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3种营养代谢病在饲养上的防制
奶牛常见代谢疾病及其预防

酮病属于高产奶牛易患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现在奶牛生 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中发生酮病的情况也逐年增多。该 病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发生代谢障碍,而导致 酮体蓄积于血液和组织中而引发。
奶牛在妊娠末期或泌乳的早期,产前腹中胎儿对营养的 需求不断增加,而因为受到雌激素的作用,奶牛在生产前,其 瘤胃容积相对比较小,在分娩后奶牛的食欲会不断降低,造 成奶牛的采食量下降,这样奶牛机体就会处于能量负平衡, 严重的会导致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速度过快、过多,从而转化 为酮体。
草食动物
奶牛代谢性疾病是困扰现
奶
代奶牛饲养生产的常见疾病。 奶牛发生代谢性疾病通常都会
牛
考虑饲料营养配方存在问题,而 忽视了科学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20援06.001 262484
常
︵ 河
关
北键
见
省词 昌: 乐奶
代
县牛 畜; 牧代
业谢
刘
谢佃
临床中患病奶牛可见有低血糖、高血脂、酮尿、脂防肝以 及酸中毒等症状,病牛的食欲不断减退,奶牛的体况下降,产 奶量减少。病牛体温正常或偏低。患病症状随病程的延长而 逐渐严重,后期患病奶牛营养衰竭,机体消瘦明显,呈卧地不 起的姿势,有时会呈现半昏睡状态,如果不能够及时救治,奶 牛会因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奶牛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其产奶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牧场的经济效益和养殖者的收益。
奶牛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
本文将针对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从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1. 低钙血症低钙血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主要原因是产后奶牛钙需求增加,但饲料中钙的供给不足,或因产后排卵导致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引起钙的动态平衡紊乱。
低钙血症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2. 霜降病霜降病是由于奶牛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高产奶牛在产后营养不良、亚健康状态、饲料欠佳和运输中挤压引起脂肪动员增多,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增加,导致脂肪氧化程度降低,积聚在肝和其他组织中,最终引起霜降病。
3. 酮症酮症是奶牛在产后出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产生过多的酮体,导致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
酮症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
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1. 饲料不均衡奶牛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不足或不平衡,是导致营养代谢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生活管理不当奶牛产后的生活管理不当,包括饲养环境、饲养方式、饲料供给和饲养制度等方面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引发相关疾病的发生。
3. 健康状况奶牛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营养代谢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如产后身体恢复状况、疾病的发生和抵抗力等。
三、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症状1. 低钙血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后低产奶、食欲不振、神经肌肉过度兴奋、抽筋、躁动不安、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等。
2. 霜降病奶牛患有霜降病时,主要临床症状为产后早期停止进食,后期体温下降、心率减慢、肌肉僵硬、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等。
3. 酮症奶牛患有酮症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后低产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胃脘部疼痛、恶臭呼气等。
奶牛常见的代谢病及防治

治疗过程中 , 以高 浓 度 葡 萄糖 为 主 剂 . 注 射 保 肝 和维 生 素 等 制剂 , 给予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强地松龙 、 氟 美 松) 或有机 酸盐类等 ;
有产后瘫痪 病史的牛 、 高胎 次 、 高 产 牛 产犊 后 进 行 补 钙 。 提 前 对
临产母牛做好防护措施 , 防 治发 病 。 可使用 V D预防 , 对 临产 牛 在
1 . 2发 病 机 制
分 群 管 理 产 犊 后 泌乳 初 期 的母 牛 .维 持 日粮 为 每 1 0 0千 克 体 重 给 约 3千 克 干 草 f 每 l 千 克 干草 相 当 于 3千 克 青 贮 ) 。每 产 3 千克奶给 1 千克谷类精料 , 总 蛋 白质 不 应 超 过 1 6 % 1 8 % 加强 运动, 产前 1 0天 , 测尿酮 、 p H值 。对 于 阳性 者 , 产前 l 周开始补充 2 0 % 的葡 萄 糖 和葡 萄糖 酸 钙 溶 液 . 2天 一 次 静 脉 注 射 各5 0 0毫 升 . 直 到 分 娩 止
产 前 8天 开 始 肌 肉注 射 V D注 射 液 , 每天一次 , 直 到分 娩 止 。 对 于
年 老 、 高 产 和 有 瘫 痪 病 史 的牛 采 用 静 脉 注 射 的 方 法 在 产 前 7天 补 钙 和 补 磷
2奶 牛 酮 症
饲喂精料量过高 , 精 粗 料 比例 失 调 。 饲 喂 的 青 贮 饲 料 酸 度 过 大, 引 起 乳 酸产 生过 剩 , 导致瘤 胃内 p H值迅速降低 。 瘤 胃 内 的 细 菌、 微 生物群落数量减少 和纤毛虫 活力降低 . 引 起 严 重 的 消 化 紊 乱, 使 胃 内容 物 异 常 发 酵 . 结 果 导 致 酸 中毒 。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

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引言在奶牛场管理中,预防营养代谢病对于维护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低血钙和低血磷等疾病,它们可能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福祉。
本文将介绍奶牛场如何预防营养代谢病,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和高产。
1. 提供均衡的饮食奶牛的饮食必须均衡,包括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不平衡可能导致代谢疾病。
确保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并满足奶牛的需求。
2. 管理产前和产后营养产前和产后是奶牛容易患上乳热和低血钙的时期。
管理奶牛的产前和产后饮食,确保她们摄入足够的钙和磷。
这可以通过合适的饲料和矿物质补充来实现。
3. 监控饮食摄入监控奶牛的饮食摄入非常重要。
奶牛的食量可能因季节、生产阶段和生产性能而有所不同。
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饮食,同时避免过度喂养。
4. 提供充足的水水是奶牛健康和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奶牛随时可以获得清洁、新鲜的饮用水。
水的充足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
5. 控制饲养环境奶牛的饲养环境也很重要。
确保奶牛的住房干燥、卫生,避免寒冷、潮湿或拥挤的条件。
这有助于减少奶牛的应激和疾病风险。
6. 注重运动和活动奶牛的运动和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供奶牛运动,以确保她们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肌肉质量。
7. 定期体检和兽医检查定期体检和兽医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营养代谢病至关重要。
及早干预可以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愈的机会。
结论预防营养代谢病对于奶牛场的成功和奶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均衡的饮食、管理营养摄入、提供充足的水和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您可以降低奶牛患病的风险。
定期监控和兽医检查可以确保及早干预和治疗,从而保持奶牛的生产效益和福祉。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

专题论述20236259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高春花1 ,杨菲菲2,戴乐军2(1.山东省莒南县坊前镇防疫检疫所,山东莒南 276626;2.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65)摘要:在我国养殖场奶牛养殖的过程中,部分养殖人员养殖技术有限,对奶牛营养调控、养殖场环境卫生等不够重视,奶牛在分娩后体能消耗、生理代谢发生巨大、免疫力下降的同时长期进行高负荷劳作,最终导致其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
奶牛发生营养代谢病后,不仅会影响自身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莒南县奶牛营养代谢病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座谈,总结了奶牛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症状,分析了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科学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流行特点;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6-0085-0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奶牛产业逐渐得到发展。
然而,由于奶牛养殖人员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牛场常发生营养代谢疾病问题,限制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奶牛饲养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稳产健康,较为注重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管理,而忽视了科学饲养管理会导致奶牛出现营养代谢障碍。
目前,养殖奶牛在其围产期营养代谢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不仅影响产后母牛的配种,还给养殖人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现阶段,专业人员需着重研究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总结奶牛常见代谢病的病因机理、诊疗防治措施,检测牛场奶牛营养状况,通过血液指标判断奶牛健康状况,指导养殖人员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防治营养代谢病。
1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种类及流行特点1.1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种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牛奶的需求不断加大。
随着奶牛养殖转变为科学集约化模式,奶牛生产经济效益逐渐提升,可以满足大众对牛奶、奶制品等的需求。
奶牛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缺乏病的统称,常见的种类有营养代谢病脂肪、奶牛妊娠毒血症、矿物质代谢障碍病、酸碱平衡紊乱等。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牛羊的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病,会严重干扰养殖生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有6 种,即酮病、佝偻病、白肌病、VA缺乏症、妊娠毒血症、骨软症。
1 酮病酮病是由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在血、乳、尿及组织内酮类化合物蓄积而引起的一种以酮血、酮尿、酮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该病多见于营养较好和产乳量高的母牛、奶羊。
1.1 临床症状病畜会表现神经症状。
病初常出现运动失调,盲目行走;后期会出现精神萎靡,眼球震颤,视力丧失,呆立或作转圈运动。
也会出现消化障碍,食欲减退,排粪迟滞。
此外还会产生特异性气味。
特别是排泄物中会产生特殊的酮味(烂苹果气味)。
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尿、乳酮体呈阳性。
1.2 治疗诊断静脉注射葡萄糖。
注意不要将该病与产后瘫痪混淆。
产后瘫痪常出现在产后3d 内,对其皮肤、尿乳酮体等检测结果一般呈阴性。
1.3 预防措施(1)加强妊娠母牛、母羊冬季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要保持饲料中基本营养成分的全面,使之既不过肥,也不太瘦;母畜分娩前要适当放牧和运动;并注意保温防寒。
(2)产乳高峰期应补充乳酸钠,100g/d,连用6 周。
1.4 治疗措施(1)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以提升动物的血糖浓度,根据体重来决定剂量,一般牛为400~800mL、羊为80~150mL,2 次/d,连用3d 后观察;同时使用胰岛素,牛羊分别肌肉注射80~180IU 和40~60IU;或给牛每天补充白糖200~400g,给羊补充枸橼酸钠或醋酸钠15g,连用5d,可有效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
(2)给动物补充丙酸钠,牛80~160g、羊20~60g,2 次/d,连用1 周后观察。
(3)皮下注射盐酸肾上激素注射液来促进动物糖原的生成,牛按照150~350IU;或醋酸可的松注射液,牛5~10mL,肌内注射。
(4)在保证动物每日运动量的基础上,还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精料的含量。
2 佝偻病佝偻病也称软骨症,是犊牛、羔羊等幼龄动物在生长发育期常出现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摘要】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探讨了其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发生因素主要包括饲料质量、饲养管理等方面,临床症状涉及体重减轻、厌食、产奶下降等表现。
针对这些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调整饲料配方等措施。
预防措施则主要侧重于合理的饲料管理和科学的饲养方法,以避免营养代谢病的发生。
对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深入了解和正确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绪论奶牛营养代谢病是奶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给养牛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疾病主要是由于奶牛在产后受到脂肪、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失调所引起的。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粪便异常等。
对于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也需要提供营养支持。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措施包括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饲、定期体检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使养牛户对奶牛营养代谢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保障奶牛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2. 正文2.1 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病、低钙症、低镁症、酮病和低磷症等。
这些疾病都是由于奶牛在生理过程中出现了代谢异常而引起的。
乳热病是由于高产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体内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疾病。
低钙症和低镁症则是因为奶牛在产后缺乏足够的钙和镁元素,而引起的疾病。
酮病则是因为奶牛产后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导致产生过多的酮体而引起的。
低磷症则是由于奶牛在饲料中缺乏磷元素,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这些营养代谢病会给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奶牛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每头不足 1 5 克, 天, 但阴离子型 日粮不适用 ) 可刺
激 甲状旁腺素的分泌 , 激活破骨细胞 , 使骨钙释放进 入血液 , 激活 1 , 2 5 一 二羟基维生素 D , , 促进肠道吸收
钙、 磷, 有效 降低 乳 热症发 病 率 。据报 道 , 干奶 后期 奶
2 乳 房 水 肿
生 理 性 的乳 房 水 肿 常 发 生 于 奶 牛 产 犊 前 几 星 期 ,主要 特 征 是在 乳腺 细胞 间 质 的空 间积 聚 了过 多 的体 液 , 表 现 为乳 房 及 四 周水 肿 , 乳 房 的后 部 和 底部
牛代谢碱中毒与 日 粮 中含有较高含量 的钾和钠等 阳 离子 有 关 。因此 ,通 过 控 制 日粮无 机 阴 阳离 子 的含 量, 使 干奶 后 期 ( 产前 3 — 4星期 ) 奶 牛 日粮 的阴 阳离 子差值为负数 , 可有效防止乳热症的发病率。 奶牛产前 1 星期排 出尿液 的 p H值也可作 为监 测或判断是否为阴离子型 日 粮 的有效参数 。一般 没 有 补 充 阴离 子 盐 的奶 牛 排 出尿 液 的 p H 值 为 8 . 0 8 . 5 ,而添加阴离子盐能有效使尿液 p H值降至 6 . 2 ~ 6 . 8 。尿液检测宜在添加阴离子 4 8 — 7 2 小时后进行。 导致 奶 牛乳 热症 的另 一 常见 因素 是 血镁 含 量 降
尤为突出。通常青年母牛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大于 经产母 牛 ,且有年龄愈大的青年母 牛情况愈严重的
现 象 。乳 房 水 肿使 奶 牛 感 到不 舒适 ,并 影 响机 械挤 奶, 乳头及乳房容易损伤 , 乳 腺 炎增 多 等 , 严 重 的 水
肿还会降低产奶量 , 导致乳房下垂等。 乳房 水 肿 原 因还 不 很 清楚 , 目前趋 于认 为 乳 房 水肿 与 过 量食 入食 盐 和氯 化 钾有 关 ,特 别是 在 青 年
母 牛妊娠 后 期症 状尤 为 明显 。因此 , 如果 牛群 普遍 发 生乳 房 水 肿 , 应 检查 日粮 钾 和钠 的含 量 , 控 制半 干 青 贮 苜 蓿 喂量 。此外 , 奶 牛在 产前 6星 期每 头 每天补 充
对 血钙进 行粮
能力 , 大量的酮体蓄积于体内, 最终导致酮病。
防止 脂 肪肝 和 酮 病 的关 键 是 减少 能量 负 平 衡 的 程度 , 缩 短 负平 衡 的时 间 。为 此 , 要 控制 干奶 牛 体况 , 不可 过 肥 , 并 于 产前 1 0 ~ 1 5天 开 始采 用 引 导 饲 养 , 喂 给优 质 、 高能 、 适 口性好 的饲 料 。对 发 生酮 病 的奶 牛 可静 脉 注 射 葡萄 糖 或 口服葡 萄糖 前 体物 , 如丙 二醇 , 也可 结合 注射 胰 岛素 抑制 脂肪 组织 代谢 。
畜 禽 饲 养
奶 牛 3 种 营 养 代 谢 病 在 饲 养 上 的 防 制
雄 志 芳 ( 黑龙江省宾县畜牧兽 医局 黑龙 江宾县 1 5 0 4 0 0 ) 1 脂 肪 肝 与 酮 病
酮病是 以低血糖 , 酮尿症 , 体重下降和产奶量降 低为特点 的营养代谢病 , 多见于产后 2 — 6星期 , 尤其
有 乳 热症病 史 的母 牛 , 应 提早 防患 。
油三酯 ,其可作为部分极低密度脂蛋 白排 出或被储 藏 。由于反 刍动 物甘 油 三酯 的排 出速 度较 慢 , 因此 在
肝 吸收 和 酯 化非 必需 脂 肪 酸增 加 的情 况下 ,甘 油 三
酯发 生 积 累 , 导致 脂 肪 肝 。另 一 方 面 , 肝 脏 氧 化 非 必 需脂 肪 酸不 完全 , 常形 成 酮体 , 如 乙酰 乙酸 、 B一羟基 丁酸 、 丙 酮 。奶 牛 产后 若 血糖 浓 度 较低 , 不 能 满足 产 奶 需要 , 体 内脂 肪 动员 加 速 , 血 液 中非 必 需脂 肪 酸浓 度上 升 ,当肝 生成 酮 体 的速 度 超过 肝 外 组 织 利 用 的
正 常奶 牛 血 液 中钙含 量 为 9 0 — 1 0 0毫 克 / 升, 当 钙代谢失调或产奶致使 血钙浓度降 至 5 0毫 克 / 升
时, 发生乳热症。钙代谢 的调节与 甲状旁腺素 , 活化 型维生素 D , 及降钙素有关 。 若奶牛在干奶期 , 尤其是 产前 3 星期处于代谢碱中毒 ,将降低 甲状旁腺 素的 生理活性 ,影响骨钙的释放和 1 , 2 5 一 二羟基维生素 D 的活 化 , 以致 产后 大 量钙 随乳 汁 流 失时 , 机 体 未 能
3 乳 热 症
乳热症也称产后瘫痪 , 特 征是 牛 只兴 奋 、 痉挛 , 出现运 动 麻 痹 和知觉 消 失 等神 经 症状 ,牛 只 步 态不 稳, 发抖 , 起 立 困难 , 躺卧, 体温下降 , 以及 严 重低 血 钙。 乳 热症 常发 生在奶 牛 分娩前 2 4小 时至分 娩后 7 2 / J , n - , t , 其中 4 6胎 ( 6 - 9岁 ) 的 高 产奶 牛 发 病 率 非 常 高, 2 - 3胎奶 牛发 病较 少 , 头胎母 牛未见 发病 。 患过 乳 热 症 的母 牛 在 以后 的泌乳 期 中更 易 发 生 此症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