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散文的意境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有何独到之处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在散文的世界里,意境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赋予了散文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那么,散文中的意境营造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呢?首先,散文意境的营造在于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细节,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串联成璀璨的项链。
作者通过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和描述,如一片落叶的纹理、一缕阳光的温暖、一声鸟鸣的清脆,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比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对荷叶和荷花的细致描绘,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那美丽的荷塘景色,感受到了那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
其次,散文意境的营造离不开真挚的情感抒发。
散文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作者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进而沉浸在意境之中。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这样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散文。
在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在地坛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他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对命运的抗争与接受,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无奈,也体会到了在困境中坚持和希望的力量。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散文的意境更加深刻、动人。
再者,独特的语言运用也是散文意境营造的关键。
散文的语言不像诗歌那样凝练、富有韵律,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和人物的塑造,它更注重语言的自然流畅、生动形象。
作者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字更加鲜活;也可以通过长短句的交错使用,营造出一种节奏的变化,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张晓风的散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
”这样的句子富有哲理,又极具美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意境。
散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营造

散文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营造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情感、抒发思想或描写现实等为目的的文学体裁。
在散文中,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表达,作家借助意象和意境的手法,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悟内涵。
本文将探讨散文中意象与意境的营造,以及它们对散文作品的重要性。
一、意象的营造1.色彩意象色彩是表现事物特性和情感的重要因素,通过在散文中灵活运用色彩的描写,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意象。
例如,用红色描绘炽热的太阳、热情的心情,用蓝色描绘清晨的湖水、宁静的夜晚等,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2.自然意象自然是散文中常用的表达对象,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自然现象等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和情感。
例如,通过描写春天的阳光、温暖的风,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暴风雨的狂怒、波涛的汹涌,表达作者内心的动荡和冲突等。
3.人物意象人物是散文中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并传递出深刻的内涵。
例如,通过描写一个智者的言行,表达作者对智慧和人生的思考;通过描写一个平凡的人物在困境中的坚持,表达作者对勇气和坚持的崇尚等。
二、意境的营造1.节奏感的营造散文作品中的节奏感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
通过长短句交替,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创造出节奏感强烈的语言,可以调动读者的情感,并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
2.韵律感的营造散文作品的韵律感主要通过语言的音韵、押韵等方式来表现。
合理地运用韵律感的手法,可以使文章具有鲜明的音乐感,增强读者的阅读愉悦感。
例如,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使句子音韵和谐,使得文中的意象更加生动。
3.情感共鸣的营造意境的营造要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为目标。
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品中的环境、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同身受,并被深深地触动。
三、意象与意境对散文作品的重要性1.丰富作品内涵意象和意境的营造可以使散文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通过对事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思考,可以使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意义,并让读者在体验中得到共鸣。
让散文具有意境的方法

让散文具有意境的方法散文意境;意境是指生活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体;意生境、境生象外、意与境浑、虚实相生即虚与实,境由意生,境生象外即人境、事境与物境的常见的意境关系,人事物三者齐一即主客体的统一,意与境浑即情与景的交融,真与实、表与里、个性与共性意境的心领神会即创造与再创造。
那么怎样才让散文具有意境呢?让散文具有意境的方法意境又是情、理、形、神在艺术形象中的和谐。
意境具有情景交融的表现、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散文的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
它是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
意境,语言、文化、是三者相互依存;语言既是散文的基石,又是人类交流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静止的系统,只有被使用以后才转变为话语,要使散文的语言美必须从语音、词汇和句式三个方面的审美意境传递入手。
因为构成散文的基本实体单位不同于词、词组、句子和句段等自然的语言为单位,散文则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法、到审美,都和传统散文血脉相通。
而中国的传统文学向来有着明确的审美标准——那就是意境。
意境作为中国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中一个传统的美学范畴,它是一种主客观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物我一体、情景兼融的艺术境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一种人化的物境,又是一种物化的人格。
它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诗意的勾勒,也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的解读。
意境源自作者与读者灵动的内心世界,是心与心进行交流时独特的精神载体。
散文意象、意境作为一种融合主客观为一体的空灵之境是由外在世界和内在感悟构成,离开内在感受,外在世界便是一种客观实在,离开了外在世界,内在感受便失去了依附之物,由于内在感悟的私人性和不可传递性,因而,作为主客观之物的意境也具有私人性和不可交流性。
意境的交流只能通过对同一或类似的外在世界中的描述,大致确定散文交流活动的双方处在同一或类似的外在环境,然后诱发读者的感悟,以增加他对类似外在世界的领悟能力,最终实现对意境的交流。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

散文语言风格与意境营造分析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情感真挚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
其中,语言风格和意境营造是散文的两大关键要素,它们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散文的艺术价值。
散文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有的简洁明快,有的细腻婉约,有的豪放粗犷,有的朴实无华。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不拖泥带水,让读者迅速领会主旨。
比如鲁迅的散文,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以简洁有力的文字直击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细腻婉约的语言风格,则如潺潺流水,轻柔地抚摸着读者的心灵。
作者用丰富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然的细微变化,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艺术世界中。
这种风格常见于女性作家的散文,如张爱玲的作品,她对于人物情感和细节的刻画入微,让人沉醉其中。
豪放粗犷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作者毫不掩饰地抒发内心的豪迈与奔放,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感染。
像苏轼的散文,其气势磅礴,展现出豁达开阔的胸襟。
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却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以平凡的文字讲述着生活的真谛,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厚重。
而意境的营造,则是散文的灵魂所在。
一个成功的意境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丰富的联想。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的描绘,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象化,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独特的世界。
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作者可以运用生动的形容词、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那美丽的山川、宁静的湖泊、绚烂的晚霞。
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这段描写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将荷塘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知识点归纳总结

散文的意境知识点归纳总结散文是一种以平实文辞表达作者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带给读者丰富的感受和思考。
本文将对散文的意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一、意境的概念散文的意境指的是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创造出的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和艺术效果。
它是作者通过语言的构建和表达,使读者产生共鸣或感受到某种情感,以达到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目的。
散文的意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文字的组织和结构,给予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
二、意境的表现手法1. 描写手法: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形象的刻画,营造出具体的情感、环境或氛围,进而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递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比喻手法:通过对事物的类比和比拟,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和意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比喻具有隐喻和象征的作用,能够提供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3. 对话手法: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维。
对话能够增添作品的生动性和鲜活性,使情感更加真实可感。
4. 排比手法:通过对比和并列的句式结构,使文章中的情感和意境更加鲜明和突出。
排比能够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和语言韵律,使读者感受到情感的张力和冲击力。
5. 悬念手法:通过设置悬念和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阅读欲望。
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引发对故事情节的期待和探究。
三、意境的作用与价值1. 情感共鸣:散文的意境通过对情感的塑造和表达,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情感共鸣能够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维。
2. 引发思考:散文的意境常常通过深入的主题和隐喻的手法,引发读者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领悟,读者可以对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3. 美学享受:散文的意境能够给予读者美的享受,通过语言的运用和文学的艺术形式,创造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

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散文的意境美及创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意境是作者依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将深邃的立意、真挚的情感融合到独特的艺术之中所创造的一种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
它是主观与客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境的统一。
“意”是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是作者经过提炼取舍而创造出来的渗透作者感情的景物和生活画面。
散文是一种以意境取胜的文体,意境优美与否,是分辨散文格调高低、艺术感染力大小的一个重要依据。
美的散文意境一直是古今文学家孜孜追求的美学最高境界。
一、散文的意境美1.写实之美。
散文是尚真的艺术,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描述的多为真人真事、真景真物。
就物境而言,散文是趋向于实境表现,着意于具体的、真实的客观景、境的描绘。
其意境发端实境,而又回归实境,即从实境而生情发意,而后又借助于融情融意的实境描写来创造意境,追求一种“真力弥漫,万象在旁”的艺术美感。
而诗歌鼓励想象和虚构,在强调整体上符合生活真实的同时,又要求与客观实际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而,散文意境大多是“有我之境”,诗歌为“无我之境”。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
徐志摩的小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诗中有我而无我,有你而无你。
诗歌意境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而散文意境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
2.销魂之美。
散文情真意切,景为实景,情为实情,其意境是作者内心情感最自然、最熨贴的寄托,或悲,或喜;或愤,或爱,始终让读者的灵魂激动不已,在颤栗中提升了审美品味。
怎么写散文的意境

怎么写散文的意境浅谈散文的意境美散文贵在意境。
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主观情感。
这种情感,必须要有所依托,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或是因事明理。
这些可寄托作者情思的景、物、事就是“境”。
“意境”则是这二者交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景物与作者心境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给读者以美感的艺术画面。
散文给读者以美感,而意境美则深刻体现了散文的这种美感,意境美又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诗情、画意和哲理。
散文的意境美形式一:诗情,即笼罩*的特殊氛围和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含蓄情感。
《克拉克河谷怀旧》(欧内斯特.海明威著,晓风译)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怀旧之情。
*的开头,已然让我们沉浸在克拉克河谷的回忆之中,“夏末,大鳟鱼告别了上游的水坑,游到了溪河中央,正要顺流而下,到大峡谷的深水里过冬。
因此,九月的头两周,正是垂钓的好时节。
此地的鳟鱼肥壮、滑嫩、亮光光的。
几乎所有的鳟鱼都跳着咬钩。
你要是放两只鱼钩,多半能同时叼着两尾鳟鱼。
要在湍急的溪流中摆弄好上了钩的鱼,那技巧就不能是一般的娴熟。
”浓厚的乡村河谷风情,钓鱼和捕鱼,让读者也不禁沉浸在乡村的回忆中,这就是散文意境的诗情美。
散文的意境美形式二:画意,即散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色彩鲜明的艺术画面,以及画面所带给读者的想象。
它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画”与“意”的有机结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迷失白杨河》(西陲时报2005年5月23日)中,“在胡杨林中,我们吃完哈萨克族牧民给的馕,上了车。
那个哈萨克族小伙子将手指放进嘴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吹出一声响亮的口哨,旋即跨上摩托车,只留下一股尘烟便冲进了树林,我们驱车紧紧跟随。
”银色的月光、惊天的口哨、潇洒的烟尘,把一个洒脱粗犷的哈萨克族小伙定格于月色下,定格在我们眼前。
这便是散文意境的画意美。
浅论散文意境的创设

2 2 3 0 0 1 )
散 文是 一 种 作者 写 自 己经 历 见 闻 中 的真 情 实 感 的灵 活 精 干 的文 学体 裁 。 可 以 借 助 想 象 与联 想 , 由此 及 彼 , 由浅 入 深 , 由 实 而 虚 地依 次 写来 . 可 以融 情 于景 、 寄情于事 、 寓情于物 、 托 物 言志 , 表达作者 的真情实感 , 实现物 我的统一 , 展 现 出 更 深 远 的思想 , 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优 美 的 意 境 是 每 一 位 散 文 创 作 者 的追 求 ,只要 我 们 掌 握好 散 文 的 基 本 特 点 和 散 文 的基 本 创 作方 法 。 就 完 全 可 以创 设 出 优美 的 意境 。 散 文 主要 分 为记 叙 散 文 和 抒 情 散 文 两 种 。下 面列 出两 种 散 文模 式 . 供初学者选择使用。
记 叙 散 文 模 式 开 头 主 要有 两种 模 式 :第 一 种 是 用 感 情 化 的语 言进 行 概 括 叙 述 。比如 写介 绍一 个 人 , 可 以用 带 有 情 感 的语 言对 他进 行 肖像 描 写 。 第 二 种 是 对人 的 品 质进 行 议 论 评 价 。 中 间 主 要有 两 种情况 : 一 种 情 况 是 写 一 件 事 。从 开 头 写 到 发 展 再 写 到 结 尾 。 对 故事 进 行 细致 的叙 述 和 描 写 。 另一 种 情 况 写 几 件 事 。 在 写 每 件事之前 。 用 主 人 公 的 某 个 精 神 特 质 领 起 。 用 对 主 人 公 的感 情 体 验 及 整 体议 论 贯 穿 几 件 事 。 结尾有两种形式 : 一 是 重 申人 物 的 特质 , 照应开头 ; 二是深化感情关系 , 发 出感 慨 。 二、 抒 情 散 文 模 式 开头主要有两种模式 : 第 一 种 是 叙 述 自己 与 景 物 的 关 系 。 第 二种 是 对 景 物 和 自己 的情 状 进行 议 论 。 中间 主 要 有 两 种 情 况 : 一是对景物进行描写 , 分出层次 . 细致动人 。 二 是对 所 写 内 容 加 以发 挥 , 进 行 联 想 和 想象 。结 尾 主要 是 抒 发 感 慨 。 作 者 在散 文 中 的形 象 比较 明显 。 常用 第一 人 称叙 述 , 个性 鲜 明, 正 像 巴金 所说 “ 我的 任何 散 文里 都 有 我 自己” 。 总之 可 以说 是 表 现 自我 。 这就 需要 大胆 无 忌 。 正 如鲁 迅 所说 “ 任 意而谈 . 无 所顾 忌” , 他 还推 崇 曹操及 魏 晋散 文 的“ 力 主通 脱 ” 。还如 一些 人所 说 , “ 我是 怎样 一个 人 , 就怎 样写 ” , “ 心 口相 应 。 信 口直说 ” , “ 反 正 我 只 是 这样 一个 我 ” 。 写真 实 的“ 我” 是 散 文 的核心 特征 和 生命 所在 。 必 须 明 确 一个 散 文 写 作 观念 。 即 散文 的唯 一 内容 和对 象 是 作 者 的感 情 体 验 。所 有 教材 都 提 出 了散 文要 写 感 情 , 却 作 为 一 种 必 备 因素 和 内在 线 索 。应 当强 调 指 出 , 感 情 不 是 片 面 的 因素 , 也 不 仅仅 是线 索 , 而是 散 文 的 对 象 。散 文 写 人 写 事 都 只是 表 面 现象 , 从 根本 上 说 写 的是 感 情体 验 。 感 情 体 验就 是 “ 不 散 的神 ” 。 而 人 与事 则 是 “ 散” 的可 有可 无 、 可 多 可少 的“ 形” 。朱 自清 的 《 背 影》 不 是要 记 录 回 家 和 父 子 离 别 的 琐 事 。 而是 要 吐 露 一 种 对 父 亲及 失败 了 的父 辈 的 怜 惜 和 敬爱 。感 情 体 验 , 是 散文 的 内在 结 构, 有 了它 , 就 可 以 天 马 行 空地 起 草 。这 一 点 不 能 不 明 朗 和 确 定 。 有 了散 文 的 内在 结 构— — 感 情 体 验 . 只 要 再 明确 外 在 结 构 的核 心 就 可 以 写好 散 文 。由此 , 我 们 说 散文 是 最 自由 的文 体 。 散 漫 如水 , 手 法 灵 活 。只要 弄 清 以上 几 点 , 写 真实 自我 及 由此 生 发 的个 性 口语 、 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 就 掌握 了散 文 写 作 的要 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营造散文的意境
作为当代包容性最强的文体,散文一直是文化创作的主流。
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散文的品性也慢慢发生了变化,真正可以称得上精品上午已经为数不多,特别是现在社会的散文,差不多都是吃喝玩乐、情情爱爱之流,其根本原因,我想,在于没有散文里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意境。
散文要立于精品的行列,我个人觉得应该具备浓厚的文化意境。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营造的一种独立存在的审美,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意境,应该与作者的知识面、品质、性情等有关,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浅谈我的愚见:
首先,散文想营造出一种高层次的的文化的文化氛围、文化境界,必须在布局构思上创新,给人一种新颖、清新的感觉。
散文与诗歌不同,散文是平面湖化的,诗歌追求的是立体化的,但是有一点是二者都相同的,那就是它们都追求一种情与景、意与象的艺术融合与统一。
从这里可以看出,意境是一篇散文成功的关键。
散文的意境要靠物境作为依据表达。
物境是一种固定开放的模式,如果想创新、新颖,必须要从构思上下工夫,现代散文一味地追求情爱等其他低级的方面,立意低下,写的差不多是小市民的生活,而且结构千篇一律,很难给予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在结构、形式上开创一种新的艺术空间,让人看过之后仍有一种沉浸其中、回味遐想的余韵。
其次,要营造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意境,必须从另一个高度来俯视,找出其独具一格的某一点,溶入作者自我的强烈情感,这就要求在品位、性情等方面进入一个更为高的层面,而不能等同于大城市小市民的庸俗、低级的趣味,要与崇高的的审美、触觉。
散文意境,是一种创造、一种机遇的把握,是景、物、事、人与情、意、志、性的一种和谐融合,其中作者的感情、品味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作和的情感、品味将读者带入作品的世界,使作品的内涵得到提升、升华。
清新、深远、独特是一篇散文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
将高尚、崇高的情怀灌注入文章,营造一个清新、深远、独特的意境,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创造这样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是散文创作的最终意图,而不是照旧地把现成的搬过来,立意、情怀都没有改变、“换汤不换药”的立即散文。
再次,要营造一种高层次高品味的文化意境,还要从艺术手法、写作手法来加强、规范。
众所周知,散文的边县手法花样百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以使画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立体空间,既给人平面化的“零距离”的感触,又给人立体发散的思考空间。
散文有寄情于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具体什么题材就应用那种手法。
从艺术表达手法来说,散文可以表达历史沧桑感、文化思考、一己之思、一时之感等。
借助它的情意、物境,将自己所感触的内容诗意化、深入化,最后以哲理等方面的升华,是散文最大的艺术成就,个中如何操作、就看作者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的熟悉和熟练程度了。
意境是一篇散文的关键、灵魂,只有抓紧了它,我想,创造出的作品也差不多是优秀的了,心中存与的那份期望才不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