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应用福太尔拌种效果

玉米应用福太尔拌种效果

吡虫啉拌种技术

吡虫啉拌种技术 前言: 国内吡虫啉产品的剂型多为供喷雾法使用,用于种子及土壤处理的吡虫啉制剂所占比例极少。全世界范围内,吡虫啉用于土壤及种子处理的量,约占总用量的6 0%左右,目前中国远低于这一水平;国家农业部于2010年秋季在四川召开的秋播作物工作会议上,要求将中国秋播作用拌种量所占比例提升至70%以上。吡虫啉拌种市场在中国具有极大的潜力。 尽管农业部药检所早在2000年后已下发一批吡虫啉专业拌种剂(含湿拌种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但因市场接受问题,销量有限,基本没有造成成型影响。自2009年前后,因拜耳、青岛华垦加大高巧牌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广力度,加之吡虫啉拌种的卓越表现,吡虫啉拌种快速被市场接受。尤其是2010年高巧在河南、山东小麦、花生拌种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带动吡虫啉拌种剂市场。 目前吡虫啉拌种剂市场极为混乱,大量厂家,包括国家知名制剂企业。利用广大农民、农资经销商对种子及土壤处理专用剂型认知上的缺失,纷纷将吡虫啉喷雾用剂型,尤其是高含量吡虫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修改包装后用于拌种处理。尽管吡虫啉对种子是安全的,但农药中大部分助剂、溶剂、填料对种子萌发存在一定药害风险。这类产品本质上属于私自扩大农药登记范围,不但药效难以保证,且存在极大的药害风险。近两年已有大量类似事件报导。吡虫啉拌种核心技术表现为用药剂量,吡虫啉拌种对剂量要求极高:如剂量不足,则吡虫啉拌种的持效期优势无法体现;如剂量过大,则对作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存在明显抑制作用。 吡虫啉拌种效果直接取决于剂型:非专业拌种剂剂型受其中助、溶剂限制,存在极大药害风险,且药物利用率难以预计,无法准确把握剂量。 尽管吡虫啉在无作物土壤中是稳定,半衰期可达150天之久,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吡虫啉在耕地中降解较快,根据国家环境所的数据,吡虫啉在东北黑土中半衰期为4天,红壤中为10天,水稻土为11天。专业拌种剂型中所添加的稳定剂,是保证拌种效果的关键。 所谓吡虫啉拌种的概念是局限的,在部分作物上(如油菜、花生),吡虫啉播种沟撒施或毒土处理,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远高于单纯拌种。广义的吡虫啉拌种技术包含拌种、耕作层土壤处理和播种沟撒施。

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生长素类:是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合成或天然物质的统称. 生长素生理作用 1、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两重性决定于:IAA浓度、植物年龄、器官种类最适IAA浓度:根 10 –10 M,芽 10 –8 M,茎 10 – 4 M 2、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3、延迟离层形成、防脱落 4、促进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5、诱导雌花形成 6、维持顶端优势 7、高浓度诱导乙烯产生 8、调节物质运输方向 9、延长休眠期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及其应用 1、种类: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 D、2,4,5- T,萘氧乙酸NOA 抗生长素:与生长素竞争受体,对生长素有专一抑制效应,如PCIB 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农业上的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 * 防止器官脱落 * 延长休眠 * 促进菠萝开花 * 性别分化控制 * 促进单性结实 赤霉素类 合成部位:发育的种子果实、根尖、茎尖 细胞内的部位:质体、内质网、细胞质。 赤霉素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组织、器官水平的作用 1 、促进茎、叶的伸长:显着,水稻“三系”制种,喷施GA减少包穗程度,提高制种产量。 2 、侧芽:抑制侧芽生长,加强顶端优势。 3 、种子: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 4、花芽:代替长日照、低温促进抽苔开花、诱导雄花 5 、果实: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葡萄) 6、离体器官、根:作用小,与IAA区别 7、克服遗传上的矮生性状 (二)细胞水平的作用:细胞分裂、伸长 GA诱发细胞伸长是在诱发细胞分裂之前,GA不能象IAA使细胞壁酸化而松弛,也没有刺激质子排除的现象,GA刺激伸长的滞后期比IAA长。说明两者刺激细胞生长机制不同,但不矛盾,有相加作用。均可提高细胞可塑性。 (三)分子水平的作用 GA增加细胞壁伸展性与它提高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XET活性有关。木葡聚糖是初生壁的主要成分,XET把木葡聚糖切开,重新形成另一个木葡聚糖分子,再排列为木葡聚-纤维素网。XET利于伸展素穿入细胞壁,因此伸展素和XET是GA促进细胞延长所必需的。 1.增加核酸的含量 GA3对胚轴生长和细胞核酸含量的影响 2、诱导水解酶如α-淀粉酶的合成:啤酒生产* 大麦种子发芽时GA诱发酶的释放和糖类的移动GA3诱导糊粉层释放淀粉酶和蛋白酶 细胞分裂素 CTK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 (二)促进器官的分化: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比值大,诱导芽的分化 CTK/IAA 比值小,诱导根的分化 比值适中,只生长,不分化

吡虫啉种衣剂

一.产品介绍: 商品名:真巧 通用名:吡虫啉 英文名:imidacloprid 化学名: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分子式:C9H10C l N5O2 分子量:255.7 作用机理: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出部位的乙酰胆碱受体。由于独特的作用机制,与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反而对以上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对吡虫啉敏感。 生物活性:吡虫啉是内吸作用的杀虫剂,施行页面喷雾后,可以迁移到植物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等,对鳞翅目害虫有效,但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效果较差。由于其优良的内吸性,特别适用于种子处理。虽然吡虫啉有较高的水溶性,但使用示踪的该化合物做渗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没有遇到淋淅问题。吡虫啉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一般是较高的,其半衰期为150天。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无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 作用特点: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抗逆性: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因子,从而起到了“逆境屏蔽”的作用 逆境胁迫:逆境也常译为胁迫,通常定义为对植物施加有害影响的环境因子。植物逆境生理是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机制。在多数情况下逆境强度用植物的生存能力、作物的产量、生长量、发育情况、光合速率或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等度量。抗逆性是指植物抵抗不利环境的能力。用较温和的逆境处理植物,植物的抗逆能力增强的过程,称为锻炼或驯化。驯化不同于适应,适应是指经过多代的选择所获得的抵抗逆境的遗传特性,驯化是在特定环境因子的诱导下植物抗性基因表达的过程。 对植物产生重要影响的逆境主要有水分亏缺、低温、高温、盐碱、环

拌种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拌种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拌种剂对虫害防止及杀菌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尤其明显,因此拌种成了各种作物播种时必须的程序。小麦拌种剂的发展是同类药剂中成长最快的,各种各样的产品争先涌向市场,随着小麦种植季节的到来,今为大家主要介绍下小麦拌种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作好包衣种子发芽试验 包衣后种子的发芽率,是决定种衣剂产品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测定包衣种子与未包农种子对照效果的手段。 2、拌种剂(种衣剂)的使用 (1)种衣剂为固定型号,使用时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除个别产品标明需加水稀释外,一般都不能加水,更不能添加其他药肥,以免造成沉淀、成膜性差、药效丧失或出现药害等情况。(2)小麦拌种剂(种衣剂),拌种时,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拌种在阴凉处晾干,避免强光分解降低药效(3)包衣后的商品种子,播前无须再经药剂拌种或浸种。(4)目前市场销售推广的小麦拌种剂许多是套餐,要求配套使用,请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略。(5)某些含有唑类杀菌剂的种衣剂,请严格按剂量要求使用,不可盲目加大用量,同时不宜播种过深,以免影响出苗。 3、种衣剂的辨别 种衣剂以其良好的优势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是,种子市场之大,鱼目混杂,这就要求人们在购买种衣剂时注意识别真假,防止上当受骗。具体辨别方法如下:(1)种子包衣过厚,磨擦后有粉尘脱落现象,往往是劣质或假种衣剂。(2)优质种衣剂为半透明薄膜附着在种子表面,色泽均匀一致,能透视到种子皮色,而劣质种衣剂则往往颜色过深。(3)假种衣剂无刺鼻、刺眼现象发生,部分假种衣剂由杀虫农药掺入颜料调制而成,有杀虫农药的气味,操作不当对种子发芽率影响特别严重。 4、拌种剂(种衣剂)的存放 种衣剂应放在坚固密闭的容器内,贴上标签,存放在远离火源、热源且小孩、家畜不能接触到的凉爽干燥处,由专人来看护保管。禁止与食物、饮料等混在一起放置。 5、安全提示 因种衣剂属高毒农药,所以包衣时,工作人员必须穿上工作服、戴好橡胶手套,做好保护工作。拌种后的种子,如用不完剩下的要销毁,不要长时间存放。如有中毒现象,请到就近医院对症治疗。

吡虫啉防治和拌种

吡虫啉创新用法,造就奇迹 imidacloprid IUPAC 作用机制: 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 吡虫啉特性: 生物抽提迅速被植株根系吸收 代谢物活性加强咪唑衍生物提高16倍,亚硝基衍生物提高6倍亚致死作用趋避作用 系统分部机制分布于植株全身 逆境屏蔽改善植株对恶性环境的抵抗力 诱导抗性获得对病害的免疫力 靶标害虫:(杀虫谱广,高活性) 同翅目:飞虱,蚜虫,蓟马,烟粉虱,叶蝉,介壳虫类 鞘翅目:金龟子、叩头甲幼虫 鳞翅目:微型鳞翅目幼虫 双翅目:蝇类幼虫

两种作用: 内吸胃毒杀虫活性,触杀活性 两个结果: 直接杀死,趋避作用 适用作物:(安全性高) 大田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向日葵等 蔬菜:黄瓜,茄子,菜豆,香菜,生菜,瓜类,辣椒,番茄,土豆等果树:柑橘,芒果,香蕉,梨,葡萄,核果,草莓等 使用方法:(多样性,系统活性,长持效性) 叶面处理:喷雾 土壤处理:沟施,撒施,淋/滴灌 其它处理:躯干注射,拌种 高性价比: 吡虫啉价格从140万/吨,下滑到08年的8万每吨,到现在的13万每吨。 推荐使用 水稻浸种: 1、预防黑条矮缩病; 2、持效防治前期白背飞虱,具有很好的趋避作用 3、健壮秧苗,提升秧苗抵抗力; 4、增发新根,可提前移栽返青,防坐蔸。 黑条矮缩病:分蘖期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产量损失高达85.16%。这主要是因为分蘖期发病可导致禾苗死亡或严重矮缩抽穗很少。拔节期

发病的矮缩l/3以上,不能够完全抽穗,结实率低,产量损失48.04%。 棉花 1、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系统抗逆性——抗旱; 2、持效防治前期蚜虫,蓟马,盲蝽象和棉蓟马——45-60天; 3、提高棉花产量; 使用方法:苗床土壤处理,移栽前一个礼拜,每3000株,施用卡美乐5克兑水浇灌;7-8月叶面处理,5克/亩喷雾。 吡虫啉对棉花高温生理生化反应:见下图 图1、叶绿素荧光降低; 图2、光合能力增强明显; 图3、过氧化物酶比不处理低,说明忍受高温压力小;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课程安排1.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2.玉米杂交制种田的播种3.玉米制种田去杂去劣 4.杂交制种田的母本去雄 5.玉米大面积制种田实地参观与调查 6.玉米制种田材料收获 成绩考核100=平时表现40分+实验报告60分平时表现:出勤、迟到、早退情况及田间操作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回答问题、收获与体会等。 实验一、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 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的学习,初步了解玉米杂交种生产的各主要环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玉米杂交种生产必须保证质量(纯度、发芽率、净度、水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为了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在整个杂交制种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隔离,规范播种,严格去杂去劣,做好花期预测及调节,及时去雄,收获前和收获后要及时降水,种子收获后正确存放,避免混杂。 一、安全隔离 隔离方式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屏障隔离与作物隔离四种。隔离区采用四种隔离方式的安排方法如图所示。 为确保隔离区安全,在春玉米区一般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制种田除了要符合安全隔离条件以外,还要求土壤肥沃,旱涝保收,田块成片、方整。同时,管理要精细,力求达到高产。 二、规范播种 ? 种子处理:播前对亲本种子进行精挑细选,挑出与亲本种子不一样的种子,挑选后晒种,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二)播种: 地温要求:播种应在5厘米土层,低温稳定在10-12℃时进行;播期:一般在沈阳地区4月20日-5月15日,最适在4月25日-5月5日;在地温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播。覆土:5cm;种肥分开:以防烧种;? 踩好底格子与顶格子:保证出苗。错期播种:制种田要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调整播种期,一般做法是按正常播期播种母本,错前或错后分两期播种父本 (三)调节播期 ? 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志是:母本雌穗抽丝比父本雄穗散粉早2-3天。当父、母本的花期协调,达到良好的杂交结实效果,则可以同期播种,不必调节播期。如母本开花期过早或比父本晚,就必须调节播种期。实行错期播种,要先播开花较晚的亲本,隔一定日数再播另一个亲本。错期播种的天数,因杂交组合杂交亲本生育期早晚、播种季节的天气情况、土壤等条件而异。对新引进的杂交种,必须事先了解和掌握双亲在当地生长发育进程及开花习性,确定错期,才能大面积制种,否则会由于父、母本花期不遇或错期不当造成杂交制种失败。 (四)调节播期的方法 ? 父、母本花期相差3天以内,生育期长的亲本在播种前一天晚上浸种与另一亲本同期播种。 ? 父、母本花期相差3天以上错期天数,按父、母本花期相差天数乘以1.5-2.0,所得的乘积即错期天数。 ?

考点57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的应用-高考生物考点练习解析

1.列举下列相互作用的植物激素 (1)相互促进方面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③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④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 ⑤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2)相互拮抗方面 ①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促进侧芽生长。 ②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③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脱落酸抑制。 ④叶子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促进。 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名称对应生长调节剂应用 生长素萘乙酸、2,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③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青鲜素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乙烯乙烯利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矮壮素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考向一其他植物激素种类和作用的辨析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幼嫩的芽可利用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B.休眠的种子用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 C.乙烯仅在植物成熟的果实中产生,且只能促进果实成熟 D.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参考答案】A 解题必备 几种常见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原理 (1)生长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也能促进细胞伸长。 (2)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在这方面与细胞分裂素具有拮抗关系。 (3)乙烯仅促进果实成熟,而不是促进果实发育。&网 2.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拌种剂市场分析

拌种剂市场分析 一、市场基本信息 1.中国拌种剂发展历程 1.1第一代拌种剂的兴起与消褪 中国拌种应用历史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商品化拌种剂大规模应用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主要围绕克百威、多菌灵、福美双等成分展开,此类拌种剂构成了中国第一代拌种剂; 第一代拌种剂的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末达到顶峰,然后用量开始下降,尽管以吨位计,该类拌种剂仍名列拌种剂市场前列,但就市场占有率已大幅度下滑。 第一代拌种剂的兴起与消退有一定的必然性:90年代以前,民间自留种使用比例较高,且各类制种机构缺乏有效的种子消毒技术,种传病害比较严重。尽管多菌灵、福美双以目前的标准活性较低、内吸功能有限,但是当时有限的防治种传病害的手段,遂大规模投入应用;历史同期,对大田作物蚜虫防治效果较好的吡虫啉、菊酯类农药尚未大规模投入应用;有机磷农药受温度制约,防治大田作物苗期蚜虫效果有限;克百威、涕灭威尽管对蚜虫活性较高但毒性太高不便喷雾,利用克百威有限的根系内吸活性拌种处理,反而成为防治大田作物苗期蚜虫最可靠的手段。 90年代以后,由于品种改良及育种技术的进步,加之农民广泛使用商品种,以往严重为害的种传病害发生程度严重下降,突出表现是小麦腥黑穗和散黑穗在大部分小麦产区基本消失,传统的以预防种传病害为目的的多菌灵、福美双成分拌种失去实际意义。同时高氯、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等一大批对蚜虫防效良好的农药成分纷纷出现,克百威拌种防治苗期蚜虫也失去了必要性。 因此,随着植保技术的进步,第一代拌种剂的消褪是必然的,而上世纪90年代农化市场开放初期,河南、安徽、山东、河北产假冒伪劣拌种剂的泛滥,拌种无效后导致农民严重怀疑拌种意义,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1.2第二代拌种剂的发展与危机 第二代拌种剂主要围绕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噻虫嗪等一批新成分及微胶囊悬浮剂等新剂型展开。第二代拌种剂在上世纪最后几年逐渐出现,在最近四到五年得到迅速发展,据市场增长速度位居市场前列。据先正达自身数据,拌种剂产品在2010年前后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远超过其自身20%左右的整体增长速度。 第二代拌种剂快速的市场增长速度受如下因素影响: 在产品功能分析,新型三唑类成分拌种使用不仅可防治传统的种传病害,对部分苗期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是禾本科作物纹枯病,并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促进分蘖、提升产量、提升作物抗旱、抗寒能力;吡虫啉等新型烟碱类产品拌种对作物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持效期是克百威等老一代成分难以比拟的,一般年份小麦使用吡虫啉拌种后确实可实现“一季无蚜害”的功效,并且增产功能显著。新一代拌种剂在省力、省事、增产等诸多方面便于给农民留下深刻印象,是新型拌种剂快速被市场接受的可观基础; 以吡虫啉为代表的第二代拌种剂集中上市时间较晚,但吡虫啉拌种应用历史较为悠久,已经存在良好的市场基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早在90年代就推广过吡虫啉拌种,河南农科院刘爱芝研究员自90年代末即开始研究吡虫啉拌种技术,其研究成果外流后迅速被部分河南经销商加以利用,开发出一大批诸如“一拌无蚜”类吡虫啉拌种剂,且取得较大的市场影响,尤其在河南、河北、山东等主要冬小麦产区,吡虫啉拌种已被市场接受; 以拜耳高巧为代表的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上市后,终端零售价为120万/千升,但拜耳针对省级经销商的结算指导价为30万/千升,针对县级经销商的结算指导价为60万/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农学论文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王宝磊1.翟光辉1.王瑞军2 (1.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2.兵团第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鲜食玉米(本文主要指甜、糯玉米)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近几年来,伴随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就鲜食玉米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采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阐述,为高产高效种植鲜食玉米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种植环境 鲜食玉米种植区域应具有优质的土壤、水质、大气环境:其次,要利于排灌:再者,要利于采用空间、自然屏障或时间等方法进行隔离,避免非本鲜食玉米品种间相互传粉杂交影响品质。 2品种选择 鲜食玉米品种应选择正规种子公司(厂家)生产的国家(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品种。另外,最好结合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品种试验,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丰产优质且抗病的品种。这样,既可以保证降低所购种子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又可以用到最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3栽培管理 3.1播种日期

不论是春播还是秋播,也不论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都应注意根据所种植鲜食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适时播种。春播要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特早熟品种一般不提倡育苗移栽。另外,要避免花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授粉,以提高玉米穗的商品性。农户若不是联合规模种植或为加工厂订单种植,还应注意鲜食玉米的上市日期,避免过于集中上市,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另外,由于甜玉米果穗的适宜采摘期短,在生产上除做好早、中、晚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外,通常还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以便分期采收,分批上市。 3.2苗期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种子干物质积累少,储存的养分不能很好地满足种子发芽及3叶期前自身生长的需要,因此,更应加强苗期管理。 3.3肥水管理 结合玉米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特别注意穗肥的追施。要注意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要搭配合理,避免偏施氮肥从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有机肥营养全面且利于改善土壤状况,要充分利用,但必须腐熟后施用。另外,可以选择施用一些微生物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叶面(根外)肥料或无机(矿物质)肥料等其他肥料,确保营养元素全面,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玉米的鲜食品质和商品性。 3.4病虫害防治 鲜食玉米对外观和食用品质的要求较高,因此,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玉米苗期主要有粗缩病、矮花叶病、地老虎、蛴螬、蝼蛄、黏虫、蚜虫、蓟马等病虫害: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茎腐

奇台农场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奇台农场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农学论文 奇台农场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车淑玲,陈永生 (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奇台831809 ) 收稿日期:20 15 —01 —16 摘要:奇台农场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资源非常适合种植玉米。本文从玉米 播种、滴水、施肥、化控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奇台垦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奇台农场;玉米;高产栽培 奇台农场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农业产量升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加团场职工经济收入,与中科院合作,开展了“玉米超高产种植试验示范”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0.13万hm2面积玉米单产达到1036kg/667m2 ,66.67hm2 面积玉米单产1224.7kg/667m2 ,小面积单产达 1511.7kg/667m2 ,创中国玉米最高产。现将奇台农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 下。 1主要技术指标 株行距配置:采用3膜6行点播,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40cm,株距 15cm,每穴留1苗,理论株数8084株/667m2。 肥水指标:全生育期总投肥量118kg/667m2 ,其中,尿素68kg/667m2 , 磷酸二铵25kg/667m2 ,硫酸钾20kg/667m2 ,硫酸锌5kg/667m2 ,全生育灌水 9~10 次,用水量450~500m3/667m2 。

产量结构:收获穗数7300 穗/667m2 ,单穗粒重170g,单产1241kg/667m2 。 2主要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力条件中等以上,土壤结构基本一致,沙石含量少的地块,耕深30cm 以上,滴灌种植。秋整地,达到碎、平、净、上虚下实的标准。 2.2品种选择 选用中熟、耐密、抗性强(抗倒、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如登 海618、良玉66、KWS9384 等。 2.3种子处理 选用一级良种,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种子用6%立克秀+60%高巧进行拌种,每10kg种子用立克秀15mL+高巧100mL兑水500mL。播前3~5d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破、小、秕、霉、病籽粒,同时晒种2d,以提高发芽势。 2.4播种 点播机选用3膜6行精量点播机,在播种前15d检修机器。播种时要求播种深度 4~5cm,空穴率3%,膜采光面宽30cm,压膜严实,覆土厚度适中均匀,铺膜平整,孔穴盖土严密[1]。 2.5滴水 玉米播种完成后立即安装滴灌设施,在播种后1~2d内滴出苗水。玉米需要 蹲苗,一般于6月15~20日开始滴头水,此后每隔8~10d滴水1次。8月20 日以前滴水量控制在60m3/667m2 ,8月20日以后滴水量控制在 30m3/667m2 。全生育期滴水9~10次,9月5日前停水。 2.6施肥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特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以后又发现没有吲哚环而具有萘环的化合物,如α-萘乙酸(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以及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也都有与吲哚乙酸相似的生理活性。 另外,萘氧乙酸(naphthoxyacetic acid,NOA)、2,4,5一三氯苯氧乙酸(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5-T)、4-碘苯氧乙酸(4-iodophenoxyacetie acid,商品名增产灵)等及其衍生物(包括盐、酯、酰胺,如萘乙酸钠、2,4-D 丁酯、萘乙酰胺等)都有生理效应。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IBA、NAA、2,4-D,它们不溶于水,易溶解于醇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生长素类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植物器官生长、防止器官脱落、促进坐果、诱导花芽分化。在园艺植物上主要用于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控制性别分化、改变枝条角度、促进菠萝开花等。 2.赤霉素类 赤霉素种类很多,已发现有121种,都是以赤霉烷(gibberellane)为骨架的衍生物。商品赤霉素主要是通过大规模培养遗传上不同的赤霉菌的无性世代而获得的,其产品有赤霉酸(GA3)及GA4和GA7的混合物。还有些化合物不具有赤霉素的基本结构,但也具有赤霉素的生理活性,如长孺孢醇、贝壳杉酸等。目前市场供应的多为GA3,又称920,难溶于水,易溶于醇类、丙酮、冰醋酸等有机溶剂,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中和而失效,所以配制使用时应加以注意。赤霉素类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防止离层形成、解除休眠、打破块茎和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也可以诱导开花、增加某些植物坐果和单性结实、增加雄花分化比例等。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类是以促进细胞分裂为主的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为腺嘌呤的衍生物。常见的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有:激动素(KT)、6-苄基腺嘌呤(6-benzyl adenine,BA.6-BA)和四氢吡喃苄基腺嘌呤(tetrahydropyranyl benzyladenine,又称多氯苯甲酸,简称PBA)等。有的化学物质虽然不具有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a9482031.html,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王菁菁徐珊珊赵静红 来源:《食品界》2016年第06期 鲜食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是我国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甜糯玉米、笋玉米等。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粮、菜兼用型的玉米,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高蛋白低脂肪,老少皆宜,深受市场欢迎,被誉为世界蔬菜之精品。满足了人们营养、保健消费的需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 土壤选择 选择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溉方便、保肥性能较好,具备中等肥力以上的农田。前茬作物以玉米、豆类或马铃薯等为好。因大部分鲜食玉米(甜、糯)的籽粒秕瘦,种子自身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幼苗比较瘦弱,所以应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种植。 品种选择 选择经品种审定、生育期适宜本地区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糯性好、口味纯正、质地柔嫩)、商品性好(果穗大小一致,果实饱满,排列整齐、无秃尖)、适合市场的需求的品种。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生育期适宜,优质高产抗病 甜、糯等适于鲜食的玉米品种。 严格隔离种植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鲜食玉米的品质又多受隐性基因控制,串粉易影响粒色、甜度、糯性等品质性状,因此鲜食玉米需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时,间距应在300m以上;时间隔离时,同其他玉米品种的花期相差花期应间隔20d以上。 适时分期播种 播期:鲜食糯玉米种植应根据市场需求,遵循提早延后、分期播种、分期上市的原则安排播期,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要,提高糯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播种方式:露地直播、地膜覆盖直播、育苗后移栽等。为了延长采收期和市场供应时间,采用育苗露地地膜移栽、地膜直播、露地直播等播种技术,提早10-20天上市,随后与大田玉米同期播种和晚10-15天播种,供应时间可拖延半月之久。为了延长上市或加工时间,可采取分期播种,搭配种植早、中、晚新的品种。春播早上市最好采用地膜覆盖。

玉米拌种剂使用方法

玉米拌种剂使用方法,玉米拌种剂如何使用效果好 玉米种子包衣已经开始了很多年,最初包衣是玉米种子公司为了防治种子霉烂,并增加警戒色,警戒这个种子有毒,后来随着种子包衣技术的成熟,把防虫、防病、增产的成分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入到种衣剂中,从而提高了种子的抗虫、抗病的效果,保证植株健壮的幼苗。 玉米种子的包衣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同时市场上也有很多鱼目混珠的产品充斥其中,为了还玉米一个健康的植株,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使用玉米拌种剂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产品,产品一定要有正规的厂家和产品的三证。 其次:产品的剂型一定是悬浮种衣剂。因为悬浮种衣剂中加的有成膜剂,保证种子的安全性。 其次:要提前拌种,拌种时要晾干后播种,不能在太阳下暴晒。 最后:一定要按使用的要求量进行拌种,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用量。否则会影响效果和种子的萌芽。 使用伴有益玉米拌种剂,为玉米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伴有益(60g)+满适金(10g)是由全球第一种衣剂品牌瑞士先正达和北京绿禾宝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悬浮种衣剂,具有超强的内

吸性,添加进口成膜剂,包衣技术先进,该组合具有触杀和保护的作用,对小麦、玉米、花生、大蒜、土豆、蔬菜等各种作物的种子和种苗上的种传、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蚜虫、飞虱、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土壤中的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有极好的杀灭和趋避效果。增产显著。 产品成分:吡虫啉:600克/升咯菌腈:25克/升精甲霜灵:10克/升 使用方法:将拌有益60克+10ml满适金兑水200-250ml配成溶液,倒在20-25斤玉米种子上,搅拌均匀后,阴凉处晾干后播种,避免阳光暴晒。 防治对象:玉米蚜虫、蓟马、飞虱、金针虫、蛴螬、地老虎等害虫,玉米粗缩病、根腐病、茎腐病、黑穗病等病害。 使用效果:1.防蚜虫,防粗缩病;2.防地下害虫危害;3.刺激根系发育,苗齐,苗壮;4.刺激气生根增加,茎杆增粗;防倒伏;5. 抗旱、增产、趋避鸟类等。

五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资料

五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生长素类:是和内源生长素(吲哚乙酸)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合成或天然物质的统称. 生长素生理作用 1、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两重性决定于:IAA浓度、植物年龄、器官种类最适IAA浓度:根 10 –10 M,芽 10 –8 M,茎 10 – 4 M 2、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3、延迟离层形成、防脱落 4、促进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5、诱导雌花形成 6、维持顶端优势 7、高浓度诱导乙烯产生 8、调节物质运输方向 9、延长休眠期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及其应用 1、种类: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 D、2,4,5- T,萘氧乙酸NOA 抗生长素:与生长素竞争受体,对生长素有专一抑制效应,如PCIB 2、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农业上的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 * 防止器官脱落 * 延长休眠 * 促进菠萝开花 * 性别分化控制 * 促进单性结实 赤霉素类 合成部位:发育的种子果实、根尖、茎尖 细胞内的部位:质体、内质网、细胞质。 赤霉素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组织、器官水平的作用 1 、促进茎、叶的伸长:显著,水稻“三系”制种,喷施GA减少包穗程度,提高制种产量。 2 、侧芽:抑制侧芽生长,加强顶端优势。 3 、种子: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诱导a-淀粉酶的合成 4、花芽:代替长日照、低温促进抽苔开花、诱导雄花 5 、果实: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葡萄) 6、离体器官、根:作用小,与IAA区别 7、克服遗传上的矮生性状 (二)细胞水平的作用:细胞分裂、伸长 GA诱发细胞伸长是在诱发细胞分裂之前,GA不能象IAA使细胞壁酸化而松弛,也没有刺激质子排除的现象,GA刺激伸长的滞后期比IAA长。说明两者刺激细胞生长机制不同,但不矛盾,有相加作用。均可提高细胞可塑性。 (三)分子水平的作用 GA增加细胞壁伸展性与它提高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XET活性有关。木葡聚糖是初生壁的主要成分,XET把木葡聚糖切开,重新形成另一个木葡聚糖分子,再排列为木葡聚-纤维素网。XET利于伸展素穿入细胞壁,因此伸展素和XET是GA促进细胞延长所必需的。 1.增加核酸的含量 GA3对胚轴生长和细胞核酸含量的影响 2、诱导水解酶如α-淀粉酶的合成:啤酒生产* 大麦种子发芽时GA诱发酶的释放和糖类的移动GA3诱导糊粉层释放淀粉酶和蛋白酶 细胞分裂素 CTK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日期: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农学论文 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王宝磊1.翟光辉1.王瑞军2 (1.山东省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0;2.兵团第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 摘要:鲜食玉米(本文主要指甜、糯玉米)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欢迎。近几年来,伴随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本文就鲜食玉米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采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阐述,为高产高效种植鲜食玉米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种植环境 鲜食玉米种植区域应具有优质的土壤、水质、大气环境:其次,要利于排灌:再者,要利于采用空间、自然屏障或时间等方法进行隔离,避免非本鲜食玉米品种间相互传粉杂交影响品质。 2品种选择 鲜食玉米品种应选择正规种子公司(厂家)生产的国家(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品种。另外,最好结合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品种试验,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丰产优质且抗病的品种。这样,既可以保证降低所购种子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又可以用到最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3栽培管理 3.1播种日期

不论是春播还是秋播,也不论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都应注意根据所种植鲜食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适时播种。春播要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特早熟品种一般不提倡育苗移栽。另外,要避免花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授粉,以提高玉米穗的商品性。农户若不是联合规模种植或为加工厂订单种植,还应注意鲜食玉米的上市日期,避免过于集中上市,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另外,由于甜玉米果穗的适宜采摘期短,在生产上除做好早、中、晚不同熟期品种的合理搭配外,通常还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以便分期采收,分批上市。 3.2苗期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种子干物质积累少,储存的养分不能很好地满足种子发芽及3叶期前自身生长的需要,因此,更应加强苗期管理。 3.3肥水管理 结合玉米生长情况及时浇水施肥,特别注意穗肥的追施。要注意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要搭配合理,避免偏施氮肥从而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有机肥营养全面且利于改善土壤状况,要充分利用,但必须腐熟后施用。另外,可以选择施用一些微生物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叶面(根外)肥料或无机(矿物质)肥料等其他肥料,确保营养元素全面,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及玉米的鲜食品质和商品性。 3.4病虫害防治 鲜食玉米对外观和食用品质的要求较高,因此,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玉米苗期主要有粗缩病、矮花叶病、地老虎、蛴螬、蝼蛄、黏虫、蚜虫、蓟马等病虫害: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茎腐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学生作业:第十单元第2讲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含解析

第2讲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盐城三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 用赤霉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2. (2016·苏中三校联考)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 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 D. 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3. (2016·南通一模)某研究小组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 B. 实验中“对照组”插条处理溶液可能是蒸馏水 C. 结果显示等浓度的IBA对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 D. 结果表明NAA、IBA对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 4. (2016·苏北四市一模)关于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生长素类似物催熟凤梨,可以做到有计划的上市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获得的无子番茄,性状能够遗传 C. 植物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油菜开花期遭遇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减少损失 5. (2016·淮安质检)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左下图中的a、b、c、d点所对应的右下图中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 A. a—① B. b—② C. c—③ D. d—④ 6. (2016·海门模拟)菠菜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菠菜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部合成,赤霉素主要由叶合成。两种激素保持一定的比例时,自然界中雌雄株出现的比例相同。实验表明,当去掉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当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会分化为雌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无关 B. 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C. 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在菠菜的性别分化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D. 造成菠菜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 (2016·泰州模拟)研究人员探究生长素(IAA)和青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生长的影响,得到下图甲所示结果;探究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青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生长的复合影响,得到下图乙所示的结果。据此可判断( )

xxx上市策划

xxx上市方案 产品代号:xxx 广告语:xxx 一、市场定位:xxx 用于防治xxx,同时对xxx作用 用于xxx 用于xxx用于小麦拌种,防治地下害虫、蚜虫、灰飞虱 同时可xxx 二、同类产品市场状况: (一)同类产品:高巧(吡虫啉)600克/升悬浮剂,规格10毫升/袋,花生拌种用30毫升药液拌种,批发8元,市场零售价10元-12元每袋,加水200-300毫升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将每亩用花生种子20-30斤摊在塑料薄膜上,也开大塑料盆内,将混好的包衣液均匀洒在花生种子上,同时搅拌均匀,在户外通风处摊开,晾干后播种。为了确保防效,拌种均匀,最好一次拌一亩地的种子。 花生播种时,深度不要超过5厘米,气温15度以下,土壤湿度70%以上不要使用,播种时重茬地土壤湿度不要超过60%。低温阴雨天气不要播种。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等,同时开花下针早,植株旺盛。 小麦拌种:高巧600克/升,小麦拌种用40毫升药液兑水300毫升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将30-40斤小麦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将配好的包衣液均匀洒在小麦种子上,混合均匀,在阴凉处摊开,晾干后播种。最好一次包衣30斤-40斤种子,确保防效。 玉米拌种:小麦套种玉米不推荐使用,夏直播玉米,用60%高巧拌种,每亩用20毫升药液,拌种5公斤,防治玉米灰飞虱和蚜虫。夏直播玉米田块周边若杂草很多,用60%高巧10毫升在杂草上喷雾,防除杂草上的灰飞虱,避免往玉米上传播。 马铃薯拌种:高巧600克/升,马铃薯拌种用30毫升药液兑水1000毫升,搅拌均匀,喷在拌150公斤种薯,晾干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 (二)国内同类产品: 登记的产品: 600克/升吡虫啉悬浮剂国内多登记水稻稻飞虱、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登记厂家成都皇牌、青岛奥迪斯、青岛润生、河南安阳、陕西上格、深圳诺普信、陕西标正、 以上产品是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 市场反馈: 三、公司产品定位: 证件:xxx 成分:xxx加增效助剂,产品的每亩有效成分比高巧高,高巧的有效成分是600克/升亩使用30毫升,有效成分18克,我们的亩有效成分xxx有效成分是xxx。安全性没问题,效果比高巧的好。 商标:xxx 规格:xxx采用xxx的聚酯瓶包装。xxx,便于配置成xxx的药液。每桶放宣传单。桶上贴有“内有赠品,开桶不退”的标识。 价位:结算xxx元每瓶,批发xxx元,零售xxx元。桶内配上xxx奖励措施: 在春花生、夏花生、玉米、马铃薯、小麦上做好效果拍照记录。 针对公司的直接代理商奖励政策: 客户销售xxx件,每件奖励xxx元;

吡虫啉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吡虫啉 产品性能: 玉金刚一次拌种一季有效防治玉米整个生育期蚜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具有提高发芽率,促根壮苗,防虫防病有独特功效,对玉米粗缩病效果显著,提高作物产量20%以上。使用技术和方法: 1、用农贝得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克兑水30-40 克搅拌,再加入10毫升赠品助剂稀释均匀。 2、将准备好的4-5斤玉米种子倒在盆内淋上药液,翻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药液,阴晾一个小时即可播种。理化性质 【通用名称】吡虫啉(英文:imidacloprid 日文:イミダクロプリド) 其它名称在我国的商品名称很多,如海正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康复多、必林等。 【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分子式】C9H10ClN5O2 【分子量】255.7 【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溶解度水0.5l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15-11稳定。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蚜虫 【制剂】70% WS, 10% WP, 25% WP, 12.5% SL,2.5%WP 剂型 2.1%胶饵,2.5%和10%可湿性粉剂,5%乳油,20%浓可溶性粉剂。 【毒性】低毒。 编辑本段作用特点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