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与价格

合集下载

供求关系与价格形成

供求关系与价格形成

供求关系与价格形成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求关系指的是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供给和需求的量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价格形成的基本机制。

一、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的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生产能力、政府政策等。

1. 生产成本:生产一个商品或提供一个服务所需要的成本是供给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成本等。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可能会减少;而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可能会增加。

2.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供给量。

例如,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可以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使得供给量得以增加。

3.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当企业或个人的生产能力增加时,供给量也会相应增加。

4. 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例如,降低税收、拓宽市场准入、鼓励创新等政策可以促进供给的增加;而提高税收、加大监管力度等政策可能会限制供给量。

二、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的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消费者收入、价格、偏好、人口等。

1. 消费者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他们的购买能力也会增强,从而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2. 价格:价格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导致需求下降;而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可能会增加购买量,导致需求增加。

3. 偏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例如,某种商品因为其特殊功能或独特设计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从而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4. 人口:人口数量的变化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当人口增加时,需求量可能会增加;而当人口减少时,需求量可能会减少。

三、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当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公式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公式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公式
提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不休的话题之一,大多研究表明,提供求关系正是求稳定的价格的关键。

个人的消费者通常会选择价格竞争以购买更实惠的商品和服务,而垄断主体可以通过不同的玩法控制价格来提高盈利。

提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现象,它与价格息息相关,通常可以表示成一种供求关
系公式:价格=市场需求(量)/市场供给(量),其中市场需求和供给代表了当消费者需求更多的物品时,市场需求量越大,商家会增加输入的商品和服务量,供给量越多,价格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影响最终售价。

其中,产品的价格起着重要作用,当市场供求关系均衡时,价格稳定。

而当发生供求矛盾时,价格就会随之波动,它的波动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程度。

例如在涉及下列因素时,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价格:
(1)技术改进:当技术发生变化时,供应商可以生产更便宜的商品和服务,
消费者需求会增加,从而改变价格。

(2)政府调控:政府可以制定竞争性措施,以降低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从而降低市场价格。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价格也有重大影响,例如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
物价下降,进而影响商品和服务价格走势。

总之,从供求关系出发,不仅可以研究价格波动,还可以深入研究业务模式,
更好地囊括价格管理和市场竞争,确保定价可持续性。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

第二讲供求与价格理论引言供求与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商品的价格。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而需求则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

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厂商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供给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正比,即商品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厂商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相反,当商品价格下跌时,厂商的利润减少,他们可能会减少生产。

供给曲线是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呈正斜率。

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

需求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即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觉得商品变得更昂贵,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替代品或减少购买量;相反,当商品价格下跌时,消费者会觉得商品更具吸引力,他们可能会增加购买量。

需求曲线是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呈负斜率。

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数量。

市场均衡是指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的状态,此时市场处于供求的动态平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具有稳定性,不存在供不应求或需求过剩的情况。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上的商品供应过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厂商为了减少库存,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

反之,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市场上的商品需求过剩,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厂商为了提高利润,可能会增加价格以抵消供不应求的情况。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供求与价格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衡量了商品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不完全弹性。

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一、引言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既有供给方,也有需求方。

供给方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需求方则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和价格。

而价格则是供求关系的重要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市场供求的基本概念市场供求是市场经济中两个关键的概念。

供给方是指生产者或者销售商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需求方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通过价格这一媒介进行协调调整。

三、市场供求的曲线图市场供求的曲线图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

供应曲线是指供应者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时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范围。

需求曲线是指需求者愿意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时所愿支付最高价格范围。

当两条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了供求平衡,价格和数量被确定。

四、供需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价格的影响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供给方的变化,例如产量和成本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态。

需求方的变化,例如技术进步、收入变化等,会影响到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态。

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

五、市场垄断和竞争的供需分析市场垄断和竞争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中,市场的唯一供应者可以自由地设定价格,而需求者只有两种选择:接受价格或者放弃购买。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供需曲线的交点处即为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平衡点。

在竞争市场中,多个供应者提供同类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因为市场结构的不同,市场价格可能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六、结论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

通过分析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结构的不同,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供求影响价格》课件

《供求影响价格》课件

国际原油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总结词
国际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具有重要影 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 下跌。
详细描述
国际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受到全球经济状况 、政治局势、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油供应紧张时,价格通常上涨;而供应过 剩时,价格则可能下跌。此外,国际政治局
势的变化也经常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
房地产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总结词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具有决定性影 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 下跌。
详细描述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受到经济环境、政策 调控、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经济 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需求通常较为 旺盛,而供应相对有限,导致价格上涨。当 供应过剩时,价格则可能下跌。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动态关系
市场均衡与价格的形成
总结词
市场供需平衡时,价格稳定
VS
详细描述
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 ,价格会趋于稳定。此时,生产者愿意生 产和提供的数量与消费者愿意购买和消费 的数量相一致,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这种 均衡状态下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它是 由市场供需双方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05
供求影响价格的实例分析
农产品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总结词
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显著,供不应求会导致价 格上涨,供过于求则会导致价格下跌。
详细描述
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受到气候、季节性生产周期、消费习 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季节或地区,农产品供应量减 少,而需求量相对稳定或增加,导致价格上涨。相反,如果 供应量过剩,价格则可能下跌。
市场失衡与价格的变动
总结词
市场供需失衡时,价格波动

供求与价格理论

供求与价格理论

供求与价格理论供求与价格理论,也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要素,解释了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原理。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其数量通常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其数量通常受到收入、价格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两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形成。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上将会出现过剩的情况,价格将会下降。

而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市场上将会出现短缺的情况,价格将会上涨。

只有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上才不会出现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商品价格也将稳定。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导致市场均衡点的变化。

例如,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都会导致市场均衡点向左移动,价格下降;而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都会导致市场均衡点向右移动,价格上涨。

供求与价格理论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

通过研究市场上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情况,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此外,该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市场失败的原因,例如价格歧视、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总而言之,供求与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且基础的理论。

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两个要素,可以解释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均衡状态的机制。

这一理论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依据,对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供求与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理论,它通过研究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要素,解释了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原理。

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特定的商品市场,也可以是整个经济体。

首先,我们来探讨供给的影响因素。

供给的数量取决于生产者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生产者在决定供给数量时,通常会考虑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价格等因素。

生产成本是供给数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等各项费用。

为什么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

为什么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

为什么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着产品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原因。

一、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而需求则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供给增加,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升。

二、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原理1.供需平衡决定价格当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产品价格会在一定水平上稳定。

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市场上会存在过剩,卖方为了出售产品,会降低价格。

相反,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上会存在短缺,买方为了获取产品,会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因此,供需平衡是决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2.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影响价格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市场上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往往会下降。

反之,当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时,市场上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往往会上升。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发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三、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实际案例1.石油市场石油市场是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典型案例。

当全球经济增长,需求增加时,石油价格会上涨;而当全球经济放缓,需求减少时,石油价格会下跌。

此外,供应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天然灾害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也会对石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也是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一个实际案例。

当供给过剩时,房地产价格会下降;当需求超过供给时,房地产价格会上升。

同时,政府的调控政策、经济情况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四、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意义1.市场自我调节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的机制可以自我调节市场,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

通过价格的变动,市场可以根据供需关系自发地调整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2.市场预测和决策依据供求关系对决策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求关系与价格决定

供求关系与价格决定

供求关系与价格决定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需求则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又反过来影响着供求关系的变化。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这时的价格通常被称为市场清算价格或均衡价格。

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超过了供给,供应商将增加产量以满足需求,价格因此上升。

相反,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给将超过需求,供应商将减少产量,价格将下降。

这一过程持续进行,直到市场达到供求平衡的价格。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波动。

当需求增加时,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供给商会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产量,这会导致价格上升。

相反,当需求下降时,供给商会减少产量,价格下降。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可以因多种因素而引起,例如人口增长、收入变化、市场环境等。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生产成本是确定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生产成本上升,供应商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这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生产成本下降,供应商可以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政府政策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对某种商品的征税或补贴政策可以直接影响价格水平。

征税会增加供应商的成本,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补贴政策则可以降低价格,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商品。

竞争状况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市场上的竞争程度越高,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这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

相反,如果市场上供应商数量有限或存在垄断现象,价格可能会较高。

总之,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核心要素。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水平,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价格波动。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还受到生产成本、政府政策和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充分理解供求关系和价格决定机制,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和消费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价格)
D1
D S
21
D2
20
19 18
0
50 80 100 150 Q (数量)
P(价格)
D
21 20 19 18
s2
S
0
50 80 100 150 Q (数量)
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价格的指示器作用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调节 价格变动对供给的调节 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
需求富有弹性
P
P1 D
P2
Q1
Q2
Q
需求缺乏弹性
P P1
P2
D
Q1 Q2
Q
?要扩大销售收入 ➢ 判断:需求缺乏弹性 ➢ 结论:应该提高价格
均衡价格的含义 供求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求规律
P(价格)
D
21 20

19

18


S 均衡点E
0 50 100 150
Q (数量)
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
a
21
b
20
c
19
d
18
供给量
0
50 80 100 150
Q (数量)
价格
生产技术 水平
政府的经 济政策
供给
生产要素 价格
其他相关 产品价格
供应商对 未来的预

含义 公式(供给函数)
Qs c dP 例外
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弹性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 反应敏感度。
任务一 需求 任务二 供给 任务三 弹性 任务四 市场均衡
需求 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
含义: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 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 对某一商品愿意且有能力购买 的数量。
理解的关键
需求的主体
个人 所有消费者
个别需求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个别需求的加总
一定时间 不同时间,需求不同
价格调节不完善性
支持价格
P(价格)
21
支 20 持 19 价 18 格0
过剩
D
S
均衡点
50 80 100 150 Q (数量)
限制价格
P(价格)21Leabharlann 20限19

18

0

D
S
均衡点
50 80 100 150 Q (数量)
短缺
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 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 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一定价格 价格不同的情况下,需 求量的多种可能性
意愿与能力的统一 愿意购买 有能力购买与消费
价格 (元/斤)
a
21
b
20
c
19
d
18
需求量 (斤)
80 100 150 200
如何作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特点 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 如何分析需求曲线图
价格 (元/斤)
a
21
b
20
c
19
d
18
一定价格 价格不同的情况下,供 给量的多种可能性
意愿与能力的统一 愿意出售 有商品可售
如何作出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的特点 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如何分析供给曲线图
2014年春季 厂商对鱼的供给 情况
价格 a 21 b 20 c 19 d 18
供给量
200 150 100 80
P(价格)
供给曲线S
——马克思
P P
需求量的变动率 价格的变动率
Qd Qd 2 Qd1 P P2 P1
Ed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Ed 越小,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需求缺乏弹性
P
Ed <1
需求富有弹性
P
Ed >1
Q
Q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需求曲线的斜 率绝对值成反比
需求曲线上各点的价格弹性不同
P
Ed>1
弧弹性
Ed=1
点弹性
含义: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 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 下,对某商品愿意且有商品出 售的数量。
理解的关键
2014年春季 厂商对鱼的供给 情况
价格 a 21 b 20 c 19 d 18
供给量
200 150 100 80
供给的主体
某个厂商 所有厂商
个别供给 市场供给
市场供给是个别供给的加总
一定时间 不同时间,供给不同
被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y/y 当Y=f(x)时,x / x 的数值大小反映
了因变量Y对自变量X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量 需求量 需求量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本身价格
收入水平 其他相关 商品价格
供给量 供给价格弹性 本身价格
含义(P37) 类型 影响因素 计算
Qd Qd Ed =
需求量 (斤)
80 100 150 200
价格P
15 12
横轴、纵轴表示什么 横、纵坐标的方向 图形的形状与位置
9
6
需求曲线D
3
1 23 4 5
数量Q
P(价格)
a
21
b
20
c
19
d
18
0
50 100 150 200
Q (数量)
b
b
b
b’
b” b
b’
b” b
b’
c
价格
消费者收 入水平
其他相关 商品的价
Qs Qs2 Qs1 P P2 P1
供给缺乏弹性
P
供给富有弹性
P
Q
ES <1
Q
ES >1
价格与收益:
不同需求弹性的商品,价格对 收益的影响
价格与收益的关系 总收益TR=单位价格P销售数量Q
➢需求富有弹性: 价格降低,会带来收入增加 价格提高,会带来收入减少
➢需求缺乏弹性 价格降低,会带来收入减少 价格提高,会带来收入增加
Ed<1
Q
➢ 弧弹性:
➢ 点弹性:
Ed
dQ dP
P Q
解:从P+3Q=10可得Q=10/3-P/3
Ed
dQ dP
P Q
( 10 3
p 3
) P Q
Ed 1 p 3Q
当P 1时 ,Q 3
Ed
1 9
含义 类型 影响因素
Es
Qs / Qs P / P
供给量的变动率 价格的变动率

需求
消费者偏 好
消费者对 未来的预

含义 公式(需求函数)
Qd a bP
例外
需求量的变动是因为价格变动而引起
需求的变动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其 他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表现在图上就是一 个是点的移动,一个是线的移动
b
b
b
b’
b” b
b’
b” b
b’
c
供给
供给曲线 供给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