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2)

合集下载

胫骨骨折如何锻炼方法

胫骨骨折如何锻炼方法

胫骨骨折如何锻炼方法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骼损伤,需要经过适当的康复锻炼来帮助骨折部位愈合和恢复正常功能。

在康复过程中,合理的锻炼方法对于加速愈合和避免并发症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胫骨骨折的锻炼方法,帮助伤者更好地康复。

1. 早期康复锻炼胫骨骨折初期,需要进行早期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声明在进行锻炼前,请务必咨询专业的康复医师或物理治疗师,并根据其指导进行适当的锻炼。

1.1. 肢体保护在活动受限的情况下,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受伤肢体,避免再次受伤。

可以使用石膏或者外固定装置来固定受伤部位,减少骨折片移动。

1.2. 轻度活动在骨折发生后的早期,轻度活动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脚趾伸展、踝关节活动等。

但是要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负重活动。

1.3. 按摩按摩是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环节。

可以在受伤肢体周围的肌肉组织上进行轻柔的揉捏,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除。

但是要避免直接按摩骨折部位。

1.4. 热敷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湿敷布,在受伤区域周围进行适度的热敷。

2. 恢复期康复锻炼胫骨骨折进入恢复期后,可以逐渐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和范围。

恢复期康复锻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走路训练在得到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可逐渐开始进行走路训练。

起初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进行辅助,待伤势逐渐好转后逐渐减少辅助工具。

但是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走路,以免加重伤势。

2.2. 按摩和伸展可以通过按摩和伸展患者受伤肢体周围的肌肉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

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脚趾伸展、踝关节活动等。

2.3. 肌力训练逐渐增加肌力训练的强度和范围,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功能。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抬腿运动、膝关节屈伸等。

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活动。

2.4. 平衡训练胫骨骨折后,受伤肢体的平衡能力可能会下降。

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踮脚尖等,有助于恢复平衡能力。

左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左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左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一、前言左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来帮助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左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术后护理、康复锻炼、营养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二、术后护理1. 休息: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床上或轮椅上静卧,并保持受伤部位处于高位。

2. 疼痛管理:疼痛是常见的术后反应,需要进行积极的疼痛管理。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相应的止痛药物。

3. 切口处理:切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切口是否发红肿胀或出现渗液等异常情况。

4. 饮食调整: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过度进食或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利于恢复的食物。

三、康复锻炼1. 活动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训练,包括肌肉力量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等。

2. 步态训练:患者需要进行步态训练,帮助恢复正常行走能力。

在进行步态训练时,可以使用助行器或拐杖等辅助工具。

3. 牵引治疗:对于某些骨折类型,牵引治疗可以帮助恢复骨折位置的正常位置。

牵引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营养支持1. 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素,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术后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2.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术后患者需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实现。

3.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受伤部位的压力,不利于康复。

术后患者需要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五、心理支持1. 情绪调节:受伤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等情绪。

家人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

2. 康复目标:设定明确的康复目标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为康复工作提供方向。

3. 社交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缓解康复期间的孤独感和压力。

六、总结左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包括休息、疼痛管理、切口处理和饮食调整等方面;康复锻炼包括活动训练、步态训练和牵引治疗等方面;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摄入、钙和维生素D以及控制体重等方面;心理支持包括情绪调节、康复目标和社交支持等方面。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
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创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以下是相关的解释:
一、术后康复的目标
手术后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小腿及足部正常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缓解疼痛和肿胀,提高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时间
康复训练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到1年,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的康复进展情况而定。

三、康复训练的阶段
康复训练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早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1-3周,主要是康复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伤口,缓解疼痛和肿胀,确保小腿和足部的正常血液循环,并保持足部的柔软度。

2. 中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3-6周,主要是恢复小腿和足部的正常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进行适量的活动和锻炼,如踮起脚尖、屈曲膝盖等。

3. 后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6周后,主要是加强肌肉力量和增加耐力,以提高小腿和足部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质量。

可以进行适量的跑步、跳跃和其他有氧运动。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康复训练要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监督下进行。

2. 康复训练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不要过度锻炼或过度休息。

3. 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态。

4. 康复期间需要避免摔倒和其他运动损伤,以保护受伤的小腿和足部。

5. 康复期间要遵循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建议,按时服药和定期复诊。

以上就是关于左小腿胫腓骨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希
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腓骨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腓骨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腓骨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腓骨骨折的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减轻疼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下面就介绍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方法,希望对腓骨骨折患者有所帮助。

1. 活动踝关节。

腓骨骨折后,踝关节往往会出现僵硬和功能受限的情况。

因此,通过活动踝关节的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踝关节活动,如画圈、上下摆动等动作,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和次数。

2. 加强腓骨周围肌肉。

腓骨骨折后,周围的肌肉往往会出现萎缩和无力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肌肉训练来加强腓骨周围的肌肉,如腓肠肌、胫骨前肌等。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训练,如踢腿、踮脚尖等动作,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

3. 平衡训练。

腓骨骨折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平衡能力下降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平衡训练来帮助恢复平衡能力。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目站立等动作,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时间。

4. 恢复步态。

腓骨骨折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步态异常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步态训练来帮助恢复正常的步态。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步态训练,如走路、上下楼梯等动作,逐渐恢复正常的步态。

5. 柔韧训练。

腓骨骨折后,周围的软组织往往会出现僵硬和缩短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柔韧训练来帮助恢复软组织的柔韧性。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柔韧训练,如拉伸、按摩等动作,逐渐增加训练幅度和次数。

6. 功能训练。

腓骨骨折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受伤部位功能受限的情况。

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功能训练来帮助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训练,如踢球、跳跃等动作,逐渐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总之,腓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耐心和恒心。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进行训练,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腓骨骨折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康复。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1)术后第3天。

开始趾关节活动、各脚趾轻微活动,会有一些不灵便与神经麻得感觉、每天3-4次,每次50下、ﻫ(2)术后第5天。

开始踝关节活动。

脚背用力往后拉,为今后下蹲练习打基础,参照健康得脚得角度,一般80-90度就可以了。

每天3—4次,每次100下,要用力。

ﻫ (3)术后第7天、开始膝关节活动、这个就是一个比较艰巨得锻炼,非常必要、无法偷懒、耗时长、有时候练起来还有点吃亏。

一开始会碰到膝盖弯曲时听到里面得筋咔咔直响,很不顺趟。

膝盖弯曲,从180度—90度就是第一个阶段,从90度—45度就是第二个阶段,从180度—45度就是第三个阶段,从45度—15度左右就是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天4—6次,每次10下,正常情况下10天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ﻫ(4)术后第10天、开始抬腿练习。

练习大腿与小腿得力量恢复,特别就是大腿得力量恢复,很重要,避免大腿肌肉萎缩。

ﻫ(5)术后第12天。

开始组合练习——抬腿、屈膝(第一阶段)、弯脚背、动脚趾。

每天至少4—6次,每次20-50下。

特别得,屈膝练习要忍住酸胀得疼痛用力下压,弯脚背也就是要忍住酸麻硬得障碍,但也要注意,只能在自己可以接受得范围之内,不可强来。

(6)术后第20天、屈膝(第二阶段)练习。

这个阶段有时会遭受到医生给您施加得外力,因为90度就是个坎,有些人难以突破(俺就就是),医生乘我不注意突然一用力,把我压得哇哇直叫,但后来,我就这样突破这一关了、同时趾踝与大腿组合练习继续。

(7)术后第28天、屈膝(第三阶段)练习、这个其实就是对前面练习得整理与巩固提高。

ﻫ (8)术后第30天。

健腿下地练习力量、这个有早有晚,因人而异。

但就是下地之前一定要适应2天,因为长期卧床,健康得腿突然下地也会感觉力量不足,膝盖打弯,往地下只跪得,搞不好还会伤及伤腿。

(9)术后第32天。

伤腿血液循环训练。

就就是人还在床上,但让伤腿开始垂立,不着地,不承力、伤腿会明显变色,先变红,再变黑,再变成紫红发花,脚也开始肿,有胀得感觉。

胫腓骨远端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胫腓骨远端骨折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3)观众厅,建筑面积超过400㎡ 的展览厅、营业厅、多功能厅、餐厅,建筑面积超过200㎡的演播室;
(4)建筑面积超过300㎡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
(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2.应急照明
1)应急照明设置位置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应急照明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放电时间不小于20min);避难层(间)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小时。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灭火器箱被遮挡,整改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2.灭火器设置
2)灭火器的摆放
筒体应无明显缺陷和机械损伤。保险装置应完好。安装设置应稳固,铭牌应朝外,头向上。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对于环境干燥、洁净的场所,手提式灭火器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防湿或防腐蚀措施。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采取防湿、防寒、防晒等相应保护措施。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二)查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5)窗口、阳台。是否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二)查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6)疏散路线图。在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灭火器设置位置过高
灭火器无压力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筒底严重腐蚀
未采取防湿防腐措施
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
3)灭火器的位置标识
在有视线障碍的点设置灭火器时,应在醒目的地方设置指示灭火器位置的发光标志。在灭火器箱的箱体正面和灭火器设置点附近的墙面上应设置指示灭火器位置的标志,并宜选用发光标志。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1)术后第3天。

开始趾关节活动。

各脚趾轻微活动,会有一些不灵便和神经麻的感觉。

每天3-4次,每次50下。

(2)术后第5天。

开始踝关节活动。

脚背用力往后拉,为今后下蹲练习打基础,参照健康的脚的角度,一般80-90度就可以了。

每天3-4次,每次100下,要用力。

(3)术后第7天。

开始膝关节活动。

这个是一个比较艰巨的锻炼,非常必要、无法偷懒、耗时长、有时候练起来还有点吃亏。

一开始会碰到膝盖弯曲时听到里面的筋咔咔直响,很不顺趟。

膝盖弯曲,从180度—90度是第一个阶段,从90度—45度是第二个阶段,从180度—45度是第三个阶段,从45度—15度左右是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天4-6次,每次10下,正常情况下10天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4)术后第10天。

开始抬腿练习。

练习大腿和小腿的力量恢复,特别是大腿的力量恢复,很重要,避免大腿肌肉萎缩。

(5)术后第12天。

开始组合练习——抬腿、屈膝(第一阶段)、弯脚背、动脚趾。

每天至少4-6次,每次20-50下。

特别的,屈膝练习要忍住酸胀的疼痛用力下压,弯脚背也是要忍住酸麻硬的障碍,但也要注意,只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可强来。

(6)术后第20天。

屈膝(第二阶段)练习。

这个阶段有时会遭受到医生给你施加的外力,因为90度是个坎,有些人难以突破(俺就是),医生乘我不注意突然一用力,把我压的哇哇直叫,但后来,我就这样突破这一关了。

同时趾踝和大腿组合练习继续。

(7)术后第28天。

屈膝(第三阶段)练习。

这个其实是对前面练习的整理和巩固提高。

(8)术后第30天。

健腿下地练习力量。

这个有早有晚,因人而异。

但是下地之前一定要适应2天,因为长期卧床,健康的腿突然下地也会感觉力量不足,膝盖打弯,往地下只跪的,搞不好还会伤及伤腿。

(9)术后第32天。

伤腿血液循环训练。

就是人还在床上,但让伤腿开始垂立,不着地,不承力。

伤腿会明显变色,先变红,再变黑,再变成紫红发花,脚也开始肿,有胀的感觉。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骨伤,发生在腓骨或其他骨骨上,一旦骨骨断裂会对正常的运动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病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康复训练。

本文将介绍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康复训练过程以及常见的康复训练技术。

一、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1、根据个人情况,充分考虑训练量。

康复训练时,一定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千万不要贪心,增加训练量,以防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康复效果。

2、逐渐增加训练量。

在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训练量,病人本身也要有一定的耐力,以便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3、康复训练前期,要采取轻柔的训练方法,使骨骨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以免骨骨受到过度的外力影响,从而影响康复效果。

4、千万不要在训练过程中忽视自身舒适度,应该注意放松的感觉,使身体紧张的肌肉得到满足的放松,以便在训练过程中获得最佳效果。

二、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过程1、活动康复训练。

当胫腓骨折发生后,可以采取活动康复训练的方法,使骨骨得到相应的运动,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训练时,可以采取轻柔的锻炼,如在骨骨上进行抓握、拉伸等,使骨骨组织活动起来,以改善伤处的某些功能。

2、力量训练。

当骨骨折的创伤愈合后,就可以进行力量训练。

训练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静脉注射力量训练,即在创伤部位注射适量的抗生素,使其回复到原来的力量状态;另一种是采用低剂量力量训练,即在创伤部位用低剂量的药物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骨骨的紧张度。

3、牵引训练。

牵引训练是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加快骨骨伤处的恢复。

在牵引训练时,要采取轻柔的动作,避免拉伤骨骨伤处,以保护骨骨创伤,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三、常见的康复训练技术1、电磁力法。

电磁力法是利用雷射能量,在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改善骨骨创伤的症状,促进骨骨的新陈代谢。

2、力学力法。

力学力法是利用机械力学效应,对骨骨实施不同方向和不同大小的力,使骨骨产生拉伸和压缩效应,从而改善骨骨的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
特别提醒:伤筋动骨100天,病友不可操之过急,功能训练需根据自己骨骼恢复状况,一点点增加强度和科目,不可一次猛加训练量。

自己骨骼恢复状况一般用拍X光片和自己感受是否适应来简单判断。

(1)术后第3天。

开始趾关节活动。

各脚趾轻微活动,会有一些不灵便和神经麻的感觉。

每天3-4次,每次50下。

(2)术后第5天。

开始踝关节活动。

脚背用力往后拉,为今后下蹲练习打基础,参照健康的脚的角度,一般80-90度就可以了。

每天3-4次,每次100下,要用力。

(3)术后第7天。

开始膝关节活动。

这个是一个比较艰巨的锻炼,非常必要、无法偷懒、耗时长、有时候练起来还有点吃亏。

一开始会碰到膝盖弯曲时听到里面的筋咔咔直响,很不顺趟。

膝盖弯曲,从180度—90度是第一个阶段,从90度—45度是第二个阶段,从180度—45度是第三个阶段,从45度—15度左右是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天4-6次,每次10下,正常情况下10天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4)术后第10天。

开始抬腿练习。

练习大腿和小腿的力量恢复,特别是大腿的力量恢复,很重要,避免大腿肌肉萎缩。

(5)术后第12天。

开始组合练习——抬腿、屈膝(第一阶段)、弯脚背、动脚趾。

每天至少4-6次,每次20-50下。

特别的,屈膝练习要忍住酸胀的疼痛用力下压,弯脚背也是要忍住酸麻硬的障碍,但也要注意,只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可强来。

(6)术后第20天。

屈膝(第二阶段)练习。

这个阶段有时会遭受到医生给你施加的外力,因为90度是个坎,有些人难以突破(俺就是),医生乘我不注意突然一用力,把我压的哇哇直叫,但后来,我就这样突破这一关了。

同时趾踝和大腿组合练习继续。

(7)术后第28天。

屈膝(第三阶段)练习。

这个其实是对前面练习的整理和巩固提高。

(8)术后第30天。

健腿下地练习力量。

这个有早有晚,因人而异。

但是下地之前一定要适应2天,因为长期卧床,健康的腿突然下地也会感觉力量不足,膝盖打弯,往地下只跪的,搞不好还会伤及伤腿。

(9)术后第32天。

伤腿血液循环训练。

就是人还在床上,但让伤腿开始垂立,不着地,不承力。

伤腿会明显变色,先变红,再变黑,再变成紫红发花,脚也开始肿,有胀的感觉。

把脚倒立或是平放,会很快恢复。

(10)术后第35天。

单脚落地+架双拐。

这个也是一个练习的巩固,对健腿力量练习的巩固,对伤腿血液循环的巩固,同时也开始练习操作拐杖。

(11)术后第45天。

伤腿(脚板)尝试轻轻触地,但不承力。

脚掌会有轻微胀的感觉。

(12)术后第49天。

练习正坐。

双腿平放,伤腿从不加力点地到自然放置。

期间伤腿会肿,会变颜色,小腿会发硬,大腿会酸,这都很正常,有个过程。

(13)术后第53天。

练习双脚落地+架双拐,但伤腿不承力。

其实就是练习走路的姿势啦,伤腿最好不要用力,仅仅是挨着地做个样子罢了。

(14)术后第56天。

练习伤腿的力量。

家里有条件的,可以买个体重秤,自己用伤腿一点点地踩称,每天增加2-3kg的目标。

注意不要操之过急,一旦感到有不适,立刻停止。

(15)术后第60天。

练习“架双拐+伤腿承力走路”。

当伤腿可以踩秤
到体重的1/3时,具备了理论上“架双拐+伤腿承力走路”的条件。

但为了安全起见,伤腿踩秤到体重的1/2时,再练习,更为稳妥。

(16)术后第63天。

爬坡练习。

寻找超过30度的斜坡,练习上下。

主要是训练踝关节的弯曲程度,为接下来的上下楼梯脚掌发力打基础,也为下蹲便便脚踝的弯曲打基础。

(17)术后第67天。

练习“架单拐走路”。

当伤腿可以踩秤到体重的1 /2时,具备了理论上“架单拐走路”的条件。

但为了安全起见,伤腿踩秤到体重的2/3时,再练习,更为稳妥。

(18)术后第70天。

伤腿应该可以承重全部体重。

(19)术后第71天。

练习扶拐上下楼梯。

扶拐,不是拄拐。

其中下楼难度比较大,危险性强,发力及伤脚力量的增加训练有个过程,要好些时间练习。

(20)术后第77天。

下蹲练习。

会有些不适应,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21)术后第80天。

脱拐平地行走练习。

最好先从扶着拐、扶着墙慢慢练。

(22)术后第84天。

脱拐上下楼梯。

最好先从扶着拐、扶着栏杆、扶着墙慢慢练。

(23)术后第90天。

行走路程练习。

巩固脱拐练习的成果,练习伤腿负重的耐力。

矫正走路姿势。

(24)术后第100天。

自检训练成果。

看看有哪些没有达标,尽快及时补救。

达标,就是伤腿跟健腿看齐,除了伤腿不要做旋转运动外,其他功能都能恢复到健腿的水平(不包含力量)。

超过4个月再练,难度就大很多了。

我在120天内一共拍了5次片子:
第一次:伤后手术前。

就是断骨,胫骨骨折,腓骨粉碎性骨折,胫骨骨折在下三分之一处(也就是最最容易断的地方,病友们断的最多的地方),腓骨断在正中间(1/2处)。

医生和警察分析,应该是汽车先撞断腓骨,重心失去后,被电动车和车上载的人斜压憋断了胫骨。

第二次:术后第2天。

拍片检查手术执行状况。

第三次:术后第45天。

也是伤口拆线后的整一个月。

观察骨骼生长状况,以及骨痂的生长状况。

以判定伤腿能否开始承力。

第四次:术后第75天。

术后两个半月。

观察骨痂的生长状况,决定伤腿可以逐渐减少拐杖的使用。

第五次:术后第105天。

属于遵医嘱,每月例行检查。

主要看骨痂生长状况,以便决定运动量和运动方式。

还有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分别是伤残鉴定和例行检查,持续到钉子取出来为止。

预计到明年五一前后取钉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