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集合4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集合4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集合4篇第一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2、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而伟大。

三、教学难点 :对文章段意的概括。

四、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及操作步骤。

2、自学课文,读写、理解生字新词,知道课文大致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你所知道的,我国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桥(教师举例: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等)3、教师板书:赵州桥 (教学生字“赵”、“州”)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赵州桥。

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

为什么这座桥如此有名呢我们学了课文就一定知道了。

(二)听课文录音,自学课文1、教师布置自学要求:(1) 看清生字,会读生字。

(2) 划出带生字的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 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

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2)、齐读新词。

,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说说看。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3、学生可同桌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四)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第1、2小题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
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5、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雄伟”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
“美观”。文中哪句话把“雄伟”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请大家
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画出。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赵州桥雄伟、美观?可以做简单批注。

3.试着将你画出的句子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 品读“雄伟”
下面我们来感受赵州桥的设计雄伟,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
考: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呢?(赵州桥设计得非常雄伟。)我们
经常把这样的句子叫做------(中心句或者总起句)
师: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赵州桥的设计雄伟?
1、课件出示: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1)河面竟有三十七米多宽,那赵州桥有多长?多宽?(图示) (2)感受设计的雄伟: A.赵州桥大约有我们的 5 间教室那么长,比我们的教室还要宽。在 1400 多年前就建成了这么一座桥,我们不得不感叹设计的雄伟。 B.这样的长度、宽度与现代化的大桥相比,不算什么,但是赵州桥 建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那时候没有吊车,也没有托车,在没有任何现代 化工具的情况下,建成了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的赵州桥,感觉非常雄伟。 (3)齐读句子。 2、课件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 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1)这么长的桥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全部用 石头砌成)桥的雄伟之处还表现在(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 洞) (2)质疑: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理解“桥墩”:桥墩是指什么? 理解“横跨”:横着跨过去。 (3)没有桥墩的赵州桥竟然能横跨在河面上,可见赵州桥的设计非 常?(雄伟) (4)齐读句子。 师: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赵州桥的雄伟? 出示长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 桥身的冲击……”指名读。 1.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指名读,看插图,(出示课件)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 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 个拱形的小桥洞。”分析河水情况(水小的时候;水大的时候。) 2.这种设计可了不得呀,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高度称赞它,哪一个词 语?(创举)谁说说“创举”意思? (就是从未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就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范文(通用5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赵州桥》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桥。

教师板书:赵州桥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样子、地方、什么时间、设计者、材料)二、自读课文1、带着问题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句子。

(2)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读生字。

(2)指名读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名评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怎样分段?(三)3、学生可同桌交流。

4、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四、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五、指导书写1、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些,生练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二段:(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实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赵州桥》这篇课文的前两节,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桥的?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长、宽和桥的结构来介绍桥的。

赵州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

生:作者是从赵州桥的设计是世界建桥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来介绍桥的。

因为这么长的桥没有桥墩,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

这种设计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复习不是机械的简单的重复知识,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运用文字投影片进行口头练习(1)赵州桥全部用〖〗砌成,下面〖〗桥墩,〖〗一个拱形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又减轻了〖〗,〖〗。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运用电教媒体,有利于全体学生巩固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个填空内容,我们把“既减轻了”后面的内容和“又减轻了”后面的内容位置交换一下(用投影复片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的位置交换一下)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没有?生: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内容都可以。

〔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没有讲语法术语。

在复习中渗透新知识。

这里很巧妙地运用投影复片将“既……”“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行读的训练,恰到好处。

〕二、继续讲读课文师: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这是桥的内在体现坚固。

请大家读一读第三小节的第一句话,想一想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句话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要说桥的另一个特点:美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节,写桥的美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生:整个一节是围绕着“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师: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请大家说一说;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 雄伟、坚固、 部编版《11、赵州桥》课堂教学实录 1. 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爪”,会写“赵、省” 等13个生字,正确读与“智慧、创举、设计”等词语。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美观的特点。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学习 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4.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悠久、设计上雄伟、美观的特点。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 生: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乡下村 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

车水马 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 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今天就让我们跨过历史之桥,一起去看一看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智慧结晶的赵州桥吧。

观看视频教学课题11、赵州桥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美观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课件出示桥的简介板书:(赵州桥)、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自已练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史、智、慧”;前鼻音“县”,后鼻音“拱、横、匠”等。

(2)去掉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安济石拱桥横跨前爪赵州桥石匠设计智慧历史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爪”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 Zhao” ,还有一个读音是“ Zhu a”,组词是“鸡爪”。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赵州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赵州桥》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共分4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而且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大部分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但对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个别同学不能开动脑筋思考。

而且信心不足,更多的学生愿意听其他人的发言而自己不积极主动。

因此,授课时要注重调动全班同学积极性。

【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界闻名”、“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字、词的理解是基本的要求,也是理解课文的保障。

)第二能力目标。

运用“参加”、“既……又……”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造句,使他们能够联系实际做到会用。

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锻炼。

)第三思想品德目标: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爱国情愫。

(设计意图:本单元主旨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骄傲是本文的中心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不能直接领悟文章主题,所以只有通过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课文在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第11课《赵州桥》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1课《赵州桥》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课题: 11. 《赵州桥》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

会写”起、省”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赵州桥,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学习重点:
1.认识"县、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

会写”起、省”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初步了解赵州桥,知道赵州桥的设计为什么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教学过程:
课题:《赵州桥》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 理解第三自然段是怎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3.能用上世界文明等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的设计以及这种设计的好处。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习重点:
1. 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 理解第三自然段是怎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学习难点:
1.能用上世界文明等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的设计以及这种设计的好处。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过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第1篇】《赵州桥》原文及试教要求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三、要求1.试讲十分钟2.让学生会写济、匠、砌、横、9个生字。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的“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的意思。

4.配合适当的板书。

《赵州桥》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济,匠,砌,横等9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的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教学重点:1. 了解形容赵州桥特点的词语并在课文中找出来。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等特点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ppt出示一座桥的,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引导同学们认出是赵州桥,然后导入说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座世界闻名的桥——赵州桥,随着作者去领略它的风采(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写生字。

1. 自由地朗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并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 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1)指名读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让学生说出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2)找出易写错的字教师在黑板上用田字格示范写生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师:下面我们学习课文。

赵州桥为什么有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范读) 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师:同学们读得不错。

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要特别注意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指名读)师: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

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

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学生默读。

在默读中教师再次强调上面的要求。

并且说同学们可互相商量)师:好,让我们集体研究一下。

大家来看赵州桥。

(出现幻灯棗赵州桥彩色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是什么呢?(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纷纷举手)生:它跟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棗(没说上来)师:不要着急,坐下,一会儿想起来再说。

后边那个同学说。

生:赵州桥和别的桥不一样,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

师:噢,他注意观察,认真看书,抓住了一个特点。

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什么呀?生:拱形的大桥洞。

师:对,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继续研究,还有什么特点?生: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

师:噢,他又看出了一个特点。

两边,哪两边呢?讲清楚。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好,这就清楚了。

小桥洞在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各有两个什么形状的?生:拱形的。

师:小桥洞。

这就是第二个特点(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大家观察得很好。

下边咱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课文,不要拉长声。

(学生齐读)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谁还有不懂的地方?生:横跨怎么讲?师:后边那位同学告诉他。

生:就是横着跨着。

师:对,就是横着跨在河上。

还有不懂的地方吗?都懂了。

好,让我们看下一段。

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谁用一句话告诉我?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生:这一段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

生:是写赵州桥的美观。

师:几位同学说得不一样。

那位同学说写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是这段的主要内容。

这两位同学说写赵州桥的美观,也是这段的主要内容,其实他写栏板上的雕刻,栏板上的雕刻又怎么样呢棗生:美观。

师:对了。

咱们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一段是写它的美观(板书:美观)。

写赵州桥美观的这一部分,大家看看主要写的是什么?生: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师:(板书:图案)你们看有几种图案?生:写了三种图案。

师:哪三种,一种一种地说。

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师:这里面有不懂的地方吗?生:什么叫戏珠?生:飞龙是什么样的?生:“抵着”怎么讲?师:这都是描写龙的动作的,我这儿有几幅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幻灯呈现桥面图,老师边指边引导)这是棗生:栏板。

师:栏板上雕刻着棗生:精美的图案。

师:(幻灯呈现彩色图棗两条相互缠绕的龙)这是第一幅图,谁能想起这是书上的哪句话?生: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这个句子懂了吗?生:懂了。

师:大家再看第二幅图(幻灯呈现飞龙图)。

龙周围是云彩,这两条龙似乎飞起来了,这叫什么龙?棗生:飞龙。

师:这两条龙前爪怎么着?生:相互抵着。

师:什么叫“相互抵着”,懂了吗?生:懂了。

师:它们的头向什么地方望?生:一条向后望,另一条也向后边望。

师:这就叫各自棗生:回首遥望。

师:大家再看第三幅图(幻灯呈现双龙戏珠图)。

两条龙中间是什么呀?生:珠子。

师:这就叫什么?生:双龙戏珠。

师:两条龙在玩这颗珠子。

这三幅图都看懂了吗?生:看懂了。

师:课文写得多好!你们再读读这段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课文,又让一名学生朗读一遍)师:好,请大家看黑板(指着板书小结)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生:隋朝。

师:设计人是谁呀?生:石匠李春。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生质疑后,指名通读全文。

下课)第二课时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好。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

赵州桥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

咱们学过的好多课文都是写事的,写一件事。

咱们想一想,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写一座建筑。

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也好,今天咱们学习也好,常可能遇到写一个建筑,写一件东西。

比如我们秦皇岛,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别人没去过,向别人介绍一下,那你就写棗山海关。

那篇文写出来的话,就跟我们这篇文的形式差不多。

(提高声音,强调地说)所以这节课,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

在写雄伟而美观的赵州桥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节课研究这个问题。

大家把书翻开,看看作者先从哪方面写的。

谁来说说?生:先写的是赵州桥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

师:这位同学很动脑筋,课文先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

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

下面就讲了为什么世界闻名呢?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所以第二段就写的是什么?生:设计特点。

师:第二部分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

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

除了写它的设计特点以外,还写了什么?再看,你说。

生:还写了赵州桥坚固不坚固,美观不美观。

师:你用的是疑问语气,应该用肯定的语气说,再说一遍。

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对。

所以第二三部分写的是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和它的美观。

最后,第四部分,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什么棗生:智慧和才干。

师:现在我们来看,作者怎么写的赵州桥呢?(指板书)先写赵州桥建设在:生:河上。

师:它是隋朝的棗生:石匠李春设计的。

师:接着就写这个桥设计上的棗生:特点。

师:和它的棗生:美观。

师:最后,指出这座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棗生:智慧和才干。

师:下边,咱们再细致地研究,看作者怎么写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找找是哪一段?生:第二段。

师:看看这段共有几句话?生:五句。

师:噢,没看清楚。

再看。

生:六句。

师:几句呀?生:六句。

师:第一句怎么写的?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写它的概貌,就是说赵州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棗生: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师:第二句,你说。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第二句就写这个桥的长、宽。

(板书:长、宽)(老师让一个学生朗读第三句,接着又让另一个学生读第四句)师:谁说三、四句写的什么?生:这两句写的是桥的特点。

师:对,很动脑筋。

第一句写赵州桥的雄伟,第二句写赵州桥的长和宽,第三句就开始写什么呀?(指上节板书)生:特点。

师:第四句也写它的特点。

看看第五句。

(一个学生朗读第五句)师:你们说这句写的是什么?生:写的是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大桥洞上面的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这么复杂的话他说得很清楚。

换句话说,这第五句写的是四个小桥洞的棗生:作用。

师:最后一句,第六句。

你读。

(一个学生读第六句)师:这又写的是什么呀?生:水流过……师:别着急,再想。

你说。

生:写的是桥的设计。

师:还不全面,你说。

生:写的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师:一个创举,下面又接着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所以,第六句是小结。

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它的好处是棗把这个长句子再读一遍。

生: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在上节板书的边上又加写了:创举;既……又……)现在,我们来看,写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这部分,作者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一句话,给人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写有多长多宽,具体地写是什么样的;最后,做了一个小结:这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个顺序,作者这个想法,你们记清了吗?生:记清了。

师:按着这个顺序背一背。

(老师先借助板书引导着背诵,然后自由背诵,最后,又借助幻灯上的图集体背诵。

学生基本上能背下来。

)师:很好,同学们背得差不多了,下课后再念念,把这段课文背熟。

下面,我们看看写赵州桥非常美观的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生:主要写了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

师:这样的图案有几幅?生:三幅。

师:好,现在谁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意思?先看第一幅图。

(再次复映图片)生: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第二幅图。

生: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师:第三幅图。

生:双龙戏珠。

师: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你读。

生: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又让学生集体读一遍)师:(总结)这段的第一句,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告诉我们这段要写美观(指前节板书:美观)。

下面三种图案分着写的,你们说,最后一句是写什么?生:写的是栏板上的图案精美。

师:是指一个图案吗?生:描写栏板上刻的全部图案的精美。

师:全部。

不是一块,也不是两块,而是所有的。

这就把这一段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

现在我们能背过这段课文吗?(老师引导着背诵第三段,边出现图片边背,又让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接着,又练习了词语的默写、造句。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