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

1、三个基本的表现要素,即色相、明度、彩度。

①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它是区别一种物质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及相互混调的色彩(如:红+黄=橙,蓝+红=紫等)。

②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度,在无彩色上由白到灰至黑的整个过程。都是明度,所以低明度色彩是指阴暗的颜色,高明度色彩是指明亮的颜色。在色相中,黄色明度最高,蓝色则最低。

③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浓度或饱和度,色彩越强则纯度越高。

2、从理论上色彩可分为无色彩(白、灰、黑)与有色彩(红、橙、黄、绿)两大类别。

3、根据人类的心理和视觉判断,色彩有冷暖之分,可分为三个类别:暖色系(红、橙、黄),冷色系(蓝、绿、蓝紫),中性色系(绿、紫、赤紫、黄绿等)。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它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行为。

1、红色:红色是一种刺激性特强,引人兴奋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由于红色对人的视觉刺激强,同时容易使人联想到血和火焰,所以红色代表生命、热情和活力,使人感觉富于朝气,有种蓬勃向上的诱导力。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联,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和其他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然而在某种情况下,红色又让人产生恐怖、危险及至骚动不安的感觉。红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①在柠檬黄上:红色呈现出深暗的受抑制的力量,被象征着知识的黄色撂量所控制。

②在暗红色上:红色起着平静和熄灭热性的作用。

③在紫丁香色上:红色降为受抑制的光辉,促使紫丁香积极抵抗。

④在黄绿色上:红色变成冒失卤莽的闯入者,生动而富于意趣。

⑤在橙色上:红色似乎奄奄一息,黯淡而无生气。

⑥在黑色上:红色会迸发出最不可征服的激情和力量。

2、橙色:橙色是黄色与红色的混和色,也是属于激奋色彩之一,代表温馨、活泼、热闹,给人感觉明快感。橙色是色彩中最温暖的颜色,易于被人所接受,一些成熟的果实和富于营养的食品多呈橙色,因此这种色彩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想,并易引起食欲。橙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

①在白色上:橙色显得苍白无力。

②在黑色上:橙色表现出其最明显的特性。

③淡化的橙色失去其生动的特性。

④加深的橙色能取得最大的温暖度和最活跃的视觉效果。

3、黄色:黄色是一种快乐且带有少许兴奋性质的色彩,它代表明亮、辉煌、醒目和高贵,使人感觉到愉快,是非常明亮和娇美的颜色,有很强的光感,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黄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白底上的黄色:看上去暗淡而无放射光,白色将黄色推到一种从属的位置。

②浅粉红色上的黄色,则失去了生气。

③橙色上的黄色:更加显得纯、高贵。这两种色彩并置时,就象上午的强烈阳光照耀在成熟麦田上。

④绿色上的黄色:使黄色射向外部,更具有亮丽色彩。

⑤红紫色上的黄色:表现出一种极富特点的力量,坚实而冷静。

⑥黑底上的黄色:达到了最明亮最有进取的光辉度,这时黄色是有力而强烈的阳光。

4、绿色:绿色是界于黄蓝之间的色彩,既有黄色的明朗,又有蓝色的沉静,两者柔和,使绿色在宁静、平和之中又富于活力。绿色是大自然的色彩,具有平衡人类心理的作用。绿色的转调领域非常广阔,可能借各种色彩对比,表现不同形象。

绿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黄色上的绿,产生明快的感觉。

②灰色上的绿,产生悲伤衰退感。

③橙色上的绿,冷色的活力增加到最大程度。

④黑色上的绿,一方面体现稳定、浑厚、高雅,另一方面则给人冷漠、郁闷、苦涩的感觉。

⑤蓝色上的绿,是冷色的生动有力的扩展。

5、蓝色:蓝色属冷色,它沉静、清流澈净、往往具有理智的特性。代表宁静、清爽、冰凉、理智等,使人产生高远、空灵、静默清高、远离世俗、清净超脱的感觉。

蓝色与其他色彩搭配时:

①黄底上的蓝色,没光辉度。

②绿底上的蓝色,显现有红色的光芒。

③白底上的蓝色,清凉而又洁净。

④黑底上的蓝色,以明快纯正的力量闪光,亮度提得很高。

⑤另外,蓝色与某些冷色相配合,易产生陌生、空寂和孤独感。

6、紫色:紫色是一种很难使用的色彩,代表神秘、高贵、威严,给人以优雅、雍容华贵之感。提高紫色的明度,可产生妩媚、优雅的效果,而降低紫色的明度则容易失去其光彩。

7、白色:白色是给人以纯洁印象的色彩,代表和平、纯洁。这种色彩

具有显示任何魅力的作用。

8、黑色:黑色在视觉上是一种消极性的色彩。一方面黑色象征着悲哀肃穆、死亡、绝望;另一方面,则给人以深沉、庄重、坚毅之感。黑色与其它颜色的搭配,可以使设计获得生动且极有份量的效果。往往能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涂料色彩和所有的颜料色彩一样,都有其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特性。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如黄色、红色等;明度是指色彩的相对亮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相对纯净度。这种色彩的基本特性也就是涂料色彩的基本特性。

专业设计人员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涂料色彩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考虑,首先要考虑功能要求和美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空间形式和装饰材料的特点,一般来说起居室宜选用明快活泼的色彩,卧室的色彩最好偏暖,柔和些,书房宜雅致,庄重、和谐为主色调,餐室应以暖色为主色调。

顶面一般要用浅色

浅色使人感觉轻,深色使人感觉重。通常房间的处理大多是自上而下,由浅到深,如房间的顶棚及墙面采用白色及浅色,墙裙使用白色及浅色,踢脚线使用深色,就会给人一种上轻下重的稳定感,相反,上深下浅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压抑感。

根据房间的朝向选择颜色

朝东的房间由于最早晒到日光也最早离开而使房间较早变暗,所以使用浅暖色往往是最保险的。朝南的房间日照时间最长,使用冷色常使人感到更舒适,房间的效果也更迷人。朝西的房间由于受到一天中最强烈的落日西照的影响,爱用深冷色,这样似乎更舒服。朝北的房间由于没有日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你在选色时应倾向于用暖色,且色度要浅。

根据房间的用途来选择颜色

房间的用途往往决定了你所要营造的效果。起居室应当显得明亮、放松或温暖、舒适,而餐厅可以用深暗色。厨房总是适于用浅亮的颜色,但要注意慎用暖色。走廊和门厅只是起通道的作用,因此可大胆用色。而卧室的风格则完全由各个不同人的品位所决定。

根据房间的形状来选择颜色

颜色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人们对房间形状的感觉。例如冷色可使较低的天花板看上去变高了,使狭窄的房间变宽了。在房间远端墙上用深色度的颜色,会使那堵墙产生前移的效果。类似的效果可改变任何房间的外观。

房间选择颜色还要关注房间的细部

“细部”是建筑上用于形容具有装饰性或功能性的附件。你可以选择是突出还是隐没这些附件。如果房间较小,最佳的策略是突出那些为房间增加情趣的细部,隐没那些纯功能性的细部,这样就使整个房间显得宽敞而舒适。

按照说明书施工,技术和工具是关键

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消费者抱怨的墙面出现小气泡、辊痕、开裂等瑕疵,多是由施工不当造成的,墙基底处理不科学、涂料对水过多、施工工具落后、工人技术差等都会妨碍涂料美化墙面的效果。如果施工队没有按照标准对水量施工,对水量过大,会使漆膜的耐擦洗次数及防霉、防碱性下降,具体表现为:掉粉、用湿布稍微擦洗后露出底材、应该有光泽的高档漆没有光泽且表面粗糙等情况。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小学美术知识点汇总汇编

小学美术知识点汇总 1、西方传统绘画采用的主要是“焦点透视”它表现在画面上的主要特征是近大远小。 2、中国画家在创作时非常讲究墨色变化,墨色可分为焦、重、浓、淡、清。在动笔中可分为侧锋、中锋、逆锋等三种形式。 3、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4、脸谱以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 5、纸版画是版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用不同的纸版,经过剪、贴、撕、刻、揉、压等方法制成底版。按其制作方法与版面构成可分为剪贴纸版画、刻纸凹印版画、刻纸凸印版画三种。 6、树木是中国山水画经常表现的对象之一。画树时一般先画干,再画枝,最后点叶。画树要注意表现不同树木的特点。 7、蔬果巧打扮一课我们运用了切、插、挖、嵌等基本方法加工水果。 8、大色彩世界里红、橙、黄色使人们联想到太阳、火焰,使人们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类颜色被称为暖色。蓝、蓝绿、蓝紫使人们联想到冰雪、大海,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人们把这类颜色称为冷色。 9、美术课可以分成(绘画课、手工课、欣赏课),手工课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10、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11、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蓝、绿等给人凉冷感觉的色彩,)暖色是指(红橙等给人温暖感觉的色彩) 14、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15、“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16、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17、点、线、面组成了丰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条件。 18、常用的设计花卉图案的方法有夸张、变形、添加等。 19、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是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功的。多数飞机由机身、机翼、机尾、起落等装置组成。 20、通过学习世界地球日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答:拯救地球,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使她永远美丽、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21、手工制作的方法通常有:剪、折、刻、撕、粘、贴等。 22、《向日葵》作者荷兰画家凡高。《星月夜》也是他的作品。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精选.pdf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 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 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 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

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 “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 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 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 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 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 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 导语:色彩,渲染了这世界的黑白,也安抚了人们内心的伤痛,从一张白纸,到泼墨点缀;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色彩理论知识点总结1 一、色彩的理论知识 培养孩子敏锐的色彩观察力和对色彩的意识,意识形成后,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及对色彩有意和无意的观察,眼睛对色彩的分析逐步提高,为孩子未来从事与色彩相关的工作提供一个视觉基础。 现将基本的色彩知识总结如下,希望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对色彩的辨析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1、原色 理论上指不能调和出来的色彩叫原色。三原色指:大红、柠檬黄、钴蓝;原色又称为第一次色,或称为基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1)三原色不能通过其他的有色材料混拼而成的颜色。能配合成各种颜色的基本颜色。也叫基色。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几乎形成几乎所有的颜色。 (2)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yellow黄,cyan青,magenta品红(或者叫洋红、红紫)。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颜料中的原色是红、黄、蓝,蓝和黄可以配成绿,红和蓝可以配成紫,黄和红可以配成橙。 色光中的原色是红、绿、蓝,红和绿可以配成黄,红和蓝可以配成紫。 2、间色 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在专业上,由三原色等量调配而成的颜色,我们把它们叫做间色。当然三种原色调出来就是近黑色了。间色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由2种原色调配出来的。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 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为“复色“。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

室内设计色彩基础知识

室内设计色彩基础知识 <一>室内色彩的搭配技巧 ——轻柔浪漫色调。中心色为柔和的粉红色。地毯、灯罩、窗帘用红加白色调,家具白色,房间局部点缀淡蓝、有浪温气氛。 ——典雅靓丽色调。中心色为粉红色。沙发、灯罩粉红色,窗帘、靠垫用粉红印花布,地板淡茶色,墙壁奶白色,此色调适合少妇和 女孩。 ——华丽清新色调。中心色为酒红色、蓝色和金色,沙发用酒红色,地毯为暗土红色,墙面用明亮的米色,局部点缀金色,如镀金 的壁灯,再加一些蓝色作为辅助,即成华丽清新格调 <二>设计的十种形式 室内设计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满足其功能实用,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主题情感和意境,形式语言与形式美则可通过以下方式表 现出来。 一、对比。对比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定型技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作对照就称为对比。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放在同一 空间中,使其既对立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在强烈反差中获得鲜 明的对比,求得互补和满足的效果。 二、和谐。和谐包含谐调之意。它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光、质等组合得到协调,成为一个非常 和谐统一的整体。和谐还可分为环境及造型的和谐、材料质感的和谐、色调的和谐、风格样式的和谐等。 三、对称。对称是形式美的传统技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又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对称给人感受秩序、庄重、整齐、和谐之美。

四、均衡。生活中金鸡独立,演员走钢丝,从力的均衡上给人稳定的视觉艺术享受,使人获得视觉均衡心理,均衡是依中轴线、中心点不等形而等量的形体、构件、色彩相配置。均衡和对称形式相比较,有活泼、生动、和谐、优美之韵味。 五、层次。一幅装饰构图,要分清层次,使画面具有深度、广度而更加丰富。缺少层次,则感到平庸,室内设计同样要追求空间层次感。如色彩从冷到暖,明度从亮到暗,纹理从复杂到简单,造型从大到小、从方到圆,构图从聚到散,质地单一到多样等,都可以看成是富有层次的变化。层次变化可以取得极其丰富的视觉效果。 六、呼应。呼应如同形影相伴,在室内设计中,顶棚与地面桌面与其他部位,采用呼应的手法,形体的处理,会起到对应的作用。呼应属于均衡的形式美,是各种艺术常用的手法,呼应也有“相应对称”、“相对对称”之说,一般运用形象对应、虚实气势等手法求得呼应的艺术效果。七、延续。延续是指连续伸延。人们常用“形象”一词指一切物体的外表形状。如果将一个形象有规律地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连续下去就是延续。这种延续手法运用在空间之中,使空间获得扩张感或导向作用,甚至可以加深人们对环境中重点景物的印象。 八、简洁。简洁或称简练,指室内环境中没有华丽的修饰和多余的附加物。以少而精的原则,把室内装饰减少到最小程度。以为“少就是多,简洁就是丰富”。简洁是室内设计中特别值得提倡的手法之一,也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趋势。 九、独特。独特也称特异。独特是突破原有规律,标新立异引人注目。“万绿丛中一点红,荒漠中的绿地”,都是独特的体现。独特是在陪衬中产生出来的,是相互比较而存在的。在室内设计中特别推崇有突破的想像力,以创造个性和特色。 十、色调。色彩是构成造型艺术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颜色能引起人视觉上不同的色彩感觉。如红、橙、黄温暖感很热烈,被称作暖色系,青蓝绿具有寒冷、沉静的感觉,称作冷色系。在室内设计中,可选用各类色调构成,色调有很多种,一般可归纳为“同

关于色彩的基本常识

关于色彩的基本常识 1.色彩是什么 色彩是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特质?如人们理解概念中的红花、绿叶、青山、蓝天、绿树等。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科学实验,揭 开了色彩来源于光的奥秘,确立了光是色彩之母的理论。他的实验方 法是:在一暗室中,让太阳光束进入室内,透过三棱镜,分解出一条 按红、橙、黄、绿、青、蓝、紫循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好似雨后彩虹。这在光学上称为光的色散,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太阳光谱(彩图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光的波长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后,便 产生不同水准的光的折射,一种光波就产生一种颜色。在没有光照的 夜晚,各种色彩现象就随之消失,只有光的来临,万物才重现色彩。 所以颜色是光赐予的,是光的一种特征,是眼睛看得见的各种不同波 长的光。 2.形成物体色彩的原因 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我们知道颜色是光的一种 特征的原理以后,这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到解答。发光体发出的光,是 直接或通过物体的反射后间接进入人们视觉感官的,光的波长有长有短。红色类的光波长,蓝、紫色类的光波短。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 光的反应是有选择的,同时具有吸收和反射的功能。有的物体受光后,会将不同波长的光全部反射出来,这个物体在视觉上表现为白色,相 反就成黑色;有的物体如只反射红色波长的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那这物体就是红色的。依此类推,各种物体的色彩现象就是这样显现 出来的。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并不具有色彩,而是光投射到物体后, 通过吸收和反射才产生色彩的。 3.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产生的色相是不同的。白色光是有色光的 混合,色光混合得愈多,愈显得明亮,也愈近于白光。光谱上的红和

色彩基本知识教案

《色彩基本知识》 一.授课班级:基础班 二.学科:美术 三.课题《色彩基本知识》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与懂得色彩主生的基本条件以及绘画用色的基本知识,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 六.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及同种色、类似色、固有色、条件色与色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类似色、对比色的组合调配。 七.课的类型:讲授课 八.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图片展示法、启发法、练习法相结合 九.教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色卡,类似色与对比色的范围,示范用的水粉纸若干张,水粉画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教材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黑白电影或是黑白电视节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只有黑、白、灰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一两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不是单调的。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颜色呢?光进入视觉的三种形式:1.光源光(自然光、人造光)2.透射光3.反射光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通过物体的吸收、反射或穿透作用,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的感觉。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是直觉。 (二)颜色 色彩范畴:色彩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范畴 无彩色:黑、白、灰色。

有彩色:红、黄、蓝等含彩的色。 我们在画色彩的时候,什么颜色是必不可少的呢? 1、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不是全部)。 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光的三原色和和色料或颜料的三原色! (1)色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2)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 在一张画里面,同一种颜色不同距离的物体我们证明体现呢? 2、间色 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由2种原色调配出来的。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 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由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由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的纯度最低,含灰色成份。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一个物体由于受到光的影响,暗面我们一个怎么体现呢? 4、补色 是广义上的对比色。在色环上划直径,正好相对(即距离最远)的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如:红色是绿色的补色;橙色是蓝色的补色;黄色是紫色的补色。补色的运用可以造成最强烈的对比 (三)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色每个字代表一个具体的色相!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一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 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的基础知识 要理解和运用色彩,必须掌握进行色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属性。 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前者如黑、白。灰,后者如红、黄.蓝等七彩。 有彩色就是具备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统称为彩调。与此相反,无彩色就没有彩调。 无彩色有明有暗,表现为白、黑,也称色调。有彩色表现很复杂,但可以用三组特微值来确定。其一是彩调,也就是色相;其二是明暗,也就是明度;其三是色强,也就是纯度、彩度。明度、彩度确定色彩的状态。称为色彩的三属性。明度和色相合并为二线的色状态,称为色调 。有些人把明度理解为色调,这是不全面的。 明度 在无彩色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特征。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处于光谱的中心位置,紫色是明度最低的色,处于光谱的边缘,一个彩色物体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对视觉刺激的程度越大,看上去就越亮,这一颜色的明度就越高。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 ,色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同时出现,在我们进行一幅素描的过程中,需要把对象的有彩色关系抽象为明暗色调,这就需要有对明暗的敏锐判断力。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做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 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 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说明度是色彩隐秘的骨骼,色相就很像色彩外表的华美肌肤。色相体现着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灵魂。 在可见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每一种色相都有自己的波长与频率,它们从短到长按顺序列,就像音乐中 纯度 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它取决于一处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我们的视觉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鲜艳度,比如绿色 ,当它混入了白色时,虽然仍旧具有绿色相的特征,但它的鲜艳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为淡绿色;当它混入黑色时,鲜艳度了降低了,明 度变暗了,成为暗绿色;当混入与绿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时,它的明度没有改变,纯度降低

色彩基础知识全解

色彩基础知识 第二章色彩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 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 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 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水粉色彩基础知识 很多考生会问一些关于画水粉色彩的基础知识,根据自己画色彩的经验以及查阅的一些资料加以总结,希望会有一定帮助 一、认识色彩 1、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其实也就是颜色的名字,比如普蓝、大红、淡黄...我们叫的的也就是它们的色相。色相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最准确的标准 明度:也就是色彩的明亮程度,不同颜色有不同的明暗差别,同一颜色在不同光线环境下明度也会不同 纯度:及色彩的纯净程度和饱和程度,举例来说就是刚挤出来的一块大红色,纯度很高,当你往里加白或加其他颜色调和,纯度会越来越低。 2、三原色 按标准的美术色彩三原色来说,应该是黄、品红、青。平常老师教一般都说红黄蓝,这都不重要画画毕竟不是搞科学。所谓的三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3、间色 某两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蓝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4、互补色 红色与绿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色彩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纯度降低,变成灰色。 5、色彩的冷暖 其实这个是跟感觉很密切的,比如让你想象暖的东西,大家脑子里会出现太阳,火焰等,想象冷的东西,就会出现冰川、海洋等等。自然地像红色黄色橙色等会给人暖的感觉,蓝色绿色就会相对给人冷的感觉。 二、初学者调色盒中应准备的颜色 普蓝群青青莲紫罗兰钴蓝湖蓝

墨绿深绿草绿翠绿粉绿淡绿 熟褐赭石/土红深红大红玫瑰红朱红桔红 橘黄土黄中黄淡黄柠檬黄 建议初学水粉的同学把上面这些颜色都备齐了,可能有些学哥学姐会说某某颜色根本没用不用买,那都是个人而言。当你画了一个阶段色彩对颜色以及调色有了基本认识以后,你会发现调色盒里的很多颜色你几乎用不着,那时再根据个人的习惯去有目的选择颜色。 调色 把颜色备齐然后在纸上尝试任意两种或三种颜色相调和所产生的变化,从而熟悉颜色。然后再尝试着去调书上某个水果或者某个罐子的颜色。注意要调某一块颜色时,首先分析用哪几种颜色有可能调出这块颜色。 以下面这组静物中的衬布为例来介绍下大体的调颜色思路: 其实想调一块漂亮的灰颜色或高级灰颜色方法很多,调颜色还是要考自己的色彩感觉和平常画画的积累。如果要靠去背颜色组合来调出好看的颜色太难了也太悲哀了...脑子中装的不应该全是哪块颜色+哪块颜色=哪块颜色。而是要做到看到一块颜色凭感觉从颜色盒中找几种颜色然后直接能调的很漂亮,可能每次调出来的方法都不一样。 水粉调颜色不需要调太匀,不能像搅拌机一样两块颜色拼命地搅,可以稍微生一点,哪怕最后画到纸上会带点生颜色都不要紧。 画水粉调色时用的颜色种类太多颜色容易脏掉。注意用色的比例。当你能比较准确的吧书上的任何一块颜色调出来时,那接下来就可以临摹整张的水粉静物画了。 三、工具的准备 想画好一张画,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 笔:谢德堂的黄杆水粉笔准备一套,绿杆油画笔准备几只7号、5号、三号、一号(双号也可以)小刷子、刮刀等。 其实,每个人到最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方法以后工具是没有限制的,比如我现在画水粉就习惯用刷子和两三只小号油画笔,初学者还是尽量把这些备齐各种都尝试下等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像我都高三时老师还要求我们必须用谢德堂的黄杆水粉笔画,因为他只用那种。还必须我们用湿画法画...遇上这种老师太要命了,幸好我那时不怎么听话。 纸:用普通的素描纸就可以,尽量别用那种带点点的水粉纸吧,个人觉得超难用。如果联考或者某些学校有要求,那可以针对练练。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物理性质 1、光与色 A、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光是发生色彩 感觉的刺激物,色彩是视觉器官的结果。 B、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 别。振幅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2、物体色 A、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透明物体的 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光的物体,它的颜色取决于对 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的情况。 B、物体表面色的饱和度(纯度)取决于选择性吸收的光量和表面反射的光 量,它实际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3、光源的演色性 二、色的分类 1、无彩色系 指黑色、白色和由黑白色调和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 三、色彩的基本特性 1、色相 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2、纯度(彩度、饱和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中含有色部分的比例。 3、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两种情况): A、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同一色掺入不同颜色或黑色时会使明度降低。 B、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最低,红色为中间明度。 四、色的混合 1、三原色 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 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 青(湖兰)。 2、混色理论 间色: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 复色:间色与原色相混或间色与间色相混 对比色:红与蓝为对比色 互补色:红与绿为互补色 协调色:红与桔为协调色 3、色立体 借助于三维空间的模式表示色相、明度、纯度关系的一种表色方法。 说明:A、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B、南北两级连接中心轴表示明度 C、南极为黑,北极为白,中心为灰

色彩学基本知识

第三十五讲色彩学基本知识 一、核心概念 (一)色彩三属性 1.色别,色别也叫色相,是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如红、绿、蓝、青、品、黄。 2.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二是某一种色彩受到强弱不同的光线照射,其本身产生的明暗变化,也表现出明度的不同。 3.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以阳光的光谱色为标准,越接近光谱色,色彩饱和度越高。 (二)原色 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以不同比例将原色混合,可以产生出其他的新颜色。一般来说叠加型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而消减型的三原色是品红色、黄色、青色。摄影专业所讲的光的三原色分别是红色、绿色、蓝色。美术或印刷专业所讲的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红色、黄色、青色。 (三)补色 两种混合后呈白光的色光,或颜料色混合呈消色的成对色均互为补色。任何两种原色光混合,得二次色,二次色是与原色互补的。色光中的红与青,黄与蓝,绿与品红;颜料色中的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均互为补色。 (四)消色 所谓的消色就是指黑、白、灰,黑、白、灰的物体对光源的光谱成分不是有选择地吸收与反射,而是等量吸收和等量反射各种光谱成分,这些物体看上去便不是彩色的。 二、案例分析 图35-1 《三原色光图例》 在这个图例中,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三原色的加色效果,以及色光之间的互补关系。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和青互补;绿和品红互补;蓝和黄互补。

三、习题 1. 什么是色彩三属性? 2. 什么是原色?光的三原色、绘画颜料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3. 什么是补色?补色原理在摄影创作中有何作用? 4. 什么是消色?消色在色彩运用中有何独特作用? 图35-2 《当色彩遇到光影》 Margherita(意大利 }摄 现居意大利的摄影师Margherita 受到抽象画艺术家康丁斯基(Kandinskij)的影响,拍摄下生活中的“好色”瞬间,将摄影里色彩与光影的组合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色彩搭配很有特点。 图35-3 《丧礼》 Kieran Doherty 摄 2010年2月18日,在英国南部地区Wootton Bassett ,一个小女孩和其他哀悼者一起目送在阿富汗赫耳曼德省牺牲的英国士兵灵柩。黑色的背景,衬托着孩子的脸、大人的手、手中的红花都显得特别鲜明。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基本概念: 1、三个基本的表现要素,即色相、明度、彩度。 ①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它是区别一种物质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及相互混调的色彩(如:红+黄=橙,蓝+红=紫等)。 ②明度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度,在无彩色上由白到灰至黑的整个过程。都是明度,所以低明度色彩是指阴暗的颜色,高明度色彩是指明亮的颜色。在色相中,黄色明度最高,蓝色则最低。 ③彩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浓度或饱和度,色彩越强则纯度越高。 2、从理论上色彩可分为无色彩(白、灰、黑)与有色彩(红、橙、黄、绿)两大类别。 3、根据人类的心理和视觉判断,色彩有冷暖之分,可分为三个类别:暖色系(红、橙、黄),冷色系(蓝、绿、蓝紫),中性色系(绿、紫、赤紫、黄绿等)。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它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情绪和行为。 1、红色:红色是一种刺激性特强,引人兴奋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色彩。由于红色对人的视觉刺激强,同时容易使人联想到血和火焰,所以红色代表生命、热情和活力,使人感觉富于朝气,有种蓬勃向上的诱导力。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联,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和其他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然而在某种情况下,红色又让人产生恐怖、危险及至骚动不安的感觉。红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①在柠檬黄上:红色呈现出深暗的受抑制的力量,被象征着知识的黄色撂量所控制。 ②在暗红色上:红色起着平静和熄灭热性的作用。 ③在紫丁香色上:红色降为受抑制的光辉,促使紫丁香积极抵抗。 ④在黄绿色上:红色变成冒失卤莽的闯入者,生动而富于意趣。 ⑤在橙色上:红色似乎奄奄一息,黯淡而无生气。 ⑥在黑色上:红色会迸发出最不可征服的激情和力量。 2、橙色:橙色是黄色与红色的混和色,也是属于激奋色彩之一,代表温馨、活泼、热闹,给人感觉明快感。橙色是色彩中最温暖的颜色,易于被人所接受,一些成熟的果实和富于营养的食品多呈橙色,因此这种色彩又易引起营养、香甜的联想,并易引起食欲。橙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 ①在白色上:橙色显得苍白无力。

色彩基本理论知识

色彩基本理论知识 色彩的四要素 1、色相:色彩的本来面貌。色环。物体本身固有色。 2、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3、纯度(饱和度、彩度):色彩的饱和程度或鲜浊程度。 4、冷暖:指色彩的补色和对比色关系,是色彩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从色相上说,有亮色调(高调)、灰色调(中调)、暗色调(低调); 从纯度上说有高纯度色调和低纯度色调; 从冷暖上说,有冷色调、暖色调、中性色调, 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绿色与紫色称为中性色),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将对比的冷暖色并列,冷暖感觉会更加鲜明,冷的更冷,暖的更暖,这种冷暖同时放在一起对比的现象,称冷暖对比。 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类似色 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邻近色 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对比色 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对比色。 补色 色环中任何两色混所得的新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也称余色。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1.什么是色彩? 答:所谓色彩,是色与彩的全称。色是指分解的光进入人眼并传至大脑时产生的感觉。彩是指多色的意思,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光刺激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感。它是由光线,物体和眼睛三个感知色彩的条件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人们都无法准确地感受色彩。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在接受光源照射时,由于物体性能不同,所以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力也不同。平时所看到的物体色就是受光体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刺激视神经而引起的感觉。例如物体的红色,其色彩是吸收了光源中的一些单色光,反射出红色光而形成的。 2.什么是三原色?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

最新色彩的基础知识知识分享

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颜料的混合 所谓颜料的混合,就是具体解决人们在作画时如何调色的问题。 自然界的色彩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必须学会用种类有限的颜料调成丰富多样的色彩,为此,我们要了解颜料混合的规律。 颜料混合情况如下: 原色: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租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又叫第一次色。一般在绘画上所指三原色的红是曙红、黄是柠黄、蓝是湖蓝。 颜料中的原色之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而颜料中的其它颜色则无法调配出原色来。为了方便,作画时应该充分利用现成的颜料,这样可以节省调色时间。 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 红十黄=橙 第二次色黄十蓝=绿间色 蓝十红=紫 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分量不等,又可产生种种不同的颜色。如红与黄混合,黄色成分多则得中铬黄、淡铬黄等的黄橙色,红色成分多则得桔红、朱红等橙黄色。 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温合调出故颜色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 橙十绿=橙绿(黄灰) 第三次色橙十紫=橙紫(红灰) 复色 紫十绿=紫绿(蓝灰) 由于混合比例的不同和色彩明暗深浅的变化,使复色的变化繁多。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 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三个原色以一定比例相混合,可得出近似

黑色的深灰黑色。所以任何一种原色与黑色相混合,也能得到复色。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例如: 橙绿=橙第三次色绿=(红+黄)+(蓝+黄) =(红+黄+蓝)+黄=灰黑色+黄=黄灰 橙紫=橙+紫=(红+黄)+(蓝+红) =(红+黄+蓝)+红=灰黑色+红=红灰 紫绿=紫+绿=(红+蓝)+(黄+蓝) =(红+黄+蓝)+蓝=灰黑色+蓝=蓝灰 复色是一种灰性颜色,在绘画和工艺装饰上应用很广,善于运用复色的变化,就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并得到色彩格调韵味的艺术效果。 二、色彩三要素 1.色相顾名思义即色彩的“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相貌”,便叫“色相”。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它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 自然界的色彩难以数计,许多色彩也难以叫出它的名称,只能大致地说:这是偏黄的灰绿,那是暗枣红等,观察色相时要善于比较,即使相似的几块颜色,也要从中比较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如红颜色有朱红、曙红、玫瑰红、深红的区别。同时又要分辨出朱红(红中偏黄)、大红(红中偏橙)、曙红(红中偏紫)、玫瑰红(红中偏蓝)、深红(红中带黑)的不同色相;再如黄色就有淡黄(黄中偏白)、柠檬黄(黄中偏绿)、中黄(黄中偏橙)、土黄(黄中带黑)、桔黄(黄中带橙);蓝色有钴蓝(蓝中带粉)、湖蓝(蓝中带绿)、群青(蓝中带紫)、普蓝(蓝中带黑)等。 2.色度系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指色彩的素描因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颜色受光后的明暗层次,如深红、淡红、深绿、浅绿等。二是各种色相明暗比较,如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画面用色必须注意各类色相的明暗和深浅。 颜色除在明度上的差别外还有纯度的差别。 纯度,是指一个颜色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纯正的颜色中无黑白或其他杂色混入。未经调配的颜色纯度高,调配后,色彩纯度减弱。此外,用水将颜料稀释后,水彩和水粉色亦可降低纯度,纯度对色彩的

色彩的基本知识

色彩的基本知识 在学习水粉静物时,就已经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有所了解,这对于表现好色彩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至少在调配颜色时,不至于把许多颜色混合在一起,造成不应有的混浊。从昨天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就出现了这个问题.... 我们大家知道,红、黄、蓝是色彩中三个最纯的颜色,称之为·原色·,一切丰富多彩的色彩,都来自红黄蓝三种颜色;而用这三原色中任何二色相混合调配出来的颜色,称为·间色·,如橙(红+黄)、绿(黄+蓝)、紫(蓝+红)等;再用原色所调配出来的间色作互相配合,又会产生一些更加微妙的颜色, 称之为·复色·,如草绿(黄+绿)、桔黄(橙+黄)、朱红(橙+红)等等。如果我们再把这些间色或复色作不同量的互相混合调配,所产生出来的无数的微妙颜色,就组合成了万紫千红般绚丽灿烂的色彩世界。 ....色彩还有三个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也就是色彩的基本特征,如红黄蓝等不同颜色都有不同的色彩倾向性,如树木倾向于草绿,天和海倾向于蓝色等。....明度,是指一个颜色的明暗、浓淡、深浅的程度,也可以简单地说是色彩的黑白程度。....纯度,是指色彩本身的饱和度,即其鲜艳的程度,通俗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颜色含有灰色量多少的程度。 ....色彩有自然色彩和绘画色彩之分。我们在把自然色彩变成绘画色彩的时候,应对自然色彩加以归纳和处理,对物体原有的色彩,即由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造成的自然色彩作深入的观察、理解和掌握。

....光源色是指照射于物体上光线的颜色,如阳光、月光、火光、灯光等,光源色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色彩倾向性。 ....固有色是指物体的本来颜色,也就是说物体本身的颜色,但任何物体的颜色都会受到光源及其周围物体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真正固定不变的颜色是没有的。 ....环境色是指物体所处的周围环境所反射出来的光色,它可以影响到物体固有色的变化,如一个穿黄色衣服的模特在红色的背景布下,衣服会呈现橙红倾向。这就是受到了环境色的影响。 我们有了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有了对各种物体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的影响,并表现出来的色彩关系的理解,我们就会增强处理画面色彩关系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把握整个画面的色彩关系,就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如色彩的冷暖对比规律、补色对比规律和空间透视规律等,使得我们在表现色彩关系时,能够结合具体对象、具体环境作具体分析。初学者应结合学习有关色彩学基础知识的书籍,来准确掌握色彩的表现技法。

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分类 (1)原色: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思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是什么: A、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 B、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 思考问题: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光越:A、亮B、暗C、不变 (2)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 系”。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 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1)暖色系:指的是包括黄色、红色、褐色的所有色彩。 它们给人以热烈、欢快、温暖、奔放的感觉。 (2)冷色系:指的是包括绿色、蓝色、紫色的所有色彩。 它给人以清冷、宁静、凉爽的感觉。 (3)同类色:相同类别的色彩称为同类色。 柠檬黄、中黄、土黄,就属同类色。 (4)近似色 A、同类别色彩称为近似色;如桔红与朱红,朱红与大红等,都是近似色。

小学美术知识点(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美术知识点 一、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三要素为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在色彩中的色相以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的程度。在色彩色相中,浅的是指色彩明度(高),深的是指色彩明度(低)。一种颜色可通过加(黑)减弱明度,加(白)提亮明度。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红)(黄)(蓝)三原色。颜色中以三原色红黄蓝为纯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颜色为低纯度色。 2.色彩又分为原色、间色、复色,

3.三原色有红、黄、蓝; 4.间色有绿、橙、紫。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由两个原色调和出的颜色叫间色。 5.七种标准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6.色彩的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即色彩对比。对比色:绿与红、黄与紫、橙与蓝 7.邻近色是指(相邻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等。 8.黑白灰属于无彩色系,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若与无彩色系中的任何一色混合即可降低它的纯度。 9.绘画中的色彩美是指(统一)与(变化)中的美。 10.依据对于颜色的感觉,把它们分为暖色系和冷色系,例如红色、黄色、橙色为暖色系,蓝色、绿色、紫色为冷色系。通常暖色系会让物

件有着膨胀、前进的感觉,而冷色系着会让人有收缩、后退的感觉。

11.什么是暖色? 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暖色,能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 这是出于人们的心理和感情联想。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因此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 12.什么是冷色?有什么感觉?并分别例举三种颜色。 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它使人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一种阴凉、宁静、深远的感觉。 二.素描基础知识 1.绘画基本概念:素描指用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一种绘画方式,现代美术教学中把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是一切造型艺术之“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