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研学旅行读后感

研学旅行读后感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学习和旅行的教育方式,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魅力、自然的奇妙,从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促进成长。
我曾参加过一次研学旅行,深有感触,下面就我的研学旅行读后感进行分享。
这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是西安,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
我们一行人首先参观了兵马俑,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在现场,我们亲眼目睹了那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西安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
站在城墙上眺望,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西安城的景色,远处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近处是古老的街巷和建筑。
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也让我们对古代建筑和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历史文化,我们还参观了西安的一些自然景观,比如华清池和大雁塔。
在这些景点,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和文化艺术。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这次研学旅行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我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相信,研学旅行这种教育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研学旅行中的实践探究与问题解决指导

研学旅行中的实践探究与问题解决指导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针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探究学习的教育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探究和问题解决,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与知识,培养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就研学旅行中的实践探究与问题解决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关的指导方法。
一、研学旅行中的实践探究1.拓宽视野研学旅行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够接触和了解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带来的差异和特点,从而扩展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2.培养能力实践探究不仅使学生参与其中,还需要他们主动思考和进行实践。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观察,进行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和提高。
3.加深学习理解实践探究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来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实地、实践操作等方式,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促进学习的深入理解。
实践探究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其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问题解决指导1.明确问题在进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等方式,明确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要点。
2.积极探索解决问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操作、调研调查等方式,积极收集和获取相关信息,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3.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思路和经验,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思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分析。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研学旅行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体验,以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研学旅行的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探究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我参与的研学旅行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
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往往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实践能够促进学科知识的跨学科融合。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实践中体现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进行研学旅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如何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性。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危险和风险,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学生的安全,如提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专业的导游和教师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和考察地点。
在研学旅行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和考察地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升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在研学旅行中,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如何将研学旅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研学旅行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我们应该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将实地考察得到的经验和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关于研学旅行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研学旅行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思考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提出的背景伴随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出台,许多中小学已经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这种探索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亟待提出新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在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被重视,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研学旅行是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能够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在研学旅行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认知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2.如何实现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持续性,暨将研学旅行与日常教学无缝衔接。
3.如何实现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价值提升和深度挖掘,暨如何在研学旅行中深度挖掘、升华教育价值。
二、国内外、市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研学旅游在日本被称为“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
1946年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自那以后,小学、初中、高中均制订了相应的修学旅行制度,并每年带领适龄学生在日本国内进行研习活动。
在韩国,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研学旅游,其中较有特色的形式是毕业旅行。
韓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只有参加并修够相应学分,才可以毕业。
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历史,学子远游异地,求师问道,寻求真知。
“游学”流变到近代之后,内涵发生了些许变化。
比如曾国藩送出国门的赴美学童,还有其后的赴英留学热潮,留日热潮,留俄热潮等,也被称作是游学。
到了现代,游学的概念内涵又有了变化,就是将组织学生前往学校之外的空间进行的教育活动,即我们口中的夏令营、冬令营,每年一到寒暑假,就会有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去参加冬夏令营,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等。
我国政府也建立了不少校外活动基地,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校外教育的需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研学旅行是指学生们在课堂外,到实地参观、探究、观察某些现象和事件,并在进行反思和思考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亲近自然的心情。
下面是我对研学旅行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了解历史文化研学旅行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
我曾经去过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名胜古迹,通过导游老师的讲解,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故宫的参观中,我了解到很多有关宫廷生活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
而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些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伟大。
二、培养环保意识研学旅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曾经去过一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园区,通过观察动植物和了解生态环境,我意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例如,在红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参观中,我们看到了神秘的红塔猕猴,了解到它们的生态习性和环境需求。
通过这些参观,我明白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们分组进行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户外探险活动中,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导航,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搭建帐篷等等,大家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四、提升综合素质研学旅行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科技馆的参观中,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科学原理和实验,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研学活动,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经历,它让我们在离开教室的同时,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广阔和丰富多样的人文环境。
通过研学旅行,我们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合作和探究精神。
下面,我将就我的研学旅行心得体会进行阐述。
首先,研学旅行拓宽了我的视野。
在往期的研学旅行中,我曾去过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等地,这些地方中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展示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例如,在博物馆我可以亲眼目睹历史长河中那些受人敬仰的伟人,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和贡献。
在科技馆我可以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只有亲身去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和感悟。
其次,研学旅行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研学旅行中,我们通常是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需要共同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这要求我们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互相协调和支持。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通过交流和讨论来确定解决方案。
这样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了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养成了团结、合作的习惯。
再次,研学旅行磨砺了我的独立自主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我们通常是在老师的带领和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我们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相关的实践和观察。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学会了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学旅行中,我需要自己规划时间,安排行程,确定学习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样的经历让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最后,研学旅行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我对知识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事物的好奇心也更加强烈。
在研学旅行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奇观和珍宝,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传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对学习和探索产生了兴趣和热情。
在研学旅行中,我们还经常进行一些互动的活动,这些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既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又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研学旅行实践与思考

研学旅行是一种融合了研究性学习、探 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是一种以旅行为载体,以研究 性学习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现象 、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为研究对象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
研学旅行的背景
研学旅行的背景源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实践能 力和国际视野的迫切需求。
研学旅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 野,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研学旅行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为学 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提供 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2
研学旅行实践方案
研学旅行实践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研学旅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综合素质 。
拓宽学生的视野
安全问题
研学旅行的安全问题 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采取多种措施保障 学生的安全,如出行 前进行安全教育、购 买旅游保险、选择安 全的交通方式和活动 场所等。
活动内容设计不 合理
活动内容设计应具有 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 复杂,确保学生在活 动中能够获得成长和 收获。
学生参与度不均 衡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逐渐得到了广泛的 关注和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其价值和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
研学旅行的意义
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 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 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研学旅行实践与思考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研学旅行背景与意义 • 研学旅行实践方案 • 研学旅行实践效果与反思 • 研学旅行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 总结与展望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

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①研学旅行是指以学生学习为目的,以实地调研、参观和体验为手段的一种教育方式。
研学旅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亲身体验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思考和体会,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
研学旅行的实践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研学旅行是在初中时,我们的老师组织了一次生态环境调研活动。
我们来到了距离学校不远的一个湿地公园,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观察湿地生态环境、了解湿地植物和动物、探讨湿地保护的意义等。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小组讨论和总结,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调研成果,这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在高中时,我还参加了一次历史研学旅行。
我们去了陕西的西安和延安,参观了兵马俑、华清池、延安革命根据地等历史文化遗迹。
这次研学旅行让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参观景点,我们还进行了一些主题研究和讨论,比如革命精神的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从自己的实践经历来看,研学旅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外活动,还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它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我也对研学旅行有了一些思考。
研学旅行需要结合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学旅行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体验,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知识的运用和体验的升华。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
研学旅行需要有专业的组织和指导。
老师是学生研学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确定研学旅行的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调研地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流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综合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的探索与思考作者:刘美丹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51期
【摘要】为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很多学校都很少安排初中生进行课外实践,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狭隘,理论知识的运用也受到一定制约,这与提倡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随着研学旅行活动的推行,学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研学旅行的意义也得到了老师与家长的认可,但由于目前管理制度不健全,研学旅行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如何在活动中保障学生的安全、有效的利用研学旅行成为了推行研学旅行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022-01
一、初中综合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问题
1.学生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校园管理的重中之重,很多学校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防止学生溜出校外出现安全事故,另外一些政府教育机关也为了防止学生在春游时出现意外事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也发文禁止学校组织春游等校外活动,完全将学生闭塞在校园内。
但是随着研学旅行的推行,学生从校园走到了校外,接触到的危险源也相应增多,因此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初中综合实践中研学旅行中最大的风险。
2.收费问题
目前中学举办研学旅行活动,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完美的结合,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研学旅行受到了大部分师生与家长的追捧,但是由于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重视,不少学校都将研学旅行活动外包给有丰富活动经验的第三方机构。
第三方机构收取相应的费用,无疑会对一些贫困家庭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3.轻学重游问题
随着研学旅行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加入到了研学旅行的开办中来,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研学旅行产品。
毕竟教育机构都是追逐利益的,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研学旅行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低廉的产品,导致很多研学旅行产品都没有按照研学旅行的初衷来规划设计,很多产品都只重视了学生的游玩,轻视了学习,导致游学效果不佳。
二、初中综合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现状
1.缺乏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对于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式,导致学生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很多研学旅行都是老师带队,但是由于研学旅行前期对旅行路线的规划不合理,导致实际旅行中出现路线的变动,造成管理场面混乱,随之安全风险加大。
另外是安全管理制度没有针对性,由于旅行产品在不断的创新改变,但是安全管理制度却没有进行动态的管理,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滞后的现象,满足不了当下研学旅行的需求。
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学校的研学旅行活动并不是由学校组织的,而是转交给第三方机构,这样可以转移研学旅行的风险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达到更好的游学效果。
但是目前对第三方监管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学生的游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而且游学成本也偏高。
其次是对研学旅行过程的监督不力,由于研学旅行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例如医疗、教育、旅游等,因此要做好研学旅行需要做到全方面的整合,但是教育部门监管的权限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对于医疗、旅游等方面的监管不力。
三、初中综合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有效实施的策略
1.做好研学旅行活动的规划
只有做好研学旅行活动的规划才能保证活动能够进行的有条不紊。
从游学路线的选择、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结合、学生的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的责任分工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另外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在特殊情况下也要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有做好研学旅行的规划,才能真正的寓教于乐,合理的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2.健全安全管理措施
不管什么时候,学生的安全问题永远是研学旅行的首要问题。
在旅行的前期需要向学生做好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掌握学生的个性化问题,积极采纳家长提供的合理化意见。
根据研学旅行活动的特点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另外可以通过购买意外保险的形式,合理的转移安全风险。
四、结束语
研学旅行是推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发挥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初中课堂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缓解学习的压力。
但是目前研学旅行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力,导致研学旅行存在很多的风险,所以在推行研学旅行的同时更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毛展煜.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评论,2018(01):79-85.
[2]吴颖惠.研学旅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师,2017(1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