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标准与选用

合集下载

3、形位公差_3

3、形位公差_3

如下图所示,若被测孔的形状正确。(1)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30.0lmm, 而同轴度误差为φ0.04 mm,求该零件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体外作用 尺寸。(2)若测得实际尺寸为的φ30.02mm,同轴度误差为φ0.05 mm,问该零件是否合格?为什么?(3)可允许的最大同轴度误差值是 多少?
解:(1)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min-t=φ29.975 mm 体外作用尺寸=da-f=φ29.97mm (2)不合格(1分),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0.02mm,同轴度允许值 增加0.02mm,此时最大值为0.02+0.025=0.045mm,虽然实际尺寸在极 限尺寸范围内,但同轴度不合格,故零件不合格 (3)允许的最大同轴度误差=t+T= φ0.077mm
1) 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体 外作用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20(dM)
2) 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时, 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
20.1(dMV)
0.1
3) 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其 偏离量可补偿给形位误差,允许的形位误差等于图样 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与偏离量之和。
第五节 公差原则
定义:机械零件的同一被测要素既有尺寸公差要求,
又有形位公差要求,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称 为公差原则。
一、有关术语及定义
1. 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da、Da) 指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 测得的距离。
2. 体外作用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dfe、Dfe)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 度上,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或与实际孔内接 的最大理想轴的直径。对于关联要素,该理想孔 (或轴)的中心线(或轴线)必须与基准保持图样 给定的几何关系。 dfe=da+f Dfe=Da-f

形位公差的选择及未注形位公差值的规定

形位公差的选择及未注形位公差值的规定

二、几何公差基准的选择
1、基准统一原则,即设计基准、定位基 准和装配基准为同一要素。
轴颈的圆柱度 和轴肩端面圆 跳动影响轴承 装配精度
设计、加工、 测量基准
几何公差基准的选择
2、选用三基面体系 时,应选对被测要 素影响最大或定位 最稳定的平面为第 一基准,依次选择 第二、第三基准。
三、公差原则的选择
公差原则
1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尺寸 齿轮箱体孔的尺寸精度与 精度与几 两孔轴线的平行度;连杆活 何精度需 塞销孔的尺寸精度与圆柱度; 分别满足 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尺 要求
寸精度与形状的精度
公差原则的选择.1
公差原则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滚筒类零件尺寸精度要求很 尺寸精 低,形状精度要求较高; 平板的形状精度要求很高, 度与几何 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精度要求 冲模架的下模座尺寸精度要 相差较大 求不高,平行度要求较高; 通油孔的尺寸精度有一定要 求,形状精度无要求。
公差原则的选择.2
公差原则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滚子链条套筒或滚子内、外 圆柱面的轴线同轴度与尺寸精度
尺寸精度 齿轮箱体孔的尺寸精度与孔 与几何精 轴线间的位置精度; 度无联系 发动机连杆上的尺寸精度与 孔轴线间的位置精度。
公差原则的选择.3
公差原则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保证 导轨的形状精度要求严格,尺 运动精度 寸精度要求次高 保证 汽缸套的形状精度要求严格, 密封性 尺寸精度要求次高 凡未注尺寸公差与未注几何公 未注公差 差都采用独立原则,例如退刀槽 倒角、圆角等非功能要素

形位公差的选择

形位公差的选择

三、公差值的选择
1. 选择原则 保证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工艺经济性和检测条件, 选择最经济的公差值,所以应选择最低的形位公差等级或相 应的公差值。 2. 用类比法选择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即t形状<t位置。如同一平面上,平面度公差值应小于该平 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 (2)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除轴线直线度以外,一般 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如最大实体状态下,形状公差在 尺寸公差之内,形状公差包含在位置公差带内。
3. 公差项目替换 形位公差项目有单项控制项目,如直线度、圆度等,也有 综合控制项目,如圆柱度、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跳动公差 项目,其中的综合控制项目间或单项控制项目间可以替换, 其关系见表4-25。
表4-25 公差项目替换
综合控制项目
圆柱度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斜向圆跳动
端面全跳动
综合或单项控制项目
未注尺寸公差或未注形位公差,如退刀槽、倒角、圆角。
用于单一要素,保证配合性质,如φ40H7孔与φ40h7轴配合, 保证最小间隙为零。
最大实体要 用于中心要素,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如轴承盖上用于穿过螺

钉的通孔,法兰盘上用于穿过螺栓的通孔,同轴度的基准轴线。
最小实体要 求
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
1. 用尺寸公差控制形位精度
(2)尺寸精度低而形位精度要求高,应单独给出公差。若 用尺寸公差直接控制形位精度,将会影响工艺经济性。如 图4-34所示的滚筒,直径精度要求很低,但圆柱度要求较 高。
2. 综合控制与单项控制 (1)定向公差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精度和形状精度 ,故当某被测要素已给出定向公差后,若对形状精度无法进一 步要求,则不再另行给出形状公差。 (2)当某被测要素的形状精度高于其定向精度时,除给出定 向公差外,还应给出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数值必须小于已给出 的定向公差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及教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及教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14627 学时:42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工程,农业机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

参考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机械通用工种具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技术基础课的性质,应用性极强,以理论课或设计课为基础,应用几何量公差设计知识和检测知识,为专业课或工艺课进行设计,特别是保证零件(或部件)的工作功能进行几何方面的精度设计,给出合理的公差范围,使误差被较好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是机械零部件功能实现和工作寿命的保障和措施的体现。

课程目标就是:为在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提供机械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理论和方法,并让学生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及典型几何量测量技术。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几何量测量基础一章是测量技术方面的重点内容,难点是涉及计量学范畴宽广,学生不易理解,解决办法是对常用仪器或量具规范分类,明确测量方法属性和常用计量技术指标的含义。

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公差原则)为基础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并存的内容,教师不易讲清,学生更难学懂,也是本课程中间时段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学生对后面特殊用途零件精度问题的理解,特别是量规、齿轮等类型的精度问题,解决方法是,采取分析过程条理化(将大难点化为若干小难点)、应用特征明显化(不同公差原则有显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讲解概念准确清楚化(各个小难点被击破),实质要点就被抓住了。

3.齿轮精度标准是本课程最难理解的难点问题,又是课程近尾声处的重点内容,机械中用齿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懂怎么行呢?解决办法是追溯齿轮渐开线的形成原理,齿轮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标准规定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引领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处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认真地对待每项指标的含义,概念清楚为最好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根本所在,再配以多媒体图片的讲解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

形位公差的选择

形位公差的选择
对未注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跳动 各规定了H、K、L三个公差等级。应在标题栏或技 术说明中注出“GB/T1184-k”
08.08.2019
返回本章
结束
6.形位公差选用举例
(1) 形位公差的选择 (2)(依据功能要求)
(3)a.两轴颈55j6与0级轴承内圈配合----包容要求
(4)b.为保证轴承几何精度的要求----圆柱度0.005mm (5)c.轴承与箱体孔配合----同轴度(径向圆跳动) (6)d.轴肩定位作用----相对于基准A-B给出端面圆跳动
08.08.2019
返回本章
结束
4.公差原则的选择
独立原则:主要用于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 求都较严,且需要分别满足要求;或尺寸精度与 形位精度要求相差较大.或用于保证运动精度、 密封性等特殊要求,常提出与尺寸精度无关的 形位公差要求.
包容要求:主要用于需严格保证配合性质的 场合.
最大实体要求:主要用于中心要素,保证可 装配性(无配合性质要求)的场合.
常用于形位精度要求一般、尺寸公差等级为IT9至
IT11的零件。8级用于拖拉机发动机分配轴轴颈,
8,9 与9级精度以下齿轮相配的轴,水泵叶轮,离心泵
体,棉花精梳机前后滚子,键槽等;9级用于内燃
08.08.2机019气缸套配返合回本面章,自行车中轴等.
结束
08.08.2019
返回本章
结束
08.08.2019
公差0.015mm (7)(依据配合关系)
(8)56r6和45m6分别与齿轮和带轮配合,为保证配
合性质----包容要求
08.08.2019
返回本章
结束
(2) 56r6、45m6圆柱面
对56r6圆柱面公共轴线(A-B)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互换性

互换性

关联要素的作用尺寸
是局部实际尺寸与位置误差综合的结果。是指结 合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或与实际轴外接)的最 大(或最小)的理想轴(或孔)的尺寸。而该理想轴 (或孔)必须与基准要素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功能关系。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图例
G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G基准平面
-0.013 -0.028
B
Φ0.01 G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各项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公差 带的特点,牢记各项形位公差的符号,能在图纸上正确 的标注,误差值的评定准则及测量方法,公差原则的应 用。
重点 各形状和位置公差带的特点及标注。
难点 公差原则。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五节 公差原则
定义:确定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相互关系所遵循的原则。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包容要求标注
φ30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包容要求应用举例
如图所示,圆柱表面遵守包容要求。 圆柱表面必须在最大实体边界内。该边界的尺寸
为最大实体尺寸ø20mm, 其局部实际尺寸在ø 19.97mm~ø20mm内。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MMS±t
t—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号用于轴,“-” 号用于孔。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一)
如图所示,该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Ø19.7mm~Ø20mm之内;
实际轮廓不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 大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MVS=dMMS+t=20+0.1=20.1mm;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机械制造中形位误差与圆柱面的尺寸误差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就要考虑,哪些切削表面应加以较严格的控制,并在图样上注出其极限数值。

这是由零件在机器上的位置、功用和装配精度要求来决定的。

零件上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在间隙配合中会使间隙分布不均匀,接触不良,从而降低配合精度,加快磨损,减短使用寿命;在过盈配合中,则会使配合各处的过盈量大小不一,影响连接强度。

零件表面的位置误差,除影响配合以外,还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及工作时的运动精度。

1、形位公差等级和数值的选用原则在GB1184-80中,除位置度用计算得出外,对形位公差规定了12个等级,其中,9~12级的数值较大,可以不再图样上一一标注,而对选定的等级在图样中加以说明。

对于需要在图样中加以较严格控制的形位公差值,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刚性等因素选定,并需注意下列情况。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2)圆柱表面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4)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难易程度和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下,适当降低1~1级选用。

A.细长比较大的轴和孔;B.孔相对于轴;C.距离较大的轴或孔;D.宽度较大(一般大于1/2长度)的零件表面;E.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平行度及垂直度。

2、形状公差标准直线度、平面度主参数L(mm)公差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公差值(μm)≤10 0.20.40.81.22 3 5 8 12 20>10~16 0.250.511.52.54 6 10 15 25>16~25 0.30.61.22 3 5 8 12 20 30>25~40 0.40.81.52.54 6 10 15 25 40>40~63 0.51 2 3 5 8 12 20 30 50>63~100 0.61.22.54 6115 25 40 60>0. 1. 3 5 8 120 30 50 80100~168 5 2 >160~25 0 1 2 4 611525 40 6010>250~40 0 1.22.55 812230 50 8012>400~63 0 1.53 61152540 601015>630~10 00 2 4 8122350 801220>1000~1 600 2.5511525460101625>1600~2 500 3 61223580122030>2500~4 000 4 8152546101525400 圆度、圆柱度主参数d (mm公差等级0 1 2 3 4 5 6 7 8 91)公差值(μm)≤3 0.10.20.30.50.81.22 3 4 61>3~5 0.10.20.40.611.52.54 5 812>6~10 0.120.250.40.611.52.54 6 915>10~1 8 0.150.30.50.81.22 3 5 81118>18~3 0 0.20.40.611.52.54 6 91321>0.0.0. 1 1. 2. 4 7 11230~525 5 6 5 5 1 6 5>50~8 0 0.30.60.81.22 3 5 813193>80~1 20 0.40.811.52.54 61152235>120~ 180 0.611.223.55 81218254>180~ 250 0.81.22 34.5711422946>250~ 315 1.1.62.54 6 81216233252>315~ 400 1.22 3 5 7 91318253657>400~ 500 1.52.54 6 81152274633、位置公差标准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主参数L,d (mm)公差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公差值(μm)≤10 0.40.81.53 5 812230 50>10~16 0.51 2 4 61152540 60>16~25 0.61.22.55 8122350 80>25~40 0.81.53 61152546010>40~63 1 2 4 8122358012> 1.2. 5 11246101563~100 2 5 0 5 5 0 0 0 0>100~16 0 1.53 61223581220>160~25 0 2 4 815254611525>250~40 0 2.5512358122030>400~63 0 3 61225461152540> 4 8 1358123050630~10 00 5 0 0 0 20 0>1000~1 600 51246115254060>1600~2 500 612255812235080>2500~4 000 81536115254601000>4000~6 300 124812235801200>6300~1 0000 12255115254610001500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主参数L,d (mm)公差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公差值(μm)≤1 0.40.611.52.54 611525>1~3 0.40.611.52.54 61240>3~6 0.5 0.81.22 3 5 8122550>6~10 0. 1 1.2. 4 6 113606 5 5 0 5 0>10~18 0.81.22 3 5 8122480>18~30 11.52.54 611525510>30~50 1.22 3 5 81223612>50~120 1.52.54 6115254815>120~25 0 2 3 5 812235120>250~502.54 6115254612250 0 >500~80 0 3 5 81223581530>800~12 50 4 611525461240>1250~2 000 5 8122358122550>2000~3 150 61152546115360>8 12358124803150~5 000 2 0 0 0 0 2>5000~8 000 11525461152551000>8000~1 0000 122358122361200。

形位公差的选用

形位公差的选用

用螺钉联接时,被联接件中有一个孔是螺孔, 而其余零件上的孔均为通孔,且孔径大于螺钉的直 径,位置度的公差值为:
t=0. 5 Xmin
(1.3.4)
按以上公式计算确定的位置度公差,经化整选取 标准公差值。
【例1.3.1】
如图1.3.2所示,要求销孔板与销轴板
在联结时,仅保证可装配性。
销孔与销轴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0.35mm。
检测的基准三者统一,以免出现由于基准变换引起的误
差。 另外,也应避免过多地规定基准而增加测量中的累积 误差。 2.便于加工和检测 为了简化工夹量具的设计与制造并使检测方便,在 同一零件上的各项位置公差应尽量采用同一基准。
3.任选基准
任选基准举例对某些表 面形状完全对称的零件,为 保证零件在装配时无论正反、 上下颠倒均能互换,则可任 选基准(图1.3.1)。
1.零件的几何特征
零件在加工后,总会产生由自身几何特征决定 的一些形位误差。
例如,圆柱形零件会有圆柱度误差,圆锥类
零件会有圆度误差和素线直线度误差,平面类零 件会有平面度误差,凸轮类零件会有轮廓度误差, 阶梯孔、轴会有同轴度误差,槽类零件会有对称 度误差,孔组类件会有位置度误差等。 2.零件的使用要求 在确定形位公差项目时,应分析形位误差对零 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只有对零件使用性能有显著影 响的误差项目,才规定形位公差。
例如,齿轮箱上各轴承孔的轴线平行度误差,会
影响齿轮的接触精度和齿侧间隙的均匀性,因此应规
定平行度公差。
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在图样上标注的形位公差项目, 对一些由一般机械加工能控制的形位误差项目,在图 样上则不必标出形位公差值,由形位公差未注公差控 制。
3.测量的方便性
阶梯轴会产生同轴度误差,可用跳动公差来 代替同轴度公差。这样,检测就方便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等级 6 、 7 、8 应用举例 一般机床的基准面、工作台面 轴承孔对基准
表4-23 同轴度、对称度、径向跳动应用举例
公差等级
6 、 7 、8
应用举例
应用范围较广,用于尺寸精度为IT8或高于IT8的零件, 如轴颈、轴承孔、键槽
3、公差原则的选用
独立原则是处理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基本
原则,应用较为普遍。
三、综合举例
综合图例3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本部分在实验教学中讲授,理论教学不做重点要求
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实际被测要素与其理想要素比较,从中获得数据,进 而评定形位误差。应用最为广泛,理想要素可用不同的方 法获得,如用刀口尺的刃口,平台和平板的工作面。
刀口尺
被 测 工 件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度是否合格?为什么?
三、合格性判断
垂直度
A
0.05 0.04 0.03 0.02
da dL
19.97
dM
20
dMV
20.02
2)若实测零件的圆柱直径为Φ 19. 99mm,其轴线对 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为Φ 0.04mm, 试判断其垂直 度是否合格?
四、填表
遵守的公差原 则 独立原则
遵守的边界 (尺寸) _
实际尺寸合格的条件 DL≤ Da ≤DM 19.99≤ Da ≤20.03
最大实体状态下 形位公差值 0.01
最小实体状态下 形位公差值 0.01
四、填表
遵守的公 差原则
包容要求
遵守的边界(尺寸) 实际尺寸合格的条件
最大实体边界 Φ 19.99 DL≤ Da ≤DM 19.99≤ Da ≤20.03

未注形位公差值规定(GB/T1184-96)
对于形位公差要求不高,并且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
法和加工设备都能保证的加工精度,不必将形位公差在
图样上注出,未注不等于没有要求。
国标规定了三个等级:H、K、L
一、形位公差标准
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GB/T1184-96)
m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
m
二、形位公差的选择原则
对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可以采用最
大实体要求。例如,箱体盖上孔的位置度公差采
用最大实体要求,降低加工成本。
4、基准要素的选用
基准要素的选择主
要根据零件的功能
和设计要求,并兼
顾基准统一原则考
虑。
56
三、综合举例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2、形位公差等级 3、公差原则 4、基准
B
A B
综合图例1
综合图例2
三、合格性判断
A
零件标注如图所示:1)若实测零件的圆柱直径 为Φ 19. 97mm,其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 为Φ 0.04mm, 试判断其垂直度是否合格?为什么?
三、合格性判断
垂直度
A
0.05 0.04 0.03 0.02
da dL
19.97
dM
20
dMV
20.02
1)若实测零件的圆柱直径为Φ 19. 97mm,其轴线对 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为Φ 0.04mm, 试判断其垂直
原则一
3.2 0.01
原则一
原则二
2、形位公差等级的确定
图例3
0.00 3 0.0 05 A A 0 .005 A
A
0. 005
0.003
图 2 轴承套技术要求
φ2 J6
φ 1 m6
2、形位公差等级的确定
★ 经验法: 参照表4-20、21、22、23
表4-20 直线度、平面度应用举例
公差等级
6 7 8



位置度公差值由计算得到
一、形位公差标准

圆度、圆柱度公差值(部分摘录):
m
主参数d/D
一、形位公差标准

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
m
主参数L/D
一、形位公差标准

公差值:
一、形位公差标准

公差值: 主参数 L
一、形位公差标准

公差值
一、形位公差标准

公差值: 主参数 L
A
一、形位公差标准
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标准化与选用
学习要求
熟悉形位公差标准,会查表选取;
掌握形位公差选用的基本原则,会参考相应
表格进行常见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了解常用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一、形位公差标准
◆ 形位公差标准(GB/T1184-96)
● 圆度、圆柱度:
0,1,2,3…12 共13级 :共12级

最大实体状态下 形位公差值
——
最小实体状态下 形位公差值
0.04
四、填表
遵守的公差原则 最大实体要求
遵守的边界 (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 边界Φ 40
实际尺寸合格的条 件 39.975≤ da ≤40 dfe ≤40
最大实体状态下形 位公差值 0
最小实体状态下 形位公差值 0.025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2、形位公差等级
特征项目 公差值
3、公差原则
4、基准
基准
公差原则
二、形位公差的选择原则
选用原则 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工艺经济 性和检测条件选择最经济的公差值。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
考虑功能要求、几何特征选择
图例1
同轴度 轴②、⑤
同轴度 (6-内外径)
对称度 (轴键槽)
用实例;
介绍了常用形位误差检测原则。
形位公差习题课
一、改错
改正标注错误(公差项目不变)
一 、改错
改正标注错误(公差项目不变)
练习
改正标注错误(公差项目不变)
二、公差原则解释
请对图示标注从公差原则 方面做出解释
1)孔ф 60满足包容要求; 2)孔的实际轮廓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直径等于最大实体尺寸ф 60mm的理 想圆柱面)。也就是其体外作用尺寸 不得小于ф 60mm。且孔的局部实际尺 寸不得大于最大极限尺寸ф 60.03mm。 3)当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边界允许 有形状误差。(当实际尺寸为最大实 体尺寸是ф 60.00mm, 允许孔的形状误 差达到最大为0.03)
测量坐标值原则:几何要素的特征可以在坐标中
反映出来,用坐标测量装置测得被测要素上各测点
的坐标值后,经数据处理就可获得形位误差值。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 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实际被测要素上具有
代表性的参数,用以表示形位误差。
例如:两点法测量圆柱面的圆度误差。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测量跳动原则: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
第五节 形位公差的标准与选用
◆ 形位公差值的标准介绍 ◆
形位公差选用原则 综合举例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1. 形位公差相关基本概念
形位公差(误差) 位置公差(误差) 公差带 基准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2. 形位公差项目

本章重点内容回顾
3. 形位公差标注
①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② 形位公差值 ③ 公差原则 ④ 基准
程中,沿给定方向或线的变动量。 测量跳动原则是针对圆跳动和全跳动两个项目概 括出的检测原则。
V形铁 被测零件
第六节 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边界控制原则:按包容要求或最大实体要求给 出形位公差,相当于给出了边界,被测要素的实 际轮廓不得超出该边界,以判断是否合格。
量规
小 结
介绍了形位公差的标准及查表方法; 重点介绍了形位公差选用的基本原则,综合应
应用举例
普通机床导轨、卧室铣床、镗床工作台 机床床头箱安装面、摇臂钻床工作台、减速器壳体结合面 机床一般传动箱定位面
表4-21 圆度、圆柱度度应用举例
公差等级 应用举例
6
7 8
机床主轴轴承孔、轴承支撑轴颈
减速器轴承孔、一般传动轴轴颈 拖拉机、柴油机等轴承孔、传动轴轴颈
2、形位公差等级的确定
表4-22 平行度、垂直度应用举例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
考虑功能要求、几何特征选择
端向圆跳动
图例2:轴颈
圆柱度、端面圆跳动 ——保证旋转精度
圆柱度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
图例3 机床导轨:平行度 保证运动精度
2、形位公差等级的确定
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
● 形状公差<
定向公差 <定位公差 ● T > t > Ra (尺寸公差值>形位公差值>粗糙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