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振镜场镜原理(精)

合集下载

激光器场镜的作用及原理

激光器场镜的作用及原理

激光器场镜的作用及原理以下是激光器场镜的作用及原理:**作用:**- **聚焦激光束**- 使从激光器发出的平行激光束在工作平面上聚焦成一个很小的光斑,从而提高激光功率密度,这对于激光加工(如切割、雕刻、焊接等)至关重要。

例如在激光切割金属时,聚焦后的高功率密度光斑可以快速熔化和汽化金属材料,实现高效的切割。

- **控制加工区域**- 决定了激光在工作平面上的作用范围。

通过选择不同焦距的场镜,可以调整加工区域的大小和形状,满足不同加工工艺和工件尺寸的需求。

比如,在精细雕刻中,可能需要使用短焦距场镜来获得较小的加工区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雕刻;而在大面积的激光打标中,则可能使用长焦距场镜来覆盖较大的工作区域。

- **优化能量分布**- 有助于使激光能量在聚焦光斑内均匀分布。

均匀的能量分布可以提高加工质量,避免局部过热或能量不足的情况。

例如在激光淬火过程中,均匀的能量分布可以使材料表面均匀地硬化,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强度。

**原理:**- **几何光学原理**- 基于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定律。

场镜通常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会聚于焦点。

在激光系统中,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可以近似看作平行光,当这些平行光通过场镜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并会聚到焦点上,从而实现聚焦的效果。

从波动光学的角度来看,激光是一种电磁波,场镜的作用是改变激光波前的曲率,使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会聚。

- **焦平面与工作距离**- 场镜的焦距决定了焦平面的位置,而焦平面就是激光束聚焦最清晰的平面。

工作距离是指从场镜到焦平面的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件的位置和加工要求来选择合适焦距的场镜,以确保激光束能够准确地聚焦在工件表面上。

例如,对于较厚的工件,如果需要在工件内部进行加工(如激光焊接厚板),就需要选择较长焦距的场镜,以保证有足够的工作距离使激光能够聚焦在焊接部位。

激光打标机场镜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场镜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场镜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是一种高精度、高速、高稳定性的设备,主要用于对
各种材料进行标记、雕刻、切割等处理。

在制造业、医疗、食品、纺织、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其中的大功臣,就是激光打标机的
核心部件——激光镜子。

激光镜子又称为准直镜,它是激光打标机中起到调节光路和平面
照射的核心部件。

它通过精准的光路调整,将激光束聚焦成直径几微
米的光斑,以高能量密度将材料处理。

激光镜子的工作原理是依靠其
反射和折射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激光打标机采用的是三个反射镜和
一个扫描镜的组合,将激光束在X、Y轴方向自由扫描并对材料表面进
行标记或切割。

其中,第一个反射镜将激光束引入第二个反射镜,第
二个反射镜将激光束引入第三个反射镜进行调节,第三个反射镜将激
光束校正到光纤的出口,最后通过扫描镜的控制,实现在材料表面的
高精度标记。

总之,激光打标机的工作过程是由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经过
反射镜和扫描镜的聚焦和控制,最终在材料表面形成所需标记或切割。

激光打标机在工业生产中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
提高,使得很多企业受益良多。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激光投影仪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源进行投影的高科技设备,广泛应用于会议室、教室、影视剧院等场所。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是其核心部件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扭转振镜和折射振镜。

扭转振镜是将激光束通过振镜的转动来实现投影区域的扫描,而折射振镜则是通过振镜的折射来实现激光束的偏转。

在激光投影仪中,激光光源会发出一束高亮度、高聚焦度的激光束,经过激光扩束系统后,激光束会被聚焦到一个微小的点上。

接下来,通过振镜的转动或折射,可以实现激光束的扫描或偏转。

当激光束经过振镜后,其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可以实现在投影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扭转振镜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振镜类型,通常由两个正交方向的振镜组成。

当其中一个振镜在一个方向上转动时,另一个振镜在另一个方向上转动,通过两个振镜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全方位的激光束扫描。

而折射振镜则是通过振镜表面的折射原理来实现激光束的偏转。

当激光束入射到振镜表面时,由于振镜表面的折射率不同,激光束会在振镜表面上发生折射,从而改变其方向。

通过不同设计形式的折射振镜,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激光束偏转。

无论是扭转振镜还是折射振镜,其核心原理都是通过振镜的运动或折射来实现激光束的扫描或偏转,从而实现在投影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这种振镜原理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激光投影仪对于图像质量和投影效果的要求。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是激光投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速度、高精度的工作特性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清晰、稳定的投影效果。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将会更加完善,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投影体验。

第二篇示例:激光投影仪是一种通过激光技术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的设备,它广泛应用于会议室、教室、影院等场所。

激光投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振镜,它起着扫描和定位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激光投影仪振镜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激光振镜工作原理

激光振镜工作原理

激光振镜⼯作原理激光振镜⼯作原理激光打标设备的核⼼是激光打标控制系统和激光打标头,因此,激光打标的发展历程就是打标控制系统和激光打标头的发展过程。

从1995年起,在激光打标领域就经历了⼤幅⾯时代、转镜时代和振镜时代,控制⽅式也完成了从软件直接控制到上下位机控制到实时处理、分时复⽤的⼀系列演变,如今,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乃⾄紫外激光的出现和发展⼜对光学过程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振镜式激光打标头(振镜式扫描系统)是最新产品。

1998年,振镜式扫描系统在中国的⼤规模应⽤开始到来。

所谓振镜,⼜可以称之为电流表计,它的设计思路完全沿袭电流表的设计⽅法,镜⽚取代了表针,⽽探头的信号由计算机控制的-5V—5V或-10V-+10V的直流信号取代,以完成预定的动作。

同转镜式扫描系统相同,这种典型的控制系统采⽤了⼀对折返镜,不同的是,驱动这套镜⽚的步进电机被伺服电机所取代,在这套控制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的使⽤和负反馈回路的设计思路进⼀步保证了系统的精度,整个系统的扫描速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个新的⽔平。

振镜扫描式打标头主要由XY扫描镜、场镜、振镜及计算机控制的打标软件等构成。

根据激光波长的不同选⽤相应的光学元器件。

相关的选件还包括激光扩束镜、激光器等。

其⼯作原理是将激光束⼊射到两反射镜(扫描镜)上,⽤计算机控制反射镜的反射⾓度,这两个反射镜可分别沿X、Y轴扫描,从⽽达到激光束的偏转,使具有⼀定功率密度的激光聚焦点在打标材料上按所需的要求运动,从⽽在材料表⾯上留下永久的标记,聚焦的光斑可以是圆形或矩形,其原理如右图所⽰。

在振镜扫描系统中,可以采⽤⽮量图形及⽂字,这种⽅法采⽤了计算机中图形软件对图形的处理⽅式,具有作图效率⾼,图形精度好,⽆失真等特点,极⼤的提⾼了激光打标的质量和速度。

同时振镜式打标也可采⽤点阵式打标⽅式,采⽤这种⽅式对于在线打标很适⽤,根据不同速度的⽣产线可以采⽤⼀个扫描振镜或两个扫描振镜,与前⾯所述的阵列式打标相⽐,可以标记更多的点阵信息,对于标记汉字字符具有更⼤的优势。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激光投影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投影的设备,它可以将激光光束通过透镜系统投射到屏幕上,实现高清晰度、高亮度的影像显示。

而激光投影仪中的振镜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个部件,它能够有效控制和调节激光的投影方向和范围,使得投影效果更为精准和清晰。

激光投影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振镜,它是一种能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进行振动的光学元件。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使得振镜在不同电磁场的激励下发生振动,并调整激光光束的投射方向和角度。

振镜通常由镜片、驱动器和反射器组成,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运动性能。

振镜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通过对振镜施加电流或电压信号,驱动器产生电磁场,使得振镜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振动。

振镜上的反射器通过振动将激光光束反射到不同的方向。

调节电磁场的强度和频率,可以控制振镜的振动频率和幅度,从而达到精确调整激光光束的投影方向和范围的目的。

在激光投影仪中,振镜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帮助实现激光光束的扫描和定位,使得投影效果更为清晰和准确。

而且,振镜具有高速度和高精度的优点,可以快速响应信号,实现高速振动和高精度的定位,适用于需要快速切换和动态调整投影角度的场合。

在激光投影仪应用中,振镜还可以用于实现全息投影、3D投影、游戏互动等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投影体验。

振镜还可以实现多光束合成、叠加和混合投影,将不同的光束投射到不同位置,实现更加独特和个性化的投影效果。

激光投影仪振镜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实现振动,控制和调节激光光束的投射方向和角度,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光束调整和投影效果。

振镜在激光投影仪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实现高清晰、高亮度、多功能投影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激光技术和振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激光投影仪将会在未来的应用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和广泛的作用。

第二篇示例:激光投影仪是一种先进的投影技术,使用激光作为光源,通过激光振镜来控制光束的方向和强度,从而实现高清晰度的投影效果。

激光振镜场镜原理(精)

激光振镜场镜原理(精)

激光振镜场镜原理(精)光纤激光器原理:光纤激光器主要由泵浦源,耦合器,掺稀土元素光纤,谐振腔等部件构成。

泵浦源由一个或多个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构成,其发出的泵浦光经特殊的泵浦结构耦合入作为增益介质的掺稀土元素光纤,泵浦波长上的光子被掺杂光纤介质吸收,形成粒子数反转,受激发射的光波经谐振腔镜的反馈和振荡形成激光输出。

光纤激光器特点光纤激光器以光纤作为波导介质,耦合效率高,易形成高功率密度,散热效果好,无需庞大的制冷系统,具有高转换效率,低阈值,光束质量好和窄线宽等优点。

并且,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内无光学镜片,具有免调节、免维护、高稳定性的优点;超长的工作寿命和免维护时间,平均免维护时间在10万小时以上。

光纤激光器原理图1:峰值功率:脉冲激光器,顾名思义,它输出的激光是一个一个脉冲,每单个脉冲有一个持续时间,比如说 10 ns(纳秒),一般称作单个脉冲宽度,或单个脉冲持续时间,我们用 t 表示。

这种激光器可以发出一连串脉冲,比如,1 秒钟发出10 个脉冲,或者有的就发出一个脉冲。

这时,我们就说脉冲重复(频)率前者为 10,后者为 1,那么,1 秒钟发出 10 个脉冲,它的脉冲重复周期为 0.1 秒,而 1 秒钟发出 1 个脉冲,那么,它的脉冲重复周期为 1 秒,我们用 T 表示这个脉冲重复周期。

如果单个脉冲的能量为 E ,那么 E/T 称作脉冲激光器的平均功率,这是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例如, E= 50 mJ(毫焦), T = 0.1 秒,那么,平均功率 P 平均 = 50 mJ/0.1 s = 500 mW 。

如果用E 除以t ,即有激光输出的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一般称作峰值功率(peak power),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 E = 50 mJ, t = 10 ns,P 峰值= 50 ×10^(-3)/[10×10^(-9)] = 5×10^6 W = 5 MW(兆瓦),由于脉冲宽度 t 很小,它的峰值功率很大。

振镜工作原理

振镜工作原理

振镜工作原理
振镜工作原理是指利用电场的强弱改变来控制振动镜片的位置,从而实现光束的方向变化。

一般来说,振镜由一块平行板构成,其中一面镀有反射性材料,称为反射镜。

在反射镜后面,有一块平板作为参考,其位置可以通过电场进行调控。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振镜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块薄的金属或陶瓷片。

这块材料应具有高弹性,以便能够振动。

2. 振镜的两个端口连接到外部电源,形成电场。

3. 当电场施加在振镜上时,电场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振镜的位移和角度。

4. 当电场施加在振镜上时,材料会发生形变,导致镜片的位置和角度发生微小变化。

5. 变化后的镜片会改变光束的方向,从而实现光束的反射或折射。

6. 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可以控制振镜的位置和角度,从而实现精确的光束控制。

振镜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电场的效应,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电压控制振镜的位移和角度。

振镜广泛应用于光学系统中,如激光扫描、光纤通信和显示技术等领域。

振镜的工作原理

振镜的工作原理

振镜的工作原理一、激光打标的发展过程:激光打标机的核心是激光打标控制系统和激光打标头,因此,激光打标机的发展历程就是激光打标控制系统和激光打标头的发展过程。

从1995年起,在激光打标机领域就经历了大幅面时代、转镜时代和振镜时代,控制方式也完成了从软件直接控制到上下位机控制到实时处理、分时复用的一系列演变,如今,半导体激光机、光纤激光机、乃至紫外激光机的出现和发展又对光学过程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振镜式激光打标头(振镜式扫描系统)是最新产品。

1998年,振镜式扫描系统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开始到来。

所谓振镜,又可以称之为电流表计,它的设计思路完全沿袭电流表的设计方法,镜片取代了表针,而探头的信号由计算机控制的-5V —5V或-10V-+10V的直流信号取代,以完成预定的动作。

同转镜式扫描系统相同,这种典型的控制系统采用了一对折返镜,不同的是,驱动这套镜片的步进电机被伺服电机所取代,在这套控制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的使用和负反馈回路的设计思路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精度,整个系统的扫描速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激光扫描原理:振镜扫描式打标头主要由XY扫描镜、场镜、振镜及计算机控制的打标软件等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激光束入射到两反射镜(扫描镜)上,用计算机控制反射镜的反射角度,这两个反射镜可分别沿X、Y轴扫描,从而达到激光束的偏转,使具有一定功率密度的激光聚焦点在打标材料上按所需的要求运动,从而在材料表面上留下永久的标记,聚焦的光斑可以是圆形或矩形.南京波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事业部提供的扫描反射镜,具有99.5%以上的反射率,每片的尺寸根据激光光束的大小计算。

相对于两轴扫描镜,一般Y反射镜比X反射镜尺寸更大些,X反射镜是扫描到Y反射镜,而不是直接扫描到物体。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在振镜扫描系统中,可以采用矢量图形及文字,这种方法采用了计算机中图形软件对图形的处理方式,具有作图效率高,图形精度好,无失真等特点,极大的提高了激光打标机的质量和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激光器原理:光纤激光器主要由泵浦源,耦合器,掺稀土元素光纤,谐振腔等部件构成。

泵浦源由一个或多个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构成,其发出的泵浦光经特殊的泵浦结构耦合入作为增益介质的掺稀土元素光纤,泵浦波长上的光子被掺杂光纤介质吸收,形成粒子数反转,受激发射的光波经谐振腔镜的反馈和振荡形成激光输出。

光纤激光器特点光纤激光器以光纤作为波导介质,耦合效率高,易形成高功率密度,散热效果好,无需庞大的制冷系统,具有高转换效率,低阈值,光束质量好和窄线宽等优点。

并且,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内无光学镜片,具有免调节、免维护、高稳定性的优点;超长的工作寿命和免维护时间,平均免维护时间在10万小时以上。

光纤激光器原理图1:峰值功率:脉冲激光器,顾名思义,它输出的激光是一个一个脉冲,每单个脉冲有一个持续时间,比如说 10 ns(纳秒),一般称作单个脉冲宽度,或单个脉冲持续时间,我们用 t 表示。

这种激光器可以发出一连串脉冲,比如,1 秒钟发出 10 个脉冲,或者有的就发出 一个脉冲。

这时,我们就说脉冲重复(频)率前者为 10,后者为 1,那么,1 秒钟发出 10 个脉冲,它的脉冲重复周期为 0.1 秒,而 1 秒钟发出 1 个脉冲,那么,它的脉冲重复周期为 1 秒,我们用 T 表示这个脉冲重复周期。

如果单个脉冲的能量为 E , 那么 E/T 称作脉冲激光器的平均功率,这是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例如, E= 50 mJ(毫焦), T = 0.1 秒, 那么,平均功率 P 平均 = 50 mJ/0.1 s = 500 mW 。

如果用 E 除以 t ,即有激光输出的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一般称作峰值功率(peak power),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 E = 50 mJ, t = 10 ns,P 峰值 = 50 ×10^(-3)/[10×10^(-9)] = 5×10^6 W = 5 MW(兆瓦),由于脉冲宽度 t 很小,它的峰值功率很大。

脉冲能量E=1mj 脉宽t=100ns 重复频率20-80K 脉冲持续时间T=1s/2k=?秒平均功率P=E/T=0.001J/0.00005s=20WP 峰值功率=E/t激光的分类:激光按波段分,可分为可见光、红外、紫外、X光、多波长可调谐,目前工业用红外及紫外激光。

例如CO2激光器10.64um红外激光, 氪灯泵浦YAG激光器1.064um红外激光, 氙灯泵浦YAG激光器1.064um红外激光, 半导体侧面/端面泵浦激光器1.064um红外激光。

激光器的种类分,可分为固体、气体、液体、半导体和染料等几种类型:( 1 )固体激光器一般小而坚固,脉冲辐射功率较高,应用范围较广泛。

如:Nd:YAG激光器。

Nd(钕)是一种稀土元素,YAG代表钇铝石榴石,晶体结构与红宝石相似。

( 2 )半导体激光器可以通过外加的电场、磁场、温度、压力等改变激光的波长,能将电能直接转换为激光能,所以发展迅速。

( 3 )气体激光器以气体为工作物质(主要为惰性气体),单色性和相干性较好,激光波长可达数千种,应用广泛。

气体激光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方便。

在工农业、医学、精密测量、全息技术等方面应用广泛。

气体激光器有电能、热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等多种激励方式。

( 4 )以液体染料为工作物质的染料激光器于 1966 年问世,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领域。

现在已发现的能产生激光的染料,大约在 500 种左右。

这些染料可以溶于酒精、苯、丙酮、水或其他溶液。

它们还可以包含在有机塑料中以固态出现,或升华为蒸汽,以气态形式出现。

所以染料激光器也称为“ 液体激光器” 。

染料激光器的突出特点是波长连续可调。

燃料激光器种类繁多,价格低廉,效率高,输出功率可与气体和固体激光器相媲美,应用于分光光谱、光化学、医疗和农业。

( 5 )红外激光器已有多种类型,应用范围广泛,它是一种新型的红外辐射源,特点是辐射强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方向性强。

( 6 ) X 射线激光器在科研和军事上有重要价值,应用于激光反导弹武器中具有优势;生物学家用 X 射线激光能够研究活组织中的分子结构或详细了解细胞机能 ; 用 X 射线激光拍摄分子结构的照片 , 所得到的生物分子像的对比度很高。

( 7 )化学激光器有些化学反应产生足够多的高能原子,就可以释放出大能量,可用来产生激光作用。

( 8 )自由电子激光器这类激光器比其他类型更适于产生很大功率的辐射。

它的工作机制与众不同,它从加速器中获得几千万伏高能调整电子束,经周期磁场,形成不同能态的能级,产生受激辐射。

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根据人的肉眼是否能看到来划分的。

光的可见与不可见与光(或者说电磁波,光就是电磁波)的波长有关系,人眼能看到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400nm 到760nm,400nm左右的是紫色光,小于这个波长的人眼就看不到了,是紫外线。

760nm 附件的是红色光,波长大于这个范围,人眼也感觉不到也就是红外线。

波长为380—780nm的电磁波为可见光。

可见光透过三棱镜可以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谱。

红色光波最长,640—780nm;紫色光波最短,380—430nm。

红640—780nm橙640—610nm黄610—530nm绿505—525nm蓝505—470nm紫470—380nm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

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

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常见的可见光有:红光、紫光常用的是:红外和紫外,红外的如:YAG灯泵浦,CO2,半导体侧面/端面泵浦,光纤激光依据释放能量的方式可分为:连续和脉冲激光,连续激光是以稳定、连续的光束释放出能量,如二氧化碳、CW光纤激光器。

脉冲激光的能量是以脉冲的形式释放的,即激光能量在一个固定的(也有可调节的)时间内(脉冲宽度)释放出来(称为一个脉冲),而每个脉冲之间的时间是可控的,依据脉冲宽度,此类激光又可分为长脉冲激光(脉宽为毫秒级)和短脉冲激光(脉宽为纳秒级),近年又出现了皮秒激光(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10E-12秒)。

激光脉冲:指的是脉冲工作方式的激光器发出的一个光脉冲,简单的说,好比手电筒的工作一样,一直合上按钮就是连续工作,合上开关立刻又关掉就是发出了一个“光脉冲”。

SCAPS打标卡功能介绍:1. USB1.1-2.0与PC连接,实时计算激光及振镜信号,在线网格校正2. 适用于几乎所有激光器(8位数字及2.5V/5V/10V模拟输出)3. XY2-100数字接口和XYZ通道4. 6路光隔离I/O, RS232界面和用于飞行打标时光电编码器信号输入。

5.通用二维打标6.XYZ三维运动平台(硬件)7.三维打标系统(软件)8.双头及四头打标9.脱机操作10.远程维护振镜的原理:振镜:是一种特殊的摆动电机 ,基本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产生力矩 ,但与旋转电机不同 ,其转子上通过机械纽簧或电子的方法加有复位力矩 ,大小与转子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成正比 ,当线圈通以一定的电流而转子发生偏转到一定的角度时 ,电磁力矩与回复力矩大小相等 ,故不能象普通电机一样旋转 ,只能偏转 ,偏转角与电流成正比 ,与电流计一样 ,故振镜又叫电流计扫描振镜,常简称为扫描振镜.振镜的原理是:输入一个位置信号,摆动电机(振镜)就会按一定电压与角度的转换比例摆动一定角度。

整个过程采用闭环反馈控制,由位置传感器、误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位置区分器、电流积分器等五大控制电路共同作用。

模拟振镜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干扰,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散点,线条弯曲,填充具有不规则底纹等现象。

数字振镜使用数字信号进行运算来控制电机,能够有效抑制环境干扰,即使工作环境电磁干扰严重,也可以正常使用。

激光扫描振镜工作原理:一束激光被两片扫描振镜反射,并且通过一片聚焦镜。

振镜片在马达的带动下高速的来回延轴旋转,达到改变激光光束路径的目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高偏转角镜是+12.5°(+10°往往是一个较安全范围)入射角不能偏于45°。

镜片1(X轴)的宽度是由光束的直径所决定的。

镜片2(y轴)的宽度应该等于振镜1的长度。

镜片2的长度就是光束打在第二个镜片上时同S1的距离,和最大入射角q。

光斑尺寸光斑尺寸下限d (1/e2 亮度直径) 相对于激光光束直径‘D’ (1/e2)是d = 13.5QF/D mm例如:一束TEM00(Q=1) 的直径是13.5mm(1/e2)用一个焦距100mm的理想聚焦镜片,焦距出来的点的直径是100mm(带入一个实际数值Q=1.5, 焦斑尺寸应该是150um.)光的速度和光学畸变可导致聚焦点大小都大于最低衍射值。

大尺寸范围需要使用长焦距镜头。

相反的,这会导致更大的聚焦点,除非把光束直径大小,振镜大小,和镜头直径全部加大。

F-Theta镜(平场聚焦镜)原理F-Theta平场聚焦镜是激光打标机的重要配件之一,目的是将激光在整个工件标刻平面形成聚焦。

其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条:1.扫描范围。

镜头能扫描到的面积越大,当然越受使用者的欢迎。

但是如果一味的增加扫描面积,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如光点变粗,失真加大等等。

2.焦距(跟工作距离有一定关系,但是不等于工作距离)。

a.扫描范围跟场镜焦距成正比----扫描范围的加大,必然导致工作距离的加大。

工作距离的加长,必然导致激光能量的损耗。

b.聚焦后的光斑直径跟焦距成正比。

当扫描面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得到的光点直径很大,也就是说聚得不够细,激光的功率密度下降非常快(功率密度跟光斑直径的2次方成反比),不利于加工。

c.由于F-Theta场镜是利用的y’=f*θ的关系来工作的,而实际的θ和tgθ的值还是有区别的。

而且随着焦距f的加大,失真程度将越来越大。

3.工作波长。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多半是1064nm和10.6um两种。

但是随着激光器的发展,532nm 和355nm及266nm的场镜也会有相应的应用。

场镜优劣主要评定系数:1,平面聚焦均匀性,整面聚焦越均匀,质量越好。

2,激光透过率,即功率损耗,激光透过率越强,功耗越低,表示质量越佳。

单片镜与双片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