形式构成因素不少。
在这些形式构成因素中,空间、造型、色彩、材质是构成陈列形式最基本的四大要素。
这是陈列设计要达到形式上的尽可能的完美、必须放在首位考虑的。
一空间空间是陈列形式设计的首位要素。
这里所说的空间,是专指人为形成的有限的博览建筑空间。
这一空间,是由地面、建筑物、建筑构件,绿化等所限定的。
陈展空间,是指在博物馆建筑内部、外部直接用于进行陈列、展览或相关的区域空间。
一般说来,主要是指建筑内部的陈列厅、展览室及其序厅等空间。
其次是过厅、休息室、通道、楼梯等室内空间。
再是建筑外部宣传气氛的环境空间。
室外环境空间设计,主要侧重于该馆性质特征及围绕基本陈列的特点。
通道、过厅、楼梯、休息室等空间,是与陈列展览有关的次要空间。
根据实际地形并结合与陈列、展览相关的恰当内容,进行艺术处理,也会出现别有意境的空间。
序厅是固定性空间,不仅仅有一个明显的陈列标题或序言,精明的设计师,会使这里出现高度概括内容的艺术设计形象陈置,它往往是陈列主题的本质体现,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结晶。
是首先启发人们认识该陈列面貌并留下深刻的标记性空间。
一般规律是:思考方法:让观众一看就具正确联想认识。
处理要求:寻找典型特征,塑造艺术形象。
艺术形式:写实手法、写意手法。
视觉特点:富于神采与意境。
空间要求:注意形体表现要多空一些场地空间。
陈列厅、展览室,是固定性的空间,进行陈列展览后,就变成最主要的可变性空间。
通过展壁、隔断、屏风、展板、展台、场景、布景箱等展具与有关设备的组织排列,对空间进行了再划分,形成了第二次界定空间。
在此空间的陈列设计,重在体现空间的陈列、展览气氛与该主题的统一。
空间结构应紧连序厅开头的精彩。
总体布局,要空间结构合理,展示内容排列有序,层次清楚,重点鲜明,宾主突出,并在空间显示出平衡但又具重点的大、中、小层次的不同。
运用光、色、形、材、尺度、线条、比例、体量等形式因素,造就陈列室空间的体量感、虚实空间感、明暗光影感、空间造型静态感、时间形态流动感、景观形态错觉感等。
设计师把握展内容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创造性表现的陈列展览空间。
二造型造型是美术的主要特征。
在艺术上的造型,是艺术家匠心独运地去表现特定艺术形象的创作行为。
博物馆陈列,是通过展品来表现内容的,它的艺术形象化必须通过在形式上的特定造型来完成。
因此,造型是陈列形式最主要的形式要素之一。
陈列艺术的造型,有自身的特性。
由几方面决定,一是展品纷繁各具有自己形象的造型;二是陈列装置必需由特定的空间、展具、装饰等通过布局组织来造型;三是主题陈列的内容传达,多是陈列科学与艺术门类的综合进行展品组合的造型。
作为陈列形式的诸种造型,按应用性质分,可分为三大类:即总体设计造型、展品设计造型、设备设计造型。
以下分别叙述:(一)总体设计造型是展室空间一切物象综合建构的群体造型。
这一造型设计必须把握的要领是:1,要体现出代表该陈列特性的基本形象特征;2,要创造出该陈列本质意蕴的气氛表现;3,要创造出符合该陈列表现形式的艺术风格。
这三者统一的目标,是主题的突出,是美的形式。
对空间、色彩、材料等形式要素的创造性发挥,才会在陈列特性的造型上,表现出或庄重大方,或活泼生动,或精巧秀美,或朴实厚重等风韵。
总体设计造型图纸,由以下图纸制订出陈列的未来效果。
1、陈列平面布局图(它表现出全陈列空间的合理布局与观众流动线路)2、陈列鸟瞰图(它表现出从上往下看的全陈列立体造型效果)3、陈列局部立面图(它表现出某些重点的平行透视效果)。
总体设计造型方案,必须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两者的统一。
注意陈列空间的整体造型,合理地体现头、身、尾相适应的结构。
(二)展品展示设计造型可分为欣赏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与主题内容表现性展示造型设计。
1.欣赏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这类陈列多是个体展品集成序列展出形式的造型设计。
一般属物质文化的或艺术的展品陈列。
这类大多属于审美欣赏性的陈列,基本上是着重于形式美的创造设计。
2.主题内容表现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它是采取文字标题、说明为结构,文物为中心,与其他辅助展品相综合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内容,即书题综合陈列,简称主题陈列。
它是我国博物馆陈列最主要的陈列形式。
(三) 设备造型设计在陈列中最主要的是设备系统的展具造型没计。
展具造型设计有两种:一、是新展具的造型设计。
二、是展具在布展中运用于总体布局的空间结构造型(无论新旧展具,布展时应有空间组织应用的总体造型设计)。
三材质材料在形式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方面要满足陈列需要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要满足装饰陈列的审美功能。
设计师应当了解材质的种类、性能,在众多材料中自由取舍运用,必须对各种材料固有的质感、肌理特征及其审美作用有所认识和感悟,以便在设计中艺术地运用,使陈列形式趋于完美、和谐。
材质的象征意义:设计师用它来丰富形式的表现力轻重感软硬感冷暖感光滑与粗涩感富丽与质朴感温润与刚劲感陈列选材的四点原则:1、整体考虑2、搭配得当3、不违常规4、简练为上四色彩色彩作为形式要素在陈列中的运用:1.陈列运用色彩的功能要求。
2.陈列运用色彩组织的原则。
3.陈列运用色彩的整体象征性。
4.陈列色彩运用要考虑色彩的物理效果。
5.陈列色彩运用要考虑色彩的心理及生理效果。
6.陈列色彩应考虑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第二节陈列设计的形式法则由陈列空间显示出序列形象的全部形式,就是陈列的艺术形式。
它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结合的表现。
陈列设计除形式表现内容外,主要是追求陈列的形式美。
形式美: 就是一定的自然属性如色彩、声音、线条等,以及一定的自然规律如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多样统一等,通过在社会实践中跟一定的生活现象所建立的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形成对于这种生活现象的广泛而概括的表现。
陈列形式中的形式美设计,正是把这一形式美的规律加以运用,以使观众获得视觉与心理的愉悦,这是陈列受人欢迎的因素之一。
一原理:变化与统一变化与统一,是艺术的形式美基本原理,在美学上也称多样统一。
它是一切形式美的艺术创造所通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任何艺术的各种形式美表现必具整体美的和谐规律。
在形式表现上,让两者完美结合,使其变化的多样性,组织在统一的整体中,这就是既变化,又统一。
德国美学家里普士提出“君主制从属”的学说,是西方美学中对“变化与统一”的认识。
与我国民族美学的观点都极为相似,如讲君臣之分,宾主分明。
这关系如同臣子在侧,君主在上,或主人在主位,宾客在两旁,这以“主”为中心的方法,也就整体统一了。
我国博物馆常用的中心陈列法,是民族美学观点在陈列表现上的体现,也是与“君主制从属”突出的方法一样,既明显地突出了主展品,在形式上也体现了统一中的变化。
作为陈列设计师,首先应当把握的是陈列空间的整体变化与统一。
可以把陈列空间的变化与统一当做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来处理。
即陈列空间总的序列形象,它是整体,要求的是统一,组成这序列形象的各实体,是局部,它是变化的。
空间、结构、形体、材质、色彩等局部实体的变化,必须适应陈列空间总的序列形象的完整性,也即是这一形象各局部的实体以它们各自的特性变化现象去适应整体的统一性。
二法则所谓法则,就是形式美表现的一定方法和规则。
按此运用,就表现出了形式美。
陈列中运用的法则主要有:1、均齐与对称均齐,具有稳重、庄严、大方,结构严谨的特点。
在陈列展览中,运用均齐是普遍的。
按统一的尺寸规格制作的镜框、展牌,只要按水平线排列,单排间距一致,双排间距、行距一致,就可形成左右均齐或四方均齐的形式美。
其美的产生源于依中轴线,或中心点所排列的等形均齐构成。
这一法则,最具秩序,也是形式美中最为普遍存在的形式。
对称,与均齐有关,也与平衡有关。
两个均齐平排,即成为对称,两个平衡式,也可称为对称式。
它大体上类似均齐,但不严格要求同形同量,也不必绝对受中轴线与中心支点控制。
例如一座建筑中轴的两侧完全复合,概念是均齐,但建筑两旁的石狮子,两量相同,可又一雄一雌,一踩球一逗子,这是不同形但同量,这是对称。
均齐对称的形式端庄、稳定,符合人们习惯的审美方式,如在一个单元中,以立柜为中心与其两侧的相等平柜摆放一致,即为均齐式的对称。
2、平衡与呼应平衡是一种物理现象,指如果物体上的各种力达到了相互抵消,这个物体便处于平衡状态。
它是整体的各部分,在质与量上保持了均势相等的结果。
是运动的事物暂时静止的统一。
形式美的平衡是它的内在张力达到停顿状态所构成的分布状态,故显出了整体必然性的特征。
平衡的两个因素,是重力和方向态势,平衡就是利用方向的反正一致现象,达到了力的互相抵消,显示出了物理性的平衡。
我国博物馆中的镜框式、展牌式的中心陈列法,就是最具典型特征的平衡对称。
从展品组织讲,依靠支点的平衡,是将各展品分布的位置、方向、量感,作单元式或单位式的组合,大的单元包括一组展柜和若干板面的组合,而小的单位仅一个展柜、一块展板。
在这些展柜和展板之间,求得内在张力的相互平衡。
它们中间均各有假设的支点,观众在总体的角度抑或局部的角度,都会感到这无形的一支一撑的作用而得到平衡。
呼应,是平衡形式的转化形式。
利用不同形但同量的办法使物与物之间保持重心以求得感觉上的平衡,它是表现变化的、运动的形象的形式法则。
平衡的形式美,是观者的心理“力”作用于平行线上的物象,呼应则是这种心理“力”感在物象的另一对应方面之间(或上、或下、或左下角、或右下角,或左上或右上等)的判断。
3、对比和调和对比,是两者的比较,强调差异,使固有的特点更加鲜明,并在两者的差异中显现出对比现象的美。
在美学上运用对比来创造形式美的有虚实、疏密、繁简、曲直、刚柔、大小、多少等概念的运用;在物象性上运用对比的有上下左右、长短高低、宽窄厚薄、大小粗细、扁正方圆、内外表里、软硬刚柔、松紧稀密、浓淡深浅、明暗黑白、红绿冷暖等的比较。
整体上的对比统一是把握“大与小”、“多与少”的统一这一美学法则。
调和,它与美学上提到的照应颇为相似。
按形式美法则,若对比强烈,则要调和,这也属照应范畴。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注意审美范畴中的一对内容使用,而不是单方面的,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繁简相用,刚柔并济,把它们背逆的个性加以相互转化使用,由相互照应而达到调和的表现,从而取得对立统一的艺术美。
在形式美上,对比与调和在概念上大有区别,表现上也各有特性,但在使用中总是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考虑与相互运用的。
过于对比,太强烈或生硬,例如设计中,横线与直线相交的直角出现,若太生硬,对其对比的L直线,则采用圆弧线,这种处理就是调和的运用。
4、比例和尺度比例,既是相互比较的倍数,也是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的多少之比。
在陈列设计中,到处都有比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