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超滤膜系统处理地表水技术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超滤膜系统处理地表水技术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超滤膜系统处理地表水技术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今天的中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污染、过度开采等原因,地下水资源日益减少,地表水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饮水来源。

但是,地表水的水质较差,含有各种有害物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才能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其中,超滤膜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地表水处理领域的热点技术。

因此,对超滤膜系统处理地表水技术应用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也对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课题拟对超滤膜系统处理地表水技术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该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超滤膜系统原理及其在地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2)超滤膜系在处理地表水中的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超滤膜系统优化和改进方案,以提高其处理效率和可靠性;(4)借助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表水样品进行超滤膜处理试验,评估其处理效果。

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法:对超滤膜技术原理和应用情况的相关论文、专著、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城市饮水安全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思考;(2)实验法: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方案,对不同条件下的地表水进行超滤膜处理试验,并通过化验室分析方法,对处理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描绘和分析;(3)数值模拟法: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超滤膜处理地表水的过程进行仿真和模拟,以定量分析和评估其处理效果。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超滤膜系统处理地表水技术应用的研究,预期能够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的掌握超滤膜技术原理和该技术在处理地表水中的应用情况;(2)深刻理解超滤膜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优化和改进方案;(3)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超滤膜系统对地表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地表水的水质。

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开题报告

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学生姓名专业化工工艺班级一、前言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

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愈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目前“水”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超滤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 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3. 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 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维护。

5.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

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超滤膜的产生及其我国发展的情况l861年,由Schmidt所完成第一次超滤试验中,采用是天然膜材料一牛心包膜,其制膜材料完全是天然成分。

1865年Fick用硝酸纤维制备成人工“超滤”半透膜,国外在1936年第一次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膜用于超滤,但在较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

1963年,Michaels开发出不同孔径不对称CA(醋酸纤维)膜,基于CA物化性质限制,1965年开始,不断有新品种高聚物超滤膜问世,并很快商品化。

在1965~1975期间,超滤膜得到大发展,膜从CA膜扩大到PS(聚砜)、PVDF(聚偏氟乙烯)、PC(聚碳酸酯)、PAN(聚丙烯腈)、PEC(聚醚砜)和尼龙等多种材料超滤膜。

影响超滤膜通量的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影响超滤膜通量的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影响超滤膜通量的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水处理及废水再利用技术成为关注的重点,超滤膜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及废水再利用领域。


滤膜通量是衡量膜的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影响膜的处
理效率及运行成本。

因此,研究超滤膜通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对于优化膜的性能、提高水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1.超滤膜材料的选取
超滤膜材料是决定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一种适合该研究的材料将成为研究的第一步。

2.超滤膜通量与压力的关系研究
普遍认为,超滤膜通量与膜的压力成正比关系,但随着膜孔径及通量的增加,这个关系逐渐复杂起来。

本研究将对不同压力下超滤膜通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并探讨压
力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机理。

3.超滤膜通量与膜孔径的关系研究
膜孔径的大小是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对膜孔径不同的超滤膜通量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膜孔径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机理。

4.超滤膜通量与介质流速的关系研究
介质流速是影响超滤膜通量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将对不同流速下的超滤膜通量进行研究,并探讨介质流速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机理。

5.超滤膜通量与水质的关系研究
水质是影响超滤膜通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将对不同水质下的超滤膜通量进行研究,并探讨水质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机理。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的研究,可以深入认识超滤膜的性能,从而指导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膜材料、运行条件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和技术创新,提高超
滤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超滤膜的工作原理,探讨超滤膜在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收利用中的应用。

超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提高水质,保障人类健康。

未来,超滤膜技术有望在环境工程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解决水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废水处理、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水资源回收利用、发展方向、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同时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超滤膜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重要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超滤膜技术利用微孔大小在0.01-0.1微米的超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和分离,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微生物等污染物,保证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在废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颗粒物等污染物,使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再利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饮用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在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收利用中,超滤膜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改善水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超滤膜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其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将会成为未来水处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2. 正文2.1 超滤膜的工作原理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应用,我们首先要了解超滤膜的工作原理。

超滤膜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薄膜,其孔径通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

混凝-超滤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开题报告

混凝-超滤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开题报告

混凝-超滤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成为了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

城市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引起各方的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处理方式解决城市污水问题,是保障城市环境和健康发展的必须要探索的问题。

污水的处理是保证城市环境和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

混凝和超滤作为两种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难生物降解物和有机物等,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阶段。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择混凝-超滤技术为主要处理手段,解决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存在的难降解有机物等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1)对污水进行混凝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2)将初步混凝后的污水进行超滤处理,去除微生物和有机物等难降解物;(3)结合实际探讨混凝-超滤技术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以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实验室中,通过对选定的污水样品进行混凝和超滤处理,测定处理前后水的色度、浊度、COD、BOD、总氮、总磷等指标,分析处理效果;在现场进行中试实验,对实际的污水进行混凝-超滤处理,分析处理效果及相关经济成本,评估其可行性。

三、研究预期结果与意义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到混凝-超滤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混凝-超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难生物降解物和有机物等,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为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案,可有效提高污水的处理水平,降低环境污染。

意义:城市污水是一个关系到公共健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悬浮物去除率、降低COD、BOD等符合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为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不同预处理方式防止超滤膜污染特性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预处理方式防止超滤膜污染特性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预处理方式防止超滤膜污染特性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超滤膜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饮用水制备等领域。

然而,超滤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污染物的侵蚀,如有机物、微生物等,从而引起膜堵塞、降低膜通量,甚至导致膜寿命缩短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膜污染,是超滤膜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防止超滤膜污染主要采用的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预处理方式。

其中,物理预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压滤等方式将污染物去除;化学预处理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去除污染物;而生物预处理则是通过微生物等生物体来去除污染物。

这些预处理方式在防止超滤膜污染方面各具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结合多种预处理方式,达到更好的防污效果,是本研究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针对不同的预处理方式,探究其防止超滤膜污染的特性及其机理。

具体来说,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1、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超滤膜的清洗效果和膜通量恢复的影响。

2、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超滤膜污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实验选材、预备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预处理方式,在防止超滤膜污染方面的效果比较。

2、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超滤膜清洗效果和膜通量恢复的影响及其机理。

3、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超滤膜污染特性及其机理的影响。

4、利用所得实验数据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在防止超滤膜污染方面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比较不同预处理方式在防止超滤膜污染方面的效果,确定最佳的预处理方式。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超滤膜技术是目前环境工程水处理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从超滤膜技术的原理入手,探讨了其在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超滤膜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究发现,超滤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悬浮固体、颗粒和有机物质。

通过对超滤膜技术的应用研究,可以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望未来,有必要加强对超滤膜技术的研究,推动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为水资源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应用研究、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前景、研究成果、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超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通过使用微孔大小在0.001~0.1微米(μm)之间的膜对水进行过滤,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和胶体颗粒等杂质。

随着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和水资源短缺的日益严重,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通过超滤膜技术处理污水,不仅可以将水中有害物质有效去除,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研究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深入分析其原理和在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旨在为超滤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1.2 研究意义超滤膜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胶体颗粒、细菌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健康安全。

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成为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

而超滤膜技术作为先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重点论述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超滤膜技术是利用超细孔径的膜作为分离屏障,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沉淀物等进行分离和过滤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超滤膜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首先,超滤膜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为0.01-0.1微米,可以将污水中的小粒径颗粒有效拦截,使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超滤膜还能去除部分有机物和微生物,有效降低污水的悬浮物浓度和浊度,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可见光透过率。

其次,超滤膜技术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和稳定的水通量。

超滤膜的分离效果受孔径大小和膜的材料性质等因素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选择适当的膜。

同时,超滤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且不易受到污染物的侵蚀,保持较高的水通量。

再次,超滤膜技术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紧凑。

相较于传统的过滤和沉淀等处理方法,超滤膜技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超滤膜的设备可以灵活组合,适应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且由于其紧凑的构造,可以有效节省处理场地。

此外,超滤膜技术还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

在超滤膜的运行过程中,膜孔径较小的部分会被大部分颗粒截留,而膜孔径较大的部分则会形成层状沉积物,这种层状沉积物能够对后续的颗粒物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从而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优势,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超滤膜可以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和油脂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在生活污水处理中,超滤膜可以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风险,使污水可用于灌溉和循环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学生姓名专业化工工艺班级一、前言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

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愈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目前“水”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超滤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 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

3. 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 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和维护。

5.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

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超滤膜的产生及其我国发展的情况l861年,由Schmidt所完成第一次超滤试验中,采用是天然膜材料一牛心包膜,其制膜材料完全是天然成分。

1865年Fick用硝酸纤维制备成人工“超滤”半透膜,国外在1936年第一次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膜用于超滤,但在较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

1963年,Michaels开发出不同孔径不对称CA(醋酸纤维)膜,基于CA物化性质限制,1965年开始,不断有新品种高聚物超滤膜问世,并很快商品化。

在1965~1975期间,超滤膜得到大发展,膜从CA膜扩大到PS(聚砜)、PVDF(聚偏氟乙烯)、PC(聚碳酸酯)、PAN(聚丙烯腈)、PEC(聚醚砜)和尼龙等多种材料超滤膜。

国内有机超滤膜研究于上世纪70年代起步,7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醋酸纤维管式超滤膜,80年代研制成功聚砜中空纤维膜,在此基础上,又先后研制出一批耐高温、耐腐蚀、抗污染能力强、截留性能优的膜和组件。

目前已有PS、PAN、PSA、PP、PE和PVDP等十余个品种膜,经过四十余年的应用与研发,在膜种类、产品质量、工程经验和售后服务上与国外膜产品已在伯仲之间。

目前聚偏氟乙烯(PVDF)是国际上工程界和学术界公认的高抗污染膜材料,而在PVDF方面技术成熟的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的Usfilter(现已被西门子收购)、日本的旭化成、加拿大的ZENOE (现已被GE收购)等。

天津膜天膜是国内最早开发出PVDF系列中空纤维膜产品及成套装置的公司,也是国内在该方面技术最成熟的公司,其中空纤维微滤膜的相关研究技术上已达到国际水平,并在国内外有大量的应用。

国外膜技术现状国际上的膜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1998年国外上网的膜和膜设备的生产厂家及经营公司达452家。

据统计,1999年世界各种膜过程中,膜与组件的销售额达47亿美元,1998年为44亿美元,在国外的分离膜销售市场中,仍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主,如1990年国外分离膜(不包括膜器件与装置)的年产值为22亿美元,其中美国占55%,日本占18%,西欧占23%。

又如,1997年世界分离膜制品市场已达到40亿美元以上,其中美国为11亿美元,日本超过10亿美元,欧洲9.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10%。

据推测,2004年前,世界膜市场的年平均增长速率将达到15%。

三、设计(或研究)的内容超滤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3.1超滤膜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2超滤膜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3超滤膜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4超滤膜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5超滤膜在电镀废水方面的应用3.6超滤膜在含油废水方面的应用3.7超滤膜在味精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8超滤膜在食品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9超滤膜在电泳漆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10超滤膜在印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四、超滤膜技术发展前景在国外,超滤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我国则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的废水回用,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

目前在国内水工业市场,超滤技术已在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较多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规模废水处理工程将越来越多,为超滤膜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国外,已经有很多自来水厂应用超滤技术生产自来水,在国内,由于资金等问题还没有应用开来。

但是随着国家和地方饮用水标准的修订以及新规范的出台,超滤技术必将被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厂所采用。

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而水质污染也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将成为解决未来城市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超滤膜在未来市政污水处理市场将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生物工程、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要求,超滤膜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耐高温的合成聚合物膜和无机超滤膜的开发和研制,这类膜的主要优点是可用于高压蒸汽消毒,对生物工程及医药工业来水是极为重要的。

(2)耐污染超滤膜的研制,膜污染是超滤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若对不同应用对象,选择不同耐污染的膜,无疑可大大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增大处理能力,减少清洗时间和次数,从而可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这对超滤技术的扩大应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生物工程和医药工业中,还可提高有效成分的回收率。

总之,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人居环境和饮水安全,可以预测超滤技术将在我国未来市政水处理及饮用水处理市场得到大规模应用。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 Qin,Jian -Jun;Oo,Maung -Htun;Wai,Maung -Nyunt.A dual membrane UF/RO process for reclamation of spent rinse frm a nickel -plating oreration -A case study [J].Water Research,2003,37(13):3269 -3278.[2] Baek,K.;Yang,J. -W. Removal of ferriccyanide using micellar enhanced ultrafiltration (MEUF) [J]. Development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ineral Processing,2005,13(1 -2):137 -146.[3] Dytnersky, Yu. I.;Volcheck,K.A.;Polyanskaya N.B. Separation of multicomponent solutions using reagent ultrafiltration[J].Instit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s Symposium Series,1991,1(125):273 -279.[4] Jarvinen,Gordon D.;Smith,Barbara F.;Robison,Thomas W..Removal and recovery of metal ions from process and waste streams using polymer filtration [J].Proceedings of the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nference,1999:131 -138.[5] Smith, Barbara F.; Robison, Thomas W.; Cournoyer,Michael E..Polymer filtration:A new technology for slective meatals recovery [J]. Proceedings of the Industrial Waste Conference,1997,p 559 -573.[6] Grutman R G.Membrane Filtration)The Technology of Pressure driven Crossflow Process[M]1IOP publishing Ltd,19871.[7]陆晓千,余志荣,扬海真.工业水处理和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北京,1999,6.[8]刘忠洲.全国膜及其新型分离技术在油田、石油化工、化工领域应用研讨会文集[C].北京,1999,5.[9]王立国,温建志,等.全国膜及其新型分离技术在油田、石油化工、化工领域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1999,5.[10]刘学铭,余若黔,梁世中.味精废水处理技术进展[J].工业水处理,1998,18(6):1~31.[11]许汉祥.味精行业的废水治理[J].轻工环保,1996,18(1):33~361.[12]吴水胜,周秀琴,刘道康.味精废水治理方案的探索[J].轻工环保,1994,16(1):1~51.[13]侯玉珍,王黎霓.超滤技术在治理味精废液中的应用[J].轻工环保,1994,16(1):6~101.[14]郑宗坤,高孔荣.超滤净化谷氨酸发酵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7,17(3):24~251.[15]刘庆余,李得翔,张峥.生物与超滤方法处理味精厂废水的初步研究[J].水处理技术,1991,17(2):129~1321.[16]范云双,王崇国,杜启云,等.工业水处理和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北京,1999,61. [59] In -Soung Chang*,Su -Na Kim.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membrane filtration-effect of biosolids concentrationof cake resistance [J]. Process Biochemistry 40 (2005):1307 -1314.[17] Tae-Hyun Bae,Tae-Moon Tak.Effect of TiO2 nanoparticles on fouling mitig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activated sludge filtration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5,249:1 -8.[18] Tae-Hyun Bae,Tae-moon Tak.Interpretation of fouling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during the filtration of membrane bioreactor mixed liquor[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5,264:151 -160.[19] Laurence Ricq,Andr6 Pierre,Jean -Claude Reggiani.Effects of proteins on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embranes during ultra-and micro-filtration[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1996,114:27 -38. [20]《化工材料咨询报告》编委会,化工材料咨询报告[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202~242.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2014年2 月1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