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模板-石油钻采工艺

合集下载

石油钻采工艺的改进与提高

石油钻采工艺的改进与提高

石油钻采工艺的改进与提高第一章:石油钻采工艺的基本概念和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石油的开采和钻井工艺也成为了人们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领域。

作为石油开采的关键环节,石油钻采工艺在提高石油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如何改进和提高石油钻采工艺已成为当前石油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章:石油钻探工艺的改进和提高在石油采集的过程中,钻探是决定石油开采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钻探效率,优化钻探过程,现有的石油钻探工艺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

具体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述几种方案:1. 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

采用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将一部分的人力转换成机械控制,使钻探工艺从传统人口密集型向机械化集成型过渡。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有效保障安全作业。

2. 钻机运用新材料技术。

在现有钻机技术的基础上,引入新型耐磨材料,增强抗蚀性,提高耐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日产量和工作寿命,并减少工艺复杂度和维护成本。

3. 制定科学的钻探方案。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现有技术手段,制定详细的钻探流程,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操作规程。

使用行业领先的测量技术和先进的模拟软件对其中的参数和设计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提升钻探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和方案的整合应用,可以协调钻探方案、人员、设备和配件等资源,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幅提高石油采集的效率和成本。

第三章:石油开采工艺的改进和提高除了钻探工艺改进之外,石油开采过程的其他环节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针对不同的石油开采方法,采用合适的改进方法,可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石油采集的安全性。

以下是具体的几种改进方法:1. 水力压裂技术。

通过使用水力压裂技术,对裂缝中的石油资源进行压裂,增强储层的渗透性。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石油开采,提高采集产量和利润率,降低生产成本。

石油钻井新技术论文

石油钻井新技术论文

石油钻井新技术论文为了提高石油开采量,保证石油质量,人们越来越关注科学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应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石油钻井新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石油钻井新技术论文篇一石油钻井自动化技术应用摘要:21世纪,石油依然是能源需求最主要的来源,石油开采也是能源供应的最主要行业。

通过运用石油钻井技术对石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石油供求的矛盾,也有利于缓解石油资源危机。

在石油资源的开采方式中,钻井技术是最直接、有效的,石油钻井能够以非常简捷、高效的生产工艺提高石油开采量。

本文在对我国传统石油钻井现状进行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对石油钻井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钻井自动化技术应用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行业之一,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及保障作用。

钻井作为地下石油开采的最为直接有效地方式,我国在近年来在钻井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多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石油企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现代化对各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高。

石油作为工业生产的最常用资源,有着不可替代性,所以,如何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石油钻井自动化开采模式,将对提高我国的原油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企业如果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先进的石油钻井自动化技术,即节省生产成本,也能够提高原油产品的产量。

一、我国石油钻井开采现状我国是一个石油能源大国,石油储藏总量十分丰富,据2003年BP的统计,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居第11位和第10位。

预计在未来10―20年内,我国的石油储量仍处于高稳定期。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多,社会的生产、生活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也大幅度上涨[1]。

所以,传统石油钻井技术在工艺、产量、生产流程上都不能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一)生产效率低下受历史原因影响,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和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相对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石油钻井技术综述(优秀范文5篇)

石油钻井技术综述(优秀范文5篇)

石油钻井技术综述(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石油钻井技术综述石油钻井技术综述“钻头不到,油气不冒”的论断似乎无可辩驳。

钻头到了,油气就会冒出来?事实给出的答案是“不一定”:如果地下有油气,而进入井筒的通道在施工过程中被堵住,油气就无法冒出来。

跻身钻井技术“家族”的新宠——欠平衡钻井,通过井筒环空中循环介质的井底压力、地层孔隙压力本应保持的平衡被人为打破,避免油气进入井筒的通道堵塞,使“只要地下有油气,就能冒出来”的愿望成为现实。

中国石油近年来应用这一新技术,取得了较多重要新发现,提高了钻井速度,从而保障了储量增长与产量提高的平衡,促进了油气供求的平衡。

欠平衡钻井技术的魅力,令中国石油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号角更加嘹亮:今年“新钻探井中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的比例力争达到20%”。

6月29日至30日,中国石油在成都召开“欠平衡钻井工作推进会议”,再次擂响推广应用的战鼓。

邛西气田可谓中国石油探索欠平衡钻井技术征途中的灿烂鲜花。

古韵事“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发生地——四川邛崃市,天然气勘探“三起三落”。

1992年、1994年各钻1口探井,见到良好油气显示,但没获产能。

成为中国石油对外合作勘探区块后,外商投资数百万美元实施“加砂压裂储层改造”作业,也无功而返。

四川油气田钻探邛西3井时,率先在国内试验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新技术钻进储层,喜获成功,测试日产气量达45.6万立方米,从而发现邛西气田,并证明“川西前陆盆地大型含气区”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认识欠平衡钻井技术不难。

通常的钻井作业应用的是平衡钻井技术,即井筒环空中循环介质的井底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保持基本平衡。

而欠平衡钻井技术却是人为地使前者低于后者,“允许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将其循环到地面进行有效处理”。

实现欠平衡钻井不易。

中国石油在探索、推广欠平衡钻井技术的过程中,既实施液相、气相等欠平衡钻井和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也尝试用欠平衡钻井技术钻水平井,其中气相欠平衡钻井包括应用空气、氮气、天然气、柴油机尾气进行钻井作业。

石油开采博士毕业论文

石油开采博士毕业论文

石油开采博士毕业论文石油开采博士毕业论文引言: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和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石油开采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对于石油开采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从技术创新、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石油开采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首先,水平井和多级压裂技术的发展使得石油开采效率大幅提高。

水平井技术能够增大开采面积,使得更多的石油能够被开采出来。

多级压裂技术通过水力将地下岩石打碎,提高了石油的采收率。

其次,油藏模拟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石油开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油藏的物理、化学和流变学性质进行模拟,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石油储量和开采效果。

再次,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石油开采过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例如,自动化采油平台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总体而言,技术创新为石油开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使得石油资源得以更好地被开发利用。

二、环境影响石油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水源污染、土壤退化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首先,水源污染主要是由于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排放导致的。

这些废水和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其次,土壤退化主要是由于石油开采过程中地表土地被破坏所致。

石油开采工程对地表覆盖的抽取和挖掘会导致土壤脆弱和侵蚀,进而影响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和废气排放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为减少环境影响,石油开采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三、经济效益石油开采对经济增长和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首先,石油开采业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石油开采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例如,石油开采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施工、设备制造和物流配送等支撑产业的支持,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石油钻采工艺格式要求讲课稿

石油钻采工艺格式要求讲课稿

石油钻采工艺格式要求创新点自述或导师荐稿意见:5号黑体具体内容为5号楷体;用简洁的语言客观评述一下本文研究背景和有别于以往研究、文献的独到之处,指出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或者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

题目:(小二号黑体,20字以内偏正词组)字数超标,系统将不予接收。

同时,建议将题目输入有关搜索网站,重复太多文字系统同样不能接收作者:仿宋4号,不超过6人(作者单位:6号楷体,要求标注到院系等二级单位,要写单位的正式名称,省市邮编)引用格式:这4字为小5号黑体;后面内容为小5号楷体;摘要:这两个字是小5号黑体;内容是小5号楷体,300字左右;关键词:及后面的词都是小5号黑体,3~8个;中图分类号:(可以在本网站查)文献识别码:(小5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上下左右边界均为2cm,每页43行,每行44字;文中公式要标上序号;全文控制在4页以内,包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1级标题:小4号黑体;1.1级标题:5号黑体;1.1.1级标题:5号楷体;表题:小5号黑体;表格内容:小5号楷体;图名及图中标注:小5号楷体;彩图;曲线图需要附上excel数据表;一般图形高占8行,宽不超过22个字位;参考文献:四个字是小5号黑体,内容为小5号楷体,数量不少于10个,投稿前请查阅本刊文献是否能够引用;文献均须在正文中给出引用处;文献应具有国际性(国际文献数量)、新颖性(最近3年的文献的数量)、学术性(尽量不引用报纸、科普技术类期刊等非学术性文献)、可查性(通过所著项目能够查到此文献);(本要求后附参考文献格式)公式:公式用编辑器输入,不要用图片,物理量符号只能用单个字母表示,不能用多个并排字母表示,可以用上下角标加以区分,不要混淆物理量名称英文缩写和物理量符号;同一符号不能表示不同的变量;矢量、张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表示;物理量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英文及数字:新罗马,可以全文改完后统一设定,不影响汉字字体附1:摘要的写法摘要,要与题目衔接。

石油的钻采设备及工艺

石油的钻采设备及工艺

石油的钻采设备及工艺石油的钻采设备及工艺石油的钻采设备及工艺【1】[摘要]本文回顾了石油钻采设备制造概况,结合文献资料梳理了石油钻采设备发展方向,例举了石油的钻采设备新工艺,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提了两方面的意见。

[关键词]石油;钻采设备;工艺一、石油钻采设备制造概况石油钻采设备系指专用于陆地和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的装备。

它主要包括陆上石油钻采设备,海洋和沙漠石油钻采专用设备、钻具(井下钻采工室外具)等。

在整个石油钻采装备中,石油钻机占70%,采油设备占20%,其余装备占10%。

当今,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但只有二十多个国家能够制造石油钻采设备,其中美国实力最强,水平最高。

我国钻机制造水平已经领先于俄罗斯,与欧美先进厂家水平大体相当,但成本低20%-25%。

我国现已基本掌握国际先进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技术,先后开发了适用于陆地、石油钻采设沙漠及海洋作业的石油钻机,传动技术已发展到机械传动、直流电传动、交流变频电传动及机电复合传动并举。

二、石油钻采设备发展目标1、钻井设备及工艺。

开发全电驱动和复合电驱动(SCR滞留电驱动钻机和VFD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钻机,提高钻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建造钻机机、电、液、气.信息和钻井仪表、自动送钻一体化网络平台。

①为缩短钻机移动过程的拆卸、运输、安装时间,大力发展车装钻机和拖挂钻机,4000m以上钻机采用大拖挂方式,3000以下钻机发展车装交流变频驱动和车装全液压驱动。

②在顶驱钻机制造方面,进一步提高SCR顶驱液压系统、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发展系列变频顶驱。

③提高常规型泥浆泵( 52MPa)的可靠性,开发研制智能化软泵系统、自动检测等单元技术,开发液缸起立环形布置泥浆泵和液压泥浆泵。

2、采油设备及工艺。

机械采油设备研制方面。

机械采油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可满足开采难度大的油井和稠油、结蜡、结盐等油井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节能降耗效果,提高整机效率和可靠性,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水平。

石油工程的油田开采工艺技术论文

石油工程的油田开采工艺技术论文

石油工程的油田开采工艺技术论文摘要随着人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工程的开采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油田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难点。

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油田的基础概念和分类2.油田开采的工艺流程3.油田开采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4.油田开采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油田的基础概念和分类油田,又称油藏或石油藏,是指地下存储石油的地质构造或地层。

油田的规模和石油储量大小不一,但依据油藏类型可以将油田分为多个类别:1.构造性油藏:由地壳运动形成的较大型构造所围绕,形成个别或群集的油气藏;2.地层性油藏:由地层岩石的物化特性所决定,油气储层组合地层互不连接或仅局部联通;3.岩溶性油藏:由于岩体的溶蚀、遗存孔隙、裂隙组合等因素形成的具有程度不同的岩溶储集空间;4.煤系油气藏:在煤成岩或煤化过程中形成的煤层中的天然气和油为主要组分;5.色素岩系油气藏:由三叠系色素岩及其伴生岩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油气储存空间;6.煤层气藏:指以煤为主体,含盖层和底板为依托的天然气储集空间;7.萃取油藏:以油页岩、油砂和油泥等含油杂质为主体的储藏空间。

油田开采的工艺流程油田开采是指将地下的石油储量挖掘出来,通过地面设施进行加工和输送,最终供应到市场。

油田开采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岩石力学分析:石油工程师需要通过岩石力学分析来确定岩石的特性和力学行为,包括岩土体属性、压力、稳定性等。

2.钻探:油井是对地下油藏进行钻探、采油和输送的设备。

钻探是指利用钻探设备在地下钻井,以便于获取实际信息。

随着钻井技术不断进步,开采深度也愈发深入。

3.测试井:在油井完成后,对井口附近的岩层进行采样、测井等操作,以确定油藏的性质和含量。

4.采油:在确认了储量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采油,比如蒸汽注汽法、水驱法、气驱法等。

5.储油:将采集的原油储存在油田现场的贮罐内6.输送:对原油进行输送和过滤加工,最终送到终端客户。

采油工艺研究思索论文

采油工艺研究思索论文

采油工艺研究思索论文采油工艺研究思索论文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目的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采油工艺综合研究任重而道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研究的目的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l)对具体油田的工艺技术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选择,充分提高其适应性与科学性。

同时,对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而又严格的制定,提高操作队伍配置的合理性与针对性。

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强的采油工艺综合实施规划,为相关科研和生产部分的组织工作与生产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通过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进行有效的探讨,可以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并科学、有效的对工艺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对采油工艺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进行有效的保证。

(3)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它能够对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对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协调,并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

一个有效的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必然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对重复劳动进行规避。

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推进有提开采技术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增进,进而对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提升。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和采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是优化油田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的内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包含了多个环节,首先,它需要对当前状况下的工艺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对油藏采油工艺进行统筹兼顾,最终科学分析研究优化采油工艺。

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l)油井的现状评价。

通过对新井的试油试验以及对老井资料层面和生产史层面进行有效的把握,对油井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需要涉及到完井方法、开采方式、井身结构以及开发方式等内容。

然后,对这些方面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判断,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

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新井的开发策略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

(2)新井完井技术。

通过对开发方案以及采油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新井的井身结构方面、套管的程序、钻井液的使用方面、完井方法方面以及完井液方面内容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注重的研究的科学性与针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气藏产量递减预测模型(小二号黑体)李彦尊1李相方1*徐敏1武文涛2张晓舟1(四号仿宋)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2.辽河油田塔里木项目管理部(小5号楷体)引用格式(小五号,黑体):李彦尊,李相方,徐敏,武文涛,张晓舟.页岩气藏产量递减预测模型[J].石油钻采工艺,2018,40(1):74-77.(小五号,楷体)摘要(小五号,黑体):(目的)页岩气藏普遍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方式开发,压裂体积是影响气井产气特征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开发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等影响,各压裂段压裂体积各不相同。

为研究压裂体非均匀展布对产能递减规律的影响,(方法及内容)根据页岩气渗流特征,在水平井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压裂体大小及分布等表征参数,建立了页岩气藏非均匀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并绘制了产能递减曲线。

同时根据典型产量递减曲线划分了流动阶段,分析评价了不同压裂体展布类型下产量递减曲线特征。

(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压裂体的展布特征主要影响产气量及线性流阶段曲线特征;非均匀压裂造成水平井产气量较少、早期线性流持续时间较长。

结合压裂数据,提出了气井产量预测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小五号,楷体)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渗流模型;产能预测(小五号,黑体)中图分类号:TE21 文献标识码:A(小五号,黑体)Production decline prediction 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 in shale gas reservoir(四号,加粗)LI Yanzun1, LI Xiangfang1, XU Min1, WU Wentao2, ZHANG Xiaozhou1(小四号,姓大写)1.Oil and Natural Gas Engineering Colleg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2.Liaohe Oilfield Tarim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Panjin 124010,China(六号斜体,官方名称)Citation(小五号加粗): LI Yanzun, LI Xiangfang, XU Min,WU Wentao, ZHANG Xiaozhou.Production decline prediction 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 in shale gas reservoir [J].Oil 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2018,40(1):74-77.Abstract(小五号加粗):Shale gas reservoir is developed by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and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dominates the gas rate a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heterogeneity of formation, both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each fracturing area are not uniform.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heterogeneous fracturing on rate decline of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reservoir, by introducing the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timulated area's size and location in equations,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horizontal well flow equations is established.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rate decline curve for model are presented then. The flow regimes are divided in gas rate decline curve, the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un-uniform fracturing typ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heterogeneity of fracturing affects production rate and linear flow stage. With more heterogenous of fracturing, the gas rate becomes fewer and duration of linear flow period is longer. Exampl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production prediction of multipl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on production flow decline prediction.Keywords(小五号加粗):shale gas reservoir,multi-fracture horizontal well,production decline,flow model,production prediction基金项目(六号,黑体):国家自然基金“页岩油气高效开发基础研究”项目(编号:51490654)。

(六号,楷体)第一作者(六号,黑体):李彦尊(1982-),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非常规油气渗流及产能评价研究。

通讯地址:(102249)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XXX楼XXX室。

电话:xxx-xxxxxxxx。

E-mail:XXXXX(六号,楷体)通讯作者(六号,黑体):李相方(1955-),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天然气藏开发、油藏工程、井控安全方向研究和教学。

通讯地址:(102249)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油大厦北楼XXX房间。

电话:xxx-xxxxxxxx。

E-mail:XXXXXX(六号,楷体)0 引言(一级标题: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与常规气藏不同,页岩气藏具有储层吸附气含量高[1],渗透率低,普遍采用多段压裂开发[2]等特点。

对于页岩气生产中的产能递减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针对实际生产中生产数据波动较大的问题,Blasingame[3]等人(1989)提出引用规整化产量和物质平衡拟时间函数来降低生产数据的噪声波动,该方法既适用于变井底流压情况也适用于变产量情况。

白玉湖[4]等人(2013)研究发现,页岩气井生产中很难达到拟稳态或边界控制流阶段,利用Arps递减曲线进行评价时会低估井控储量。

徐兵祥(2013)[5]、Huang B (2015)[6]等在双孔介质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压裂水平井产能方程,并对其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了研究。

但目前产能模型普遍假设裂缝沿井筒均匀分布,水平段流量剖面各处一致。

而在实际储层中,受到储层物性及压裂工艺的影响,各压裂段裂缝半长不相同,各压裂段生产干扰严重,约三分之一的压裂段贡献了大部分产量。

因此有必要建立考虑压裂体特征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分析压裂体非均匀分布下的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特征。

在考虑吸附解吸渗流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单个压裂体内的渗流方程,利用势函数对各个压裂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耦合,建立了考虑多个压裂体非均匀分布的水平井渗流模型,并对压裂体展布特征对产量递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研究。

1 非均匀压裂水平井产气渗流模型实际储层中,压裂效果存在差异,各压裂体扩展范围互不相同,因此在模型中引入表征压裂体长宽高等展布特征的参数。

利用这些参数,结合实际压裂效果,可对储层中压裂体的非均匀分布进行描述(图1)。

根据水平井渗流模式及压裂改造程度,将储层划分3个主要渗流区域:(1)压裂体,压裂体内裂缝发育,渗透率较高,渗流以向井筒方向流动线性流为主;(2)压裂体间未受效区,该区裂缝不发育,渗流以向压裂体方向的线性流为主;(3)未压裂区,该区据井筒较远,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主要发生向水平井方向的径向流。

1.1 压裂体内考虑吸附解吸的渗流方程(5号黑体)在页岩气藏中,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气和吸附气2种方式赋存在储层中。

吸附气主要吸附在有机质孔隙表面,吸附气量可利用Langmuir吸附方程(1)表示ppnnββ+=1maxad(1)式中,n ad为p压力下吸附气量,mol;n max为最大吸附气量,mol;p为压力,MPa;β为Langmuir 系数,MPa-1。

)……(文中的符号用键盘输入,避免排版时遗漏)2 页岩气井产量递减特征图2是利用上述模型计算得到典型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曲线。

……图2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典型产量递减曲线图1 非均匀压裂水平井示意图(小五号,楷体,彩图)本研究针对3种压裂体分布类型下的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了对比,如图3。

图3 不同压裂体分布类型下产量递减曲线从图3中可看出,…(不是描述趋势,而是论述该趋势所反映出的规律,对异常处的解释等)3 实例应用利用该非均匀压裂模型对四川涪陵页岩气井递减规律进行了预测评价。

不同产量递减预测方法结算结果如表2……表2 焦页2HF井不同产量递减预测方法计算结果(小五号,细黑,表格内容小五号楷体)……4 结论(1)针对页岩气储层压裂过程中,压裂体体积量递减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

(2)水平井压裂体的非均匀分布对于产量递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

建立了考虑压裂体体积及展布的页岩气压裂水平井……参考文献(小五号,黑体):Reference:(小五号,楷体,新罗马,双语,姓大写)[1] CURTIS J B.Fractured shale-gas systems[J].Aapg Bulletin,2002, 86(11):1921-1938.[2] 吴奇,胥云,刘玉章,丁云宏,王晓泉,王腾飞.美国页岩气体积改造技术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石油钻采工艺,2011,33(2):1-7.WU Qi,XU Yyun,LIU Yuzhang,DING Yunhong,WANG Xiaoquan,WANG Tengfei.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for shale in U.S. and its inspiration to China[J].Oil Drilling & ProductionTechnology,2011,33(2):1-7[3] BLASINGAME T A, JOHNSTON J L, LEE W J.Type-curve analysis using the pressure integralmethod[R]. SPE 18799, 1989.[4] 白玉湖,杨皓,陈桂华,冯汝勇,丁芊芊.页岩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中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J].特种油气藏, 2013, 20(2):65-68.BAI Yuhu,YANG Hao,CHEN Guihua,FENG Ruyiong,DING Qianqian. Determination of key parameters in typical curve of shale gas production decline[J].Special Oil & Gas Reservoirs, 2013, 20(2):65-68.[5] XU B,HAGHIGHI M,LI X.Development of new typecurves for production analysis in naturally fractured shale gas/tight gas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3, 105(5):107-115.[6] HUANG T,GUO X,CHEN F.Modeling transient flowbehavior of a multiscale triple porosity model for shale gas reservoirs[J].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5, 23:33-46.[7] BABU D K,ODEH A.Productivity of a Horizontal Well(includes associated papers 20306, 20307, 20394, 20403, 20799, 21307, 21610, 21611, 21623, 21624, 25295, 5408, 26262, 26281, 31025, and 31035)[J]. SPE Reservoir Engineering, 1989, 4(4):417-421.2……(六号,楷体)(收稿日期:2015-08-01)(修改稿收到日期:2015-08-30)(小五号,细黑)〔编辑XXX〕预测方法自然稳产时间/a10年末累计产量/108 m3采出程度/%Xxx方法... ... ... Xxx方法... ... ... Xxx方法...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