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覆盖规划
移动通信各种场景信号覆盖思路1018

移动通信各种场景信号覆盖思路1.室内场景室内用户主要分小型加站、中型建站和大型建筑。
其中小型建筑为楼层小于7层,建筑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中型建筑为楼层小于20层,建筑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大型建筑大于20层,建筑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
1.1 小型建筑1.1.1 观悦酒店案例对于物业协调困难,施工难的小型建筑场景,或零时解决容量、覆盖等场景的区域,3G 网络可以选择Femto+小天线方案或者单个Femto产品。
对于最大覆盖范围为150平米范围内的区域,可以选择家庭型Femto产品。
对于覆盖范围在1200-1500平米的区域可以选择华为企业级Femto-epico产品,也可以采用多个产品共同覆盖较大区域,但这会带来维护问题。
单个Femto安装项目介绍下图为宾馆酒店,共1栋楼宇10层高,共 3部电梯,无地下室;1~2F为餐厅,3F为KTV,4~9F为客房,10F为办公室。
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设计方案介绍信号源:以10F电梯机房,新建光纤直放站作为信源。
覆盖范围:根据需求表的要求并经现场勘测,确定本工程覆盖为酒店1~10楼层和3部电梯进行覆盖。
●建设方式介绍本工程采用同轴分布式天馈线系统,使用无源双频耦合器及功分器,通过无烟无卤阻燃馈线传输信号,使用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收发信号;采用1台10W干放进行功率补偿。
具体如下进行覆盖:电梯:采用定向板状天线进行覆盖。
楼层:采用室内吸顶全向天线进行覆盖,多天线小功率原则。
1.1.2 学生公寓场景介绍典型公寓场景1(南开大学西区1号公寓)典型公寓场景2(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第六宿舍楼)典型公寓场景具有以下特点:➢多为学生宿舍,和普通家庭场景类似,一户多为四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结构。
➢房间分布在客厅周围。
➢房间较小,每个房间住4-6个学生,一套公寓总共20人左右。
➢各种业务发生数量较多,高速PS业务使用率高且多发生在房间之中。
●传播模型公寓场景使用的传播模型为:PL(dB) =15-27.55+20log(f)+30log(d)此传播模型已将墙壁的损耗计算在内。
网络安全论文:GSM针对高铁场景的覆盖方案

GSM针对高铁场景的覆盖方案前言大规模的高铁建设,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移动通信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铁正逐步成为商务及旅游出行人士必选的交通工具,由于高铁行驶速率达到300km/h,传统的GSM组网方式已不能满足移动语音及数据业务需求,这就给GSM网络覆盖提出新的问题。
一、GSM高铁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1、GSM与GSM-R频点三阶互调干扰GSM-R930-935MHz为铁路专用频段,GSM任何系统都是非线性系统,两个信号F1和F2经过该系统后都会有新的频率分量产生,所以为了减少互调对GSM-R的影响,就需要把互调产物尽量避免落入GSM-R带内,但考虑到互调阶数越高互调产物的电平就越小,且随着网络越来越复杂,要避免所有互调产物几乎不可能,所以实际操作中一定要避免三阶互调落入GSM-R带内。
由于GSM-R 在GSM低频段,频点在-25~0之间(含),则说明三阶互调落在了GSM-R频点内,这就需要在高铁小区频点规划时尽量规避三阶互调。
由于GSM频点有限,以及三阶互调限制,原有的GSM频点规划方案已不能应用于高铁频点规划。
2、高速移动下的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是指接收到的信号波长因为信号源和接收机相对运动而产生附加频移。
频移大小和运动速度成正比,运动速度越快频偏越大。
当频偏移动过大时,会导致解调符号产生较大的相位偏差,从而导致数据的误码率升高,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频率同步出现问题。
多普勒频移的存在,导致基站和手机相干解调性能下降,300km/h运动速度下900M频段终端等效衰落1dB,2000M频段等效衰落4dB。
因为对于移动台是一倍的多普勒频移,而对于基站是二倍的频移。
故多普勒频移对移动台的影响小于对基站的影响。
移动台在靠近和远离基站时,合成频率会在中心频率上下偏移。
当移动台驶向基站方向时,频率增加,波长变短,频偏减小;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方向时,频率降低,波长变长,频偏偏大。
列车在高速移动下,移动台与基站的距离频繁改变,这使得频移现象非常严重。
GSM高铁覆盖规划

3 逻 辑 小 区 间 重 叠 区域 距 离
小 区重叠覆盖距离应该从小 区重选 、 切换两方面进行考虑。 3 . 1 从 小 区 重 选 考 虑 当手机 测量到邻 小区 C 2高于 服务小 区 c 2值 且维持 5秒钟 . 手 机将发 起小 区重选 . 若在 跨位置 区处 . 则邻小 区 c 2必须 高于服务小 区c 2 与C R H设 置值 的和且维持 5 秒钟 . 手机发起小 区重选和位置更 新。 假设两个小区在交叠 的中间点 电平相 当, 从此点计时 . 最 少 5秒钟 后触发小 区重选 即逻辑小 区的重叠覆盖 区最少要满足 1 0 秒 的火车 运行时 间。 跨L AC区的小 区重选 , 需要多预留 2 s 。 即对于 同一 L A C内 的小 区重选 . 重叠 区考 虑 1 0 s : 对 于跨 L A C的小 区重选 。 重叠 区考虑
1 2 s
表1 满 足 重 选 要 求 的 重 叠 覆 盖 区 域
时速 k m / h 1 0 0 1 5 0 2 0 O 2 5 0 3 0 0 3 5 0
1 0 s 对应的重叠覆盖区 m
般来说 . 测量报告滤波和切换判决时间< 2 s , 切换执行时 间< 2 s , 切 回 时间< 2 s . 连续切换 等待时间: 0 s . 二次切换执 行时 间< 2 s . 因此重叠 区 至少应 能保证 8 s 的M S 移动时 间 . 跨 B S C切换 . 还需 要多预 留 1 ~ 2 s . 切换 的重叠覆盖 区要求为 1 0 s 3 - 3 综合考虑 综上. 取小区重选和切换中较大大的重叠覆盖距离 , 即1 0 s ( 同一 L A C ) 或者 1 2 s ( 不同 L A C ) 对应 的重 叠距离作为高铁专 网覆盖 小区间 的重叠覆 盖区域距离 表 3 综 合 考 虑小 区重 选 与 切 换 后 的 重 叠覆 盖 区域
第4讲 GSM-R通信系统--区域覆盖

解决同频干扰采用哪些措施?
定向天线覆盖。使用定向天线可以减少同频干扰的小区数i0,
从而提高接收信噪比,减小同频干扰。
优化同频复用距离和频率分配方案。根据传播环境和业务量 的变化情况,调整同频复用距离和频率分配方案。
天线高度和倾角的调整。调整天线高度和倾角可以改变小区
的覆盖范围和小区形状,减小同频干扰。
四、GSM-R系统无线覆盖
交织站址无线双层覆盖
频率规划既可按单网交织冗余网络方式进行,也可按同 站址无线双层网络的方式进行。
基站
基站
基站
基站
网络A 网络B 基站 基站 基站 基站
GSM-R系统无线覆盖的方式有哪些?
单网交织冗余覆盖 同站址无线双层覆盖 交织站址无线双层覆盖
谢谢大家!
885-909MHz/930-954MHz,中国移动GSM
909-915MHz/954-960MHz,中国联通GSM 917-925MHz,广播立体声(98年公布)
21
什么是固定和动态信道分配?
固定信道分配
每个小区分给一组信道,该小区的
不是固定小区所使用的信道,而是多个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 信道,每个小区的信道数时不固定的。
2f1-f2、2f2-f1
减小互调干扰的主要措施
采用具有平方律特性的器件(如结型场效应管) 提高前端电路的选择性 增大耦合损耗 合理配置频道等 采用自动功率控制。
面状覆盖时信道如何有效分配
信道分配原则
确定载频的中心频率、信道间隔、收发双工间隔等。 确定频率之间互调干扰最小的分组方法。 尽量减小同频干扰 在同一组中,不能采用连续的频率,减小邻道干扰。 相邻的信道不分配给相邻的小区或扇区。
长春枢纽特殊地段GSM-R无线覆盖方案

.
.
46 . .
篡苎 C I ES H N ER L AY 01 2 A/W S 2
的要求 , 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 同小 区、相邻小 区话音信
( )T程采用交织 单 网冗余覆盖方 式 ,当6 基站 1 号
号基站 故障时 ,4 基站与7 号 号基 站或2 号基站 的距离 道频 道 间隔不 小 于4 0k ,控制信 道 频道 问 隔不小 于 或 3 0 Hz
6 0k Z 0 H 。
均为7 m,切换 很难保证 ;如果要保证4 k 号基站与7 号基 站 或2 号基站 的距 离 ,将要调整 1 、3 、7 、2 、6 号基站 ,
2 3 存在 问题 .
依 照上述原 则 ,进行 整个 网络 的频率规划 时 ,发 现 影 响长春西站及动车所 的覆盖 。
约2 97 m,黑 龙汀省境 内约 7 .k 6 .k 04 m。长春枢纽 为本线
的 一 个 重 要 枢 纽 。 该地 区 哈 大 客 运 专 ,建筑相对 密集 ,联 络线和 正线 问的 二角 均 为 高架 桥 地段 。联 络 线行 车 方式 为 = =
常 困难 。
的基站 覆盖需兼 顾至动 车所 ,考虑 到用户数量 的增加 ,
结合 话务 模型 ,长 春西设 置 1 载频 基站 。因此 ,冈2 32 光纤直放站覆盖 套4 . 中1 8 基站所 需频点 数为 1 个 ,已经全 部 占满4Mbs — 号 9 / 通过光纤 直放站将小 区覆盖延伸 。在D1 K + 8 按 8 90 Z
本 丁程采刚交织单 网冗余覆 盖方式 沿铁路 线设置 密 集的基站 ,由天线提供高度冗 余的空间覆 盖 ,在 余 度 上考虑避 免单基 站故 障 。每个B S T 的覆盖范 要越过
gsm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优化教案

GSM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优化教案第一章:GSM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1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2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1.3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和组成1.4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和频道分配第二章:GSM网络规划基础2.1 网络规划的目标和流程2.2 无线传播环境和信号覆盖分析2.3 基站设备和参数设置2.4 网络规划中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第三章:GSM网络优化基础3.1 网络优化的目标和流程3.2 网络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3.3 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技巧3.4 网络优化工具和软件的使用第四章: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实施4.1 项目启动和前期准备4.2 现场勘查和数据收集4.3 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案的设计4.4 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第五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城市网络规划与优化5.2 案例二:农村网络规划与优化5.3 案例三:复杂地形网络规划与优化5.4 案例四:网络升级和扩容工程第六章:GSM基站设计与布局6.1 基站设计的考虑因素6.2 基站天线的设计与选择6.3 基站室内布局与设备安装6.4 基站电源和冷却系统设计第七章:GSM网络传输规划7.1 传输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架构7.2 传输网络的规划与设计原则7.3 传输网络设备的选择与配置7.4 传输网络的优化与故障处理第八章:GSM核心网规划与优化8.1 核心网的架构和功能8.2 交换中心的规划与配置8.3 信令网的规划与优化8.4 数据网的规划与优化第九章:GSM无线资源管理9.1 无线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9.2 频率规划与频道分配9.3 小区规划与参数设置9.4 无线网络资源的动态调整与优化第十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案例分析(续)10.1 案例五:基于网络性能的规划与优化10.2 案例六:网络容量优化与扩容10.3 案例七:网络质量提升工程10.4 案例八:网络规划与优化的综合案例第十一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性能评估11.1 网络性能评估指标11.2 网络性能数据的收集与分析11.3 网络性能改善策略11.4 网络性能预测与优化第十二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具和技术12.1 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具概述12.2 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12.3 现场测试与数据分析12.4 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未来技术趋势第十三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法规遵从性13.1 无线电频率管理法规13.2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试13.3 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13.4 法规遵从性的持续管理与更新第十四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项目管理14.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4.2 网络规划与优化的项目规划14.3 项目执行与控制14.4 项目收尾与评估第十五章: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未来发展15.1 5G网络对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影响15.2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15.3 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创新技术15.4 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各个方面,从系统概述到实际案例分析,涵盖了基站设计、传输规划、核心网规划、无线资源管理、性能评估、项目管理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京信通信系统公司无线覆盖综合解决方案

1 无线覆盖建设思路
2 其它运营商建设经验
3
新产品在延伸覆盖系统中的应用
无线覆盖建设思路 GSM室内覆盖信源规划思路
多个楼宇共用载波资源,多个楼宇协同覆盖;
主机
光端机
光端机
光端机
无线覆盖建设思路
室内覆盖信源规划思路
共享载波资源的优势
➢提高载频利用率 ➢节省基站建设成本 ➢方便以后的载频扩容
无线覆盖建设思路
无线覆盖建设思路
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
根据已完工站点统计,典型场景下,室内覆盖3G改造工程中馈线改造数量如下:
覆盖区域
客房 桑拿/沐足
/ 餐饮/KTV
房 停车场
展厅
电梯
典型楼型 2G天线 3G天线
(米) 数量
数量
原有馈线
80*20
3副/层 5副/层 60米1/2馈线
100*50
8副/层
12副/层
1个二功分
1个二功分
1个二功分 +1个三功分
无线覆盖建设思路
6、电梯改造
方法一
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思路
天线朝向电梯厅 覆盖3层
10F
9F
8F
7F
6F 5F T1-5F
ANT1-6F
更换 位置
PS2-5F 4F
T2-5F
PS3-5F
ANT1-8F ANT1-5F
3F ANT9-3F
2F
1F
客梯A
ANT1-2F
约26dB
10D馈线
11.1dB
约18dB
约21dB
1/2〞馈线
6.9dB
10.7dB
12.1dB
7/8〞馈线
3-GSM-R系统网络规划

规划原则
GSM-R无线网络是使铁路沿线和枢纽地区实现GSM-R场强连续覆盖,场强 覆盖指标应符合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线路等级要求及业务需求并预留 远期发展条件。场强覆盖范围应符合信息产业部有关规定。 铁路枢纽地区BSC与MSC同址设置,铁路干线和没有MSC的枢纽,BSC宜设 置在较大的通信站。为减少BSC间的切换,各BSC所控制的区域应相对集 中,不跨铁路局管界。 TRAU与MSC同址设置,并根据工程实际容量配置。 车站原则上应设置基站,区间基站应尽量靠近铁路线,宜选在交通便利、 供电可靠的地方。在铁路枢纽车站、屏蔽性能良好的室内、地下通道和 旅客车厢内,可根据需要采用微蜂窝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铁路沿线弱 场区应用和现场情况合理选择微蜂窝基站、直放站和LCX等技术措施解决。
根据用户数和业务模型确定,以某小区为例:
1个BCCH信道 1个SDCCH信道 3个话音信道(个呼、组呼、广播呼叫) 4个列控信道 3个GPRS数据传输信道 共需:12个信道,因此基站站型为O2。
目前,基站容量一般为:
区间:基站2个载频(O2) 车站:一般车站3个载频(O3),繁忙车站:4~5个载频。
切换区域的设计
切换位置
应尽量选在开阔地带,避免选在高话务区、隧道口、弯道以及 有阻挡的地带;对于隧道群,在满足覆盖重叠长度的情况下,切 换位置可选在两个隧道之间的开阔区域;对于长大隧道,则需要 在隧道内切换。 场强应按当前小区渐弱、目标小区渐强的趋势进行设计,以保 证切换成功率 。
切换区电平:必须高于最小接收电平 切换时间:各厂家不一样。
式。
第一级:信令转接点 ( STP )
第二级:信令点 ( SP )
-
6)支撑网规划之二(同步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言
本课程主要介绍GSM系统的覆盖规 划流程、参数等;本课程为理论课, 学完本课程,你将会懂得规划新站。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目标
课程的基本要求: ①了解小区规划的主要步骤; ②了解功率平衡概念和小区覆盖的计算; ③了解不同小区覆盖预测模型; ④了解不同无线环境对覆盖的影响; ⑤了解影响覆盖的天线主要性能参数。
能力分别确定。
区域划分
确定传播模型
确定话务模型
链路预算
确定话务需求
确定基站覆盖 半径
确定目标负载 下的基站容量
人均收入高的地区。
3.服务质量要求较高
工商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具有相当规模,各类企业数量较多,1.业务量较低
C
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处于中等水平。
2.只提供低速数据业务
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区域: D 1.交通干道
2.农村和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1.话务稀疏 2.建站的目的是解决覆盖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1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
• 新建GSM无线网络:调研提纲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规划目标区域的基本情况 覆盖需求 通信行业发展情况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
扩容GSM无线网络:对于扩容GSM无线网络,资料收集的重点放在已有 网络的现状上。调研的方50m 450~550m 0.7km~1km
1.5km~2.5km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覆盖半径取定
相关参数取定后的链路预算表:
序号 参数
单位 取值
(1) 移动台发射功率
(2) 移动台天线增益 (3) 人体损耗 (4) 馈线损耗 (5) 基站接收天线增益 (6) 建筑物或车体损耗 (7) 慢衰落余量 (8) 快衰落余量 (9) 干扰余量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制定目标
制定规划目标;
覆盖目标: 容量目标: 质量目标: 成本、进度等其它目标:
覆盖半径取定
无线传播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地形、地貌、建筑物、天气等影响,无线 电波的传播损耗难以准确地预测,下行链路预算和上行链路预算结果较为可靠 • 上行链路预算计算公式如下: • 最大允许空间路径损耗=移动台发射功率(dBm)+移动台天线增益(dB)-人体 损耗(dB)-馈线损耗(dB)+基站接收天线增益(dBi)-建筑物或车体穿透损耗 (dB)-慢衰落余量(dB)-快衰落余量(dB)-干扰余量(dB)-基站接收灵敏度 (dBm)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制定目标
区域划分;
• 按无线传播环境分类:密集市区、市区、郊区(乡镇)和农村
区域类型
典型区域描述
密集市区
区域内建筑物平均高度或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城市内周围建 筑物,地形相对平坦,中高层建筑可能较多。
市区
城市内具有建筑物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的区域;或经济较 发达、有较多建筑物的城镇。
网络规划流程
• GSM无线网络规划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前期准备及现场调研阶段; 预规划阶段; 现场选点阶段; 方案仿真验证阶段; 方案编制及审核阶段。
2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网络规划流程
• GSM无线网络规划流程
2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目录
1. 网络规划流程 2.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3. 预规划阶段 4. 现场选点阶段 5. 设备选型原则 6. 无线传播模型
2.数据业务速率要求高 A 高级写字楼密集,是所在经济区内商务活动集中地,用户
3.数据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 对移动通信需求大,对数据业务要求较高。
4.服务质量要求高
工商业和贸易发达。交通和基础设施完善,有多条交通干 1.用户密集,业务量较高
B 道贯穿辖区。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快、 2.提供中等速率的数据业务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覆盖半径取定
建议不同的地形地貌,GSM900和DCS1800的基站天线挂高和覆盖半径如下表:
地形类别 建议站高
密集市区
30~35m
普通市区
30~35m
郊区乡镇
40~45m
45~50m 农村开阔地
900基站覆盖半径 400~450m 600~750m 1km~1.2km 2km~3.5km
课程的提高要求: ①掌握功率平衡计算步骤及相关影响因子; ②掌握主要传播模型的公式及重要数据; ③掌握天线性能指标。
2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目录
1. 网络规划流程 2.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3. 预规划阶段 4. 现场选点阶段 5. 设备选型原则 6. 无线传播模型
1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10) 基站接收灵敏度
(11) 未考虑穿透损耗的链路预算 (12) 考虑穿透损耗的链路预算
dBm
dBi dB dB dBi dB dB dB dB
dBm
dB dB
33
0 3 3 15 20 3 3 2
-105
139 119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预规划阶段
方案规模确定
• 确定方案规模,就是确定站点的个数。站点的个数由基站的覆盖能力及容量
• 现有网络的基站数量及分布情况; • 现有网络的话务统计情况; • 现有网络的路测数据及分析报告; • 其他相关资料:例如扩容目标区域的基本情况以及通信行业发展
情况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确定建设策略、原则及思路
网络建设的策略、原则及思路一般首先由集团公司或省公 司制定,再由地市公司进行细化。地市公司的建设思路必 须以集团公司及省公司的建设思路为基准,不能与之违背 。
城市边缘地区,建筑物较稀疏,以低层建筑为主;或经济 郊区(乡镇)
普通、有一定建筑物的小镇。
孤立村庄或管理区,区内建筑较少;或成片的开阔地;或 农村(开阔地)
交通干线。
诚信务诚实信、务专实、业专创业新创新
前期准备及调研阶段
制定目标
区域划分;
按业务分布分类:
区域类型
特征描述
业务分布特点
1.用户高度密集,业务热点地区 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中心的特大城市,面积较小。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