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记录模板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注:1.在每个部门/场所的首页应注明:受审核方陪同人员、审核员、部门负责人、审核时间。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33-7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场及*作,与相关人员面谈等; D、审核组的要求和职责,如审核组长及组员的能力与职责等; E、审核报告及结果的要求和报送办法等。在开展每次审核前应制定审核计划(方案),包括人员与时间的安排。审核的内容应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环境管理体系简称EMS,我国新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GB/T 24001:2004 等同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环境管理体系机构认证有什么好处

企业申请第三方审核认证,首先要提出审核申请,并提交体系文件和有关资料,根据审核准备情况开始现场审核,然后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即可颁发证书。取得认证证书后,在第一年内进行两次,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监督审核。ISO14001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要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重新审核以保持其认证资格。那么企业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什么好处? 一.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认证的企业向顾客提供这样的信息:“一个能对环境负责的企业,它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能对用户负责,让用户满意”;“企业的关注点,已不仅仅是质量,而是对人类的责任”。 实施ISO14000认证已成为代表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很多获证企业在广告宣传中以此表示本企业对环境的贡献,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2、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实施ISO14000认证,除了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之外,污染预防,节约能源和资源是环境管理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

3、减少环境责任事故 通过认证的大多数企业均已实现达标排放,因而免收了超标排污费,使企业直接从中获得了经济效益。例如新飞冰箱公司,原由于污水超标每月需交纳超标排污费4.28万元,实现环境管理体系后治理了污水超标问题,使每年节省51.3万元。 4、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也是企业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大大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ISO14000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管理体系,它运用P-D-C-A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企业通过实施ISO14000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管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全面优化各方面的管理,做到最小环境影响控制,最低物耗能耗的控制,最低成本的控制,以及最低环境风险的控制。 国际,国内所进行的ISO14000认证是指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企业取得的是ISO14001认证证书。 河南中标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法、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用评级服务。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什么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指依据ISO14001标准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活动。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份标准,是ISO14000族标准中的一份标准,该标准于1996年进行首次发布,2004年分别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最新版本为ISO14001-2015。 ISO14001认证适用于任何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及相关政府单位,通过认证后可证明该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对企业各过程、产品及活动中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国内实施ISO14001的认证机构比较多,由国家认监委确定,咨询机构由各工商局确定。认证流程见下图↓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围绕环境方针的要求展开环境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环境方针、实施并实现环境方针所要求的相关内容、对环境方针的实施情况与实现程度进行评审、并予以保持等。环境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这些管理要素与企业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是类似,没有本质区别,ISO14001标准将它们系统化、结构化,提出环境管理模式。

企业如需进行认证,可咨询中鉴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中鉴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AAA企业信用等级证书3a、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诚信管理体系认证、售后服务体系认证、ISO/TS16949认证等认证咨询服务,ISO 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中鉴公司成立15年来,经验丰富,企业认证通过率99% 欢迎咨询办理!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 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7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实施中,如何确保贯彻CNAB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的相关规定,把握EMS监审证据的获取重点,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是监审有效的关键。现就审核实施中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高层领导的审核 对高层领导的监督审核,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主要需获得以下证据:1、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新、扩、改”项目领导抓了哪些“三同时”工作;2、守法意识的提高是否有具体的体现,如是否了解新的适用法律法规对组织的要求,组织采取哪些守法对策;3、对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在领导的日常工作中有哪些具体安排和关注;4、在污染预防、持续改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取得的成效如何,在资源优化、环保费用方面有哪些投入;5、政府或相关方关注的重点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6、自我完善机制如内审、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7、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守法证据 EMS监督审核仍然要获取守法的证据,特别是二监、三监审核以体现EMS的有效性。 1、对于属于一类风险的组织不但要审核水、气、声排放的日常监测结果,而且要审核地方环境监测部门的例行监测和年度监测报告,是否达标排放; 2、对于属于二、三类风险的组织酌情而定,对初审时提供的水气声监测报告中已接近排放标准的项目,应要求提供新的年度监测报告,以审核其改进的有效性; 3、组织当年的排污许可证与实际实施情况,有无超标、超量排放,有无罚款或其他行政处罚; 4、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或转移的证据; 5、国家或行业节电节水有明确指标要求,组织是否达到了相应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新编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新 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证认证质量,促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是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认可、培训、注册等工作。 第四条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遵循自愿原则,任何组织都可提出申请。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

会)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部际协调机构,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ISO14000系列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认委)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及认可后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环注委)负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注册及对培训机构的认可。 第八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依据有关管理规定,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的备案管理。 第三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要求 第九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须经环认委认可;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或咨询工作的人员及相关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84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 ISO14001、ISO14004等5个标准,同年,被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适时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试点认证工作,建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套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进的管理标准,同时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实施该标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它与贸易的紧密联系,吸引和引导企业自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最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ISO14000标准对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0年来ISO14000标准的推行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管理实践证明,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较大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3个方面。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3、监测与测量的审核 监测与测量的工作对象是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它体现在: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进行监控,对环境表现加以跟踪,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在第一阶段审核时,通过文件审核,评价监测与测量程序是否覆盖了标准要求的内容,以达到对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运行及活动关键特性监控的目的;是否为环境因素控制要素提供监督作用,程序是否合理,与环境因素控制要素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收集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录或证据,监察组织是否评价了自身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在第二阶段审核时,应借助查阅记录和现场观察等手段深入审核监测与测量实际运作是否严格按程序文件执行,是否实现相应监督保障作用,对于发现的不符合是否按不符合纠正与预防程序加以整改。 (三)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审核 持续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使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之一,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审核使体系审核的重要任务。 审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 对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符合情况; b) 法律和其它要求的程序文件与ISO14001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和实施情况; c) 环境管理体系中与法律法规相关的要素与ISO14001标准的符合情况。 1、对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内容 以下内容主要在第一阶段审核。 a) 在审核文件时,首先应确认该程序文件中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的收集范围符合标准要求,即应包括与该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需注意不应只收集有关活动方面的法规而忽略了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 b) 程序中应规定收集、登录、保持法规的责任单位或人员,这是有效执行该程序文件的基本条件; c) 程序中应规定收集频次、途径、登录和更新的方法,这是保证组织持续获得最新法律的需要; d) 程序应规定识别方法、以及传达和执行的方法。组织在收集法规之后,一定要对法规进行识别。 e) 组织识别法规的结果,应在体系文件附件中列出相关法律、法规的清单,并做到正确、充分、无遗漏; f) 组织应列出相关活动、服务、产品与所应遵守的法规的关系,以使收集的法规能切实指导相关的活动; g) 组织的文件中应规定对组织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情况进行定期评审,以判断体系是否能够实现环境方针的要求,实现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符合性的审核内容 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在现场审核组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等,例如: a) 新建项目、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最全)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0标准介绍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ISO14000系列标准特点 ISO14000认证目标 ISO14000标准认证对组织的意义 ISO14000标准认证的社会意义 ISO14000标准认证模式 ISO14000标准和ISO9000标准关系 ISO14000标准与ISO9000标准异同 ISO14000认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ISO14000认证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地位 ISO14000基本要求 ISO14000系列标准分类 ISO14000标准认证需提交资料 ISO14001标准认证流程 ISO14001标准认证申请条件 ISO14001标准认证审核过程

ISO14001标准内容 ISO14000标准介绍 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 ISO14000系列标准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该标准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普遍的认同,ISO14000系列标准突出了"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思想,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ISO14001是组织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开展认证的依据。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管理规定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管理规定CACEB:EA—220 第一条为规范认证机构及获证组织正确使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以下简称“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加强对认证证书及认证标志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认证证书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对通过认证的组织颁发的证书。 认证标志是用于表明获得某认证机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图形标识。 第三条认证机构应在其认可业务范围内颁发认证证书。 第四条认证证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1.认证证书名称:ISO14001认证证书; 2.认证机构标志和“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标志; 3.认证证书编号; 4.获准认证的组织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 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所覆盖的范围; 6.认证所依据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其他引用文件的编号与版次; 7.认证的生效期和截止期; 8.认证机构的名称; 9.认证机构盖章及其代表签字。 第五条认证证书由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认委”)秘书处统一制式。认证标志由机构自行设计,报环认委备案。 第六条认证证书的证书编号由环认委统一管理。认证机构将通过认证评定的组织名称、认证范围上报环认委秘书处,环认委秘书处进行统一编号并备案。 认证证书编号格式规定如下:

第七条认证机构向获准认证的组织发放证书的同时,应将审核报告、认证证书副本报环认委秘书处备案。 第八条认证机构应制定认证证书的控制程序并报环认委秘书处备案,以保证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获证组织对认证证书的错误使用。 第九条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为3年。期满后愿意继续认证的组织可在认证证书有效日期终止前3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复查审核后颁发新证。有效期满后,未重新认证的组织不得继续使用认证证书。 第十条认证证书的使用: 1. 证书持有者应按认证机构的要求控制其证书的使用,认证机构应按要求对证书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2. 证书持有者只能使用由认证机构书面允许的特定标志和宣传用语; 3.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仅能用于与组织环境管理有关的宣传与证明,不可用作解释其产品的属性。 第十一条认证证书的维持及撤销: 1. 组织应将其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变更及时通知认证机构,由认证机构决定是否进行重新认证: 2. 认证机构在接到组织相关方的投诉后,应及时对组织进行监督或复评; 3. 在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监督及复评中,如发现严重不符合或体系运行无效,由认证机构决定撤销认证,收回证书,并报环认委备案; 4. 如发现组织滥用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认证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责令其予以纠正。 第十二条本规定由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CNAB-AC31:2004 ISO/IEC导则66:1996 第 1 页 共 16 页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10日 实施日期:2005年01月01日

目录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对认证机构的要求 (4) 4.1 认证机构 (4) 4.1.1 基本规定 (4) 4.1.2 组织结构 (4) 4.1.3 分包 (6) 4.1.4 质量管理体系 (6) 4.1.5 批准、保持、扩大、缩小、暂停和撤销认证的条件 (7) 4.1.6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8) 4.1.7 文件 (8) 4.1.8 记录 (9) 4.1.9 保密 (9) 4.2 认证机构人员 (10) 4.2.1 基本规定 (10) 4.2.2 对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资格准则资格要求 (10) 4.2.3 选择程序 (10) 4.2.4 审核人员的聘用 (11) 4.2.5 审核人员的记录 (11) 4.2.6 审核组所用的程序 (11) 4.3 认证要求的变更 (11) 4.4 申诉、投诉和争议 (11) 5 认证要求 (12) 5.1 认证申请 (12) 5.1.1 程序信息 (12) 5.1.2 申请 (13) 5.2 审核准备 (13) 5.3 审核 (14) 5.4 审核报告 (14) 5.5 认证决定 (15) 5.6 监督和复评程序 (16) 5.7 认证证书和徽标的使用 (16) 5.8 调阅外部相关方与组织的交流记录 (16)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10日 实施日期:2005年01月01日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实用版

YF-ED-J998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 定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 证认证质量,促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降 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特 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与环 境管理体系认证相关的活动,必须遵守本规 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相 关的活动,是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咨询、认

可、培训、注册等工作。 第四条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遵循自愿原则,任何组织都可提出申请。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五条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导委员会)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部际协调机构,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指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指导委员会下设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ISO14000系列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常见问题点样本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常见问题点 1、厂房建设期间环保资料: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提供的评估报告 2) 环境影响报告批复——环保局批复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环保局验收 4) 消防验收报告——消防部门验收 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 1) 环境因素识别不齐全,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a. 未能充分按生产经营过程的范围来识别, 比如: 生产经营范围包括有销售, 但 对销售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未识别; b. 未能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识别, 识别环境因素没有顺序, 最易导致缺漏; c. 未考虑到过去发生过的、将来计划的因素, 如: 公司拟扩建新厂房, 对于扩建 厂房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未加以识别; d. 未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来识别, 如: 产品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用, 产品 报废后的回收处理。 2) 环境因素评价不合理,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存在偏差。 3) 环境因素未及时更新, 如:

a. 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 但未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b. 产品的材料发生了变化, 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c. 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了变化, 未及时对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 新; d. 厂房迁移到新址, 未及时地环境因素重新识别、更新。 3、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 1) 未能对所有的重要环境因素确定其控制方法/程序; 2)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未能形成相应规定, 如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或其 它方式。 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识别、评审 1)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不充分, 特别是地方法规、客户的要求未识别到位; 2) 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未进行适用性评审, 未能识别到法律法规及其它 要求中具体的适用条款; 3) 未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分发至相关部门、岗位人员; 4) 未及时对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更新, 对已修订、更新、作废的法律法规 及其它要求未能及时重新识别、收集、评审。

如何确认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范围

如何确认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范围 安华孙雪梅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阶段,各种形态的组织层出不穷。这些组织形态的出现,大部分出自市场需求或业务经营合理化的需要,如果认证机构简单化地接受或拒绝其申请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均是不慎重的表现。笔者针对如何在保证认证诚信的前提下,既满足各类认证组织的需求,又避免组织把应包含在中的某些运行从环境管理体系中剔除,从而规避认证机构的风险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一、确认认证范围的重要阶段和主要信息 认证范围的界定应贯穿于认证活动的各个阶段,但是合同评审和第一阶段审核应是重要的阶段,这可以从《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的有关规定中看出。 .合同评审阶段 认证机构批准认证范围的主要依据是审核组提供的审核信息,而审核组在哪个范围内获取审核信息是依据认证机构在申请阶段确定的受审核方申请的认证范围。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申请评审条款指出:“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组织的授权代表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认证机构确定:)申请认证的范围……”,“在进行审核前,认证机构应对认证申请及补充信息进行评审,以确保:认证要求已有明确说明并形成文件,且已提供给申请组织。”这里所说的认证要求,应包括申请方要求认证的范围。认证机构在进行合同评审时,应根据组织申请的认证范围以及必要的信息对认证范围进行评审,并解决认证机构与申请组织之间任何已知的理解差异。 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认证的组织提供哪些信息,以确定申请认证的范围?《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所列的如下信息,与确定认证范围有关: ()组织的名称、物理场所的地址; ()重要的过程和运作; ()任何相关的法律义务; ()申请组织与申请认证的领域相关的一般信息,包括其活动、人力与技术资源; ()适用时,其在一个较大实体中的职能和所处的关系; ()申请组织采用的所有影响符合性的外包过程的信息。 .第一阶段审核 虽然没有明确提到第一阶段审核应进一步确定认证范围,但要求第一阶段审核应“收集关于客户的管理体系范围、过程和场所的必要信息”,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之一包括核实现场情况与认证范围的一致性,包括合同评审时未知的一些信息等。 二、确认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范围时应考虑的因素 .首先应界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 确定认证范围时,首先应搞清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是哪一个,是整个集团公司还是其中的某个运行单元。:标准附录指出:“组织有权自行灵活决定本标准的实施边界,即是在整个组织,还是仅在特定的运行单位实施本标准,由组织自行决定。组织应当规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以明确界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边界。当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在给定场所的一部分,对范围的确定尤为必要。”从这段话可看出,清楚地界定实施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边界应是组织的概念,即指整个组织,还是指特定的运行单位。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大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大全 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全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全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①决定审核范围; 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预审; ③决定审核计划; ④审核组任务分配; ⑤工作文件准备。 (2)实施审核 ①首次会议; ②收集证据; ③审核发现; ④末次会议。 (3)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①审核报告的编写; ②审核报告的内容; ③报告的分发; ④文件留存。 (4)审核结束后的跟踪和监督 审核结束后,受审核方需要纠正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应在商定的期限内完成。当所有不符合项均已完成整改,认证

机构方可批准注册。 监督即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由审核方按规定定期进行。保持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促进受审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流程图

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1)决定审核范围 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申请并填写申请书及 有关文件,审核机构在接到审核申请后,应首先明确和决定审核范围。因为审核范围决定着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其中包括实际位置、组织活动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受审核组织的名称和实际位置; ②受审核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有关的环境因素; ③审核所依据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 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的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合理。范围过宽会增加审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从而支出不必要的费用。审核范围过窄,会影响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对受审核方发展不利。审核范围应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协商决定。通常还要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提供给审核使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 (2)文件预审 在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审阅受审核组织的文件以判定文件是否充足,体系是否正规,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使审核能有计划进行。预审的文件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记录或为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编的其他文件。至少在开始前六周确定审核时间和范围,并要求提前准备所需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最新版)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 (最新版)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identifying hazards, preparing plans, rectifying hidden dangers, and establis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s. (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环境保护(最新版) 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ISO14001、ISO14004等5个标准,同年,被我国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适时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试点认证工作,建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套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先进的管理标准,同时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实施该标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它与贸易的紧密联系,吸引和引导企业自愿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提高企业或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最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ISO14000标准对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0年来ISO14000标准的推行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管理实践证明,它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较大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3个方面。 一是促进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ISO14000系列标准强调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促使企业把环境保护纳入其总体管理方针与目标,充分考虑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各个环节所包含的环境因素,找出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控制并降低其环境负面影响。它为促使企业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与能源,保证在最低消耗下来完成其生产或活动过程,为企业降低成本、减少废物产生与污染物排放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工具。正确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是推动了清洁生产的发展。清洁生产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都必须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在近期,提高原材料、能源利用率,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英文)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Registration No.: 000000000ROS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of Guangzhou AAAACo.,Ltd. Room AAA, No. 31,AAA Road, AAA Town, AAA District, AAA City Post Code 511434 Unified social credit code 914401000000 Is in conformity with ISO 14001: 2015 Standard This certificate is valid to the following product(s) Commercial induction furnace production and sales service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license. (Related place: Room AAA, No. 31,AAA Road, AAA Town, AAA District, AAA City) Date of issue: July 13, 2016 Date of expiry at most: July 12, 2019 Issued by: XINYUAN CERTIFICATION CENTRE CO., LTD Floor 7, Building C, Jiahua Building, No.9, Shangdi 3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MANAGEMENT SYSTEM CNAS C035-M Note: Within the validity period of the certificate, the certified organization shall accept the annual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as required, and the qualified identification on the certificate indicates that the registration is maintained through supervision. This certificate information may be foun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National Certification Accreditation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0587030.html,), or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Xinyuan Certification Centre Co., Ltd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 1、节能降耗,降低成本。ISO14001标准要求对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体现清洁生产的思想,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及服务都考虑减少污染的产生、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节约、废物的回收利用等环境因素。通过设计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以及运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有效地促进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减少或完全避免污染物超标排放费的交纳和行政性罚款,节省支出,降低成本,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ISO14001是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一个体系标准,它是融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于一身,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体系标准,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该标准在企业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这个新的管理机制不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而且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完善组织的管理体系,增添无限生机和活力。 3、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此向外界展示其实力和对环境保护的态度。树立良好的环境行为公众形象,改善与相关部门和周边群众的关

系,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满足顾客环保要求,提高企业形象,降低环境风险。 4、在国际贸易中冲破绿色壁垒市场压力。首先来自于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国际贸易中对环保标准包括对 ISO14001证书的要求越来越多,获取认证证书,就等于取得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可以获取国际贸易准入,避免非关税贸易壁垒,创造长远发展的条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5、有利于企业良性和长期发展。我国目前已考虑对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的企业在环保贷款、环保产品认证、评选先进单位或创一流企业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政策,企业通过获取认证证书,不但顺应国内外在环保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受国内外在环保方面的制约,而且增加了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因此,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必须与质量体系认证等同对待,更好的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79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应保证其客观性、系统性和文件化的要求,应按审核程序执行。内审的程序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规定: A、审核的范围,可包括审核的地理区域、部门或体系要素; B、审核的频次,应根据组织自身的管理状况和外部机构要求确定; C、审核的方法,一般可包括检查文件及记录,观察现

建筑公司审核记录模版

现场审核记录 受审核部门:办公室接受审核人员及职务:陪同人员: 条款号检查内容和记录不符合 Q5.5.1 C4.3.3 ES4.4.1 本部门职责手册已明确,注意负责文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区后勤管理等,部门人员共人,查主任职责及人力主管岗位职责提供,规定清楚分工明确,符合要求。 Q5.4.1 C3.2.3 E/S4.3.3 有部门管理目标:如文件受控率100%(合格),培训计划完成率100%(实现),固废分类处置率100%(实现)等。 管理目标考核情况:考核部门:,本部门目标完成情况: 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共个,方案措施基本符合要求,目前已实施完成。另 由项目部考虑项目具体情况和需要编制适用的方案,见项目部记录。 Q4.2.3 C3.5.1 C3.5.2 E/S4.4.5 查文件控制程序及文件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编制了程序覆盖50430规范要求。 编制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手册及程序:A版,已审批,年月日实施。 查受控文件: 提供了受控文件清单,包括手册、程序个、管理制度个等; 抽查文件发放记录: 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年月日发到领导及个科室 文件:年月日发到领导及个科室 文件:年月日发到领导及个科室 均发到了使用部门;有领用人签字。 查各岗位员工是否明确其工作活动所依据的文件: 查外来文件登记,共个文件,注明了发文部门,已传阅或转发。 查质量法规规范标准管理情况: 查文件适用性评审情况: 查文件修订和作废:没有发生作废文件。 Q4.2.4 C3.5.3 E4.5.4 S4.5.3 编制记录控制程序明确了管理要求覆盖50430规范要求,提供记录清单,共个,名称、编号、保存部门、保存期限明确,本部门记录保存符合要求。查档案管理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如何办理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它的办理需要准备如下资料: 1、有效版本的环境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2、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企业状况简介; 4、组织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 5、项目的环评批复; 6、组织的“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 7、组织的地理位置图,社区平面图和下水管网图; 8、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相关的职责; 9、体系运行以来三废的监测报告; 10、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企业近年来守法的证明; 11、特种设备的档案及相关操作人员的资格证照(特种行业才需提供); 12、化学品清单(MSDS);

13、组织的环境目标指标及重大环境因素; 14、组织实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大致上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受理申请方的申请 申请认证的组织首先要综合考虑各认证机构的权威性、信誉和费用等方面的因素,然后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并与其取得联系,提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认证机构接到申请方的正式申请书之后,将对申请方的申请文件进行初步的审查,如果符合申请要求,与其签订管理体系审核/注册合同,确定受理其申请。 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在整个认证过程中,对申请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最关键的环节。认证机构正式受理申请方的申请之后,迅速组成一个审核小组,并任命一个审核组长,审核组中至少有一名具有该审核范围专业项目种类的专业审核人员或技术专家,协助审核组进行审核工作。审核工作大致分为3步: 1.文件审核对申请方提交的准备文件进行详细的审查,这是实施现场审核基础工作。申请方需要编写好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在审核过程中,若发现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