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光滑极限量规-2
第5章 孔、轴精度的检测

• 量规形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 量规的公差
一、量规公差及磨损极限
量规的制造公差 量规的磨损极限
(对“通规”而言) 磨损公差的大小,决定了 量规的使用寿命。
§3 量规的公差
二、量规公差带的布置 “双内缩方案”,即: 量规公差带置于工件公差带之内。
1.工作量规公差带 2.验收量规公差带 3.校对量规公差带
上验收极限 d max A (250 0.046 )mm 249 .954 mm 下验收极限 d min A [( 250 0.46) 0.046 ]mm 249 .586 mm
•
由附表2-9(p197)可知,分度值为 0.02mm的游标卡尺,其不确定度为 ( 0.020mm,小于 u1 u1为0.041 mm) 可以满足要求。
一、泰勒原则的含义
简言之: 泰勒原则是指有配合要求的孔、轴,其 局部实际尺寸与形状误差都要控制在尺寸公 差以内。 只有当孔的作用尺寸≥轴的作用尺寸时, 二者才能自由配合。
二、符合泰勒原则的量规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时,符合泰勒原则的量规如下:
“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其测 量面理论上应具有与被测孔或轴相应的完整 表面(即全形量规),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 最大实体尺寸,且量规长度等于配合长度。 “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其测 量面理论上应为点状的接触面(不全形量 规),其尺寸等于被测孔或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例2: p36 例2-8。
§2
光滑极限量规
1. 2. 3. 4.
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分类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泰勒原则 量规公差带 量规设计
一、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与分类
1.光滑极限量规(Smooth limit gauge)的功用
第5章 光滑极限量规

下一页 返回
表5-1光滑极限量规公差T和通规公差带的中心到工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 的距离Z 值
返回
5.3 量规公差与量规公差带
(4)工作量规的形位公差的尺寸与形状公差间的关系应遵守包容要 求.形状公差取值为t=T/2 (5)工作量规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取0.025~0.4μm如表5-2所示 2 校对量规的公差 (1)校对量规公差Tp,校对量规公差取值为Tp=T/2 (2)Tp的位置.对于TT规ZT规,Tp在T 的中心以下:对于TS规,Tp 在轴工件公差的最大实体尺寸线MMS以下. (3)校对量规的形位公差.校对量规形位公差与其尺寸公差间的关系 遵守包容要求. (4)校对量规的表面粗糙度Ra值.取值比工作量规要小,约占工作量 规表面粗糙度Ra值的1/2 3量规公差带 光滑极限量规中的工作量规,校对量规的公差带如图5-2所示
下一页 返回
图5-3 孔,轴用量规的型式
返回
5.4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
但在实际应用中,极限量规常偏离上述原则. 例如,为了用标准化的量规,允许通规长度小于结合面的全长; 对于尺寸大于100mm的孔,用全形塞规通规很笨重,不便使用, 允许用不全形塞规;环规通规不能检验正在顶尖上加工的工件及 曲轴m允许用卡规代替;检验小孔的塞规止规,常用便于制造的 全形塞规;刚性差的工件,由于考虑受力变形,常用全形塞规或 环规 如图5-4(a)图5-4(b)所示分别为孔用和轴用量规在不同尺寸段的型 式.必须指出,只有在保证被检验工件的形状误差不致影响配合性 质的前提下,才允许用偏离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量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4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2题:写出R10/3中从~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3=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0-3题:写出R10/5中从~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5=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1-1题 1.1-2题 (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8d H φ+-H8 最大间隙:Xmax=+㎜ 最小间隙:Xmin=+㎜ 配合公差为:f T =㎜(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7r H1-3题(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r 6φ+ 0 -H7 ++ 最大过盈:Ymax=㎜ 最小过盈:Ymin=㎜ 配合公差为:f T =㎜φ+ 0 - H8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Xmin=+㎜ 配合的公差:f T =㎜(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1-4题(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 1-5题φ+ 0 -孔、轴公差:h T =㎜,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Ymax=㎜ 配合的公差:f T =㎜φ+-H7 u 6 ++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Ymax=㎜,Ymin=㎜ 配合的公差:f T =㎜;(1)Ф2588f H 或Ф2588h F (2) Ф4067u H 或Ф4067h U (3) Ф6078k H 或Ф4078h K (1-6题)孔与轴的线胀大系数之差:△6105.11=⨯=α/℃, 降温-70℃导致的间隙减少量:△X = -0.040 mm设计结果:①Ф5078e H (基孔制);②Ф5078f F (非基准制,X m ax 和 X m in 相同)。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塞规-检具)

光滑极限量规教程(塞规-检具)第6章光滑极限量规6.1概述检验光滑工件尺寸时,可用通用测量器具,也可使用极限量规。
通用测量器具可以有具体的指示值,能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尺寸,而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判断工件合格与否。
因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并且可以保证工件在生产中的互换性,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
光滑极限量规的标准是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有塞规和卡规之分,无论塞规和卡规都有通规和止规,且它们成对使用。
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止规是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如图6.1所示。
卡规是轴用量规,它的通规是按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作用尺寸大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止规是按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其作用是防止轴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如图6.2所示。
图6.1塞规检验孔图6.2环规检验轴量规按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1)工作量规工作量规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工件用的量规,它的通规和止规分别用代号“T”和“Z”表示。
2)验收量规验收量规量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量规。
3)校对量规校对量规是校对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以检验其是否符合制造公差和在使用中是否达到磨损极限。
6.2量规设计6.2.1极限尺寸判断原则(泰勒原则)单一要素的孔和轴遵守包容要求时,要求其被测要素的实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实体边界,而实际要素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越最小实体尺寸,从检验角度出发,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规定了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它是光滑极限量规设计的重要依据,阐述如下:孔或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即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四、量规设计
放图5-9
量规型式的选择
测孔时可用下列型式的量规 全形塞规 (2)不全形塞规 片状塞规 (4)球端杆规
01
测轴时,可用下列型式的量规 环规 (2)卡规
02
按照GB推荐
1、量规型式的选择
从《公差与配合》中查得被检工件的极限偏差。
画出量规公差带图
由表5-8查出工作量规的T和Z。 按工作量规T确定工作量规的形状公差和校对量规的制造公差。
误废: 当Da<Dmax 0~3μm,测量误差可能为+3μm 将合格品误判为废品而误废!
0
φ25
+
-
H8
+33
最小生产公差
-3
+3
+30
+36
误废
误收
误收
5.2用普通计量器具检验
普通计量器具——指带有刻度的变值测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及车间使用的比较仪等。这类量仪通用性强,使用范围广,一般采用两点法测量工件的实际尺寸。
合格性的条件:通规“通”,止规“止”,二者缺一不可。
塞规
卡规
2、种类
(1)工作量规:操作工人检验工件时使用的量规; (2)验收量规:检验部门和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时使用的; (3)校对量规:用来检验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轴用工作量规的量规。它又分为三种:
“校通-通”量规(TT)—检验轴用量规通规; “校止-通”量规(ZT)—检验轴用量规止规; “校通-损”量规(TS)—检验轴用量规通规磨损极限。
第五章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概述 用普通计量器具检验 光滑极限量规
5.1概述
误收 误废
光滑极限量规

量规的尺寸公差带、量规设计
6-1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具有孔或轴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为公称尺寸 的标准测量面,能控制被测孔或轴的边界条件的、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
它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只能确定工件尺寸是否处于规 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
量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因此广泛应用于成批大量生产中。
6-2
虽然量规是一种精密的检验工具,量规的制造精度比被检验工件的精度要求更高,
但在制造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不可能将量规的工作尺寸正好加工到某一规定值,
因此对量规通、止端也都必须规定制造公差。
一、公差带图
ES
止T
TD
T/2
1、塞规
通
Z
0+
EI
T/2
-
通端上偏差 = EI+Z+T/2
止端上偏差 = ES
表6-2 量规测量表面粗糙度(摘自GB,/T 1957—2006)
6-2
卡规的“通”与“止” 端要分别标出
图6-5 量规的标注方法 a)卡规 b)塞规
6-3
一、量规设计原则---泰勒原则 即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孔,作用尺寸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轴,作用尺寸应不大于最大极限尺寸。 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孔的局部实际尺寸应不大于
6-3
量规型式的选择
检验圆柱型工件的光滑极限量规型式很多,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对正确判断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按照国标推荐.测孔时,可用下列几种型式的量规:
全形塞规
片状塞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全形塞规
b) 不全形塞规 不全形塞规 球形杆规
第五章光滑极限量规

第五章光滑极限量规⏹光滑极限量规概念⏹泰勒原则⏹量规公差带分布特点⏹光滑极限量规设计1第一节光滑极限量规概念⏹量规的作用⏹在机器制造中,工件的尺寸一般使用通用计量器具来测量,但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多用极限量规来检验。
⏹用模具成型的制件是进行:首检、抽检和尾检。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它只能检测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而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际尺寸。
一般用在成批大量生产中。
⏹检验孔的光滑极限量规叫塞规,一端按被测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制造,叫通规(通端);另一端按被测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制造,叫止规(止端)。
⏹检验方法:通规通过,止规通不过,表示被测孔合格。
2第一节光滑极限量规概念使用时,卡规的通规能顺利地滑过轴径,表示被测轴径比最大极限尺寸小。
卡规的止规滑不过去,表示轴径比最小极限尺寸大。
即说明被测轴的实际尺寸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被检验轴是合格的。
不论是塞规还是卡规,如果“通规”通不过被测工件,或者“止端”通过了被测工件,即可确定被测工件是不合格的。
塞规和卡规一样,把“通规”和“止规”联合起来使用,就能判断被测孔径和轴径是否在规定的极限尺寸范围内。
因此,把这些光滑塞规和卡规叫做光滑极限量规。
《光滑极限量规》(GB/T1957—2006)国家标准,是参考国际标准(ISO),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
量规的种类根据量规不同用途,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 三类校对量规6(1)工作量规:在制造过程中用于检验工件的量规,通规:“T”,止规:“Z”。
特点:使用新的或磨损较少的通规。
(2)验收量规:检验部门和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所用,特点:不需另行制造,选用磨损较多或接近磨损极限 的工作量规。
(3)校对量规:用于检验轴用工作量规,即卡规或环规才 用校对量规,塞规一般不用校对量规。
特点:其尺寸公差均按被校对轴用工作量规尺寸公差 的50%制造。
校对量规有三种:“校通-通”:“TT”,检验轴用量规通规。
光滑极限量规课件

光滑极限量规
五、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塞规:检验孔用的极限量规。
通规 : 按最大实体尺寸(Dmin) 设计,防止Da<Dmin 止规 : 按最小实体尺寸(Dmax) 设计,防止Da>Dmax
光滑极限量规
二、泰勒原则
Dmin≤Dfe≤Da≤Dmax dmin≤da≤dfe≤dmax 1)由于通规的尺寸就是孔或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如果被检孔能被通规通过,说明该孔的体外作用尺寸Dfe≥Dmin; 如果被检轴能被通规通过,说明该轴的体外作用尺寸dfe ≤dmax;
2)止规就是孔或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如果被检孔能被止规不通过,说明该孔的实际尺寸Da ≤ Dmax; 如果被检轴能被止规不通过,说明该轴的实际尺寸da ≥ dmin;
何位置上孔的最大实际尺寸应小于或等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应小于或等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并在任
何位置上轴的最小实际尺寸应大于或等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可表示为: Dmin≤Dfe≤Da≤Dmax dmin≤da≤dfe≤dmax
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实体尺寸是由设计给定的尺寸;实 际尺寸、体外作用尺寸是零件上实际存在的尺寸。
光滑极限量规
二、泰勒原则
当量规型式不符合泰勒原则时,有可能将不合格品判为合格品,即误收。 为此,应该在保证被检验的孔、轴的形状误差(尤其是轴线的直线度、圆度) 不致影响配合性质条件下,才能允许使用偏离泰勒原则的量规。
Dmin≤Dfe≤Da≤Dmax
(a)全形通规 (b)两点状通规 (c)工件 (d)两点状止规 (e)全形止规 1—实际光孔滑极限量规 2—孔公差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勒原则是设计极限量规的依据,用这种极限量 规检验零件,基本可以保证零件公差与配合要求。
但是,在极限量规的实际应用中,由于量规制造 和使用方面的原因,要求量规形状完全符合泰勒原则 是有困难的。因此,国标规定:允许在被测零件的形 状误差不影响配合性质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偏离泰勒 原则的量规。
校对量规的公差带分布规定如下:
TT—校验轴用量规“通规”的 “校通-通”。它控制通规的最大 实体尺寸,防止通规尺寸过小( 制造时过小或使用中由于损伤、 自然时效等变小),检验时应通 过被校对的轴用量规。公差带从 通规的下偏差起向轴用量规 “通 规”公差带内分布。
ZT—校验轴用量规“止规”的“校止-通”。它控制 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防 止止规尺寸过小,检验时应通过被校对的轴用量规。公差带从“止规” 的下偏
孔:ES=+0.033 EI=0 轴:es=-0.02 ei=-0.041
(2)由表5-2查出:
工作量规:
孔
:
塞规制造公差T = 0.0034mm,位置要素Z = 0.005mm(IT8级)f
塞规形状公差为制造公差50%,T / 2 = 0.0017mm,
25
轴
:
工作量规为卡规,制造公差T = 0.0024mm,位置要素Z 卡规形状公差为制造公差50%,T / 2 = 0.0012mm
偏离泰勒原则量规的影响:
被检孔
被检孔
(a)全形止规的影响
Dm
(b)不全形塞规
2. 量规的形式与结构
量规形式及应用范围
1 通规218Fra bibliotek100
0
1 止规
2
315
500
1 通规
2
0
1 止规
2
a) 测孔量规的型式及应用范围
100
500
b) 测轴量规的型式及应用范围
全形塞规 片状塞规
不全形塞规 球端杆规
环规
孔用工作量规(塞规),刚性较好,不易变形和磨损,而且可 以用通用测量器具检验,所以没有校对量规。
TT—制造轴用通规用的校对量规 ZT—制造轴用止规用的校对量规 TS—检验轴用旧通规报废用的校对量规
5.2 泰勒原则
泰勒原则: 检验工件极限尺寸的原则——包容原则的具体应用
由于工件加工后有形状误差,工件单一局部尺寸虽然合格 (在极限尺寸范围内),但可能仍不能装配,即孔轴在装配 时,表现出来的是其作用尺寸。故用量规检验时,为正确地 评定被测工件是否合格,是否能装配。光滑极限量规应遵循 泰勒原则来设计。
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在配合 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 最大理想轴的直径。
轴的体外作用尺寸:在配合 面全长上,与实际轴外接的 最小理想孔的直径。
当工件有形状误差时: D作<Damin ,d作>d amax
当工件无形状误差时: d作(D作)=da(Da)。
因此量规检验工件时,为 使工件顺利配合。工件极 限尺寸应按泰勒原则判断。
2、量规的分类
国家标准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是我国参考 ISO标准,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的量规标准。
国标根据量规用途不同,分为三类:
工作量规:制造工作中工人直接检验工件用量规,通规 代号“T”,止规代号“Z”。
验收量规:检验部门和用户验收产品时用。检验部门使 用与工人同型号磨损较多的通规,用户代表验收时,通 规等于或接近工件最大实体尺寸,止规等于或接近工件 最小实体尺寸,检验工作量规是否合格。
(1)塞规:
按被测孔最大实体尺寸(MMS)——Dmin制造——通规(通端)
按被测孔最小实体尺寸(LMS)——Dmax制造——止规(止端)
塞规测量时若通规能通过被检验孔,止规不能通过被检孔,说
明孔的实际尺寸比Dmax小,比Dmin大, 即工件实际孔径Da: Dmin<Da<Dmax 则该工件为合格品,反之工件为不合格品。
校对量规:是用来检验轴用工作量规在制造中是否符合 制造公差,在使用中是否已达到磨损极限时所用的量规。 校对量规分为三种:
(a)检验轴用量规通规的校对量规称“校通—通”代号“TT”。
(b)检验轴用量规止规的校对量规称“校止—通”代号“ZT”。
(c)检验轴用量规磨损极限的校对量规称“校通—损”代号 “TS”。
量规检验工件时,就是体现的工件作用尺寸。 符合泰勒原则的孔量最小规极如限下尺寸: 轴最大极限尺寸
“通规”—过工件,故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量规做成全 形量规,其长度等于工件要求的配合长度,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 最大实体尺寸。
“止规”—不过工件,不体现包容作用,故控制工件的实 际尺寸,量规做成不全形(点状),其尺寸等于孔或轴的最小实 体尺寸。
量规工作图
f25f7
0.08 0.08
“Z” “T”
f25
-0.0386 -0.041
f25--00..00222426
0.08
0.08
“T”f25H8 “Z”
f25+0.0033 f25++00..0023936
工作量规工作尺寸的标注
本章结束,谢谢!
作业:看书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卡规
3. 量规工作尺寸计算
(1)由国际GB1800~79查出被测孔与轴上下偏差。 (2)由表5-2查出工作量规制造公差T和位置要素Z, 根据T确定工作量规形状公差和校对量规制造公差。 (3)计算各量规极限偏差或工作尺寸。
例:计算φ25H8/f7孔与轴用量规的极限偏差。 解: (1)由国际查出被测孔,轴上下偏差为:
第五章 光滑极限量规 本章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2、泰勒原则 3、量规公差带 4、量规设计
5.1 基本概念
在机器制造中,工件的尺寸一般使用通用计量器具来测量。 对成批的、标准的大批量工件使用一种专门的单值量具--光滑
极限量规来检验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即工件 是否合格。这种方法效率高、检测方便。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无刻度的专用检验工具,用它来检验工 件只能确定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不能测量出 工件的实际尺寸。 检验孔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塞规,检验轴径的光滑极限量 规称卡规或环规。
所谓泰勒原则是指:
孔的作用尺寸应大于或等 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并在 任何位置上孔的最大实际尺 寸应小于或等于孔的最大极 限尺寸;
轴的作用尺寸应小于或等 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并在 任何位置上轴的最小实际尺 寸应大于或等于轴的最小极 限尺寸。
孔公差
孔最大极限尺寸
轴最小极限尺寸 轴公差
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时,工件局部实际尺寸+形状误差 组成的合成边界尺寸处于极止限尺寸范通围内,工件配合良好,止便于 装配通 。
5.3 量规公差带
量规和一般零件一样,在制造中存在制造误差,在工作时,也 有测量误差。由于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能使实际尺寸 超出极限尺寸范围的零件误认为是合格的而误收。而把实际尺寸 在极限尺寸范围之内的零件误认为是不合格的而误废。因此,测 量误差的存在,实际上改变了零件规定的公差,使之缩小或扩大。 以检验轴的止规为例,其基本尺寸为轴最小极限尺寸,但制造所 得止规的实际尺寸比这个大,也可能比这个小。若止规实际尺寸 大于dmin,利用这样量规检验零件时,可能造成误废。反之,若止 规实际尺寸小于dmin,则可能造成误收。
轴最小极限尺寸 轴公差
反之,若工件通规不能过,
或止规能通过,则该工件为
通
止
不合格品。
轴最大极限尺寸
光滑极限量规
塞规 卡规
通规 :Dmin 止规 :Dmax 通规 :dmax 止规 :dmin
DM、dM DL、dL
用量规检验零件时,只要通规通过,止规不通过, 则说明被测件是合格的,否则工件就不合格。
但它在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制造误差, 故对量规工作尺寸也要规定其制造公差。
公差带的制造公差“T”和通规公差带位置要素“Z” 是综合考 虑了量规的制造工艺水平和一定的使用寿命按工件的基本尺寸、 公差等级给出的具体数值。国标规定了各级工件用的工作量规的 制造公差T和通规位置要素Z值见上表。
◆国家标准规定工作量规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应在工 作量规的制造公差T范围内。其公差为量规的制造公 差50%。当量规的制造公差小于或等于0.002mm时, 其形状和位置公差为0.001mm。
1、塞规和卡规(环规)
孔公差
孔最大极限尺寸
轴最小极限尺寸 轴公差
通 止
止
通
孔最小极限尺寸 轴最大极限尺寸
孔用塞规
轴用卡规或环规
工件按公差生产、工件合格是指其实际尺寸在设计的极限尺寸 之内,即: 轴:dmin<da<dmax 孔: Dmin<Da<Dmax 因此光滑极限量规(塞规或卡规)必须成对设计。
同样通规在工作时,通常通过被测零件,其工作表面将逐渐磨 损以致报废。为了使通规有一个合理的使用寿命,还必须留有一 适当的磨损量,故规定制造公差外,还规定了磨损极限磨损公差。 止规不经常过被检工件,磨损少,故不规定磨损公差,
光滑极限量规的公差带图如图5-4所示:
工作量规“通规”控制工件的 最大实体尺寸。 “止规”控制工件 的最小实体尺寸。
=
0.0034mm,
校对量规:
制造公差为被校对轴用量规制造公差50%,Tp 形状公差 校对量规制造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