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A.不变B.一直下降C.先下降后又升高D.先升高后下降2.失蜡法是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流程分为三步,分别是用易熔化的石蜡和细泥浆制成蜡模并硬化成铸形,之后将铸形烘烧陶化,再往内部浇注铜水制成器物。
关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失蜡法中制成铸形用的石蜡是晶体B.形成铸形过程中石蜡先熔化后凝固C.铸形烘烧陶化的过程水蒸气发生液化放热D.形成青铜器的过程,铜先凝固后熔化3.在歌舞晚会上,常用干冰产生的白雾来烘托气氛,舞台上形成的雾是()A.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C.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4.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DE段该物质处于沸腾状态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6.十里铺中学,蔡老师将厨房搬进物理课堂,带领学生蒸包子。
以下有关本节物理课说法错误的是()A.蔡老师用蘸水的手指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水”字,过一会“水”字消失,这是水的升华现象B.胡若歆同学用沾有冷水的手去拿刚出锅的包子不会太烫,原因是手上的水汽化吸热C.淡艺杰同学做纸锅烧水的实验,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着D.蔡老师给同学的手臂上抹了一点酒精,同学们感觉很凉快,原因是酒精蒸发吸热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
3.3《汽化和液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

3.3《汽化和液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 在0℃时,酒精处于液态C.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不吸热,温度也不变2.如图所示,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左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 液态氨B. 酒精C. 水D. 煤油3.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 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 物体汽化时温度一定降低D. 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4.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蒸笼上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吸热形成的B. 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加快衣服上的水分蒸发C. 蜡烛燃烧会产生“烛泪”,“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D.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6.治疗新冠肺炎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气”是水蒸气B. “雾气”是汽化现象C. “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D. “雾气”出现在护目镜的外侧7.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下图表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氟利昂在冷凝管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C. 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D. 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8.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A. 煤气罐中的液体B. 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C. 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D. 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9.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仔细观察发现,A,B两个位置,有一个位置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白气”是气态水,A处较浓B. “白气”是气态水,B处较浓C. “白气”是液态水,A处较浓D. “白气”是液态水,B处较浓10.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与冷空气接触,变成小水珠,这种物态变化现象属于()A. 升华B. 汽化C. 液化D. 凝华二、填空题11.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饮料,擦干后放一会儿,其表面会变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B.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C.将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摊开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是实验中不同时刻水中气泡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B.图甲中器材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C.图乙是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D.图丙中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温度不变4.小明同学利用冷水(20℃)、热水(80℃)和碎冰块探究“气体液化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四种尝试,其中上方烧杯底部会出现小水珠的有()A.只有图a 中会出现B.只有图b 中会出现C.图c 和图d 中会出现D.图a、图c 和图d 中会出现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冬天嘴里呵出的“白气”D.地上的水变干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新鲜的葡萄封装在保鲜袋中B.将苹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C.将茄子切成长条后摊在阳光下D.将盛有料酒的玻璃瓶拧紧盖子7.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冰吸热升温比水吸热升温快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D.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态8.如图所示,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利用干冰制造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干冰迅速熔化再汽化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吸热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雾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雾9.在沙漠中应急取水可以用这个办法:先挖一个半米深的坑,在坑的底部放一个杯子,然后在坑上铺一张大塑料薄膜,用石头压住薄膜边缘,并且在薄膜的中心也压上一块小石子,如图所示.获得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10.如图所示,是用处理污水获得饮用水的过程,对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二、填空题11.天气热了,张扬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12.如图所示是牙医在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用到的小镜子,它的作用是.诊断中常在把小镜子放到病人口中之前总是先将小镜子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烤,这样做的目的是.医院用“B超”给病人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13.生活中有一种能反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20 0 5 0 45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同学们走进医务室时,常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一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 C.浓雾消散 D.气凝结霜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述的是太阳升起后,露珠消失,这是因为露珠()A.吸热熔化B.放热凝华C.放热液化D.吸热汽化4.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
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5.小明对某一固态物体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为固态,DE段为气态B.该物质在CD段为固液共存态,DE段为液态C.BC段表示熔化过程,DE段表示汽化过程D.AB段物质吸热,CD段物质放热6.俗话说“熬汤煮肉,加火不如加盖”,对这句话里包含的科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A.汤水沸腾后,加火会使汤的温度继续升高,容易糊锅B.加盖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落入锅里C.加盖的目的只是为了汤水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到空气中去D.加盖可以使汤水沸点升高,汤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烂7.烧水时用小火使水持续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A.持续升高B.保持不变C.持续降低D.忽高忽低8.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
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D.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取决于火焰大小9.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盛水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稍后也沸腾了B.温度高于沸点,立马沸腾C.同时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10.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11.室温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有两支示数相同、规格相同且完好无损的温度计甲、乙。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汽化B.升华C.液化D.凝华2.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汽化,后凝华D.先液化,后汽化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4.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 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如图是家用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液化放热B.在蒸发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C.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汽化吸热D.在冷凝器内,制冷剂液化吸热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排尽空气是为了减少空气受热膨胀对实验的影响B.袋内酒精汽化成气体时,塑料袋体积变大C.水槽中热水的温度较高,可以缩短实验时间D.若将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袋内酒精蒸汽凝华成液体,塑料袋体积减小8.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9.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A.汽化时吸热B.液化时放热C.熔化时吸热D.凝固时放热2.晾晒的湿衣服在逐渐变干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华3.小方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没有沸腾之前不会汽化B.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会吸热C.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4.炎热的夏天,吃一杯液氮冰淇淋降温是件快乐的事。
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液氮冰淇淋旁出现的“白气”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B.熔化C.汽化D.液化5.在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水在沸腾过程中()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温度不变D.无法判断6.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了两个现象,一是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二是水杯上方冒“白气”,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形成会吸热,“白气”形成会放热B.气泡和“白气”都是汽化现象,形成时都需要吸热C.气泡是杯中的水汽化而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D.以上说法都不对7.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1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8.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A.B.C.D.9.关于蒸发和沸腾,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热B.液体不需要吸热就可以一直沸腾C.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10.如图所示,运动员为了能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平时刻苦训练时往往会大汗淋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水的蒸发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物态变化,某科学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关系,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实验()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2.下列不属于利用蒸发吸热的现象是()A.皮肤上涂抹酒精会感到凉爽B.夏天,在干燥的地面上洒水C.发烧时,在额头敷湿毛巾D.冰熔化时,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3.严冬,人们口中不断呼出“白气”,它是水蒸气经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汽化B.熔化C.液化D.凝华4.小明在吃火锅时,发现了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奶茶杯外面比冰镇汽水瓶更容易“出汗”B.离锅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低C.在吃火锅时,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的“雾气”是汽化形成的D.将火锅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大火加热,汤汁继续升温5.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锅里的水沸腾前没有发生汽化现象B.纸锅里的水沸腾时吸热,会使水的温度升高C.纸锅里的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D.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6.2024年2月4日,一场瑞雪之后,泉城济南银装素裹、美景如画,但大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此,交通管理工作人员在积雪路面撒盐来加快积雪熔化。
撒盐是为了()A.降低雪的熔点B.升高雪的熔点C.降低雪水的沸点D.升高雪水的沸点7.根据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当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吸收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C.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D.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8.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
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0 5 0 3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以下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荷叶上的露珠C.深秋,大雾消散 D.严冬,窗上的“冰花”【答案】C【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雾气消散是液态小水滴遇热汽化成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D、“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夏天可以通过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低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B.洒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冰块熔化时从周围物体吸收温度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解:AB、夏天温度高时洒水,水蒸发时从周围吸收热量,可以降低温度,而不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A正确、B错误。
C、冰块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不能说吸收温度,故C错误;D、冰块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3.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严寒天气“泼水成冰”C.植物上的“露珠消失” D.冬天树木上的“雾凇”【答案】C【解析】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泼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B错误;C、露珠消失是水的汽化现象,故C正确;D、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
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答案】C【解析】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乙醚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雪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课堂同步讲练测: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A.河流中冰雪消融B.草叶间露珠晶莹
C.蔬菜上挂满白霜D.湿衣服干了
2.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
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
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
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
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扇扇子时人会感到凉快,是因为扇子可以扇出凉风
B.湿手伸进冰箱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冰棒放热
C.天气热的时候,吃雪糕感觉凉快,这是因为雪糕熔化,雪糕吸热
D.冬天,戴眼镜同学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蒙上了一层雾气,这是液化现象,眼镜片放热
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松”
5.火锅是我国独特的传统美食,考古学家认为周代的鼎器应是火锅最早的雏形,当时的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
下列有关火锅的解释错误的是()
A.固态的牛油锅底变为液态需要吸热
B.锅底的汤汁越煮越少是因为发生了汽化
C.煮火锅时火锅上方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火锅汤汁沸腾后,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将不再升高
6.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
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中水珠是冰块熔化得到的
B.b中水珠是热水汽化得到的
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口喷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是试管中的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C.停止对水加热,沸腾停止,再加热,水又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D.图乙中,向外抽气时热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升高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B.将湿衣物放烈日下晒
C.将谷物推开来晒D.用保鲜膜盖住水果
9.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冬,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寒冬。
汽车玻璃起“雾”,是车内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水结冰胀破水箱
10.师傅在烧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却改用了“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鸡蛋变熟
B.用“小火”会降低水的沸点,不应改用“小火”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