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开放空间边界与场所感初探
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

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
开放式大学校园是指将校园与社会融为一体,打破传统的校园边界,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本文将从校园规划的角度,详细介绍开放式大学校园的特点、优势以及对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开放式大学校园的特点1. 空间开放性: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空间的开放性设计,打破传统的围墙和栅栏,使校园与社会相连。
校园内部的空间设计也更加开放,提供多功能的场所,如学生交流区、创新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2. 多元化环境:开放式大学校园提供多元化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校园内绿化率高,有丰富的植被和景观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同时,校园内还设有艺术展览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3. 社会资源共享:开放式大学校园与社会资源的共享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校园内设有开放式图书馆、社区健身中心等公共设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便利,也为社会居民提供服务。
同时,校园还与企业、政府等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合作项目,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4. 创新教育理念:开放式大学校园倡导创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校园内设有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器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同时,校园内还开设开放式课程,邀请社会专家和企业人员来校授课,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开放式大学校园的优势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放式大学校园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与社会资源的互动,了解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增强自身竞争力。
2. 拓宽学生视野:开放式大学校园打破了传统的校园边界,使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
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和项目合作,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视野。
3.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支持。
衡水学院校园公共开放空间多样化分析

没有 。到 了晚一 ,校 园内各个绿地漆 黑一片 ,无景观可言 , z I
而 且还有安全隐患 。 .
4 结 束 语
择上种类 比较丰富,高低错落 。
1 私密性空 间。位于学 生公寓楼之 间的空 间。属于生 活 . 3 区,在此活动的人群 多为居住在此空间的学生。他们 更多的 是需要一种放松 空间,来缓解学习压力,更承要 的足要具存
33 植物种 类不足 。校园植物 物种应 具有 多样性 ,照顾到 .
叫季 景观 ,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欣赏需要。 目前校 园内秋冬季 节景观较 为单调 、突7 ,应加强常绿植物的应用。 [ 34 夜 间照 明设施不 足 。恰 当的照 明设 计会给校 园户外 空 . 问增色不少 ,而 目前除 了交通道路的路灯之 外,景观灯基本
23 交往娱 乐区 。校 园 内以 “ - 点、线 、面 ”形式规划 了不
同类型的交往 空间:点 —— 入 口广场 ,适合集 会、娱乐表
演 :建筑 周 围空间结合绿化 ,适合私 密活动 。线 —— 步行 小道 ,适合漫步交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 —— 游 园可行可憩 ,适合 私密度 不高的群体交往活动。
突,所以中心 区域。 个最大用途是交通 集散。图书馆广场更 大性质上 属于整 个校 园的中心 集会 区。主要 用于礼 仪性集 会、 日常交流等 内容 ,同时也是整个校园的交通枢纽 。 1 楼问 空间。此种类 型空间较 为分散 ,校 园 内教学楼 问 . 2 的空间均属于此类。在固定的时间内来往 的人流较多 。通过 小品、铺地、绿化等 限定因素与建筑 、道路 网络互为图底 , 形成统一和谐的布局,营造较私密 的休憩空问。在植物的选
人 的 一 块 集 中 绿 地 “ 翠 园 ” 由 中 心 雕 塑 和 亭 廊 、 植 物 带 汲 ,
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

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革新,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开放式大学校园的理念逐渐成为校园规划的新趋势,它强调空间、设施、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开放性,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学习、生活和交流需求。
二、校园空间开放空间布局:开放式的校园空间布局有利于提高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校园内的各个区域能够更好地互动与连接。
共享空间:通过创建多功能的共享空间,如开放式图书馆、公共论坛等,增强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三、设施开放设施设备:校园内的设施设备,如实验室、体育场馆等,都应向师生全面开放,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信息化设施:加强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如开放式在线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等,以满足师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四、环境开放自然环境:开放式的校园设计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如绿化带、湖泊等,营造宜人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人文环境:开放式的人文环境鼓励师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五、管理开放管理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强调服务型管理,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
管理方式: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使校园管理更加透明和开放。
六、师生交流开放学术交流:鼓励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如研讨会、讲座等,促进学术的开放与创新。
生活交流: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七、总结与展望开放式大学校园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多个层面和维度。
目前,虽然开放式大学校园的理念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整合、安全管理等。
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这一理念,以推动大学校园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

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在当今社会,开放式大学校园成为校园规划的趋势。
开放式大学校园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社区。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开放式大学校园的特点和优势。
一、建筑设计与环境规划1.1 开放式大学校园建筑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风格多样,体现多元文化。
1.2 校园内绿化率高,绿色植被丰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休闲环境。
1.3 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景观规划,打造宜人的校园景观,提升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二、教学与学习空间2.1 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教学与学习空间的灵活性,打破传统的教室设置,提倡多元化的学习场所。
2.2 校园内设有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创客空间等,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2.3 开放式大学校园鼓励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
三、社区与文化交流3.1 开放式大学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社区。
3.2 校园内设有文化活动中心、艺术展览馆等公共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促进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3 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文化交流,鼓励师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四、科技与创新4.1 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科技与创新,引入先进的科技设施,提升教学与学习效率。
4.2 校园内设有科技实验室、创客空间等,为师生提供创新学习环境。
4.3 开放式大学校园鼓励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5.1 开放式大学校园注重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5.2 校园内设有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3 开放式大学校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开放式大学校园作为校园规划的趋势,不仅提倡多元化、包容性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建筑设计、教学与学习空间、社区与文化交流、科技与创新、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大学校园开放空间“场所精神”的体现——以西南交大新校区为例

对f f - j ,  ̄ 生们平时的学 习生活都是 非常重要 的, 能更 多地 满足 师 生们 学 习及精神 上 的需求。学生们在校 园里
的 活 动 与 校 园开放 空 间 的 互 动之 间所 形成 的 “ 精神 ”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新 校 区的规 划设 计 更好 地 体 现 了人 在 场
成 为 场 所 j 。 ”
2 大学校 园 开放 空间 的定位及 组成 要素
2 . 1 大 学校 园开 放 空 间
这里的街道并不是 上面提 到的仅供 交通 使用 的道路 空
间, 而是在在两列相邻 建筑之 间闭合 的三维 空 间。“ 如果 一
个城市的街道充满趣 味性 , 那 么城市也 会很有 趣 ; 如果城 市 街道看上去很沉闷 , 那么城市也必定是沉 闷的” ( 简 ・ 雅各布 斯) 。在某种意义上 , 大学校 园类似于一个小 型的城市 , 校 园
体现 。
( 1 ) 建筑设计 : 虽然建筑不是体现场所精神 的唯一要 素 , 但是场所 中的建筑 的外形 、 材料 、 色 彩却 是体现 场所精 神 的 非常重要 的要素 。商 业街 主要 是两 层通 廊 式商铺 组 成 ( 图
历史文脉 , 增 强了新 校区大门人 口的标识性作用 和场所感 。
交大新校 区除教学楼外 主要 的公共建 筑为 图书馆 、 艺 术 中心 、 主体育场 、 体育馆 这 四座 建筑 。这 四座 建筑组 成 了新 校区的文 化 活 动 区 , 并 共 同 围合 着 “ 生态带” 的 中 心 景 观 区——人 工湖。形成 一个 活跃 而 有机 的生命 体 。“ 四位 一 体” 是文化活动 区的规 划设计 理念 。在 总体规 划 中, 图书馆 通过 曲面的造型与主体 育场 、 体育 馆 、 艺术 中心形成 自然 的 呼应 , 并紧 紧围绕人工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活动区 。
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汇报人:2023-12-02contents •引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理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实践•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的互动关系•结论与展望目录引言01CATALOGUE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们对校园环境要求的提高,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成为关注的焦点。
背景研究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有助于提高校园环境品质,提升师生生活与学习质量,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的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校园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大学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方法目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理论02CATALOGUE大学校园的景观是指校园内的自然风光、建筑、植被、水域等视觉元素的总和,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外部空间和环境。
景观场所精神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氛围和意义,它反映了该地方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活动方式等特征。
场所精神景观与场所精神的概念包括校园内的山川、湖泊、河流、植被等自然资源。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空间结构包括校园内的建筑、雕塑、碑刻、历史遗迹等人文元素。
校园内的道路、广场、草坪、庭院等空间元素。
030201校园景观的构成要素校园景观与场所精神的关系校园景观和场所精神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校园景观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意义,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场所精神的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场所精神也会影响校园景观的设计和规划。
塑造校园文化校园景观和场所精神共同塑造了校园文化的形象和特色。
通过设计和规划校园景观,可以营造出符合校园文化特点的场所精神,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实践03CATALOGUE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以湖光山色和古韵建筑著称,其校园景观规划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展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园景观规划充满活力和创新,其开放式学习和生活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和互动场所。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浅析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学校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空间载体,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空间中,外部环境的设计对于大学校园的品质和吸引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角度,浅析大学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体现大学校园特色和文化的重要性。
一、大学校园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它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状态对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大学校园的外部环境时,需要考虑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比如,在城市缺乏绿地的情况下,大学校园的绿化成为了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持自然与人工景观的平衡。
此外,大学校园的交通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在保证行车流畅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交通对于城市环境的污染,也是大学校园外部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二、体现大学校园的特色和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部空间的设计也需要紧密地联系到大学的文化和特色。
比如,某些大学的建筑风格可能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需要与其建筑形态相协调。
此外,大学校园还应该重视体育文化和艺术文化的融合,设计体育场馆和美术馆等专业场所,并在校园周围创造更多的休闲和文艺氛围。
这些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利于彰显大学的文化自信和特色。
三、外部空间设计需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如今,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已经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的场所,也是大学生活和全社会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因此,校园外部环境需要满足现代人的休闲娱乐需求。
在风景和美学方面,能够延伸人的感官和丰富心灵,充分表达设计的艺术性和精神内涵。
此外,校园环境中的休闲设施和娱乐场所也应该更具有着人性化的设计,满足现代人追求阳光、舒适、自由、自在的休闲娱乐生活。
总之,大学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注重可持续发展、体现文化特色和现代人的需求。
关于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

关于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1.绪论大学校园公共开放空间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园规划应努力创造多样化与富于特色的公共开放空间,以满足校园功能需求和提升校园环境品质。
而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与坏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真正利用好室外开放空间,根据建筑以及地形要求,设计出适宜人们活动的多元化空间。
人性化的校园空间能够激发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校园的环境又能为促进随意交流、淡话提供良好的环境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气氛才是最现实的。
2.校园开放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及意义开放空间多样化包括功能,形式以及配置的多样化。
功能多样化,如隔离,交通,交往,运动等不同用途;形式上的多样化,如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多种变化;配置多样化,如草坪,树林,山水,建筑等不同设置。
多样化有利于满足校园的基本功能,校园开放空间需要交通,集会,运动等多种功能。
尽管一个单纯空间可以赋予不同的功能,但其适应性受到一定限制;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师生不同心理需求,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长期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可能造成思维缓慢,智力下降。
相反,多样化的环境,信息量大,有更大的吸引力,有利于使用者稳定情绪和身心健康;多样化有利于强化学环境氛围,生机勃勃,丰富多变的校园景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育氛围。
校园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多样化受到师生的欢迎,多样化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形式教条,大胆借鉴与融合古今中外优秀的造园手法,强化了环境的印象能力,形成丰富多彩的环境面貌,接近大众审美情趣,因而容易受到广大师生的接受和欢迎。
2.1 校园开放空间活动的类型2.1.1必要性活动指多少有点不自由的活动,如出早操、听课、购物等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事务属于这一类型。
这类活动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大,没有选择的余地。
2.1.2自发性活动指人有参加的意愿,并在时间地点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如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等活动,这类活动受外部环境影响较人,只有天气好,场所吸引力大时才会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边界 的定 义及 特性
1 . 1 定 义
凯文林奇 ( K e v i n L y n c h ) 在《 城 市意象 》 一 书 中归 纳 出了
城 市意象的五种要素 , 即: 道路 、 边界 、 区域 、 节点 和标志 。其 中边 界 ( e d g e ) 是以线性要素为 特征 , 而区域 ( d i s t r i c t ) 则 展现 主题单 元 的联 系性 , 成 为 场所 感 的载 体。文 中将 边 界解 释 为: “ 边界是线性 要素 , 但观察者并没有把 它与道路 同等使用 或对待 , 它是两个部分 的边界 线 , 是连续 过程 中的线性 中断 , 比如 海岸 、 铁路 线 的分 割 , 开发用 地的边 界 、 围墙等 等 , 是一 种横 向的参 照而不是坐标轴” 、 “ 边界是除道路 以外 的线性要
性成正 比。公 共性 越 强 的区 域其 边界 的宽度 就 应该 越 大 。 正如中心广场的边 界宽 度大 于院 落 内庭 的边 界。这种 介 于
4 公 共 Biblioteka 间场 所 与校 园活 动 传统的平面布局将场地划分为不 同的功能 区域 , 每一 个 区域有 自己独 特的功能 , 在校 园规 划中 , 通 常会 出现教 学 区、 宿舍 区 、 后勤服务 区、 运动区及行政 区等。在这些 区域 中 , 各
种选择 , 从 而发 生 不 同 的 活 动 。 比 如 在 草 地 上 晒 太 阳 , 在 树
正 如前 文所 说 , 边界是一种线性 中断 , 它有别 于区域 , 但
同时 又 带 有 区域 的特 性 。 因此 边 界 也 就 具 有 了两 种 特 性 : 过 渡特性 ; 宽度特性 。 1 . 2 . 1 过 渡特 性 边 界 是 一 种 连 续 过程 的线 性 中 断 , 也 就 是 在 区 域 划 分 时 将 其 划 分 为 外 部 区域 、 内部 区域 和 边 界 区 域 。边 界 介 于 内部
围停 留 。
素, 它们通常是两个地 区的边界 , 相互起侧面 的参 照作用 。 ”
1 . 2 特 性
空 间环境 和人 的心 理及行 为有 着很 密切 的关 系。根 据 环境心理学 的理论 , 人 的行 为发生 受到 两大 因素 的影 响 , 即 主观 因素和客观 因素 。主观 因素是 指人 自身 内部 的情况 , 客 观 因素是指外部 的空 间环境 。 关于外部空 间环境 , 人可以对外部环境 及活动 的发 生做 出抉 择 。根 据 不 同人 的兴 趣 爱 好 , 对 不 同 的 外 部 空 间环 境 多
【 文献标识码】 A
性 空 间 和 外 向性 空 间 。
( 1 ) 内向性空 间 : 人们主要聚集在公共空间的 中部活动 。 这类公共空间通常 内部有某种物体来 吸引人 的注意 , 如 广场 中间的喷泉 。人们喜欢在喷泉周 围玩耍 , 而 不是分散在 广场
四周。
间 的界 限明确 的设计方法 逐渐显示 出一些 弊病 , 比如功 能明
【 关键词】 大学校园; 边界; 公共空间; 场所感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1 4
近年来 , 各高校加 快 了学校 建设 的步伐 , 大 学 的扩招 带 来 的学校人 数 的增 加迫 使校 园 扩 大 , 新 的校 区也 就 随之 诞 生 。在新校 区的设 计 过程 中 , 传 统 的分 区明确 , 各功 能 区之
瓣 藏 辫 篝
・
大学校 园开放空 问边 界与场所感初探
李 杰
( 西南交 通 大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 摘 要】 简述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类型, 简析学生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分析了平面布局带来的室外公
共空间的场所感 以及边界对场所 感塑造 的重要性 。选择 性地 对相 关场 所进 行 现场调研 以及 对其 现 象的分 析, 对加强 室外公共 场地 的边界设 计以提 升场地的场所感提 出几点建议 。
线和面之间 , 带有一定 宽度的边界成为 了人 们对场地 接受程
度的重要参考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讲 , 边界 是场所感 塑造 的 非线 性也是非面性因素 。
区域 功能明确 , 互相之 间干扰最小 为 目的进行设计 。
2 高校校 园室外公 共 空 间的类 型
室外公共空间根据人们 的行为活 动现象可 以分为 : 内向
3 活 动对 室外 公共 空 间边界 的需 求
大学 校园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聚落 , 生活在其 中的学生众 多, 另外学生一天 的绝大多数 时间都 是在校 园中度过。除 了 在教室上课 , 回宿 舍 睡 觉 , 还 有很 多 的活 动 发 生 , 比如 : 打球 、 散步 、 购物等等 , 以及 前文 中提 到的活 动。边界应 该为 户外 活动提供适合 的条件 , 使得人们能够在建 筑之间穿梭 或者周
确带来 的功能单 一等 。大 学校 园 的室外公 共空 间作 为校 园
重要的活动 场所 , 作 为 除上 课休 息 之外 的 众多 活 动 的发 生
地, 对 师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
( 2 ) 外向性空间 : 人们 主要在公 共空 间的边 缘活动 。这 类公 共空间的边缘相对于 中小 区域更加 吸引人 , 而 中间 区域 往往是空旷的 , 如 同圣 马可广 场。 在以上两种空间类型 中, 外 向性 空间是本 文主要探讨 的
阴下看书等 。但同时人又受到外部空 间环境 的影 响 , 这 表现
与外部之间 , 是两个 区域 的缓 冲和过渡 区域 。
1 . 2 . 2 宽 度 特 性
在外 部空间环境对 人 的行 为有 着诱 导性 。一个 优美 的环 境
会 让很多人停 留, 然 而这停 留就预示着有活动的发生。
边界的宽度 由其公共 性来 确定 。确切 的讲 宽度与 公共
[ 定稿 日期] 2 o 1 2— 0 8—3 0
四川建 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