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资料
内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ppt 103页)

2021/1/7
哈尔滨新新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二、审核准则(audit criteria) [定义] ISO14010:1996对审核准则的定义是: 审核员用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的关于主题事项的审核证据进行 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
注:要求可包括(但不仅限于)标准、指南、组织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等。
2021/1/7
哈尔滨新新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九、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 criteria)
[定义] ISO14011:1996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定义是: 审核员用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到的关于该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审 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如ISO14001中提到 的要求,以及其他适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管理体系要求。 [要点] ISO14001标准之外,还有组织制定的规定、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
4.3 规划 4.3.1 环境因素 1)组织应在自身可控制或可影响范围内,建立并保持决定活动、产品和服务
中环境因素的程序。 2)组织应在设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时,考虑重大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意的信息应经常更新。 4)作为重大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 废弃物管理; d) 土地污染; e)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f) 其他的地区性环境问题。
2021/1/7
哈尔滨新新认证咨询有限公司
5)在确定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事项引起的显著影响: a) 正常的作业条件、停止和开始时的非日常条件等,常识性的可 预测的紧急情况; b) 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c) 生产时使用的部件、能源等的输入和生产的产品及废弃物、排 水、排气等输出。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资料(ppt 21页)

独立性。
ISO14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 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 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 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于GB/T19001和GB/T24001要求 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ISO14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一、术语和定义: 1.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3.3)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2)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 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或以组织的名 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 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 以由与受审核方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
动和过程以及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12.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
能的本领。
ISO14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目的 1、保障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2、为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做准备 3、建立一种管理手段
ISO14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ISO14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什么是审核原则?
ISO14000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审核的特征在于其遵循若干原则。这些原则使审核 成为支持管理方针和控制的有效与可靠的工具,并 为组织提供可以改进其业绩的信息。遵循这些原则 是得出相应和充分的审核结论的前提,也是审核员 独立工作时,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出相似结论的前提。
ISO14000审核需查的资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表);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查批复;
3、“三同时”验收报告(厂房验收时);
4、消防验收合格批复;
5、防雷验收合格证;(必要时)
6、防静电验收合格证(化学品储存等危险场所);(必要时)
7、排污许可证(申报→ 排污许可证主要是废水的);(特别要求的企业)
8、废水排放管网图(污水与雨水分流);
9、厂区平面图(标明发电机、空压机、油库、危险品库、危险废弃物库、垃圾场、污水处理站等重要位置;并注明其它产生废水、废气、噪声的污染源的位置);
10、锅炉、空压机储气罐等压力容器的安全阀、压力表的计量检定合格证;
11、化学危险品的清单及其对应的MSDS(安全数据表);
12、水、电、气、纸、油、主要原材料(前五位或前三位)的消耗数据统计;
13、危险废弃物承包方的环保资质证明(许可证)、双方的合约以及处理的“六联单”;
14、“三废”检测报告(报告的数据须满足相应的环评批复标准要求。
否则就需投资治理使之达标排放;若生活污水未达标,可在环保部门开具允许排放的证明并出示缴纳排污费的票据);
15、未受环境处罚的证明(守法证明)。
(必要时)
16、必要时,其他需查资料。
备注:“三同时”是指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1 环境审核
v「1 生命周期评价
〔评价产品
环境标志
1 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
22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4-2004 idt 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23
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
体系试运行 二h内审
管理评审二》
申请换证口 第三方审核
17
TC207的宗旨
TC207产生
1990年,ISO和IEC提出了环境与安全标准需求; 1991年,ISO成立SAGE(环境战略咨询组) ;
1993年,ISO成立TC207技术委员会; TC207宗旨
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质量, 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
使用共通程序,简化作业
共用系统资源,提高效率 整合验证,节省认证时间与经费
37
j 第二章 ISO14001标准的要点内容
术语与定义
ISO14001标准的要点内容
初始环境评审
ISO14001标准要素间的关系
38
^^^^ddooccuumment
暴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 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截止6-10月
综合利用塑胶再生粒两百吨 回收泡方再生粒十六吨四十四万元
回收危险品空盒约两万个
喷漆有毒废渣减量约25吨
30
31
推行ISO14001收益总结 截止十月底,带来281万元的收益
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竞争力 未收到一起环境投诉,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 导入国际先进环境管理经验 环境表现持续改善 把环境纳入开发设计制造考量面中,真正实现污染 预防 企业职工环境意识转变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重点审核资料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重点审核资料
1.工艺流程图----工程
2.厂区及厂内平面布置图----行政
3.动力设备清单及环保/消防设备清单----行政/生产
4.厂区地下(污水和雨水)管网分布图
5.所使用的化学品清单(以及化学品安全数据清单:MSDS)----品质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查批复----行政
7.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报告(即“环保三同时”验收报告)----行政
8.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或排污许可证或环保许可证----行政
9.近期(最近一年内即可)的环境监测报告(废气、废水、厂界噪声) ----品质
10.消防设备/设施分布图----行政
11.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图----行政
12.企业消防验收报告或安全检查报告或消防验收意见书----行政
13.各类仓库管理制度(尤其是化学品仓库的管理制度)----物控
14.废物处理商清单(特别是废油品、其它化学品及容器等危险废物的处理商)、处理
协议或合同,营业执照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行政
1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五联单)----行政
16.特殊工种资格证(电工证、焊工证、电梯操作工、驾驶员执照、安全主任资格证、
义务消防员上岗证等)----行政/生产
17.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报告(电梯/升降机/行车/锅炉/空压机/储气罐/其它压力容器)、
避雷验收。
----行政/生产
1。
内审员教材-14000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一、环境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GB/T24000-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问题: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局部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及部分的生态退化等。
近代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30年间。
集中表现为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发展,局部污染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发展。
三、当代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海平面的上升2、臭氧层破坏《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1978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赫尔辛基宣言》(1989年)1990年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修改《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CFC S类物质的计划。
3、水资源危机表现在供应与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8000亿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缺水城市达总数的60-70%。
4、海洋污染每年向海洋倾倒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万吨铜、30万吨铅、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5、酸雨6、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耕地减少等。
7、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四、环境问题的有关对策的发展: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各国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污染物排放和质量标准。
企业为此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末端治理。
由于末端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加上政府排放标准越趋严格,企业寻求新方式以减少环境治理费。
“无废工艺”运动在行业中开展,环境保护措施渐由末端治理向全程序控制转变,并进一步发展为清洁生产。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审核资料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资料:
1. 环评报告及批复;
2.环保设施验收
3. 排污许可证
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 法律法规清单及合规性评价
6..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及其达成统计
7. 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报告
8. 消防验收报告、消防设施保养、消防检查记录
8. 相关方交流记录
9. 防雷检测报告;
10. 特殊岗位作业人员资格证明:电工、焊工、压力容器等
11年度环境监测报告(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
12.危险废弃物转移合同、供应商资格证明、环保转移批复、总量统计及转移联单;
13. 水电用量及废水总量统计
14. 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资料;(包括应急预案,消防、疏散和化学品泄漏等应急演练报告);
15. 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平面图
16 财务数据:环保设施投入,运行费用,排污费,检测费,培训费,PPE
17 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等资料;。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我国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
整个认证需要5步,审核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文件审核和必要的现场审核。
1、文件审核的内容:a. 确认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符合ISO14001管理体系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b. 环境方针、重要环境因素、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控制程序的一致性,确认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环境方针。
2、现场审核内容:a. 体系建立的基本情况,通过审核初始环境评审的时间、手册、程序文件的发布时间,环境因素、清单等要素记录的形成时间,确认体系试运行已在三个月以上。
b. 重点审核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程序及识别、评价过程的记录与结果。
c.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获取、识别程序的实施情况。
d.内审实施的可信度和充分性。
e.组织机构职责的充分性,确认符合组织的实际状况。
f.管理评审已有效实施。
基本要求1.申请方法律地位证明(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法人授权书、组织机构代码证)2.拟获证组织的资质或许可证复印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资质和许可证的行业)3.具有多现场的企业或从事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的企业需填写:《多现场清单》,并加盖企业公章4.有效的管理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等)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补充材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主要污染物监测报告(适用时)、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区域和管网示意图(至少包括污水、雨水管网)并注明各排污口(必要时)、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示意图/处理方法(需要时)6.新、改、扩建项目需提交“环评”“批复”“三同时”竣工验收的证明(即: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役运)(必要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需提交资料一.认证审核条件:1.申请方应已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且运行良好。
2.申请方本年度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无严重超标排放情况。
二. 申请方应在预定的认证审核日期的一个月前提交下列材料:1.组织简介;2.认证申请书;3.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的复印件;4.监测报告及《申请认证组织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地理位置示意图;6.区域平面示意图;7.主要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出示意图;8."环评"批复,"三同时"验收报告(表);9.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应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法律、法规清单以及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10.环境管理体系概述,包括:体系覆盖范围、体系运行时间、运行成效、内审及管理评审时间等(打印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审核概述
9. 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 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3.1)。
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所必要的 所有活动。
10. 审核计划:对一次审核(3.1)活动和安排的描 述。
第六章 审核概述
四、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审核准则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一般有以下三部分: a、CB/T 24001—1996 idt ISO 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b、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c、适用于本组织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第六章 审核概述
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审核员珍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审核委
托方和其他相关方对他们的信任。具有必要的能力是 一个重要的因素。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审核概述
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的客观性的基础 审核员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并且不带偏见,没有
利益上的冲突。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保持客观的心态, 以保证审核发现和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第六章 审核概述
原则1: 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对审核而言,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是最基 本的。
第六章 审核概述
原则2: 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真实和准确地反映 审核活动。报告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在 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
第六章 审核概述
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4.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3.3)对照审
核准则(3.2)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
出改进的机会。
第六章 审核概述
5. 审核结论:审核组(3.9)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 现(3.4)后得出的审核(3.1)结果。
6. 受审核方:被审核的组织。 7. 审核员:有能力(3.14)实施审核(3.1)的人员。 8. 审核组:实施审核(3.1)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3.8),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资料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了解知识要点:
➢ 什么是结合审核? ➢ 什么是能力? ➢ 审核的原则是什么?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一、术语和定义: 1.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3.3)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2)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 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三、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范围 一般取决于体系所涉及的部门、产品活动及服务,
原则上应包括体系所覆盖的所有的部门和产品活动 和服务。当然在审核计划中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在产 品和部门中确定一定的范围。如新产品、新流水线、 二三期工程尚未投入运行前,可以暂不列入内审范 围。与IS09000质量审核不同的是组织的机修、动 力、行政、后勤等是14001审核的重点。
环境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备以及生产场所 等有较大改变: 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审核; 4、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 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什么是审核原则?
第六章 审核概述
审核的特征在于其遵循若干原则。这些原则使审核 成为支持管理方针和控制的有效与可靠的工具,并 为组织提供可以改进其业绩的信息。遵循这些原则 是得出相应和充分的审核结论的前提,也是审核员 独立工作时,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出相似结论的前提。
第六章 审核概述
11. 审核范围:审核(3.1)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
动和过程以及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12.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
能的本领。
第六章 审核概述
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目的 1、保障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2、为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做准备 3、建立一种管理手段
五、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一般可以分为例行的常规审 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 的年计划进行,往往是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要 素)进行审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要素)至少一 次。
第六章 审核概述
特殊情况是指下列情况: 1、发生了严重的环境管理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 2、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或以组织的名 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 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 以由与受审核方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 独立性。
第六章 审核概述
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 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 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 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于GB/T19001和GB/T24001要求 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 “结合审核”。
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 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第六章 审核概述
2. 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3.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3.2)有关的并且能够
第六章 审核概述
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 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审核证据是能够证实的。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是建立 在可获得信息的样本的基础上,抽样的合理性与审核 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