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安排1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运用有关设计资料(如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组合,或者其他简单的机械结构。

具体的设计任务如下:1、设计题目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确定传动装置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并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2、设计内容(1)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根据给定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体布局,选择合适的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2)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对主要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链轮、蜗杆蜗轮等)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主要结构参数和尺寸。

(3)轴的设计计算根据各轴所传递的转矩和转速,对轴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确定轴的直径、长度、键的尺寸等。

(4)轴承的选择和计算根据轴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型号,并进行寿命计算。

(5)连接件的选择和计算选择合适的联轴器、键等连接件,并进行强度计算。

(6)箱体及附件的设计设计箱体的结构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润滑和密封方式,确定附件(如观察孔、通气孔、放油孔等)的位置和尺寸。

3、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任务、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过程、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说明书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晰、计算准确、图文并茂。

(2)装配图一张(A1 或 A0 图纸)装配图应能正确表达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结构形状,标注必要的尺寸、配合、公差和技术要求等。

机械课程设计规划方案

机械课程设计规划方案

机械课程设计规划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描述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准确绘制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3.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种机械设计软件,如CAD等,能够完成基本的机械设计操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计算和分析。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简单的机械组装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安排2课时进行讲解。

- 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原理及应用2. 机械制图:依据课本第三章,教授学生如何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共计4课时。

-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3.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以CAD软件为例,教授学生进行基本机械设计操作,安排4课时进行实践操作。

-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机械零件的CAD绘制- 装配体的CAD组装4. 机械设计计算与分析: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教授学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计算和分析,共计4课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编写设计说明书:详细描述设 计思路、设计方案、设计过程 等
准备答辩:准备答辩PPT,熟 悉设计内容,准备答辩问题
完成设计说明书:提交设计说 明书,等待老师审核
参加答辩:参加答辩,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展示设计成果
第四周:答辩,修改完善设计
答辩时间:第四周
答辩地点:学校报告厅
答辩内容:介绍设计思路、 设计方案、设计成果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产品的可维护 性和可升级性
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产品的使用寿 命和耐久性
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保证装置的强度和刚度
设计合理的结构,避免应力集中和疲劳破坏 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螺栓、焊接等,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成果展示:展示 设计成果,包括 图纸、模型、实 验数据等
问题分析:分析 设计中遇到的问 题和解决方案, 以及改进措施等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
认真听取老师的问题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 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准确、有条理 对于老师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并提出改进措施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通 过团队合作, 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沟通能力:通 过团队沟通, 提高表达和倾
听的能力
领导能力:通 过团队领导, 提高组织和协
调的能力
创新能力:通 过团队创新, 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创新
能力
02
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确定机械装置的功能和用途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设计机械装置的草图和结构 制作机械装置的零件和组件 组装机械装置并进行测试 修改和完善机械装置,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明细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明细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明细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对机械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力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高年级机械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创新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数学和机械原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

1. 熟练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完成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独立使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工程图纸绘制。

3. 在团队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与他人协作完成复杂机械设计任务。

4.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关注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5. 养成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为未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步骤,分析机械结构的功能和组成,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深入讲解设计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机械零件设计:以第三章为参考,详细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零件的设计。

3. 受力分析与计算:运用力学知识,对机械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以第四章内容为依据,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受力计算。

4. CAD软件应用:结合第五章内容,教授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工程图纸绘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设计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机械零件的设计轴承和轴的设计传动机构设计(齿轮、链条、皮带等)联接件设计(螺栓、螺母、焊接等)3. 机械动力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惯性力、力矩和运动规律动力学方程及其应用4. 机械强度计算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和选择零件的强度计算方法安全因数和寿命预测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参数化设计和三维建模机械设计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上机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CAD软件,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手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等。

2. 课件:PowerPoint、Flash等。

3. 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期刊、论文、视频教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设计报告:评估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性、实用性、准确性等方面。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每次2课时。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第5-8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第9-12课时:机械动力学第13-16课时:机械强度计算第17-20课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对简单的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掌握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

3.熟悉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

4.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机械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如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3.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如效率、精度、稳定性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讲解常用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讲解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和优化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挑战。

3.实验法: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背景和任务要求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背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任务要求是设计一款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机械装置,满足特定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和范围设计目标是设计一款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机械装置,满足以下要求:1. 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2. 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易用性,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3. 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节能性,能够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4.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够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设计范围包括机械装置的整体设计、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等。

三、设计内容和评分标准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制定: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制定等。

2. 机械装置的整体设计:包括机械装置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材料选择等。

3. 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包括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尺寸设计、材料选择等。

4.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工艺流程的制定、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实施等。

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机械装置的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3. 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的精度和质量。

4. 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时间和提交要求设计时间为一个学期,具体时间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

提交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方案的书面报告和演示PPT。

2. 机械装置的3D模型和详细制图。

3. 零部件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4. 机械装置的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

五、注意事项1. 设计过程中要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

2.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

3.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和细节把控,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4.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和环保,避免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完美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能力,提高其制图速度和准确性。

2.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机械系统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的方法,具备独立完成简单机械设计项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其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提高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机械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制图标准等,对应教材第1章至第3章内容。

- 力学基础: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受力分析、应力与应变等。

- 材料力学性能:介绍常用机械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选用原则。

- 机械制图标准: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视图、剖面、尺寸标注等。

2. 机械零件选型与设计:包括传动系统、联接件、轴承和联轴器等,对应教材第4章至第6章内容。

- 传动系统:讲解各类传动方式的特点及选型方法,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 联接件:介绍常用联接件的结构形式及设计方法,如螺栓、键等。

- 轴承和联轴器:讲解轴承类型、性能及其选用原则,以及联轴器的设计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理论和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 练,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为创新 设计和今后的工程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 2、 掌握机械及机械传动装置的一般设计方法、设 计步骤,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机械设计及解 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i1 0.25i
目的:(1)尺寸协调、互不干涉
(2)尺寸紧凑、便于润滑
三、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的功率P、转速n和转矩T
注意: 1.按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Pd计算,而不按
电动机额定功率Ped计算。 2.设计轴时应按其输入功率计算、设计传动
零件时应按主动轴的输出功率计算
原始数据
运输带拉力F (N) 运输带速度V (m/s) 卷筒直径D (mm)
5-1 2000 1.2 320
题号
5-2
5-3
2100
2200
1.3
1.4
320
350
5-4 2300 1.5 350
112150201 班
112150202 班
钟发明 姚俊
李河 赵宣 喻俊涵 宋粞龙 柏杨生 张月
题目六:设计一用于链式运输机上的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平 稳,经常满载,双班制工作。曳引链容许速度误差为5%。减速器小 批生产,使用期限5年。
二、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和分配
1.确定总传动比ia
ia
nm nw
2.分配各级传动比
ia io i i i1 i2
i0 减速器外传动比
i 减速器传动比
分配原则:
(1) 各级传动比应在推荐范围内选取, 不得超过最大值。 (2)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i1 (1.3 ~ 1.4)i2 或 i1 (1.3 ~ 1.4)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3-3 3-4 3-5 3-6 3-7 乔东华 曾海波 刘文达 李佳蔚
112150 秦红卫 陈银 陈锦 202班
张余
罗洪鑫
题目四:设计型砂搅拌机的传动装置—两级圆柱齿轮减 速器。单班制工作,单向运行,有轻微的振动,启动载 荷为名义载荷的1.5倍,减速器成批生产,使用年限8年。
原始数据
碾盘主轴转速 (n/min) 碾盘主轴扭矩 (N.m)
原始数据
曳引链拉力F (N) 曳引链速度V (m/s) 曳引链链轮齿数Z 曳引链节距p(mm)
6-1 9000 0.3
8 80
题号
6-2 9500
6-3 10×103
0.32
0.34
8
8
80
80
6-4 11×103
0.35 8 80
112150201 班
112150202 班
滕宇 冷来川
李峰 谭雷 王信鹏 谭鸿驰 程松林 何瑞函
及出版年月)
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 1)设计准备阶段(准备设计资料、绘图工具, 分析设计任务,拟定进度计划)
• 2)初步设计计算阶段(选择电动机,运动和 动力参数计算,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 3)技术设计阶段(装配草图设计,轴系零部 件设计计算,正式装配图绘制)
• 4)绘制零件工作图 • 5)整理并编写说明书
原始数据
运输带工作拉力F (N) 运输带速度V (m/s)
9-1 2000
0.8
9-2 2200
0.9
题号 9-3 9-4 2500 2800
1.0 1.1
9-5 3000
1.2
9-6 3200
1.3
卷筒直径D (mm) 350 320 300 300 280 280
题号
112150 201班
112150 202班
0.7 0.75 320 350
7-4 1450
0.8 350
7-5 7-6 7-7 1500 1550 1500
0.85 0.8 0.8 400 400 380
题号 7-1 7-2 7-3 7-4 7-5 7-6 7-7 112150 陈锐 刘城 周子杰 查德翔 徐安 201班
112150 黄波 雷嘉诚 张成 孟进飞 余毛平 202班
• 3) 减速器性能表;
• 4) 技术条件或要求;
• 5) 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2、零件工作图是零件制造、检验和制订工艺规 程的基本技术文件,必须具备以下内容:
• 1)一组能够清楚、详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 视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图;
• 2)合理标注全部尺寸(考虑尺寸基准面); • 3)根据精度要求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1:32:19 11:32:1 911:32 10/24/2 020 11:32:19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411 :32:191 1:32Oc t-2024-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1:32:1911 :32:191 1:32Saturday , October 24, 2020
题目七: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同轴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平稳,单向运转,双班制工作。运输带容许速度误差为5%。减 速器成批生产,使用期限10年。
原始数据
题号
运输机工作轴扭矩 (N.m)
运输带速度V (m/s)
卷筒直径D (mm)
7-1 1300
0.65 300
7-2 7-3
1350 1400
• 3、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设计计算、工程绘图、 运用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 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
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 基本内容
(二) 基本任务
• 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题目要求设 计出一种减速器,最后完成以下任务:
•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1号图幅) • (附注:装配草图要求一同交上来) • 2、零件工作图两张 • (3号图幅2张绘制输出轴及其上齿轮工作图
表面粗糙度以及技术要求; • 4)填写标题栏
3、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 1)设计说明书封面、封底(自行设计); • 2) 设计题目及要求 • 3)目录(标题及页次); • 4)前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所设计传动
装置的作用及传动方案的分析论证等)
• 5)传动效率的计算,总传动比初步计算,电 动机的选择;
• 6)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传动 比分配,各轴转速及转矩的计算);
• 7)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齿轮或蜗杆蜗轮);
• 8)轴的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计算; • 9)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计算; • 10) 键的选择和校核; • 11) 联轴器的选择; • 12) 箱体的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 • 13) 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 14) 设计小结; • 15) 参考资料(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列汇总表:
传动零件设计
一、减速器外传动零件设计 1.普通V带传动
已知:P n T i
2.链传动
已知:P n T i
设计步骤:见教科书例题
二、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
1.高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P n T i
设计步骤:见教科书例题
2.低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P n T i 设计步骤:见教科书例题
三、按转矩初步计算轴的最小直径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上午11 时32分2 0.10.24 11:32O ctober 24,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4 日星期 六11时3 2分19 秒11:32:1924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1时3 2分19 秒上午1 1时32 分11:32:1920.1 0.24
原始数据 运输带拉力F (N)
题号
3-1
3-2
3-3
2000 1800 2400
3-4 2200
3-5 3-6 3-7 1800 2000 2500
运输带速度V (m/s)
0.9
1.1
1.2
0.9
0.9
1.2
1.1
卷筒直径D (mm)
300 350 300
300
400 400 350
题号 3-1
112150 杨江 201班
9-1
袁石
9-2
赵禾
9-3
王炜
赵国杰 朱高宇 李若灯
9-4
翟卫鑫
毛巨钢
9-5
9-6
郑晓强 周星驰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常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同步转速:3000 1500 1000 750
级数: 2 4
68
电动机安装型式: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 Pd
dmin ≥
3
C
P n
单键:加5%
注意:1.键槽
双键:加7%
2.圆整为标准直径
3.或按联轴器圆整直径
四、验算工作速度误差
v v理 v实 v理

5%
五、减速器箱体结构尺寸 注意:
、1≥8,
d f ≥ 16, d1≥ 12, d2 8, d3 6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420 .10.24Saturday , October 24, 2020
号 2-3 2700 0.9 135
2-4 2500 1.0 150
112150201班 112150202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