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基本概况
长沙市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长沙市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1.自然条件⑴自然条件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地处湘江下游,地理坐标:东经111°53'-114o15,北纬27°51,-28°40,之间,扼南北要冲,东邻江西,南与株洲、湘潭两市相接,西与娄底及益阳市毗邻,北与岳阳市接壤。
长沙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辖五个区,一个县级市、三个县。
市域土地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其中五区面积523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长沙市位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之长平断陷盆地西南部,燕山运动造就了地貌骨架之雏型。
尔后在第四系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湘江侵蚀、堆积作用,塑造了河床、阶地及其两侧不同成因类型的丘陵地貌景观。
长沙市地处湘江下游、滨临洞庭。
市西区为丘陵地貌,东部主要为河流阶地,地势展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最高点岳麓山,海拔293.5m,最低点为湘江、浏阳河、捞刀河畔,海拔约30%地貌单元为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由河床、江心洲、漫滩及阶地组成。
湘江大道解放路〜劳动路段主要沿湘江东河岸展布,为阶地、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属于湘江I~II级阶地,I级阶地与II级阶地属内叠阶地,其中地面标高变化在34.20~37.50ni间。
(3)水文和气象长沙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等特点。
据1960-2003年长沙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4度,日平均最高气38.1度,日平均最低气温0.4度,7月份平均气温28.5度,极端最高气温40.6度,(1963.8.31),1月份平均气温6.1度,极端最低气温TO.1度,(1977.1.30);年平均相对湿度79.5%,年最小相对湿度14.2%,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降雨量1394.6mm,最大年降雨量1751.2mm(1998),最小年降雨量708.8D1nI(1953),最大月降雨量515.3mm,最小月降雨量1.2mm,最大日降雨量192.5mπι,每年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o长沙地区的主要灾害天气是低温、雨雪、冰冻,可能出现的时期主要在1月初至2月中旬,根据统计结果,1月13日至2月2日,历年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分别为2(ΓC∖7.90℃,2008年同期分别为0℃和一1.6t,低温强度为建国以来所罕见,第一次强冷空气入侵,降幅明显,1月13日出现寒潮天气,降温幅度达16t,同时先后出现了降雨、雨夹雪转雪天气,并出现了严重的冻雨;1月28日和2月1日,由于水汽充足,出现两次暴雪过程,积雪深度达12cm。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推行积极的城镇化发展政策,强化湘江、319国道为主轴的“十字型”城市空间轴带,积极开发以浏阳、宁乡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向外辐射的二级城市发展轴,实施极化提高,辐射带的战略,把中心城市做强,做特、做优,将浏阳、宁乡发展成为中等城市,重点建设一批中心镇,加强市域道路、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至2020年全市总人口688万,城镇人口482万,城镇化水平70% 。
另规划黑糜峰、书堂山、谷山、洪山庙、石燕湖、青竹湖、莲花山、泉水冲、象鼻窝、乌山等十个森林公园及一个野生动物园。
(三)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2020年都市区人均绿地1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达到50%。规划市级综合性公园17个,主题公园13个,区级、居住区级公园69个,滨江绿带、街头花园、城市绿化广场等开敞绿地共30处;沿城市主要对外交通干线、铁路两侧布置20米以上防护林带;在月塘村、鸭嘴铺、园艺场、桃花岭等地新建苗圃、花圃。
城市概况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处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部,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北与岳阳市交界,西与益阳市相接,南与湘潭市、株洲市相联。长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及1996年走马楼三国吴简的问世都震惊了国内外。
解放后,“一五”至“二五”时期,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河东,用地向北向东扩散,用地范围为北至德雅路、南至南湖路、东起韶山路、西至湘江,河西仅有几所高校。七十年代随着工业用地的扩展和部分工业用地的搬迁,开始形成城南的新开铺、井湾子工业区,城北的伍家岭工业区和河西的石岭塘、望城坡工业区。1979—1989年10年间,受“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等政策影响,基本在现中心区的范围内填平补齐,周边榔梨、坪塘等小城镇建设开始兴起。
长沙旅游PPT

平 和 堂
黄兴南路步行街
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
黄兴路步行商业街指位于湖南长沙市天心区一条核心商业街。该街区 地处黄兴路南段,全长830米左右,街面约宽24米,总商业面积25万平方 米,是集娱乐、文化、购物、餐饮、休闲及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 场所。黄兴路原名南正街, 1934年,为纪念身为长沙人的民国元勋黄兴, 南正街改名黄兴路。
• 长沙,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辖长 沙、望城、浏阳、宁乡4县和东、南、西、 北、郊5个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湘江与浏 阳河。总面积12500平方公里,总人口550 万,其中城区面积352平方公里,人口110 万。年平均气温为17摄氏度上下。
中文名:长沙 昵称:星城 面积:1.18万km2 容貌:山、水、洲、城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口味:辣得欢 性格:敢为人先 市花:杜鹃 市树:香樟
古
湖南省博物馆,湖பைடு நூலகம்最
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国家AAAA级 景点,有文物11万件,包括商周青铜 器、楚文物、历史陶瓷、书画等。千 年女尸—辛追夫人,更是名震中外的 镇馆之宝。
。
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
• 湖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是岳阳铜鼓山和石门皂市的 商代遗址,距今约3500年。商代晚期,湖南地区进入青铜 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既有中原特点,又有本地特 色的铜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具有南方特色的铜器,同时 也出现楚国铜器,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以楚国青 铜文化为首,同时又有多种青铜文化并存的局面。 湖南商周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湖 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数量较多,《湖南商周青铜 器陈列》精选出铜器72件,与铜器伴出的玉器11件,虽然 只是极少的部分,但从中可以看到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发 展脉络,也可以了解到其中的铜铙和动物造型的器物,丰 富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内涵。
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报告

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报告一、长沙市概况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
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
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图1: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3)长沙市旅游资源分级分析长沙市有特品级旅游资源8处,优良级旅游资源402处,占全市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23.6。
长沙市不乏高级别的旅游资源,并且资源类型丰富,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尤其突出。
其中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岳麓书院、灰汤温泉、铜官窑以及马王堆西汉古墓、简牍博物馆等独具特色,青铜器人面鼎、大铜绕、四羊方尊等更是稀世之珍。
长沙市各区县(市)旅游资源分级统计表(4)旅游资源明细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湖南湘绣城②长沙最重要的景点是:岳麓山、岳麓书院、天心阁、橘子洲公园、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第一师范、刘少奇故居。
③古迹:马王堆汉墓、开福寺、古麓山寺、云麓宫、天心阁、北津城遗址、长沙窑遗址、走马楼简牍、白沙古井、禹王碑、陶公庙、浏阳文庙。
长沙总结概况

长沙总结概况引言长沙,全称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中心。
位于湖南省东部,毗邻长江,地处中国中南地区。
长沙市地理坐标为北纬28°11′~28°41′,东经112°57′~113°30′。
历史沿革长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长沙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302年,楚国首府遗址就出现在长沙地区。
长沙曾是楚国、汉朝、三国时期、五代十国、宋朝、明朝、清朝等多个朝代的重要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近现代,长沙成为湖南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并在2018年成功入选中国西部中心城市。
地理环境长沙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炎热多雨。
长沙市境内多山丘,水系发达,湖泊众多。
境内最著名的湖泊有岳麓山下的湘湖、星沙的浏阳河湖、岳麓山脚下的湖南大学湖等。
长沙市境内还有著名的岳麓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之一。
经济发展长沙市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多元化。
长沙市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长沙市是湖南省首个被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所在地。
长沙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文化名城长沙素有“星城”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长沙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考古博物馆等。
长沙还是杜甫、屈原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胜地长沙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岳麓山、橘子洲头、马王堆等景点是长沙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同时,长沙还有独特的湖湘风味美食,如剁椒鱼头、湘菜等,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交通便捷长沙市交通便利,是湖南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湖南省唯一的国际机场,连接了众多国内外城市。
长沙还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便于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长沙市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长沙市土地利用发展趋势分析Z已成为城市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与城市用地的外延扩张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1.研究区概况长沙市位于111°53′—114°15′E,27°51′—28°40′N,地处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经济区位优势显著,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的核心城市。
市区总面积556.3K㎡,辖芙蓉、天心、雨花、开福和岳麓5区。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市区总人口2086500人,建成区面积,148K㎡,耕地100k㎡,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1435亿元,人均GDP为30472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77倍。
2.长沙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长沙市区位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5个区总面积556.3km2。
近十年来长沙市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年均GDP增长率达13.1%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由1996年的13184元增长为2005年的30472元总人口则由160.38万人增至2005年的208.65万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长沙市区土地利用大幅变化。
研究数据来源于长沙市国土局1995年末至2005年末土地利用变更资料表1。
由表1可知1996—2005年长沙市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减幅最大的是耕地达21.98%共减少2819.14hm2林地、园地和水域减幅分别为14.65%、8.91%、8.45%分别减少1472.65hm2、233.92hm2、741.15hm2。
增幅最大的是牧草地达666.67%但因其基数很小实际增加量仅为6.4hm2增量最大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计增加4602.39 hm2交通用地增加803.72 hm2。
十年来大量农业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净增5406.11hm2。
长沙调查报告

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长沙市也面临着许多城市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
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长沙市城市管 理的现状和问题,为提高城市管理水 平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 意度和需求,发现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和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 建议。
尽管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但在高峰期仍然存在 拥挤现象,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规划和调 度。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受访者反映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不高,如公 交车准点率低、车内拥挤等问题。
住房及房价情况
住房供应充足
长沙市住房供应相对充足,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住房条件较为满意。
房价水平适中
相较于一线城市,长沙市房价水平适中,但部分城区的房价仍然较高。
长沙调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长沙市基本情况 • 调查结果概述 • 具体调查结果分析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
1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具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长沙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湖南 省的省会,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科技水平。
公共交通满意度
长沙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满 意度较高,但仍有部分地区和时 间段存在公交线路不足、班次不 够等问题。
公共交通设施
长沙市公共交通设施比较完善, 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站点设置不合 理、换乘不便等问题,需进一步 完善。
公共交通规划
长沙市公共交通规划缺乏整体性 和系统性,应加强区域间协调和 综合规划,提高公共交通效率。
本次调查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 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长沙概况

长沙概况长沙地处湖南东部偏北的湘江下游富饶的河谷平原。
北瞰洞庭,南依衡岳。
是湖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和商贸中心,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现辖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和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五个城区。
全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54平方公里;1998年末总人口576.8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66.9万人,系我国特大城市之一。
长沙历史悠久,素有“楚汉名城”之称。
据考古资料证实和史籍记载,距今15-20万年前,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
距今7000年前已有先民定居。
距今4500年前已有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渔猎业。
“长沙”之名始于西周,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城邑已具雏形,成为楚南重镇。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置长沙郡,长沙为郡治所在地。
公元前202年,西汉设立长沙国,长沙成为诸侯国首府。
尔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以长沙作为郡、国、州、府、路、厅治所。
公元1664年以来,长沙一直为湖南省会。
1933年始设长沙市至今。
遍布长沙城乡的历史文化遗存,无一不显示出这座文化古城的丰姿。
1972年长沙东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具保存完整的女尸及其丰富葬品,被誉为世界奇迹。
1993年长沙西郊发掘出西汉王室墓,被称为中国考古重大发现。
1996年在城市中心五一广场东侧发掘出三国孙吴纪年简牍数万片数十万字,称为研究我国古代史资料的第五大惊世发现。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沙共发掘楚墓3000多座,汉墓10000多座,出土保存完好的文物20000多种、10万件以上。
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
长沙风景秀丽,素有“山水名郡”之称。
岳麓山耸立西岸,湘江纵贯全城,浏阳河逶迤东来,桔子洲和月亮岛伏卧江心,12座公园和诸多绿地点缀城中,水光山色和洲景城廓浑然一体。
东有山奇水秀石怪林幽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蜿延数十里的浏阳湖风景带,西有名山伪山名水伪水和灰汤温泉国际旅游渡假区,南有风光优美的森林植物园和曾国藩、左宗棠等名人墓葬,北有长沙野生动物园、山鹰潭度假村、城郊海拔最高的名山黑糜峰和十里古陶都铜官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基本概况
< 更新时间:2011-4-13 15:48:33 文章访问:1068 次 > 长沙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
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
长沙市总面积11819.5平方千米(即1.18万平方千米),长沙市总人口689.5万人;其中长沙市区面积969平方公里,长沙市区人口313.3万〈2011年〉。
湖南省长沙市,简称长沙,别称“星城”。
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华中地区主要的中心城市及经济中心之一。
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
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经济原本偏重于第三产业,尤以媒体和娱乐业闻名,为中南地区重要工商业城市。
近年来,由于长沙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实施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战略,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机械重工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
展。
2010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547.06亿元,同比增长15.5%,人均GDP 超过1.1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 1.87倍。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7位,GDP百强城市排名中第18位。
长沙市GDP总量已经超过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五个省(自治区)。
自然地理
长沙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省的东部偏北。
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
总面积为118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54.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6平方千米(截至09年底)。
位于浏阳境内的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16米,为辖区最高处;岳麓山的云麓峰海拔300.8米,为城区至高点。
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公里。
湘江自南向北贯穿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大部分。
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文化教育为主。
2001年10月10日,市政府驻地由河东藩正街迁至河西观沙岭,力在发展河西的经济以平衡长沙两岸。
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
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
长沙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总面积1366.2万亩,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70%与25%。
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
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
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
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
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
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
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县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市境内的朱树桥水库。
老字号
杨裕兴(11-11-10)
甘长顺(11-11-10)
玉楼东(10-12-21)
火宫殿(10-11-10)
德园包子(10-09-27)
向群锅饺
•长沙一日游¥98元/人
•天沐温泉、天工开园物二日游¥448元/人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内一日游¥100元/人
•伟人故里韶山、韶峰、花明楼一日游¥110元/人
•伟人故里韶山、滴水洞、花明楼一日游¥110元/人
•周洛大峡谷、王震故居一日游¥148元/人
•周洛大峡谷休闲一日游¥138元/人
•宁乡沩山密印寺、千佛洞一日游¥178元/人
•五星紫龙湾温泉一日游¥28元/人
•凤凰古城、山江苗寨、苗王洞三天两晚品质游¥298元/人
•凤凰古城、山江苗寨、苗王洞两天一晚品质游¥268元/人
•伟人故里韶山、纪念馆、花明楼一日游¥98元/人
长沙旅游交通集散中心
记者1月8日获悉,2010年全国机场吞吐量排名出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全国排名由第12位滑落14位,失守“中部第一”,让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据了解,湖北机场集团公司(含武汉天河、襄阳、恩施、宜昌机场)201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210.6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15万量,分别同比增长1.58%、8.1%,航班11.69万架次,同比降0.75%。
其中武。