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船舶系泊

合集下载

大型LNG船旁自在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的系泊试验研究

大型LNG船旁自在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的系泊试验研究

物理模 型试验 以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船舶在风 、 浪、 流联合作用下 、 不 同工况组合条件下船舶运动量最大值 、 最 大缆绳拉
力、 以及船舶对护舷撞击 能量 和撞击力 , 同时试验针对 2 6 . 6 万 m , 船 型分别在 3 7 0 m和 3 9 0 m两种泊位
长度进行 了对 比论证 , 并 对两 种系缆方式 ( 3 3 2 2和 4 2 2 2 ) 进行 了对 比试 验。 结果表 明, 系泊条件 随着泊位 长度缩短有改善趋势 , 运动量平均减少约 1 0 %, 系缆力减幅约 4 %~ 1 1 %, 撞击力改变不 明显。 试验条件下 各运动量均能够满足 P I A N C推荐值 , 系缆力 除波周期在 1 0 s 和l 2 s 时个别组次有超标外均能满足缆绳 设计要求 , 其中系缆方 式 3 3 2 2比 4 2 2 2要略好一些。 各船型对护舷的撞 击力和撞 击能量均小 于所选 护舷
高 峰 , 王炜正 , 李 焱 1
( 1 . 交通运 输部 天津水运 工程 科学研 究所 工程 泥 沙交通行 业重 点实验 室 , 天津 3 0 0 4 5 6 ;
2 . 中交 第二航 务工 程勘察 设计 院有 限公 司, 武汉 4 3 0 0 7 1 )
摘 要: 为满足山东 L N G项 目接收站码头工程设计 和码头使用指南制定依 据的需要 , 进行 了 L N G船模
的设计标准值 , 均满足设计要求 。 关键词 : L N G; 系泊试验 ; 运动量 ; 系缆力 ; 撞击力
中 图分 类 号 : r r V 1 4 3 ; U 6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5 — 8 4 4 3 ( 2 0 1 3 ) 0 5 — 0 3 9 8 — 0 5

系泊船舶试验中风荷载的模拟

系泊船舶试验中风荷载的模拟

系泊船舶试验中风荷载的模拟汤本靖;陈德春;周益人;张金刚【摘要】基于大型LNG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对2种试验室风荷载模拟实现技术(风机法与挂重法)进行分析与对比.由风压力试验结果得出“风机法模拟风荷载结果与多个常用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不大”的结论.风浪联合作用下的船舶系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单纯风工况下2种方法测得的系缆力有所差异,但叠加波浪荷载后这种差异变小且不同位置缆绳受力分配状况也有所改善.对上述结论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与探讨,为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中风荷载的合理模拟提供借鉴.【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5页(P30-34)【关键词】风荷载;模拟方法;船舶系泊;物理模型;系缆力【作者】汤本靖;陈德春;周益人;张金刚【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所,江苏南京210024;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1.1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清洁、高效、储量丰富的新兴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作为海上运输LNG主要工具的LNG船是一种危险品运输船,LNG泄露能对周围环境、人员及船舶本身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其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的安全要求都远较其他船型严格[1]。

特别是在LNG船舶港内作业过程中,必须使其系缆力、船舶运动量及对码头的撞击力在安全范围内[2-3]。

进行船舶系泊研究主要有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计算2种方法,但因影响船舶系泊状态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国内多认为前者结果较为可靠。

因LNG船舶尺度大、吃水浅、受风面积很大,所以风荷载对其影响远较其他船型显著。

目前,系泊试验中风荷载的模拟方法主要有风机法和挂重法2种:前者通过一组或多组风机组成风阵在模型区域内模拟风场来实现;后者通过相关公式计算出既定风速条件下原型所受风荷载,折合成模型风荷载后用挂重物的方式模拟。

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运动计算

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运动计算

L
L
∫ ∫ B64 = ξb24 dξ; B66 = ξ2 b22 dξ
L
L
其中 bij 为二维阻尼系数 ,可以采用 Lewis 剖面
法 、Frank 源汇分布法 、多参数保角变换法 、简单格林
函数法[18 ] 等求解
,
B
3 44
为三维非线性横摇阻尼
,详见
本文 2. 4 节 。
(4) 恢复力系数 Cjk
波浪 - 系缆 - 船舶三者的耦合作用机理十分复 杂 ,包含了大量的非线性效应 ,要在严格意义上对其 进行数值模拟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 。并且 ,本文 关于船舶运动的各种讨论都是在频域中进行的 ,而要 想准确地计算三者的耦合运动响应 ,则必须采用时域 方法 。考虑到本文的目的只是求解出透空式码头前 波浪作用下船舶的运动幅值 ,因此可在一定的简化假 定条件下对此问题进行讨论[8] 。
关 键 词 : 船舶运动 ; 波浪 ; STF 法 ; 透空式码头 ; 简单格林函数 中图分类号 : U661. 1 文献标识码 :A
The calculation of wave2induced motions of berthed ship
J IAN G Xue2lian , L I Yan2bao
文章编号 :100024874 (2005) 0620793209
波浪作用下系泊船舶运动计算 3
蒋学炼 , 李炎保
(天津大学建工学院 ,天津 300072)
摘 要 : 港内船舶泊稳条件是港口设计中的一个决定因素 。但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港口工程设计规范对港内泊稳标准 无统一规定 。由于波浪引起的船舶运动与波周期 、波高及船舶频率响应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不能单一地以波高或船舶 运动量作为泊稳标准 。本文讨论了将 STF ( Salvesen2Tuck2Faltinsen) 法与简单格林函数法结合计算透空式码头前的船舶运动 特性 ,试图为此问题提供一种解决工具 。与其它文献 、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本文计算值吻合良好 。

风浪流作用下码头系泊船舶运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风浪流作用下码头系泊船舶运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风浪流作用下码头系泊船舶运动响应的数值模拟作者:索华侨朱良生来源:《广东造船》2014年第03期摘要: 码头系泊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将发生较大的运动响应,运动过大会造成系泊缆绳断裂,影响码头的装卸作业。

本文建立了风浪流作用下码头系泊船舶运动响应数学模型,然后用结构物与波浪作用的时域方法进行数值计算,求得系泊船舶的运动响应,将所得结果与物理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二者总体上比较相符。

关键词:码头系泊;船舶运动响应;时域方法;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U661.32文献标识码:A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otion Response of Complex Wharf Mooring Ship Under the Action ofWind Wave and FlowSUO Huaqiao, ZHU Liangshe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Abstract:Wharf berthing ships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waves flow will result in the large motion response. If movement is too large that will cause the mooring rope breakage and affect wharf handling operation.This paper established motion response mathematical model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wind,flow and wave.Then use time domain methods to calc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structures.After obtained motion response of the mooring ship,Compare and analyze the numerical result with physical result, they are generally close.Key Word: wharf berthing;ship motion response;time domain methods;numerical modeling1引言系泊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将发生较大的运动响应,若运动过大,不但影响到装卸作业的安全,还影响到系泊船舶自身和码头结构的安全,因此研究码头系泊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运动响应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船行波对系泊船的影响

船行波对系泊船的影响
Theory and Experiment:ASCE 1975:Proceedings Offshore
Technology Conference.Houston,May 5-8,1975[C]. Houston:[s.n.],c1975,2368. [3] Flory J F.A Method for Estimating Passing Ship Forces: ASCE 2001:Ports 2001 Conference Proceedings,April 29- 30 and May 1-2,2001【C].Washington DC:[s.1L],c2001.
收稿日期:2010—03—0l 修回日期:2010—07—15 作者简介:王亥索(1981一),男,学士,主要从事港口工程设计。
规范中尚无将船行波列为船舶系缆力计算荷载的 相关规定。
有关文献中列举了多起由船行波引发的系泊船 的安全事故。其中名为JUPITER的油轮因船行波造 成断缆后导致该船完全损坏的状况…,见图l。
第47卷第5期 2010年10月总第196期
港工技 术
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V01.47 No.5 Oct.2010 Total 196
船行波对 系泊船的影响
王亥索1,杨兴晏2
(L天津市海岸带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384;Z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222)
生的最大力矩,t·m;Sr为比例系数,Sr=1.5x10-SL三;
&为比例系数,Sm=59x10—9L:;G为调整系数,Cx=
e(0.095 5-0.636 7UKt:。gR);Cr为调整系数,Cy--505157-3棚‘脚’;Cm
为调整系数,c,一(0343-2288UKC..OR);UKCDR为龙骨下富裕 水深系数.UKCDR=1—11WDDR,WDDR为水深与船 舶吃水比.在航行船与系泊船中取吃水的大值;V

日照港30万吨油码头船舶泊稳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日照港30万吨油码头船舶泊稳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中 闰分 类 号 : 5 . U6 6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日照港 集 团拟 在 岚 山港 东 侧 约 2 5k 海 域 建设 3 吨级 原 油码 头 , 头 工 潮 面 ) 经 开 挖 后 , 位 区设 计 水 深 为 2 . I航 道 设 计 水 深 为 1m( , 泊 4 71, T
1 船舶整体模 型试 验工 况组合
依 据模 型试 验 技术 要 求 , 测定 由波 浪 、 流 、 潮 风等 动力 要 素作用 时 , 同载 量 ( 载 、 不 满 半
载 、/ 载 和 14压载 ) 不 同 水 位 等 因 素 组 成 的各 种工 况条 件 下 , 舶 靠 泊 时 的 运 动 13压 / 、 船
( ) 流 流速 : 5潮 试验 取 值 为 1 8m/ . s和 1 4m/ ; . s
( ) 力 : 级 风 , 速 为 2 s分别进 行 横 风 和顺 风试 验 ; 6风 9 风 2m/ , () 7试验 潮位 : 极端 高 潮位 、 计 高潮 位 和设 计低 潮 位 。 设
工程 设 计需 要考 虑 的是 波 浪一 舶一 船 系缆 系 统一 防撞 系 统一 系靠 船 结 构 的相 互 作 用 问题 。 目
前 , 于此类 大 型 船舶 的 系靠 泊 尚无可 靠 的理论 计 算 方法 , 对 而现 行《 1工 程荷 载规 范 》 港: 3 的 相 应规 定仅 限于横 向线 性 规则 波 。因而 , 针对 实 际 工 程 , 展 船 舶 泊稳 物理 模 型 试验 , 开 为 工 程结 构设 计 和操 船 规程 的 制定 提供 可靠 依据 是 必要 的 。
下对 码 头 结 构 的作 用 力 、 舶 运 动 量 最 大值 、 大 缆 绳拉 力 、 舶 对 护舷 撞 击 能 量 和 撞 击 力 , 船 最 船 为

船行波对系泊船的影响分析

船行波对系泊船的影响分析

船行波对系泊船的影响分析汪舟红;韩国松【摘要】介绍船行波的两种算法,着重运用Flory-Remery算法通过OPTIMOOR系泊软件,结合巴基斯坦某港7.5万吨级煤码头,分析临近进港航道建设码头泊位时船行波荷栽对码头泊位上系泊船的影响,并提出不影响系泊船正常作业的临界航速,供类似工程参考.【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7页(P28-34)【关键词】船行波;系缆力;OPTIMOOR【作者】汪舟红;韩国松【作者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30;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1.1巴基斯坦某7.5万吨级煤码头靠近航道而建,处于微弯河段,码头前沿距离航道边线80 m,航道宽度200 m,为单向航道,西侧连接外海,航运繁忙。

按照港务局规定所有大船进港均需拖轮引航,航速要求不超过2 ms。

但是实际操作没有严格执行,很多船舶都是在没有拖轮引航情况下进港,航速较规定有所增加。

业主及国外咨工非常重视航道中航行船只产生的船行波对本码头系泊船只的影响,因码头前沿距航道边线的距离较近,系泊于该泊位上的船舶易受到船行波的影响,引发系泊船只的激烈摇摆运动,影响正常作业,严重时还可能发生断缆或系泊船只船体受损等事故。

本文基于这一出发点展开了研究,欲获取系泊船只还能正常工作的航速。

本文采用OPTIMOOR软件开展系泊分析。

1.1 平面布置和布缆方式码头两个泊位,港池底高程-15.5 m,总长565 m,码头主体为连片式高桩梁板结构,顶高程5.5 m,每间隔27 m布置一座1 500 kN的系船柱;东西两侧均设有系缆墩,顶高程5.9 m,每个系缆墩上各配备一座1 500 kN的系船柱,系缆墩较主体结构后退8.5 m(图1)。

本文仅取一侧作为研究对象,即船舶系靠在西侧。

缆绳布置采用4-2-2的方式(图2),即艏艉缆各4根,横缆各2根,倒缆各2根,共16条缆。

波浪下“蓝鲸”号起重船系泊吊装组块耦合运动响应

波浪下“蓝鲸”号起重船系泊吊装组块耦合运动响应

波浪下“蓝鲸”号起重船系泊吊装组块耦合运动响应朱绍华;于文太;李广帅;季红叶;谢芃;骆寒冰【摘要】采用水池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蓝鲸”号大型起重船吊装海洋平台上部组块的过程开展运动响应研究,对比分析无吊物和吊物施工时的运动结果,两者吻合较好,讨论在顶浪规则波工况下该复杂耦合系统的运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揭示在波浪中系泊起重吊装组块耦合运动机理,为海洋平台吊装施工作业提供技术支持.【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平台》【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5页(P53-57)【关键词】起重船;吊装作业;耦合运动响应;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作者】朱绍华;于文太;李广帅;季红叶;谢芃;骆寒冰【作者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6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61;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6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350;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350;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4.40 引言在系泊起重船吊装海洋平台大型上部组块时,现场风、浪、流等海洋环境条件复杂。

如果上部组块运动幅度较大,其将不能被正常安装到导管架上,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在严重情况下,剧烈的组块运动会威胁海洋平台结构物和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

随着需吊装的上部组块质量的逐渐提高,合理分析预报施工时吊物的运动响应,可有效指导现场安装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及安全性。

开展波浪下系泊起重船与吊物的耦合运动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起重船-吊物系统的耦合运动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

董艳秋等[1]研究起重船在波浪中作业时吊物系统的动力响应,建立在起吊过程中重物运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采用新切片理论在频域内得到船体的运动,用Runge-Kutta方法在时域内求得重物在空间的动力响应和吊索的动张力。

汪娟娟等[2]利用 MOSES 计算软件,分析船舶-吊物耦合系统的运动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船舶系泊杨宪章1,刘 毅2,李文玉1(11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222;21天津市海岸带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摘 要:通过波流联合作用下开敞式深水码头系泊试验研究成果的分析,阐述了流对系泊船舶的作用性质,波流联合作用下系泊船舶动态特征,缆绳选择及系缆方式,并对试验方法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开敞式码头;系泊船舶;波流联合作用;缆绳;试验方法中图分类号:TU675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88(2006)0120008204M oor i ng of Sh ips under Jo i n t Action of W aves and Curren tsYAN G X ian2zhang1,L I U Y i2,L IW en2yu1(11T ianjin Po rt Engineering Institute,T ianjin 300222,Ch ina;21T ianjin Coastal Zone Company,T ianjin 300384,Ch 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moo ring tests of sh i p s moo red to an open type jetty under the j o int acti on of w aves and currents,the paper expoun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s acting upon moo red sh i p s, dynam ic behavi o r of moo red sh i p s under the j o int acti on of w aves and currents,and selecti on of moo ring cables and pattern of moo ring.T he paper also offers the recomm endati ons fo r selecti on of testing m ethods.Key words:open type jetty;moo red sh i p;j o int acti on of w ave and current;moo ring cable;testing m ethod1 引言开敞式码头一是没有防波堤掩护,码头泊位处波浪较大;二是一般地处水深流急海域,水流对系泊船舶的作用已不容忽视。

为此,评价码头泊稳标准不能仅凭波浪而定,必须考虑水流对系泊船舶动态特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宝钢马迹山30万吨级矿石码头系泊试验为例,结合其它几个工程波流联合作用下的系泊船舶试验研究成果,阐述波流联合作用下的系泊船舶的动态特征,并对试验方法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2 相对流向对系泊船舶流力的影响所谓相对流向即水流流向与码头轴线间的夹角。

相对流向不仅决定船舶所受流力的大小,而且决定了流力作用方向和流压中心的位置。

相对流向越大,其流压越大,流压角也越大。

流压中心越靠近船舯位置,即,相对流向越大,对系泊船舶越不利。

日本《港口建筑物设计标准》和《港口工程荷载规范》均给出了来自船侧方向的水流阻力公式:R=12ΘCV2B′式中:R为水流阻力;Θ为海水密度;C为水流压力系数,是与相对流向角有关的流压系数;B′为吃水线下船侧面积。

收稿日期:2005209228作者简介:杨宪章(1943-),男,教授级高工,港工专业。

日本辶十丰次、森信笃、山内保文根据大型船实验,对不同h(水深) d(吃水)给出了水流压力系数C与相对流向Η间的关系图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系泊船舶受横向流作用(Η=90°),h d=111,115,710时,其流压力系数C分别为416、213、0195;而当相对流向为5°时,相应h d的流压力系数C却仅为013,0115和0106,也就是说,相对流向Η= 90°和Η=5°时,其流压系数C相差15倍以上,可见相对流向对流力影响之巨大。

这也是《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规定“开敞式码头的轴线方向宜与风、浪、流的主导方向一致”的原因所在。

3 离岸流和向岸流由于水深和造价,并从尽量少改变流场、减少淤积考虑,开敞式码头一般设计成透空结构。

其码头轴线应和潮流流向基本一致,其夹角应尽量小一些。

潮流为往复流,如果涨潮流是向岸流,流力将系泊船舶压向码头;相应落潮流即为离岸流,流力将系泊船舶推离码头,此时在波流联合作用下船舶系缆处于最不利状态。

4 波流联合作用下系泊船舶的动态特性以上海宝钢马迹山30万吨级矿石码头系泊试验为例,阐述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船舶动态特性。

411 自然条件30万吨级开敞式矿石码头所在的马迹山港位于嵊泗县2006年2月 第1期 总第141期 中国港湾建设Ch i n a Harbour Eng i n eer i n g Feb1,2006 To tal141,N o11马迹山岛外侧,港址岸线蜿蜒,岸坡陡峭,礁石、礁盘众多,地形地貌复杂。

港址水深条件很好,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处距岸线200多m,水深即达-20~-30m(见图1)。

原设计涨潮流与码头轴线夹角13°,为艏向来流,属离岸流,流速为2124m s。

落潮流与码头轴线夹角也是13°,为艉向来流,属向岸流,流速为1178m s。

为改善船舶系泊条件,在码头东侧岸边拟建一道约160m长的导流堤。

建堤后,涨潮流与码头轴线夹角减小为7°,流速为2130m s;落潮流与码头轴线夹角2°,流速为1178m s。

试验波浪:顺浪H4%波高为115m,210m,横浪H4%图1 宝钢马迹山矿石码头一期25万t、二期30万t总平面布置图为112m,118m;周期为6s,8s和10s。

412 码头、系缆及护舷码头为打入桩梁板结构。

沿码头每隔24m布设一组(一鼓一板)SU C2500H鼓型橡胶护舷。

原设计系泊缆绳采用 32mm钢丝缆,其破断力为740kN,系缆方式采用5、4、2、2、4、5布法,即艏、艉缆各5根,艏、艉横缆各4根,艏、艉倒缆各2根。

艏缆设计每个系船柱系带2~3根缆绳,因系船柱布置过于紧凑,涉及缆绳传感器的装配问题,将5根缆绳合为一组,其它各缆均按设计布设。

其中艏横、艉横各4根缆绳,每个系船柱系带2根,这样则形成两组艏横缆,两组艉横缆。

横缆从艏至艉命名为艏横 、艏横和艉横 、艉横 。

详见图2。

图2 30万吨级矿石船原设计系缆布置图413 原设计系缆的系泊试验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在一期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东侧延长线上,其自然条件基本相同。

一期25万吨级矿石码头投产后,频频出现船舶断缆现象,影响了码头作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查找断缆原因,30万吨级矿石船原设计系缆采取基本同一期25万吨级矿石船一样的缆绳和系缆方式。

试验表明,30万t系泊船舶,在设计低水位-1178m,满载,相对流向13°(艉向来流,向岸流),流速1178m s,横浪H4%=112m,周期T=6s的不规则波,波流联合作用下,艏横缆 最大缆力已达1100kN,该缆已处于破断临界状态。

当波高增大到H4%=118m时,艏横缆 最大缆力达1615kN,远超过缆绳的破断力,艏横缆 断缆。

在设计高水位+2120m,半载,相对流向13°(艏向来流,离岸流),流速2124m s,横浪H4%=112m,周期T=6s的不规则波,波流联合作用下,艏横缆 的最大缆力达1246kN,艉横缆 的最大缆力为1073kN,均接近缆绳的破断力。

当波高增大到H4%=118m时,横缆 和艉横缆的最大缆力分别达1681kN和1714kN,超过了缆绳的破断力,该两组缆将发生断缆。

・9・2006年第1期 杨宪章,等: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船舶系泊 在设计高水位,1 3载(压载),与半载相同条件的波流联合作用下,随船舶运动量的增大,在H 4%=112m 时,艉横缆 最大缆力达1689kN ;H4%=118m 时,更高达2500kN ,艉横缆 将发生断缆。

试验很好地验证了一期25万吨级矿石码头系泊时的断缆情况,宝钢专家和码头操作人员一致认为试验结果符合现场情况,证明本次试验流的模拟基本上是正确的。

为进一步验证流对系泊船舶的影响,特意进行了不加流,单纯波浪作用的试验。

试验结果与波流联合作用的试验结果相比,船舶运动、撞击力和缆力视流为向岸流、离岸流的不同,无流和波流联合作用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因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述。

但有一点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即无流,单纯波浪作用时,系泊缆绳不再断缆。

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流对系泊船舶的影响及试验中正确模拟流的重要性。

414 缆绳及系缆方式改变后的系泊试验通过原设计缆绳及系缆方式的系泊试验,并通过现已投产的一期25万吨级矿石码头系泊断缆情况的分析,认为原设计所采用的钢丝缆弹性变形较小, 32mm 的钢丝缆其破断力也仅为740kN ,且总的系缆根数偏少,对此提出了改缆建议。

经业主及设计单位研究,对缆绳及系缆方式进行了修改调整:①将艏、艉缆及艏、艉横缆均改为周径30c m (12英寸)的尼龙缆(破断力为1500kN ),艏、艉倒缆由 32mm 的钢丝缆改为 36mm 的钢丝缆(破断力为850kN );②系缆方式由“5、4、2、2、4、5”变为“6、4、2、2、4、6”,且艉缆6根按3根长3根短布置,带缆点向内错一个系船柱,目的是适当减小缆长,增大对船舶的约束力(见图3)。

改尼龙缆的目的是增大缆绳的弹性变形,加大承受力;艏、艉倒缆用 36mm 的钢丝缆是为了约束因流而造成过大的船舶纵移;增加缆绳根数,减短艉缆是为了限制船舶过大的运动,增加缆绳总体承受力。

业主及设计单位根据试验情况,为减小流力,拟在码头东侧建一道长160m 的导流堤,以改变流向,减小流与码头轴线夹角。

经流场试验,建导流堤后,涨潮流与码头轴线夹角由原设计13°减小为7°,落潮流与码头轴线夹角由原设计13°减小为2°。

为对改缆后的系泊状态做全面的评价,对无导流堤即图3 30万吨级矿石船改缆后系缆布置图原设计流向及建导流堤后流向均进行了试验验证。

试验表明,改缆后的系泊船舶无论在设计流向还是建导流堤后流向的波流联合作用下,不论满载、半载、压载,当H4%≤210m ,T <10s 时系泊缆绳均不断缆。

试验结果经业主、码头操作人员、设计单位及专家组审查,认为缆绳和系缆方式合理,与一期已投入运营的25万吨级码头系泊情况相比照,认为试验结果是正确的,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