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10月锋消雨季亡。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形 成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 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 一场暴风骤雨。
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 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的夏季午后也常出现。例如: 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常会出现。
读图回答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 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气温/℃
30
15
600 500 4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1 4 7
300
200
100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1、(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的等级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3)、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以毫米为单位。
(日、月、年降水量)
(4)、通常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有季节变化,也有年际变化)
2、降水的分布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接成线。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⑵季节变化: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的分布情况。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⑷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四多四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体验描述降水的几种形式;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3.能够具备通过合作或引导得出某个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降水的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教学辅助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图等降水量线是把降水量相等的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二、合作探究:读图并分析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教师提示:由于都属于等值线,让学生自己类比等高线、等温线图的概念,可加深对等降水量线的理解。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活动:根据课本上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学习,能够学会合作,交往,不断促进自我发展的基本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差异?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学生讨论,教师带着分析:①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概在1 000毫米以上,有些地区超过2 000毫米。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500毫米以下。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以上。
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下。
③在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少于沿海地区,体现了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观看视频:世界“雨极”——乞拉朋齐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朋齐,可望而不可及!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再一次以26461.2毫米的成绩,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蝉联了世界“雨极”的荣誉。
素质。
初一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试题

初一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试题1.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答案】C【解析】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水逐渐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B、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不符合题意;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符合题意;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不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识记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2.2.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答案】B【解析】本题可以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南北纬30°-40°及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照即可得出答案。
A一定是错误的,因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是正确的,因为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C是错误的,因为冬季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而不是东岸。
D是错误的,因为赤道附近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本题如果只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的三条规律无法完成,有一定难度。
降水和降水分布

地区的降水差异 判读
海陆位置及影响
判断迎(背)风坡(沿海)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线内降水多:山地迎风坡(例:祁连山) 线内降水少:闭塞内陆盆地(例:柴达木盆地)
内陆地区:呈闭合状态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对流雨 受热 地形雨
受地形 阻挡爬 升 沿锋面 抬升 辐合 旋转 上升
动力 抬升 动力 抬升 热力对 流 动力抬 升
锋面雨
台风雨
大气环流 极高 (少) 夏
90°
西部
大陆内部 全年降水极少
东部
90°Leabharlann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80°
(少 ) 副低 (多) (多 ) 副高 (少)
1、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亚寒带 2、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大陆气团
[典例分析]——全国名校模拟等值线试题汇编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读台湾省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从图中选择一种气象要素,说明该气象要素 的分布规律,并解释成因(10分)
降水分布规律: 年平均降水量大(2分)。 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岛的东北部和中 部为多雨中心(2分)。 成因: 东部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大(2分), 西侧为背风坡(2分), 东北和中部多地形雨(2分)。
参考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 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 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 水很多。(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降 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宏观趋势和微观特殊地区,分析找 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降水量分布规律

降水量分布规律
降水量是支配区域气候环境形成的重要因子,因此,研究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对了解
区域气候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降水量的分布具有季节性,在多雨季节,降水量会比其它季节高,而在旱
季节,降水量则低于其它季节。
此外,还存在区域性的分布特征。
一般而言,中国大陆是
偏湿型气候,南部东南部是雨量较多的地区,西部和北部则雨量较少。
此外,地理地形也
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
例如,靠近高原地区的地区,降水量比海拔较低的地区要多。
原因
是当空气流上升到高原地区,空气的比湿度增加,导致降水量增多。
此外,近海性气候地区会有较高的降水量,这是由于近海性气候会有较强的海风,从
而产生较多的潮汐和蒸发,促进水分的循环,形成更多的海上降水,进而提高近海地区的
降水量。
除了地理、季节等因素外,还有其他潜在因素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
例如,极端天气、低压系统、季风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都会影响降水量的分布。
总的来说,降水量的分布受到季节性、区域性、地形性、近海性和极端天气等若干因
素的影响,而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具体情况具有所区别。
最新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物 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0.4C.2.0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 ,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NB.400NC.600ND.800N17、图(a )所示的电路中,K 与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 两端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b)图CU /st O 12345K L CR (a)图/s/s/sD/s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世界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位置、陆地地貌、气候特征等。
下面是世界降水空间分布的一些规律:
1. 季风影响: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受到季风影响,降水量较高。
如东南亚地区、印度次大陆以及非洲的赤道地带。
2. 纬度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大致呈现出从赤道向中高纬度地区逐渐减少的趋势。
即地处低纬度的地区降水量普遍较高,而高纬度地区降水量较低。
3. 高山影响:高山地区通常会有较高的降水量,这是因为山地对空气流动和水汽凝结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都是高降水地区。
4. 气候带影响:不同气候带的降水分布也存在差异。
热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而温带和寒带地区降水量较低。
5. 地形和近海环流影响:海洋对降水分布有重要影响,附近海域与陆地接触的地区通常降水量较高。
此外,地形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如靠近山脉和河流的地区常常出现较多的降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律并不是绝对的,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受到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因此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初中地理气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个地理概念——这个概念就是等降水量线。
和之前我们学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等降水量线,顾名思义,就是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也就是说,同一条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
当我们在世界地图上,把年降水量相同的地方用等降水量线连接起来,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不同的降水量,于是,就形成了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下面,我们就从这张图上选取几个地点,来分析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我们即将选取一下几个地点进行对比:第一,赤道和两极;第二,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第三,中纬度的沿海和内陆地区,最后选择的是山脉的两侧。
我们先来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附近的绝大多数地区,呈现出年降水量比较多的蓝色,也就是说这里的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000mm以上,而南北极地区,则呈现出黄色和土黄色,表示年降水量非常少,大约在500mm以下,一些地区甚至不足200mm。
因此,我们可以从图中得出结论,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相比,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远大于两极地区。
而由于二者的纬度差异很大,所以导致赤道和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差异悬殊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因素。
通过第一组地区年降水量的对比,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幅地图不再陌生了呢?下面,我们把纬度限定为南北回归线附近,来看第二组对比。
我们先来观察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的年降水量的差异。
不难发现,在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要大于大陆西岸的降水量。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南回归线地区是不是也这样呢?我们再来选取几个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果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个大洲,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年降水量分布规律都是一样的,都是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由于这样的分布同这些地区所处的海陆位置有关,因此,海陆因素起到的主要作用。
其实,海陆位置不但影响着南北回归线附近,更使广大的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形成极大的差异。
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为例,沿海地区由于更容易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大陆内部,由于路途遥远,又受到山脉高原的层层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几乎不能到达,因此终年降水稀少。
整个中纬度地区,呈现出沿海向内陆,由到少的年降水量分异规律。
不仅如此,随着地形的起伏,在任何纬度的山脉两侧,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降水特点。
当湿润的空气遇到山脉的阻挡,只能向上爬升。
在爬升过程中,气温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