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系统和嗅觉通路

合集下载

人类为何会闻到臭味的原理

人类为何会闻到臭味的原理

人类为何会闻到臭味的原理
人类之所以能够闻到臭味,是因为我们拥有嗅觉系统和嗅觉感受器官。

嗅觉系统由鼻腔、嗅觉感受器官和大脑嗅觉中枢等组成。

当空气中存在气味物质时,这些物质会通过鼻腔进入嗅觉感受器官。

嗅觉感受器官中有许多嗅觉感受细胞,每个细胞上有许多细小的嗅觉受体,这些受体能够与特定的化学物质结合。

当气味物质进入嗅觉感受器官并与嗅觉受体结合时,会引发细胞内的化学反应,释放出信号分子。

这些信号分子会被传递到大脑的嗅觉中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读。

根据大脑接收到的信号,我们就能够感知到各种不同的气味。

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因为人类可以辨别上千种不同的气味。

嗅觉感受细胞可以通过识别气味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来区分不同的气味。

这些细胞也可以对气味的浓度和刺激强度作出反应,从而使我们能够感知到臭味的强度和变化。

总的来说,人类能够闻到臭味是因为我们拥有嗅觉系统和嗅觉感受器官,能够识别不同的气味物质,并将其信息传递至大脑嗅觉中枢进行处理和感知。

嗅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嗅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嗅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嗅觉是一种重要的感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和辨别周围的气味。

嗅觉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器官、神经元和脑区组成,通过各个部分的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对各种气味进行感知和识别。

本文将深入探讨嗅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嗅觉系统的结构嗅觉系统主要由嗅觉感受器官、神经元和大脑皮层组成。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结构。

1. 嗅觉感受器官(嗅上皮)嗅上皮位于鼻腔上方,是嗅觉系统的起始点。

它包含了数以百万计的嗅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负责感知气味分子的化学信号。

嗅上皮的表面具有黏液性质,可以帮助吸附气味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2. 神经元嗅觉感受器连接着上行传导通路的神经元。

当气味分子被感知并转化为神经信号后,神经元将这些信号传递到嗅球,嗅球是位于脑部底部的一组神经结构,起到筛选和处理气味信息的作用。

3. 大脑皮层经过嗅球的处理后,嗅觉信息会被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嗅叶区域,该区域位于大脑的颞叶,负责对嗅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解读。

嗅叶区域与其他脑区形成连接,进一步参与了对气味的情感反应和记忆的形成。

二、嗅觉系统的功能嗅觉系统担负着多种功能,包括气味感知、识别和情感反应。

以下将详细介绍嗅觉系统的功能。

1. 气味感知嗅觉系统能够感知范围广泛的气味,包括花香、食物气味、异味等。

当气味分子进入嗅上皮后,它们会结合嗅觉感受器,并激活神经元,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传递,最终被大脑解读为特定的气味。

2. 气味识别嗅觉系统不仅能够感知气味,还能够对气味进行识别。

这得益于嗅觉感受器的多样性,每个嗅觉感受器可以对特定类型的气味分子作出反应,并通过其结构来识别气味特征。

嗅觉系统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我们可以准确地辨别出各种气味。

3. 情感反应嗅觉系统与情感紧密相连,它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

气味与某些特定的情绪和记忆联系在一起,当我们嗅到熟悉的气味时,会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这是因为嗅觉系统与大脑的情感中枢直接相连,使得气味可以激活情感记忆,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反应。

人类感官的感知机制

人类感官的感知机制

人类感官系统的基本组成人类通过感官系统与外界进行交互和感知,从而获得关于环境的信息。

人类感官系统由多个感觉器官和相关神经结构组成,每个感觉器官负责接收和传递特定类型的感觉信号。

以下是人类感官系统的基本组成:1.视觉系统视觉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系统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和处理光线,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解释周围的视觉信息。

视觉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眼睛:眼睛是感知光线的主要器官,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和视网膜等组织。

‑视网膜:视网膜是眼睛内的光敏细胞层,其中的视觉感受器称为视觉细胞,能够转换光线信号为神经信号。

‑视觉神经通路:视觉神经通路将视觉信号从视网膜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和视觉皮层等结构。

2.听觉系统听觉系统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解释声音的信息,从而感知周围的声音环境。

听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负责接收声音并将其引导到内耳。

‑中耳: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听骨链),它们将声音的机械振动转化为内耳中的液体振动。

‑内耳:内耳包括蜗蜗和前庭器官,蜗蜗负责转换声音振动为神经信号,前庭器官则负责平衡和空间定位。

3.嗅觉系统嗅觉系统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识别周围的气味和香味。

嗅觉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嗅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内的嗅黏膜上,包含数以百万计的嗅觉感受细胞,能够探测和识别各种气味分子。

‑嗅神经通路:嗅觉感受器将嗅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嗅皮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读。

4.触觉系统触觉系统使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触摸、压力、温度和疼痛等感觉。

触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皮肤: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包含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知和传递各种触觉信息。

‑神经通路:触觉信息通过触觉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的触觉皮层,进行感觉信息的解读和处理。

5.其他感官除了上述主要感官系统外,人类还拥有其他感官系统,如味觉和前庭感觉等。

•味觉系统:味觉系统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辨别不同味道的信息。

感觉系统的结构与作用

感觉系统的结构与作用

感觉系统的结构与作用
汇报人:XX
目录
01
感觉系统的结构
02
感觉系统的作用
03
感觉系统的分类
04
感觉系统的研究方法
05
感觉系统的应用领域
感觉系统的结构
感觉系统的组成
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
感觉信息处理: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解释和反应
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感觉处理区域
感觉神经:将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的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的类型:包括触觉、痛觉、温度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传导路径:感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脊髓,然后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
感觉神经:将感觉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的神经
感觉系统的作用
感知环境信息
视觉:接收光线,形成图像
听觉:接收声音,理解语言
嗅觉:接收气味,识别气味源
味觉:品尝食物,识别味道
触觉:感受压力、温度、疼痛等物理刺激
军事领域
军事医疗:利用感觉系统技术,提高战场急救和康复治疗的效果
军事侦察:利用感觉系统技术,提高侦察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军事训练:利用感觉系统技术,提高士兵的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
军事装备:利用感觉系统技术,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模拟感觉系统的反应过程
模拟感觉系统的适应性
模拟感觉系统的功能
感觉系统的应用领域
教育领域
感觉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感觉系统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针对特殊儿童的感觉系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感觉系统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学生的感觉系统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

气味记忆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气味记忆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气味记忆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气味记忆法是一种利用人类对气味的记忆特点来提升学习效果和记忆力的方法。

人们常常会发现,某些特定的气味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和记忆,甚至可以让我们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和感受到的情绪。

基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气味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将气味记忆应用于教育和学习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气味记忆法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首先,我们将介绍气味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为什么气味可以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的记忆。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气味记忆法的原理,包括气味刺激和脑部记忆系统之间的关联。

在应用场景部分,我们将讨论气味记忆法在教育、学习和认知训练中的潜在应用,以及已有研究中所观察到的成果和效果。

然而,气味记忆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我们将在本文中对这些局限性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通过更深入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利用气味记忆法来提升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总而言之,本文将全面介绍气味记忆法的概念、原理、应用场景,并对其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气味记忆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气味的独特性,提升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拓展教育和认知训练的领域。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的内容。

概述部分会介绍气味记忆法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将具体说明本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题。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探讨气味记忆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总结部分则用于简要概括引言部分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分为气味与记忆的关系、气味记忆法的原理和气味记忆法的应用场景三个小节。

在气味与记忆的关系部分,将探讨气味对人类记忆的影响,以及气味与记忆之间的神经科学基础。

气味记忆法的原理部分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研究成果。

大脑产生气味的原理是什么

大脑产生气味的原理是什么

大脑产生气味的原理是什么大脑产生气味的原理是通过嗅觉系统来实现的。

嗅觉系统包括嗅觉感受器官——嗅觉器,嗅觉通路和嗅觉中枢。

嗅觉器位于鼻腔的上部,由成千上万的嗅觉感受器细胞组成。

每个嗅觉感受器细胞都有一个具有几百种嗅觉受体的树突,这些嗅觉受体能够结合外界的气味分子。

当吸入含有气味分子的空气时,气味分子会通过鼻腔进入嗅觉器,然后与嗅觉受体结合。

嗅觉受体的结合与外界气味分子的特定结构相对应,类似于锁与钥匙的关系。

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时,会触发嗅觉感受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一旦嗅觉感受器细胞受到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嗅觉中枢的部分称为嗅球。

嗅球是位于大脑底部的一组结构,它们接受来自嗅觉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进一步处理并传递到大脑的其他部分。

嗅球是嗅觉信息处理的起始点,它们将来自不同嗅觉感受器细胞的刺激分开,并对气味的性质和强度进行编码。

在嗅球内,嗅觉信号会经过复杂的神经网络进行处理和整合。

其中,主要的结构有嗅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嗅神经元接收来自嗅觉感受器细胞的冲动,将信息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则通过神经纤维将嗅觉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嗅皮层和其他相关区域。

嗅皮层是大脑中处理嗅觉信息的重要区域。

它位于大脑的颞叶内侧和额叶内侧,主要包括嗅叶和扣带回。

嗅叶接收来自嗅球的信息,对气味的特征进行更加复杂和细致的处理。

扣带回则接收来自嗅叶的信息,并将其与其他感觉信息进行整合和联合处理,以形成更加复杂和完整的感知。

在嗅觉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中,还涉及到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物质的参与。

例如,嗅觉感受器细胞的兴奋通过神经递质谷氨酸进行传递,而嗅神经元和嗅叶中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

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是嗅觉信息处理和感知气味的重要机制。

在大脑产生气味的原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记忆。

嗅觉系统与记忆系统密切相关,嗅觉信息在大脑中的处理过程中,与记忆的形成和存储有很强的关联。

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气味来唤起与过去经历、情感等相关的记忆。

感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感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04
感官系统的进化与适应
自然选择与感官适应
自然选择的作用:选择适 应环境的个体,淘汰不适
应的个体
感官适应的机制:通过进,海豚的声纳系统
结论:自然选择和感官适 应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重
要机制
感官系统的演化历程
原始生物的感光细胞: 最早的感官系统
物和躲避危险
味觉:适应于品 尝食物,判断食 物的味道和质量
触觉:适应于感 知物体的形状、
质地和温度
平衡感:适应于 保持身体平衡, 避免摔倒和受伤
05
感官系统的应用与拓展
仿生学与感官系统
仿生学的定义和原理
感官系统在仿生学中的应用
仿生学对感官系统的拓展和改 进
仿生学在感官系统领域的未来 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与感官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模 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 界,提供视觉、听觉甚至触觉
的模拟效果。
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在娱 乐、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
感官体验:在虚拟现实环境中, 用户可以通过感官体验来感受 虚拟世界的各种刺激和反馈。
拓展方向:未来虚拟现实 技术可能会与脑机接口、 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 提供更加真实、智能的感
情感体验
视觉:看到美好 的事物,产生愉 悦感
听觉:听到悦耳 的声音,产生愉 悦感
嗅觉:闻到香味, 味觉:品尝到美
产生愉悦感
味,产生愉悦感
触觉:触摸到舒 适的物体,产生 愉悦感
情感体验:通过 感官系统的综合 作用,产生各种 情感体验
学习与记忆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等感官信息被大脑处理 和理解
感官系统在学习和记忆中起 着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中,感官系统将外 部信息转化为内部记忆

嗅觉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嗅觉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嗅觉系统的解剖与生理人类嗅觉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系统,它能够通过嗅觉传递信息并引发我们对于不同气味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介绍嗅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感觉系统的运作原理。

一、嗅觉系统的解剖结构1. 鼻腔鼻腔是嗅觉系统的起始部分,它由两个嗅觉上皮组织构成,这些上皮细胞含有感光蛋白质,可以接收外界气味刺激。

鼻腔还包含着鼻毛和黏液腺体,它们的作用是过滤空气并保持鼻腔湿润,以便更好地感知气味。

2. 嗅觉神经位于鼻腔内的上皮细胞与嗅觉神经相连接,嗅觉神经是将气味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关键部位。

嗅觉神经通过颅骨底部的鼻神经孔穿出颅腔,并进入嗅觉中枢——嗅球。

3. 嗅球嗅球是嗅觉系统的处理中心,它位于大脑的前脑底部。

嗅球分为两个半球,分别对应鼻腔两侧的气味感受器。

嗅球负责接收并解码嗅觉信息,然后将其传递给其他相关脑区,参与感知和情感的调节。

二、嗅觉系统的生理机制1. 气味识别人类嗅觉系统可以识别大约几千种不同的气味,并通过嗅觉记忆进行联想和辨认。

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时,它们会与上皮细胞表面的感光蛋白质结合,并触发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通过嗅觉神经传递到嗅球和其他相关脑区,从而产生对应气味的感知。

2. 气味辨别与记忆嗅觉系统在气味辨别和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嗅觉信息经过嗅球加工后,会传递到与感知和情感相关的脑区,如杏仁核和海马回。

这些脑区参与了气味的辨别、情感记忆的形成以及与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因此,特定的气味可以引发特定的记忆和情感反应。

3. 嗅觉与健康嗅觉系统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嗅觉损失可能与一些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有关。

此外,嗅觉也与食欲、消化和免疫系统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结语嗅觉系统是人体感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嗅觉传递信息并引起我们对于不同气味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了解嗅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感觉系统,以及更好地利用嗅觉对于健康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马结构(hippocampus )
帮助人类处理长期学
习与记忆声光、味觉 等事件的大脑区域, 发挥所谓的“叙述性 记忆(declarative memory)”功能。 在医学上,“海马区” 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 褶区,在“侧脑室” 底部绕“脉络膜裂” 形成一弓形隆起,它 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 成,有时将两 者合称 海马结构。
亦称嗅区(nasal field,olfactory field)为大
脑下方嗅神经通入的部分,是大脑皮质最早 形成的地方,属于旧皮质。在两栖类、爬行 类从脑表面可以看见,但随着动物向高等进 化.有被其他皮质覆盖的倾向。
边缘叶(limbic lobe)
边缘叶的头端紧靠嗅球,并与嗅觉有非常重
要的关系,而被称为嗅脑 。 是指大脑半球内侧面,与脑干连接部和胼胝 体旁的环周结构;它由扣带回、海马回、海 马和齿状回组成。
嗅觉系统和嗅觉通路
安医大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刘莉茵
奇妙的嗅觉
自古以来芳香物质的神秘功效让人着迷,祖
国医学有“芳香开窍”“芳香益脑”“芳香 ” 等各种说法,西方医学芳香物质及芳香精油 有“液体黄金”“皇室情人”的美誉。随着 现代科学的发展,这些神秘面纱逐渐展现在 我们面前,就是芳香物质可通过本能的嗅觉 通路影响大脑的功能。
海马
乳 头 体
扣 带 回
隔 核
脑 前 核
在海马脑薄片上发现存在三突触回路,组成
嗅觉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
嗅觉还和生存质量及一些神经精神疾病密切
相关。如癫痫和嗅觉过敏经常联袂出现,在 癫痫发作之前常有幻嗅,某些气味甚至会引 发癫痫;临床病例研究也表明神经系统退行 性疾病进展早期多伴随有嗅觉的减退和缺失, 如AD、PD、多系统萎缩症、抑郁症等。
灵敏的嗅觉
人的鼻子不如猪和狗的灵敏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是指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
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 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
边缘系统所包括的大脑部位相当广泛 ,如梨
状皮层、内嗅区、眶回、扣带回、胼胝体下 回、海马回、脑岛、颞极、杏仁核群、隔区、 视前区、下丘脑、海马以及乳头体都属于边 缘系统。
灵敏的嗅觉
1米长的鲨鱼的嗅膜总
面积可达4842平方厘 米,因此鲨鱼的嗅觉非 常灵敏在几公里之外它 就能闻到血腥味,海中 的动物一旦受伤,往往 会受到鲨鱼的袭击而丧 生。
没有灵敏的嗅觉系统是危险且痛苦的。 丧失嗅觉,所有的东西闻起来都是一个味,
(无所谓香,也感觉不到臭……) 嗅觉丧失可带来危险,如在失火的房间或是 有毒化学品泄漏……
嗅觉系统
1.嗅脑和边缘系统 2.嗅觉通路
Nervous system
嗅球(olfactory bulb)
鸟类嗅球的演化
斑比盗龙(上)、普 瑞斯比鸟(中)、石 板鸟(下左)到鸽子 (下右)
嗅球
为一扁平卵圆形实体,位于筛板上方、额叶
眶面下方,是嗅神经纤维的终核,属端脑皮 质。
新西兰Auckland大学
芳香开窍与其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有关,芳香
益脑与芳香醒脑提神有关,而芳香辟邪更是 与其极其强大的抗菌抗病毒能力,防止传染 病有关。而随着嗅觉通路秘密的揭示,更是 让我们能够研究发挥作用的物质是什么?为 什么嗅觉通路会有如此强大的作用?
奇妙的嗅觉
人类和动物所有感觉中,嗅觉是最神秘的领域,对
嗅觉的研究也一直还处于探索阶段,嗅觉是最古老、 最原始的感觉,嗅觉中枢属于神经系统的古皮质, 有较高的保守性;从脑的进化和发育进程来看,嗅 觉与生命活动中多种本能行为密切相关,如觅食、 择偶、躲避天敌、母婴接触、繁衍生殖、情感交流 等,嗅觉与脑高级功能关系密切,嗅觉的记忆特别 “持久、难忘”, 嗅觉可影响情绪。劳累后置身于 花草丛或闻一些芳香的香气可使记忆力、理解力、 判断力、决策力明显增强,嗅觉是机体适应纷繁复 杂自然界的有力武器。
Maurice A. Curtis和其 同事研究了成年人嗅球 中的神经生成,发现成 年人的大脑能产生新的 神经元。他们发现了人 前脑中的喙侧神经干细 胞迁移流,观察到该流 分布在一个到达嗅球的 侧脑室延伸的附近。
《Human Neuroblasts Migrate to the Olfactory Bulb via a Lateral Ventricular Extension》
嗅结节:是一个相当神秘的结构,结构功能
尚未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它是梨形叶的一部 分,因而是嗅皮质的组成部分。 在嗅觉敏锐的动物,如大鼠,嗅结节是一个 脑底相当明显的隆起。 在嗅觉迟钝的灵长类,只有嗅结节前外侧的 小部分接受嗅球的直接投射,分层结构也不 清楚。 CPP,与PD有关。
嗅脑
嗅小球(olfactory
由簇细 胞、僧帽细胞 的尖树突与嗅神 经末端粉质紧密 环抱组成的丝球。 呈卵圆形,由神 经胶质细胞包裹。 是嗅觉传入冲动 的整合部位。
glomeruli):
嗅束(olfactory tract)
位于嗅球的后方,沿额叶眶面的嗅沟向后行,
近前穿质处变扁平,展开成平滑的嗅三角。 嗅三角向后分内外侧嗅纹,两侧嗅纹分叉处 的三角区即前穿质。
来自内嗅区、梨状区和杏仁复合核,其次是来自隔 区、蓝斑、缝隙背核、上中央核和小脑顶核。
海马有两个主要的传出通路,即CA3 区
神经元轴突通过海马伞或海马穹隆到达 边缘系统结构,CA1区神经元轴突通过 海马穹隆和海马槽到达其他皮层区,同 时两侧海马通过前后海马连合而相互联 系。海马的传出纤维实际上可通过丘脑、 下丘脑、中隔和其他边缘皮层区的中继 核而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
依据细胞形态及皮质发育的差异,海马被分
为CA1、CA2、CA3及、 CA4,4个扇形区。 它们属于古皮质,有分子层、锥形细胞层 (海马)及颗粒细胞层(齿状回)三层。海 马结构参与海马回路的构成,该环路与情感, 学习和记忆等 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海马结构接受多途径的传入信息,其传入纤维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