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章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化》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1(含答案)

经典精品试卷《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2、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三国演义》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5.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6.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
图中的长城应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7、下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8、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9、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②八股取士的实行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科学家的努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10、下列语句中能够准确概括出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的是()A.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B.科技发展,成就辉煌C.科技发展达到顶峰D.科技持续稳定发展二、材料解析题1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
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
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B.莫高窟C.颐和园D.万里长城2.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独创性的象征。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3.一位外国朋友希望能游览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他应该去()A.沈阳故宫B.北京故宫C.万里长城D.避暑山庄4.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存的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修建于()A.秦朝B.战国C.明朝D.清朝5.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大唐西域记》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水浒传》6.明清之际,我国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有()A.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B.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C.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D.苏轼、柳永、李清照7.这部书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8.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E.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9.某古书的提要写道:“明,徐光启撰……总括农家诸书。
”据此可知,该古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0.下列不属于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是()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孙悟空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汤显祖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题1.“……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人权至上B.君权至上C.皇位世袭 D.高端大气2.明朝时修建的哪个伟大工程保护了中原王朝()A.都江堰B.长城C.秦长城D.北京故宫3.明长城的东到哪里,西到哪里()A.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B.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C.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5.“武松打虎”的故事出自()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红楼梦》6.想了解中国明朝时期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可以参考()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7.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黄帝内经》D.《齐民要术》8.明朝的一部农学著作,它的作者是徐光启,则该书是()A.《黄帝内经》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9.明朝中后期,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10.“九九八十一难”、“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说的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红楼梦》11.一个时代的著名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形象。
以下属于我国现存的保留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是()A.赵州桥B.兵马俑C.故宫D.长城12.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A.关汉卿、《窦娥冤》 B.孔尚任、《桃花扇》C.汤显祖、《牡丹亭》D.陈洪绶、《西厢记》13.连线题。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 )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2.观察下面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3.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其标题分别为“舌战群儒”“蒋干盗书”“单刀赴会”“挥泪斩马谡”。
你认为它们可能取材于(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牡丹亭》4.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 )①张仲景②华佗③李时珍④徐光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主要是指( )A.《本草纲目》是农政科技巨著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文学价值高6.《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当时(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
其中农学家徐光启的农业科学巨著是()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9.王华同学在学习“明朝的北京城”这一知识的时候,做了一组课堂笔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其体现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等丰富内涵的价值标准,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现在中医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籍()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2.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
他主要查阅的著作应是()A.《史记》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三国志通俗演义》3.某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横线处应填()A.《韩非子》B.《兰亭集序》C.《窦娥冤》D.《农政全书》4.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附有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6卷,此外他还与另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对我国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我国在科学技术上()A.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吸收B.在前人基础上注重创新C.对传统先进技术的总结D.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5.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6.绵阳市平武县城内的报恩寺被誉为“深山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当地土司在北京故宫完工后不久,仿照其样式修建的。
它修建的时代应该是()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7.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讲述了“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
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小明同学查阅史料发现: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关羽中箭则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这说明()①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②文学作品不等同于历史事实③《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④文学作品有虚构成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明代著名戏剧《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题(含答案)-word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栏目以弘扬创新精神为己任,启发人的思维,提高人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以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为出发点,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事件和人物。
”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天工开物》栏目的宗旨。
这个栏目的命名与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有关( )A.李时珍B.毕昇C.徐光启D.宋应星2、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吴承恩3、“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5、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6、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7、“醉打蒋门神”的故事出自()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8、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皇权的高度膨胀 B.民族矛盾尖锐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9、“九九八十一难”、“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说的是()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10、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是东方艺术中时间最悠久、空间最辽阔、内涵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种艺术,是东方文化瑰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D.《红楼梦》2、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
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 )A.《天工开物》B.《史记》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他是哪部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原型(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查阅( ) A .《伤寒杂病论》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6、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 )A.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B.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布局严整,金碧辉煌,气象万千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几何原本十五问D .本草纲目8、《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C )A.张仲景B.华佗C.李时珍D.吴承恩2.明朝时修建的哪个伟大工程保护了中原王朝(B )A.都江堰 B.长城 C.秦长城 D.北京故宫3.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 (C )①辽②金③元④明⑤清A.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栏目以弘扬创新精神为己任,启发人的思维,提高人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以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为出发点,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事件和人物。
”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天工开物》栏目的宗旨。
这个栏目的命名与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有关(D )A.李时珍B.毕昇C.徐光启D.宋应星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6.“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伟大工程是(D )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7.“醉打蒋门神”的故事出自(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8. 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C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9.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医学材料一长城,以其宏伟气势,浩大规模,深携民族精神,一直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象征。
材料二某游客来到位于北京郊外的八达岭长城,看到与雄伟的长城、潮涌的人群相呼应的是遍布于长城墙面上游客留下的伤痕。
在墙面的砖上,游客用各种工具刻字。
材料三目前,国务院正在制定关于保护长城的新法规,对各种破坏方式基本上有了细致的处罚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化一.单选1.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亲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2.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孙悟空”这一形象出自()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3.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4.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5.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教育部提出优秀传统戏剧进校园。
在学生关注的传统戏剧中,京剧是主要剧种之一。
京剧中人物的脸谱与人物形象息息相关,如关公为红脸,代表仗义忠心,舞台上的曹操经常被描绘为奸猾狡诈且生性多疑,据此判断,曹操的脸谱颜色应该是()A.白色B.黑色C.蓝色D.黄色6.“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出自于()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7.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代,有一项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它是()A.《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8.方寸之间,见证历史。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的是()A.B.C.D.9.李时珍经过27年研究,写成有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医方一万多个的《本草纲目》.这一书()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C.是中国系统介绍了西医的著作D.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基础10.如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
该著作应是()A.《齐民要术》B.《水经注》C.《天工开物》D.《海国图志》11.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A.《三国演义》和秦腔B.《水浒传》和昆曲C.《红楼梦》和京剧D.《西游记》和汉调12.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下列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正在播放电影《李时珍》B.唐明邦著《李时珍评传》C.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D.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13.如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A.史学B.农学C.建筑学D.医药学14.要详细了解明朝中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5.明朝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这部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16.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耗费27年的精力,编写出一部药物浓巨著。
该巨著是()A.B.C.D.17.盐城自古因盐而兴,亦因盐而名,沿海一带煮盐晒盐的历史源远流长。
后人要想了解其生产的相关技术,最好查阅以下哪一著作()A.B.C.D.18.该书总结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古代科学家是()A.贾思勰B.徐光启C.李时珍D.宋应星19.明朝李时珍撰写的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20.解放后,我国政府重修了一位明代名医的陵墓,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为其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这一位名医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二.填空1.明朝李东阳创立了茶陵诗派。
(判断对错)2.明代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判断对错)3.明末杰出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百科全书,它被外国人称为“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判断对错)。
4.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在众多作品中最为有名的是《天工开物》、《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判断对错)5.清朝时期,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形成的一个新的剧种是京剧,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剧种,被视为国宝。
(判断对错)6.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明清时期小说有了突出的发展,请写出下列相关的史实:(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2)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是(3)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4)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是。
7.《农政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
(判断对错)8.《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一部药物学著作。
(判断对错)9.施耐庵写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判断对错)10.《农政全书》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错误:,订正:。
三.材料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工开物》封面和插图材料二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和进取毫不相关也!--《天工开物》(1)材料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
(3)说明《天工开物》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
2.阅读下列材料判断:明清两朝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元末明初,在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撰写的长篇小说。
清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给小说创作以深刻影响。
清初至乾隆时期是清朝小说发展的全盛时期,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与前代相比都有较大的发展。
乾隆年间诞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以下结论,如果与上述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涂“A”;如果违背了上述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涂“B”;如果是上述内容未涉及的,请涂“C”。
(1)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据垄断地位。
(2)中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
(3)《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故事写成的长篇小说。
(4)明代的《红楼梦》是章回小说的顶峰。
(5)《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览永不清平。
材料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1)材料一中的《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文学地位是什么?(2)材料二小说的作者是谁?他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3)材料三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小说的作者是谁?材料三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4)明清小说有哪些特点?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 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创作于什么时期?(2)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你对《红楼梦》有怎样的评价?5.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它以“万岁山”为全城的中心点,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
紫禁城的主要宫殿和午门、承天门等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
(1)材料所说的这座城市是材料二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2)诗中提到的长城在明朝时,东西到达哪里?(3)明朝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请从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两个方面,举出科技巨著的例子。
(4)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①降妖除魔本领强,蔑视统治勇反抗。
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②封建礼教真罪恶,爱情悲剧谁之责。
对应的作品是。
③民间生活多艰难,逼上梁山当好汉。
对应的作品是。
④军事斗争乱纷纷,人物形象栩如真。
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5)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的新剧种是(6)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其中戏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是,他的代表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