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分析_姜慧敏

合集下载

浅谈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浅谈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浅谈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阿司匹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应用的合成药物之一。

主要成分是水扬酸。

具有退热止痛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多少代医生的不断探索, 还发现了阿司匹林的又一个功效: 它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 能应用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使用后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达到25%。

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出如下探讨。

1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分以下几相阶段的应用1.1 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那些年龄在40岁以上和绝经期妇女, 在这些患者的身上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片剂, 口服治疗, 能有效降低这些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老年性卒中和老年痴呆服用阿司匹林, 其知觉度每年可恢复17%-20%, 且不易再复发。

对发病率亦有明显影响, 据文献报告可降低30%以上。

在一级预防中, 阿司匹林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达32%[1], 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患有心脏病或脑卒中的绝经后女性的死亡危险。

1.2 在二级预防中的应用对于已经有过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在已有治疗诊断的前提下, 可以长期给予阿司匹林来辅助治疗。

在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 阿司匹林能够减少心血管事件25%[1], 从而大大降低了发生率。

1.3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来说, 目前医学界一致意见是都应该在发病后尽可能早的应用阿司匹林, 如果和氯吡格雷同服, 比单服阿司匹林的效果更好。

2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2.1 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是具有实效的。

它主要是通过干扰血小板聚集而实现。

研究证实, 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烷A2 (TXA2) 能使血小板活化、聚集, 并引起血管痉挛,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TXA2途径减少血小板聚集而发挥作用。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 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能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约30%[2]。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专家建议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专家建议

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
Framingham冠心病CHD风险评估积分
• 应用最广泛 • 积分低危为<10%,中危10-20%,高危>20%
ESC SCORE评分系统
AHA/ACC工作组风险评估方程
平衡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及风险
安全性问题:争议
• 阿司匹林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有效性毋庸置疑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为主, 其中以上消化道损伤更常见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 预防的专家建议
中国心血管病相关专家小组 2015.9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主要内容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严重不足
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的 危险因素作为简要的划分方法,对整体危险因 素进行有效管理 在长期使用前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增加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心血管病的临床净获益
• 消化不良,恶心和呕吐,出血
消化道损伤相关因素
剂量
• 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75100mg每天用于心血管一级预防
剂型
• 阿司匹林肠溶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普通片
联合用药 • 当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时消化道出 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 其风险增加2-3倍
非甾体类 抗炎药
小结
目前国内外指南均认可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高 危患者一级预防
• 建议10年及终生风险评估工具综合使用划分人群
对整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管理
•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 • 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长期使用前仍应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 为了增加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净获益 • 考虑将OB、HP检查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动脉血管内皮 损伤
病理基础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讨论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讨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应常规用于高血压伴较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一级预防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至今仍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解热镇痛、抗炎和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

尽管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但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的争议一直存在。

最近,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的不支持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建议,让这一话题再一次引起了关注。

1945年辛格在做扁桃体切除用阿司匹林止痛时发现出血难止从而证明了阿司匹林可影响凝血过程。

1971年英国药理学家约翰.范恩首次揭示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的机制,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1988年的英国男性医师试验就显示阿司匹林组总死亡率下降10%。

1989年的内科医师健康研究(PHS)纳入22071名美国健康男性医生,平均随访60.2个月。

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325 mg,隔日1次)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降44%,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降66%,糖尿病患者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下降61%,被认为是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里程碑研究。

2005年女性健康研究(WHS)纳入39876名年龄≥45岁的美国健康女性医务工作者,平均随访10.1年。

结果显示,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隔日1次)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24%),还可降低65岁以上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糖尿病亚组脑卒中的减少更为明显。

同时,阿司匹林组出血性卒中和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这一研究充分肯定了阿司匹林对女性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至此,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但是,200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公布的阿司匹林治疗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试验(Aspirin for Asymptomatic Atherosclerosis trial,AAA)。

入选ABI≤0.95且无动脉硬化症状的英国患者335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100mg/d组和安慰剂组,两组基本特征相似,访随8.2年。

探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探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探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探讨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证据,作用机制,合理用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讨其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严格按照用药指南合理用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大多具有高致死、高致残以及高复发率等特点,往往带来沉重的家庭以及社会负担。

积极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之一。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具有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已成为欧美、中国等世界多个国家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推荐用药。

1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一级预防的临床证据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多家研究单位发现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中1989年发布的PHS 研究和2005 年发表的WHS 研究认为,阿司匹林是心肌梗死和脑中卒一级预防研究的里程碑[1,2]。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够使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28%,同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长期小剂量的用药可使中、高危心脑血管发患者群获益良多。

ATT 协作组的荟萃分析研究表明[3],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2%,其中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预防效果最佳。

2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其经口服后在体内分解产生水杨酸,水杨酸与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结合,抑制血栓素A2的产生,阻断血栓的生成,从而具有抗血栓作用。

此外,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抑制人体内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新生血管的形成。

3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合理用药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临床作用已普遍得到中外心脑血管专家的认可。

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J Med.2005,352:1293.1304.
G.Meta.analysis of of cardiovascular data from the six trials
『7]BartelHCCi AA,Howard
primary prevention Am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美国朐科医师学会(ACCP)第9版《抗栓与血栓预防》 指南(ACCP9)于2012年发表于Chest_l。,该版指南在第8版 (ACCP8)基础七,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抗栓治疗进行 了全面细致的推荐。此次指南简单明确地指出阿司匹林的 适用人群,即建议年龄I>50岁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表1)。 ACCP9指南未按照年龄、性别及糖尿病等患者特征制 定特定的推荐内容,但也鼓励对特殊人群进行精确的风险评 估以帮助制定个体化决策。指南未否定阿司匹林在糖尿病 患者中的应用,这与其他一些指南推荐不一致,主要是考虑 目前的临床证据显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 获益是一致的。在一级预防药物使用推荐方面,ACCP8对 氯吡格雷及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均有使用推荐,而ACCP9中 阿司匹林是惟一推荐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抗栓药物,原 因是考虑其他抗血小板治疗(如单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联合氯吡格雷)或抗凝药(如华法林)可能不适用于一级
(收稿日期:2013-07—25)
[11]Ogawa
H,Nakayama M,Morimoto T,et a1.Low—dose aspirin for
(本文编辑:丁云秋)
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霍勇 陆菊明
心脑血管疾病是国人健康的最主要危害,数据显示,目 前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病死率原因的首位,并且患病率处于 持续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刻不容缓。阿 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最基本药物,无论疗效还是 药物经济学上,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自1988年至今,已有多 项临床研究及相关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 病一级预防的作用,基于大量的循证证据,各指南对阿司匹 林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推荐,但各国指南推荐之间存在大同 小异的情况。我们拟对各国重要指南予以概述,以进一步明 确如何在临床中规范应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您应该使用阿司匹林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目前存在争议。

那么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应不应该应用阿司匹林预防血管疾病呢?这也是不少患者经常咨询的一个问题。

首先“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均应仔细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

强调只在10年冠心病风险≥10%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群才考虑选用阿司匹林。

具体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天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 (1) 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白蛋白尿。

(2) 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到150/90 mmHg以下,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50岁;②有靶器官损害;③糖尿病。

(3)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10%的患者。

(有关风险测定在下面附表列出。

)(4)合并下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①血脂异常;②吸烟;③肥胖;④>50岁;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30岁以下人群缺乏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证据,故不推荐使用。

80岁以上老人获益增加,但胃肠道出血风险也明显增高,应仔细权衡获益一风险比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

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建议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等),或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溃疡病活动期或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治愈溃疡病且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应用阿司匹林。

对阿司匹林过敏且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除外胃肠道疾病),如有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指征,建议氯吡格雷75 mg/天口服替代。

附件:涉及到危险度评估的因素有:年龄、血压、血脂、吸烟、糖尿病、体重指数【有关体重指数我曾在前面博文中说明过:计算公式: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您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将每项得分相加,总分在第三步表中查对,看看自己10年危险是多少。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 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 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第二篇汇总分析纳入 15 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 165502 例患者,平均 随访 (6.44±2.04)年 。这篇文献是迄今为止对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疗效的最大样本和最全面的考查。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用于 一级预防能显著降低非 致死性缺血事件,同时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出血 事件。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随访时间≥ 5 年的人群中,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全因 死亡率(-5%,P=0.032);在预期 10 年 ASCVD 风险≥ 7.5% 的人群 中,心血管病死 亡率有降低倾向(-8%,P=0.06)。
2016 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复习11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试验,结论是在10年 ASCVD风险≥10% 的50~69岁成人中,使用阿司匹林有中等程 度获益,且获益程度超过出血风险。因此USPSTF 推荐10年 ASCVD风险≥10%、出血风险不增加、预期寿命至少10年,且 本人愿意服用阿司匹林至少10年的50~69岁成人使用阿司匹林进 行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
mmol/L。
在欧美国家,近年来由于降压、戒烟和使用他 汀类药物等其他一级预防措施的广泛应用,阿 司匹林一级预防的获益-风险比已经较过去下 降。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提出: 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大出血风险,故不推荐用 于无ASCVD的人群(Ⅲ, B)。
这些汇总分析的作者以及点评专家均指出, 近年来其他预防措施的完 善导致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净获益较前降低,因此需要根据现有证据 调整决策 -分析模型,才能准确有效地筛查出使用阿司匹林获益大于 风险的一级预防对象。
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CC/AHA) 2019版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同样认为:阿司匹林不 宜常规用于ASCVD一级预防,否则难有净获益。然而, 适当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ASCVD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之一,具体推荐内容有3条:

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_2011新进展

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_2011新进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44电子信箱:nlsun@263.net 规范抗栓专栏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2011新进展孙宁玲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Keywords:aspirin;cardiovascular disease;primary prevention文章编号:1005-2194(2012)01-0079-02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急性期治疗中有明确的疗效,从而使得阿司匹林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

因证据充分,阿司匹林是目前惟一被指南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

在过去的2010年里,关于阿司匹林研究证据不断丰富,而新指南也对阿司匹林再次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1新指南: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再次肯定推荐在2011年,各国新指南层出不穷,且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但不变的是对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致推荐。

其中包括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指南,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和美国脑卒中协会(ASA)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1年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在内的国内外新指南,均对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全面推荐(见表1、表2、表3)。

我国首个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全面肯定了阿司匹林在不同人群心血管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2011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 100mg/d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1)高血压且血压控制在150/90mmHg(1mm-Hg=0.133kPa)以下,同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具有靶器官损害;③合并糖尿病。

(2)患有2型糖尿病,40岁以上,同时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超重与肥胖、白蛋白尿或血脂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然阿司匹林在临床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阻断动 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仍在不断被发现,从血小板到内皮、血 管,从抗栓到抗氧化应激、抗炎、到降低血压、保护内皮、稳定斑 块、抑制血管重构等多重作用,使得阿司匹林成为心脑血管病一 级预防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干预手段。因此临床医师不应仅将阿 司匹林视为单纯的抗栓药物,特别是在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非血小板依赖性机制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 年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 24)
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临床观察
潘颖,曾灵芝,熊超,廖立潇,段训凰,石大友,王璐
【关键词】 替吉奥; 胆囊癌,晚期; 化学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735. 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 - 3296( 2015) 01A - 0113 - 03 doi: 10. 15887 / j. cnki. 13-1389 / r. 2015. 01. 067
·112·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年 1 月第 8 卷第 1A 期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 2015,Vol. 8 No. 1A
·用药经验·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分析
姜慧敏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一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 R 973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 - 3296( 2015) 01A - 0112 - 02 doi: 10. 15887 / j. cnki. 13-1389 / r. 2015. 01. 066
胆囊癌发病率较低,占全部癌肿的 0. 8% ~ 1. 2% ,但在胆 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占 2 /3[1]。好发年龄为 60 ~ 70 岁,女性 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 1∶ 1. 98[2]。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胆囊 癌唯一可能获得痊愈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早期缺乏特征性 症状及体征,诊断困难,早期诊断率仅为 19. 1%[3],易与胆囊 结石、胆 囊 息 肉、胆 囊 炎 等 良 性 胆 囊 病 变 相 混 淆,当 出 现 上 腹 痛、纳差、黄疸、体质量减轻等临床表现时多属中晚期。多数患 者确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预后差,5 年生存率 0 ~ 10%[4]。对于晚期胆囊癌患者,因为肿瘤已侵犯胆囊壁全层、 肝脏及( 或) 其他脏器,同时合并周围淋巴结转移,已无手术时 机或仅可行姑息性切除。平均生存期只有 6 ~ 8 个月[5]。因 此,如何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期仍是临床上迫切需 要突破的难题。手术和放疗在晚期胆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有 限,化疗是晚期胆囊癌主要的治疗选择,寻找高效低毒的化疗 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自 2010 年 7 月 - 2013 年 7 月我院 采用单药替吉奥治疗晚期胆囊癌患者 19 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全组 19 例,均为本院住院的初次治疗的晚期 胆囊癌患者。其中男 5 例,女 14 例; 年龄 49 ~ 75 岁,中位年龄 64. 3 岁; 按 Nevin 方法分期: Ⅳ期 11 例,Ⅴ期 8 例。所有病例均
参考文献
1 Khan Q,Mehta JL. Relevance of platelet-independent effects of aspirin to its salutary effect in atherosclerosis-related event[J]. J Atheroscler Thromb,2005,12: 185 - 901.
首先应该规范抗血小板治疗的适应证,尤其是一级预防人 群。《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人群 包括: ( 1) 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在 150 /90mm Hg( 1mm Hg = 0. 133kPa) 以下,同时合并下以下因素: ①年龄 > 50 岁,②具有 靶器官损伤,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③糖尿病; ( 2) 10 年缺血 性心血管病风险≥10% 的人群或合并下述 3 项及以上危险因 素者: ①血脂紊乱,②吸烟,③肥胖,④≥50 岁,⑤早发心血管 病家族史( 男 < 55 岁、女 < 65 岁发病史) [4]。《中国 2 型糖尿 病防治指南》推荐心血管病中中高危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10 年 心血管病风险至少 5% ~ 10% ) 均应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 预防[5]。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年 1 月第 8 卷第 1A 期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 2015,Vol. 8 No. 1A
·113·
目前,阿司匹林的常用剂型有肠溶片剂和普通片剂,从理 论上来说服用肠溶片剂可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肠溶 阿司匹林在体外酸体环境中的溶出率为 0,在胃酸环境中不溶 解,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作用较小。而同餐服用并不能减少阿 司匹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且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建议空腹服 用肠溶阿司匹林。 3 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预防
对于具有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消化道出血史、使用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中 1 项以上者,建议检测幽 门螺杆菌,如阳性应予以根治,同时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 PPI) 或 H2 受体拮抗剂( H2 RA) ; 如无以上情况但符合年龄 65 岁、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病其中 2 项以 上者,建议预防性使用 PPI 或 H2 RA。当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消 化道损伤时,需权衡获益于风险以决定是否停药,根据损伤程 度予以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输血或内镜下止血等治疗,对 于仍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建议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2 Bousser MG,Amarenco P,Chamorro A,et al. Terutroban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 with cerebral ischemic events ( PERFORM) :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parallel-group trial[J]. Lancet,2011,377: 2013 - 2022.
众所周知,阿司 匹 林 不 可 逆 的 与 环 氧 化 酶-1 ( COX-1 ) 结 合,抑制血栓烷 A2 ( TXA2 ) 合成,继而阻断 TXA2 介导的血小板 聚集,降低心脑血管病事件风险[1]。有意思的是,同样具有环 氧化酶( COX) 抑制疗效的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 并未 被证实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而且针对血栓烷受体的直接抑制 剂的临床获益亦 未 被 证 实 优 于 阿 司 匹 林[2],从 而 提 示 阿 司 匹 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获益可能更多来自其非血小板依赖性作 用,这一点可能对早期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病程更为重要。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目前仍然存在 争论,其能减少心血管事件,但也增加出血风险特别是胃肠道 出血。适当使用阿司匹林总体上获益大于风险。阿司匹林的 效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主要获益是降低心肌梗死( MI) 风险, 女性主要获益是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阿司匹林还有可能轻 度降低全因死亡率。使用阿司匹林前应仔细权衡获益—出现 风险比,《心血管 疾 病 一 级 预 防 中 国 专 家 共 识 》指 出 了 阿 司 匹 林作为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的主要适合人群[3]: ( 1) 未来 10 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 > 10% 的患者; ( 2) 高血压患者年龄 > 50 岁、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 血压控制到 150 /90mm Hg 以 下) ; ( 3) 伴有至少 1 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 > 40 岁糖尿病 患者; ( 4) 合并以下 3 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 血脂异常、吸 烟、肥胖 > 50 岁或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2010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 1) 对于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获益大于风险的心血管风险足够高的患者( 10 年心血管分析 6% ~ 10% ) ,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 包括但不仅 限于卒中) 。( 2) 阿司匹林( 75mg / d 或隔日 100mg) 可用于风 险足够高的女性( 治疗益处超过风险) 预防首次卒中; ( 3) 不推 荐阿司匹林用于低危人群的卒中一级预防。( 4) 对于无其他 明确的心血管疾病证据的糖尿病或糖尿病伴无症状周围动脉 性疾病( 定义为踝肱指数≤0. 99) 的患者,不推荐使用阿司匹 林作为卒中一级预防。
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心 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 2) : 174 - 18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 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 柳州医学,2012,25( 4) : 237 - 256.
2010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 1) 具有高危心血管风险 ( 10 年心血管风险 > 10% ) : 患有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增加但无 血管疾病史,无明显出现风险( 既往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或胃 溃疡,或近期服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或 华法林) 的成人应服用小剂量( 75 ~ 150mg / d) 阿司匹林作为一 级预防。心血管风险增加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包括大部分 > 50 岁的男性或 > 60 岁的女性合并 1 项危险因素者( 即心血管病 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 2) 具有中危心 血管风险有 1 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中青年患者( 即男性 < 50 岁或女性 < 60 岁) ,或无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 即男性 > 50 岁 或女性 > 60 岁) ,或 10 年心血管风险 5% ~ 10% 的患者糖尿病 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75 ~ 150mg / d) 作为一级 预防( 3) 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低危心血管风险( 男性 < 50 岁或 女性 < 60 岁且勿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 10 年心血管风险 < 5% ) 的成人糖尿病患者。
2010 中 国 心 血 管 病 预 防 指 南: ( 1 ) 血 压 控 制 在 150 / 90mm Hg( 1mm Hg = 0. 133kPa) 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 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应用阿司匹林( 75 ~ 100mg / d) 进行一级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