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运营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车辆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车辆

图7-5 弹性车轮垫及簧下重量减少示意图
1.1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的特征
2) 胶轮+导轨式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由类似道路的行车道和一条引导车辆 运行的特殊导轨组成,车辆走行系统与汽车一样为橡胶轮胎,导向轮在导轨 的限制下引导车辆运行。它有劳尔公司的Translohr系列。 现代有轨电车胶轮+导轨式的走行部主要由橡胶轮胎(起承重和地面走行 的作用)和导轨(“夹”着固定在地面上的轨道来导向)两大部分组成。导 向装置是由V字形的两个导轮从两侧夹住导轨,将车辆固定在导轨上,导轮突 出部分的间隙比轨道头部宽度窄,因此,从结构上不会发生脱轨现象,如图 7-6所示。
第7 章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车辆
【问题导入】 现代有轨电车更加注重车辆造型设计、外观设计,主要运行于城市道路和 高架桥上,线路曲线半径小,个别地段曲线半径在20m以下。为了使车辆能够 顺利、快速的通过曲线,采用小半径装置和铰接式结构。车内设施布局和装饰 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安全、舒适、方便、和谐、服务”为原 则。 【学习目标】 1. 能掌握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 2. 能叙述现代有轨电车的分类。 3. 能掌握现代有轨电车模块结构。 【教学建议】 1.教学场地:在普通教室、能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及现代有轨电 车系统的各种模型实训室中进行,课后可实地参观。 2.设备要求:各种现代有轨电车的仿真模型1套,或能播放视频投影的 设备及相关课件、视频。 3.课时要求:共10课时。 【理论知识】
1.1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的特征
图7-2 澳大利亚的超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图 图7-1 法国斯特拉斯堡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图
1.1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的特征
1. 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 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包括4个方面。 (1) 运行速度大幅度提高 (2) 列车载客量大幅度提高 (3) 现代有轨电车的造型新颖、乘坐舒适 (4) 现代有轨电车有多种供电制式、车辆定制服务与模块化设计弹性 灵活

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系统的研究

D Ol :l 0 . 1 3 8 7 9 / j . i s s n l 0 0 0 — 7 4 5 8 . 2 0 1 5 — 0 7 . 1 4 5 5 9
现代 有轨 电车在 我 国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关 于现 代有 轨 电车 的运 营管理 大 多沿 用城 市轨 道交 通运 营
代有 轨 电车 网络综 合运 营 管理体 系 。
易 志 刚
摘刘 皓玮 李科 要 :现代 有轨 电车运 营 管理 系统 不应 照搬 传 统轨 道 交 通运 营 管理 模 式 ,应 围 绕 着业 务 功 能 、
硬件 平 台 、软 件 平 台三 个方 面对各 业务 功 能 系统进行 集 成整 合 ,提 出系统整合 的 解决 方案 和业 务
平 台框 架 , 以期 为现 代有 轨 电车运 营管理 体 系的建 立提 供参 考 。
2 0 1 5 年 7月 第5 1 卷 第 7 期
铁 道 通 信 信 号
RAI LW AY S I GNALL I NG & C0M M UNI CATI ON
J u l y 2 0 1 5
Vo 1 .5 1 No .7
现 代 有 轨 电车 运 营 管 理 系 统 的 研 究
调度 模式 ,但 现 代有 轨 电车 与高 速铁路 、城 际铁路
和城 市轨 道交 通无 论是 在 运行 速度 、路 权形 式 、运
1 运营管理 功能及 特点
现代 有轨 电车在公 共 交通体 系 中能够承 担城 市
主 干线路 的公 交 客运 ,或 者作 为地 铁轻 轨构 建 区域 的补 充公 共交 通 网络 ,其 运行 线路 不完 全封 闭 ,存 在 与地 面公共 交 通 的平面 交叉 路 口,不 同于其 他轨 道交 通 完全封 闭 的运 行环 境 ,无法 采用 轨道 交 通信 号 系统 中的闭塞 控制 ;路 权形 式根 据不 同的需 要 和 现场 条 件 是 多 样 的 , 即便 是 同一 条 线 路 的 不 同地 点 ,路权 形式 也 可 以发生 变化 。大 多数 情况 下 ,国 内现代 有轨 电车 通常 采用 非独 立路 权方 式运 行 ,对 运输 能 力 、效 率 和 安 全 等 方 面 均 提 出 了很 高 的要 求 。有 轨 电车驾 驶方 式 与公 交类似 , 由司机驾 驶 车

中国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

中国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

中国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宁滨;刘朝英【摘要】中国的轨道交通在近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解决了市内交通供需矛盾,高速铁路的发展则给城市间的交通带来了同城效应和零换乘的理念.但无论如何,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地自主创新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技术.为实现综合轨道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的低碳节能运营、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化运营模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将向着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通信信号一体化和标准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降低系统复杂性、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系统防护水平等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运能和旅客满意度,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出行.%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system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c in cities has been solved effectively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has resulted in none-transfer between the cities and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time and space . However , safe oper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 The train control system ,a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rail transit , has beenunder rapi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rough independent innovation . The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used in China railway (CTCS) and the 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 used in China urban rail transit (CBTC) we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of connectivity for integrated rail transit network , low carbon energy efficient , automated and intelligent operation of rail transit system , and the network operation mod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 , the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rail transit will developtowards systematiz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 intelligence ,communication & signal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openness . The reduction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 the shortening of the train tracking interval ,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ystem protection level will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cost and carbon footpri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 capacity and passenger satisfaction ,which will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rail transit ,and ultimatelyachieve safe , efficient and green travel .【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作者】宁滨;刘朝英【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 1008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84中国的轨道交通在近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系统有效解决了市内交通供需矛盾,高铁成网、同城效应、高铁零换乘理念等给旅客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加快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

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与管理

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与管理

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与管理1. 引言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城市交通工具,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和发展空间。

有轨电车的运营与管理是确保车辆安全、保证乘客出行舒适、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从运营和管理的角度探讨现代有轨电车的相关内容。

2. 运营管理体系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运营组织机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运营监控等方面。

2.1 运营组织机构有轨电车的运营组织机构应当合理划分职责、明确权限,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其中,重要的职能部门包括运营部、技术部、安全保障部、票务部以及客服部等。

2.2 人员管理有轨电车运营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如驾驶员、调度员、维修人员等。

为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轨电车企业应制定相关的人员培训、考核机制,确保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2.3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包括对有轨电车车辆、线路、通信设备、售票设备以及乘客设施等的维护和管理。

有轨电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和更新,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2.4 运营监控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监控主要包括车辆调度、运行状态监测、乘客服务质量监测等。

通过现代化的运营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 运营管理流程有轨电车的运营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车辆运行管理、行车组织管理、乘客服务管理和安全保障管理等方面。

3.1 车辆运行管理车辆运行管理是保证有轨电车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包括车辆调度、行车计划制定、运行时刻表管理等。

通过合理的调度和计划,能够确保运力充足、车辆间隔合理,并最大程度减少运行延误。

3.2 行车组织管理行车组织管理包括运行图的编制、行车口令的发布、信号灯的控制等工作。

通过行车组织管理,能够确保有轨电车行车安全、有序,并提高运行效率。

3.3 乘客服务管理乘客服务管理是提高乘客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包括车辆内部设施的维护和卫生管理、站台设置和管理、售票服务等。

通过优质的乘客服务,能够提高乘客出行体验,增加乘客的忠诚度。

有轨电车的各项技术特征

有轨电车的各项技术特征

有轨电车的各项技术特征有轨电车是一种运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交通工具,是由一列或多列联结起来的运载车辆组成的交通系统。

它具有以下几项技术特征:1.轨道布线:有轨电车需要在城市中建设专用的轨道,以便电车沿着规定的路线行驶。

轨道布线一般都是固定的,通常是在道路中间或者旁边建设,不受其他车辆的影响。

这样可以改善交通拥堵,提供稳定的运输服务。

2.供电系统:有轨电车的供电系统一般采用架空线供电或地下供电。

架空线供电是指在轨道旁设置电线杆,并悬挂电线,通过接触网将电能传输到电车上。

地下供电则是把电线埋入地下,通过接触地下的电板将电能传输到电车上。

供电系统需要具备安全、稳定、高效等特点。

3.牵引系统:有轨电车的牵引系统是指用以驱动电车的力传动系统。

常见的牵引系统包括直流电机牵引、交流电机牵引和混合动力牵引。

直流电机牵引系统采用直流电机进行传动,经过变流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供电。

交流电机牵引系统直接使用交流电进行传动。

混合动力牵引系统则是将内燃机引擎和电机进行结合,通过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实现牵引。

4.车辆控制系统:有轨电车的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和线路控制系统。

车载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电车的牵引、制动、转向等操作,通过控制电车的运动来完成车辆的控制。

线路控制系统主要是控制轨道的供电、信号灯的控制、道岔的操作等,确保电车能够安全、顺畅、准时地行驶。

5.乘客信息系统:为提高运营质量和乘客的出行体验,有轨电车通常会配备乘客信息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车内电子显示屏显示车辆信息和到站信息,车厢内的广播系统播报乘客信息等。

乘客可以通过这些系统获取车辆到站时间、站点信息、换乘指引等,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总的来说,有轨电车具有固定轨道布线、供电系统、牵引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有轨电车成为一种安全、快速、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提供高效的城市运输服务。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简介演示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简介演示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信号系统 、通信系统和供电系统等提供的信息 ,实现对列车位置、速度、运行方向 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中用于指挥列车运行的重要设备,它通过向列车发送 信号指令,控制列车在轨道上的运行。
信号系统包括列车控制系统和轨道电路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实现列车位置监测、 信号灯控制等功能。
特点
具有高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 靠性,能够实现列车自动控制、 自动调整、自动防护等功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统组成与功能
系统组成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主要由列车自动控 制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 。
功能
实现列车的指挥、调度、监控、防护 等功能,保障列车安全、准时、高效 地运行。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经历了从机械控制到电气控制,再到微机控制的发展历程。
上海磁悬浮案例
上海磁悬浮是中国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其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采用了国际先 进的磁悬浮控制技术。
上海磁悬浮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实现了高速、安全、稳定的列车控制,最高时速可达431公 里/小时。该系统还采用了高精度测速和定位技术,确保了列车运行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上海磁悬浮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如采用再生制动技术等,减少了能 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行计划进行调整。
优先级调度
根据列车类型和任务等 条件,为列车分配优先
级。
资源管理调度
对轨道、信号、车辆等 资源进行管理,确保列
车正常运行。
列车运行图技术
01
列车时刻表
制定列车的发车时间、到达时间、 停靠站台等时间节点。
运行图生成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信号、联锁及闭塞 - 副本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信号、联锁及闭塞 - 副本

1.1 现代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车系统信号系统
基于数字化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由控制中心设备、车 载设备、轨旁设备和车辆段设备组成。该系统采用连续式速度控制模式,在 同方向同一线路上运行的列车能够以2min的最小追踪间隔安全运行。这个系 统技术成熟,在功能上能够满足较大运量客运量的需求,且系统调试维护智 能化程度较高。 点式ATP系统是一种点式信息传递,主要由地面应答器、轨旁电子单 元(LEU)、车载设备,列车占用检查(计轴或轨道电路)设备4部分组成。 在功能上能够满足客运量稍低的需求,且系统调试简单。 在隔离路权的现代有轨电车交通与城市道路交通(机动车、行人)有 平面交叉,不同级别的平交道口不可避免的会对有轨电车的连续运行造成影 响,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系统必须增加平交道口信号控制设备或与城市平交道 口信号控制设备接口,设置最少绿灯时间、相对优先通行和绝对信号优先的 平交道口配时原则,在保证有轨电车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对城市道 路交通的影响。为保证B级路权有轨电车的运行安全,其信号系统应配置连 续速度控制模式的ATP系统或点式ATP系统。
第9章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信号、联锁及闭塞
【问题导入】 信号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提高线路的通过能力,包括 信号装置、联锁装置、闭塞装置等。信号装置是指示列车运行条件的信号及 附属设备;联锁装置是保证在车站范围内,行车和调车安全及提高通过能力 的设备;闭塞装置是保证在区间内行车安全及提高通过能力的设备。 【学习目标】 1. 能掌握共用路权((C)型路权、混行路权)的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 功能。 2. 能掌握隔离路权(B型路权、半独立路权)的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 功能。 3. 能掌握车辆结构专用路权(A型路权、独立路权)的现代有轨电车信 号系统功能。 【教学建议】 1.教学场地:在普通教室、能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及现代有轨 电车系统的各种模型实训室中进行,课后可实地参观。

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的现代有轨电车(轻轨)理念—信号控制系统

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的现代有轨电车(轻轨)理念—信号控制系统

这 一 趋 势 大 大 增 加 了 集 成 化方 案要 达 到 “ 钥 交
匙” 系统 的要求 。西 门子 交通 技 术集 团创造 了一 种模 作 系统 :
块 化 的 有轨 电车 理 念 , 理 念 基 于 可靠 的 系统 、 号 该 信 和运 行 控 制技 术 产品 、 以及通 信 系统 。这 一理 念 能够 适 合不 同客户 的要 求 , 保证 提 供 低成 本 的解 决方 案 。 2 有 轨 电车理 念 的总 体 特性
工 作 室通 常 配备 一个 计 算机 键 盘 和两 个 2 0英寸 台处 于 冷 待 机 模 式 的 计算 机 就 可接 管 出现 故 障 的
图形 用 户 界面 基 于 Mi oo n o s 应 用程 序 c sf Wid w 。 r t
另 效 的时刻表 对 车辆 进 行控 制 , 过 车辆 报 文探 测 车 辆 监 视 器 。如 果操 作 员控 制 台 的计 算 机 发生 故 障 , 外 通 所处 位置 , 并控 制 车站旅 客 信息 系 统 。与 车 辆 间 的通 信采 用数 据 通信 或 无线 电话 。
维普资讯

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的现代有轨电车( 轻轨) 理念
— —
信 号 控 制 系统
德 萝森 女 士( 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 铁路信号部)
M E . o e (im n T a sott n S s ms SDr s n,Se e s rnp r i yt ) ao e 点是 由车 辆 自动 设 置 进 路 ,并 可探 测 自身 所 处 的位
运 I MU10和 O B S 、时 刻表 偏 离 的计 算 以及 统 计 数 和音 频信 息 。然 而 , 行控 制 中心 和智 能 信息 系统 之 0 R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综合监控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通过与时钟接口,统一内部时钟。 2. 综合监控系统现场级监控方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地下区间内最低点设有排水泵、洞口雨水泵、区间 隧道设有射流风机等机电设备需要监控;车辆段内设有水泵、风机等机电设 备。 在地下区间段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远程模块箱,经过通信提供的 光缆或通信接口纳入车辆段监控。 3. 综合监控系统车辆段监控方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车辆段设置一套冗余PLC,PLC与远程模块之间采用 冗余现场总线通信。车辆段PLC通过冗余以太网接口,接入综合监控系统中 心级。 4.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BAS监控对象包括如下系统设备:通风空调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电扶梯系统等。BAS纳入综合信息系统。防排烟系统与通风 系统合用的设备由BAS统一监控,火灾工况由FAS发布火灾模式指令,BAS优 先执行相应控制程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地面车站不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地 下区间宜设置BAS系统,车辆段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BAS。
1.2 综合监控系统
如果BAS系统设备较少且相对其他专业比重小而不足以独立构建专业系统 时,就将该部分功能集成在其他子系统(如电力监控系统)中实现,依托 其他系统平台实现功能。以方便实施和管理,如图10-4所示,这是一种简 化结构。该结构在多在城市快轨中应用。如北京城铁13号线,即是这种方 式。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营控制系统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将信息、通信、 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科学集成,应用于整个有轨电车交通的 控制管理系统,如图10-1所示。
图10-1 运营管理系统结构图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图10-3 光纤通信网络子系有轨电车系统可根据运营模式和管理需求,在线路中心设置综 合信息系统(IMS),共享信息资源,满足远程实时监控要求。 IMS实现对各个相关系统的数据信息接口,实现无缝连接,满足整体 性能要求。 IMS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开放的、标准的通信协议,并应采用行 之有效的故障隔离和抗干扰措施。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全线车站规模小,站型简单,没有站务用房,与 公交车站较为相似。线路除地下段以外,均为地面或高架线路。车辆段面积 较小,控制中心设置在车辆段综合楼内,机房、调度室均与车辆段合用。 1. 综合监控系统中心级监控方式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中心级与调度系统共同考虑设置在 综合办公楼的运营管理室内,设置调度工作站。在网管室设置综合监控系统 网管工作站,系统服务器等设置在系统设备主机房内。 综合监控系统通过与大屏幕的接口,可以将电力监控系统投至大屏 幕,供调度人员查看。 综合监控系统通过与UPS电源整合系统的电源主机接口,监测UPS电 源状态。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a)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图10-2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系统结构及逻辑关系控制图
1.1 现代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2. 光纤通信网络子系统 通过在调度控制中心、车辆段、变电所、车站站台之间敷设光缆, 构建工业级的环形光纤通信网络,用于传输的实时监控图像数据、运营 调度数据、乘客服务信息数据、安全防范数据及围绕本系统需要的其他 数据。 整个光纤通信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成可管可控的支持视 频业务、运营业务的安全可靠的光纤环网。 在调度控制中心配置千兆核心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采用模块化、 可网管、带三层路由专业版的工业核心骨干网交换机。 在变电所或车站站台配置千兆现场交换机,采用具有2层交换能 力的可网管工业卡轨式交换机。 车辆段控制中心与各车站站台、牵降变 电所之间需要进行传输内容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配置存储设备对全部监控图像进行录制。要求存储设备具有大 容量、高可靠性的特点。存储时间不小于15天。 2)视频信息:在牵降变电所、各车站站台采集视频信号经视频编 码器数字化后进行传输。编码器采用组播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10-3 所示。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 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 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 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 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 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 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 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 智能交叉路口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行驶时间。 ITS共用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信息采集与共享、辅助决策支持和综合交通 信息的发布。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作为地理和交通数据存储及应用的 支持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控制设备及现代有轨电车控制逻辑关系,如图10-2所示。
第10章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构成——运营控制系统
【问题导入】 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中心运行控制子系统、地面运 行控制子系统及车载运行控制子系统三个部分,运行控制系统是连接其他系 统的桥梁,其根本任务就是使其他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控制列 车安全、正常、高效的运行,概括的说是在保证列车高效率运行的前提下, 实现对列车的安全防护及控制。 【学习目标】 1. 能掌握ITS-T系统的功能。 2. 能掌握综合监控系统中心级监控方式。 3. 能掌握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逻辑关系。 【教学建议】 1.教学场地:在普通教室、能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及现代有轨 电车系统的各种模型实训室中进行,课后可实地参观。 2.设备要求:各种现代有轨电车的仿真模型1套,或能播放视频投影 的设备及相关课件、视频。 3.课时要求:共6课时。 【理论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