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屑筛分计算

合集下载

细集料试验[宝典]

细集料试验[宝典]

细集料试验T 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仪具与材料⑴标准筛。

⑵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⑶摇筛机⑷烘箱:能控温在105℃±5℃。

⑸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 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 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水洗法试验步骤4.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 ,准确至0.5g。

66沥青路面用石屑筛分试验记录

66沥青路面用石屑筛分试验记录
公路工程管理用表
试验表66
路面用石屑筛分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日期 样品来源 材料规格 试验次数 干燥试样总量(g) 水洗后筛上总量(g)
水洗后0.075mm筛下量(g)
合 同 号: 编 号:
报告日期 试验规程 拟定用途 第1组 第2组 平均
试验单位:
0.075mm通过率(%) 筛孔尺寸(mm) 筛上质 分计筛 累计筛 通过百 筛上质 分计筛 累计筛 通过百 规范通过 平均通过百 量 余 余 分率 量 余 余 分率 率 分率(%) (g) (%) (%) (%) (g) (%) (%) (%) (%)
水 洗 后 干 筛 法 筛 分
干筛后总量(g) 损耗(g) 损耗率(%) 扣除损耗后总量(g)
级配曲线图
说明
通过率(%) 0 筛孔孔径(mm)
试验负责:
试验:
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复核: 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印制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石子的筛分析试验

石子的筛分析试验

四、试验步骤(一)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干筛法试验步骤1.称取按表2 .1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1%,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附底筛的套筛上进行筛分。

2.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筛分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尺寸大小顺序逐个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0.1%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 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总质量的0.1%,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和筛底上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后的试样总量(m0)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0.5%。

注:由于0.075mm筛干筛几乎不能反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mm, 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mm通过率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筛的筛下部分作为0.075mm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0.075mm通过率假设为0.(二)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骨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 . 称取一份试样,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1%,2 .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

3 .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 . 根据集料大小选择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 .075mm标准筛,上部为2 .36mm或4 .75mm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不得有集料倒出。

5. 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

6. 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

级配碎石一些看法

1、级配碎石粗、中、小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时,称做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垫层配合比为碎石(10-30):碎石(5-10)碎石(3-8)=45:30:251、根据各单档规格料级配,掺配出符合工程构造层级配范围要求的级配曲线,即确定各单档料的比例。

2、按可能出现的最正确含水量为中值以含水量1~L5%间隔配制5个试样,进展平行击实试验,可得到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假设实测点离散太大,可补点,提高准确度,从而可根据曲线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正确含水量.砂石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并应除去树皮、草皮等杂质。

假设用细砂,应掺入30%~50%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节选)6级配碎石6.1一般规定6.1.1 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6.1.2 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6.1.3 缺乏石屑时,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适宜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组配成级配碎砾石。

6.1.4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6.1.5 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6.1.6 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1.5mm以下。

6.1.7 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以下规定:(I)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⑶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正确含水量时进展碾压,直到到达以下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中间层100%基层98%底基层96%(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15~18cm0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细集料筛分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2 仪具与材料(1)标准筛。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摇筛机。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3 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

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 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4 试验步骤4.1 干筛法试验步骤4.1.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 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l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4.1.2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 5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4.2 水洗法试验步骤4.2.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 o4.2.2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人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

水稳配合比1

水稳配合比1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 压实度≥95%。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 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 经筛分确定按 碎石 4.75mm -31.5mm ∶石屑(0-4.75mm)=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3、水 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根据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土工击石报告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 水泥剂量为5%。

3、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 T0804-1994 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检测结果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由击实得最大干密度为2310kg/m3 每立方米材料的干料质量为2310kg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2310×5%÷(1+5%)=110kg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2310-110=2200kg每立方米碎石质量为2200×65%=1430kg每立方米石屑质量为2200×35%=770kg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310×5.4%=124.7kg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石屑∶水=110∶1430∶770∶124.7。

花岗岩石屑混凝土技术规程

花岗岩石屑混凝土技术规程

花岗岩石屑混凝土技术规程一、引言花岗岩是一种坚硬且富含石矿物的岩石,通常用于建筑中的结构性部分,如地基、墙壁、地板等。

为了利用花岗岩废料资源,节约可再利用的资源,降低建筑成本,采用花岗岩石屑混凝土成为了目前较为普遍的选择。

花岗岩石屑混凝土可从剩余材料中获得,其主要原料为水泥、砂、圆砾石、花岗岩石屑,其具备力学强度、抗水渗透性和摩擦性等特性。

本技术规程主要介绍花岗岩石屑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

二、定义1. 花岗岩石屑混凝土:指以花岗岩石屑为主要骨料,砂为细骨料,水泥为胶结料,再加入适量添加剂,调和成一种具有一定强度、耐久性、耐水性和路面防滑性的混凝土。

2. 花岗岩石屑:指将花岗岩经过破碎后得到的碎石、碎块和粉末。

三、原材料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级。

2. 砂:石英砂为佳,粗细度符合以下指标:精度:10以内;石粉含量≤3%。

3. 石料:石子、圆砾石,粒径应符合以下表格:4. 花岗岩石屑:筛选质量应良好,碎石与粉末混合率应随需求而定,常规花岗岩石屑的边长应小于20mm。

5. 水:符合“混凝土设计材料使用标准”(GB/T 50164)的相关规定。

6. 添加剂:应酌情添加,其种类、质量应遵循JG/T5087中的相关规定。

四、主要技术要求1. 水泥:使用水泥的含水率不应超过初始水分含量2%。

2. 筛分:石子和石屑应按规定筛分。

石子和石屑的石粉含量应≤3%。

3. 水灰比:凝结时间应适当,水灰比适宜范围为0.4~0.45。

4. 搅拌:搅拌方式应适当。

铲式或搅拌机搅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和部分水应混合,在搅拌3~5min后将石屑和剩余的水加入。

2)搅拌应适当,时间不应短于30s。

5. 浇筑:混凝土应直接浇筑、均匀浇筑,坍落度不应低于60mm。

不得对浇筑的基础受力部分连续浇筑两次,中间应隔20h以上。

6. 养护:混凝土应在表面浇水或其他适当方式下去掉液态表面,并避免混凝土表面风化、冻融破坏等影响混凝土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 0-0.5石屑 第1组 干燥总质量 586.2 水洗后总 水洗后 0.075筛下量 0.075mm通过率 筛孔尺寸 37.5 31.5 26.5 19 16 水 洗 后 干 筛 法 筛 分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 干筛后总 损耗量 损耗率 扣除损耗 后质量 539.2 0.8 0.15 585.4 585.4 试验前烘干质量 含泥量 (0.3-0.4) 1402.4 1464.8 试验后烘干质量 1295.8 1356.4 483.8 0.8 0.17 521.3 521.4 含泥量 7.6 7.5 7.4 平均值 0 6.4 157.5 139.3 87.8 82.0 33.4 32.8 0 1.1 26.9 23.8 15.0 14.0 5.7 5.6 0 1.1 28.0 51.8 66.8 80.8 86.5 92.1 100 98.9 72.0 48.2 33.2 19.2 13.5 7.9 0 3.1 143.9 116.8 83.4 75.6 27.1 33.9 0 0.6 27.6 22.4 16.0 14.5 5.2 6.5 0 0.6 28.2 50.6 66.6 81.1 86.3 92.8 筛上重 分计筛余 540.0 46.2 7.9 累计筛余 通过率 筛上重 522.1 484.6 37.5 7.2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第2组
100.0 99.2 71.9 48.8 33.3 19.0 13.6 7.6
堆 积 密 度
容器体积 容器质量 1004 1004 363 363
容器+砂 1939 1936
密度 1.570
平均 1.569
1.567
空 隙 率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空隙率 2.727 1.569 42.5
第2组
22.1 平均
84.6
7.5 7.6 通过率 平均 通过率
7.2
100 99.4 71.8 49.4 33.4 18.9 13.7 7.2
沉淀物高度 砂当量 97 93
絮状物+沉淀物总高度 149 148
砂当量 65
平均值 64
63
料 细集料 表观密 度 300.0 300.0
瓶+水 678.8 680.0
瓶+水+砂 869.0 870.2
水温及aT 23.5 0.006 23.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006
表观密度 2.727
平均值 2.727
2.7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