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助排剂MSDS

合集下载

压裂助排剂MSDS

压裂助排剂MSDS

格式Ⅳ-9-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格式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压裂用助排剂1.2 化学品英文名称: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cleanup additive1.3中文名称2: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1.4 分子式:1.5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2 含量:34%、11%2.3 CAS No. 151-21-3、9016-45-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无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压裂液用助排剂性能指标

压裂液用助排剂性能指标

压裂液用杀菌剂性能指标
备注:生产厂家负责包装物回收。

序号
检验项目
实验条件
要求达到的指标
1 溶解性 与水混合 完全混溶
2
刺激性 观察
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无
强烈刺激 3 与压裂液配伍

与压裂液中其它添加剂混合
在12小时内无沉淀、絮状物等产生,基液pH 值
无变化
4 外观 目测
半透明液体 5 耐温耐剪切性
能 在地层温度、剪切时间内做耐温耐剪切实验 剪切粘度值满足压裂液
在用标准要求 6 基液粘度的影
响 在50℃条件下放置24小时基液粘度与初始基液空白样
相比
粘度下降率小于20% 7
冻胶其它性能
加入杀菌剂后压裂液冻胶其它性能指标
满足压裂液在用标准要
求。

(完整word版)压裂常用药剂

(完整word版)压裂常用药剂

按化学性质分类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乳状压裂液、醇基压裂液以及酸基压裂液等六种类型。

1.水基压裂液是以清水做溶剂或分散介质,向其中加入稠化剂、添加剂配制而成的。

主要采用三种水溶性聚合物作为稠化剂,即植物胶及衍生物(胍尔胶、田菁胶、香豆胶等)、纤维素衍生物和合成聚合物。

这几种高分子聚合物在水中溶胀成溶胶,经交联剂交联后形成黏度极高的冻胶,在施工结束后,为了使冻胶破胶还需要加入破胶剂。

2.油基压裂液是矿场原油或炼厂粘性成品油均可作油基压裂液,但其黏度较低、热稳定性差、携砂能力不好、压裂液效率低。

目前多用稠化油,基液为原油、汽油、柴油、煤油或凝析油。

稠化剂为脂肪酸皂(如脂肪酸铝皂,磷酸酯铝盐等),矿场最高砂比可达30%(体积比)。

稠化油压裂液遇地层水后会自动破乳,所以无需加入破胶剂。

3.泡沫压裂液是一种新型水基压裂液,它是液体、气体及添加剂的混合物。

基液多用淡水、盐水、聚合物水溶液,气相为二氧化碳、氮气、天然气,发泡剂用非离子型活性剂。

其最大特点是易于返排、滤失少以及摩阻低等,它具有弱酸性,可溶解近井地带及地层中的无机垢和部分岩石中的碳酸盐矿物,抑制粘土膨胀,改善或保护了油气层。

缺点是砂比不能过高、井深不能过大。

适用于低渗透、易水敏、高压油层和下部受水层威胁的油井以及气井的压裂,是一种综合性能较理想的压裂液体系。

4.乳状压裂液是指水包油型乳化液,基本上综合水基压裂液和油基压裂液的优点。

由于外相为水冻胶,所以乳状液的摩阻低、黏度高、热稳定性好,其悬砂能力强,滤失低。

由于乳状液所含的水比较少,进入地层的水不多,因此可以较好的防止粘土膨胀和运移。

主要有聚合物乳化压裂液和植物胶冻胶原油乳化压裂液。

5.醇基压裂液由低碳醇、稠化剂、水、PH调节剂、粘土稳定剂、助排剂等构成醇基压裂液。

醇基压裂液对砂岩储层无水敏、水锁伤害,而且还有解水锁的能力。

能有效降低水相滞留伤害,补充地层能量,具有返排能力强、低伤害等特点,能有效改善裂缝导流能力,提高压裂效果。

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系列产品说明书

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系列产品说明书

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系列产品说明书目录第一章:产品说明。

第2页第二章:产品种类。

第2页第三章:产品规格。

第3页第四章:产品结构。

第5页第五章:产品性能。

第5页第六章:产品用途。

第6页第七章:产品营销。

第6页第一章产品说明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是石油、天然气低渗透油气井开采压裂施工的关键材料。

我公司开发生产的52MPa 、69MPa 、86MPa 、102 Mpa 的高强度石油压裂支撑剂,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是利用山西得天独厚的铝矾土原料,经过独特的粉末制粒和烧结而成,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高强度、高导流能力、低破碎率等特点,是开采石油压裂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固体材料。

陶粒支撑剂产品应用于深井压裂施工时,将其填充到低渗透矿床的岩层裂隙中,进行高闭合压裂处理,使含油气岩层裂开,起到支撑裂隙不因应力释放而闭合,从而保持油气的高导流能力,不但能增加油气产量,而且更能延长油气井服务年限。

产品经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支撑评价实验室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ISO13503-2 标准,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已在美国STIM-LAB 实验室进行API 标准分析检验,检验结果完全符合API 标准。

第二章产品种类1.低密度高强度石油支撑剂2.中密度高强度石油支撑剂3.高密度高强度石油支撑剂各油(气)田可根据裂缝的具体深度和宽度选择相适的石油支撑剂品种。

第三章产品规格1. 低密度高强度石油支撑剂52MPa规格指标名称40/70 20/40 30/50 16/30低密度g/cm3 体密≦1.60 ≦1.60 ≦1.60 ≦1.60 视密≦2.75 ≦2.75 ≦2.75 ≦2.75圆度0.9 0.9 0.9 0.9球度0.9 0.9 0.9 0.9破碎率52MPa ≦5% ≦7% ≦7% ≦10% 耐酸度≦4.5 ≦4.5 ≦4.5 ≦4.5 长期导流能力/ / / /浊度≦50 ≦50 ≦50 ≦502. 中密度高强度石油支撑剂69MPa规格指标名称40/70 20/40 30/50 16/30中密度g/cm3 体密≦1.80 ≦1.80 ≦1.80 ≦1.80 视密≦3.35 ≦3.35 ≦3.35 ≦3.35圆度0.9 0.9 0.9 0.9球度0.9 0.9 0.9 0.9破碎率69MPa ≦5% ≦7% ≦7% ≦10% 耐酸度≦4.5 ≦4.5 ≦4.5 ≦4.5 长期导流能力/ / / /浊度≦50 ≦50 ≦50 ≦503. 高密度高强度石油支撑剂86MPa规格指标名称40/70 20/40 30/50 16/30高密度g/cm3 体密﹥1.80 ﹥1.80 ﹥1.80 ﹥1.80 视密﹥3.35 ﹥3.35 ﹥3.35 ﹥3.35圆度0.9 0.9 0.9 0.9球度0.9 0.9 0.9 0.9破碎率69MPa ≦5% ≦7% ≦7% ≦10% 耐酸度≦4.5 ≦4.5 ≦4.5 ≦4.5 长期导流能力/ / / 、浊度≦50 ≦50 ≦50 ≦50第四章产品性能陶粒砂石油压裂支撑剂系列产品,具有降低对水力压裂液流变性的要求,又能提高岩层裂缝内的输送性能和增加岩缝支撑剂剖面,本产品系列在水力压裂中工艺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油(气)田压裂增产获得了较好的硕果,因此被中国各大油田首选水力压裂的支撑材料。

油水井压裂酸化常用添加剂作用麒庄技术PPT.

油水井压裂酸化常用添加剂作用麒庄技术PPT.
常用粘土稳定剂型号为:COP-1等
5、表面活性剂
主要采用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调配物 主要作用:
(1)降低酸液和原油之间的表面张力,降低毛管阻力,调整岩石润湿性, 帮助酸液返排,提高净井作业效果;
(2)抵消原油中原有的天然乳化剂的作用,防止酸与储层原油乳化; (3)酸液溶解不掉的粘土、淤泥等杂质颗粒会从原来的位置上松散下来, 形成絮凝团,这些团块移动并可能聚集,以致堵塞储层孔隙。加入表面活性 剂可使杂质可悬浮在酸液中,随残酸排出; (4)为了延缓酸岩反应速度,在酸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其在岩石表面吸 附,使岩石具有油湿性。岩石表面被油膜覆盖后,阻止了氢离子与岩面接触 ,降低酸岩反应速度。
常用表面活性剂型号为:OP-10等
6、互溶剂
主要作用: 选择溶媒的标准是:应能最大限度地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又能最低限度地浸出无效成分和有害物质;不与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发生
化学反应,也不影响其药效及制剂稳定性;比热容小,安全无毒,价廉易得。但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溶剂很少,实际多采用混合溶媒, 或在浸提溶媒中加入适宜的浸提辅助剂保证提取效果。常用的中药溶媒有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植物油等。另外溶剂的极性、
常用缓蚀剂型号为:HJF-94
3、铁离子稳定剂
Fe3++3H2O Fe(OH)3 +3H+
Fe2++2H2O Fe(OH)2 +2H+ 在酸化施工中,有Fe2+、也有Fe3+,但由于金属铁的存在,在盐酸和金属铁 构成的强还原性环境中,酸液中的Fe3+能很快被还原成为Fe2+:
2Fe3++Fe 3Fe2+ 从设备及管道中进入酸液的铁离子主要是Fe2+离子。 如果储层中存在的三价铁离子,由于没有金属铁的存在,不能发生转变为二 价铁离子的反应,

QSH1020 1598—2013压裂支撑剂

QSH1020 1598—2013压裂支撑剂

Q/SH1020 1598—2013代替 Q/SH1020 1598—2008压裂支撑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2013-07-05 发布 2013-09-30 实施Q/SH1020 1598-2013I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Q/SH1020 1598—2008《压裂支撑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

本标准与 Q/SH1020 1598—2008 标准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两种规格陶粒支撑剂的抗压强度及其破碎率指标;——删除了两种规格陶粒支撑剂的抗压强度及其破碎率指标;——增加了压裂支撑剂粒径均值和充填层短期导流能力的筛选性能指标;——增加了支撑剂破碎室相关要求的附录。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采输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时权、牟英华、孙维凤、张贵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H1020 1598—2003。

Q/SH1020 1598-20131压裂支撑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裂用支撑剂的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压裂用支撑剂的性能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3.1—1997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SY/T 5108—2006 压裂支撑剂性能测试推荐方法SY/T 6302—2009 压裂支撑剂充填层短期导流能力评价推荐方法3 支撑剂性能指标3.1 支撑剂性能评价指标3.1.1 粒径范围支撑剂的粒径分为11个规格,筛析试验所用的标准筛组合见表1。

落在粒径规格内的样品质量应不 低于样品总质量的90%,小于支撑剂粒径规格下限的样品质量应不超过样品总质量的2%,大于顶筛孔径 的支撑剂样品质量应不超过样品总质量的0.1%。

Q_KXJ06-2019压裂用助排剂 氟碳类 XJ-06

Q_KXJ06-2019压裂用助排剂 氟碳类 XJ-06

Q/KXJ 克拉玛依市新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KXJ 06—2019代替T/SHXH 011.3-2016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Fracture clean up additive fluorocarbon XJ-062019-11-15发布2019-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根据GB/T 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T/SHXH 011.3-2016《压裂用助排剂氟碳表活剂 XJ-06》,与T/SHXH 011.3-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6版第2章);—修改了“分类和标记”(见第3章,2016版第3章);—修改了“助排率”(见第4章,2016版第5章);本标准由克拉玛依市新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发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克拉玛依市新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鹏、李永飞、张维中、寇瑶、阳非、赵志维、陆微微。

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随行文件、包装、运输、贮存和健康安全及环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裂用助排剂氟碳类 XJ-06(以下简称压裂用助排剂 XJ-0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GB/T 6003.1 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一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 5549 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GB/T 6541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圆环法)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SY/T 5107-2016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SY/T 5370-2018 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SY/T 5764 压裂用植物胶通用技术要求SY/T 5822-1993 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SY/T 6787 水溶性油田化学剂环境保护技术要求3 分类与标记产品标记应符合SY/T 5822-93的规定,具体按下列规则编写:产品类型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示例:FR-CL- XJ-06表示压裂用助排剂 XJ-06。

压裂助排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压裂助排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压裂助排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压裂助排剂是一种用于石油开采中提高产量和改善注水/排水调剖效果的化学制剂。

通过其优异的性能和技术特点,对于提高油井的增油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压裂助排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研究目标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压裂助排剂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其在当前市场背景下是否具有足够的潜力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项目实施方案。

三、市场概况目前石油开采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和技术装备的不足。

压裂助排剂作为一种新型化学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开采效果和增产能力。

因此,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压裂助排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竞争环境目前,压裂助排剂市场竞争尚不激烈,属于新兴市场。

但随着市场对此种类化学制剂需求的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会逐渐增加。

因此,项目需要面对潜在的竞争对手,提出合理的竞争策略和市场定位。

五、技术可行性六、经济可行性七、风险分析压裂助排剂项目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实施难度、生产原料和工艺等;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价格波动和竞争对手的进入;环境风险主要涉及到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和合规性等。

因此,项目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和风险管理体系,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八、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和分析,提出以下的项目实施方案:1.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增强市场竞争力;2.进一步完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市场开拓工作;3.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合规性管理;4.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科研和生产效能;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九、结论通过对压裂助排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压裂助排剂项目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2.项目面临着一定的技术、市场和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和风险防控措施,可以降低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3.项目实施需要加强研发、市场开拓、合作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Ⅳ-9-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格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压裂用助排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fracturing and acidizing cleanup additive
1.3中文名称2: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2 含量:34%、11%
2.3 CAS No. 151-21-3、9016-45-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无
3.2 侵入途径:食入、经皮肤吸收
3.3 健康危害: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5.3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
8.2 监测方法:未制定标准
8.3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8.4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8.5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8.6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8.7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8.8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9.1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9.2 熔点(°C):常温
9.3 沸点(°C):100
9.4 液碱相对密度:无资料
9.5 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9.6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9.7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9.8 临界温度(°C):无资料
9.9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9.10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9.11 引燃温度(°C):无
9.12 闪点(°C):无
9.13 爆炸上限%(V/V):无
9.14 爆炸下限%(V/V):无
9.15 溶解性:溶于水、醇
9.16主要用途:用作油田酸化压裂助排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稳定性:稳定
10.2 禁忌物:强氧化剂
10.3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10.4 聚合危害:不聚合
10.5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氧化钠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11.1 急性毒性:LD50:2000 mg/kg(小鼠经口);1288 mg/kg(大鼠经口)
11.2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
11.3 刺激性:无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理毒性:无
12.2 生物降解性:无
12.3 非生物降解性:无
12.4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
12.5 其它有害作用:无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13.1废弃物性质:工业液体废物
13.2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13.3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14.1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14.2 UN编号:无资料
14.3 包装标志:无资料
14.4 包装类别:Z01
14.5 包装方法:无资料
14.6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16.1参考文献:安全文化网相关资料
16.2其他信息: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