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整合与BI应用的元数据标准化

合集下载

数据仓库元数据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数据仓库元数据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F 点: 特
首先 , 随着分 布环境下数 据 仓库技 术应 用越来 越 广, 数据仓库元数据呈 现分 布范 围广 、 管理 层次多的特 点, 这样就要求 所设计 的元数 据集成系统具有低耦合 、 易扩充 、 分布 式管理 的特 点 , We e i 技 术 的优 而 bSr c v e 势能够较好地解决这 一问题 。 其次 , 采用 We e i 技术的元数据集成 系统 _ bSr c v e 口 J
第2 1卷
第 9期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发 展
COMPU I ER ECHNOLOGY AND DEVEL OPMENT
21 0 1年 9月
V0 . NO 9 1 2l . Se 2 p. 011
数 据 仓 库 元 数 据 集 成 技 术 研 究 与 应 用
李瑞旭 李 , 扬
据仓库元数据集成问题缺乏深入探讨 。 文献 [0~1 ] 绍 了 We e i 1 2介 bSr c v e在数 据集成方 面的应 用。文 献[ 0 提 出了 S A架 构 ( ev eO i . 1] O S r c r n i e
t rh et e S A) We ev e 的关 系 。S A架 e A cic r,O 与 d t u bSri s c O
LIRu —X , a g i U LIY n
( . na U ie i , na 24 0 , h a 1Yat nvr t Yati 6 0 5 C i ; i sy n
2 h hns epeA me oi ocsA ae ,a gag0 5 0 ,C ia .T eC ieeP o l r dP l eF re cdmy L n fn 60 0 hn ) c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基金 ( 17 18 6001 )

BI方案介绍

BI方案介绍

商业智能(BI)方案目录1. 企业异构数据源32. ETL数据抽取转化和加载42.1 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52。

2 统一调度62。

3 监控72。

4 ETL工具OWB73. 数据仓库83。

1 操作型数据93.2数据集市93.3 联机在线分析OLAP93。

4 数据挖掘104。

前端展现114.1 多维分析工具Powerplay124.1.3 PowerPlay 应用开发过程164。

2 企业报表ReportNet164。

3 KPI企业关键指标254。

4 报表预警与分发264。

5 即席查询27商业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能力,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在线分析、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其基本体系结构包括数据仓库、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三个部分。

其中数据仓库用于抽取、整合、分布、存储有用信息;多维数据分析可全方位了解现状;数据挖掘则是发现问题、找出规律、预测将来,达到真正的智能效果。

商业智能的过程:从不同的数据源收集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数据经过转换、重构后存入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然后寻找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对信息处理,最后将知识呈现于用户面前,转变为管理、决策.商业智能是从传统的业务过程扩展到对业务数据的联机分析、并从中得到各种面向主题的统计信息和经过计算的结论的应用系统,其处理模式称之为联机分析处理 (OLAP),它的核心是数据仓库技术.其常见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操作型数据TransformationBI系统架构商业智能已经成为今天商业环境中一个必要因素,企业需要权衡今天商业智能技术提供的能力来保持和提高竞争性和可赢利性。

先进的BI(商业智能)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开放、易扩展的平台为企业提供管理信息和运营信息的快速获取、集成和智能化分析手段,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金融、电信、税务、保险等行业。

企业bi建设阶段跃迁 路径

企业bi建设阶段跃迁 路径

企业bi建设阶段跃迁路径
企业BI(商业智能)建设阶段跃迁的路径大致如下:
1. 基础建设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搭建BI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仓库、数据湖等数据存储设施,ETL工具、数据清洗工具等数据处理工具,以及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等。

2. 数据整合阶段:在基础设施搭建完成后,企业需要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

这个阶段需要解决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一致性问题,建立数据字典、元数据管理系统等。

3. 数据可视化阶段:在数据整合完成后,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将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分析和决策。

这个阶段需要注重数据可视化的效果和用户体验,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用户群体设计不同的可视化方案。

4. 数据分析阶段:在数据可视化基础上,企业需要深入挖掘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业务问题、寻找商业机会。

这个阶段需要培养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团队,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和能力。

5. 数据驱动决策阶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将数据应用于业务决策中,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

这个阶段需要建立数据决策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BI建设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和目标,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案,逐步推进BI建设。

同时,BI建设也需要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相配合,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国家电网系统架构设计报告

国家电网系统架构设计报告

国家电网系统架构设计报告二零二一年七月目录1 概述 (1)1.1编写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参考资料 (1)1.4术语定义 (1)2 总体架构 (2)2.1系统定位 (2)2.2设计原则 (2)2.3设计思路 (3)2.4总体架构 (3)3 业务架构 (4)3.1业务能力视图 (4)3.2业务需求分析 (5)4 应用架构 (5)4.1应用架构视图 (5)4.2应用功能蓝图 (5)5 数据架构 (6)5.1概念数据模型 (6)5.1.1 业务基础数据概念模型 (6)5.1.2 支撑功能数据概念模型 (7)5.2数据分类 (7)5.3数据存储与分布 (7)5.4数据流转 (9)5.5数据处理 (9)5.5.1 数据处理原则 (9)5.5.2 数据处理方式 (10)6 技术架构 (10)6.1系统组件视图 (10)6.1.1 系统组件设计 (10)6.1.2 系统组件交互设计 (11)6.1.3 功能组件与应用关联关系 (11)6.2系统集成视图 (11)6.2.1 集成关系总图 (11)6.2.2 集成设计 (12)6.3系统逻辑部署视图 (12)6.4系统物理部署视图 (12)6.4.1 软件环境设计 (12)6.4.2 灾备环境设计 (12)6.5系统安全视图 (13)6.5.1 总体安全防护方案 (13)6.5.3 主机安全 (14)6.5.4 网络安全 (14)6.5.5 物理安全 (14)6.5.6 安全管理 (14)1概述1.1编写目的系统架构设计,是在承接国家电网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现状,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化架构设计理论,实现进行的整体设计。

本报告包含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四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为后续详细设计和开发实施等工作提供规范和指导。

1.2适用范围本报告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

面向对象为开展和配合公司建设工作的相关业务人员以及建设实施厂商的设计、开发人员。

power bi 数据条 单元格元素

power bi 数据条 单元格元素

power bi 数据条单元格元素摘要:1.Power BI 简介2.数据条的定义与功能3.数据条单元格元素的构成4.数据条单元格元素的应用示例5.总结正文:【Power BI 简介】Power BI 是由微软推出的一款数据可视化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将大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展示。

通过Power BI,用户可以创建出各种类型的报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数据条的定义与功能】在Power BI 中,数据条(Data Bar)是一种特殊的图表类型,主要用于显示分类数据的趋势和分布情况。

数据条可以将数据按照类别进行分组,并将每组的数据量以不同长度的条形表示,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地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

【数据条单元格元素的构成】数据条单元格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类别:数据条的横轴表示各个类别,通常是数据表中的某一列。

2.数据量:数据条的纵轴表示各类别中的数据量,通常是数据表中的某一列的计数。

3.颜色:数据条的颜色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类别,便于用户区分和识别。

【数据条单元格元素的应用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数据表,其中包括以下字段:产品、销售日期、销售数量。

我们可以使用Power BI 的数据条功能,按照产品分类展示销售数量的趋势。

在这个例子中,数据条单元格元素的构成如下:1.类别:产品列2.数据量:销售数量列3.颜色:可以根据产品类型为不同颜色,如红色代表电子产品,蓝色代表家居用品等。

通过数据条的展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产品类型的销售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销售策略。

【总结】Power BI 的数据条功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观地展示分类数据趋势和分布的方式。

BI项目需求分析书

BI项目需求分析书

BI项目需求分析书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目标 (5)1.3 项目范围 (6)二、业务需求 (6)2.1 数据需求 (8)2.2 功能需求 (9)2.3 性能需求 (9)2.4 安全需求 (11)三、技术架构 (12)3.1 系统架构 (13)3.2 数据库设计 (15)3.3 技术选型 (16)3.4 开发工具 (16)四、数据仓库建设 (18)4.1 数据采集 (19)4.2 数据清洗 (20)4.3 数据整合 (21)4.4 数据存储 (23)五、数据分析与挖掘 (24)5.1 数据分析方法 (25)5.2 数据挖掘算法 (26)5.3 数据可视化 (27)5.4 报告输出 (29)六、报表与仪表盘设计 (30)6.1 报表需求分析 (31)6.2 报表模板设计 (32)6.3 报表交互设计 (34)6.4 仪表盘设计 (34)七、权限管理与安全策略 (36)7.1 用户管理 (37)7.2 角色管理 (38)7.3 权限控制 (40)7.4 安全策略 (41)八、测试与部署 (42)8.1 测试计划 (44)8.2 测试用例设计 (44)8.3 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45)8.4 系统部署与运维 (46)九、项目进度与风险管理 (47)9.1 项目进度计划 (48)9.2 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49)9.3 项目质量管理 (51)一、内容综述BI项目需求分析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并明确企业的数据需求,为后续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与可视化提供详尽的指导。

本部分将围绕项目的背景、目标、范围以及数据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项目背景部分,我们将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历史沿革、业务范围、组织架构等,从而为理解项目奠定必要的环境基础。

我们还将阐述数据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企业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项目目标部分,我们将明确BI项目的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决策效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等。

“掘金”医院数据

“掘金”医院数据

“掘金”医院数据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2年第21期在数十年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医院积累了大量珍贵有价值的数据,利用商业智能工具,CIO就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挖宝”和“整合”。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高级工程师王亢近年来,医院的业务需求与日俱增,IT 基础设施也随之扩张。

在院内,门急诊住院管理、财务收费核算、病案统计等部门级的系统应用不断更新换代;在院外,医院还需与医保、区域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等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无处不在,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大量产生。

如果把这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连接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医院在数十年的信息化建设中,所积累的数据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在HIS( 医院信息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以及物资财务核算等业务系统内,存放着大量珍贵的数据,医院如果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挖宝”分析,将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分散的BI 布局由于医院各业务部门在进行系统建设时,往往只考虑单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导致各部门的IT 系统形成信息孤岛,很难被集成起来。

一个个独立的数据库实例以及复杂多样的系统接口常常令CIO望而却步。

此时,利用BI( 商业智能)工具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就是对数据进行“挖宝”和“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

目前,很多大型综合医院、医疗研究机构和医药企业都使用了著名的SAS 软件做方差分析和药效分析等统计聚类分析;而北京301医院等规模较大的医院也已经使用SAP BO 来进行决策管理。

当前,医院采用的多是单个系统或者部门级的BI 应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工具。

每个系统都会用工具生成一些中国式报表,稍微带点知识规则的就称其为“智能”应用,实际上混淆了BI 应用的概念。

由于医院中的BI 功能通常只是被附加到不同的部门系统中,没有被统一为企业级BI,所以BI 产生的有价值信息不易被其他部门分享,跨部门的数据分析举步维艰。

此外,这些不同BI 工具需要由不同部门的人各自维护,使用起来极不方便,最后出报表时不得不依靠IT 人员来整合数据。

元数据标准化在教育资源库共享中的应用

元数据标准化在教育资源库共享中的应用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ht:w w cS .r. t / w . — ogc p/ —a n
21 0 2年 第 2 1卷 第 3 期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 员会提 出一个 比较完整 的中国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 系结构 ,产生了 1 种规范 , 中 1 其
与教 育 资源 相关 的标 准规 范有 :《 习对 象元 数据 》 学 ( E T 一) 教育 资源建设技术 规范》( E T 一1 C L S3 、《 C L S4 )
学资源元数据规范》中的规范要求,来对教育资源 进
Itre 上最新的技术之一,X n nt e ML的功 能主要有两个 ,

是描述数据 的内容,包括数据 的内容 结构及相应 的
语义 ,用 X ML 来 定义 的元数据 ,其结构、语 法和 内 容都 十分清晰 ,能高效的被计算机 处理。二是 X ML
p o a aee f in l. o i r v t ii g rt f ewo k e u a in l e o r ea d s ae t ed t f i e e t aa a e r p g t f ce t T i y mp o eu i zn eo t r d c t a s u c n h r a o f r n t b s l a n o r h a d d
21 0 2年 第 2 卷 第 3期 l
ht:w . Sa r. t / wwc -. gc p/ — o n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元数据标准化在教育资源库共享中的应用①
季 莉 ,范 君 ,周 建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 院,南通 2 6 0) 2 0 7

要 : 目前我国各院校 的教育 资源 库的建设缺乏统 一规划 ,存在重 复建设、数量 庞杂 、形式不规范等 问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整合与BI应用的元数据标准化数据是各类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如何有效的利用数据,提供由价值的信息、促进共享是目前信息化应用的关键目标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描述并有效利用各类息的元数据就变得更加重要,成为管理和应用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中,应科学地、规范地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元数据标准。

正是有了元数据,才使得数据整合与BI应用的最终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数据仓库(数据整合与BI应用的载体),利用数据仓库进行各种管理决策模式的探讨。

元数据是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的灵魂,可以说没有元数据就没有数据整合与BI应用。

1. 元数据的一般概念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

(1)元数据是什么?数据的数据 (data about data)结构化数据 (Structured data about data)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what)、覆盖范围(where, when)、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who)、数据的提供方式(how)等信息,是数据与数据用户之间的桥梁;资源的信息 (Information about a resource)编目信息 (Cataloguing information)管理、控制信息(Administrative information)是一组独立的关于资源的说明(metadata is a set of independent assertions about a resource )data that defines and describes other data (ISOIEC 11179-32003(E))传统的书目数据、产品目录、人事档案等都是元数据。

元数据可以为各种形态的信息资源提供规范、普遍的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为分布的、由多种资源组成的信息体系提供整合的工具与纽带。

离开元数据的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将是一盘散沙,无法提供有效的检索、处理和应对需求的变化。

(2)元数据与数据的关系元数据也是数据,其本身也可以作为被描述的对象,这是描述它的数据就是元数据。

在信息系统中一般把数据看成是独立的信息单元,不管这里的“数据”是一本书、一个网页、或者一个虚拟的 URL 地址。

元数据可以出现在:数据内部;独立于数据;伴随着数据;与数据包裹在一起。

(3)元数据(metadata)概念提出的背景“书目”作为元数据的一种形式在以图书为资源存在形式的相关行业应用了千百年,其它许多行业也都有自己的元数据格式,例如名册、账本、药典等等。

“元数据”作为一个统一概念的提出首先起因于对电子资源管理的需要。

因特网的爆炸式的发展,使人们一时难以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人们就试图模仿图书馆对图书进行管理的方式,对网页进行编目。

坦白地说在这方面至今仍然成效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但对元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使人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元数据可以成为下一代万维网——“语义万维网(Semantic Web)”的基石,通过表达语义的元数据,以及表达结构、关系和逻辑的 XMLXMLSRDFRDFSOWL 等形式化描述,计算机能够对于数据所负载的语义进行理解和处理,从而赋予因特网以全球的智慧和惊人的能力。

(4)元数据能解决什么问题?描述(description)资源发现 (resources discovery)认证(authentication)互操作(interoperability)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访问控制(rights management)数字化保藏(digital preservation)内容分级(content rating services)2. 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中的元数据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中,元数据用于构造、维持、管理、和使用数据仓库。

元数据在数据仓库的设计、运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表述了数据仓库中的各对象,遍及数据仓库的所有方面,是数据仓库中所有管理、操作、数据的数据,是整个数据仓库的核心。

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中,元数据是关于数据、操纵数据的进程和应用程序的结构和意义的描述信息,其主要目标是提供数据资源的全面指南。

其范围可以是某个特别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从现实世界的概念上的一般概括,到详细的物理说明。

在数据库中,元数据是对数据库中各个对象的描述。

关系数据库中,这种描述就是对表、列、数据库、观点和其他对象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元数据代表定义数据仓库的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一个表、一个列、一个查询、一个业务规则,或者是数据仓库内部的数据转移等等。

3. 元数据的基本功能(1)识别。

确认并对要进行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个别化描述,使用户能识别被组织的资源对象。

(2)定位。

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便用户访问时使用。

(3)检索。

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便于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4)选择。

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特征,诸如主题、作者、类型、物理形式、层次和日期等,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决定是否使用该资源。

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中,元数据机制主要支持以下五类系统管理功能:(1)描述哪些数据在数据仓库中;(2)定义要进入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和从数据仓库中产生的数据;(3)记录根据业务事件发生而随之进行的数据抽取工作时间安排;(4)记录并检测系统数据一致性的要求和执行情况;(5)衡量数据质量。

4. 元数据的类型(1)按元数据的类型分类关于基本数据的元数据:包括数据源、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应用程序管理的所有数据。

用于数据处理的元数据关于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元数据(2)按对象级别分类概念级逻辑级物理级(3)从用户的角度分类通常把元数据分为技术元数据(Technical Metadata)、业务元数据(Business Metadata)和数据仓库操作型信息。

①技术元数据包括为数据仓库设计人员和管理员使用的数据仓库数据信息,用于执行数据仓库开发和管理任务。

数据源信息:转换描述(从操作数据库到数据仓库的映射方法,以及转换数据的算法)目标数据的仓库对象和数据结构、数据仓库结构的描述,包括仓库模式、视图、维、层次结构和导出数据的定义,以及数据集市的位置和内容数据清洗和数据增加的规则数据映射操作汇总用的算法,包括度量和维定义算法,数据粒度、主题领域、聚合、汇总和预定义的查询与报告访问权限,备份历史,存档历史,信息传输历史,数据获取历史,数据访问,等等②业务元数据业务元数据从业务角度描述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它提供了介于使用者和实际系统之间的语义层,使得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业务人员也能够“读懂”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业务元数据主要包括以下信息:使用者的业务术语所表达的数据模型、对象名和属性名;访问数据的原则和数据的来源;系统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及公式和报表的信息。

主要包括:企业概念模型:这是业务元数据所应提供的重要的信息,它表示企业数据模型的高层信息、整个企业的业务概念和相互关系。

以这个企业模型为基础,不懂数据库技术和SQL语句的业务人员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多维数据模型:这是企业概念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告诉业务分析人员在数据集市当中有哪些维、维的类别、数据立方体以及数据集市中的聚合规则。

这里的数据立方体表示某主题领域业务事实表和维表的多维组织形式。

业务概念模型和物理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以上提到的业务元数据只是表示出了数据的业务视图,这些业务视图与实际的数据仓库或数据库、多维数据库中的表、字段、维、层次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应该在元数据知识库中有所体现。

支持面向业务概念的浏览、导航支持动态立即查询(Ad hoc)数据挖掘支持数据仓库的其它信息,例如对于信息传输系统包括预约信息、调度信息、传送目标的详细描述、商业查询对象,等③数据仓库操作型信息例如,数据历史(快照,版本),拥有权,抽取的审计轨迹,数据用法(4)从来源的角度分类工具产生的元数据源提供的元数据企业模型系统导入的元数据特定的用户产生的元数据(5)从元数据的目的角度分类一般可以通过一种更粗的方法来区分元数据:用于信息的元数据用于控制的元数据(6)按照产生使用的时间分类根据获取或生成的时间,可以分为:设计时收集的元数据构建时生成的元数据l 运行时生成的元数据根据使用的时间,可以分为:l 设计时使用的元数据l 构建使使用的元数据l 运行时使用的元数据5 元数据的作用从元数据的类型和作用来看,元数据实际上是要解决何人在何时、何地为了什么原因及怎样使用数据仓库的问题。

再具体化一点,元数据在数据仓库管理员的眼中是数据仓库中的包含了所有内容和过程的完整知识库和文档,而在最终用户(即数据分析人员)眼中,元数据则是数据仓库的信息地图。

数据分析员为了能有效地使用数据仓库环境,往往需要元数据的帮助。

尤其是在数据分析员进行信息分析处理时,他们首先需要去查看元数据。

元数据还涉及到数据从操作型环境到数据仓库环境中的映射。

当数据从操作型环境进入数据仓库环境时,数据要经历一系列重大的转变,包含了数据的转化、过滤、汇总和结构改变等过程。

数据仓库的元数据要能够及时跟踪这些转变,当数据分析员需要就数据的变化从数据仓库环境追溯到操作型环境中时,就要利用元数据来追踪这种转变。

另外,由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其间数据仓库往往可能会改变数据的结构。

随着时间的流逝来跟踪数据结构的变化,是元数据另一个常见的使用功能。

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内容、链和索引等项内容。

在传统的数据库中,元数据是对数据库中各个对象的描述,数据库中的数据字典就是一种元数据。

在关系数据库中,这种描述就是对数据库、表、列、观点和其他对象的定义;但在数据仓库中,元数据定义了数据仓库中的许多对象——表、列、查询、商业规则及数据仓库内部的数据转移。

元数据是数据仓库的重要构件,是数据仓库的指示图。

元数据在数据源抽取、数据仓库开发、商务分析、数据仓库服务和数据求精与重构工程等过程都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个描述能力强并且内容完善的元数据,对数据仓库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

更进一步,元数据是保障从各业务系统间数据整合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有效的元数据管理可以将不断变化的需求平滑地反映到数据仓库里来。

在一个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中,保证元数据的统一、有效和规范的管理是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那么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过程不同阶段中的元数据到底该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其管理方式和途径都有哪些呢?在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过程的不同阶段(如需求分析阶段、模型建立阶段、ETL阶段、数据挖掘和前端展现阶段),其存在形式或者管理的侧重点又有什么不同?元数据的管理应当是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过程中要全程关注的焦点和核心;根据以往的经验,总感觉实际的项目中,虽然设计者在起初也会指出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过真正的开发和实施者好像对这一核心环节并未没有形成清醒的认识,或者说没有科学的办法和工具来进行管理,只是以一些文件的形式对元数据进行记录,或许这也是在数据整合与BI应用项目在中国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个表现吧? ETL工具里面是自带的有元数据管理工具或者说一套办法,像一些工具里提供的repository就是便于ETL过程中元数据的管理的;不过在一个数据仓库项目里这部分只是一个阶段的元数据管理,并且也仅适用于这个阶段,事实情况是元数据时常要被应用在整个项目的每个阶段,所以,那么有没有可能把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元数据加以集中存储并有效管理?只有好的工具或者解决办法,才能便于用户理解和接受元数据,从而让用户接受承认数据仓库里数据质量的可靠,才会更快速地响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也便于项目的整体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