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二大气与气候高频考点17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练习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7大气降水

38.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C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
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 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 降水变率图。据此完成第38、39题。
39.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率的主要因
E.人类活动:如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城市“雨岛”
2.时间分布 降水变率:降水量的年(或季、日)际变化
降水的绝对变率=实际降水量-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
降水的相对变率= 实际降水量-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
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
△练习
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距平数为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 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 降水变率图。据此完成第38、39题。
37.与这场“冰魄如针”最符合的天气 系统是
A
解析
36.空气温度低是形成雪花的重要条件,故①正确;空气湿度大,水汽充 足,有利于针状雪花形成,故②正确;云层厚度大小对针状雪花形成没 有明显影响,故③错误;风力小,有利于水汽凝华,形成美丽的规则形 状的雪花,故④正确。所以选D。 37.读图可知,图A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属于冷锋系统,气 温下降,符合“冰魄银针”形成的气象条件,故A选项正确;图B中暖气 团主动向冷气团一侧移动,属于暖锋系统,气温较高,不会出现降雪天 气,不符合“冰魄银针”形成的气象条件,故B错误;图C中气流水平方 向上顺时针辐合上升运动,属于南半球气旋系统,多形成对流雨,不会 出现降雪现象,故C错误;图D中气流水平方向上逆时针辐合上升运动, 属于北半球气旋系统,不会出现降雪现象,故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气温和降水微专题

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 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势低; 地形闭塞;不易散热;沙漠广 布或植被稀少;热容量小;升温 快 任答4点;8分
例6 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 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
的原因
丁
1小于28℃大于26℃;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 相临等温线温度差为2℃
有关降水成因分析的问题 一思:水汽来自哪里 二思:水汽靠什么输送 三思:怎么降温 1. 纬度 2 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 季风环流天气系统气压系统 锋面系统 3 海陆因素海陆位置 4 地形因素迎风坡与背风坡 5 洋流因素寒流与暖流
北
南
60
30
03060源自北半球带极 地 少 雨
带温 带 多 雨
带副 热 带 少 雨
单
位 体 30 积 水
过 饱 和
汽 含
17
量 9
未饱和
0 10
20
30
(℃) 温 度
二降水的类型 1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 历时短 范围小
分布: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
2 地形雨 湿热空气受地形阻挡上升;强度较大;时间较长
雨影区
3 锋面雨 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小 中纬度地区
:冬季北部大高加索山脉削弱了南下的冷空气; 南部黑海冬季有增温作用
例4: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终年温和2分年较差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
例5: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 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 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乙36°54′N 47 25 7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课件19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能力提升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判断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 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 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受地形(迎、背风坡)的 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 洋流因素。
巩固课堂所学 · 激发学习思维 夯实基础知识 · 熟悉命题方式 自我检测提能 · 及时矫正不足
课后训练
课时小结
学习反思
本节课掌握了哪些考点? 本节课还有什么疑问点?
THANKS
综合能力提升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降水 (1)影响降水的因素
因素
表现
大气环流
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压带;风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形成 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而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区降 水较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易形成降水,如夏季风
海陆位置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
表现 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 海洋性气候(比热容大,冬温夏凉,气温季节变化小;降水丰富,季节 变化均匀);大陆性气候(比热容小,冬冷夏热,气温季节变化大;降 水集中,季节变化大)
综合能力提升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因素
地形
洋流 冬季风
表现 地势高(低),气温低(高);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 冬温偏高,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夏温明显偏低;山地阳坡气温高, 阴坡气温低
C.大气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强
D.气流下沉增温
1.A 2.B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受地形起伏及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山 区的同海拔处气温差异显著。读图可以看出,1 500 m海拔沿线的年均气温变化曲线与 地形起伏大致同步,因此沿线海拔越低,气温越低;气温与纬度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 性;观察米仓山向北到汉江之间的年均气温变化,同样与坡向之间也没有表现出相关 性。第2题,与汉江谷地上空相比,米仓山1 500 m海拔的年均气温较高,其直接原因 是米仓山海拔较高,山体最高峰接近2 000 m,海拔1 500 m处的大气距其山坡面近, 而由于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山坡面附近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多, 气温高(约 10.5 ℃);而汉江谷地海拔在500 m左右,海拔1 500 m处的大气距地面较远,地面辐射 向上传递的热量相对较少,所以气温较低(约9.2 ℃),B正确;纬度位置不是导致米仓 山同高度年均气温较汉江谷地上空高的直接原因,A 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米仓山同高度年均气温较 高,所以才会导致大气辐射更强,C错误;汉江谷地 处在气流下沉增温区,但气温反而低于同高度的米仓 山,D错误。]
2024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大 气 降 水

地形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
三、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例5】1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 描述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分析降水条件的基本思路
条件 相关 思考 降水量多少
主要结论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水汽
来自 距海洋、湖泊等水源地越近越 水汽蒸发(腾)量的时
哪里
多等下垫面的情况
间变化
靠什么 吹海风且风力强降水多,吹离
输送 岸风或水汽难以到达的地方 风向和风力的时间变化
降水少等大气运动的情况
凝结核 来自 哪里
市区、工矿区、建筑 工地等排放出的粉尘
遇冷 怎么 低压、锋面、迎风坡降水多, 气压带、风带、锋面的
凝结 降温
高压、背风坡降水少
季节移动
【例1】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 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
90ºW
80ºW
河
斯
乙 ②
伦
劳
7m 蒙特利尔
圣①
甲
75m
40ºN
城市
谷物运输方向 铁路
河流 水域
75m
水面高程 雪带
90ºW
C.春季,厦门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 附着在地面上
D.春季,厦门暖湿气流旺盛,北方的冷空气不断缓 慢南下,暖湿气流水汽受冷凝结而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总结归纳
雾形成的条件 充足的水汽 降温条件 凝结核 补充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 第17课时 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案(含解析)

〖第17课时影响气候的因素〗之小船创作(1)造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01纬度。
太阳辐射的□02纬度分布不均,造成不同纬度□03气温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候带。
(2)C、D两地纬度位置相同,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04大气环流。
C地受□05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D 地受□06季风环流控制。
(3)E地气温较低,主要与□07地形有关。
(4)F地降水稀少,主要原因是□08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5)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G地冬季气温很低,主要影响因素是□09盛行风、洋流。
考点二十一影响气候的因素(2016·上海高考)北美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
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A气候分布于北纬□0140°~60°大陆□02西岸;B气候分布于北纬□0330°~40°大陆□04西岸;C气候分布范围□05最广,主要分布在□06内陆地区。
(1)北美以□10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属于□11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12地中海气候。
(2)北美西部地区有高大□07山脉;大致北纬45°以北受□08暖流影响,北纬45°以南受□09寒流影响。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13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等。
答案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
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西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
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地形—山脉走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 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二、降水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地形
地形—类型
云南干热河谷
盆地、谷地地形封闭, 水汽难以进入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平原利于水汽深入
东非高原—热带草原
赤道附近地势高地区, 对流减弱,降水减少
二、降水影响因素
典例 (2021年辽宁卷)2020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左图)测得 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右图所示。
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
是( ) D
A. 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B. 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 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 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一、气温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洋流
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
相对较多的原因。
此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下风 向,西风影响加强;西风经过湖区时, 湖泊为西风提供热量和水汽;湖泊东 侧区域地形较高,易产生地形雨。
二、降水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岛效应
尾气排放
典例 (2023·全国文综乙)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 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 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一、气温影响因素
3.影响因素——冬季风
如距离冬季风源地越近,气温越低
典例 (2022年海南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
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温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 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
练习17中国气候-2024年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原卷版)

练习17 中国气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地气候不稳定性增加。
2023年5月底,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北抬,导致我国安徽、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农作物收获,该种天气被称为“烂场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期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省份是()A.辽宁B.江西C.山西D.河北2.受本次“烂场雨”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棉花3.长期来看,为减轻“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以下措施可行的有()①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①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①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①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雨带在I、①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局地水域C.地形条件D.植被分布7.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冻害B.虫害C.滑坡D.洪水8.图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水文特征是()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流程较短C.含沙量高D.春、夏汛明显近年来,受极端暴雨、洪水等重大灾害袭击,许多城市加强雨洪管理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建设。
下图为某城市的水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借鉴该水系统的是()A.兰州B.呼和浩特C.拉萨D.深圳10.城市水系统的功能区中()①公园增加了地下径流①开放水域增加了洪水的蓄积量①公园减少了地表下渗①绿色屋顶减缓了雨水汇流速度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高考地理湘教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必考点专练 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含答案解析

必考点专练7 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C.甲—②、乙—③D.甲—②、乙—①2.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故甲、乙两地夏季风速小,只能选择①②,又因甲受地形影响,背风坡风力小,故选D。
第2题,A造成两地风力差别的原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故选A。
答案 1.D 2.A3.(2013·山东基本能力,58)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下图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关知识。
图中南北、东西虚线有相交点,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交叉点,故排除C、D两选项;城市轮廓南北短东西长,对应的气温变化曲线也应有长短之分,水平距离较短的应为南北气温曲线,故选A。
答案 A(2013·安徽文综,28~29)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4~5题。
4.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5.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地面从北京时间6时左右开始接受太阳辐射,即6时左右日出,大约21时左右地面得不到太阳辐射,即大约21时日落,因此该地昼长约为15小时,因此该日日期应为6月5日或6月20日;该地若为晴朗的天气,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当地正午时最多,但图中显示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出现下降,应是受多云天气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2018·昆明月考)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
下图是“乌克兰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县年降水量及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2~3题。
2.影响该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海陆位置 C.季风 D.地形
3.据图推断,年平均气温( )
A.N地>M地B.P地>N地
C.Q地>P地D.Q地>M地
(2018·中山一中质检)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下题。
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海陆分布
5.每年七、八月份,南昌都会出现闷热、无风的极端天气,被传称为“中国火炉城市”之一。
南昌市成为“火炉城市”的原因是( )
①七、八月份,南昌市太阳高度大,白昼长②伏旱天气,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③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④盆地中部,不利于散热⑤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排放大量余热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
6.(2018·新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气温在-14 ℃至-18 ℃之间,微风且水汽条件充沛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各种多级分枝的微观结构也最为精美;气温低于-18 ℃或高于-14 ℃时,雪花微观结构发育状况变差。
下图为“我国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等温线之间的区域分布图”。
观察发现:图中甲地雪花最为精美,是我国最美雪花的观赏地;乙地雪花发育不充分;丙地雪花最大,多鹅毛大雪。
(1)分析甲地雪花最为精美的原因。
(2)说明制约乙地雪花发育的气象条件。
(3)说明丙地雪花大而不精美的原因。
答案精析
1.A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①地距大西洋最近且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
] 2.D 3.B [第2题,图中有一东西向的山脉分布,且等降水量线在山峰附近密集,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第3题,四个地点中,只有P和N在同一河流附近,且P在下游,海拔低而气温高,N在上游,海拔高而气温低。
]
4.D [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最大。
该地位于北半球,由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可以判断位于大陆东岸,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较差小,所以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
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差异最大的原因是季风风向变化,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
]
5.D
6.(1)甲地距海较近,受海洋气流影响,水汽充沛;该地地处山区,海拔较高,1月份均温处于-14 ℃至-18 ℃之间,有利于雪花充分发育。
(2)乙地深居内陆,全年降水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少;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不利于雪花发育。
(3)丙地位于伊犁河谷,来自大西洋的潮湿空气在天山迎风坡形成充沛降水,空气湿度大,有利于雪花发育,多鹅毛大雪(或所以雪花大);地势较低,温度较高,1月份均温不在-14 ℃至-18 ℃之间,雪花微观结构发育不充分(或所以雪花不够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