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1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答:(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答:(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正确认识责任?答:(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3)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答:(1)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5.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答:(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
(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
就连最大的天才,假如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应对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1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答:(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当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我们不难发觉,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标准、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答:(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开展和所处环境的改变,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整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担当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相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担当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正确相识责任?答:(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2)许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华蜜生活担当着责任。
(3)我们应当学会感恩,主动关怀、协助和效劳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欢乐和华蜜。
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华蜜美妙的生活。
4.担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答:(1)无论是谁,担当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重量。
因为担当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怪,甚至受到惩罚。
(2)担当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学问和技能、赢得他人的敬重和赞许等。
5.如何理解我担当我无悔?答:(1)虽然有些应当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旧应当自觉担当相应的责任。
我们往往无法变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变更自己对待应当做的事情的看法。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行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埋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精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 维护秩序靠规则2.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4. 社会规则与个人利益的关系5.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6.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7. 自由的含义: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8.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9.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法律保障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公民的隐私权等。
11.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这些权利的保障措施。
1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13. 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14. 公民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自由,但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15.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政治义务之一。
16.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17. 国家利益至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19. 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0.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包括三方面内容:捍卫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第二单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2.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和正义。
3. 公平的朴素含义是公允持平、不偏不倚、办事公道、利益均衡;正义则意味着惩恶扬善、激浊扬清、是非清楚、道义分明。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1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答:(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答:(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正确认识责任?答:(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3)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答:(1)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5.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答:(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
(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精选3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精选3篇)学校八班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篇1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家庭的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部分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赐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转变。
5、为什么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6、几个重要熟悉:(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假如做出不道德的事,要勇于批判与制止,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假如他们触犯法律,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其违法行为。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a间接的有了我b他们为社会家庭做出贡献c甚至比父母倾注了更大的关爱和爱惜。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a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怀父母;b行动上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c努力学习、乐观上进,让父母兴奋。
(4)怎样看待父母对子女的爱?a亲情的既然流露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c 当今道德法律的要求。
其次课我与父母交伴侣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冲突的缘由是什么?(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备,于是冲突产生了。
2、如何正确熟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严要求、高期盼。
这种苛刻的严,反映父母对我们的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
3、代沟、逆反心理(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缘由,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全部事都与父母对着干。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提纲(最新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提纲(最新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编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为什么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是什么?)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的关爱,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青少年为什么要培养亲社会行为?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成就和发展自己的过程。
4.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6.网络是如何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7.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8.网络有哪些负面影响?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9.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为某人理性上网提合理化建议,也可以包含第10内容)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八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八年级上册政治提纲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什么是社会生活?答: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包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2.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答: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3.社会生活有哪些领域?答: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
4.社会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答: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促进我们的成长发展。
第二单元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成长1.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这个观点?答: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答: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首先要承担自己的责任,遵守法律和纪律,同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此外,还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答:养成亲社会行为,首先要学会谦让、助人、分享,其次要学会合作和竞争。
同时,要积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和天下事,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什么是规则?如何遵守规则?答:规则是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秩序而规定的标准和程序。
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同时,要有他律和自律的精神,遵守规则贵在坚持。
第三单元在社会生活中保障权利、履行义务1.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答: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关系?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不仅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任何公民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

【导语】以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七篇】,供⼤家学习参考。
第⼀课感受青春律动 1、⼈的⼀⽣需要经历哪些发展时期? 从⼈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的⼀⽣需要经历⼋个连续发展的不同时期,即:胎⼉期、婴⼉期、幼⼉期、⼉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年期。
2、进⼊青春发育期后,⼈的⽣理有哪些变化? (1)性机能发育成熟,第⼀、第⼆性征开始出现。
(2)⾝体外形急剧变化。
(3)体内机能迅速健全,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
3、为什么说青春期是⼈⽣发展的重要时期? (1)青春期是⾝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2)青春期也是智⼒迅速发展的时期。
(3)青春期还是⼼理⾛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4)青春期的情感、情绪⼗分丰富。
(5)青春是⼈⽣中最美好的阶段。
4、青春期有哪些⼼理特征? (1)困惑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
(2)独⽴意识不断增强是青春期的重要⼼理特征。
(3)尝试接触社会、理解社会是青春期的⾏为特点。
5、青春期的三个主要⼼理⽭盾是什么? (1)渴望独⽴与现实依赖的⽭盾。
(2)⼼⾥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盾。
(3)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理相对幼稚的⽭盾。
6、怎样度过我们的青春期? (1)我们要主动适应⽣活中的变化。
(2)我们要积极寻求适当的解决⽅案。
(3)我们要学会设计⾃⼰的青春之路。
第⼆课共享花季友情 1、男⼥⽣之间有何差别? ⼥性的感知觉、注意⼒⼀般优于男性;⼥性擅长形象记忆、情感记忆、机械记忆;男性⽐较擅长逻辑记忆和理解记忆;思维发展⽅⾯,⼥性的形象思维胜于男性,男性的抽象思维超出⼥性;意志发展⽅⾯,男性在坚持性、果断性等⽅⾯普遍优于⼥性;在个⼈兴趣⽅⾯,男性的兴趣要⽐⼥性更⼴泛、更持久、更具有效能。
等等 2、为什么说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必要的? 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不仅能够扩⼤我们的⽣活交往范围,增强我们与⼈沟通的能⼒,还能使不同的个体相互影响,彼此在性格上相互渗透,促进我们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P5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P5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2代人)、主干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3代人)、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已婚同辈联合)。
4.为什么说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P6(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5.为什么要爱我们的家、我们的父母? P8(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2)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6.父母对子女必须抚养教育吗?P10(1)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又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7.家是什么?P10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8.为什么要孝敬父母?P13(1)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国有孝的传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3)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P149.什么是孝敬父母?P14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10.怎样孝敬父母?P15(1)精神抚慰。
(2)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表现在各个方面。
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3)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
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这也是孝的表现;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而要进行劝阻、斗争。
(4)孝敬其他长辈。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11.产生烦恼的原因?P19-20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
12.产生代沟的原因?P20(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2)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
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
(也是一种爱)13.逆反心理的含义及表现? P21、22(1)含义: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
(2)表现: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
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等等。
14.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P21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也难免有误区。
15.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P22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自己。
16.如何克服逆反心理?(1)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2)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①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
②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
③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17.为什么要沟通?P23家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但也容易解决,对此不能否认、漠视、夸大。
18.怎样与父母架起理解的桥梁? P23-25(1)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2)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家长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19.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或如何与父母交往?) P26(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2)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3)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20.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P31如果封闭自己,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开放自我,我们的性格才会更开朗,人生才能更精彩。
21.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 P31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交往中具有持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大家喜欢和信赖的人。
22.交友的益处有哪些?P32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3.交友的原则是什么? P33__35(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2)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就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获得更为持久的友谊。
(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4)我们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要慎交朋友。
24.与异性交往的意义?(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意义是什么?) P36-37 (1)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①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②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③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25.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交往原则)P38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
26.怎样看待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P39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
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27.如何把握情感?(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情感?) P39(1)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2)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
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28.在异性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P41(1)外界保护:社会的法律、道德,学校的纪律、守则,社会的良好习俗,健康的文化环境。
(2)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29.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有什么影响? P43(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2)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善于和老师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
30.教师工作的特点是什么?(教师的作用)P44(1)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老师教给我们思考方法、让我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3)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
(4)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
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传统师生关系的特点?P48“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32.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是什么?P48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3.中学生应该如何与老师相处? P50_53(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3)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①礼貌待师②注意场合③勿失分寸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1.文化的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语言、文化是否有优劣之分?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3.全球化就是标准化吗?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
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4.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P60-62①对待文化差异,不应该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②面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有开放的胸怀。
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们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时,也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它们也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5.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1)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2)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3)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
6.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