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 根据资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1)北京市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是在2018年5月。
( ×)
(2)小红把垃圾袋和易拉罐投进了“厨余垃圾”桶。( ) ×
(3)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形象代言人是一只叫“分小萌”的八爪
鱼。
( )√
(4)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避免环境污染,
3. 有害垃圾: 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废 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 (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杀虫剂及 其包装,过期药品及其包装,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等。
4. 其他垃圾: 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 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餐盒、餐巾纸、湿纸巾、卫生纸、 塑料袋、食品包装袋、污染纸张、烟蒂、纸尿裤、一次性 餐具、贝壳、花盆、灰土、陶瓷碎片等。简而言之,难以 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可投入其他垃圾桶内。
1. 瘦西湖这一时刻的空气质量指数是___5_7__,空气质量指 数类别是____良____。
2. 此时,PM2. 5细颗粒物最严重的地方是___东__关__街___。 3. 如果这一天上午9点多,你们一家人想出去游玩,你会
建议父母去上述三个景点中的_____个__园_____,理由是 _个__园__的__空__气__质__量__好__。
资料二: 我叫分小萌,是一只八爪鱼,我还有 一个特殊的身份——北京市垃圾分类形象代言人。
2018年5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合北京市 教育委员会,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公开征集垃圾分 类形象代言人的卡通形象,同学们创作出了648幅作 品,经过网络投票及专家评审,活泼可爱的我深受 大家的喜爱,最终脱颖而出,开始了代言生涯。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单元课件

像巨龙盘 旋
浪淘风簸自天涯。
波波涛涛汹滚涌滚如巨风掀簸气势磅礴 来自天涯。
惊涛骇浪
气吞山河
这是黄河源头,发源于 青藏高原,经过一段平缓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诗人的 万的河 仞脚流 山步, ,一穿 波同越 涛到峡 滚谷 滚黄, 向河劈 东开 流, 边去亲临其境吧! 惊涛骇浪,巨浪滔天如千
万匹骏马奔腾,多么惊心 动魄的气势!多么雄伟壮 丽的奇观!
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朦胧
黄莺啼叫
齐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
千里莺啼绿映红,
虚指
春天,江南处处黄莺 啼叫,绿树映着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后两句诗,最后一句 语调轻柔,读出牵牛织女家的安宁美好。
如今 直上 银河去, 同到 牵牛 织女家。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 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 折,“自天涯”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 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互动课堂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 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
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江南春
注释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
水村山郭酒旗风。 酒旗风:酒家的九幌子在风中摇动。
南朝四百八十寺:指曾经建都在江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 册
全册教学课件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导学案第1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写“盼”的。
3.找出心理描写的地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蕾蕾。
2.蕾蕾得到一件好东西——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大家知道雨衣是下雨天穿的。
可是蕾蕾一直想穿上它。
于是,她就盼呀盼呀。
(板书:16.盼)3.她盼到了吗,穿上新雨衣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整体感知课文(一)你想认识这位每天盼下雨的孩子吗?你想知道她盼望的事情实现了吗?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文章语言富于儿童化和生活化,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
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我得到了新雨衣”1.“我”怎么得到了新雨衣,喜欢吗?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蕾蕾得到雨衣后什么心情。
3.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4.小结: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里展开,蕾蕾的新雨衣确实很漂亮,如果你们都到了这么美的一件雨衣,是不是也想穿上它,是不是也想让老天快点下雨?五、教学第三自然段1.读一遍这段课文,画出中心句。
(我开始盼着变天。
)2.从这一段你读出了什么?(蕾蕾不管白天还是黑天,都观察天空。
因为她看到白天天上是瓦蓝的,夜晚是满天星斗。
)(雨衣好看,但没机会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语文六年级上部编电子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_2018年-2019年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课文全解读(考试必备)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读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起始年级一二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统一使用教育部审定的部编版教材,为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辅导要求,根据最新的2018 年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整理了一年级上册全册高清电子课文解读,课文解读详略得当,突出课文背景与重点,将课程内容与教学对象的认知结构有机对应,力争做到实用而好用。
由于编者编写水平有限,文中势必存在各种不足.下载前情慎重考虑. 最新2018 年秋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全册高清课文解读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读课文解读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图中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天安门前国旗下欢愉的一起唱歌,一起交流学习,他们在鲜花中国旗下天安门城楼前无比灿烂,他们即将开始了新的生活-读书学习。
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读课文解读本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展现了身着各民族服装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快乐地团聚在一起的画面。
各民族小学生一张张动人的笑脸传达出快乐、幸福的情绪。
课文通过图画告诉学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这是对入学第一天小学生的人生洗礼。
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全解读课文解读儿童歌曲《上学歌》,它曾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走过童年时代。
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洁欢快,凸显“我是小学生”这个主题。
图画中红红的太阳挂在天空中,小鸟在欢快地飞翔,同学们背着新书包三两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达了小学生快乐上学的情绪与乐观向上的态度。
画面正上方配有文字“我是小学生”,让学生知道快乐的小学生活开始了。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引领:本单元以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为主题。
《生命,生命》、《生命的意义》教我们关爱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在山的那边》、《童趣》、《论语十则》教我们体味人生。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言风格简洁,故事性较强,在不寻常的故事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作者在文中的经历,学生也经常会遇到。
教学中应抓住复述故事这条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再创新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
研究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生活哲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研究快速复述的方法,能再创新的故事情节。
2、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重点语句含义。
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2、激发学生勇于克制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包含的生活哲理。
2.培养再创故事情节的能力,体会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学情份析:本文是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文章,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充满期待。
富有好奇心,第一课又是指导学生如何战胜困难最好的教材。
因此使学生从作者在那座绝壁上学到的如何克制困难、战胜魔难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领悟人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波折,要着眼于克制困难的那一小步,要勇于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干跨出一大步。
让学生积极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学生从一小步中遭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本课的枢纽所在。
课前准备: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语句揣摩练。
教具准备:课文朗诵磁带、幻灯片投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钢琴曲《水边的阿蒂莲娜》)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比方:你走得好好的,一条恶狗突然追来;你正兴高采烈地爬山,一块石头突然落了下来﹍﹍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样的磨练?你其时是怎样解决困难的?(同学讲话)同学们,生活中的突发磨练随时都有,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它,信赖你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只有⼀个地球》是⼀篇科学⼩品⽂,⽂章从⼈类⽣存的⾓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类赖以⽣存的“只有⼀个地球”的事实,呼吁⼈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只有⼀个地球》课⽂原⽂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眼帘的是⼀个晶莹的球体,上⾯蓝⾊和⽩⾊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层薄薄的⽔蓝⾊“纱⾐”。
地球,这位⼈类的母亲,这个⽣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地球是渺⼩的。
它只有这么⼤,不会再长⼤。
地球所拥有的⾃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是经过⼏百万年,甚⾄⼏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私的,它向⼈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类⽣活所需要的⽔资源、⼟地资源、⽣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长期给⼈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们随意毁坏⾃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还造成了⼀系列⽣态灾难,给⼈类⽣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得很吗,那⾥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少在以地球为中⼼的四⼗万亿千⽶的范围内,没有适合⼈类居住的第⼆个星球。
⼈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星或者⽉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有多少⼈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态环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第1课:《草原》1、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3、字词释义: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
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3、字词释义: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1、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目录(2018部编版)

封面/目录 (1)第一单元 (4)1 草原/老舍 (5)2 丁香结 (8)5 七律.长征/毛泽东 (9)3 古诗词三首 (11)宿建德江/孟浩然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12)4*花之歌/纪伯伦 (13)习作:变形记 (15)语文园地过故人庄/孟浩然 (16)第二单元 (18)6 狼牙山五壮士/沈重 (21)7 开国大典 (24)8*灯光/王愿坚 (29)口语交际:演讲 (32)习作:多彩的活动 (33)语文园地二 (34)第三单元 (36)9 竹节人/范锡林 (37)10 宇宙生命之谜 (41)11*故宫博物院 (45)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51)语文园地春日/朱熹 (52)第四单元 (54)12 桥/谈歌 (55)13 穷人 (58)14*在柏林 (63)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64)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65)语文园地回乡偶书/贺知章 (66)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68)第五单元 (70)15 夏天里的成长/梁容若 (71)16 盼/铁凝 (73)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 (78)小站 (79)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81)第六单元 (82)17 古诗三首 (83)浪淘沙/刘禹锡 (83)江南春/杜牧 (83)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84)18 只有一个地球 (85)19*三黑和土地 (87)20*青山不老/梁衡 (92)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94)习作:学写倡议书 (95)语文园地五 (96)第七单元 (98)21 文言文二则 (99)伯牙鼓琴 (99)书戴嵩画牛 (100)22 月光曲 (102)23*京剧趣谈(马鞭/亮相) (104)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106)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107)语文园地六 (108)第八单元 (110)24 少年闰土/鲁迅 (111)25 好的故事/鲁迅 (115)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 (118)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22)习作:有你,真好 (124)语文园地七 (125)写字表 (127)词语表 (1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10.宇宙生命之谜1.草原 11.故宫博物院2. 丁香结习作:让生活更美好3.古诗词三首语文园地三宿建德江/(唐)孟浩然春日/(宋)朱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第四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12.桥4※. 花之歌 13.穷人习作:变形记(自述) 14.在柏林语文园地一过故人庄/(唐)孟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第二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5.七律•长征语文园地四6.狼牙山五壮士回乡偶书/(唐)贺知章7.开国大典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8.灯光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演讲 15.夏天里的成长习作:记一次游戏 16.盼语文园地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第三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9.竹节人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书戴嵩画牛浪淘沙/(唐)刘禹锡 22 月光曲江南春/(唐)杜牧 23.京剧趣谈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口语交际:聊聊书法18.只有一个地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19.三黑和和土地语文园地七20.青山不老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24.少年闰土习作:学写倡议书 25.好的故事语文园地六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七单元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21.文言文二则习作:有你,真好伯牙鼓琴语文园地八1.草原教学目标: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
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1自然段。
3.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语演唱)。
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草原。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板书:1.草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丘( qiū)渲染(xuàn )迂回( yū)蒙古包( měng )襟飘带舞( jīn )鄂温克(è)(2)指导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衤”,与衣服有关,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涩”是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止”,不能写成“上”。
“裳”下面是“衣”,与衣服有关。
“微”:中间部分不能少一横。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洒脱”的意思是:潇洒自然,不拘束。
这个词语反映了草原的广阔无边。
②理解“襟飘带舞”一词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鲜艳的服装来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③“翠色欲流”一词可以从难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这里表示“将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绿得太浓了,将要流下来,写出了草原的绿,是充满生命力的。
④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是一片访问记。
何谓访问记,就是记录自己访问的过程。
访问记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地点转换的顺序)(2)访问的地点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3)按照地点变化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丽迷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来到很远的地方欢迎远客。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热情。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热情款待我们,并与我们进行了联欢。
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我们与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别。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知道那个富有诗意的结尾吧!齐声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导入新课。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诗意的结尾不仅点出草原的美——“天涯碧草”,还点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蒙汉情深”,接下来请走进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丽。
二、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呢?你听到了什么呢?你想到了什么呢?②出示大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你们的想象真的很有趣,此刻,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出示语句: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指作者看到的美丽、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呢?因为草原太美了,美得让他感到很惊叹,美得让他内心舒畅起来,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一首诗表达出来。
③如果作者写“一首奇丽的小诗”,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大胆想象,触景生情,尽情表达。
总结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句子,理解意思。
2.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
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是对内容的补白,可以是好词佳句的批注,还可以是感情的深入体会……2.梳理关键词,准备背诵第一自然段。
天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小丘羊群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这种境界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三、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②这个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蒙古族人的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发挥想象。
(会情不自禁地说:“哇!这场面好盛大呀!好热情呀!分明是迎接贵客才这样做的!看来蒙古族人就是热情好客,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亲如一家人呀!”)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蒙古族人脸上喜笑颜开,个个很兴奋,握手又握手。
听到了蒙古族人的话主要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还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作者的欣喜与兴奋。
(3)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理解“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说明我们与蒙古族人民都很开心,大家亲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团结互助的道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激动与开心。
3. 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回顾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齐声朗读。
2.说说你的理解。
(1)从字词入手,理解“何忍别”、“话斜阳”的意思。
怎么忍心分别呢;对着快要落山的夕阳诉说。
(2)由“天涯碧草”展开想象,看到了怎样的大草原呢?一碧千里、一望无边的绿色、翠绿欲滴的大草原(3)紧扣“蒙汉情深”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
“蒙汉情深”表现在,表现在,还表现在……(蒙古族人的远迎、蒙古族人与我们的热烈交谈、蒙古族人与我们的依依惜别)3.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对着渐渐西落的太阳,作者会说:。
(多么美丽的大草原啊!多么盛情的蒙古族人啊,他们的热情款待象征着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些空的答案,要有关键词提示或答案示例,以方便参考。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板书设计1.草原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反思:1.出示草原的图片,播放草原的民歌,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
2.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画面中感受蒙古族人的热情与好客,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新理念。
2. 丁香结教学目标: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
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