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形位公差的选用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机械制造中形位误差与圆柱面的尺寸误差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就要考虑,哪些切削表面应加以较严格的控制,并在图样上注出其极限数值。

这是由零件在机器上的位置、功用和装配精度要求来决定的。

零件上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在间隙配合中会使间隙分布不均匀,接触不良,从而降低配合精度,加快磨损,减短使用寿命;在过盈配合中,则会使配合各处的过盈量大小不一,影响连接强度。

零件表面的位置误差,除影响配合以外,还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及工作时的运动精度。

1、形位公差等级和数值的选用原则在GB1184-80中,除位置度用计算得出外,对形位公差规定了12个等级,其中,9~12级的数值较大,可以不再图样上一一标注,而对选定的等级在图样中加以说明。

对于需要在图样中加以较严格控制的形位公差值,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刚性等因素选定,并需注意下列情况。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2)圆柱表面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4)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难易程度和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下,适当降低1~1级选用。

A.细长比较大的轴和孔;B.孔相对于轴;C.距离较大的轴或孔;D.宽度较大(一般大于1/2长度)的零件表面;E.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平行度及垂直度。

2、形状公差标准直线度、平面度主参数L(mm)公差等级12345678910公差值(μm)≤100.20.40.8 1.223581220>10~160.250.51 1.5 2.546101525>16~250.30.6 1.22358122030>25~400.40.8 1.5 2.54610152540>40~630.51235812203050>63~1000.6 1.2 2.5461015254060>100~1600.8 1.53581220305080>160~25012461015254060100>250~400 1.2 2.5581220305080120>400~630 1.5361015254060100150>630~10002481220305080120200>1000~16002.551015254060100160250>361220305080120200300>2500~40004815254060100150250400圆度、圆柱度主参数d (mm)公差等级012345678910公差值(μm)≤30.10.20.30.50.8 1.2234610>3~50.10.20.40.61 1.5 2.545812>6~100.120.250.40.61 1.5 2.546915>10~180.150.30.50.8 1.223581118>18~300.20.40.61 1.5 2.54691321>30~500.250.50.61 1.5 2.547111625>50~800.30.60.8 1.22358131930>80~1200.40.81 1.5 2.54610152235>120~1800.61 1.22 3.55812182540>180~2500.8 1.223 4.571014202946> 1.0 1.6 2.54681216233252>315~4001.2235791318253657>400~5001.52.54681015202740633、位置公差标准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主参数L,d(mm)公差等级12345678910公差值(μm)≤100.40.8 1.535812203050>10~160.512461015254060>16~250.6 1.2 2.5581220305080>25~400.8 1.5361015254060100>40~6312481220305080120>63~100 1.2 2.551015254060100150>100~160 1.5361220305080120200>160~25024815254060100150250>250~400 2.551020305080120200300>400~6303612254060100150250400>630~10004815305080120200300500>1000~1600510204060100150250400600>1600~2500612255080120200300500800>2500~400081530601001502504006001000>4000~6300102040801202003005008001200>6300~1000012255010015025040060010001500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主参数L,d(mm)公差等级12345678910公差值(μm)≤10.40.61 1.5 2.546101525>1~30.40.61 1.5 2.546102040>3~60.50.8 1.22358122550>6~100.61 1.5 2.54610153060>10~180.8 1.2235812204080>18~301 1.5 2.54610152550100>30~50 1.2235812203060120>50~120 1.5 2.5461015254080150>120~250235812203050100200>250~500 2.5461015254060120250>500~8003581220305080150300>800~1250461015254060100200400>581220305080120250500 1250~2000>61015254060100150300600 2000~3150>81220305080120200400800 3150~5000>10152540601001502505001000 5000~8000>12203050801202003006001200 8000~10000。

g7的公差范围

g7的公差范围

g7的公差范围摘要:1.G7公差标准简介2.G7公差范围的分类与特点3.G7公差在不同行业的应用4.我国G7公差标准的发展与现状5.如何选择合适的G7公差范围6.G7公差在工程实践中的案例分析7.提高G7公差控制的方法与技巧8.总结与展望正文:一、G7公差标准简介G7公差,又称对称公差,是机械加工中一种重要的公差等级。

在我国,G7公差标准主要用于轴类、孔类、齿轮类等产品的制造。

它规定了零件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允许偏差,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互换性。

二、G7公差范围的分类与特点1.分类:G7公差范围主要分为轴类、孔类、齿轮类、螺纹类、键类、壳体类等。

2.特点:G7公差具有以下特点:(1)对称性:G7公差在对称轴线上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相等,保证了零件的轴向对称性。

(2)包容性:G7公差允许零件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偏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3)可调整性:G7公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质量要求。

三、G7公差在不同行业的应用1.汽车行业:G7公差用于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关键零件的制造,保证零件间的互换性和性能。

2.航空航天行业:G7公差应用于飞行器、卫星等高精度设备的零部件制造,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子行业:G7公差在电子元器件、手机、电脑等产品的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质量。

四、我国G7公差标准的发展与现状我国G7公差标准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行的GB/T 1804.1-2009《形状和位置公差线性尺寸的公差等级》对G7公差进行了详细规定。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国际接轨,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加先进、实用的公差技术。

五、如何选择合适的G7公差范围1.考虑零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根据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确定合适的公差等级。

2.分析零件的结构和工艺性:结合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公差范围。

3.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参照国家、行业和企业相关标准,确保公差选择的合理性。

形位公差讲解讲解

形位公差讲解讲解

2019/6/9
21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2019/6/9
22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GB1182-80)
2019/6/9
23
GB/T 1182-1996
形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2019/6/9
17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指向被测要素时: 垂直被测要素!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2019/6/9
1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垂直被测要素! 圆锥圆度例外!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2019/6/9
28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几何公差值标注在 被测要素的标注:
公差框格第二格中,以
公差框格
mm 为单位,指被测要素 的允许变动量。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0.01
基准字母
2019/6/9
29
形状和位置公差(几何公差)
二、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被测要素的基准在图样 上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为
被测要素的标注:
了避免混淆和误解,不得采
公差框格
用E、F、I、J、L、M、O、P、 R等9个字母,也不能与向视 图字母重合。
指引线 项目符号
几何公差值
基准字母
多基准时,将最重要的基准放在公差框格第三格中作为 第一基准,依次排列。

形位公差实用标准(GB1184-80)

形位公差实用标准(GB1184-80)

形位公差标准(GB1184-80)
机械制造中形位误差与圆柱面的尺寸误差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就要考虑,哪些切削表面应加以较严格的控制,并在图样上注出其极限数值。

这是由零件在机器上的位置、功用和装配精度要求来决定的。

零件上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在间隙配合中会使间隙分布不均匀,接触不良,从而降低配合精度,加快磨损,减短使用寿命;在过盈配合中,则会使配合各处的过盈量大小不一,影响连接强度。

零件表面的位置误差,除影响配合以外,还影响机器的装配精度及工作时的运动精度。

1、形位公差等级和数值的选用原则
在GB1184-80中,除位置度用计算得出外,对形位公差规定了12个等级,其中,9~12级的数值较大,可以不再图样上一一标注,而对选定的等级在图样中加以说明。

对于需要在图样中加以较严格控制的形位公差值,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零件的结构、刚性等因素选定,并需注意下列情况。

1)在同一要素上给出的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

2)圆柱表面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一般情况下,应小于其尺寸公差值。

3)平行度公差值应小于其相应的距离公差值。

4)对于下列情况,考虑到加工难易程度和其他参数的影响,在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下,适当降低1~1级选用。

A.细长比较大的轴和孔;
B.孔相对于轴;
C.距离较大的轴或孔;
D.宽度较大(一般大于1/2长度)的零件表面;
E.线对线和线对面相对于面对面的平行度及垂直度。

2、形状公差标准
直线度、平面度
3、位置公差标准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形位公差详解

形位公差详解

William Liu Nov.2005形位公差概述1、定义形位公差:是表示零件的形状和其相互间位置的精度要求。

2、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分类形位公差:☹形状公差:A: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圆柱度;E:线轮廓度;F:面轮廓度。

☹位置公差:A:定向公差:a:平行度;b:垂直度c:倾斜度。

B:定位公差:a:同轴度;b:位置度;c:对称度。

C:跳动:a:圆跳动;b:全跳动。

1形狀公差•形状公差的特点:可将其分成两组•1、直线度、平面度、园度、圆柱度:•特点:都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公差带方向为形位误差安最小区域法所形成的•方向一致。

•2、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特点:•1)、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浮动的。

•2)、当线、面轮廓度是用来控制形状和位置时,它是关•联要素,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3)、当线轮廓度是封闭形状时,它是单一要素,没有基准•,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

直線度公差1、定义:直线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直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2、平面上的直线度公差带是夹在距离为公差值的两条理想的平行线之间的区域。

0.01f=0.01空間直線度公差3、空间的直线度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Ф0.04mm的圆柱面内区域。

Ø0.04Ø0.04平面差公差1、定义:平面度是用来限制实际平面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12、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圓度公差0.05f =0.052、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 的两同心园之间区域。

1、定义:圓度是限制回转体的正截面或过球心的任意截面轮廓圓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圓柱度公差1、定义:圆柱度是综合限制圆柱体正截面和纵截面的圆柱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52、圆柱度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区域。

1、定义:是限制平面曲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形位公差经济加工精度

形位公差经济加工精度

同轴度的经济精度
平行度的经济精度
端面跳动和垂直度的经济精度
轴心线相互平行的孔的位置经济精度
注:“①距离误差”指两孔轴心线的距离误差或自孔轴心线到平面的距离误差。

轴心线相互垂直的孔的位置经济精度
注:①指在100mm长度上轴心线的垂直度。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的形状、位置的平均经济精度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的形状、位置的平均经济精度
注:①指在直径上的成批工件尺寸的分散度;②指在长度上的成批工件尺寸的分散度。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的形状、位置的平均经济精度
在各种机床上加工的形状、位置的平均经济精度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是,一般先根据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并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材料和热处理要求及工厂的生产条件等因素,选定最终加工方法,然后再确定精加工前的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即确定加工方案。

(1)经济精度与经济粗糙度
表4-5、表4-6、表4-7分别为外圆面、孔和平面等典型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

表4-8为各种加工方法加工轴线平行的孔系时的位置精度(用距离误差表示)。

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等级,在机械加工的各种手册中均能查到。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

一、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1.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指零件各个尺寸之间允许的最大偏离量。

通俗地说,就是指零件实际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离量。

一般来说,尺寸公差包括上限偏差和下限偏差两种。

2. 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指零件各个特定点之间允许的最大偏移量或旋转角度。

通俗地说,就是指零件实际位置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移量或旋转角度。

形位公差可以分为平面形位公差和轴向形位公差两种。

二、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在机械制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形位公差对尺寸公差的影响形位公差可以对零件的尺寸公差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零件的形位公差比较大,那么它所允许的偏移量或旋转角度也就比较大,这就会导致其尺寸公差变大。

因此,在进行机械制造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形位公差,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

2. 尺寸公差对形位公差的影响尺寸公差也可以对零件的形位精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零件的尺寸公差比较大,那么它所允许的偏移量或旋转角度也就比较大,这就会导致其形位精度变低。

因此,在进行机械制造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尺寸公差,以保证零件的形位精度。

3. 尺寸和形位之间的综合考虑在进行机械制造时,需要综合考虑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以确定最终的公差要求。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零件的形位精度要求比较高,那么其尺寸公差就要比较小;反之,如果一个零件的形位精度要求比较低,那么其尺寸公差就可以适当放大。

因此,在进行机械制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置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公差原则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则:1. 形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应该设置较小的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形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图 27
图 28
1. 点目标可用带球头的圆柱销体现; 2. 线目标可用圆柱销素线体现; 3. 面目标可为圆柱销端面,也可为方形块 面或不规则形状块的端面体现。 基准目标的位置必须用理论正确尺寸表示。面目标还应标注其表 面的大小尺寸。
图 26

示例(图26): 二个点目标 和 一个线目标 构成基准 A 。
采用 面轮廓度 首先必须 将其理想 轮廓面标 注出来, 因为公差 带形状与 之有关。
GM 标准对周 边要求的 两种标注 形式。
本面 轮廓度带 基准属位 置公差。 面轮廓度 公差带与 基准 A 有垂直要 求。 图 38 两等距曲面
GM标准面轮廓度的标注
GM-04标准 用符号 U 表示公 差带不对称于理 想轮廓的分布。
孔组的位置度由两种位置要求组成。一个是各孔(要素)之间的位置要 求;一个是孔组(整组要素)的定位要求。
当两种位置相同时。合一个框格标注;当两种位置不相同时,分上下 两格分别标注。称为复合位置度。见图56。
b)
板类件
一般位置度(给二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图 55 一组矩形
复合位置度
各 孔 之 间 的 位 置 要 求
0.6 U 0.2 0.6 U 0.6
0.6 U 0
U 后为要 素体外的尺寸。 我国GB标准 面轮廓公差带为 对称于理想轮廓 面一种(图a)。 图 39
复合轮廓度( 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图 41
图 42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H1
?
直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简化制图,对一般机床加工就能保证的形位精度,不必在 图样上注出形位公差,
2、两种情况:
(1)要求公差值小于未注公差值
(2)要求公差值大于未注公差值
(二)注出公差值
• 形位公差等级
1)圆度、圆柱度公差等级分为0级,l、2、…、12级(共
13级),其中0级最高。
2)其余各项形位公差都分为l~12级。
形位公差的选用
绘制零件图并确定该零件的形位精度时,对于那些对形 位精度有特殊要求的要素,应在图样上注出它们的形位公差。 一般来说,零件上对形位精度有特殊要求的要素只占少数;而 零件上对形位精度没有特殊要求的要素占大多数,它们的形位 精度用一般加工工艺就能达到,因而在图样上不必单独注出它 们的形位公差,以简化图样标注。
形位公差的选择包括以下内容: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基 准要素的选择,公差原则的选择和形位公差数值的选择。
一、形位公差项目的选 择
(一)零件的几何特征 1、要素的几何特征是选择单一要素公差项目的基本依据。 (1)平面形状误差——平面度 (2)导轨导向面的形状误差——直线度
(3)圆柱面的形状误差——圆度或圆柱度
3)位置度公差没有划分公差等级,它的公差通过计算确
定。经化整按附表选择公差值。
• 形位公差值 形位公差值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 提下,应该尽可能选用较低的公差等级,并考虑加工的源自经济性、结构及刚性等具体问题。
形位公差值决定了形位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是控制
零件制造精度的直接指标。应合理确定形位公差值,以保
8,9
(3) 键槽12N9和键槽16N9
查表,对称度公差数值均按8级给出, 查表,其公差值为0.02mm。
(4) 轴肩公差等级
取为6级,查表,其公差值为0.015mm。
(5) 其他要素
2、关联要素公差项目应以与他的基准间的几何方位关系为依据 (1)线、面——定向、定位公差 (2)点——位置度 (3)回转零件——同轴度或跳动公差
(二)零件的使用要求
1、机床导轨的直线度或平面度公差要求,保证工作台运动时 平稳和较高的运动精度
2、轴承座、与轴承相配合的轴颈,规定圆柱度公差和轴肩的 端面圆跳动公差,保证轴承的装配和旋转精度 3、齿轮箱体上的轴承孔规定同轴度公差,控制在对箱体镗孔 加工时容易出现的孔的同轴度误差和位置度误差 (三)检测的方便性 1、为方便检测,将所需的公差项目用控制效果相同或相近的 公差项目代替 2、端面圆跳动公差在忽略平面度误差时,可代替端面对轴线 垂直度的要求 3、对轴类零件规定径向圆跳动或全跳动公差,既可控制零件 的圆度或圆柱度误差,又可控制同轴度误差,检测方便。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举例
两轴径与P0级滚动轴承内圈 相配合,为保证配合性质, 采用包容原则;为保证轴承 旋转精度,在遵循包容要求 的前提下,提出圆柱度公差 要求,由于轴承与减速器外 壳孔相配合,两轴径应给出 径向圆跳动公差,
φ 62mm处两轴肩为止推 面,其一定的定位作用,提 出端面圆跳动公差。
(1)55j6圆柱面
60
12.5
其余 255 36 57 12 21
从检测的可能性和经 济性分析,可用径向 圆跳动公差代替同轴 度公差,查表确定公 差等级为7级,其公差 值为0.025mm。查表 确定圆柱度公差等级 为6级,公差值为 0.005mm。
C2 E
A
1.6
0.8
1.6
B
E
C2
0.8
45m6()
二、形位公差值的选择
原则:主要根据被测要素的功能要求和加工经济性等来选择。 总的原则: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选取最经济的公差值。 在零件图上,被测要素的形位精度要求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 是用形位公差框格的形式单独注出形位公差值;另一种是按的 规定,统一给出未注形位公差(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 (一)未注形位公差值的规定
E
56r6()
52
55j6()
62
A
D 两处 A 0.020 A-B 0.025 0.005 A-B 0.025 A-B 0.015 A-B C
B
55j6()
B 16N9()
A-A
12N9() 0.02 D
B-B
3.2
0.02
C
39.5
3.2
39.5
输出轴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E
(2) 56r6、45m6圆柱面
均规定了对2-55j6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公 差等级仍取7级,公差值分别为0.025mm和0.020mm。
同轴度、对称度和跳动公差常用等级的应用举例
公差 等级
应 用 举 例
应用范围较广的公差等级。用于形位精度要求较高、尺寸公差等级为 IT8及高于IT8的零件。5级常用于机床主轴轴颈,计量仪器的测杆,汽 5,6, 轮机主轴,柱塞油泵转子,高精度滚动轴承外圈,一般精度滚动轴承内 7 圈;6、7级用于内燃机曲轴、凸轮轴轴颈、齿轮轴、水泵轴、汽车后轮 输出轴,电机转子、印刷机传墨辊的轴颈、键槽等 常用于形位精度要求一般、尺寸公差等级为IT9至IT11的零件。8级用于 拖拉机发动机分配轴轴颈,与9级精度以下齿轮相配的轴,水泵叶轮, 离心泵体,棉花精梳机前后滚子,键槽等;9级用于内燃机气缸套配合 面,自行车中轴等
证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三、基准的选择
***单一基准、组合基准、多基准 1、根据要素的功能及对被测要素间的几何关系确定基准: (1)轴类零件:公共轴线为基准(组合基准); 2、根据装配关系应选零件上相互配合、相互接触的定位要素 作为各自的基准 盘、套类零件:内孔轴线或端面作为基准 3、从零件结构考虑,应选较宽大的平面、较长的轴线作为基 准,以使定位稳定。 4、从加工检验方面考虑,应选择加工检验中方便装夹定位的 要素为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