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xx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一等奖作品:钳工车模的制作说课课件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曲面零件加工说课课件

参数线精加工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任务驱动,网络搜索 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要知道能不能生产我 先用仿真软件模拟一 下吧
能投入生产么
强化练习
仿真软件,反馈验证 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强化应用
强化练习
仿真软件,反馈验证 突破难点,巩固提高 综合练习,强化应用
操作示范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总结出各个对刀法的精确度和使用方法
板书设计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任务驱动,网络搜索 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掌握各种参数 的设置和灵活 运用
培养学生的职 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标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教法 学法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四种曲面加工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程序的仿真加工操作
关键点:
仿真软件的对刀操作
3
教法学法
教学策略分析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法 学法
教材
学生
学情
教学 过程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教育资源网 CAXA应用软件 网络资源搜索 网络教学资源 宇龙数控仿真教学软件 红蜘蛛网络教学系统 屏幕录像专家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小组合作,总结要点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我们编写的程 序对不对??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中职《车模的制作》说课PPT课件

0. 5 课时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导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导
哦?钳工也能 制作车模啊!
说教学过程
1导 2析 3分 4竞 5评 6拓
0.5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0 课时 1 课时
0. 5 课时
析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3 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按IT12级
1 2
5
2 1
4
4
零件名称 底盘
难点
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说课流程
说说 说说说
教
学
教 法
教 学
教 学
材情 学过反
法程思
说教法学法
教育理论
教、学、做三合一
实施方式
以车模为载体
教法
项目教学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说课流程
说 说 说说说
教
学
教教教 法学学
材 情 学过反
法程思
说教学过程
1导 2析 3分 4竞 5评 6拓
0.5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材料 45
数量 1
底盘的加工工艺 划线→锯料→锉削 → 钻孔→ 攻丝
说教学过程
1导 2析 3分 4竞 5评 6拓
0.5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0 课时 1 课时
0. 5 课时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分
插入图片
车身、底盘、车头的加工工艺: 划线→锯料→锉削 → 钻孔→ 攻丝
上盖、支架座的加工工艺: 划线→钻工艺孔→锯料→锉削 → 钻孔 → 攻丝
0.5 课时 1 课时 1 课时
10 课时 1 课时
0. 5 课时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说课课件

第一步
1.遵守车间的规章制度; 2.穿好工作服;
安全教育
3.在确保台钻关闭的情况下操作; 4.操作中,小心V带夹手,注意安全; 5.注重车间7S。
设计 意图
通过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安全是第一位的!让学生注重 7S并养成良好习惯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1、保护罩拆除及规范放置 2、按要求拆下V带 3、合理选择V带
4、按要求装上V带
5、调整V带的松紧 6、保护罩的安装与拧紧 7、注重车间7S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任务拓展
课外作业 1.完成本节课后的练习题 。 2.小组合作了解和分析CA6140普 通车床发动机中的 V 带传动部分 是如何安装、张紧和维护的。
2012年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创新杯”说课比赛
基于创新性校本教学探索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主讲:孙立荣
2012年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创新杯”说课比赛 创新性校本教学探索
说课流程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教材处理
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学情分析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知识点
设计 意图
通过动画制作讲解知识要点,让学生通过视觉来学习, 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V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任务拓展
第一步
第二步
安全教育
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提出任务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总结评价
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钳工车模的制作说课设计方案

2015广东省中职创新杯说课比赛暨钳工教案设计课题:钳工车模的制作单位: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地址:东莞市长安镇莲湖路1号邮编:523846项目2钳工基本技能操作实训——任务1-5、任务2-3、任务3-3、任务4-2、任务5-3、任务6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金属加工与实训——钳工实训》授课班级:2014级模具143班,学生人数:50人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作用:本教材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新课改教材,以任务驱动教学,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都很有帮助。
➢教材内容的整合:鉴于本校安排的钳工实训课时较少的实际情况,本次课将书本上《项目2 钳工基本技能操作实训》中的任务1-5、任务2-3、任务3-3、任务4-2、任务5-3、任务6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完成车模的一系列加工操作。
将车模制作作为一个项目进行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更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巩固练习。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确定车模各零件的加工工艺;➢教学难点:车模各零件精度的保证;➢关键点:对零件加工工艺的理解和运用。
3.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掌握钳工划线、锯削、锉削等操作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钳工孔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孔加工的方法;掌握钳工螺纹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能力。
二、说学情模具143班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年级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有以下特点:➢入学分数较高,思维活跃,动手和领悟能力较强;➢大部分同学喜欢动手操作,但是由于在钳工实训中,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细心,同时也缺乏耐心;➢该班同学属于模具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实训中学到有一定的钳工基础,但是学生的基本技能还不够扎实。
三、说教法、学法1.教学理念本次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吸收企业管理规程,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实施分组、分层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学、做三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
全国xx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一等奖作品:钳工车模的制作说课课件

说教法、学法
教法
4 说教法、学法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UG绘制车模
感官+激发兴趣
说教法、学法
学法
5 说教法、学法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师生合作
小组合作
分解和突破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0.25 课时
1 课时 0.5 课时 10 课时 1 课时 0.25 课时 1 课时
说教学过程 1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1 说教学过程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哦,钳工也可以做 车模啊!
模拟企业生产环境
教法 学法 项目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说教法、学法
教育 理念
2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三合一
教、学、做三合一
学生——学习的主人
教师——学习的引导者
培养技能和就业从岗素质
说教法、学法
实施 方式
3 说教法、学法 模拟企业生产环境
模拟企业生产环境
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的接轨
吸收企业管理规程
项目组长(管理、监督)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小组 评价
5 说教学过程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攻螺纹说课课件

学生能够明确加 工任务,正确运 用所学知识和技 能独立完成工件 并展示劳动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一、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反思
四
说学法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先生基于“多元智能人才 观”,提出: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具有形象思维 的特点。因此,本课我采用了:
5、换用二锥
方 法
丝锥折断原因 防止方法
1、螺纹底孔直径太小。
2、丝锥钝、材料太硬。 3、切力大或力不均衡。
1、正确计算底孔直径。
2、磨锋利丝锥或更换材料。
3、合理选用扳手,用力均匀。 4、不及时断屑和清除切屑。 4、经常反转断屑并及时清除切屑。 5、韧性大的材料攻螺纹时没有 5、选用润滑液。 加注润滑液。 6、丝锥歪斜单边受力大。 6、保持丝锥垂直于工件表面。
1.“自主学习法” 2.“动手操作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3.“展示法’ 4.“探究法”
•选出学生代表展示技能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解决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样,实现了“用心,用手,用脑”的结合, 达到获得知识技能的最佳境界。
一、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一、说教材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反思
三
说教法
根据 职业教育 “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以及 “理论—— 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2.“项目导向”法 3.“任务驱动” 法
通过教师演示操 作方法,让学生 初步掌握攻螺纹 的技能。
让学生在完成攻螺 纹的过程中学会相 关理论知识,发展 职业能力,完成相 应的加工任务。
全国xx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说课课件设计模板(二)

——平面图形画法
主讲人:黄媛婷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飞机纸模型制作
——平面图形画法
课时:2 地点:数控课室 班级:14春数控 类型:开放课 实践课(理论+制作)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1、教材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由夏 华生主编的《机械制图》
第一章第四节《平面 图形的画法》为本课程 的重要内容,是后面学 习三视图、零件图等的 基础知识。
所学知识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法 启发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实践学习法 兴趣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创新比赛,开放思路
练习
操作 学生个别操作,反映操作问题
演示讲授 学生专注听
本课知识点
回忆前一节内容
调动积极性
思考
给出 任务
任务描述
飞机纸模型 制作
飞机图纸尺寸 分析线段分析
飞机图纸所涉及的 绘图方法与步骤
测量零件的尺寸
难点 准确绘制零件
草图
零件视向的确定
零件基准的把握
课前准备: 2周前
创设情境: 7分钟
项目教学: 35分钟
总结评价: 3分钟
巩固提高
课前准备
利用 搜索 引擎 收集 资料
利用QQ群平台讨论项目 实施的各项注意事项!
新课引入
剪刀
机身 (1人)
飞机纸模型制作 (每4人一组)
机翼 (1人)
机尾部 (1人)
各零件着色及组装 (1人)
评分事项
评分标准
不及 及格 良 优 格
零件制作的精准度 配合尺寸的精确度
整天外观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说课课件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思考:当两形体叠加时,前面共面后面不
共面,主视图上相邻表面应画线吗?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形体分析法
看形状、类 合起来想 分解 型、相对位 整体 置关系
一分 二看
三合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组合体
课堂 小结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知 归纳 总结
巩固 练习 课堂 小结
叠加型 • 综合型
= + +
• 切割型
= – –
叠加?
切割?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探究式学习、小组学习
学法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课前准备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具 体 教
35” 20” 15”
5”
5”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探究 新知 协作 学习
归纳 总结 感悟 提升
巩固 练习 形成 能力
课堂 小结 布置 作业
共计2课时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导入 新课
你能找出下图中 的组合体都由哪些基 本体构成吗? 快快试试吧!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板书设计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8-2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一、组合体的类型 一、热电偶简介 叠加、切割、综合
1、热电偶定义
二、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流程
1 2 3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车模的制作
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1 说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明确内容
教学内容
《项目2 钳工基本技 能操作训练》
重点
项目2 项目3
实际生产
说教材
2 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整合
时间紧
集中
任务重
项目2 钳工 基本技能操 作实训
车模的制作
说教学过程
车头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2 说教学过程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大底盘 底盘
上盖
支架座
车身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车身、底盘、车头的加工工艺: 划线→锯料→锉削 → 钻孔→ 攻丝 上盖的加工工艺:划线→钻工艺 孔→锯料→锉削 → 钻孔→ 攻 丝 大底盘的加工工艺如下:划线→ 锯料→锉削 → 钻孔→ 压弯 大底盘的加工工艺如下:划线→ 锯料→锉削→ 钻孔 在装配过程当中,注意配合、修 平安装。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小组 评价
5 说教学过程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填写质量考核评分表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QC 评价
0.25 课时
1 课时 0.5 课时 10 课时 1 课时 0.25 课时 1 课时
说教学过程 1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1 说教学过程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哦,钳工也可以做 车模啊!
车模教学 激发兴趣
学情
在前段学习过 程中,学生能识图 也具备一定的钳工 操作技能,但在零
该班同学属于 模具专业二年级的
学生,对专业课感
兴趣,思维活跃, 动手能力较强。
少讲多练 边做边学
件加工精度的保证
上还有所欠缺。
在做中学 夯实基础
说教法、学法
教育 理念 实施 方式
1 说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做三合一
整合
掌握难
项目
说教材
技 能 目 标
3 说教学目标 目标明确 明确目标
技 掌握划线、锯削、锉削的基本操作技能; 能
目 掌握钳工孔加工设备的使用和孔加工的方法; 标
掌握钳工螺纹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素 质 目 标
素 质 目 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及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能力。
说教法、学法
教法
4 说教法、学法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UG绘制车模
感官+激发兴趣
说教法、学法
学法
5 说教法、学法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师生合作
小组合作
分解和突破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5 说教学过程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填写小组评价表和质量考核评分表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说教学过程
5 说教学过程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text1
text1
评价
text1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在 做 中 学 , 边 做 边 学
说教学过程
评价 机制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5 说教学过程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个人 评价
填写自我评价表和质量考核评分表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3 说教学过程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分 发 任 务
填 写 工 艺
说教学过程
4
说教学过程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模拟企业生产环境
教法 学法 项目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说教法、学法
教育 理念
2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三合一
教、学、做三合一
学生——学习的主人
教师——学习的引导者
培养技能和就业从岗素质
说教法、学法境
模拟企业生产环境
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的接轨
吸收企业管理规程
项目组长(管理、监督)
说教材
4 说教学难点、重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明确目标
重点
分析确定车模各零件的加工工艺 重点:
教学
难点
车模各零件精度的保证
关键点
对零件加工工艺的理解和运用
说学情
优点
1 说学情
分析教学对象 目标明确
缺点
由于在钳工实 训过程中,大部分 学生没有吃苦耐劳 的精神,不够细心, 也缺乏耐心,容易 产生厌恶和排斥的 情绪。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普铣
6 说教学过程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讨论】除了钳工之外,还可以用其他 什么加工方法进行车模制作。
线切割
加工中心
数铣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6 拓展提高 知识升华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 下次实训我该注意哪些问题?
说教学过程
8 说板书设计
条理清晰 思路明确
车模的制作
车模图形
零件一
7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说教学过程
1 观看视频 导入任务 2 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3 细化任务 明确分工 4 小组竞争 完成任务
个人总结
7 说教学过程
总结反思 理性归纳
老师总结 • 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做总结
小组总结
• 项目组长组织成员对小组的表 现做总结,并派人上台展示。
5 评价提高 奖励优秀
• 我在这次实训过程中表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