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腹部脏器的应用解剖
研究生医学影像学-下腹部课件

下腹部在人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位置
下腹部位于腹部下方,与骨盆相连, 是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重要部位。
作用
下腹部是人体重要的消化、生殖和排 泄器官的集中地,对维持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02 下腹部常见疾病的医学影像学表现
CHAPTER
肠道疾病
肠道炎症
CT或MRI显示肠壁增厚、肠腔 狭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下腹部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CHAPTER
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
控制体重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 下腹部疾病的风险。
戒烟限酒
规律作息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对下腹部的 刺激和损伤。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分子影像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和诊断下腹部疾病。
新型成像技术的研发
如光学成像、超声成像等,为医学影像学提供更多元化的诊断手段。
个性化和精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肠道肿瘤
肠道内出现软组织肿块,可伴 随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肠套叠
CT或超声可见肠管套叠的征象 ,如“同心圆”或“靶环”征 。
肠扭转
CT可见肠系膜血管扭曲、闭塞 ,肠管扩张、积液等征象。
泌尿系统疾病
肾结石
超声或CT可见肾脏内高密度结石影,可伴随 肾积水。
泌尿系统感染
[局部解剖学]腹部
![[局部解剖学]腹部](https://img.taocdn.com/s3/m/e97cd0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9.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 作用是输送尿液
尿道:连接膀胱和体外的管道, 作用是排出尿液
生殖系统
卵巢:女性生殖器官,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输送卵子 子宫:女性内生殖器官,孕育胎儿的场所 阴道:女性外生殖器官,性交和分娩的通道
05
腹部血管和淋巴系 统
局部解剖学腹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腹壁结构 腹部血管和淋巴系统 腹部手术与操作技巧
腹部概述 腹部脏器 腹部损伤与疾病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腹部概述
腹部的定义与分区
腹部的定义:腹 部是人体的重要 部位之一,包括 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生殖系统
等多个器官
腹部的分区:腹 部按照不同的分 区方式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按 照脏器分区、按 照腹部表面标志
06
腹部损伤与疾病
腹部损伤的分类与处理原则
开放性损伤:脏器外溢,伤口出血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闭阐合述性观损点伤。: 脏 器 损 伤 , 无 伤 口 腹 部 损 伤 的 处 理 原 则 腹部损伤的处理原则
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压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止痛:使用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抗感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手术治疗: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
腹股沟区应用解剖

手术技能得到提高
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我熟练掌握了腹 股沟区手术的入路选择、操作技巧及并发症 的预防和处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微创手术将成为主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将越 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轻度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中、重度患者需进行 手术治疗,如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
3
腹股沟淋巴结炎的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局部热敷、理疗等缓 解症状。如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腹股沟区解剖结构
详细讲解了腹股沟区的骨骼、肌肉、血管、神 经等解剖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切口
01
适用于腹股沟疝、股疝等手术,切口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可充分暴露腹股沟管。
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
02
适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等手术,切口平行于腹股沟韧带,可减少
对腹股沟管的损伤。
耻骨上切口
03
适用于膀胱、前列腺等盆腔手术,切口位于耻骨联合上方,可
充分暴露盆腔结构。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功能
腹股沟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腹腔内脏器,同时作为腹壁的一部分,参与腹腔内压的维持和 腹壁运动的协调。
临床应用意义
01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区是腹股沟疝的好发部位,了解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对于腹股沟
疝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生需要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以便
在手术中准确找到疝囊并进行修补。
02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
加强腹壁肌肉锻炼
肝胆脾胰解剖ppt课件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 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 区域呈胆囊三角(calot 三角),是胆囊手术 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 志,因胆囊动脉一般 在此三角内通过(约 61.7%),经胆囊颈左 缘至胆囊。
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门静 脉还与腔静脉间存在侧枝吻合,正常情况下,这 些吻合枝是不开放的。由于上述血管间的联系, 当肝脏某些病理因素(如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循 环障碍时,血流受阻,可引起脾脏淤血肿大。当 侧枝循环开放,如致食管静脉淤血曲张,甚至破 裂出血;如通过直肠静脉丛形成门静脉和下腔静 脉吻合,可致此处静脉丛破裂导致便血;如通过 脐周静脉丛形成门静脉和上、下腔静脉吻合,门 静脉高压时,可出现脐周静脉怒张。
胆囊分底、体、颈3部,胆囊底是盲端,圆 顿而略膨大,其指向前下方,多露出于肝 下缘,并与腹前壁相接触。体表投影位置 在右腹直肌外侧缘与右侧肋弓(第9肋软骨) 相交处。胆囊体与低无明显分界。胆囊体 相后逐渐变细为胆囊颈。胆囊颈细而弯曲, 然后急转向后下方与胆囊管相续。
胆囊管长约3-4cm,直 径约0.3cm,近胆囊颈 一段粘膜形成螺旋状 皱襞,故胆结石常嵌 顿于此。
肝分左右叶及尾状叶(段Ⅰ);左半叶分 左外叶、左内叶(段Ⅳ),左外叶分左外 上叶(段Ⅱ)、左外下叶(段Ⅲ);右半 叶分右前叶、右后叶,右前叶分右前下段 (段Ⅴ)、右前上段(段Ⅷ),右后叶分 右后下叶(段Ⅵ)、右后上叶(段Ⅶ)。
在肝的叶间和段间存在缺少Glisson系统分布的 裂隙,称为肝裂,是肝叶之间、肝段之间的分 界线。 正中裂: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为左、右半 肝,直接分开相邻的左内叶与右前叶。 背裂:位于尾状叶前方,将尾状叶与左内叶和 右前叶分开 。 左叶间裂:又称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 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分开左内叶和左外叶。
腹部的分区和各分区的脏器

腹部的分区及各分区的脏器四分法:水平线:过脐;垂直线:过脐右上腹部:肝,胆囊/幽门/十二指肠,胰头/右肾上腺,右肾/结肠肝曲,部分横结肠,小肠/腹主动脉/大网膜左上腹部:肝左叶/脾,胃/胰体,胰尾/左肾上腺,左肾/结肠脾曲,部分横结肠,小肠/腹主动脉/大网膜右下腹部: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右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右侧精索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左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淋巴结/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左侧精索九分法:水平线: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垂直线:髂前上棘与腹中线垂直连线中点的垂直线右上腹部(右季肋区):肝右叶,胆囊,结肠右曲,右肾,右肾上腺右侧腹部(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右下腹部(右髂区):盲肠,阑尾,回肠末端,淋巴结,女性右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左上腹部(左季肋区):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左侧腹部(左腰部):降结肠,空肠,回肠,左肾左下腹部(左髂区):乙状结肠,淋巴结,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上腹部:胃,肝左叶,十二指肠,胰头,胰体,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中腹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肠系膜及淋巴管,输尿管,腹主动脉,大网膜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胀大的膀胱,女性增大的子宫腹痛、腹泻、稀便的原因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数是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的,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
急性腹泻: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2.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3.脏器扭转或破裂4.腹膜炎症5.腹腔内血管阻塞6.腹壁疾病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大叶性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结核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铅中毒尿毒症慢性腹泻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2.消化道运动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道运动障碍3.胃,十二指肠溃疡4.腹腔脏器扭转或梗阻:慢性胃扭转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症满性肠梗阻5.脏器包膜的牵引6.中毒与代谢障碍7.肿瘤压迫及浸润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或呈脓血状,系由于肠粘膜吸收障碍与炎性分泌物增加,肠蠕动过速所致。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 起自肝右A,位于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 常有变异.
胆总管 common bile duct
分为4段
1.十二指肠上段 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切开探查引流术在该段进行.
2.十二指肠后段 位十二指肠上部后面, 行于下腔V前方,肝门V右側. 经网膜孔可探查此段结石.
3.胰腺段 胰头后方.胰头癌常压迫该段, 导致阻塞性黄疸.
腹腔解剖图谱_图文.ppt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右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右髂区
①盲肠 ②阑尾 ③回肠末端
腹上区
①右半肝小部分和左半肝大部分 ②胆囊③胃幽门部和部分胃体 ④十二指肠大部分⑤胰的大部分 ⑥两肾(部分)和肾上腺 ⑦胆总管,肝A和门V ⑧腹主A和下腔V
右三角韧带 冠状韧带右端,连于肝右叶 外后面和膈.
左三角韧带 位肝左叶上面和膈之间.变 异较多,常含肝纤维附件(新生儿特 有的肝残留物,可出现血管和胆管等 结构)
下面
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胃大弯左侧到脾门的双层腹膜.上份内有胃短血 管,下份有胃网膜左血管.
胃膈韧带 自胃底后面连至膈的双层腹膜.全胃切除时应将 之切断,才能分离贲门和食管.
脐区
①胃大弯②横结肠③大网膜 ④左右输尿管⑤十二指肠小部分 ⑥部分空回肠⑦腹主A和下腔V
腹下区
①回肠②膀胱(充盈) ③子宫(妊娠)④左右输尿管 ⑤部分乙状结肠
左季肋区
①左半肝小部分 ②胃贲门,胃底,部分胃体 ③胰尾④脾 ⑤结肠左曲 ⑥部分左肾
左外側区
①降结肠 ②部分空肠 ③左肾下部
中、下腹部脏器的应用解剖

(三).肠的神经
肠系膜上丛 交感神经
肠系膜下丛
付交感神经
X 盆精品课内件 脏神经
五、肝门静脉
精品课件
(一)位置:自胰颈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
部的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第一肝门。
(二)组成:
肠系膜上静 脉
脾静脉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精品脉课件
精品课件
盆位阑尾的毗邻
前:小肠袢、腹前壁
后:腰大肌、精索内AV、髂外AV 左侧:输尿管 右侧:腹侧壁或小肠袢
精品课件
(1).阑尾动脉:
系膜游离缘内 87%单支 17%双支
精品课件
(2).阑尾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经门静脉入肝
精品课件感—肠系膜上丛 副交感—X
精品课件
七、有关手术问题
(一)空回肠的切除
1、可切长度: 30% 、70%、 80%
精品课件
四、肠的血供、淋巴及神经
(一)、血 供
精品课件
1.肠系膜上动脉
(1).行径:
①起:腹腔干下1.5cm
②前:胰体、脾静脉
③后:左肾静脉、胰 腺钩突、十二指肠水 平部
精品课件
(2).主要分支:
①肠动脉:空→回,弓级数 渐↑,直A长度渐↓;少切 系膜缘;壁内有吻合。 ②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弓
③中结肠动脉:2~5%缺,10~25%AcMCA ④右结肠动脉:变异最多 ⑤回结肠动脉:盲肠支,阑尾支,回肠
中下腹脏器的解剖
解剖学教研室 陈 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肠及其鉴别特征
精品课件
1、结肠
①可分为四部
腹部的分区及各分区的脏器

腹部的分区及各分区的脏器之五兆芳芳创作四分法:水平线:过脐;垂直线:过脐右上腹部:肝,胆囊/幽门/十二指肠,胰头/右肾上腺,右肾/结肠肝曲,部分横结肠,小肠/腹主动脉/大网膜左上腹部:肝左叶/脾,胃/胰体,胰尾/左肾上腺,左肾/结肠脾曲,部分横结肠,小肠/腹主动脉/大网膜右下腹部: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右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淋凑趣/女性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右侧精索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左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淋凑趣/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左侧精索九分法:水平线: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垂直线:髂前上棘与腹中线垂直连线中点的垂直线右上腹部(右季肋区):肝右叶,胆囊,结肠右曲,右肾,右肾上腺右侧腹部(右腰部):升结肠,空肠,右肾右下腹部(右髂区):盲肠,阑尾,回肠末端,淋凑趣,女性右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左上腹部(左季肋区):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左侧腹部(左腰部):降结肠,空肠,回肠,左肾左下腹部(左髂区):乙状结肠,淋凑趣,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上腹部:胃,肝左叶,十二指肠,胰头,胰体,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中腹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肠系膜及淋巴管,输尿管,腹主动脉,大网膜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胀大的膀胱,女性增大的子宫腹痛、腹泻、稀便的原因腹痛是临床罕有的症状,多数是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的,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急性腹泻:7.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大叶性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胸椎结核8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铅中毒尿毒症慢性腹泻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结核性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2.消化道运动障碍:功效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道运动障碍3.胃,十二指肠溃疡4.腹腔脏器扭转或阻塞:慢性胃扭转肠扭转十二指肠壅滞症满性肠阻塞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稀薄或呈脓血状,系由于肠粘膜吸收障碍与炎性排泄物增加,肠蠕动过速所致.(每日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克,其中含水量大于80%)正常排便次数:习惯不合,一般一日1-2次或两日1次急性腹泻慢性腹泻:超出二个月以上罕有病因(一)传染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二)中毒砷、磷及重金属中毒、尿毒症、食物中毒等.(三)肿瘤结肠癌、息肉等.(四)消化、吸收障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分除术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肝硬化等.(五)内排泄疾病甲状腺性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效消退、糠尿病性肠炎等.(六)其它结肠功效紊乱、药物过敏如利血平、胍乙啶等反作用.变态反响性肠病等.休克: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传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削减,组织血液灌流严重缺乏,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类重要生命器官的功效,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进程.类型:(1)失血、失液性休克(2)创伤性休克(3)烧伤性休克(4)传染性休克(5)过敏性休克(6)神经源性休克畏寒畏寒通常逐渐进展,对冷温度的耐受力下降,反应了身体的体温控制机制受损,这种控制机制是以下丘脑和甲状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根本的.通常,畏寒由肿瘤或激素缺乏所引起;老年患者的畏寒反应与年龄相关的生理改动.病因:(一)垂体功效消退症(二)下丘脑病变(三)甲状腺功效消退症畏寒一般是由于机体体温调定点上移,人体感应冰冷,而机体产热功效障碍如垂体、下丘脑或甲状腺功效障碍导致的(团体不雅点)冷汗机体处于紧张、剧痛等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排泄导致冷汗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出血是许多女性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一部分属生理性阴道出血,是正常阴道出血,如正常月经、产后恶露的排出等,属正常生理范围,不会危害身体安康.病理性阴道出血就不合了,它不但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表示,阴道出血并且出血自己也会损害身体安康.阴道出血可来自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内膜,但以来自子宫者最多. 阴道出血是妇科病中最罕有症状之一.除正常月经外,妇女生殖道任何部位,包含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和处女膜等部位均可能产生出血,均称为阴道出血,一、与内排泄有关的出血应用避孕药物时出现阴道出血,又称突破性出血:大多数产生在漏服药后;少数未漏服者出现阴道出血则与激素量缺乏有关;如出血产生在月经前半期.往往是雌激素缺乏,引起子宫内膜坏死剥脱出血;如出血产生在后半期,则为孕激素缺乏引起.应用避孕药引起的出血多为不法则点滴出血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功效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产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经期长短不一,血量多少不定,多者可几倍于月经量甚至产生休克少者淋漓不竭.因此两期卵巢功效不稳定,多属无排卵性出血患者常先有一段时间的闭经,然后产生子宫出血.有时开始为月经过量或经期延长此后转为不法则或持续性子宫出血.有时流血可历时十数日或更长.绝经后子宫出血:近年来由于使用雌.孕激素日渐增多,使子宫出血率有所增加此外,有部分患者,绝经后卵巢排泄雌激素量虽削减但肾上腺排泄少量雌激素,逐渐积储后,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而致子宫出血二、与妊娠有关的出血流产:孕龄妇女以往月经法则此次停经后出现阴道出血,首先应考虑早期流产.先兆流产时阴道出血量少,无腹痛或轻微下腹痛,有早孕反响.异位妊娠: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最罕有阴道出血,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输卵管缺乏完整的蜕膜,不适应孕卵发育胚胎早期死亡,胚囊从管壁别离进入腹腔称为输卵管流产,或穿破输卵管而致腹腔内出血引起血腹症.胚胎死亡后,子宫蜕膜失去WIG的支持而从子宫壁剥离而产生阴道出血.患者常有不孕史,多在停经6~8周后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少,但淋漓不止直到输卵管病灶去除后才止血.葡萄胎:阴道出血是葡萄胎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在停经12周左右开始有阴道出血,呈暗白色,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或绵延不竭,但随时可有大量出血.如在排出的血中见到水泡状物便可确诊.患者有贫血貌.三、与炎症有关的出血慢性宫颈炎:可表示为宫颈糜烂或宫颈息肉引起性交出血或少量不法则阴道出血.早期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因有内膜充血或溃疡形成引起月经过量或经期延长.慢性盆腔炎由于盆腔充血或因卵巢功效障碍而出现月经增多,常伴随下腹坠胀及腰能部疼痛等症状.四、与肿瘤有关的出血子宫内膜癌:是绝经前后最罕有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主要症状是持续或间歇性阴道出血,血量一般未几.早期除阴道出血外无其他症状查抄时也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晚期则血量增多,出现白带且有下腹痛.宫颈癌:宫颈癌多见于中年妇女但也可产生于绝经后.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查抄时宫颈可显示滑腻或糜烂但有接触性出血或见血从宫颈口流出.卵巢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两者均为卵巢功效性肿瘤可见于绝经前后妇女.由于肿瘤排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太长,甚至产生腺癌而引起不法则阴道出血.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罕有的良性肿瘤阴道出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较大的肌壁间肌瘤表示为月经过量及经期延长;黏膜下肌瘤,尤其脱出阴道内继发传染者可引起持续或不法则阴道出血.长期出血患者有贫血.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约50%产生于葡萄胎排出后,流产或足月产后者各占25%.绒毛膜癌多产生在子宫,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深红或紫色的出血坏死组织,突入宫腔、质脆极易出血.不法则阴道出血是绒毛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血量多少不定.五、与全身疾病有关的出血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阴道出血以肝脏疾病及血液病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削减性紫痪、白血病及妇产科疾病并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见上述各类疾病引起的出血,往往表示为多部位的出血,而阴道出血则以月经量增多为多见.静脉通道?Tips:➢普通急诊内科患者可选择前臂及手背静脉输液➢紧急抢救尽快成立2~3条静脉通路常选择上肢浅静脉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颈外静脉➢外伤病人选择远离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有腹腔内血管破裂或内脏器官出血者禁在下肢静脉输液➢心肺苏醒病人、失血性休克病人、多发性骨折病人、心血管病人、脑血管意外、仰药病人卵巢周期:女性自青春期开始,在下丘脑—垂体系统的调节下,卵巢勾当产生周期性变更月经:随着卵巢功效的周期性变更,在卵巢排泄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脱落及出血人类的月经周期一般历时28天,把开始出血的那一天称作月经周期的开始,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排卵产生与第14天,第15-28天为排泄期,前两期处于卵巢周期的卵泡期,而排泄期对应于黄体期.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组成.卵巢的主要功效是产生卵子和分解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根本上没有功效.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分解雌激素.当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泡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但分解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更,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产生相应的周期性变更.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知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配合作用,子宫内膜产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排泄期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黄体持续存在,并排泄雌激素和孕酮,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分解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持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则黄体排泄的孕酮和雌激素将再次增加,通过反响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作用,FSH和LH削减,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退化成白体,停止排泄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由于缺少雌激素和孕酮,加上子宫产生前列腺素增多,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收缩而缺血,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月经周期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①女性达到青春期后,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垂体前叶排泄促卵泡成熟素(FSH)和少量黄体生成素(LH)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开始排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产生增生性变更;②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排泄也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响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排泄,且以增加LH排泄更加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岑岭,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③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并排泄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期子宫内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快生长且性能分化,转变成排泄期内膜;④由于黄体排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响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排泄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削减,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削减,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解体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压痛来自腹壁或腹腔内的病变腹壁:病变比较表浅,可借抓捏腹壁或仰卧位作屈颈抬肩动作使腹壁肌肉紧张时触痛更明显,而有别于腹腔内病变引起者.腹腔:病变如脏器的炎症、淤血、肿瘤、破裂、扭转以及腹膜的刺激(炎症、出血等)等,部位提示存在相关脏器的病变反跳痛办法:当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用并拢的2-3个手指(示、中、环指)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到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到腹痛骤然减轻,并常伴随痛苦脸色或呻吟,称为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激惹所致,是腹内脏器病变累及邻近腹膜的标记.疼痛也可产生在远离受试的部位,提示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肌紧张全腹:腹腔内容物增加如肠胀气或气腹,腹腔内大量腹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局部:腹内脏器炎症涉及腹膜上腹/左上腹——急性胰腺炎右上腹——急性胆囊炎右下腹——急性阑尾炎、胃穿孔下腹膨隆腹部膨隆: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外不雅呈突起状全腹:腹腔积液、腹内积气、腹内巨大肿块局部:脏器肿大、腹内肿瘤或炎性肿块、胃或肠胀气以及腹壁上的肿块或疝等上腹中部——肝左叶肿大、胃癌、胃扩张、胰腺肿瘤或囊肿右上腹——肝肿大、胆囊肿大、结肠肝区肿瘤左上腹——脾肿大、结肠脾区肿瘤或巨结肠腰部——多囊肾、巨大肾上腺肿瘤、肾盂大量积水或积脓脐部——脐疝、腹部炎症肿块下腹——子宫增大、膀胱胀大(排尿后可消失)、游走下垂的肾脏、卵巢癌或囊肿右下腹——回盲部结核或肿瘤、Crohn病、阑尾周围脓肿左下腹——降结肠乙状结肠肿瘤、干结粪块不孕症1.定义: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一年而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2.分类:原发性不孕: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继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此后未避孕连续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功效性不孕:各项查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器质性不孕:经查抄发明有导致不孕的明确病症者.绝对不孕:佳耦一方有先天或后天生殖器官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克不及妊娠者.相对不孕:佳耦一方,因某些因素阻碍受孕,一旦纠正仍能受孕者.3. 病发率不育症:能怀孕但频频流产.连续2次流产称为复发性流产,连续3次流产则为习惯性流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脂垂 系膜根 大网膜 横结肠 扁平 —(LV1) 连 乙状结肠 长、有蒂 ∧(左下腹) 不连
大肠与小肠的鉴别要点
除直肠与阑尾外,大肠具 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Hale Waihona Puke 重要变异:Meckel憩室
发生于回肠 末端壁上的囊 状突起,为胚 胎时期卵黄管 连接肠管的部 分未闭所致。
后面:肠系膜上V.
3、胰体:
前面:隔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
后面:腹主动 脉、左肾上腺、 左肾及脾静脉;
上缘:与腹腔 干相邻、脾动 脉行于其上;
(二) 十二指肠:
1、上部: 前上方:肝方叶、胆囊;
下方:胰头、 胰颈;
后方:
胆总管、胃 十二指肠A、肝 门V及下腔V;
2、降部:
前方:横结肠系膜根通过;
2、回盲瓣:控制小肠内容物 过快进入结肠。
●回盲部是 整个消化管道 中最易发生套 叠的部位。
3 、
根 McBurney lanz
回肠前位28%
盆位26%
上缘
阑体
盲肠后位24%
尾 系膜
回肠后位8% 盲肠下位6%
下缘 游离缘
盆位阑尾的毗邻
前:小肠袢、腹前壁
后:腰大肌、精索内AV、髂外AV 左侧:输尿管 右侧:腹侧壁或小肠袢
反之则小。
③系膜三角处 肠壁较薄弱
三、回盲部
通常将回肠末段10cm、盲 肠及阑尾统称为回盲部。位于 右髂窝内,投影于右腹股沟区。
1、盲肠
不论盲肠 呈何种形态, 其“三带”都 向下集中于阑 尾根部。
●约95%属腹膜内位,但无 系膜。具一定活动度。
●约5%属腹膜间位,后壁 无腹膜覆盖。
●罕见腹膜内位有系膜。
(二)组成: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三)属支与收集范围:
肠系膜上、下静脉
脾静脉
胃左、右静脉
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六、胰及十二指肠的毗邻
(一)胰: 1、胰头:被十二指肠呈“C”型环抱,前 面有横结肠系膜通过,与空肠毗邻。后面 有下腔V、右肾V及胆总管下行。
2、胰颈:
上缘:腹腔干;
下缘:肠系膜上血 管穿出;
内侧:
胰头;二者间有 胆总管、胰头前后 A弓;
后内侧壁
中下 1/3交界处有 Vater壶腹;
3、水平部:横过L3向左。
上方:胰头及钩突;
后方:右输尿管、下 腔V、腹主A;
前方:右侧有小肠, 左侧有小肠系膜根和 肠系膜上血管;
4、升部:上行至L2椎体左侧折向前下形成
十二指肠空肠曲。
右侧:肠系膜上血管;
(二)结肠切除 1、切除范围:大 2、残留肠管血供:缘动脉薄弱点 3、肝曲及脾曲:保护临近结构 4、吻合口:切除肠脂垂
(1).阑尾动脉:
系膜游离缘内 87%单支 17%双支
(2).阑尾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经门静脉入肝
(3).阑尾神经:
传入—T10,11
传出
交感—肠系膜上丛 副交感—X
四、肠的血供、淋巴及神经
(一)、血 供
1.肠系膜上动脉
(1).行径:
①起:腹腔干下1.5cm
②前:胰体、脾静脉
③后:左肾静脉、胰 腺钩突、十二指肠水 平部
③外—膈结肠韧带 ④后内—左肾、肾
筋膜
2、空肠与回肠
①移动性最大 ②平均直径2.5cm ③平均长度3~4m ④近侧2/5-空肠,远侧3/5-回肠 ⑤原发病集中于起始段3cm ⑥几乎无肿瘤
空、回肠的鉴别要点
肠动脉弓 直动脉 肠系膜窗 空肠 1-2级 长(3-4cm) 亮 回肠 2-4级 短(1-3cm) 暗/无
管、左输尿管、左腰大肌
③直肠上动脉:与乙状结 肠动脉末支间多无吻合
3.(边)缘动脉
★
4.结肠直动脉
长支:对系膜侧1/3肠壁
短支:系膜侧2/3肠壁
肠的静脉回流
1.绝大部分与同名动脉伴行 SMV、IMV门静脉
2.间位肠管后壁之静脉 腰静脉
(二)、淋巴回流
1.空回肠的淋巴:
肠壁浆膜下丛输 出管→肠系膜LN →肠系膜上LN→ 腹腔LN→肠干→ 乳糜池
2 、横结肠系膜根的位置:
LV1(幽门)平面
横结肠系膜根的毗邻:
①十二指肠降部
②胰
3、乙状结肠系膜根的位置:
骶髂关节
乙状结肠间隐窝
SV3 中点
髂外A中点
乙状结肠系膜根 的毗邻:
左输尿管
4、阑尾系膜
呈三角形, 自回肠末段小肠 系膜的后面连于 阑尾。其游离缘 内有阑尾动脉。
系膜肠管的共同特点:
①活动度大,易扭转、易套叠 ②与根垂直方向活动度大,
(2).主要分支:
①肠动脉:空→回,弓级数 渐↑,直A长度渐↓;少切 系膜缘;壁内有吻合。 ②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弓 ③中结肠动脉:2~5%缺,10~25%AcMCA ④右结肠动脉:变异最多 ⑤回结肠动脉:盲肠支,阑尾支,回肠 支(与肠动脉末支吻合不充分)
2.肠系膜下动脉
①左结肠动脉:越左输尿管 ②乙状结肠动脉:越性腺血
左侧:十二指肠旁皱 襞(内含肠系膜下V) 和旁隐窝,
上方:十二指肠空肠 曲皱襞,深面为Treitz 韧带。
七、有关手术问题
(一)空回肠的切除
1、可切长度: 30% 、70%、 80% 2、切口角度: 20~30°断肠角(概念)
3、吻合:旋转2~3mm错开系膜三角 4、保留回盲瓣及回肠末端:至关重要
2.结肠的淋巴:
结肠上LN→结肠旁LN→中间LN→主要LN
(肠壁浆膜下) (缘A与肠壁间) (结肠A) (SMA、IMA)
“蛙跃”
(三).肠的神经
交感神经
肠系膜上丛 肠系膜下丛
X 付交感神经
盆内脏神经
五、肝门静脉
(一)位置:自胰颈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
部的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上行至第一肝门。
中下腹脏器的解剖
解剖学教研室 陈 通
一、肠及其鉴别特征
1、结肠
①可分为四部
②位置较固定 ③管径:近侧(7.5cm)→
远侧(2.5cm)
(1)结肠肝曲的毗邻
①前—肝、第9、10 肋软骨
②前内—胆囊
③后—右肾下极、 肾筋膜
④后内—十二指肠 降段
(2).结肠脾曲毗邻:
①前—胃大弯、第8 肋软骨
②上—胰尾、脾
出现率约 2%,平均长度
3~5cm.
二、肠的系膜
1、小肠系膜根的位置:
LV2左侧缘→右骶髂关节
小肠系膜根的体表投影:
左腋尖—右腹股沟韧带中点 小肠系膜根的毗邻: ①十二指肠水平部
②下腔静脉 ③右输尿管 ④右腰大肌
小肠系膜根的长度:
15cm
小肠系膜脂肪分 布规律:
①系膜根→肠壁:逐渐↓
②空肠→回肠: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