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概论

合集下载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

一讲石油工业的进展历程1单项选择(2 分)我国古代哪项制造被称为继我国古代第四大制造之后的第五大制造〔D〕A.康盆采气术B.木制管道C.猛火油术D.顿钻2单项选择(2 分)战斗史上第一次利用汽车大规模机动兵力发生在〔C〕A.伦敦B.纽约C.巴黎D.莫斯科3多项选择(3 分)为什么德雷克井成为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标志?AC A.这口井快速带动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B.是近代世界钻出的第一口油井。

C.是第一口用机器钻成、用机器采油的井。

D.德雷克是第一代的钻井公司经理。

4多项选择(3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导致石油成为战略物资的缘由〔AD 〕A.飞机的消灭B.机枪大炮的消灭C.火箭的消灭D.坦克的消灭5推断(2 分)唐朝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炼油车间——“猛火油作”。

A A.错B.对6推断(2 分)坦克是由英国人制造的。

AA.对B 错7填空(2分)我国古代在石油科技领域拥有顿钻、康盆采气术、〔〕、猛火油术四大制造。

正确答案:木制管道1单项选择(2 分)我国古代哪项制造被称为继我国古代第四大制造之后的第五大制造〔B〕A.木制管道B.顿钻C.猛火油术D.康盆采气术2单项选择(2 分)〔 D 〕公司首创通过开办消遣节目来促进油品销售。

A.英国石油公司B.埃克森石油公司C.海湾石油公司D.德士古石油公司3多项选择(3分)石油工业的上游指的是〔AB〕A.开发石油部门B.勘探石油部门C.石油化工部门D.炼制石油局部4多项选择(3 分)为什么德雷克井成为近代世界石油工业的标志?AC A.这口井快速带动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B.是近代世界钻出的第一口油井。

C.是第一口用机器钻成、用机器采油的井。

D.德雷克是第一代的钻井公司经理。

5推断(2 分)唐朝时期,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炼油车间——“猛火油作”。

B A.对B.错6推断(2 分)坦克是由英国人制造的。

AA.对B.错7填空(2分)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于〔1870 〕年。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名词解释2X10 单项2X10 正误1X10 问答题50分 8个题第一章绪论1.石油: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

原油:将从地下直接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液体或半固体石油称为原油。

天然气:以气体形式存在的石油一般称为天然气。

2.石油工业的上游: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石油工业的中游: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储存与运输。

石油工业的下游: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3.世界上,石油工业上第一口井:1859年,美国,德雷克井。

4.延长油田的:中国陆上第一口井——延一井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1939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开发。

大庆油田的功勋井:松基三井第二章石油地质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碎屑岩(D)A砾岩 B砂岩 C粉砂岩 D泥岩2.岩石顶面的特殊痕迹称为哪类构造(D)A外部构造 B褶皱构造 C层理构造 D层面构造3.储集层: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并且当开采时石油和天然气能够从里面流出来的岩层断层圈闭:储集层正上方有盖层封盖,侧方有断层遮挡(油层与断层面另一方的非渗透岩石对接)。

断层能否形成圈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断层使岩层位移后,储集层上倾方向相接地层的封闭性。

层盖:为了使储集层的油气不逸散掉,在储集层的上方需要有一套致密的、不渗透的地层把储集层中的油气保护起来,阻止油气向上渗漏或扩散,这种致密、不渗透的保护层就叫做盖层。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某一岩层面的海拔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该岩层的空间起伏形态,又称构造平面图。

构造圈闭:构造圈闭是世界上发现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圈闭,它是由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形变(褶皱)或变位(断裂)而形成的圈闭。

4.对圈闭形成时间与位置的有效要求是什么?圈闭形成时间不能晚育油气大量运移的时间,否则他就不能捕获油气;圈闭分布位置不能离油源区太远,否则也不利于捕获油气,因此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圈闭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油气。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1.石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占83-87%)氢(占12-14%)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呈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液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gas):广义上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包括不同成分组成、不同成因、不同产出状态的气体。

狭义即油气地质上是指存在于地壳岩石孔隙(孔、洞、缝)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

3.内热层——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一般大陆为1~5℃/100m,海底为4~8℃/100m。

4.矿物(mineral)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矿物,称为单质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矿物,称化合物矿物。

5.岩石(rock)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矿屑的自然混合物。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自然界中岩石种类繁多,有的是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单矿岩;有的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复矿岩;有的是由岩屑或矿屑组成的碎屑岩。

6.沉积盆地是指在一定特定时期,沉积物的堆积速率明显大于其周围区域,并具有较厚沉积物的构造单元。

如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

7.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了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8.油气的无机成因学说:无机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油气。

9.油气有机成因学说:沉积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还原环境中,在细菌、催化剂、温度、时间、放射性等各种作用下,经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阶段陆续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10.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11.储集层:凡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业概论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地质、勘探章节)一、名词解释1、石油答:石油就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得不可再生得天然矿产资源,主要就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得、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得混合物,具有可燃性。

( P1 )2、天然气答: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得石油叫天然气。

( P1 )3、石油得凝固点答:原油在温度降低到某点时,由于油中溶解得蜡结晶析出,原油粘度增大,失去了流动能力,这时得温度叫凝固点或凝点。

( P2 )4、天然气水合物答:甲烷与水在低温与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可形成一种冰样得水合物,称为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

(P4 )5、石油工业答:通常说得石油工业指得就是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得勘探、开发、储存与运输得生产部门。

(P5)6、岩浆岩答:岩浆岩就是由岩浆冷凝而成得岩石。

(P21 )7、变质岩答:变质岩就是原来得岩石在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变质而形成得新岩石。

( P21 ) 8、沉积岩答:沉积岩就就是原来得母岩(岩浆岩、变质岩与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与成岩作用而形成得岩石。

(P21 )9、生、储、盖组合答:就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与盖层在空间上得搭配形式。

( P34 )10、有效圈闭答:在油气运移前形成、并处在油气运移通道上得圈闭,叫油气得有效圈闭。

( P37 )11、石油勘探答:就就是为了寻找与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手段了解地下得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得有利地区,找到储集油气得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与产出能力得过程。

( P41)12、地质储量答:就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得资料估算求得得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得油气总量,并被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 20℃, 0、101兆帕)下得数量。

( P43) 13、探明储量答:就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估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得、确定性很大得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

复习题1、什么是石油?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原油的化学组成是?原油主要由碳(C)、氢(H)及少量的硫(S)、氮(N)、氧(O)等元素组成。

原油中的碳含量一般为84%~87%,氢含量为11%~14%,两者在原油中以烃类的形式存在,占原油成分的97%~99%。

3、原油的密度一般在(0.75~1)之间。

国际上1桶原油约等于(0.159)立方米。

国际上以沙特阿拉伯的轻质原油(相对密度0.855)为国际标准原油,国际标准原油1桶约等于(0.136)吨。

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份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含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

5、石油的主要用途可以概括为哪两大方面?(1)燃料:汽车、飞机、轮船、各种机器的动力燃料、工业锅炉和人民生活的燃料;(2)基础原料:基础化工、润滑剂和民用、建筑、交通等材料领域的基础原料。

6、填空题(1)原油的黏度一般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的原油黏度(较大)。

(2)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3)从(2003)年开始,中国开始建设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即: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石油储备基地。

预计(2015 )年可形成相当于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即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

(4)(渗滤)和(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

(5)除了地震勘探以外,其他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还有(重力)、(磁力)和(电法)勘探。

7、看下图,标明几点注水系统,并连线示意。

8、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什么?石油工业是指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

9、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是什么?(1)勘探开发周期长。

(2)开采条件复杂。

(3)技术复杂,难度高,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和科学学科。

石油工业概论大纲

石油工业概论大纲

《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etroleum Industry Introduction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储运专业及相关非石油专业学时: 28 学分:课程类别:学科大类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门课程是初步了解石油工业全行业基本内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针对的是石油工程专业新生、石油相关专业及非石油专业学生。

课程内容概括性地介绍了石油工业的上游——石油的勘探、开发到石油工业的下游——石油的储运、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过程,同时还介绍了石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及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石油工业有一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石油行业的兴趣和投身石油行业的热情,同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和要求:1.基本概念(包括:石油、天然气、石油工业、石油工业的上游、石油工业的下游、石油、天然气物理性质等)2.石油的用途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3.我国和世界的油气分布4.我国和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及发展趋势5.我国和世界的主要大型石油企业教学重点: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用途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本门课程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难点:石油、天然气、石油工业、石油化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石油地质基本内容和要求:1.沉积岩和地质构造包括的内容:沉积岩的形成和分类、沉积构造、沉积韵律、地层的单位和地质年龄、地质构造及分类,介绍这些内容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概念。

2.油气的生成包括的内容:石油成因学说、油气生成的条件、油气生成的阶段、天然气成因类型,介绍这些内容中的基本过程、理论和基本概念。

3.油气藏的形成包括的内容:油气藏形成及保存条件、油气藏类型、油气藏分布规律,介绍这些内容中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沉积岩、含油气沉积盆地、地质构造、石油生成的主要地质年代、石油的成因、油气圈闭、油气藏的性质、生储盖组合、形成油气田的基本条件。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石油工业概论(1)

石油工业概论(1)

石油工业概论(1)石油工业概论1.石油工业是从事石油_勘探、石油开发和石油加工的能源和基础材料生产部门。

它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_技术密集的行业。

2.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_松基3井获得了工业油漆,大庆油田发现。

3.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_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克”。

4.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5.晚古生代自老而新包括泥盆、投入和二叠三个纪。

6.倾斜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指岩层的_走向、倾向和_倾角。

7.岩石按成分可划分为_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种类型。

8.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_物性封闭(或毛细管压力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

9.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分为_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包括_地面测量法、油气资源遥感、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法、钻探法、地球物理测井、地质录井、和试油(气)地质资料1.地球内部根据温度的分布状况可分为哪几个温度层?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外热层、常温层和内热层。

(1)外热层(变温层):固体地球的最表层,一般陆地区深度为10-20m,内陆或沙漠地区可达30-40m。

本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

(2)常温层(恒温层):在外热层下界一带(在太阳热能影响的深度以下),是一个厚度不大的层带,温度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相同,不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故称常温层。

(3)内热层(增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热量由地球内热提供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而且很有规律,即每向下加深一定深度便增加一定温度,不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1.简述油气藏的成藏要素。

(1)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2)具备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具备有效的圈闭;(4)具备必要的保存条件。

2.简述有机质演化与成经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
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呈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2.地温梯度:在内热层里,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数值。

3.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

4. 储集层:凡能够储存和渗滤液体的岩层。

5.干酪根:生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沉积有机质。

6. 地球物理勘探法:依据地下岩石物理性质(密度、速度、电阻率、磁性、弹性)的差别,运用物理规律来进行数学推演、推断地下圈闭的位置,此法叫物探法。

7.生产井:也叫开发井,是在油田开发阶段为油田生产而钻的井,包括油(气)井、注水井、调整井等。

一般不取岩心,地层情况清楚,钻井速度快,费用低。

8.压裂:用地面高压泵组将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注入地下岩层压开的裂缝中,形成具一定长度、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

9.石油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10.HSE: HSE是英文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缩写,即健康、安全、环境。

HSE也就是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

二、填空
1. 石油工业是从事石油勘探、石油开发和石油加工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生产部门。

它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密集的行业。

2. 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松基3井获得了工业油流,大庆油田发现。

3.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简称“欧佩克”。

4. 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5. 倾斜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指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6. 岩石按成因可划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三种类型。

7. 地球内部存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个重要的的波速不连续面,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8. 在十级摩尔硬度计中硬度为6的矿物是石英。

9. 油气藏按圈闭成因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

10. 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测量法、油气资源遥感、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法、钻探法、地球物理测井、地质录井和试油(气)地质资料。

三、
1、地球内部根据温度的分布状况可分为哪几个温度层?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分为外热层、常温层和内热层。

(1)外热层(变温层):固体地球的最表层,一般陆地区深度为10-20米,内陆或沙漠地区可达30-40米。

本层热量来自太阳辐射。

(2)常温层(恒温层):在外热层下界一带(在太阳热能影响的深度以下),是一个厚度不大的层带,温度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相同,不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故称为常温层。

(3)内热层(增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热量由地球内热提供,温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而且很有规律,即每向下加深一定深度便增加一定温度,不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2、简述有机质演化与成烃模式。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3、简述钻井液用途。

带动涡轮、冷却钻头钻具;携带岩屑;保护井壁,防止地层垮塌;平衡地层压力,防止井喷、井漏。

4、简述固井的目的。

固井的目的是封隔疏松、易塌、易漏等地层;封隔油、气、水层,防止互相窜通,形成油气通道;安装井口,控制油气流,以便于钻进和生产。

四、什么是风化作用?试述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及产物。

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与结果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
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1)物理风化作用
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叫做物理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主要有:岩石释重引起剥落或崩解作用、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发生剥离作用、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引起冰劈作用、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结晶撑裂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
氧、水和水溶液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叫做化学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主要有:氧化作用、水溶液的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或分泌物质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

这种作用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化学的。

由于生物广泛分布,因此,生物风化作用十分普遍。

生物风化作用的进行方式主要有: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母岩的风化产物: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形成三种不同性质的风化产物,即碎屑残留物质,新生成的矿物和溶解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