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查房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课件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课件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加重溃疡病的相关因素 • 指导患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 告知患者简单的止痛方法 • 告知患者食物的选择,降糖药,调脂药等疾病相关药物的服药方法及
注意事项 • …………
·
20
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 评估诱因
反应性低血糖/药物性低血糖
• 病情检测
有无心悸、出汗、饥饿感、无力等
• 急救措施
• 预防措施
避免诱因(空腹运动?) 规范用药 合理饮食(少食多餐)
糖果
·
21
❖护理评价
1. 病人能说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情绪稳定,戒除烟酒,饮食 规律,能合理选择食物
2. 能正确服药,疼痛减轻并消失 3. 能建立合理的饮食方式和结构 4. 患者不发生或少发生并发症
·
22
研究进展
• 薛玉堂的研究表明,运用平胃散加蒲黄、五灵脂、山楂等药味,对 气滞血瘀型胃脘痛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可通过方药燥湿除满、健胃 消食、活血化瘀等功效,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食欲:良好 饮食习惯:清单 嗜好:无 皮肤:完整 二便:大便不成形, 小便频 睡眠:正常 自理能力:完全自理
·
11
❖护理诊断
1. 疼痛 与胃气失和,胃部炎症有关 2. 焦虑 与病程长,病情反复,求愈心切有关 3. 神疲乏力 与脾胃气血,清阳不布,年纪大,糖尿病等有关 4. 营养失调 与胃痛、糖尿病,脂肪肝等有关 5.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6. 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
12
❖护理目标
1. 患者胃痛缓解以至无明显感觉,不影响日常生活 2. 患者焦虑缓解,能正确对待自身病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 3. 患者无明显疲乏无力感 4. 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营养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5. 患者能基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的检查、治疗等能给予积极的

【精编】胃脘痛护理查房PPT课件

【精编】胃脘痛护理查房PPT课件

生活方式指导
总结词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促进病情康复。
详细描述
建议患者在饮食方面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过 度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鼓励患者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心理支持与疏导
总结词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问题。
疾病认知教育
总结词
帮助患者了解胃脘痛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 知水平。
详细描述
向患者介绍胃脘痛的常见原因,如胃炎、胃溃疡等,以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如上 腹部疼痛、饱胀、嗳气等。说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效果,如药物治疗、饮食调理 等。强调预防措施,如规律饮食、避免刺激性物质摄入等。
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 物,并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
应。
通过分散注意力、放松技巧等 非药物方法减轻患者疼痛。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焦虑 、紧张等情绪加重疼痛。
饮食与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
对于严重胃脘痛患者,可适当给予肠 外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 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 入,有助于缓解胃脘痛症状。
03 胃脘痛中医护理 技术
穴位按摩
01
02
03
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中线,脐 上四寸处,按摩此穴位可 缓解胃脘痛、腹胀等症状 。
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 寸处,按摩此穴位可调理 脾胃、促进消化,缓解胃 脘痛。
按摩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三 寸处,按摩此穴位可调理 肝、脾、肾,缓解胃脘痛 、腹胀等症状。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优秀PPT资料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优秀PPT资料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胃脘疼痛)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 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胃脘疼痛)
息。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制定推荐食谱,改变以往不合
理的饮食结构。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四、健康指导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为原则;宜细嚼、 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 品,戒烟酒、浓茶、咖啡。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熨胃脘部。(小茴 香、食盐、葱白炒热)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中
极等。
(二)胃脘胀满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 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二)胃脘胀满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 阙、中脘、关元等。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合谷。
7.遵医嘱艾灸,取穴:神阙钟,每日2~3次
(三)嗳气、反酸
1.观察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 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胃脘痛中医护理查房PPT(完整版)

胃脘痛中医护理查房PPT(完整版)

胃息肉如何预防?
2、息肉的化学预防:腺瘤性息肉属 于癌前病变,可采用化学方预防。非 甾体类抗炎药物可预防癌变的发生,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和酶 介导的前列腺素合成与抑制致癌物激 活而发挥作用的。同时舒林酸(奇诺 力)是一种非甾体类前体药物,吸收 后需经生物转化形成有活性代谢产物 ,常用剂量为400 mg/d口服,主要副 作用为胃肠道反应。临床发现,舒林 酸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肠 道息肉消退,动物实验也证实该药能 预防致癌剂诱发的肠道肿瘤发生。但 其作用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现病史:胃脘疼痛,以胀痛为主,偶有刺痛,嗳气反酸,无胃内灼热感,无发热恶寒,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慌,乏力 ,纳差,稀软便,无黏液脓血,小便调。
★当出中现消药化道反熏出血酸洗时,,我们该无如何胃做好内灼热感,无发热恶寒,无头晕头痛, 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慌,乏力,纳差,稀软便, 5、由于不经肝脏代谢,无毒副反应,特别适合于胃肠疾病患者。
神疲乏力 与营养摄入不足、年纪大有关
焦虑 与病程长、病情反复、求愈心切有关
知识缺乏 与不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潜在并发症 与胃痛反复发作,胃部息肉有关
❖护理措施
1. 疼痛:与脾胃运化失常、胃部息肉有关(指导缓解疼痛)
疼痛时卧床休息 使肌肉放松
艾灸合谷穴
按摩中脘穴
转移注意力、深呼吸、听音乐
碱性食物
• 告知患者简单的止痛方法 • 告知患者食物的选择,止疼药
等疾病相关药物的服药方法及 注意事项
5.潜在并发症:与胃痛反复发作,胃部息肉有关
①胃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 ②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
癌前病变 ③目前胃息肉是一种行内公认的癌前病变。许多胃癌是由息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 多餐为原则;宜细嚼、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 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咸、过酸、生冷之 品,戒烟酒、浓茶、咖啡。 (三)情志调理
(一)生活起居
五、护理难点



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解决思路: 1.利用多种形式向患者介绍食疗及养生方法, 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2.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及门诊复查,筛查危险因 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3.对目标人群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和效果评价。
六、护理效果评价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二)胃脘胀满 (三)嗳气、反酸 (四)纳呆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出现疼痛加 剧,伴呕吐、寒热,或出现厥脱先兆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伴有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指 导患者暂禁饮食,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 3.根据证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护,忌食辛辣、肥甘、煎炸之品,戒烟酒。 4.调摄精神,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情志转移方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 音乐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等。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中脘、天枢、气海等。 7.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交感、神门、 肝胆、内分泌等穴位。 8.遵医嘱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熨胃脘部。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关元、中极等。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7.胃络瘀阻证:进食活血祛瘀食物,如桃仁、山楂、 大枣、赤小豆、生姜等。忌粗糙、坚硬、油炸、厚 味之品,忌食生冷性寒之物。食疗方:大枣赤豆莲 藕粥等。
·
11
情志调理
1.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 情绪。
2.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指导患者采用移 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针 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 法。
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制定推荐食
谱,改变以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 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
化及时增减衣服。
·
8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1
·
9
饮食指导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为原则; 宜细嚼、慢咽,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忌食辛辣、肥甘、过 咸、过酸、生冷之品,戒烟酒、浓茶、咖啡。
1.肝胃气滞证:进食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香橼、佛手、山楂、 桃仁、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 红薯、南瓜等。食疗方:金桔山药粟米粥等。
2.肝胃郁热证:进食疏肝清热的食物,如栀子、杏仁、薏苡仁、 莲子、菊花等。食疗方:菊花饮等。
3.脾胃湿热证:进食清热除湿的食物 Nhomakorabea如荸荠、百合、马齿苋、 赤小豆等。食疗方:赤豆粥等。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 2.药熨法:温度保持在60~70℃,不宜过高,以免灼伤 3.穴位注射 4.艾灸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6.穴位按摩 7.拔火罐
·
6
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二)饮食指导 (三)情志调理

胃脘痛的护理 ppt课件

胃脘痛的护理  ppt课件
胃脘痛
中医院一病区
一. 中医概述
• 中医病名:胃脘痛 西医病名:慢 性胃炎
• 定义: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 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称之为胃脘痛 又称胃痛。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六、一般护理
•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 2.病室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病史整洁。
• 3.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 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 可下床活动。
七、病情观察
• 1.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 饮食的关系。
• 2.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 状。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病例汇报
• 患者:李**,男,51岁,于2016年 6月7日收住入院。
• 主因:间断胃痛,反酸一年,加重 1月。
三、 临床表现
• 1.胃脘部胀满、胀闷 • 2.吐酸 • 3.納呆 • 4.胁胀腹胀
﹝2﹞胃痛吐酸或疼痛明显可给 予乌贝散3-5g温开水调服以理气止 痛。
﹝3﹞中药汤剂宜少量多次温服。 如伴呕吐,可在服药前可用鲜生姜 擦舌面。
• 2.针灸治疗 ﹝1﹞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是畏惧
针或是初次接受针灸的病人,他们 对针灸治疗还不甚了解。护士要做 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向其介绍针灸 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是病人克 服恐惧心理,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针灸治 疗。
﹝5﹞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 理常规。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PPT课件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pptPPT课件
(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 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 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
4
常见证候要点
(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 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 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 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 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 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 白,脉沉弱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
消化内科
-
1
常见证 候要点
常见症 状/证候
施护
中医特 色治疗
护理
健康指 导
-
2
常见证候要点
肝肝脾脾脾胃胃 胃胃胃胃胃阴络 气郁湿气虚不瘀 滞热热虚寒足阻 证证证证证证证
-
3
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 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 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9.遵医嘱药熨,脾胃虚寒者可用中药热奄包热 熨胃脘部。
10.遵医嘱拔火罐,取穴:背腧穴。 11.遵医嘱TDP电磁波治疗,取穴:中脘、天枢、
关元、中极等
-
8
(二)胃脘胀满
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 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根据食滞轻重控制饮食,避免进食过饱。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郁怒、悲伤等情志刺激。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胃俞、肾俞、
3.忌生冷饮食,少食甜、酸之品,戒烟酒。 4.指导患者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避免恼怒、抑
郁。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穴:双侧足三里、内关。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足三里、合谷、天突、中
脘、内关等。 7.遵医嘱艾灸,取穴: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转归
治疗前 胃脘疼痛 治疗后
嗳气反酸 乏力,纳差 粪便常规:隐血 试验弱阳性
胃脘无明显疼痛 嗳气反酸好转 无胃内灼热感 乏力、纳差好转
粪便常规:隐血 试验阴性
患者好转出院
查房流程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病情分析阐述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相关知识链接提问与讨论
查房小结
病情分析阐述
病 因
遗传 目前胃息肉的 病因不明,考 虑和以下有关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查房
胃脘痛的概念
胃痛,又称胃脘 痛,是由外感邪 气、内伤、饮食、 情志、脏腑功能 失调等导致气机 郁滞,胃失所养, 以上腹胃脘部近 歧骨处疼痛为主 症的病证。
查房目的
1 掌握胃脘痛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 掌握胃脘痛患者的健康宣教
2
3 4
掌握胃脘痛的并发症及中医护理 提高护士对胃内息肉病的专科护理能力 了解新进展“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 熟悉胃内息肉病的相关知识 治疗的”的相关知识。
28床,黄玉香,女,69岁, 住院号:15003491,城镇医疗保险。 主诉“反复胃脘疼痛4年余”。 入院日期:2015-04-24 中医诊断:胃脘痛 (脾胃气虚兼瘀证) 西医诊断:1)消化道息肉(胃息肉) 2)慢性浅表性胃炎
二、主诉、现病史及既往史
主诉:反复胃脘疼痛4年余。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胃息肉病史4年余,曾多次在农 垦医院、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每次均治疗后好转 出院。 现病史:胃脘疼痛,以胀痛为主,偶有刺痛,嗳气 反酸,无胃内灼热感,无发热恶寒,无头晕头痛, 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慌,乏力,纳差,稀软便, 无黏液脓血,小便调。 个人史:海南黎族人,无工作,已婚,育有子女, 家庭支持系统良好,个人无不良嗜好。
一定要定期复查哦
护理评价
1. 患者能说出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有所缓解,并掌 握简单减轻疼痛的方法。 2. 能正确服药,饮食规律,能合理选择食物。 3. 患者了解营养对疾病的治疗、治愈有所帮助。
五、治疗经过
西医治疗
对症处理 行气止痛:木香顺气丸 养心生肌:康复新液 抑酸护胃: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营养支持: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 胃肠电治疗仪以健中医调护:多休息,调畅情志 中药汤剂: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耳针(取穴:脾、胃、肝、胆、大肠) 艾灸(足三里、三阴交、合谷) 中药贴敷(中脘) 拔罐(神阙、中脘、天枢) 中药熏洗
消化道的常规检查
• 胃镜——金标准 (目前临床上最先进的胃镜是胶囊内镜。) • X线钡餐
• 气钡双重造影
• 幽门螺杆菌检测(C13和C14尿素呼气试验)
查房流程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病情分析阐述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相关知识链接提问与讨论
查房小结
护理诊断
措施
评价
护理诊断
疼痛 神疲乏力 焦虑 知识缺乏
三、体格检查
体查:T36.5℃、P70次/分、R20次/分、 BP110/70mmHg。神清,精神稍差,未闻及呕吐、 呃逆等异常声音,无特殊气味,舌淡暗,苔薄白, 脉细弱。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无瘀斑,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及明 显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 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稍隆,上腹部轻压痛,无 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呈 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 音无亢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四、辅助检查
辅查: 胃镜:1)胃体、胃底多发性息肉(查病理示 炎性息肉,排除肿瘤) 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 查粪便常规:隐血试验弱阳性 抽血检查:血钾:3.1mmo1/L↓、血钙:1.9mmol/L ↓ ,血沉:35mm/h↑ 、CRP :18 ㎎╱L ↑ ,考虑和息肉有关, 其余正常。 血常规、尿常规、肿瘤全项正常。
• 告知患者食物的选择,止疼药 等疾病相关药物的服药方法及 注意事项
5.潜在并发症:与胃痛反复发作,胃部息肉有关
①胃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 ②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 癌前病变 ③目前胃息肉是一种行内公认的癌前病变。许多胃癌是由息 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
2、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避 免紧张、恐惧、烦躁、焦虑的等不良情绪。 3、应热情接待患者,做好细致耐心
的安慰解释工作,多与病人加
强沟通,耐心听取病人的述说,
取得患者的信任。
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胃息肉的相 关因素 • 指导患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 告知患者简单的止痛方法
考虑和遗传有关系
环境
环境因素改变致 基因异常或突变基因
病毒 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HP): 目前认为是最主要的病因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 菌,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存。 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 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 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 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潜在并发症
与脾胃运化失常、胃部息肉有关
与营养摄入不足、年纪大有关
与病程长、病情反复、求愈心切有关 与不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与胃痛反复发作,胃部息肉有关
护理措施
1. 疼痛:与脾胃运化失常、胃部息肉有关(指导缓解疼痛)
疼痛时卧床休息 使肌肉放松
艾灸合谷穴
转移注意力、深呼吸、听音乐
按摩中脘穴
碱性食物
制酸药
局部热敷
针灸止痛 必要时用非甾体抗炎药
2.神疲乏力:与营养摄入不足、年纪大有关
① 少食多餐,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食 ② 食物的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
宜:
清淡排骨汤

药膳饮食
新鲜蔬果
不宜:
烟酒
浓茶咖啡
辛辣食物
暴饮暴食
3.焦虑:与病程长、病情反复、求愈心切有关
1、耐心做好解释及心理疏导安慰工作,向患者介绍 治疗效果好的病例,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
5
查房流程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病情分析阐述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相关知识链接提问与讨论
查房小结
查房流程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病情分析阐述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相关知识链接提问与讨论
查房小结
简要病史
• • • • • 一、患者一般情况 二、主诉、现病史 三、体格检查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经过与转归
一、患者一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