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概论若干知识点总结
石油化工工程基础知识

(4)管子壁厚的选择
管径确定后,管壁厚度应根据 以下因素确定: ◇承受的压力 温度 ◇材质 ◇操作温度 介质 ◇输送介质 材质 ◇使用周期 ◇工作压力
雷诺采用不同的流体和不同的管径精心了 多次试验,发现:
对于圆管内的流动,当Re〈2000时,流动总是层流;Re〉 4000时,流动一般为湍流;其间为过渡区,流动可能是层流 ,也可能是湍流,取决于外界条件。对于平行流体流过光滑 平板的情况,边界层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约在105 ~3×106之间。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数,即流体的速度
f.轴封
(1)大修时,填料必须全部更新,填料应事先 制成合格的填料环。 (2)填料函上有密封液系统的,密封液管道必 须畅通。 (3)检查导向内孔巴氏合金,如有拉毛、磨损 严重等情况,则需更新导向套。 (4)调节螺母应进行探伤检查,不允许有裂纹 等缺陷。
g.缸体
(1)对缸体进行着色探伤,发现裂纹,原则上 要更换新备件。但尿素装置中的氨基甲酸胺泵 等,因缸体用材贵重,不宜轻易报废。 要防止裂纹继续延伸,可用砂轮打磨后 焊接或粘接或摸索其他有效方法处理后继续使 用,日后,每次拆修都应该详细检查缺陷有无 再生或发展。
式中的动力粘度η用运动粘度υ来代替,因η=ρυ, 则 式中: υ——流体的平均速度; l——流束的定型尺寸; ρ、η一一在工作状态;流体的运动粘度和动力粘 度 ρ——被测流体密度;
Hale Waihona Puke 由上式可知,雷诺数Re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参 数,即流体的速度、流束的定型尺寸以及工作 状态下的粘度。
1石油化工基本理论知识(修改完)

第一章石油化工基本理论知识1.1物质的构成1.1.1 分子、原子和元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如我们常见的水、空气、石油和钢铁等。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千差万别的,它们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构成某一物体,如我们看到的厂房、塔、泵和换热器等。
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这种微粒叫分子。
分子是由一种叫化学键的相当强大的力维持在一起的原子小集团,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例如,水是由元素的水分子组成的,石油是由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的等等。
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这种极小微粒叫做原子。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
如水分子(H2O)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甲烷(CH4)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同类的原子称为元素,如上述的氢原子称为氢元素。
每种元素均由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作符号,如氢用H,碳用C,铁用Fe等。
原子是一种极小的微粒,但每种原子均有一定相对的质量,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称为原子量,分子内各原子量之和叫分子量。
1.1.2化合物和混合物物质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叫化合物,如硫化氢(H2S)、硫酸钠(Na2SO4)等,物质分子由一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叫单质,如氢气(H2)、氧气(O2)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或单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如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氢气等混合而成的气体混合物,石油和石油产品是由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液体混合物。
1.2 物质的变化1.2.1 物质的三种状态常见的物质存在状态有三种: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水在常压常温下是液态状态,但在常压下加热到100℃就变成气体(蒸汽)状态,在常压下冷却到0℃就变成固体(冰)状态。
可见物质存在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熔化是在一定温度下并不断吸热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熔点。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需要放热,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1.石油(crude oil):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占83-87%)氢(占12-14%)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呈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液态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gas):广义上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包括不同成分组成、不同成因、不同产出状态的气体。
狭义即油气地质上是指存在于地壳岩石孔隙(孔、洞、缝)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
3.内热层——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一般大陆为1~5℃/100m,海底为4~8℃/100m。
4.矿物(mineral)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矿物,称为单质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矿物,称化合物矿物。
5.岩石(rock)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矿屑的自然混合物。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自然界中岩石种类繁多,有的是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单矿岩;有的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复矿岩;有的是由岩屑或矿屑组成的碎屑岩。
6.沉积盆地是指在一定特定时期,沉积物的堆积速率明显大于其周围区域,并具有较厚沉积物的构造单元。
如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
7.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了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8.油气的无机成因学说:无机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油气。
9.油气有机成因学说:沉积有机质在特定的地质、还原环境中,在细菌、催化剂、温度、时间、放射性等各种作用下,经历生物化学、热催化、热裂解、高温变质阶段陆续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10.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11.储集层:凡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化工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化工概论考试知识点总结
化工概论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化学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在化工概论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工过程动力学等内容。
下面是化工概论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工程的基本概念
1. 化学工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化学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化学工程与化学技术的关系
4. 化学工程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求
二、物质的基本性质
1. 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能量、熵
2. 物质的基本单位和物质的组成
3. 物质的物态变化
4. 物质的基本性质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三、化学反应工程
1. 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化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基础
3. 化学反应动力学
4. 化学反应工程在工业上的应用
四、流体力学
1. 流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流体的流动规律和流态分类
3. 流体的流动方程和流动特性
4. 流体力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五、传热传质
1. 热学基础知识
2. 传热的基本方式和传热方程
3. 传质的基本概念和传质方程
4. 传热传质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六、化工过程动力学
1. 化工过程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2. 化工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3. 化工过程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4. 化工过程动力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以上是化工概论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掌握以上内容,并且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祝您考试顺利!。
XXXX石油化工概论总结

XXXX石油化工概论总结1. 石油化工概论简介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和物理变换进行加工和提炼,生产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领域。
石油化工产业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支撑。
2. 石油化工的历史石油化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石油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利用,石油化工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良,石油化工产业得以迅速开展,成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3.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学、材料、医药、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石油化工产品如燃料油、润滑油、塑料、橡胶、化肥、合成纤维等对经济开展和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石油化工产业也为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4. 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提炼、别离、转化和加工等环节。
具体而言,石油在经过初步处理后,通过蒸馏、脱硫、裂化等工艺,得到各种中间产物和石油化工原料。
这些原料在经过不同的化学反响和加工过程后,最终得到所需的石油化工产品。
5. 石油化工的环境影响石油化工产业的开展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如果不加以有效处理,会对周围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其次,石油化工产品的使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汽车尾气排放会加剧空气污染。
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产业的环保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6. 石油化工的开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化工产业正逐渐向可持续开展方向转变。
未来,石油化工产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绿色化工和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开展。
7. 结语石油化工作为一门重要的工业领域,对于社会经济开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石油化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石油化工(知识点)

石油化工(知识点)石油化工是一门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加工及其衍生化学品的科学与技术。
它涉及到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运输以及产生的各类化学品的制造和利用。
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石油化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石油和天然气的来源、加工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石油化工进行探讨。
一、石油与天然气的来源石油是地质历史长期演化形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有机质降解、变质而成。
而天然气主要是由生物质在地下埋藏后经过演化形成的。
二、石油与天然气的加工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是石油化工的核心环节,它们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得到各种产品。
1. 石油加工技术石油加工技术包括原油分馏、催化裂化、加氢、聚合等过程。
原油分馏是将原油按照沸点逐级分离为不同馏分的过程,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和采用特殊催化剂,可以提高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2. 天然气加工技术天然气加工主要包括天然气净化和液化两个过程。
天然气净化通过去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提高天然气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天然气液化则是将天然气经过降温和压缩,转变为液态,以便储存和运输。
三、石油化工的应用领域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1. 石油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肥、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颜料等工业领域。
比如,合成纤维制品可以用于纺织行业,塑料制品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具。
2. 石油化工产品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是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和天然气被用于发电、燃料以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需求。
例如,汽车和飞机的燃料大多数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
3. 石油化工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洗涤剂、洗发水、牙膏等个人清洁用品都是石油化工产品的衍生物。
此外,石油化工还产生了各种化妆品、香水等。
四、石油化工的发展挑战和前景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安全风险等挑战。
石油化工常识介绍

石油化工常识介绍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天然气等烃类物质作为原材料进行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种有机化学品,从而支撑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石油化工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颜料、化妆品、医药、溶剂、油漆、汽油、柴油、煤油等。
1. 石化产品的种类石化产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乙烯、丙烯、苯乙烯、丁二烯、氯乙烯、苯乙烯、甲苯、对二甲苯等。
其中,乙烯、丙烯等烯烃类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丁二烯、氯乙烯等二元单体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共聚反应,生产出比PVC还要好的氯丁橡胶;苯乙烯被广泛用于生产聚苯乙烯。
2. 炼油流程炼油是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种类的石化产品的过程,它是石油化工的基础。
炼油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原油处理、蒸馏、重整、裂化、氢化、烷基化。
原油处理是将原油中的杂质和硫化物去除,以免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影响石化产品的质量;蒸馏是将原油按烷烃分子量进行分离,分离出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液化气等成分;重整是加氢反应将轻质烃类转化为较重烃类,提高产物的含量和质量;裂化是将较重的烷烃分子断裂成较轻的烷烃分子;氢化是利用氢气进行加氢反应,降低石化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烷基化是将烷类烯化、环化反应产生收率高、质量好的化学中间体,它是制取羧酸和合成聚合物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
3. 石油化工的危险性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比如高温高压、爆炸、火灾、污染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危险品的生产,如有机硅、氯气等,更是需要高度警惕,因为这些危险品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有可能出现危险情况,其中尤以氯气为最危险的化学品之一。
4. 硫化铵的应用硫化铵是一种在石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还原剂,它可以用于还原碱性氧化铜到氧化铜,还原氯气、氧气等作为重要的氧化性物质,以及在染料工业的作为锡化剂、还原剂,在电镀、制剂、橡胶和纺织印染等行业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石油化工是一门技术领域,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和问题,需要进行规范的生产过程和安全措施,以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石油化工行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我总结的炼化基本知识

炼化基本知识《石油化工概论》石油的元素组成:碳、氢、氧、氮、硫。
按含硫量分类:含硫量低于0.5%为低硫原油;高于2%为高硫原油;0.5%-2%之间的为含硫原油。
我国原油大多为低硫原油。
石油的馏分组成:初馏点-200度(180度):汽油馏分;200(180)度-350度:柴油馏分(或常压瓦斯油AGO);大于350度:常压渣油或常压重油;350-500度的减压馏分:润滑油馏分或减压瓦斯油VGO;大于500度:减压渣油石油产品:(一)石油燃料:汽油、煤油、柴油、液态烃、炉用燃料油和船用燃料油(二)润滑油和润滑脂(三)蜡、沥青和石油焦(四)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汽油的特性:蒸发性:汽油的轻质馏分越多,蒸发性越好;蒸发性过高形成气阻。
安定性:为减少汽油生胶倾向,除进行适当精制外,还可添加抗氧化添加剂以改善汽油的安定性。
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时,会出现机身强烈震动的情况,并发出金属的敲击声。
同时,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气管冒黑烟,严重时导致机件的损坏,这种现象便是爆震,也叫敲缸或爆燃。
究其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与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有关,二是取决于所用燃料的质量。
最初,为解决这个问题,发现加入烷基铅类化合物可以有效的克服爆震现象,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这样便出现了含铅汽油。
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
汽油抗爆性是用辛烷值来表示的。
醇类汽油机燃料:在各种可以替代汽油的物质中,甲醇和乙醇是最有希望的燃料,其辛烷值都相当高。
甲醇的RON/MON为114/95,乙醇的为111/94,其调和辛烷值则更高。
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它们的动力性接近一般汽油。
醇类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易生成积碳或冒黑烟,发动机较为清洁。
使用醇类燃料时,排气中污染物较少,对环境也有利。
目前,国内外单纯用醇类作为汽油机燃料的情况还较少,但将醇类作为高辛烷值组分以一定比例掺入汽油以提高其抗爆性的情况则逐渐增多。
原油蒸馏:大型炼油厂的原油蒸馏装置多采用三段气化流程,其特点主要是:1、初馏塔顶产品轻汽油一般作催化重整装置进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概论若干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石油化工的认识
2、石油化工产品网络图
二、石油和油品
2.1 石油的组成
1、化学组成:C、H、N、O、S及微量金属
2、馏分:汽油、柴油、重油、润滑油和渣油
3、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不含烯烃。
4、非烃类化合物:含硫、氮、氧、胶质和沥青质
胶质:分子量1000~3000;溶于小分子正构烷烃(C5~C7)和苯;
沥青:分子量3000~10000;不溶于小分子正构烷烃(C5~C7)和而溶于苯;
胶质和沥青的相互转化。
2.2 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
1、若干概念:蒸汽压、馏程、平均沸点、密度、相对密度(d4t、API)、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燃点、辛烷值、安定性、抗爆性、清洁汽油(雾霾)。
2、油品分类:燃料、石蜡、溶剂和化工原料、石油沥青、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石油焦。
三、原油加工
1、原油的预处理:脱盐脱水
2、常减压蒸馏
3、原油热加工:(1)热裂化、减粘裂化和延迟焦化;(2)裂解反应和缩合反应
四、石油化工过程的催化作用
1、基本概念:
(1)催化剂的定义、组成及其反应性能
(2)典型气固催化的七个步骤
(3)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4)固体酸和固体碱
2、石油化工涉及若干典型催化
(1)催化裂化:原料、产品、工艺、催化裂化反应网络
(2)催化重整:原料、产品、工艺、
(3)加氢精制:原料、目的、工艺
(4)加氢裂化:原料、产品、工艺
五、石油化工原料和产品
1、石油气及其用途
2、C1化学
3、C4资源
4、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