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眼眶骨折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轻松学习]“眼眶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轻松学习]“眼眶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轻松学习]“眼眶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要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眼眶骨折临床资料例1(图1A、B),男,45岁,左侧眼部拳击伤1周,左眼球活动轻度障碍。

例2(图2A-D),男,25岁,斗殴时左侧眼部棍棒击伤1d。

图1A图1B图2A图2B图2C图2D影像学报告描述例1:CT平扫(图1A、B)见左侧眶后下壁骨质缺损(白箭),眶内软组织向下疝入上颌窦内,呈“泪滴征”,下直肌增粗、下移并部分嵌顿(白箭头)。

例2:CT平扫(图2A-C)见左侧眼眶内壁凹陷性骨折(白箭),内直肌肿胀(白箭头),同时左侧眼眶外壁及邻近蝶骨大翼多发线状骨折(黑箭)。

VR图像(图2D)直观显示左侧眼眶整体骨折情况以及上壁骨折(白箭)。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例1:均为左侧眼眶后下壁爆裂骨折伴下直肌部分嵌顿。

例2:均为左侧眼眶复合型骨折。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眼眶骨折在眼眶外伤中常见。

根据外力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眼眶爆裂骨折(blow-out fracture of the orbit)、眼眶直接骨折(direct fracture of the orbit)和眼眶复合型骨折(combined fracture of the orbit)。

①眼眶爆裂骨折指外力作用于眼部使眼眶内压力骤然增高导致眶壁薄弱部发生骨折而眶缘无骨折,即骨折不是外力直接作用而是外力经过眼眶内容物的传导间接作用于眶壁所致,常发生于眶内壁及下壁;②眼眶直接骨折指外力直接作用而发生的骨折,多见于眶缘,亦可见于眶壁,发生于内、下壁者必须兼有眼眶前缘的骨折;③眼眶复合型骨折指上述两种骨折同时存在。

眼眶骨折发生时常伴有邻近眼外肌的损伤和不同程度眶内容物脱出。

引起骨折的原因多而复杂,有些骨折如车祸、砸伤、撞伤及刀砍伤等,临床容易及时诊治;而另外一些外伤,如拳击伤、踢伤及某些体育活动等,临床上常忽视存在骨折的可能性,严重者可导致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因此,早期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法和预后很重要,对法医学鉴定也有重要意义。

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

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

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眼眶内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工伤类型。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小明是一名从事建筑工程的工人,在施工现场负责一项高空作业任务。

某天,在进行高空搬运工作时,不慎将一块重物掉落,砸到了他的脸部。

小明当即感到剧痛,并迅速被同事送到附近的医院急诊科就诊。

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小明被确诊为眼眶内壁骨折。

医生告诉他,眼眶是眼球和周围组织的保护性外壳,骨折会使眼球受到更大的压力和冲击,造成视力受损、眼球移位等严重后果。

为了防止进一步损害,医生建议小明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随后,小明进入手术室,由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手术。

手术中,医生使用镇痛剂和局部麻醉剂,先将受伤区域清洁消毒,再进行精细的骨折复位和固定。

整个手术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小明虽然麻药让他没有感受到疼痛,但整个过程仍然十分辛苦和煎熬。

手术结束后,小明成功完成了术后恢复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呵护。

经过数周的休息和康复,他的眼睛开始康复,疼痛逐渐减轻,恢复了正常的工作能力。

然而,小明因为工伤住院时间较长,工资减少而造成了经济上的困难。

他决定向工地上的责任方索要医药费、住院费和误工费。

他请来了一位律师,准备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受理了小明的案件,并向工地方发出了传票。

庭审上,小明的律师详细陈述了小明的受伤经过和损失情况,同时提供了医疗记录、诊断证明以及住院和药物费用的收据等相关证据。

工地方辩称,小明的受伤是他自身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事件。

然而,律师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证实了重物是由高处坠落而砸中小明的,证明了工地方对工人安全的疏忽。

最终,法院判决工地方赔偿小明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及误工费用等经济损失,并给予小明一定的精神赔偿。

以上就是一个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眼眶内壁骨折工伤案例。

通过诉讼,小明获得了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得到了相应的经济赔偿,帮助他度过了困难的时期。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了施工方要加强对工人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以避免类似的工伤事故再次发生。

左侧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

左侧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

左侧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眼眶,其实就是咱眼睛的“家”,它得好好地保护住眼球,防止它受伤。

咱们的眼眶可不止是一个单纯的骨架,它的构造非常复杂,一点点地方有个裂缝,都能让眼睛受不住。

特别是眼眶内壁和下壁,一旦骨折,问题就来了。

你说这眼睛,正常情况下,它就像是那颗精致的小宝石,放在眼眶里,安安稳稳的。

可是,谁也没想到,一场小小的意外,就能让这颗宝石晃动得厉害。

打个比方,想象你不小心撞到门框,眼眶的下壁和内壁就像是薄纸一样,承受不住撞击,裂了,疼得你都想哭。

那说到这,骨折的表现咋样呢?简单来说,就是痛。

对,就是这么直接。

眼睛周围立马肿了,整张脸看起来好像被挤了一下,眉毛那儿、眼睛下方肿起来,红红的,好像被大锤敲了一下。

你轻轻碰一下,还能感觉到那种“骨头疼”的感觉。

还有可能会觉得眼睛有异物感,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眼里一样,眨眼的时候特别难受。

这时候啊,光是忍耐痛还不够,最麻烦的就是可能看东西都模糊了,瞳孔的位置可能会有变化,视力也可能受影响。

这种眼眶的骨折,一般都不是简单的碰撞能得来的。

很多时候,它是和剧烈的外力有关系的,比如车祸、摔倒、或者那些打架时的拳脚无情。

你想,头一撞,眼眶这块薄弱的区域,咔嚓一下,裂开了,眼睛就“崩”了。

到时候,眼睛就像是“犯了错误”,周围的组织可能被挤压、挤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视力。

你看,这伤可不轻,不是一个冰敷就能解决的。

那问题来了,咋办呢?首先啊,眼眶骨折的治疗可不能马虎。

得赶紧去医院找专业的大夫,别以为这事能自愈。

医生一般会通过X光、CT这些检查,看看你的骨头到底裂得多严重。

别小看这一步,很多人觉得眼睛好像没什么大问题,结果检查一出来,发现骨折已经影响到了眼球的位置,甚至有可能让眼睛变形,这可就得赶紧修复了。

医生会建议通过手术来处理骨折。

这手术可不是简单的“开开刀”,而是要通过精细的操作,把眼眶的骨头修复到原本的形状,甚至要用一些小小的金属板、螺丝来固定。

这些修复的手法,要求医生技艺要精湛,要保证你眼睛的位置不受影响,避免后期出现什么更严重的问题。

34例眼眶骨折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

34例眼眶骨折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

34例眼眶骨折的CT诊断及临床分析目的:总结34例眼眶骨折的CT表现,旨在加强对本病的再认识。

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34例眼眶骨折,就其CT表现及受伤原因、临床症状、检查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爆裂性骨折24眼(70.6%),是最常见的眼眶骨折;保守治疗32例,行眼眶整复手术2例,经治疗后视力提高,复视消失。

结论:熟悉眼眶骨折的CT表现,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标签:眼眶骨折;CT;诊断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眼眶骨折是常见的伴发症。

眼眶骨折后病情复杂多样,涉及眶壁及其邻近结构、眶内软组织及眼球的运动功能,CT使眶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诊断及正确分型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对本病的再认识,笔者收集2007年2月~2008年12月经临床证实的34例眼眶骨折,就其CT表现及受伤原因、临床症状、检查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4例(34眼)患者中,男26例,女8例;右眼15例,左眼19例;年龄12~68岁,平均34.1岁。

1.2 临床症状本组32例有明确外伤史,其中,车祸伤16例,拳脚伤12例,棍棒伤4例;2例用力擤鼻后眼睑及眶区肿胀。

主诉:患眼肿胀疼痛,视力下降,复视,表现为眶区肿胀,其中,眶区皮下瘀血32眼,伴鼻出血20眼,皮下气肿18眼,眶区感觉障碍14眼,复视8眼,眼球运动障碍2眼。

视力光感~1.0。

眼部并发症:球结膜下出血15眼,眼睑裂伤12眼,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9眼,球结膜裂伤4眼,角膜挫伤4眼,前房积血3眼,视网膜震荡5眼。

1.3 CT检查34例患者中,32例采用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2例自发性者行水平位扫描。

1.4 治疗方法眼睑裂伤予以清创缝合,所有患者行早期保守治疗,应用抗生素、维生素、止血药等,短期应用强的松每天30 mg,连服3 d,减轻炎症水肿。

有合并症者给予相应治疗。

CT检出有明显软组织嵌顿者行主动转动眼球训练,每天2次,每次15~30 min。

爆裂性眼眶骨折1例法医学分析

爆裂性眼眶骨折1例法医学分析

胀 , 眉 弓上方可见皮肤裂伤 1 左 眼睑青紫肿胀 , 不 左 .c 0 m, 瞳孔 能观察 , 双鼻 腔 、 口腔 可见血 迹 , 余检 查未见 明显 异 常 。左 眼
B超 : 左眼玻璃体及球后组织未见异常 。 头颅 C T扫描未见明显 异常 。给予抗感染 、 对症 、 营养神经治疗 , 2 0 于 0 3年 6月 2 1日 出院 , 断为 : 面部创伤 、 眼钝 挫伤 、 面颊 部皮肤 软组织 诊 头 左 左 挫伤 。8月 1 4日来 我所行法 医检查 : 前额 右侧 1 m面部瘢 痕 , c 左 眼眉 弓外侧 18 m面部瘢痕 , .a 主诉 : 眼向左看复视 。 左 笔者认 为 主诉 与I 临床检查不符 , 建议其 复诊 。9月 1 6日原 医院复诊 : 眼底 未 见 明显 异常 , 眼较 右眼 塌 陷 。诊 断 : 眼 眶脂 肪塌 左 左
①伤者有 明显 的左 眼眼部创 伤史 ,左 眉 弓上方 可见皮 肤裂伤
1 左 眼睑青紫肿胀 ; .a 0 m, ②伤后临床表 现眼睑肿 胀、 血 , 瘀 符合
爆裂性眼眶骨折 的早期表现 ; ③伤后 2 个月 来我所检查时有 复 爆裂 性眼眶 骨折 , 是指 当致 伤物作用 于眼球 时 , 内压骤 眶 然升高 , 在眶底薄弱部位 发生 的一种特殊类型 的眶底骨折 。多 见 于交通事故 、 伤等 巨大 的致 伤物作用 于 眼球形 成 , 工 而一般 的外力 打击 眼眶( 如拳击 ) 形成 比较少见 , 笔者在法 医学检案 中
处, 发生骨折 ; ②力直接作 用于眶缘 , 可塑性变化和力 的传 眶缘
导 引起 眶壁骨折 。 目前多倾 向于前者 。
患者 , ,7 。 03 6 3日, 男 3 岁 20 年 月 头面部被人用拳 头击 伤

眼眶内侧壁骨折法医鉴定结果

眼眶内侧壁骨折法医鉴定结果

眼眶内侧壁骨折法医鉴定结果一、背景介绍眼眶内侧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眼眶骨折,它是指发生在眼眶内侧壁骨骨折的情况。

由于眼眶是一个容纳眼球的腔体,内侧壁骨折可能导致眼球和关联结构的损伤,对受伤者的视力和外貌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法医鉴定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结果对于破案和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医鉴定方法2.1 X射线检查X射线是目前最常用的眼眶内侧壁骨折鉴定方法之一。

通过拍摄患者眼眶的X射线照片,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骨折的位置、程度和类型。

在X射线片上,内侧壁骨折通常表现为骨折线和骨块的移位,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2.2 CT扫描除了X射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眼眶内侧壁骨折鉴定方法。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信息。

通过CT扫描旋转拍摄,医生可以获得横断面和三维重建图像,更精确地评估骨折的形态、位置和受累范围。

2.3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眼底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眼底的血管和组织状态,判断眼眶内侧壁骨折是否对视神经或眼球造成了伤害。

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骨折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三、法医鉴定结果3.1 X射线鉴定结果根据患者眼眶的X射线照片,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 - 内侧壁骨折线清晰可见;- 骨折线与正常骨壁明显不连续; - 部分骨块有不同程度移位。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确认患者存在眼眶内侧壁骨折。

3.2 CT扫描鉴定结果通过患者眼眶的CT扫描,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 - 内侧壁骨折呈横行或松散骨折线; - 部分骨折线与正常骨壁显著不一致; - 部分骨块有明显移位。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确认患者存在眼眶内侧壁骨折,并进一步了解了骨折的详细情况。

3.3 眼底检查鉴定结果通过对患者眼底的检查,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 - 视神经无明显损伤; - 眼底血管和组织状态正常。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排除眼眶内侧壁骨折对视神经和眼球造成的严重损伤。

四、鉴定意义与建议通过法医鉴定,我们得出了患者存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结论,并对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左眼眶内壁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左眼眶内壁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左眼眶内壁骨折法医学鉴定1例
左眼眶内壁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颅面部损伤,需要通过法医学鉴定来确认损伤的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在进行法医学鉴定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1. 临床表现,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受伤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受伤时的情况、症状表现、医疗记录等。

左眼眶内壁骨折可能会导致眼球突出、视力障碍、眼部疼痛等症状,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左眼眶内壁骨折的具体位置、范围和严重程度,有助于确认骨折的情况。

3. 外伤原因,法医学鉴定还需要考虑可能的外伤原因,比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打斗等。

通过了解受伤者的日常活动和受伤前的情况,可以对外伤原因进行推断和分析。

4. 遗留后遗症,左眼眶内壁骨折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障碍或者其他后遗症,法医学鉴定也需要考虑这些遗留后遗症对受伤者的影响。

5. 法医学证据,除了以上方面,还需要考虑其他可能的法医学
证据,比如受伤现场的痕迹、受伤者的供词、医疗记录等。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可以进行全面的法医学鉴定,确认
左眼眶内壁骨折的情况,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

这样
的鉴定结果对于司法裁决和医疗赔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眼眶骨折95例临床分析

眼眶骨折95例临床分析

眼眶骨折9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眼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对95例眼眶骨折的致病原因、就诊时间、治疗方法、骨折类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对于72例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牵拉眼外肌,眼球功能训练、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治疗。

保守治疗后68例症状消失,4例为眼眶下壁陈旧性骨折,受伤时间较长,患者无眼球内陷,但伴有轻微水平复视,患者放弃治疗。

对23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7例复视时间平均在2个月内消失,其中5例复视存在但较术前症状明显减轻,分析可能与伤后就诊时间较长,不规律治疗有关,1例放弃治疗。

结论:眼眶骨折常见部位是眶内壁、眶下壁,可以是单一的或复合存在,眶上壁和眶外壁少见。

由此得到启示,对于轻度眼球运动障碍,无明显肌肉嵌顿,可考虑适当抗生素、激素、止血等消炎治疗,配合眼球功能训练,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且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眼眶骨折复视功能训练在眼科临床中,眼外伤极为常见,单眼盲中眼外伤居致盲原因的首位。

而眼眶居于眼球前端,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于眼球时眼眶骨较易受外力损伤。

资料与方法2004~2008年收治眼眶骨折患者95例,男70例,女25例。

年龄8~70岁。

左眼58例,右眼32例,双眼5例。

致伤原因分别为:拳击伤、钝器伤、车祸及爆炸伤。

临床检查:6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复视,24例没有复视,3例视力丧失。

眼球突出度测量,双眼相差3mm 42例,相差3mm 34例,11例没有眼球凹陷,8例较健眼突出1mm。

62例存在眼球运动障,33例眼球运动障碍。

眼部水平及冠状ct检查单纯一壁骨折85例,其中眶内壁骨折45例,眶下壁骨折26例,眶外壁骨折9例,眶上壁骨折6例,二壁骨折8例,三壁骨折2例。

影像学检查:均行ct检查,采用美国ge螺旋ct机。

扫描方向分别为横轴和冠状。

层厚2.5mm连续扫描。

观察软组织窗300hu,窗位+40hu;骨窗选择窗宽200hu,窗位+200h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矢状重建位所能显示的最大 的骨折孔深度。通过下方的1cm 标尺大体测算(骨折边缘的毛糙 面无法准确测量,在CT机器上的 数据测算也同样如此),与我们 数层面所得骨折大体深度吻合: 1.6cm/1.0cm=2.3cm/1.4375cm。
该患者手术指征:

正前方注视有复视(同视机检查待报) 眼球凹陷3mm 牵拉试验(+) 伤后近20天,水肿期已过。
疝入上颌窦的高密度影 (积血或眶内脂肪等)已 经较前一层面少,说明骨 折最中心、下沉最明显的 部位已经过去。
肿胀的下直肌。 骨折平面基本已 接近最前端。共 有4-5个骨折层面, 骨孔深度1.21.5cm
眶缘后第三张片子, 也就是说,从眶缘 往后扫,约9mm左 右出现眶壁的骨折。 位置接近眶下壁中 央段。
BOF
Blowout /Blowin Fracture
病史、症体:





外伤后17天(2008.4.6) 视力:0.8(+1.00ds=1.0)os;1.0 od 左眼睑轻肿胀,颞侧球结膜下片状淤血。 现在主要问题是向前方注视有复视。 眼球突出度:17mm--14mm(眶距99mm) 2008.4.6海港医院眼眶冠状位CT 2008.4.14我院眼眶CT(水平、冠状和矢状重建) 2008.4.17我院眼眶MRI (水平、冠缝线,以向上牵拉下睑,暴露视野 作下直肌的牵拉缝线。用于术中判断下直肌分离 的是否充分,还有无粘连。(注意术中分离完了 牵拉下直肌时候,有可能将与眼外肌粘连在一起 的骨膜也给带动牵拉起来了。这样,看似没有粘 连,缝合骨膜后,难免下直肌又不能上转 。要 看到下直肌和骨膜之间的相对运动才算分离理 想)。 钝性分离配合电刀分离。电刀分离利于止血,术 野清楚,但致组织萎缩明显。
该患者的眼球内陷和复视

眶容积每增加1ml,将引起0.8mm的眼球内陷 该患者骨折孔比较大,大的骨折不容易肌肉嵌塞, 但容易造成眼球内陷及运动受限。 虽然没有下直肌的嵌顿,因眶内脂肪与下直肌肌 鞘、节制韧带及Lockwood韧带之间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如此多量的眶内脂肪疝入上颌窦,必 然出现影响下直肌运动的限制因素(牵拉试验业 已证实)
关于眶下神经和眶下管



上颌神经经圆孔于翼腭窝深部入眶下裂,沿途分 小枝,主干延续为眶下神经,支配下睑、颊部、 内侧上唇的感觉。 患者眶下神经分布区有麻木,证明眶下神经有损 伤(神经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不能立刻好 转,甚至如有神经的断裂,麻木感觉将不恢复)。 眶下神经位于眶下管内,眶下管内同时还有眶下 动静脉,称为眶下神经血管束(事实上,因为眶 下管位于下壁中部,下壁的骨折,有手术指征的, 几乎百分之百伴随眶下神经的严重损伤)。
冠状位,从后往 前,第一个出现 骨折的层面。这 是第11序列,层 厚为3mm
第12序列, 骨折更加明 显可见。因 为头位不正, 右侧出现眼 球,左侧还 是视神经平 面。下直肌 与眶内淤血 混杂,分不 清界限
第13序列,可见 上颌窦只在顶壁 高密度影,说明 下壁骨折未完全 撕破上颌窦顶壁 粘膜(否则会在 下方积液),积 血呈圆屋顶状兜 起。
手术设计:



1.下穹隆部结膜切口:外观没有瘢痕,但术野暴露差。 2.睫毛下2mm皮肤切口: A: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切开达眶下缘――皮肤层太薄, 易穿孔引起瘢痕,或愈合后皮肤色泽发黑。 B:同切口相同水平处切开肌肉,达眶隔及眶缘―― 眶隔易穿破,致脂肪脱出。 C:两种切法联合,切开皮肤后在其下几毫米处切开 肌肉达眶缘,切口呈梯状――梯形分离,使轮匝肌深 层仍保留在睑板上,有助于维持眼睑的位置及其与眼 球的附着(我们将采用的)。


在眶缘切开眶骨膜,骨膜下分离至骨孔。 将眶内疝入上颌窦的眶内组织尽量回纳。一是防 止眶内组织缺失太多,眼球内陷,一是眶内脂肪 等可以隔开下直肌和Medpor,防止二者粘连。 将修剪后合适大小Medpor垫入骨孔(骨膜下), 尽量将骨孔四壁全部担起。但若骨孔太深,则只 把前面三壁担起即可,一样能稳定的固定。最重 要的原则是下直肌不能被挤压在Medpor后面, 形成新的限制因素(光滑面一定要朝向眶内)。




Medpor:40X52X2.3cm。塑形温度:82°- 100°。表面可以涂布粘弹剂,防止其与下直肌 粘连。虽然有眶脂肪隔开,但因为下壁骨折破孔, 失去骨膜的阻隔,还是要预防。 Medpor使用耳脑胶粘合固定(10秒钟后冲洗)。 最好患眼较健眼能高出1-2mm,给水肿消退留 点余地。但这样也容易因眶压高有视力危险 5-0可吸收线骨膜对位缝合。特别注意避免眶下 壁的骨膜和下睑下的组织缝合,因牵拉的作用, 可以导致下睑内翻,很不容易矫正


以下是一些手术中的照片。 这个病人是在天津拍的,局麻下做的。但这个 手术非常疼,局麻一个是病人受不了,一个是 配合不好,手术操作也困难。 所以还是主张全麻下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