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糖尿病化验报告单

如何看懂糖尿病化验报告单
如何看懂糖尿病化验报告单

如何看懂糖尿病检查指标

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去医院做检查,拿到报告单却看不明白,报告上都是“↑、↓、+”,医生又没工夫细讲,看一眼报告单就直接开药。那到底你的化验报告单是怎么回事呢?只要我们把握这些简单的基本知识,自己也能看懂化验报告单。

糖尿病相关基础检查项目有很多项,比如:尿糖、血糖、OGTT、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血脂、尿微量蛋白、尿酮体、乳酸等项目。

我们主要需看懂以下几项:

1: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意义:

参考值为4%~6%。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GSP)指标意义:

参考值为1.18~2.2mmol/L。反映的是此前1-3周内的平均血

糖水平。

这两个指标可结合血糖用于发现糖尿病;判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空腹血糖只是测的某个时间点的值,受干扰程度相对较大。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临床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刚开始治疗的糖尿病人,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糖控制得好了,调整为6个月检查一次。

2: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GLU)指标意义:

正常参考值:3.9~6.1mmol/L。它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人体的血糖水平会随着进食、运动等活动发生变化。而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能够反映人体真实的血糖浓度。空腹血糖受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话,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否则的话,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调查显示,空腹血糖受损者,经过积极预防,约有1/3在几年后发展成糖尿病,有1/3维持不变,另外1/3转为正常。因此,这些人也应该经常检查,并且积极预防。

3: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GLU2)指标意义:

参考值:≤7.8mmol/L。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若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结合临床可诊断为糖尿病。若餐后2h血糖浓度≥7.8mmol/L且<11.1mmol/L,考虑为糖耐量异常,

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耐量异常(IGT):是介于糖尿病与正常人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8%这样的患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血糖指标总结: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积极调整有望恢复正常。反之,发展为糖尿病。

作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1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0毫摩尔/升。

4: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指标意义:2小时葡萄糖<7.8mmol/L为正常。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OGTT是确诊糖尿病

的金标准。对怀疑有糖尿病者,均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

最后诊断。一旦出现2小时葡萄糖≥11.1 mmol/L,就确诊为糖尿病。2小时葡萄糖处于7.8~11.1mmol/L范围内,判断为糖耐量损伤,是

糖尿病的前期阶段。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5:尿糖

尿糖(U-GLU)指标意义:正常为:阴性。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血糖

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的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呈阴性;妊娠期妇女会出现血糖不高,但尿糖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

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