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各型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

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

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目的: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本文旨在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与术后病理是否相符。

方法:对我院86例术前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表现。

结果:本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检结果的符合率达86.9%,表明超声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均较高。

结论:急性阑尾炎大部分表现为较典型的声像图,诊断准确率较高,但部分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因而不能仅凭声像图作出诊断,应该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才能使其诊断率进一步提高。

标签:超声;急性阑尾炎;病理改变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

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

以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证及实验室检查。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诊断,本文拟就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特征与术后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对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及病程进展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中,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龄5~76岁,平均年龄39岁。

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部分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

病理分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9例,阑尾周围脓肿1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急性阑尾炎伴穿孔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0例。

1.2 仪器飞利浦IU22,飞利浦IUelite,美国GE VOLUSON730,探头频率3.5-5.0MHz 与5.0-7.5MHz。

1.3 方法一般不需要做检查前准备,如果是女患者超声检查前让患者中度充盈膀胱,以排除患者妇科疾病。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超声表现以及病理分型的比较分析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特点为:阑尾腔扩张,增厚,呈囊状或梭形;阑尾管周围可见
粗大、高回声的脂肪浸润;阑尾周围脂肪组织的厚度增加;阑尾压痛时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阑尾表面呈低回声;阑尾与邻近肠管之间可见积气现象;腹腔内可见游离液性的积
液。

根据阑尾炎的病理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和复发性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主要分为充血感染型和坏死化脓型。

充血感染型阑尾炎表现为
阑尾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表面有黄色脓性渗出物。

坏死化脓型阑尾炎表现为阑尾壁坏死、溃破,腔内有脓液。

慢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主要分为慢性充血型和慢性增生型。

慢性充血型阑尾炎表现为
黏膜充血、水肿,壁厚度较正常增加;慢性增生型阑尾炎表现为黏膜增生、纤维组织增多,壁厚度进一步增加。

复发性阑尾炎病理分型:患者有多次阑尾炎发作史。

超声检查可见阑尾腔呈囊状扩张,壁厚度增加,脂肪浸润程度不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对急性与慢性阑尾炎进行鉴别。

急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腔扩张、增厚,周围脂肪浸润增加,腹腔内可见积液;慢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呈囊状,周围脂肪浸润
程度较低,腹腔内无积液。

根据病理特点,急性阑尾炎可分为充血感染型和坏死化脓型,
慢性阑尾炎可分为慢性充血型和慢性增生型,复发性阑尾炎可见阑尾腔呈囊状扩张。

超声
检查结合病理分型对急、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4、阑尾周围炎性侵润,造成周围脂
肪及网膜增厚,回声增强。看到片状强回声
时,那么此区域可能有炎症了。
5、周围肠管有时会扩张、积液。
一般升结肠假如看到液体,就阐明有点肠麻
痹了。
6、扫查阑尾时,要同步扫查右肾
,排除肾结石。女性要扫查附件,尤其是右
侧髂窝三角积液时,一定要看附件,排除宫
外孕、囊肿破裂等疾病。
当阑尾局部形成脓肿时,以低回声包块为主,阑 尾轮廓隐约可辨认,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高下 不均,如脓肿液化好则内部呈无回声区。
超声麦氏点压痛明显 管状构造粘连不蠕动
急性阑尾炎、阑尾腔内粪石嵌顿、远端管腔积液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横切面

阑尾炎穿孔周围脓肿。
A.横切面,白箭,阑尾,A为脓肿。 黑箭,周围高回声脂肪形 成脓肿壁。
正常阑尾
急性阑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旳?
阑尾管腔阻塞 胃肠道疾病影响 细菌入侵
临床体现
转移性右下腹痛是经典体现 常伴呕吐、发烧等症状
病理分型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旳并发症:阑尾周围脓 肿、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阑尾炎旳超声体现
成人直径不小于7mm,小朋友直径不小 于6mm
4、慢性阑尾炎:阑尾张力不大,无肿胀感,阑尾壁连续 性差,外形不规则,与周围器官粘连,蠕动性差。

阑尾炎旳超声体现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直径>0.7 cm,壁增厚约0.3 cm~0.5 cm,声像图呈多形性,大多为长条形低 回声或无回声区,腔内见高、低不均旳光点,透 声差,大多数层次不清,少部分能分清黏膜各层 构造,内部回声高下不均,右髂窝三角大多伴有 液性暗区
7、阑尾肿胀时,不代表就是阑尾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6月住院的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计算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

结果经超声检查,108例患者中,98例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诊断总符合率90.7%。

单纯性阑尾炎35例,诊断符合率71.4%(25/35);化脓性阑尾炎26例,诊断符合率86.7%(26/30);坏疽性阑尾炎32例,诊断符合率87.5%(28/32);阑尾周围脓肿15例,诊断符合率100%(15/15)。

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较高,并可依据声像图特征对其进行超声分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标签: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价值急性阑尾炎为外科急腹症中的常见病,病情多进展较快,若延误诊断,有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故对其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仪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高频探头技术的应用,临床上常采用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

据报道,未进行超声检查前,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仅为70%~80%,20%~25%的患者误行手术[1]。

本文共选取了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均曾行超声检查,我们分析了超声对阑尾炎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以期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5.6±17.7)岁,大多数患者以右下腹疼痛来就诊,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泻。

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1 h~5 d内,且多数患者化验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使用飞利浦iU22诊断仪,患者取平卧位,先用低频探头扫查右下腹有无异常包块,扩张肠管及游离液性暗区。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临床分型的探讨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临床分型的探讨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临床分型的探讨目的:对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型及临床价值的探讨。

方法:对145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发现阑尾异常回声,观察其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分布、周围组织情况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异常变化,根据以上声像图的改变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超声分型,最终和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

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超声对阑尾炎的分型诊断符合率达89.7%。

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尤其对急性阑尾炎的分型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标签: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分型;临床意义阑尾位置大多位于右髂窝内,盲肠后下方,为腹膜内位器官,阑尾根部连于盲肠后内壁,恰为三条结肠带的汇集点,阑尾尖端的活动性较大,位置不恒定,此外,阑尾还有几种特殊的位置:高位阑尾、低位阑尾、腹膜外位阑尾和左髂窝内阑尾等。

正常阑尾纵切时呈蚯蚓状,长约5~10 cm,外径约0.5~0.7 cm。

阑尾静脉伴动脉走行,经回结肠静脉入肠系膜上静脉,最终汇入肝门静脉。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由于阑尾管腔阻塞,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形成溃疡,细菌穿过溃疡进入肌层,壁间压力升高,妨碍动脉血流,造成阑尾缺血,最终造成梗死和坏疽。

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实验室检查及超声检查,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

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

发病早期可出现胃肠道症状,但程度较轻。

有的病例可能发生腹泻。

弥漫性腹膜炎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排便排气减少。

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体征为右下腹压痛、腹膜刺激征象、右下腹包块。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根据以上表现临床诊断并不困难[1]。

但对于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漏诊。

如延误诊断或临床处理不当,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腹腔脓肿等。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炎症引起阑尾局部病变和炎性反应所致的急性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病、急症和外科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不同病人表现不同,甚至同一病人不同时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

其中,超声检查作为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1. 非侵入性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查方法,对病人无任何伤害,安全可靠。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超声检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能够减少对病人的不适和副作用,而且检查过程简单、快速、精准,能够帮助医生快速确认病因。

2. 可靠性高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可靠性高。

根据病变程度和位置的不同,急性阑尾炎在B超检查中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如阑尾壁增厚、管状显影、周边脂肪结构改变、液性物质积聚等等,这些表现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3. 可重复性强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以多次检查,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另外,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病情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4. 显像清晰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以清晰地显示阑尾、腹膜后脂肪组织、盆腔等部位的形态、大小,病变部位的形态、范围,以及周围器官的关系等,有助于医生全面分析病情,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5. 价值经济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提高诊断准确性,还能够节约医疗费用,保护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因为它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使用成本低,并且可以在现场完成,不需要病人到其他医院进行复杂的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检查方法,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超声检查的诊断精度与医生操作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医生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发挥超声检查的价值。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刘建军一、急性阑尾炎的分型和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在急腹症中居首。

病理上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的主要改变: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阑尾肿胀轻微。

化脓性阑尾炎也叫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

阑尾肿胀明显,壁间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腔内积脓。

阑尾周围可有脓性渗出液。

坏疽性阑尾炎的管壁缺血、坏死、容易继发穿孔,周围有较多渗出液。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区压痛和反跳痛。

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二、超声检查的方法采用3.5-5.0MHz的凸阵探头与5.0-7.5MHz的高频探头。

在检查前女病人需要适度充盈膀胱,以便排除妇科病变。

在检查阑尾时对腹部脏器做全面超声检查,不能满足于可解释病人症状的阳性发现以免漏诊。

开始检查阑尾时,嘱病人指出最痛处,然后用3.5-7.5MHz的凸阵探头以横断面开始,以逐渐加压手法在髂血管与肌肉之间进行扫查。

大肠可见结肠袋状回声,与粪块的强回声。

小肠通常蠕动较快,无明显结肠袋。

阑尾在横断与纵断时分别表现为:“同心圆”与“多层管”结构,逐渐加压时不能突然松手,必要时用双手,如无阳性发现,在临床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再次检查常会有所发现,因为加压后肠气可被驱开,还可导致肠管痉挛,令视野更清晰。

此外,因阑尾结肠后位多见,为避免肠气干扰,有时可从侧腹部进行加压扫查。

三、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学特点为白细胞的全层浸润,除阑尾周围脓肿以外,其余各阶段难以从超声表现来鉴别。

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1、尾直径增粗,呈腊肠型直径大于6mm,其内常可见结石强回声及后方声影。

2、在正常情况下,阑尾和其它肠管一样可被压瘪,而炎症时阑尾在探头加压时不被压瘪,管壁僵硬,腔内有时可见积脓所致的点状强回声。

3、阑尾周围网膜脂肪组织由于炎症浸润,回声增强并具有不可压缩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阑尾在炎症时血流信号可增多,但缺少血流信号并不能除外阑尾炎。

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超声检查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

一、超声图像特征
1. 阑尾壁增厚表现为无回声带(>2mm),纳入成阑尾炎的标准
2. 阑尾内积液:阑尾壁增厚伴有内积液,多表现为低回声区,外缘带有强回声,等同于CT水样密度表现
3. 阑尾腔扩张:阑尾直径增宽,一般>6 mm为阳性,直径越宽,其诊断价值越大
4. 阑尾影消失:因炎症肿胀阻塞、玻璃体强回声囊性变消失
5. 阑尾周围炎症表现为脂肪积聚、气体进入、卫星灶形成等
6. 阑尾穿孔:可显示阑尾穿孔口位置、大小、并发腹膜炎及肠梗阻等表现
二、诊断价值
1. 阑尾炎的诊断
超声检查是诊断阑尾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非侵入性方法之一。

阑尾壁增厚、内积液和腔扩张是阑尾炎的主要超声特征。

其诊断敏感性高,简便易行,可以在急诊中快速进行,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也有必要性。

2. 伴随疾病的检测
超声检查对于发现急腹症伴随疾病也有重要作用,如盆腔炎、输卵管妊娠、阑尾周围脓肿、肠梗阻、腹腔虫卵病等。

3. 微创手术的指导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阑尾位置、长度、厚度等,对经股外上态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手术的指导很有帮助,并且有助于确定术前评估和手术风险。

总之,超声检查对于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检查过程简单,无创伤,且可以在急诊中迅速进行,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和手术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各型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各型特点的价值。

方法:回顾
分析我院近年来1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资料并与病理结
果进行对比。

结果:有139例显示了阑尾炎的声像图,符合率为92.7%,其中单
纯性阑尾炎44例,病理诊断为50例,诊断符合率为88%,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66例,病理诊断为6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3例,病理
诊断为34例,诊断符合率为97%。

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具有重要
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特征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068-02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过去的诊断多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及医生的经验,自从1985年Puyaet首次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
以来,超声逐渐被认可,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及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
是高低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联合应用,更加提高了该病的诊断率,日益受到临床
的重视和信赖,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应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各分型的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为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150例,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龄7~78岁,平均38岁,临床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脐周痛、转移性右下腹痛、白细胞不同程度增高,伴或不伴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树天不等。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ALOKA prosound SSD—4000sv及∝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分别应用2~5MHz,5~10MHz,患者取仰卧位,先用低频探头缓慢扫查右侧腹、中腹乃至全腹,尤其是疼痛明显部位,再用高频探头重点扫查可疑部位,查到与
盲肠相连的盲端样鼠尾状肠管,确定为阑尾,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管壁的
厚度及连续状况、内部回声、血流特征及周边情况,有无游离液性暗区等,统计
超声诊断符合率及漏诊率并分析其声像图特点。

2.结果
2.1 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病例150例,经超声诊断为阑尾炎1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7%,漏诊
11例,漏诊率7.3%,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4例,病理诊断为50例,诊断符
合率为88%,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66例,病理诊断为6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3例,病理诊断为34例,诊断符合率为97%。

2.2 各型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2.2.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病变早期,病变仅累及粘膜及粘膜下层,炎症尚
未侵及浆膜层,声像图表现为阑尾稍增粗,管径<12mm>6mm,短轴呈靶环征
或同心园征,形态结构正常,壁稍厚较完整,连续性好,层次结构清晰,周围组
织结构清楚,一般无渗出性液性暗区。

(图1)
2.2.2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炎症进一步加重,阑尾壁各层均受累,表现为阑
尾增粗明显,管径<20mm>11mm,形态尚规则,壁厚薄不均、层次不清,内呈
低或无回声,其内可见点状回声,阑尾周围可见少量渗出性液性暗区,彩色多普
勒显示阑尾壁及周围组织血供较丰富,当伴粪石时,可见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当
大量积脓时,阑尾可膨胀如囊,壁薄张力高。

(图2)
2.2.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的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常有穿孔,并有较多渗出液,表现为阑尾明显增粗,轮廓不清,形态不规则,壁明
显增厚不光滑,连续性差,可见中断,内部回声杂乱,可见较多密集斑点状强回声,周围可见片状低回声区,晚期可并发阑尾周围脓肿,表现为坏死的阑尾与周
围组织发生粘连,形成以坏死阑尾为中心的混合性包块回声,彩超可显示较多的
血流信号。

(图3)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段,但多以青壮年多见,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胃肠道疾病影响或者细菌入侵所致,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
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增高、右下腹固定压痛等,急性阑尾炎可分
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3种病理类型。

这3种类型为病
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因而超声上也有不同特征表现。

分析本组资料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2.7%,漏诊率7.3%,漏诊11
例,大部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因为部分单纯性阑尾炎,阑尾仅有轻度肿胀,
管壁增厚及管腔增粗不明显,超声难以显示,另外阑尾异位,其在腹腔内的位置
决定于盲肠的部位,一般盲肠位于右侧髂窝内,但由于胚胎时中肠旋转异常,盲
肠位置可有变异,阑尾的部位也随之而异,可高达肝下或低于盆腔内,有时可在
腹中线处,有的可能在左下腹,若扫查不全面,肠道气体干扰严重及肥胖患者,
均较易漏诊及误诊[1],还有就是手法不当,经验不足所致,阑尾检出率可能受不
同人群、准备条件、仪器档次及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近年来随着
超声技术的进展,对过去因肠气干扰所致的阑尾炎的漏诊和误诊已逐步减少,尤
其使用高频探头以来,更能较准确的诊断阑尾炎,减少漏误诊率”[2]笔者认为高
低频探头联合应用,仔细扫查,先用低频探头沿结肠气体引导,通过回盲部查找
阑尾,正常阑尾与回盲瓣的距离为(14.2+6.2mm),因此理论上在距离回盲瓣
25mm范围内可检出95%的阑尾开口,30mm范围内可检出99%的阑尾开口,
34mm范围内可检出近似100%的阑尾开口。

[3]再用高频探头纵横切多切面反复
加压重点扫查可疑部位,显示阑尾内部结构,这样可增加阑尾炎的检出率,减少
漏诊率。

另外发炎的阑尾还应与肠管进行鉴别,后者可见蠕动及环状皱襞,探头
加压可压缩,[4]而前者无这些特征。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检出率较高,不仅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阑尾炎提供客观
影像学依据,而且可显示病变阑尾部位,对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有一定的帮助,
超声能实时、准确提示阑尾周围渗出、粘连以及有无脓肿形成等重要情况,有利
于选择合理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时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超声方
法简单、快捷、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辐射、便于重复,实用于所有具有阑
尾炎临床表现的病人,尤其实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人及儿童,但是由于阑尾
周围肠管回声严重影响超声显示阑尾,加之阑尾本身位置变化较大,特别是对单
纯阑尾炎容易漏诊,故阴性检查结果不能排除阑尾炎的诊断,应结合病史及一些
间接征象考虑。

【参考文献】
[1]辛雪梅.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J].2010,
8(11):135.
[2]千珊,邹翰琴,王可.急性阑尾炎临床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08,20(4):835-836.
[3]王文利,郑静华,王姝.解剖参照法在正常阑尾超声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3):577-585.
[4]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