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第四章参考题

合集下载

思修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精选文档】

思修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精选文档】

思修第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2021年新编思修题库

2021年新编思修题库

第四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取1、马克思主义以为,道德来源于(D)A.人性中情感、欲望B.“天”意志或“神”启示C.人先天具备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社会关系形成及人类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2.、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引和纠正人们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

这指是道德(B)A.结识功能B.调节功能C.沟通功能D.教诲功能3、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阐明(B)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备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性质D.社会道德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了中华民族老式美德中(A)A.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神B.谦虚礼让精神C.恪守诚信精神D.人际和谐精神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中华民族老式美德中(B)A.责任意识B.仁爱精神C.谦敬礼让D.诚信精神6、孟子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阐明中华老式美德非常注重(B)A、级别观念B、人伦价值C、尊卑观念D、整体利益7、“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老式(A)A、注重整体利益精神B、仁爱精神C、注重道德践履D、向往抱负人格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道德B.原始社会道德C.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道德D.一切社会共有道德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规定(B)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10、曾子说:“五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体现了中华老式美德中(B)A.礼让精神B.强调道德修养塑造抱负人格精神C.奉献精神D.宽厚待人精神11、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文化及道德有两种对立观点:全盘否定与全盘必定。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思修题库第四章

思修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B.语言的产生和发展C.劳动的产生和发展D.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

A.传统B.语言C.公有制D.劳动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是( C )。

A.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D.动物的一种本能5.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A )。

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6.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D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 A )。

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8.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 C ) 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A.个人主义B.民族主义C.集体主义D.小团体主义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B )。

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思修学习手册参考答案4-8章-修订

思修学习手册参考答案4-8章-修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思考与练习第四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C2.ACDE3.C4.D5.C二、简答题1、什么是道德?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传统美德中精华的部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部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要学习借鉴前人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在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3、什么是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答: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现为:(1)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思修题库

思修题库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统加强道德实践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2、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

()3、中国传统道德已成为历史,某些还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

()4、中华传统美德虽然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但并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5、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6、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7、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8、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9、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0、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节人类关系的唯一手段()11、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没有阶级性()12、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必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1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民服务()14、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15、在集体的束缚中个人无法获得自由()16、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17、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8、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思修第四章自测题

思修第四章自测题

第四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

A.社会舆论B.经济基础C.先进思想家D.政府2.在下列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能决定经济的发展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3.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A.个人主义B.英雄主义C.集体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思想B.崇尚远大志向,重视道德节操的精神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成信5.当前我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为人民服务D.诚实守信8.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的态度是()。

A.复古主义B.虚无主义C.批判继承D.全盘吸收9.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B.共产主义道德产生于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C.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是最先进的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没有提倡的必要10.下列不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是()。

A.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C.诚实劳动获取正当个人利益D.制假贩假谋取暴利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提出的。

A.荀子B.贾谊C.范仲淹D.林则徐12.13.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14.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许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20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练习及参考

2020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练习及参考

2020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练习及参考第四章单元练习一.单选题(共51题,35.7 分)1(),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既肯定主流又正视支流,有利于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的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A、坚持社会思想道德B、加强党的理论建设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得分:0.7 分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

A、志愿服务B、大学生社团C、工会组织D、慈善机构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得分:0.7 分3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民族精神B、理想C、精神D、核心价值观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得分:0.7 分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C、民族层面的精神追求D、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得分:0.7 分5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的重要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国家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C、培育什么样的公民D、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得分:0.7 分6 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月()日,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A、3 月15 日B、4 月8 日C、3 月 5 日D、4 月 5 日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得分:0.7 分7(),是指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价值体系的统摄和支配地位,是一个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引领一个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B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2、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

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 A )A.慎独B.学思并重C.积善成德D.由学而进3、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C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

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5、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C )A.陶冶情操B.省察克治C.积善成德D.择善而从6、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7、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B )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C )A.敬业好学的表现B.正直无私的表现C.文明礼貌的表现D.勇于进取的表现9、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D )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10、“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11、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 D )A.评价功能B.导向功能C.教育功能D.调节功能12、没有正确表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的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 A )A.社会人口发展速度相统一B.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14、下列选项中,对集体主义原则的错误理解是( B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与小团体主义和本位主义是一致的C.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15、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A )A.团结友善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敬业奉献的要求1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B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1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它的主要内容是( D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C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19、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说明( B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20、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这说明道德具有( B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21、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D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2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A.诚实守信为重点B.崇尚科学为重点C.艰苦朴素为重点D.文明礼貌为重点23、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B )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C.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24、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

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

”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D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C.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25、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

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 A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2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A )A.道德认识B.道德修养C.道德调节D.道德发展27、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

这说明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B )A.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B.调节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C.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D.对人们行为的调节和规范具有易变性2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D.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2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 D )A.维护小团体的利益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C.压制个人,束缚个性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30、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道德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D )A.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实践无关B.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单一心理成分构成的纯粹道德体系C.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D.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3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32、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观条件统一于( C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B.社会关系的形成C.生产实践D.人类社会的产生33、《老子》曰:“江河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告诫人们要发扬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B )A.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B.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3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D )A.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B.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35、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体现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C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B.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3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等。

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 )A.人非尧舜,谁能尽善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7、中华民族自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了优良道德传统。

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A )A.诚实守信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38、一家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

经查找,该张桌子已被顾客买走了。

于是厂家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

没有想到,这一举措没有找到买主,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其产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关键在于该厂的( A )A.诚实守信B.遵纪守法C.尽职尽责D.奉献社会39、据报道,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却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