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种衣剂
杀虫剂吡虫啉的使用方法 吡虫啉常见问题详解

杀虫剂吡虫啉的使用方法吡虫啉常见问题详解吡虫啉是一种杀虫剂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广泛用于农业方面。
那么今天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就来为您讲解一下什么是吡虫啉以及吡虫啉的使用方法。
一、吡虫啉的有效成分1常见商品名称:吡虫啉、艾美乐、康复多、大功臣、大丰收、蚜虱净、一遍净、扑虱蚜、高巧、连胜、必林、毒蚜、蚜克西、蚜虫灵、虱蚜灵、敌虱蚜、抗虱丁等。
2主要含量与剂型:5%乳油、5%片剂、1 0%可湿性粉剂、25%可湿性粉剂、50%可湿性粉剂、70%可湿性粉剂、70%水分散粒剂、200克/升可溶液剂、350克/升悬浮剂、600克/升悬浮种衣剂、70%湿拌种剂等。
3理化性质:吡虫啉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43.8℃(结晶体I)、136.4℃(结晶体Ⅱ)微溶于水、甲苯、异丙醇可溶于二氯甲烷pH5~11稳定。
原药外观为浅桔黄色结晶。
在土壤中稳定性较高半衰期150天。
属低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so为1260毫克/千克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试验条件下无致癌、致突变作用对高等动物、鱼、鸟类低毒。
4产品特点:吡虫啉是一种吡啶类杀虫剂具有内吸、胃毒、触杀、拒食及驱避作用杀虫谱广、药效高、持效期长、残留低。
其杀虫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而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
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该药速效性好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且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5吡虫啉常与杀虫单、杀虫双、噻嗪酮、三唑锡、三唑磷、异丙威、抗蚜威、仲丁威、丁硫克百威、灭多威、敌敌畏、毒死蜱、马拉硫磷、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
氰戊菊酯、阿维菌素、灭幼脲、哒螨灵等杀虫剂成分混配用于生产复配杀虫剂。
6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吡虫啉广泛适用于瓜果蔬菜、粮棉油作物、甜菜、茶树、马铃薯、落叶果树、常绿果树及观赏植物等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如蚜虫类、叶蝉类、粉虱类、飞虱类、蓟马类、木虱类、盲蝽类等并对鞘翅目的甲虫、双翅目的斑潜蝇和鳞翅目的潜叶蛾等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
吡虫啉使用用途

吡虫啉使用用途吡虫啉,也称为噻虫嗪,是一种广谱的农药,属于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
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防治各类害虫,并且对许多害虫有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吡虫啉的主要使用用途:1. 农田害虫的防治:吡虫啉可用于农田中防治多种害虫,如蚜虫、甲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蚜虫等。
它可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来控制害虫,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可以提供持久的防治效果。
2. 果树园和蔬菜园的虫害防治:吡虫啉可用于果树园和蔬菜园中的害虫防治。
它可以控制各种害虫,如食叶害虫、吸汁害虫、蛀果害虫等。
通过喷洒吡虫啉溶液或施加吡虫啉颗粒剂,可以有效地杀死害虫,保护果树和蔬菜的生长。
3.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吡虫啉可用于森林中的病虫害防治。
森林中的害虫和病原体会对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吡虫啉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害虫和病原体,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
4. 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的害虫控制:吡虫啉也可以用于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的害虫控制。
这些地方可能会受到蚊子、苍蝇、蟑螂等害虫的困扰,给居民和公众带来不便和卫生问题。
吡虫啉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害虫,并提供舒适和干净的居住环境。
5. 观赏植物害虫的防治:吡虫啉也可用于室内植物和观赏植物的害虫防治。
室内和观赏植物常常受到蚜虫、螨虫、白蚁等害虫的侵袭,影响其生长和观赏价值。
使用吡虫啉可以有效控制这些害虫,并保持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6. 粮食仓储的害虫控制:粮食仓储中常常会遭受谷蠹、仓鼠等害虫的侵害,造成粮食浪费和质量下降。
吡虫啉可以在粮食贮存过程中使用,有效地控制这些害虫,保护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7. 温室害虫的控制:吡虫啉也可用于温室中害虫的控制。
温室中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劣,容易引起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使用吡虫啉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害虫,保护温室内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总之,吡虫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药,具有广泛的应用用途。
它可以用于农田、果树园、蔬菜园、森林、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的害虫防治,可控制多种害虫,并提供长效的防治效果。
如何用吡虫啉拌种【吡虫啉拌种技术】

如何用吡虫啉拌种【吡虫啉拌种技术】吡虫啉拌种技术前言:国内吡虫啉产品的剂型多为供喷雾法使用,用于种子及土壤处理的吡虫啉制剂所占比例极少。
全世界范围内,吡虫啉用于土壤及种子处理的量,约占总用量的60%左右,目前中国远低于这一水平;国家农业部于xx年秋季在四川召开的秋播作物工作会议上,要求将中国秋播作用拌种量所占比例提升至70%以上。
吡虫啉拌种市场在中国具有极大的潜力。
尽管农业部药检所早在2000年后已下发一批吡虫啉专业拌种剂(含湿拌种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但因市场接受问题,销量有限,基本没有造成成型影响。
自xx年前后,因拜耳、青岛华垦加大高巧牌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广力度,加之吡虫啉拌种的卓越表现,吡虫啉拌种快速被市场接受。
尤其是xx年高巧在河南、山东小麦、花生拌种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带动吡虫啉拌种剂市场。
目前吡虫啉拌种剂市场极为混乱,大量厂家,包括国家知名制剂企业。
利用广大农民、农资经销商对种子及土壤处理专用剂型认知上的缺失,纷纷将吡虫啉喷雾用剂型,尤其是高含量吡虫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修改包装后用于拌种处理。
尽管吡虫啉对种子是安全的,但农药中大部分助剂、溶剂、填料对种子萌发存在一定药害风险。
这类产品本质上属于私自扩大农药登记范围,不但药效难以保证,且存在极大的药害风险。
近两年已有大量类似事件报导。
吡虫啉拌种核心技术表现为用药剂量,吡虫啉拌种对剂量要求极高:如剂量不足,则吡虫啉拌种的持效期优势无法体现;如剂量过大,则对作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存在明显抑制作用。
吡虫啉拌种效果直接取决于剂型:非专业拌种剂剂型受其中助、溶剂限制,存在极大药害风险,且药物利用率难以预计,无法准确把握剂量。
尽管吡虫啉在无作物土壤中是稳定,半衰期可达150天之久,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吡虫啉在耕地中降解较快,根据国家环境所的数据,吡虫啉在东北黑土中半衰期为4天,红壤中为10天,水稻土为11天。
种衣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的优势和区别

种衣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的优势和区别吡虫啉(Ivermectin)和噻虫嗪(Thiamethoxam)是两种常用的种衣剂,都属于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农业和家庭防虫。
优势和区别如下:一、杀虫谱和作用机制:1.吡虫啉的杀虫谱更广泛,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包括蚜虫、飞虱、螨虫、螟虫、甲虫等。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引起虫体麻痹和死亡。
2.噻虫嗪则主要用于防治叶螨、潜叶蛾、蓟马、叶甲、吸浆虫等害虫。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虫体的神经递质传递,最终导致虫体麻痹和死亡。
二、效果和持效性:1.吡虫啉的效果相对较好,一般对绝大多数害虫有较高的致死率。
它还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可在作物上持续保持防虫效果。
2.噻虫嗪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相对来说,其对一些绵蚜类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为有限。
其持效性一般较短,需要经常进行补刷。
三、剂型和应用方式:1.吡虫啉和噻虫嗪都有可溶性粉剂、悬浮剂、乳油剂等多种剂型,方便不同作物和防治对象的使用。
2.吡虫啉通常通过喷涂、种衣、膜剂等方式施用,以达到全面的防治效果。
3.噻虫嗪一般通过喷涂方式施用,也可以作为种衣剂来处理种子,以实现对多种害虫的防治。
四、环境影响和安全性:1.吡虫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广,安全性较高,对农作物和有益生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2.噻虫嗪在农业中使用较为常见,但其对有益昆虫,如蜜蜂、蝴蝶等的毒性较高,并且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五、抗药性和孕妇安全性:1.吡虫啉由于其特有的杀虫机制,具有较低的抗药性问题。
此外,它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2.噻虫嗪相对来说易产生害虫抗药性,需要注意合理使用。
此外,由于缺乏充分的研究,噻虫嗪在孕妇安全性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吡虫啉和噻虫嗪是两种常用的种衣剂,吡虫啉具有更广泛的杀虫谱和较长的持效期,而噻虫嗪主要用于对叶螨、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治。
在环境影响和安全性方面,吡虫啉相对较安全,而噻虫嗪对环境和非目标昆虫的影响较大。
吡虫啉详解

吡虫啉详解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广谱的昆虫杀虫剂,属于氯化烟碱类杀虫剂。
它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和室内植物保护,以及防治各种昆虫害虫。
以下是对吡虫啉的详细解释:
1.工作原理:吡虫啉通过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产生杀
虫效果。
它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细胞内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阻断受体的功能,从而导致神经信号传递的紊乱,最终导致昆虫瘫痪和死亡。
2.广谱杀虫剂:吡虫啉对多种害虫具有杀灭效果,包括蚜虫、飞
虱、叶螨、甲虫、蚊子等。
它可以通过土壤处理、喷洒液体或粉剂形式的制剂,或者通过种子包衣等方式施用。
3.持久性:吡虫啉在植物中有一定的残留效果,可以保护植物较
长时间免受害虫侵害。
它被吸收到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体内进行转运,形成保护性的杀虫层。
这种残留效果使得吡虫啉成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4.安全性和环境影响:吡虫啉对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毒性较低,但
对蜜蜂等非靶标昆虫可能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在使用吡虫啉时,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范,以减少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5.抗药性问题:长期和频繁的使用吡虫啉可能导致一些害虫对其
产生抗药性。
为了减少抗药性发展,应合理使用吡虫啉,并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轮换使用不同的杀虫剂。
吡虫啉的功能主治

吡虫啉的功能主治1. 吡虫啉简介吡虫啉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通常用于农业领域,可用于防治各种害虫。
它属于异噻唑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和长效性的特点。
2. 吡虫啉的功能吡虫啉具有以下功能:2.1 杀虫功能吡虫啉具有优良的杀虫效果,可广泛用于防治农作物和园艺作物上的各种害虫。
它可通过接触和胃毒作用杀死害虫,具有较长的残效期。
2.2 预防功能吡虫啉可作为预防性杀虫剂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田间作物和果树上的害虫。
在农作物生长的早期阶段使用吡虫啉可以有效保护作物免受害虫损害。
2.3 治疗功能吡虫啉还具有一定的治疗功能,可用于治疗某些作物上已经受到害虫侵害的情况。
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使受害植株恢复生机,减少损失。
2.4 防治范围广泛吡虫啉适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包括但不限于蓟马、飞虱、甲虫、蚜虫、蚜虫和叶螨等。
它的广谱性使得它成为防治不同农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首选杀虫剂。
3. 吡虫啉的主治对象吡虫啉适用于以下主要作物:3.1 水稻吡虫啉可用于防治水稻上的蓟马、叶螟、蚜虫等害虫。
它能够有效杀死这些害虫,保护水稻生长的安全。
3.2 玉米吡虫啉对玉米上的飞虱和甲虫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它能够迅速杀死这些害虫,减少对玉米的危害。
3.3 蔬菜吡虫啉可以用于防治各种蔬菜上的病虫害,如蚜虫、飞虱、甲虫等。
它能够快速有效地杀死这些害虫,并保护蔬菜的生长。
3.4 果树吡虫啉适用于果树上的多种害虫,如飞虱、蚜虫、甲虫等。
它能够防止这些害虫对果树的危害,保障果实的安全产出。
3.5 其他作物除了以上提到的作物外,吡虫啉还适用于多种其他作物,如大豆、棉花、小麦等。
它可以有效防治不同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吡虫啉时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按照标签上的指示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2.严格遵守使用间隔和安全期限。
3.使用前必须读取并理解使用说明书,并保持环境卫生。
4.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等。
5.避免吡虫啉接触皮肤、眼睛和口腔。
吡虫啉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吡虫啉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吡虫啉是新-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
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
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如稻象甲、稻负泥虫、稻螟虫、潜叶蛾等也有效。
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
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
由于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式施药。
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10克,兑水喷雾或拌种。
安全间隔期20天。
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
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
不宜在强阳光下喷雾,以免降低药效。
吡虫啉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或物质混用。
2、使用过程中不可污染养蜂、养蚕场所及相关水源。
3、适期用药,收获前两周禁止用药。
4、如不慎食用,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吡虫啉——精选推荐

吡⾍啉 百科名⽚ 吡⾍啉是烟碱类超⾼效杀⾍剂,具有⼴谱、⾼效、低毒、低残留,害⾍不易产⽣抗性,对⼈、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
害⾍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痹死亡。
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杀⾍效果好。
主要⽤于防治刺吸式⼝器害⾍。
1 基本信息 中⽂名称:吡⾍啉 中⽂别名:1-(6-氯-3-吡啶基甲基)-4,5-⼆氢-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咪蚜胺;灭⾍精;扑虱蚜;蚜虱净;1-(6-氯吡啶-3-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60%甲胺磷可溶性液剂;95%吡⾍啉原药;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海正吡⾍啉;⼀遍净;⼤功⾂;康复多;必林;1-(6-氯-3-吡啶甲基)-N-硝基咪唑烷-2-基胺;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眯唑烷-2-基胺;1-(6-氯吡啶-6-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 商品名称:海利尔佳巧、拌⽆忧、万⾥红、⾦点⼦、刺打、刺蓟、卓耀等 英⽂名称:Imidacloprid 英⽂别名:1-((6-Chloro-3-pyridinyl)methyl)-N-nitro-imidazolidinimine; ((6-Chloro-3-pyridinyl)methyl)-N-nitro-2-imidazolidinimine,96% imidacloprid TC; 1-(6-chloro-3-pyridylmethyl)-N-nitroimidazolidin-2-ylideneamine; 1-[(6-chloro-3-pyridinyl)methyl]-N-nitro-2-imidazolidinimine; (EZ)-1-(6-Chloro-3-pyridylmethyl)-N-nitroimidazolidin-2-ylideneamine; 1-((6-chloro-3-pyridinyl)methyl)-4,5-dihydro-N-nitro-1H-imidazol-2-amine; 1-((6-Chloro-3-pyridinyl)methyl)-4,5-dihydro-N-nitro-imidazol-2-amine; Admire; Confidor; Gaucho; Merit; NTN33823; NTN 33893; NTN-33893; 1-(6-chloro-3-pyridymethyl)-N-nitromidazolidin-2-ylideneamine; 1-[(6-chloropyridin-3-yl)methyl]-N-nitro-4,5-dihydro-1H-imidazol-2-amine; 1-[(6-chloropyridin-3-yl)methyl]-3-nitroimidazolidin-2-imine吡⾍啉 CAS号:138261-41-3;105827-78-9 吡⾍啉 分⼦式:C9H10ClN5O2 分⼦量:255.661 EINECS:200-835-2[1]2 毒性研究 亚慢性毒性试验:在⾼剂量⽔平(雌、雄分别为29.01和27.07mg·kg^~1·d^~1),可引起雌⿏红细胞计数、⾎红蛋⽩、红细胞⽐积增⾼,引起雄⿏红细胞平均体积、⾎⼩板平均体积明显增⾼,红细胞平均⾎红蛋⽩浓度减低,雌、雄⿏⾎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肌酐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品介绍:
商品名:真巧
通用名:吡虫啉
英文名:imidacloprid
化学名: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分子式:C9H10C l N5O2
分子量:255.7
作用机理: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出部位的乙酰胆碱受体。
由于独特的作用机制,与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反而对以上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对吡虫啉敏感。
生物活性:吡虫啉是内吸作用的杀虫剂,施行页面喷雾后,可以迁移到植物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粉虱、蓟马等,对鳞翅目害虫有效,但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效果较差。
由于其优良的内吸性,特别适用于种子处理。
虽然吡虫啉有较高的水溶性,但使用示踪的该化合物做渗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没有遇到淋淅问题。
吡虫啉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一般是较高的,其半衰期为150天。
毒性:低毒;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
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无致突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
作用特点: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
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
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
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抗逆性:具有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因子,从而起到了“逆境屏蔽”的作用
逆境胁迫:逆境也常译为胁迫,通常定义为对植物施加有害影响的环境因子。
植物逆境生理是研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机制。
在多数情况下逆境强度用植物的生存能力、作物的产量、生长量、发育情况、光合速率或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等度量。
抗逆性是指植物抵抗不利环境的能力。
用较温和的逆境处理植物,植物的抗逆能力增强的过程,称为锻炼或驯化。
驯化不同于适应,适应是指经过多代的选择所获得的抵抗逆境的遗传特性,驯化是在特定环境因子的诱导下植物抗性基因表达的过程。
对植物产生重要影响的逆境主要有水分亏缺、低温、高温、盐碱、环
境污染等理化逆境,和病虫杂草等生物逆境。
理化逆境之间通常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水分亏缺通常伴随着盐碱和高温逆境,水分胁迫、低温胁迫、病虫害和大气污染等都可引起活性氧伤害。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也存在共同的机制。
例如在低温驯化过程中产生的低温抗性,也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这种现象称为交叉抗性。
了解植物的适应和驯化的生理机制以及逆境伤害机制对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真巧拌种应用简介:
1.在小麦上的应用
使用方法:按每亩用种10kg,按上述药量加入稀释所需要的水(水量为用种子量的1%-1.5%)中,配好药液;然后将药液倒入到称好的种子中,带手套充分拌匀,以麦种不粘手为宜。
种子处理后,应在户外通风处摊开阴干,即可用于播种。
防治对象:小麦蚜虫;促进小麦生根,生长;抗倒伏
综合评价:高巧拌种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幼苗鲜重、根长和幼根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在玉米上的应用
使用方法:将真巧(10公斤种子约用药30—45毫升)加入到稀释所需要的水
(水量为用种子量的1%-1.5%,每10公斤种子约用水200毫升)中,摇匀,配好药液;然后将药液均匀的倒入到定量的种子中,带手套充分拌匀,以玉米种
子不沾手为宜。
种子处理后,应在户外通风处摊开阴干,即可用于播种。
防治对象: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
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
一般比健壮的植株短1/2~1/3,最严重的只是健壮植株的1/5,感病轻的玉米雄穗发育不良,果穗短,籽粒少,有时像小拳头穗,重病株不能结实。
综合评价:真巧200克/升FS拌种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出苗率,使得出苗后的植株在株高、根长、初生根数等指标均明显的增加,其可见真巧巧处理能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培养壮苗。
真巧拌种处理玉米种子能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而且处理剂量越高,对粗缩病的控制效果越明显,显著高于对比药剂的控制效果。
3.在花生上的应用
使用方法:播种前,先将真巧90—128毫升加水调成浆状液,按处理15kg种子需300ml水配制适量药液,倒入塑料的种子上充分翻拌,待种子均匀着药后,倒出摊开置于通风处,阴干后播种。
防治对象:地下害虫
4.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使用方法:将真巧90---128毫升,溶解于水中(每亩用水量约为1升)后均匀的喷到切块种薯上,晾干后播种。
亩播种量为150公斤。
防治对象:地下害虫;促生长;高产
综合评价:真巧拌种处理的马铃薯比清水对照马铃薯发芽健壮,根系发达,出苗早、且出现整齐、长势明显好于对照,并且高巧处理组马铃薯植株幼苗期(播种后40d)叶面积、植株生长量、新生块茎明显大于未处理田块。
真巧拌种处理可以使马铃薯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得到提高,可以使马铃薯植株叶片长得更浓绿,更茂盛,长势更好,从而使马铃薯叶片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使马铃薯高产。
拌种处理田块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叶色浓绿,能够提早成熟,测产时,植株的长势依然很健壮浓绿,而为拌种处理的植株出现早衰现象。
测产结果表明,在田间管理水平一致的情况下,真巧拌种增产效果明显。
5.在棉花上的应用
使用方法:以干种∶种衣剂∶水为100 kg∶(1749~2499) mL∶(1.5~2.0) kg 比例进行湿拌种。
阴凉通风处晾干后播种。
防治对象:棉蚜
综合评价:由于苗期棉蚜为害高峰期具有不确定性,容易错失最佳防治时间,一般年份棉蚜发生高峰期在5月底~6月初,正值农忙季节,小麦收获紧张期,劳力分配顾此失彼,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叶卷缩,影响棉苗正常发育。
拌种后对棉种出苗无明显影响,对防治棉花春蚜有较好效果和较长的特效期。
不仅使棉苗对棉蚜具有明显的趋避性,阻止害虫为害,还对棉蚜有较高防效和较长的特效期,能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同时能使劳力分配充分,管理当时。
(慎用)
6.在大蒜上的应用
使用方法:用真巧128毫升,对水5升,搅拌均匀配成包衣液,包衣150---200
公斤剥成蒜瓣的蒜种。
采用分批包衣法:将配好的包衣药液分成四份,分批
包衣,把40---50斤蒜种摊在塑料薄膜上,将分好的包衣液洒在蒜种上,迅
速搅拌均匀,以此方法将全部蒜种包衣完,晾干后播种。
防治对象:蒜蛆
四.吡虫啉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使用时不能添加农药、化肥等其它任何物质
2.种子要精选,包衣时严格控制药种比例
3.包衣种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4.播种时应注意天气变化和环境变化,避免播种后由于天气和土壤环境的变化,造成出苗率降低。
附:有关种衣剂的知识
1.包衣良种的功能
实现种子产业化的功能(Seed industry):国家实行的种子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良种包衣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良种繁育和良种精选基础上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良种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良种包衣可提高播种质量,实现精选播种,使其标准化、产业化,实现国家统一供种。
良种包衣是国家提出的提高精选率、良种包衣率和社会供种率的重要内容,是与国际种子工业接轨的重要方面,是硬性任务,需要分阶段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以保证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具有种子保健功能(Seed health):我国植保方针是“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
产前良种包衣,从种子抓起,从抓种传和土传病虫初侵染源入手,是植物保护的最好预防措施。
种子便于集中到有技术力量的良种包衣厂集中产前一次包衣,省药、省工、省钱、省种、减少对害虫天敌的杀伤和环境污染。
第三,具有保产增产的功能(Yield enhance-ment):种子包衣后具有防病治虫作用,持效期长从而达到保产作用。
种衣剂中的微量元素还有刺激生长发育作用,从而具有增产作用,一般增产效果为9%~13%,病虫严重包括缺素生理病害的地区或年份保产增产效果更明显。
如小麦纹枯病重发地区,棉花苗期病虫重发地区,病虫常发生的花生和大豆,良种增产效果可达到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