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第一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

第一章1.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租种土地并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必然尖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构成,它层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往往结合在一起互为表里,以获得最大利益,同时最大限度的剥削农民,农民生活极度困苦。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以维护统治。
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同意,同时也很大限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主、明教化。
儒家思想还与道教、佛教、以及其他思想融合,共同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这一社会结构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封建秩序的规范,但后来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桎梏。
终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在这一矛盾的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2.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表现?(为什么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尽头?):(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管理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管理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复习重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
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
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
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
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
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
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
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分节知识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经济: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仁政,三纲五常)4.社会: 社会结构: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晚清的危机:①政治: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
②经济: 大肆实行土地兼并。
③文化: 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暗。
④军事: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⑤社会: 对外—闭关锁国,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经济: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替代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2.政治: 英国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3.殖民: 帝国主义瞅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2.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天津条约》允许国外公使常驻北京。
外国公使可以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割去中国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1860年《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
5.1884年中法战争,1885年中法《中法新约》。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第2、3节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强占,划分势力范围
新的瓜分手段
胶州湾,山东
旅顺口,大连, 长城以北
云南,两广
台湾,澎湖列 岛及附属岛屿
香港, 长江流域 门户开放政策 与“机会均等”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救亡图存
2 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口 号
光绪帝与康 有为、梁启超
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 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 百兆以后始也。”接踵而来的瓜分狂 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 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二)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 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救亡图存
因此,他得出结论, “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 分之一也。”“故瓜分 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对义和团运动的科学评价
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 国但主是义,列义强和瓜团分运中动国也存在一定 的的斗历争史中局,限发性挥:了一重是存在笼统 大的的排历外史主作义用错。误;二是不认识
(一) 社会制度的腐败
3 不了解世界大势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最高统治者 道光皇帝,对战争对手英国竟然一无所 知,甚至仗打了一年多连英国与俄国是 否接壤也不知道,对于英国为什么有一 位年轻的女人统治全国无法理解,甚至 怀疑来侵略中国的英国官员并不是由英 国女王任命的,清朝的一些官员、将领 甚至认为英国的大炮有邪术,对英国军 队的战略战术是完全不知道,当然就找 不出对付的办法。
中法战争示意图
刘 铭 传 马尾海战
2017考研政治史纲各章节重要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史纲各章节重要知识点的更新!2017考研政治史纲各章节重要知识点史纲是考研政治的一部分,相对难度比马原和毛中特要低一点。
但是正因为简单一点,在这一部分要复习全面不丢分才能取得高分。
本文列出了史纲每章的重点内容,建议2017年考研的同学在基础复习阶段注意以下知识点。
第一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要前提、最终目的第二章阶级局限性、伟大的革命潜力、不能负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领导重任、软弱性、改良行不通、必须用革命手段第三章封建帝制、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群众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奋斗目标、全新的革命方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合作的政治基础、右倾错误、无产阶级领导权第五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左”倾错误、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第六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党的建设、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共七大第七章解放区土改、实现“耕者有其田”、“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三大法宝第八章三座大山、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社和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社会性质和矛盾变化第九章《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第十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界发展、新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分析考研政治这一科目,我们可以看出马哲和毛中特考试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备战2017考研的学子们一定要以马哲和毛中特的复习为主,以时政热点、史纲、思修为辅,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将基础知识复习牢固,为以后的强化阶段做准备。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01组】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版【01组】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00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002.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003.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表现在: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004.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 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005.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
006. 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
007. 1856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俄签订《天津条约》,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 60008. 1860年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009.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定书,割去7万平方公里领土。
010.经济掠夺的方法:[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011.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12.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新产生的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013.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 年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列强还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为列强侵华的基地,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瓜分豆驻兵权。
014. 1894年11月,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4天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前七章)_来自百度文库+百度+WendyXu编辑

5、 简述中国工人阶级为何具有无产阶级的特点? 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
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 进的思想;同农民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有力量的阶级。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选择题: 1、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 起的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还提倡白话文、 新文学,反对文言文,主张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 文小说是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 3、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五四运动 斗争目标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陈望道翻译的。中国第一 个地方共产党组织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第一、二次 全国代表大会都是在上海举行。 5、第一个产业工会是上海机器工会。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在浙 江省萧山县衙前村。 6、中国工人运动掀起高潮的起点是 1922 年香港海员罢工,终点 是 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最长的一次罢 工是省港大罢工。 7、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是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简述题: 1、简述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 争;二是它大力宣传了民主与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与民主主 义觉悟,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三是它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思想 文化上的条件。
2、简述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新闻欢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辩驳内容与意义? 内容:一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二是要不要推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纲第一章笔记

近代史第一章官方笔记一、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一)第一章选择题(共20道)1.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首要的,主要的是军事侵略。
3.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割香港岛给英国,开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5.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7.《马关条约》日本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9.广州三元里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10.黄海海战牺牲将领:邓世昌(致远舰)、林永升。
11.威海海战牺牲将领:丁汝昌、刘步蟾。
1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成《四洲志》。
13.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4.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5.近代反侵略斗争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16.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17.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8.天平天国时间: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天京定都;1856年9月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19.《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0.《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是第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二)第一章主观题(共4道)1、工人阶级的特点。
1)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2)工人阶级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3)他们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2.两大历史任务1)两大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第
一章
一、章节特点
史纲第一章是侵略史部分,讲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这一章节在史纲中的地位是非重点章节,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情况下,这一章节的考点容易考查选择题。
二、复习重点
史纲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2.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3.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4.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及以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3.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4. 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帝国主义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反对列强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时期典型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