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高中生物涉及的酶总结。

合集下载

生物酶的相关知识点

生物酶的相关知识点

细胞代谢物质跨膜运输与酶和ATP核心考点整合考点整合一:物质跨膜运输 1.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2.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O2浓度特别提示:①乙图中,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运载物质载体数量的限制,细胞运输物质的速率不再增加。

②丁图中,当O2浓度为0时,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供能,细胞也可吸收物质。

(3)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例1】(2010·广东卷,1)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2010·成都质检)在水池中沉水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难以进入丽藻考点整合二:酶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影响酶催化效率的因素的研究方法(1)自变量:要研究的因素。

(2)因变量:酶的催化效率。

(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

3.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1)酶浓度在有足够多的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如图所示。

(2)底物浓度当酶浓度、温度、pH等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所有的酶全部参与催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增加了,如图所示。

(3)pH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表现出活性,其中酶的活性最强时的pH即为该酶的最适pH。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酶的概念与特性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而自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永久性改变。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控性。

高效性体现在酶能够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如常温、常压、中性pH值)催化反应,且反应速率比非催化反应快上百万倍。

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的三维结构决定的。

可调控性意味着酶的活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底物浓度、pH值、温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等。

酶的分类与命名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合成酶和异构酶。

酶的命名通常遵循国际酶学委员会(IUBMB)的规定,以“EC”为前缀,后跟四位数字,数字的前两位表示酶的大类,后两位表示酶在该大类中的次序。

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分为四级:一级结构是酶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元素的空间排列;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的集合。

酶的活性位点通常位于其三维结构的凹陷区域,底物分子与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进行催化反应。

酶的催化机理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包括底物定向、转化状态稳定和能量传递。

酶通过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使底物分子的正确取向和定位,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在转化状态稳定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被稳定,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能量传递则涉及到辅酶或辅基的参与,它们可以暂时存储或转移能量,协助酶完成催化过程。

酶的调控酶的活性调控是细胞精细调节代谢过程的重要方式。

酶的调控方式包括:1. 基因表达调控:通过控制酶蛋白的合成量来调节酶的活性。

2. 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等,改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

3. 底物浓度:底物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4. 反馈抑制: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抑制途径开始时的关键酶,防止过量合成。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1 、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的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在机体内行使催化功能的生物催化剂。

目前已发现的酶约有万余种,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常见的酶及功能概括如表1所示。

2、酶的化学本质一般认为,自然界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仅有少数为RNA。

蛋白类的酶可分为单纯酶(其分子组成全为蛋白质)和全酶(含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成分,图1)两种。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大多数核酶具有剪切RNA的功能。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历程,科学家已证实自然发生的14种核酶(表2)。

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涉及的核酶主要有催化真核细胞核mRNA前体剪接的剪接体和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核糖体。

3、酶作用的机制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生化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目前该机制一般用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其核心是酶在催化过程中首先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分解成酶和产物,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均不变。

4、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的反应相比,酶促反应的速率一般要高1010~1012倍,甚至更高(表3)。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酶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严格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底物,使其发生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酶的催化活性依赖其空间结构的完整,一旦变性则会失去催化能力。

高温、高压、极端pH和重金属盐等都容易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故酶促反应要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如常温、常压等。

核酶在发挥作用时与上述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特征,也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对温度、pH敏感等。

5、关于酶专一性的假说酶作用的专一性源于酶在催化时存在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过程。

酶的活性中心又称活性部位,是指酶分子中能直接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图2)。

5.1“锁钥”学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课后习题中展示了酶作用专一性的“锁钥”学说。

其主要观点是底物的结构(形状、大小、电荷的分布等)必须与酶活性中心的构象非常吻合才能结合"。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1.各种水解酶2.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

属于转移酶。

3.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

属于裂解酶。

4.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属于异构酶。

5.PEP羧化酶: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羧化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这是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的反应。

属于合成酶。

6.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移作用。

属于氧化还原酶。

此外,在“遗传及基因工程”内容中还有。

7.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的双链解开。

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

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9.DNA连接酶:在具有游离5'磷酸基团和3'羟基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

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0.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

在“免疫”内容中还有。

11.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因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多糖上的糖苷键而得名。

在医药上,它是—个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生物固氮部分还有:12.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为铁蛋白,一为钼铁蛋白。

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有此酶。

13.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

14.RNA聚合酶:结合DNA双链,延长RNA链,用于转录RNA。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高中生物课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课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课堂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负责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 细胞质中包含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2. 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包括mRNA、tRNA和rRNA。

3.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实现物种的优化。

三、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2. 生物界分为多个大类群,如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等。

3.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四、生物的代谢过程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能量的过程。

4.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大分子,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五、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2.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3. 有性生殖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遗传上多样性的后代。

4. 无性繁殖则通过单个亲本产生遗传上相似的后代。

六、生态环境与生物的关系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生物的生长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4.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污染、栖息地破坏等。

七、人体健康与疾病1.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工作。

2021年高中生物高考考点闯关9: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021年高中生物高考考点闯关9: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闯关9——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一、课标、考纲要求(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内容要求】概念2 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2.2 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2.2.1 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活性受到环境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2.2.2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二)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19)【生物知识内容、要求】细胞的代谢⑵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二、核心知识梳理三、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 关于酶的本质、功能及特性的判断⑴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因此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⑵酶的功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即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变得更易于进行,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提供能量,也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发生变化。

⑶酶的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人在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其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②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不能继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而胃液的pH为2左右。

③胰岛素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其原因是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若口服会被蛋白酶水解。

考法2 影响酶促反应因素的分析与判断⑴温度和PH变化对酶促反应的影响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空间结构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③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⑵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酶是一类能够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常见于生物体内,具有高效、特异性和可逆性等特点。

下面是高中生物酶的知识点总结:
1. 酶的性质:
- 酶分子激活能较低,催化反应速度快。

- 酶可以选择性地促进某种底物的反应,也可以受到抑制剂的影响。

- 酶催化的反应通常是可逆的。

在反应达到一定平衡时,产物和底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2. 酶的分类:
- 按照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脱羧酶等。

- 按照反应底物:蛋白酶、脂肪酶、糖苷酶等。

- 按照反应条件:酸性酶、碱性酶等。

3. 酶的影响因素:
- pH值:不同的酶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酶活性在特定pH值区间内最高。

- 温度:酶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最高,但超过一定温度会导致酶失活。

- 底物浓度:当底物浓度高于一定值时,反应速率不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酶的催化位点已全部占满。

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 帮助生物体进行代谢活动,例如消化食物、合成有机物质。

- 调节代谢反应的速率,维持代谢平衡。

- 参与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攻击,例如生物体内的酶可低温杀菌。

5. 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 酶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制浆造纸等领域。

- 酶制剂也可用于环境保护,例如处理废水、垃圾等。

高中生物 章节知识要点 酶的特性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章节知识要点 酶的特性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优化全析]通过上节课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我们认识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效率(速度)要远远高于Fe 3+的作用,这就是酶的高效性。

全析提示酶只改变反应速度,而不改变反应平衡。

1.酶具有高效性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

这些化学反应的高速顺利进行都需要酶的催化,即使像CO 2水合作用这样简单的反应也是通过体内碳酸酐酶催化的CO 2+H 2O −−−−→−碳酸酐酶H 2CO 3每个酶分子在1s 内可以使6×105个CO 2发生水合作用,这样可以保证使组织细胞中的CO 2迅速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肺泡及时排出,这个经酶催化的反应,要比未经催化的反应快107倍。

再如刀豆种子中脲酶催化尿素水解的反应:要点提炼关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三个特征可通过作相关的实验 设计加深理解。

在20℃时,脲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是3×104s -1,无酶催化时,尿素水解的速率常数为3×10-10s -1。

可见,脲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比非催化反应速率加快了1014倍。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据报道,如果在人的消化道中没有各种消化酶类参与催化作用,那么,在体温37℃的情况下,要消化一餐简单的午饭,大约需要50年。

经过实验分析,动物吃下的肉食,在消化道内只要几小时就可以完全消化分解;在将唾液淀粉酶稀释100万倍后,仍具有催化能力;体内产生的一些有害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催化细胞内呼吸作用一系列化学反应的酶也有很高的作用效率,从而保证机体所需能量的持续高速供应。

由此可见,酶的催化效率是极高的。

全析提示酶的高效性是保证机体代谢各种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高效进行的 前提条件。

2.酶具有专一性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